CN107511914B -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1914B
CN107511914B CN201710914478.9A CN201710914478A CN107511914B CN 107511914 B CN107511914 B CN 107511914B CN 201710914478 A CN201710914478 A CN 201710914478A CN 107511914 B CN107511914 B CN 107511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modules
module
die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44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1914A (zh
Inventor
朱凤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44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1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1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1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1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4Unitary mould structures with a plurality of moulding spaces, e.g. moulds divided into multiple moulding spaces by integratable partitions, mould part structures providing a number of moulding spaces in mutual co-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1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simple casting, the material being neither forcibly fed nor positively compac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16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 B28B7/164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for plates, panels, or similar sheet- or disc-shap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8Cores; Mandrels
    • B28B7/30Cores; Mandrels adjustable, collapsible, or expan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04B2/8605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without spac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 E04C2/3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spaced apart by transversely-placed strip material, e.g. honeycomb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而成的模具框架,在模具框架内设置有特定的内模板和肋块,构造出了与灌注的混凝土分隔的现浇区域,该组合式模具还设置了转角连接结构,使得预制叠合墙具有带转角空腔的纵向连接的分段,该分段用于横向连接其他墙体,从而节省了现场支模调平灌浆等一些列繁琐的工序,大幅度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该组合式模具所得到的叠合墙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标准化生产。

Description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 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使用该模具的浇筑方法和得到的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叠合墙(双皮墙)通常包括两层相互之间留有间隔的预制墙体。在预制墙体内分布有横纵交错的钢筋。需要构造建筑墙体结构时,将多个预制的叠合墙运至施工现场,通过起重机移动叠合墙至预定位置后与地面连接。通过对多片叠合墙进行连接作业,构造出横向及纵向连接的不同形态建筑墙体结构。目前叠合墙之间的连接作业多采取现场施工的方式。具体为,两片叠合墙两侧预留空间,再支搭模具将该预留空间围合成现浇区域,向该现浇区域灌胶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具完成墙体的施工。
现场施工的方式对于横向连接的墙体其施工难度较低。而具有折角/转角结构的墙体由于对现浇区域浇筑质量要求较高,故其施工难度大。支搭模具后需要反复校正调平,由于施工现场地面很难保证平整,该道工序费时费力,施工人员需要耗费较多体力及精力。
目前出现一些针对相关模具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
但是现场支模施工的方式还存在第二个问题。在向现浇区域灌胶混凝土多采用如灌浆套筒一类的设备。该类设备往往无法保证针对转角现浇区域灌浆均匀,即灌后的转角现浇区域经常具有存在于内部的较大体积空腔或气孔,具有空腔或气孔的墙体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使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还没有较为经济的用于检查浇筑质量的方法,即使检查出问题墙体,修补的难度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使用该模具的浇筑方法和得到的预制墙体结构,以解决相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设置至少一个插孔,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所述两个具有插孔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通过所述插孔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的至少一个第一内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肋块,该肋块与所述第一内模块横向布置且相互紧密贴合;
所述组合式模具还包括转角连接结构,该转角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每个第一外模板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转角外模板,该两个转角外模板位置相互对应;转角模块,该转角模块包括层叠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外模板和转角外模板的内表面相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长度大于和第二本体,所述转角模块分别与所述组合式模具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外模板具有间隙;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阴角模块,该阴角模块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转角外模板相连接,且与所述转角模块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具有长度差的一侧设置间隙;所述转角模块具有多个钢筋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模具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转角连接结构,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同一侧的宽边、第二外模板的两宽边和转角外模板同一侧的宽边共同构造成所述组合式模具的侧边,所述转角模块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外模板的一面相互齐平,该相互齐平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二外模板且与所述第二外模板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模具在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角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连接结构偏离所述组合式模具的侧部,所述转角模块两侧具有被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构造出的长度差;所述阴角模块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与所述转角模块的两侧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阴角模块包括通过各自一长边相互夹角连接的两块矩形的型板;和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块矩形的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的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型板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加强筋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外模板顶部设有插孔,通过该插孔贯穿所述转角外模板的第一内模块,以及与该第一内模块紧密贴合的肋块。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数量为一个,其宽度等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的间距。
进一步或优选地,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数量为一个,其宽度方向一侧与所述第一外模板和转角外模板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柱状的连通孔模块,该连通孔模块一端与所述转角外模板宽度方向另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模板和/或转角外模板相连接。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内模块的一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外模板和转角外模板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柱状的连通孔模块,该连通孔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内模块的另一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转角模块彼此相互对置的一面具有盲孔,所述通孔模块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两个转角模块的盲孔内。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转角模块的第一本体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转角模块相邻近的第一内模块,并与该第一内模块紧密贴合。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部纵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本体纵截面面积相等。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组合式模具具有多个所述插孔、第一内模块和肋块,至少邻近所述第一外模板一侧的所述插孔具有一个所述第一内模块和肋块,该肋块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模块和第二外模板紧密贴合;其余每个所述插孔具有横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内模块,以及位于该两个第一内模块之间且两侧与其紧密贴合的一个肋块。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组合式模具具有多个所述插孔、第一内模块和肋块,每个所述插孔具有横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内模块,以及位于该两个第一内模块之间且两侧与其紧密贴合的一个肋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模块具有贯穿所述插孔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两端,位于同一所述插孔的两个第一内模块在其两端设置有互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结构为: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两端的条形凹口;贯穿所述条形凹口将所述第一内模块相互连接的螺栓;以及位于该螺栓两侧的旋紧部件。
进一步地,互锁结构包括:所述插孔为矩形孔,其两侧具有弧面彼此对置的半圆形的第一内模块,该第一内模块至少一端设有横向贯穿该第一内模块的条形凹口,贯穿所述条形凹口将所述第一内模块相互连接的螺栓;以及位于该螺栓两侧的旋紧部件。
进一步或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二内模块,该第二内模块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插孔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面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外模板围合成矩形的模具框架,在彼此相互对置的两个外模板设置插孔,该两块板的插孔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具有插孔的两个外模板还分别具有位置相互对应且与该两个外模板纵向连接的转角外模板;
第二步,向所述插孔插入第一内模块并使第一内模块通过插孔贯穿模具框架,向插孔插入肋块并使肋块的至少一侧与第一内模块紧密贴合;
向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装入转角模块,使转角模块与设有插孔的外模板内表面相连接,使转角模块分别与所述组合式模具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外模板具有间隙;
安装阴角模块,使阴角模块两端分别与转角外模板和设有插孔的外模板相连接且与转角模块具有间隙;
第三步,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至其达到预定厚度;
第四步,待所述模具框架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移除肋块和第一内模块,再撤去外模板、转角模块及阴角模块,预制墙体结构完成。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包括叠合主墙体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通过其一侧与所述叠合主墙体相互纵向连接;所述叠合主墙体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包括两片间隔布置的预制墙体,所述叠合主墙体在其间隔内设有至少一个高度与所述叠合主墙体相等且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预制墙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具有一个高度与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相等且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预制墙体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叠合主墙体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具有长度差,该长度差构造出分别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内的现浇空腔,所述叠合主墙体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至少一个现浇空腔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与叠合转角连接墙体的接合部位且相互连通,形成转角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主墙体至少一侧具有与其相互纵向连接的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分别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相接合部位的所述现浇空腔一侧相互连通,形成所述转角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主墙体与叠合转角连接墙体的接合部偏离所述叠合主墙体的侧部,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内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连接部闭合的一个所述现浇空腔与所述叠合转角墙体一侧的所述现浇空腔相连通,形成所述转角空腔。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转角空腔高度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高度相等。
进一步或优选地,转角空腔位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顶部,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内还具有自所述转角空腔竖直延伸至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底部的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设有连通所述转角空腔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底部的连通孔。
进一步或优选地,转角空腔位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底部,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内还具有自所述转角空腔竖直延伸至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顶部的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设有连通所述转角空腔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顶部的连通孔。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转角空腔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该两个转角空腔之间夹设有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具有连通所述两个转角空腔的连通孔。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叠合主墙体至少一个邻近所述转角空腔的现浇空腔与所述转角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叠合主墙体具有多个横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之间的间隔被构造成多个所述现浇空腔。
优选地,所述叠合主墙体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其顶部和/或底部具有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高度差,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两侧的所述现浇空腔通过该高度差形成的空间相互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设置了转角连接结构,使得预制叠合墙具有带转角空腔的纵向连接的分段,该分段用于横向连接其他墙体,从而节省了现场支模调平灌浆等一些列繁琐的工序,大幅度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该组合式模具所得到的叠合墙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标准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用于构造L型墙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用于构造L型墙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用于构造T型墙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用于构造T型墙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中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中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一种转角模块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另一种转角模块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阴角模块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通过互锁结构连接的两个第一内模块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具有条形凹口的第一内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第一内模块互锁结构一种实施例在模具上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第一内模块互锁结构一种实施例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第二内模块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
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插孔4.肋块5.转角外模板6.转角模块61.第一本体62.第二本体7.阴角模块8.钢筋通孔9.加强筋10.连通孔模块11.盲孔12.延伸部13.条形凹口14.螺栓15.旋紧部件16.第一内模块17.第二内模块18.叠合主墙体19.叠合转角连接墙体20.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现浇空腔23.转角空腔24.第三连接部25.连通孔D1.转角模块的长度方向D2.转角模块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外模板的数量,例如,模具框架其中一边可以是由若干块板组合而成。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设置至少一个插孔3,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本实施例中,两个具有插孔3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2,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通过所述插孔3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的第一内模块16,以及肋块4,该肋块4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6横向布置且相互紧密贴合;第一内模块16和肋块4构造出至少一个位于组合式模具框架内且与灌入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上述部件的组成其作用是构造出一片叠合主墙体18。
所述组合式模具还包括转角连接结构,用于构造出与叠合主墙体18相纵向连接的转角墙体,该转角连接结构包括: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转角外模板5,该两个转角外模板5位置相互对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相对于第一外模板1纵向延伸的转角外模板5即转角外模板5与第一外模板1相互呈一定的夹角连接,其夹角是根据建筑设计需要决定的,最常见的夹角如直角;转角模块6,该转角模块6包括层叠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5的内表面相连接的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该第一本体61长度大于和第二本体62,形成长度差,构造出近似阶梯状的结构,其具有相互呈一定夹角连接的端面;通常情况下,第一本体61位于第二本体62的上方;转角模块6分别与所述组合式模具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外模板2具有间隙,构造出位于组合式模具框架内与入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另一种现浇区域,该现浇区域具有转角(拐角)的结构;转角模块6具有多个钢筋通孔8,用于钢筋的设置;该钢筋通孔8的数量和排布基于现有技术,其由墙体的结构设计工作所决定。
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阴角模块7,该阴角模块7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且与所述转角模块6的第一本体61、第二本体62具有长度差的一侧设置间隙;在本实施例中,阴角模块7包括通过各自一长边相互夹角连接的两块矩形的型板;和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块矩形的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的多个加强筋9,每个所述加强筋9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布置。加强筋9的作用是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挤压阴角模块7导致其变形。安装阴角模块7时,使其阳角一侧朝向转角模块6具有阶梯状结构的一侧,并留有一定的间隙。阴角模块7在组合式模具框架中构造出纵向延伸的区域。
作为加强筋9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9所示,型板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加强筋9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9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
阴角模块7的作用在于,与转角外模板5和模具框架的其他部件(如第二外模板2)共同围合出转角墙体,阴角模块7起到了对流动至叠合主墙体18与转角墙体相连接区域的混凝体形成导向塑型的作用,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该区域即构造出预制叠合墙体的阴角部位。转角模块6在该连接区域构造出带转角的现浇区域,使成型后的预制叠合墙体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了自身的重量。在将预制叠合墙体应用到建筑墙体结构时,相该带转角的现浇区域填入混凝土,即可满足该段墙体结构的施工需要。
采用上述的组合式模具制造双面叠合墙的预制墙体时,在将混凝土灌入模具框架的过程中;第一内模块16和肋块4会阻隔混凝土进入两者围成的现浇区域内,即形成了双面叠合墙之间的预留空隙,在浇筑完成后,将第一内模块16和肋块4抽离混凝土体,在模具框架内即构成一体成型的预制叠合主墙体18;向阴角模块7构造出的区域灌入混凝土,其与叠合主墙体18的混凝土相交汇,达到强度要求后,即构成与叠合主墙体18相纵向连接的转角连接墙体。最后卸下外模板、阴角模块7和转角模块6,即可以得到一体成型带转角连接段的预制叠合墙体。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现场施工的转角墙体结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制造的叠合墙只需要一次浇筑即可成型,进一步构造转角墙体结构时只需要使用常规手段向转角连接墙体的一侧继续接合墙体结构,免去了现场架设专用转角模具及校对调平等等繁琐的工序,节约了工序耗时,且得到的墙体结构整体性好,强度高。
应当理解的是,转角连接结构的位置变化提供了不同形态的叠合墙体,转角连接结构位置由墙体设计需要选择。下面示例性地给出几种转角连接结构位置设置方式。
在第一种方式中,组合式模具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转角连接结构,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同一侧的宽边、第二外模板2的两宽边和转角外模板5同一侧的宽边共同构造成所述组合式模具的侧边,如图7所示,所述转角模块6的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朝向所述第二外模板2的一面相互齐平,该相互齐平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二外模板2且与所述第二外模板2具有间隙。阴角模块7与第二外模板2共同围合出转角连接墙体的区域。具有如上设置的组合式模具,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可以得到近似L型的叠合墙体。
作为该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拓展,组合式模具在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角连接结构。具有如上设置的组合式模具,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可以理解为在叠合主墙体18两侧均构成近似L型的叠合墙体。
在第二种方式中,转角连接结构偏离所述组合式模具的侧部,如图8所示,所述转角模块6两侧具有被所述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构造出的长度差,形成近似倒T型的结构;所述阴角模块7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与所述转角模块6的两侧具有间隙;该两个阴角模块7夹设出转角连接墙体的区域。具有如上设置的组合式模具,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可以得到近似T型的叠合墙体。T型墙的拓展范围更加多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L型墙的原理直接获得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主墙体一侧也设置成转角连接墙体,又如主墙体完全由两个转角连接墙体构成。
应当理解的是,转角模块6构造出的带转角的现浇区域其作用一是减轻预制叠合墙体的重量,二是在施工时相其内部灌入混凝土后加强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连接墙体的连接强度并最终完成建筑墙体的施工。根据墙体设计施工的需要,转角模块6具有如下两种设置方式。
在第一种方式中,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6数量为一个,其宽度等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的间距。该种转角模块6可以构造出由上至下贯通叠合墙体的转角现浇区域。
在第二种方式中,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6数量为一个,其宽度方向一侧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柱状的连通孔模块10,该连通孔模块10一端与所述转角外模板5宽度方向另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或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该种转角模块6可以构造出位于叠合墙体顶部或底部的转角现浇区域。该连通孔模块10的作用是,构造出连通转角现浇区域与叠合墙体顶部或底部的通道。在浇灌混凝土后形成新老墙体相互裹握的结构,增强墙体的抗剪力。
在第三种方式中,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6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内模块16的宽度方向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即可得到分别位于叠合墙体顶部和底部的两个转角现浇区域;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柱状的连通孔模块10,该连通孔模块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内模块16的另一面相连接;该连通孔模块10的作用是,向现浇区域灌胶混凝土通常是自上而下灌浆,连通孔模块10构造出连通上下两个现浇区域的通道。
应当理解的是,文中所谓转角模块宽度方向一侧(另一侧)是指的如图7所示,箭头D2所标识的方向。相对的,其长度方向即为与箭头D2相垂直的箭头D1所标识的方向。
该连通孔25模块10与两个转角模块6相连接的方式根据现有技术,其可以是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角模块6相紧密贴合。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两个转角模块6彼此相互对置的一面具有盲孔11,所述通孔模块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两个转角模块6的盲孔11内。
为了进一步地加强叠合主墙体18与叠合连接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采取使转角现浇区域的混凝土结构与相邻现浇区域的混凝土结构相连接形成嵌合构造的方式。为实现上述结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转角模块6的第一本体61具有延伸部12,该延伸部12延伸至与所述转角模块6相邻近的第一内模块16,并与该第一内模块16紧密贴合。该延伸部12即构造出连通转角现浇区域和与其相邻的现浇区域的通道。作为该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本体61的延伸部12纵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本体61纵截面面积相等,即第一本体61整体与第一内模块16相紧密贴合。
预制完成后的转角墙体用于和其他墙体结构相连接,其一侧优选具有用于连接的结构,如在本实施例中,转角外模板5顶部设有插孔3,通过该插孔3贯穿所述转角外模板5的第一内模块16,以及与该第一内模块16紧密贴合的肋块4。该第一内模块16与肋块4构造出位于模具框架的转角连接结构顶部(混凝土浇灌后的转角连接墙体侧部)的现浇空腔22。当肋块4一侧面与转角连接结构的顶面相重合或肋块4伸出转角连接结构的顶部时,便构造出一侧开口的现浇空腔22。该现浇空腔22适用于墙体之间的连接如湿式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组合式模具可以设置多个插孔3、第一内模块16和多个肋块4,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墙体的长度和施工要求选择。构造出现浇区域的组合方式有两种:
第一,一个第一内模块16与一个肋块4一侧紧密贴合,该肋块4的另一侧与第二外模板2紧密贴合,该组合位于模具框架的侧部,可构造出位于预制墙体侧部且开口的现浇空腔22;
第二,两个第一内模块16分别位于一个肋块4的两侧并与该肋块4紧密贴合,构造出横截面为封闭条形的现浇空腔22。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内模块16与肋块4紧密贴合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流入其组合的缝隙,进而导致现浇空腔22构型被破坏,还会影响第一内模块16与肋块4的顺利拆除。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第一内模块16与肋块4达到使用要求的实施例。如图1和12所示,第一内模块16具有贯穿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两端,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两个第一内模块16在其两端设置有互锁结构。互锁结构为: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16两端的条形凹口13;贯穿所述条形凹口13将所述第一内模块16相互连接的螺栓14;以及位于该螺栓14两侧的旋紧部件15。该旋紧部件15可以是六角螺母,也可以是蝶形旋钮。
作为其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2和13所示,互锁结构包括:所述插孔3为矩形孔,其两侧具有弧面彼此对置的半圆形的第一内模块16,应当理解的是,半圆形是由弧线与直线相互连接而成,第一内模块16弧面彼此对置即为其平面与矩形的插孔3相紧密贴合,其弧面与肋块4紧密贴合,该第一内模块16至少一端设有横向贯穿该第一内模块16的条形凹口13,贯穿所述条形凹口13将所述第一内模块16相互连接的螺栓14;以及位于该螺栓14两侧的旋紧部件15。具有如上设置的互锁结构其旋紧部件15与第一内模块16接触面积更大,紧固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二内模块17,该第二内模块17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插孔3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6面接触。第二内模块17的作用是,使相邻两个现浇空腔22通过第二内模块17隔离出的区域相连通。再向现浇区域浇灌混凝土后,后浇的墙体与预制的墙体形成相互握裹的结构,该结构进一步地增强墙体结构的抗剪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外模板围合成矩形的模具框架,在彼此相互对置的两个外模板设置插孔3,该两块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具有插孔3的两个外模板还分别具有位置相互对应且与该两个外模板纵向连接的转角外模板5;
第二步,向所述插孔3插入第一内模块16并使第一内模块16通过插孔3贯穿模具框架,向插孔3插入肋块4并使肋块4的至少一侧与第一内模块16紧密贴合;
向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装入转角模块6,使转角模块6与设有插孔3的外模板内表面相连接,使转角模块6分别与所述组合式模具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外模板2具有间隙;
安装阴角模块7,使阴角模块7两端分别与转角外模板5和设有插孔3的外模板相连接且与转角模块6具有间隙;
第三步,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至其达到预定厚度;
第四步,待所述模具框架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移除肋块4和第一内模块16,再撤去外模板、转角模块6及阴角模块7,预制墙体结构完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模具浇筑得到的一种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如图13至15所示,该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包括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通过其一侧与所述叠合主墙体18相互纵向连接;所述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包括两片间隔布置的预制墙体,所述叠合主墙体18在其间隔内设有至少一个高度与所述叠合主墙体18相等且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预制墙体的第一连接部20,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具有一个高度与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相等且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预制墙体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1分别与所述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具有长度差,该长度差构造出分别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内的现浇空腔22,所述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至少一个现浇空腔22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18与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的接合部位且相互连通,形成转角空腔2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与叠合主墙体18相互的位置组合有多种,例如:叠合主墙体18至少一侧具有与其相互纵向连接的所述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分别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18和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相接合部位的所述现浇空腔22一侧相互连通,形成所述转角空腔23。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可以仅位于叠合主墙体18的一侧,使整个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形成近似L型。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还可以位于叠合主墙体18的两侧,使整个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形成近似ㄈ型。
又如:叠合主墙体18与叠合转角连接墙体19的接合部偏离所述叠合主墙体18的侧部,位于所述叠合主墙体18内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连接部20闭合的一个所述现浇空腔22与所述叠合转角墙体一侧的所述现浇空腔22相连通,形成所述转角空腔23。具有该设置的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形成近似T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转角空腔23具有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所述转角空腔23高度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高度相等。其整体由上至下贯穿预制叠合墙体。
第二,述转角空腔23位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顶部,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内还具有自所述转角空腔23竖直延伸至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底部的第三连接部24,该第三连接部24设有连通所述转角空腔23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底部的连通孔25。
第三,所述转角空腔23位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底部,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内还具有自所述转角空腔23竖直延伸至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顶部的第三连接部24,该第三连接部24设有连通所述转角空腔23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顶部的连通孔25。
第四,转角空腔23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该两个转角空腔23之间夹设有第三连接部24,该第三连接部24具有连通所述两个转角空腔23的连通孔25。
该四种实施方式其作用可参考组合式模具中转角模块6的形态相关叙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叠合主墙体18至少一个邻近所述转角空腔23的现浇空腔22与所述转角空腔23相连通。该实施方式其作用可参考组合式模具中转角模块6延伸部12的相关叙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叠合主墙体18具有多个横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20,该第一连接部20之间的间隔被构造成多个所述现浇空腔22。该设置其作用是提供了一定长度的叠合主墙体18。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叠合主墙体18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20在其顶部和/或底部具有与所述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高度差,位于该第一连接部20两侧的所述现浇空腔22通过该高度差形成的空间相互连通。上述设置其作用可参考组合式模具中第二内模块17的相关叙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设置至少一个插孔(3),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所述两个具有插孔(3)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2),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通过所述插孔(3)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的至少一个第一内模块(16),以及至少一个肋块(4),该肋块(4)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6)横向布置且相互紧密贴合;
所述组合式模具还包括转角连接结构,该转角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每个第一外模板(1)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转角外模板(5),该两个转角外模板(5)位置相互对应;转角模块(6),该转角模块(6)数量为至少一个,其包括层叠布置且其宽度方向一侧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的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该第一本体(61)长度大于和第二本体(62),所述转角模块(6)分别与所述组合式模具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外模板(2)具有间隙;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阴角模块(7),该阴角模块(7)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且与所述转角模块(6)的第一本体(61)、第二本体(62)具有长度差的一侧设置间隙;所述转角模块(6)具有多个钢筋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转角连接结构,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同一侧的宽边、第二外模板(2)的两宽边和转角外模板(5)同一侧的宽边共同构造成所述组合式模具的侧边,所述转角模块(6)的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朝向所述第二外模板(2)的一面相互齐平,该相互齐平的一面朝向所述第二外模板(2)且与所述第二外模板(2)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在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角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结构偏离所述组合式模具的侧部,所述转角模块(6)两侧具有被所述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构造出的长度差;所述阴角模块(7)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与所述转角模块(6)的两侧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模块(7)包括通过各自一长边相互夹角连接的两块矩形的型板;和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块矩形的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的多个加强筋(9),每个所述加强筋(9)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板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加强筋(9)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9)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型板彼此相对置的端面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外模板(5)顶部设有插孔(3),通过该插孔(3)贯穿所述转角外模板(5)的第一内模块(16),以及与该第一内模块(16)紧密贴合的肋块(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6)数量为一个,其宽度等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6)数量为一个,其宽度方向一侧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柱状的连通孔模块(10),该连通孔模块(10)一端与所述转角外模板(5)宽度方向另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或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结构的转角模块(6)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内模块(16)宽度方向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一外模板(1)和转角外模板(5)相连接,所述转角连接结构还具有柱状的连通孔模块(10),该连通孔模块(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内模块(16)宽度方向另一侧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角模块(6)彼此相互对置的一面具有盲孔(11),所述通孔模块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两个转角模块(6)的盲孔(1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模块(6)的第一本体(61)具有延伸部(12),该延伸部(12)延伸至与所述转角模块(6)相邻近的第一内模块(16),并与该第一内模块(16)紧密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61)的延伸部(12)纵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本体(61)纵截面面积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2、4、5、6、7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具有多个所述插孔(3)、第一内模块(16)和肋块(4),至少邻近所述第一外模板(1)一侧的所述插孔(3)具有一个所述第一内模块(16)和肋块(4),该肋块(4)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6)和第二外模板(2)紧密贴合;其余每个所述插孔(3)具有横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内模块(16),以及位于该两个第一内模块(16)之间且两侧与其紧密贴合的一个肋块(4)。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具有多个所述插孔(3)、第一内模块(16)和肋块(4),每个所述插孔(3)具有横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内模块(16),以及位于该两个第一内模块(16)之间且两侧与其紧密贴合的一个肋块(4)。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块(16)具有贯穿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两端,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两个第一内模块(16)在其两端设置有互锁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为: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16)两端的条形凹口(13);贯穿所述条形凹口(13)将所述第一内模块(16)相互连接的螺栓(14);以及位于该螺栓(14)两侧的旋紧部件(1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包括:所述插孔(3)为矩形孔,其两侧具有弧面彼此对置的半圆形的第一内模块,该第一内模块(16)至少一端设有横向贯穿该第一内模块(16)的条形凹口(13),贯穿所述条形凹口(13)将所述第一内模块(16)相互连接的螺栓(14);以及位于该螺栓(14)两侧的旋紧部件(15)。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块(16)具有贯穿所述插孔(3)伸出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的两端,位于同一所述插孔(3)的两个第一内模块(16)在其两端设置有互锁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为:位于所述第一内模块(16)两端的条形凹口(13);贯穿所述条形凹口(13)将所述第一内模块(16)相互连接的螺栓(14);以及位于该螺栓(14)两侧的旋紧部件(15)。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包括:所述插孔(3)为矩形孔,其两侧具有弧面彼此对置的半圆形的第一内模块,该第一内模块(16)至少一端设有横向贯穿该第一内模块(16)的条形凹口(13),贯穿所述条形凹口(13)将所述第一内模块(16)相互连接的螺栓(14);以及位于该螺栓(14)两侧的旋紧部件(15)。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二内模块(17),该第二内模块(17)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插孔(3)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6)面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向所述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凸起的第二内模块(17),该第二内模块(17)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插孔(3)之间的区域,且侧部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6)面接触。
24.一种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所述组合式模具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外模板围合成矩形的模具框架,在彼此相互对置的两个外模板设置插孔(3),该两块板的插孔(3)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具有插孔(3)的两个外模板还分别具有位置相互对应且与该两个外模板纵向连接的转角外模板(5);
第二步,向所述插孔(3)插入第一内模块(16)并使第一内模块(16)通过插孔(3)贯穿模具框架,向插孔(3)插入肋块(4)并使肋块(4)的至少一侧与第一内模块(16)紧密贴合;
向组合式模具围合区域内装入转角模块(6),使转角模块(6)与设有插孔(3)的外模板内表面相连接,使转角模块(6)分别与所述组合式模具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外模板(2)具有间隙;
安装阴角模块(7),使阴角模块(7)两端分别与转角外模板(5)和设有插孔(3)的外模板相连接且与转角模块(6)具有间隙;
第三步,向所述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至其达到预定厚度;
第四步,待所述模具框架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移除肋块(4)和第一内模块(16),再撤去外模板、转角模块(6)及阴角模块(7),预制墙体结构完成。
CN201710914478.9A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Active CN107511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4478.9A CN107511914B (zh)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4478.9A CN107511914B (zh)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1914A CN107511914A (zh) 2017-12-26
CN107511914B true CN107511914B (zh) 2024-04-02

Family

ID=6072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4478.9A Active CN107511914B (zh)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1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1346B (zh) * 2020-07-23 2022-02-0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隔断模具以及叠合板浇注模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2947A (zh) * 2009-03-10 2009-07-29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防渗水的外墙粘贴整体转角保温板
CN103074955A (zh) * 2013-01-15 2013-05-01 北京珠穆朗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5544979A (zh) * 2016-02-03 2016-05-04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用于墙体转角部位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6436894A (zh) * 2016-09-29 2017-02-22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以及其建造方法
CN107097331A (zh) * 2017-06-05 2017-08-29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CN208084639U (zh) * 2017-09-30 2018-11-13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2947A (zh) * 2009-03-10 2009-07-29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防渗水的外墙粘贴整体转角保温板
CN103074955A (zh) * 2013-01-15 2013-05-01 北京珠穆朗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5544979A (zh) * 2016-02-03 2016-05-04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用于墙体转角部位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6436894A (zh) * 2016-09-29 2017-02-22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以及其建造方法
CN107097331A (zh) * 2017-06-05 2017-08-29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CN208084639U (zh) * 2017-09-30 2018-11-13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1914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124B (zh) 一种预浇筑加强重型混凝土护土墙
CN110130527B (zh) 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691582A (zh) 一种叠合剪力墙密拼竖向接缝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2660995A (zh) 预制复合板模墙体后浇混凝土框剪结构房屋及施工方法
CN216920791U (zh) T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0616846A (zh) 一种装配式砌块、装配式砌块锁锚墙体建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96248B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CN110700873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11914B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结构的方法
CN21019486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07228395U (zh) 一种轻质预制墙体结构
CN109333779A (zh)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10880153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110685404A (zh) 一种预制组合结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CN208084639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11194338U (zh) 可制作长方体混凝土预制块可周转模具
CN108748624B (zh)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10316179U (zh) 一种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锁锚墙体建筑体系
CN210396138U (zh) 一种浇筑用型材安装结构
CN109057318B (zh) 装配式建筑模板体系与墙体模块
WO2014076716A1 (en) A wall system of parallelepiped precast building panel
CN210919128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
CN220538461U (zh) 一种可调节预制双仓箱涵
CN215166786U (zh) Pc墙板及具有该墙板的建筑体
CN210151991U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的建筑墙体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