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5963A - 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5963A
CN107685963A CN201610974783.2A CN201610974783A CN107685963A CN 107685963 A CN107685963 A CN 107685963A CN 201610974783 A CN201610974783 A CN 201610974783A CN 107685963 A CN107685963 A CN 107685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frame
goods
groov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47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绪坤
李升奇
李祝
伍国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LIHENGYI LOGISTICS TECHNOLOGY PLC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ILIHENGYI LOGISTICS TECHNOLOGY PLC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ILIHENGYI LOGISTICS TECHNOLOGY PLC,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ILIHENGYI LOGISTICS TECHNOLOGY PLC
Publication of CN107685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5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4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90/0073Storage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2590/0041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2590/0058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for cylindrical transport go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货物装载平台用于装载柱状货物,货物装载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至少一对货物支架,一对货物支架相对于平台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换,在第一位置时,一对货物支架相互间靠近设置,一对货物支架中的每个货物支架分别与其一侧的平台本体形成第一装载凹槽;在第二位置时,一对货物支架相互间远离设置,一对货物支架之间形成第二装载凹槽。第二装载凹槽第二装载凹槽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装载平台可以运输多种直径规格圆柱状货物,且可以改变装载凹槽的数量,从而实现圆柱状货物运输凹槽的数量和承载货物的直径的适应性变化,实现货物运输的效率最大化。

Description

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状货物,如钢卷等,其运输主要采用集装箱直接运输,或者装载到托盘后整体装入集装箱内,进而实现圆柱状货物的集装箱化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一般在底架上设置有V型槽结构,用于防止圆柱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移动。
中国专利ZL200820212680.3,公开了一种运输钢卷的集装箱,其底架具有V型槽结构,用于防止钢卷在运输过程中的移动,由于V型槽的固定尺寸等原因,只能运输小范围直径的钢卷,无法满足多种直径的钢卷的运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平台,用于装载柱状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装载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至少一对货物支架,一对货物支架相对于所述平台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一对货物支架相互间靠近设置,所述一对货物支架中的每个所述货物支架分别与其一侧的所述平台本体形成第一装载凹槽;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一对货物支架相互间远离设置,所述一对货物支架之间形成第二装载凹槽。
可选地,所述货物支架包括货物支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货物支架底座两侧的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所述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货物支架底座倾斜,以通过斜面对货物提供支撑。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固定凹槽,所述两个固定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货物装载平台的两端,所述货物支架设置在所述两个固定凹槽的中间。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固定凹槽,所述货物装载平台包 括两对所述货物支架,所述固定凹槽设置在所述两对货物支架之间。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三组或四组货物支架固定件,以将所述货物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货物支架沿所述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货物支架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能够滑动。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的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底座倾斜,以通过斜面对货物提供支撑,所述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能够与所述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形成所述第一装载凹槽,并且相邻的两个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能够形成固定凹槽。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平台斜撑部,所述平台斜撑部能够与所述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形成所述第一装载凹槽和/或与所述固定支架支撑部形成固定凹槽。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具有贯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叉槽,所述叉槽具有顶表面,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导向面齐平,以使得所述顶表面形成所述导向面的一部分。
可选地,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在竖直方向阻挡所述货物支架移动或翘起的竖直阻挡装置。
可选地,所述竖直阻挡装置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并与所述导向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货物运输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货物装载平台。
可选地,所述货物运输设备为集装箱或者托盘。
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装载平台包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的货物支架,不仅可以满足多种直径规格圆柱状货物的运输,还可以改变装载凹槽的数量,从而实现圆柱状货物运输凹槽的数量和承载货物的直径的适应性变化。在实际运输货物时,可根据不同运输要求、不同圆柱状货物直径规格、重量规格,实现货物运输的效率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该 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呈倒V型的组架、第一直角梯形块、第二直角梯形块及至少两根挡管,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及第二直角梯形块分别与所述挡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通槽,所述组架能够沿着所述挡管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所述组架与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所述组架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
其中,所述组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组架包括整板及设于所述整板上的呈倒V型的型架,所述型架包括承力块和支撑所述承力块的支撑块,所述承力块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型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型架中所述承力块与所述支撑块呈交互排列。
其中,所述承力块与所述挡管所在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与所述挡管所在水平面的夹角及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与所述挡管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一致。
其中,所述承力块顶部与所述支撑块顶部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
其中,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包括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对应于所述组架设置在所述挡管上。
其中,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组架对应设置的对折底板,所述对折底板包括第一板及与所述第一板对应设置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能够绕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管上,所述第二板能够绕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管上。
其中,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组架对应设置的整板,所述整板能够围绕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或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管上。
其中,所述箱体为包含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所述底架组成的六面箱体,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端门,所述顶板为沿纵向或横向打开的软顶。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底架包括呈倒V型的组架、第一直角 梯形块、第二直角梯形块及至少两根挡管,第一直角梯形块及第二直角梯形块分别与挡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通槽,组架能够沿着挡管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直角梯形块与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组架与第一直角梯形块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组架与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通过设置有呈倒V型的组架和直角梯形块形成用于装载圆柱形货物的第一通槽及第三通槽,并通过调整组架的数量及组架与直角梯形块的间距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运输货物的种类及数量,避免了集装箱回空,降低了运输成本,既达到了高效利用集装箱空间的目的,又能减小物力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型组架、两个直角组架及至少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所述两个直角组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斜面组架设置在所述直角组架与所述∧型组架之间;所述直角组架与所述斜面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所述斜面组架与所述∧型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所述∧型组架与所述直角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所述直角组架及所述斜面组架上均设有翻转装置。
其中,所述直角组架包括一根第一横梁桁架、一根第二横梁桁架及多根斜撑杆,所述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包括一根所述第二横梁桁架、两根所述第一横梁桁架及多根所述斜撑杆;每根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横梁桁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横梁桁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装置及第二翻转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斜撑杆间的卡接块及与所述卡接块可转动卡接的翻转壳体;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与所述斜撑杆可转动连接的翻转本体。
其中,所述∧型组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型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四通槽。
其中,所述∧型组架能够沿着所述箱体的长侧板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之间或所述直角组架与所述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之间。
其中,所述箱体的长侧板上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水平布置的导轨,所述∧型组架通过滑块沿着所述导轨的走向移动。
其中,所述导轨的两侧对应于所述∧型组架均设有挡块,且所述导轨的上方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挡管。
其中,所述箱体的长侧板上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水平布置的石墨滑道,所述∧型组架通过石墨滑板沿着所述石墨滑道的走向移动。
其中,所述石墨滑道的两侧对应于所述∧型组架均设有挡块,且所述石墨滑道的上方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挡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底架包括∧型组架、两个直角组架及至少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两个直角组架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端,斜面组架设置在直角组架与∧型组架之间;直角组架与斜面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斜面组架与∧型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型组架与直角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直角组架及斜面组架上均设有翻转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通过设置有直角组架、斜面组架及∧型组架,分别形成用于装载圆柱形货物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及第三通槽,并通过调整斜面组架、∧型组架的数量及通过设置翻转装置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在箱体上还可放置其它长条状货物,提高了运输货物的种类,适用范围广,避免了集装箱回空,降低了运输成本,操作简单,经济适用,使用方便,有助于高效利用集装箱。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发明。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货物装载平台的立体视图,其中货物支架位于各自的第一位置处;
图2为图1示出的货物装载平台装载有货物后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货物装载平台的立体视图,其中货物支架位于各自的第二位置处;
图4为图3示出的货物装载平台装载有货物后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货物装载平台的立体视图,其中移除了货物支架;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货物装载平台的货物支架的立体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货物装载平台的立体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装有圆柱体货物的带有滑动装置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将本发明实施例四带有滑动装置的运输干散货物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集装箱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集装箱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集装箱装载长条状货物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
101:平台本体 110a:第一固定支架
110b:第二固定支架 111a:第一平台支撑
111b:第二平台斜撑部
112a:第一固定支架的外侧货物支撑部
112b:第二固定支架的外侧货物支撑部
113a:第一固定支架的内侧货物支撑部
113b:第二固定支架的内侧货物支撑部
140:导向面 141:端部货物支架固定件
142:叉槽的顶表面 143:阻挡件
144:中间货物支架固定件 145:连接件
102:货物支架 102a:第一货物支架
102b:第二货物支架
121a:第一货物支架的外侧货物支撑部
121b:第二货物支架的外侧货物支撑部
122a:第一货物支架的内侧货物支撑部
122b:第二货物支架的内侧货物支撑部
123:横梁
1231:横梁的上端面 1232:横梁的下端面
124:纵连接件 125:端封板
126:支撑板
131a:左侧第一装载凹槽 131b:右侧第一装载凹槽
132:第二装载凹槽 133a:第一固定凹槽
133b:第二固定凹槽 150:叉槽
103:平台本体 104:货物支架
图中:201:挡管;202-1:第一直角梯形块;202-2:第二直角梯形块;203:限位挡块;204:型架;204-1:承力块;204-2:支撑块;205:组架;206-1:第一通槽;206-2:第二通槽;206-3:第三通槽;207:整板;208-1:第一板;208-2第二板;209:端门;
图中:301:直角组架;302:斜面组架;303:∧型组架;304-1:第一翻转装置;304-2:第二翻转装置;305:插槽;306:插槽底板;307:第一横梁桁架;308:第二横梁桁架;309:第一挡块;310:挡管;311:第二挡块;312: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平台,其可用于装载诸如卷钢等的柱状货物,并且该货物装载平台可以被放入诸如集装箱中,或者与另外的底架相连接。
参考图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货物装载平台具有平台本体101,平台本体101可大致为长方体形,并且设置向下的凹陷,用于装载货物。货物装载平台上可设置有成对的货物支架,例如图示实施方式中的一对(即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或更多对。并且图示实施方式中,货物装载平台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架,即第一固定支架110a和第二固定支架110b,该两个固定支架固定地设置在平台本体101上,而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 物支架102b位于第一固定支架110a和第二固定支架110b之间,并且,货物支架相对于平台本体10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换。
由此,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货物支架102a靠近第二货物支架102b,第一货物支架102a与第一固定支架110a能够形成左侧第一装载凹槽131a,而第二货物支架102b与第二固定支架110b能够形成右侧第一装载凹槽131b。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左侧”和“右侧”只是为了区分两个第一装载凹槽,而并非意图为限制第一装载凹槽的具体位置。
在第二位置时,如下文将详细描述地,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远离彼此,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之间形成一个第二装载凹槽132。货物支架102可通过下文将详细描述的货物支架固定件固定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货物支架固定件可成组设置,并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
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固定支架,但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货物装载平台也可以不设置固定支架,此时,第一货物支架102a与设置在平台本体101的一个端部的平台斜撑部形成左侧第一装载凹槽,而第二货物支架102b与设置在平台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部的平台斜撑部形成右侧第一装载凹槽。平台斜撑部可构造为具有斜面,以支撑在其上的货物。
如图2所示,以第一固定支架110a为例,第一固定支架110a可具有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外侧货物支撑部112a和内侧货物支撑部113a)。外侧货物支撑部112a朝向平台本体101的外侧,而内侧货物支撑部113a朝向平台本体101的内侧。此外,在平台本体10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平台斜撑部。当然,平台斜撑部也可以设置在附加的固定支架上。
从而,靠近第一固定支架110a的第一平台斜撑部111a和第一固定支架110a的外侧货物支撑部112a形成第一固定凹槽133a,其具有固定的尺寸。同样地,靠近第二固定支架110b的第二平台斜撑部11b和第二固定支架110b的外侧货物支撑部112b形成第二固定凹槽133b,其同样具有固定的尺寸。
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固定凹槽133a和第二固定凹槽133b可用于装载卷状类货物,例如卷钢。
如图2所示,第一货物支架102a位于其的第一位置,同样地,第二货物支架102b位于其的第一位置。
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货物支架102a的外侧货物支撑部121a与第一固定支架110a的内侧货物支撑部113a组成左侧第一装载凹槽131a。第一货物支架102a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10a是可滑动的,因此,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 第一固定支架110a之间形成的左侧第一装载凹槽131a的尺寸是可改变的,由此第一装载凹槽131a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以装载不同尺寸的货物。
类似地,在第一位置时,第二货物支架102b的外侧货物支撑部121b与第二固定支架110b的内侧货物支撑部13b组成右侧第一装载凹槽131b。第二货物支架102b相对于第二固定支架110b是可滑动的,因此,第二货物支架102b和第二固定支架110b之间形成的右侧第一装载凹槽131b的尺寸同样是可改变的。
由此,当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位于各自的第一位置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货物支架102靠近彼此,并分别与两个固定支架形成两个第一装载凹槽131a和131b。由此,加上第一固定凹槽133a和第二固定凹槽133b,平台本体101上形成有四个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当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位于各自的第一位置时,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之间形成有凹槽,但由于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之间的位置过小,不适于装载货物,但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位于各自的第一位置时,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之间形成的第二装载凹槽可以用于装载货物。
现请转到图3和图4,其中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分别位于各自的第二位置处,此时第一货物支架102a的内侧货物支撑部122a与第二货物支架102b的内侧货物支撑部122b相对并形成第二装载凹槽132。由此,加上第一固定凹槽133a和第二固定凹槽133b,平台本体101上形成有三个凹槽。
需要说明的,虽然图示的各凹槽(第一固定凹槽133a、第二固定凹槽133b、第一装载凹槽131a和131b和第二装载凹槽132a和132b)为倒梯形结构,但同样,凹槽还可以是倒三角、矩形凹槽等形状。
另外,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载凹槽132比第一装载凹槽大,因此当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分别位于各自的第二位置时,能够在第二装载凹槽132中装载直径更大的货物。当然,第二装载凹槽132与第一装载凹槽的尺寸不限于此,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货物装载平台可以包括固定支架以及两对货物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平台本体101上,两对货物支架的第一对设置在平台本体101的第一端处,两对货物支架的第二对设置在平台本体101的第二端处,而固定支架位于第一对货物支架和第二对货物支架之间。
这样,在装载货物时,以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架为例,该两个固定支架之间的固定凹槽(由两个相邻的固定支架各自相对的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形成)可装载圆柱状货物,而位于平台本体101的两端的可滑动凹槽(由货物支架的外侧货物支撑部和平台斜撑部形成)可根据装载货物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这样的构造同时还可以保证设备装载的对称性。当然,根据需要,平台本体101上也可以不设置固定支架,而全部设置为货物支架。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当一对货物支架102移至第一位置时,分别与其两边的装载平台形成装载货物的左侧第一装载凹槽131a和右侧第一装载凹槽131b,可用于装载两个直径稍小的圆柱状货物。相比,如图3和图4所示,当一对货物支架102移至各自第二位置时,一对货物支架102彼此相对,从而于其间形成用于装载货物的一个第二装载凹槽132;此时,货物支架102可装载一个直径稍大的圆柱状货物。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装载平台包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的货物支架,不仅可以满足多种直径规格圆柱状货物的运输,还可以改变装载凹槽的数量,从而实现圆柱状货物运输凹槽的数量和承载货物的直径的适应性变化。在实际运输货物时,可根据不同运输要求、不同圆柱状货物直径规格、重量规格,实现货物运输的效率最大化。
此外,如图1、5和6所示,平台本体101上设置有导向面140,导向面140用于支撑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使其能够在导向面140上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向面可以沿平台本体101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设置,以使得货物支架沿平台本体101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能够滑动。
可选地,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使用常规的搬运设备(诸如叉车)移动或操作货物装载平台,平台本体101上设置有贯穿平台本体101的宽度方向的叉槽150。叉槽150具有顶表面142,并且顶表面可以与导向面齐平,以使得顶表面形成导向面的一部分。
现将参照图6详细描述货物支架固定件,货物支架固定件可设置在导向面上,以限制货物支架102的水平滑动范围,换句话说,货物支架固定件可将货物支架固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如图6所示,端部货物支架固定件141和中间货物支架固定件144布置于一个货物支架在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左右两端,且图中仅示出平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而且,水平限位装置通常还会在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成对布置。
更具体地,对于一对货物支架102而言,在其长度方向的一边的导向面140上的设置有三个或四个货物支架固定件,即平台本体上设置有三对或四对货物支架固定件。图5中示出了设置有三个货物支架固定件的情况,中间的货物支架固定件为两个货物支架所共用。当然,各个货物支架的货物支架固定件不共用的情况也是可行的。由此,对于一对货物支架102而言,需设置有三对或四对货物支架固定件,而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更多的货物支架102而言,货物支架固定件的数量可以参照一对货物支架102时设置,而且相邻的两个货物支架102之间可以共用货物支架固定件。
进一步,平台本体101上还设置有用于在竖直方向阻挡货物支架移动或翘起的竖直阻挡装置。
具体地,如图1和6所示,竖直阻挡装置包括阻挡件143,阻挡件143通过连接件145可拆卸地设置在平台本体101上,且阻挡件143与导向面140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开,该间隔空间为货物支架102提供滑动区域。阻挡件143可以构造为矩形板状,以限制货物支架102的端部的移动。如此,阻挡件143挡在货物支架102的上方,防止货物支架102丢失。在货物支架102需要安装或者拆卸时,需要把阻挡件143拆卸后,货物支架102才能进行拆装操作。
更具体地,参考图1、2和图7,第一货物支架102a和第二货物支架102b可分别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货物支撑部。如图7所示,以第一货物支架102a为例,其底座包括横梁123、纵连接件124和端封板125以及三角形的支撑板126。货物支撑部可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两侧的外侧货物支撑部121a和与外侧货物支撑部121a相对的内侧货物支撑部122a。该外侧货物支撑部121a和内侧货物支撑部122a构造为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底座倾斜,形成三角或者梯形结构。
如此,参考图1和6,货物支架102的横梁123可位于端部货物支架固定件141、导向面140、阻挡件143和中间货物支架固定件144所组成的限位区域内,即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上被阻挡。具体地,横梁123在滑动方向(即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受到左右限位。横梁123的下端面1232受导向面140(叉槽150的顶表面142)的上表面支撑,并且可以在导向面140上滑动。阻挡件143防止货物支架102向上方向的移动,达到防盗的功能,并且当货物支架102因为装载了货物而两端向上翘起时,阻挡件143通过限制横梁123的上端面1231达到防止货物倾翻。
实施例二
图8示出本发明的货物装载平台的另一实施方式,其包括平台本体103和货物支架104。与图1所示的货物支架102相对于平台本体103在平台本体103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相比,图8所示的货物支架104相对于平台本体103在平台本体103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货物运输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为集装箱或者托盘箱,集装箱可包括:干货箱、开顶箱、折叠箱、框架箱和平台箱等,该托盘装置货物后装入集装箱内。而货物装载平台可以为诸如托盘。
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箱体为包含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架组成的六面箱体,底架的底部为平面,底架上设置有呈倒V型的组架205、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及至少两根挡管201,挡管201的数量可根据所需运输货物的数量、种类及大小来相应的设置,若挡管201的数量为2个,就分别设置在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处,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及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分别与挡管201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通槽,即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及与两根挡管201形成闭合四边形的且用于放置货物的通槽,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和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分别与箱体的前侧板及后侧板接触,组架205能够沿着挡管201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之间,即根据所需运输货物,特别是圆柱形货物的卷径大小,适时调整组架205与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或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间距,组架205与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206-1,组架205与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206-3,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结构为槽钢或折弯板。
在本实施例中,由组架205与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构成V型的第一通槽206-1及由组架205与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构成V型的第三通槽206-3均可用来放置待安装的圆柱形货物,圆柱形货物可以为卷钢或铝卷或木头,根据所运输货物的卷径、长度及数量,可相应的设置挡管201的数量,由此可沿纵向形成多个V型的第一通槽206-1及第三通槽206-3,采用这种运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运输圆柱形货物及散货的数量和种类,避免了集装箱的回空现象,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减小了物力及人力的资源浪费。
具体地,挡管201的结构为空心或实心的槽钢或折弯板。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运输货物的需要及制作成本,挡管201的结构可为槽钢或折弯板,其内部结构为空心或实心。进一步地,组架205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 的组架205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206-2,与V型的第一通槽206-1及第三通槽206-3类似,第二通槽206-2也用来装载圆柱形货物,提高了运输圆柱形货物的数量,也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V型的第一通槽206-1、第二通槽206-2及第三通槽206-3可根据挡管201及组架20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以满足不同长度、不同卷径圆柱形货物或散货的运输需要。具体地,在布置圆柱形货物时,可根据圆柱形货物的数量,并且在保障圆柱形货物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可进行连续放置纵向放置或连续横向放置或采用纵向和横向间隔放置的布置形式。
优选地,第一通槽206-1、第二通槽206-2及第三通槽206-3上可设置有橡胶垫,其中,橡胶垫也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其它材料,设置橡胶垫的作用为提高通槽与圆柱形货物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圆柱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害。
进一步地,组架205包括整板207及设于整板207上的呈倒V型的型架204,型架204包括承力块204-1和支撑承力块204-1的支撑块204-2,承力块204-1的顶部与支撑块204-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型架204的结构为槽钢或折弯板,在装载运输货物时,特别是圆柱形货物时,承力块204-1可直接与圆柱形货物接触以承受重力,支撑块204-2不与圆柱形货物直接接触,用来承受承力块204-1受到的重力,以保证承力块204-1的稳定性。
具体地,型架204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型架204中承力块204-1与支撑块204-2呈交互排列。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相邻布置的型架204之间也能装载圆柱形货物,而支撑块204-2无法直接与货物接触,所以需要相邻布置的型架204中承力块204-1与支撑块204-2交互排列,即第一个型架204中承力块204-1面向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第二个型架204中承力块204-1面向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第三个型架204中承力块204-1面向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第四个型架204中承力块204-1面向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由此交互排列以实现相邻布置的型架204之间也能装载圆柱形货物的目的。
具体地,承力块204-1与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及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与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一致。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圆柱形货物,为了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滑动现象,支撑圆柱形货物的两个端点需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且承力块204-1与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及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与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也需保持一致,使得圆柱形货物能够平稳地安放在V型的通槽内。
优选地,承力块204-1顶部与支撑块204-2顶部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焊接或铆接这种连接形式的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承受压力大,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包括限位挡块203,限位挡块203对应于组架205设置在挡管201上。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挡块203焊接在组架205上,根据运输货物的卷径调整组架205距离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及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距离,并通过限位挡块203固定限位。
进一步地,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包括与组架205对应设置的对折底板,对折底板的数量根据第一通槽206-1、第二通槽206-2及第三通槽206-3的数量而相应设置,对折底板包括第一板208-1及与第一板208-1对应设置的第二板208-2,第一板208-1能够绕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挡管201上,第二板208-2能够绕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挡管20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208-1及第二板208-2通过插销与挡管201连接,第一板208-1与第二板208-2可分别绕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轴线向上拉起,与箱体的前侧板及后侧板平行并通过弹簧插销固定。
进一步地,该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包括与组架205对应设置的整板,整板能够围绕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或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挡管201上,通过整板盖住装载圆柱形货物的通槽,以便在整板上放置干散货,以达到提高集装箱利用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箱体为包含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架组成的六面箱体,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端门209,顶板为沿纵向或横向打开的软顶。在本实施例中,顶板设为软顶便于将圆柱形货物放置或取出集装箱,端门209为从中间拉向两侧的结构。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可以用来装载干散货物,如图12至图13所示,箱体为包含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架组成的六面箱体,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端门209,顶板为沿纵向或横向打开的软顶。在本实施例中,装运干散货物时,干散货为玉米或大豆或其他散货种类,将对折底板放平在通槽上并通过插销限位固定在挡管201上,打开箱体上的顶板,装入干散货物,待干散货物运输至目的地时,通过端门209将干散货倒出,由此实现运输干散货物的作业过程,其它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三中的技术方案相同,为避免赘述,在这不做额外的阐述。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还可以用来装载干散货物,在本实施例中,装载干散货物时,干散货为玉米或大豆或其他散货种类,将整板放平在通槽上并通过插销限位固定在挡管201上,打开箱体上的顶板,装入干散货物,待干散货物运输至目的地时,通过端门209将干散货倒出,由此实现运输干散货物的作业过程,其它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三中的技术方案相同,为避免赘述,在这不做额外的阐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底架包括呈倒V型的组架、第一直角梯形块、第二直角梯形块及至少两根挡管,第一直角梯形块及第二直角梯形块分别与挡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通槽,组架能够沿着挡管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直角梯形块与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组架与第一直角梯形块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组架与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通过设置有呈倒V型的组架和直角梯形块形成用于装载圆柱形货物的第一通槽及第三通槽,并通过调整组架的数量及组架与直角梯形块的间距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运输货物的种类及数量,避免了集装箱回空,降低了运输成本,既达到了高效利用集装箱空间的目的,又能减小物力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上述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运输圆柱形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倒装和重复装载固定,且现有的运输货物的集装箱的功能性单一,从而运输的耗时长、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高、运输成本高、资源浪费及不利于高效利用集装箱的问题。
实施例六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附图14为例,箱体为四个侧板围成的矩形框架,上下端均不设有盖板。两个短侧板分别记为箱体的左右两端,两个长侧板分别记为箱体的前后两端;其中,箱体的左右短侧板对称设置,箱体的前后长侧板对称设置。
如图14至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底架包括∧型组架303、两个直角组架301及至少一组成对设置的斜面组架302;其中,成对设置的斜面组架302,即指两个斜面组架302构成类∧型组架,且在本实施例中,斜面组架302均是成对设置并应用的;一组成对设置的斜面组架302指的是两个斜面组架302;两个直角组架301分别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端,斜面组架302设置在直角组架301与∧型组 架303之间;直角组架301与斜面组架302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斜面组架302与∧型组架303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型组架303与直角组架301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其中,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及第三通槽均用于放置待运输的圆柱形货物;直角组架301及斜面组架302上均设有翻转装置,当待运输的圆柱形货物卷径较小时,翻转位于直角组架301及斜面组架302上的翻转装置,使得翻转后的翻转装置凸出直角组架301及斜面组架302所在平面,进而减小了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及第三通槽间的间距,以满足装载小卷径的圆柱形货物。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通过设置有直角组架、斜面组架及∧型组架,分别形成用于装载圆柱形货物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及第三通槽,并通过调整斜面组架、∧型组架的数量及通过设置翻转装置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在箱体上还可放置其它长条状货物,提高了运输货物的种类,适用范围广,避免了集装箱回空,降低了运输成本,操作简单,经济适用,使用方便,有助于高效利用集装箱。
具体地,直角组架301包括一根第一横梁桁架307、一根第二横梁桁架308及多根斜撑杆,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302包括一根第二横梁桁架308、两根第一横梁桁架307及多根斜撑杆;每根斜撑杆的一端均与第一横梁桁架307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二横梁桁架308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横梁桁架307设于箱体的底部,第二横梁桁架308设于箱体的顶部。进一步地,在第一横梁桁架307与箱体前后长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以加固连接方式,保障运输安全。
具体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装置304-1及第二翻转装置3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转装置304-1包括设于相邻的斜撑杆间的卡接块及与卡接块可转动卡接的翻转壳体。在装载卷径较大的圆柱体货物时,翻转壳体与卡接块处于打开状态,即翻转壳体设于卡接块的上方,且卡接块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不高于斜撑杆的上表面所在平面,放置时,卷径较大的圆柱体货物直接与斜撑杆的上表面接触;在装载卷径较小的圆柱体货物时,翻转壳体与卡接块处于闭合状态,即将翻转壳体向下翻转后并与卡接块卡接,此时,翻转壳体的上表面所在平面高于斜撑杆的上表面所在平面,放置时,卷径较小的圆柱体货物直接与翻转壳体的上表面接触。其中,在相邻的斜撑杆间设有转轴,翻转壳体绕着转轴进行上下翻转,实现与卡接块的打开或闭合。
值得说明的是,翻转壳体绕着转轴进行上下翻转既可通过手动操作实现,也可将翻转壳体与驱动电机连接,无需人工操作,节约操作时间,进一步提 高装载效率。
进一步地,∧型组架30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型组架303之间形成V型的第四通槽。根据实际装载圆柱体货物的数量及卷径大小,从而合理选择∧型组架303的数量。
进一步地,∧型组架303能够沿着箱体的长侧板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相邻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302之间或直角组架301与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302之间。如此,可根据实际装载需要,调节∧型组架303与斜面组架302或∧型组架303与直角组架301之间的间距,进而能满足装载不同卷径圆柱体货物的要求。
具体地,箱体的长侧板上对应于∧型组架303设有水平布置的导轨,其中,水平布置指的是沿着长侧板的轴线方向布置;∧型组架303通过滑块沿着导轨的走向移动;进一步地,导轨的两侧对应于∧型组架303均设有挡块,且导轨的上方对应于∧型组架303设有挡管310。在本实施例中,挡管310上设有限位挡块,根据待运输圆柱体货物的卷径大小调整∧型组架303距离第一挡块309及第二挡块311的距离,并通过限位挡块固定限位。由此,进一步地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
具体地,箱体的长侧板上对应于∧型组架303设有水平布置的石墨滑道,其中,水平布置指的是沿着长侧板的轴线方向布置;∧型组架303通过石墨滑板沿着石墨滑道的走向移动;进一步地,石墨滑道的两侧对应于∧型组架303均设有挡块,且石墨滑道的上方对应于∧型组架303设有挡管310。在本实施例中,挡管310上设有限位挡块,根据待运输圆柱体货物的卷径大小调整∧型组架303距离第一挡块309及第二挡块311的距离,并通过限位挡块固定限位。由此,进一步地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
特别的,本实施例中的圆柱形货物可以为卷钢或铝卷或木头或其它圆柱形货物。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型组架303与箱体上的长侧板可滑动连接,并不仅局限于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也可通过丝杆与电机或其它连接方式。
实施例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有第二翻转装置304-2的集装箱,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第二翻转装置304-2包括与斜撑杆可转动连接的翻转本体,且一根斜撑杆对应设置一个翻转本体。在装载卷径较大的圆柱体货物时,翻转本体与斜撑杆处于打开状态,即翻转本体设于斜撑杆的左侧或右侧,且翻转本体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不高于斜撑杆的上表面所在平面,放置时,卷径较大的圆 柱体货物直接与斜撑杆的上表面接触;在装载卷径较小的圆柱体货物时,翻转本体与斜撑杆处于闭合状态,即将翻转本体向左侧或右侧翻转后设于斜撑杆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放置时,卷径较小的圆柱体货物直接与翻转本体的上表面接触。其中,紧固件可以为卡扣,也可以通过销轴或螺栓紧固,但不仅局限于上述紧固方式。其它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相同,为避免赘述,在这不做额外的阐述。
实施例八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还可用于装载其它长条状货物,此时,箱体起到装载平台的作用。具体地,在箱体的四个侧板上均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插槽305,装运其它长条状货物时,货物叠放在第二横梁桁架308上,可以将立柱312插在箱体四周侧板上的插槽305内,从而阻挡其它长条状货物的滑动。也可以采用拉紧装置固定,一端固定在一侧侧板插槽305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对一侧侧板插槽305上;具体地,一侧及相对一侧指的是相对关系,比如左侧对应右侧,前侧对应后侧。其中,拉紧装置可以是带有固定扣环的绳索,也可以是栓固环和栓紧带。另外,在箱体的四个侧板上还设有插槽底板306,便于与吊车或叉车连接,方便将整个集装箱移动至指定位置处。同时,在箱体的四个侧板上还固定有多个拉环,可以用于固定拉紧装置,可用于通过吊绳与吊车或叉车连接,有利于保障运输安全。其它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相同,为避免赘述,在这不做额外的阐述。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翻转装置304-1及第二翻转装置304-2既可独立使用,也可联合使用,根据实际的实施条件及成本运算,选择适宜的翻转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底架包括∧型组架、两个直角组架及至少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两个直角组架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端,斜面组架设置在直角组架与∧型组架之间;直角组架与斜面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斜面组架与∧型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型组架与直角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直角组架及斜面组架上均设有翻转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通过设置有直角组架、斜面组架及∧型组架,分别形成用于装载圆柱形货物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及第三通槽,并通过调整斜面组架、∧型组架的数量及通过设置翻转装置扩大了装载圆柱形货物卷径的适用范围,在箱体上还可放置其它长条状货物,提高了运输货物的种类,适用范围广,避免了集装箱回空,降低了运输成本,操作简单,经济适用,使用方便,有助于高效利用集装箱。
上述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装载多种卷径范围圆柱形货物又能 运输长条状货物的集装箱,以解决现有的运输集装箱功能单一、装载卷径的适用范围小及不能高效使用集装箱的问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34)

1.一种货物装载平台,用于装载柱状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装载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至少一对货物支架,一对货物支架相对于所述平台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一对货物支架相互间靠近设置,所述一对货物支架中的每个所述货物支架分别与其一侧的所述平台本体形成第一装载凹槽;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一对货物支架相互间远离设置,所述一对货物支架之间形成第二装载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架包括货物支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货物支架底座两侧的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所述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货物支架底座倾斜,以通过斜面对货物提供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固定凹槽,所述两个固定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货物装载平台的两端,所述货物支架设置在所述两个固定凹槽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固定凹槽,所述货物装载平台包括两对所述货物支架,所述固定凹槽设置在所述两对货物支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三组或四组货物支架固定件,以将所述货物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货物支架沿所述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货物支架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能够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的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底座倾斜,以通过斜面对货物提供支撑,所述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能够与所述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形成所述第一装载凹槽,并且相邻的两个固定支架货物支撑部能够形成固定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平台斜撑部,所述平台斜撑部能够与所述货物支架货物支撑部形成所述第一装载凹槽和/或与所述固定支架支撑部形成固定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具有贯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叉槽,所述叉槽具有顶表面,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导向面齐平,以使得所述顶表面形成所述导向面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在竖直方向阻挡所述货物支架移动或翘起的竖直阻挡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阻挡装置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并与所述导向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
13.一种货物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装载平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货物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运输设备为集装箱或者托盘。
15.一种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呈倒V型的组架(205)、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及至少两根挡管(201),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及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分别与所述挡管(201)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通槽,所述组架(205)能够沿着所述挡管(201)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之间,所述组架(205)与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206-1),所述组架(205)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206-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架(205)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组架(205)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206-2)。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架(205)包括整板(207)及设于所述整板(207)上的呈倒V型的型架(204),所述型架(204)包括承力块(204-1)和支撑所述承力块(204-1)的支撑块(204-2),所述承力块(204-1)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块(204-2)的顶部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架(204)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型架(204)中所述承力块(204-1)与所述支撑块(204-2)呈交互排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块(204-1)与所述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与所述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及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与所述挡管(20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一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块(204-1)顶部与所述支撑块(204-2)顶部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块(203),所述限位挡块(203)对应于所述组架(205)设置在所述挡管(201)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组架(205)对应设置的对折底板,所述对折底板包括第一板(208-1)及与所述第一板(208-1)对应设置的第二板(208-2),所述第一板(208-1)能够绕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管(201)上,所述第二板(208-2)能够绕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管(201)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组架(205)对应设置的整板,所述整板能够围绕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202-1)或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202-2)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管(201)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滑动装置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包含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所述底架组成的六面箱体,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端门(209),所述顶板为沿纵向或横向打开的软顶。
25.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型组架、两个直角组架及至少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所述两个直角组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斜面组架设置在所述直角组架与所述∧型组架之间;所述直角组架与所述斜面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一通槽,所述斜面组架与所述∧型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二通槽,所述∧型组架与所述直角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三通槽;所述直角组架及所述斜面组架上均设有翻转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组架包括一根第一横梁桁架、一根第二横梁桁架及多根斜撑杆,所述一组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包括一根所述第二横梁桁架、两根所述第一横梁桁架及多根所述斜撑杆;每根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横梁桁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横梁桁架固定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装置及第二翻转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斜撑杆间的卡接块及与所述卡接块可转动卡接的翻转壳体;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与所述斜撑杆可转动连接的翻转本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组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型组架之间形成V型的第四通槽。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组架能够沿着所述箱体的长侧板的轴线移动地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之间或所述直角组架与所述成对布置的斜面组架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长侧板上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水平布置的导轨,所述∧型组架通过滑块沿着所述导轨的走向移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侧对应于所述∧型组架均设有挡块,且所述导轨的上方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挡管。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长侧板上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水平布置的石墨滑道,所述∧型组架通过石墨滑板沿着所述石墨滑道的走向移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滑道的两侧对应于所述∧型组架均设有挡块,且所述石墨滑道的上方对应于所述∧型组架设有挡管。
CN201610974783.2A 2016-08-04 2016-11-04 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Pending CN1076859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1560 2016-08-04
CN2016208391775 2016-08-04
CN2016106315606 2016-08-04
CN201620839177 2016-08-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5963A true CN107685963A (zh) 2018-02-13

Family

ID=6115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4783.2A Pending CN107685963A (zh) 2016-08-04 2016-11-04 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5963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4360A (zh) * 2018-10-18 2019-01-2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机及自动分拣系统
CN109573258A (zh) * 2018-12-04 2019-04-05 北京睿力恒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货物装载平台
CN109625642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北京睿力恒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货物装载装置
CN109677761A (zh) * 2018-12-04 2019-04-26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运输支架
CN110040381A (zh) * 2019-04-04 2019-07-23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集装箱
CN110053892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运输架
CN112407641A (zh) * 2021-01-22 2021-02-26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重异型物体运输的阻燃隔热复合材料贮运箱
CN113148468A (zh) * 2021-04-15 2021-07-23 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35吨敞顶集装箱的多功能底板结构
EP3878768A1 (en) * 2020-03-13 2021-09-15 J.S.V. Logistic, S.L. Platform for transporting reels in container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4360A (zh) * 2018-10-18 2019-01-2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机及自动分拣系统
CN109573258A (zh) * 2018-12-04 2019-04-05 北京睿力恒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货物装载平台
CN109677761A (zh) * 2018-12-04 2019-04-26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运输支架
WO2020113948A1 (zh) * 2018-12-04 2020-06-11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货物装载平台
CN109625642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北京睿力恒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货物装载装置
CN110040381A (zh) * 2019-04-04 2019-07-23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集装箱
CN110053892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运输架
EP3878768A1 (en) * 2020-03-13 2021-09-15 J.S.V. Logistic, S.L. Platform for transporting reels in containers
CN112407641A (zh) * 2021-01-22 2021-02-26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重异型物体运输的阻燃隔热复合材料贮运箱
CN113148468A (zh) * 2021-04-15 2021-07-23 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35吨敞顶集装箱的多功能底板结构
CN113148468B (zh) * 2021-04-15 2022-09-27 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35吨敞顶集装箱的多功能底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5963A (zh) 货物装载平台、货物运输设备和集装箱
EP3048067B1 (en) Rack for freight
CN101590926B (zh) 箱式托盘
US20070189872A1 (en) Freight rack
CA1302312C (en) Flexible container
JP2000500096A (ja) 可動性の補助床を付与する道路車両用の構造装置
US3481627A (en) Cargo fixture for trailers
CN101920825A (zh) 一种运车箱及利用该运车箱装运汽车的方法
KR20090124410A (ko) 다목적 리프팅 지그
CN203845490U (zh) 物流装卸传送设备
CN203727813U (zh) 多功能钢制折叠托盘箱
KR200380856Y1 (ko) 트레일러에 장착되는 슬라이드 적재프레임의 구조
CN115849163A (zh) 一种高效翻转吊具
CN105836320A (zh) 一种集装箱
JP4591822B2 (ja) 貨物自動車の荷物庫用運搬装置、並びに荷物庫用運搬装置を備えた貨物自動車
KR100383060B1 (ko) 절첩식 콘테이너 하우스
CN107472721A (zh) 折叠集装箱
JP592468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輸送用治具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の輸送方法
CN208103763U (zh) 多功能工程用手拉/推车
CN201458117U (zh) 固定式集装箱吊装设备
CN205738882U (zh) 折叠集装箱
CN201494819U (zh) 装载架
CN107827016B (zh) 一种起落装箱小车的装箱方法
CN104870337A (zh) 符合iso标准的集装箱
CN210883614U (zh) 半高软开顶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