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9805A -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9805A
CN107679805A CN201710929597.1A CN201710929597A CN107679805A CN 107679805 A CN107679805 A CN 107679805A CN 201710929597 A CN201710929597 A CN 201710929597A CN 107679805 A CN107679805 A CN 107679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atching
dispensed amounts
value
goods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95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静
龚隆有
张磊
邹泓兵
姚远
冷燕
曲江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MINSHENG APLL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MINSHENG APL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MINSHENG APLL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MINSHENG APL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295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9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9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9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配送频次N通过以下公式获得:配送频次N=需求方工作时间/[(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SNP/BOM/JPH]。

Description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长安轿车工厂鱼嘴基地推行P链的物流模式,前提是生产车间进行均衡化生产,故计划的拉动需进行均衡化切割并进行配送,那么就能满足生产车间的物料需求。
针对目前整个汽车行业零部件运输领域,大部分工厂由于自身生产的不均衡及对供应商的到达无统一把控,导致如下问题:(1)供应商的到货时间窗口指示不明确,导致库房缺件及暴库现象时有发生;(2)非均衡到付,导致卸货码头出现低峰期及高峰期的现象,高峰期无法完成顺畅卸货,造成卸货码头的拥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均衡性生产的订单生成方法,能解决传统的非均衡性订单配送所带来的高峰期货物拥堵堆叠、低峰期订单供不应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
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订单分割数据包括与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一一对应的每一次配送时刻T以及配送量。
进一步的,所述配送频次N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配送频次N=需求方工作时间/[(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SNP/BOM/JPH](1)
式(1)中,所述最大库存量表示需求方生产工位上用于容纳相应类货物的最大库存容量;所述最小库存量表示所述需求方生产工位用于容纳所述相应货物的最小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大于补料周期消耗量;所述SNP表示每一类货物的包装数量;所述BOM表示需求方在制造每一个产品时,该每一个产品对每一货物的用量;所述JPH表示生产线每小时的生产量。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以及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为每一类货物设定每一类货物在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在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所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通过在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对该类货物的需求量M除以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而得到。
进一步的,在得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之后,还包括:
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
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将该类货物的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在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
进一步的,在将该类货物配送量较大值的配送时刻T设置在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且较小值配送量为多个时,则将所述较大值配送量与较小配送量按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使工作时间段内的第一配送时刻T为较大值配送量且使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位于相应的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
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为一个时,将所有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设置在所述较小值配送量之前。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较大值配送量与较小配送量按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使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位于相应的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判断(第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使该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之后,并计算该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小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后,并计算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大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判断(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还未分配的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完毕。
进一步的,在得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之后,还包括:
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
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将该类货物的其中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为所述工作时间段内的第一次配送时刻T;
判断(第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使该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之后,并计算该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小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后,并计算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大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判断(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还未分配的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完毕。
本发明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根据需求工厂每工位的对相应类货物的容量等参数得到每一货物的配送频次N,根据每一工位对相应类货物的最小库存量、配送至需求工厂的时间等得到每一配送时刻,根据当日(以上述一天为工作时间段为例)需求工厂的需求量M以及配送频次N得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进而将当日每一类货物按配送频次进行分割或切割,分割成N份,每一次配送量按上述方法而得到,从而能够使每一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均衡或接近均衡。这样的好处是,使得每一次配送至需求工厂工位上的相应零件均衡,不会成堆的堆积在需求工厂处,不会存在像传统的人工分配那样,在配送高峰期堵塞在需求工厂的问题,不会存在低峰期,使得货物源源不断的送往需求工厂,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专利优化了需求工厂的订单优化管理,并通过订单拆解公式化,简化订单拆解过程。规范了供应商配送零件每次的批量及配送时间,并均衡化了供应商的配送,解决了配送高峰期的配送订单拥堵、堆叠的以及低峰期的配送订单易供不应求的问题,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
本实施例以汽车为产品作为示例进行说明,所述需求方则相应为汽车整车制造商,货物则相应为汽车零配件。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并不限于汽车,所述产品可以是指市面上任何可以制造的需要外供零部件的产品。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以天为单位,所述工作时间段则是以所述需求方每天工作的起至止的时间段,例如需求方的每一天的工作时间段为9:00-17:00,每一天的工作时间则为8个小时。
正确的设定工厂内部的配送频次N,才能保证每一次平均配送量(以下简称每一次配送量)能够恰到好处的与需求方(即所述汽车整车制造商)工位上的库存匹配,是提高配送效率的有效保证。本具体实例中,所述配送频次N可通过以下公式而得到:
配送频次N=需求方工作时间/[(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SNP/BOM/JPH](1)
式(1)中,所述最大库存量表示需求方生产工位上用于容纳相应类货物的最大库存容量,通常以存储容器数为单位表示;所述最小库存量表示所述需求方生产工位用于容纳所述相应货物的最小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大于补料周期消耗量,通常以存储容器数为单位表示;所述SNP表示每一类货物的包装数量;所述BOM表示需求方在制造每一个产品(汽车)时,该每一个产品对每一货物的用量,即每一类货物在每一个产品上的用量;所述JPH表示生产线每小时的生产量,所述JPH表示生产线每小时的生产量。
所述需求量M=JPH*需求方工作时间*BOM。所述配送频次N是指在需求方的每一工作时间段(即每一天)内将相应的每一类货物输送至需求方的次数。例如:第一类货物(零件A)在当日工作时间段的配送频次为四次,那么N则=4,第二类货物(零件B)在当日工作时间段的配送频次为一次,那么N则=1,第三类货物(零件C)在当日工作时间段的配送频次为五次,N则=5,……,以此类推。
S102、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本步骤中,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以及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为每一类货物设定每一类货物在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在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每类货物绑定一个TP值,那么这个TP值就规范了这个零件每日的配送频次N及对应的配送时刻(定义TP值是需考虑时间的均衡性,才能满足供应商到货的均衡性),故TP赋予了每个零件频次N及时间点的概念。具体结合实例,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的设定可如下表1至表3所示:
表1
表2
表3
上述表1至表3仅仅作为示例对TP值进行体现,表1表示配送频次N为1的一类货物,表2表示配送频次N为2的一类货物,表3表示当天配送频次N为3的一类货物。其中:1A、1B、1C、1D、2A、2B、2C、2D、3A、3B等等均表示配送时刻T,字母A、B、C、D后的数字均表示配送频次N。
S103、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订单分割数据包括与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一一对应的每一次配送时刻T以及配送量。
本步骤中,所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通过在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对该类货物的需求量M除以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而得到,即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需求量M/配送频次N。
具体结合实例,例如需求方当日对某一货物的需求量M为100箱,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配送频次N为5,那么则表示物流方当天需要供货5次至需求方,根据需求方需求工厂所有货物配送时间均衡的原则等参数即可得到在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时刻T,即可得到该类货物在每一配送时刻T的配送量。
本发明实施方式,根据需求工厂每工位的对相应类货物的容量等参数得到每一货物的配送频次N,根据每一工位对相应类货物的最小库存量、配送至需求工厂的时间等得到每一配送时刻,根据当日(以上述一天为工作时间段为例)需求工厂的需求量M以及配送频次N得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进而将当日每一类货物按配送频次进行分割或切割,分割成N份,每一次配送量按上述方法而得到,从而能够使每一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均衡或接近均衡。这样的好处是,使得每一次配送至需求工厂工位上的相应零件均衡,不会成堆的堆积在需求工厂处,不会存在像传统的人工分配那样,在配送高峰期堵塞在需求工厂的问题,不会存在低峰期,使得货物源源不断的送往需求工厂,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专利优化了需求工厂的订单优化管理,并通过订单拆解公式化,简化订单拆解过程。规范了供应商配送零件每次的批量及配送时间,并均衡化了供应商的配送,降低了配送的高峰期以及低峰期,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
S202、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S203、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订单分割数据包括与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一一对应的每一次配送时刻T以及配送量;
所述S201步骤~S203步骤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此处便不再一一赘述。
S204、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为了便于计算,本实施例所述的取整是指直接去除整数后面的后数位,即不进行四舍五入直接取整数部分。
具体结合实例:假设需求方当天对某一类货物需求量M=10,某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6,10/6≈1.67,表示每一次平均配送量1.67箱。一般物流公司或者供货方均是以箱或盒为单位对零部件进行包装,在运输时以是以箱或盒单位进行运输。因此,上述得到的配送量不为整数,则需要取整。直接去除1.67的小数位,取整后的每一次平均配送量则为1。
S205、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本步骤中,继续以上述1.67的配送量为示例进行具体说明。将所述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1+1+1+1+1+1=6,即数值Z=6<10(需求量M)。
S206、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本步骤继续以上述1.67的配送量为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上述已知数值Z=6,数量6与需求量的差值绝对值Y=4,将4以1为单位分为4等分,即1、1、1、1,将四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到四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使四个取整后的配送量均变为2,剩余两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仍为1,即:总配送量=2+2+2+2+1+1=10(需求量M)。其中,四个为2的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两个为1的配送量被分为较小值配送量部分。
S207、将该类货物的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在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其中,所述每个较大值配送量相加后的数值以及每个较小值配送量相加后的数值之和等于所述工作时间段内的需求量M。
本步骤继续以上述具体实例中的六次配送频次、总配送量为10箱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假设六次配送的配送时刻为:8:30、9:30、10:30、13:30、15:30、16:30,上述将较大值配送量部分的四个配送量为2的货物按照先后顺序安排在上述的前四个时刻,见下表:
8:30 9:30 10:30 13:30 15:30 16:30
2箱 2箱 2箱 2箱 1箱 1箱
表4
采用上述方法,主要是因为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所有货物均是以箱或者以包装盒为单位,因此,当得知某一货物的每一次平均配送量不为整数(整箱数)时,需要对所述某一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进行取整。为了保证需求工厂的生产,满足每一类货物在当日的配送频次N下满中需求工厂当日的需求,因此需要使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等于所述工作时间段内的需求量M。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需求工厂的生产,将所述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置于所述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是为了保证需求工厂所需的货物量一直是处于平均水位之上的。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为一个时,将所有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设置在所述较小值配送量之前,以使得所有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由早至晚的依次排于所述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当每一次配送量不为整数时的解决方案,使得物流运输方、供应商等不必拆开包装箱又能保证产品需求方的生产,不至于出现整包运输时,货物不能满足产品需求方的生产需求,出现需求方生产时断货、生产工位水位低于正常生产所需求的量的情况。既达到了使物流运输方、供应商方等配送方便的问题,又满足需求方的产品生产流程正常生产,同时亦能解决第一实施例所解决的问题,达到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效果。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
S302、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S303、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订单分割数据包括与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一一对应的每一次配送时刻T以及配送量;
S304、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
S305、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S306、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S307、将该类货物的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在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其中,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且较小值配送量为多个时,则将所述较大值配送量与较小配送量按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使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位于相应的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为一个时,将所有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设置在所述较小值配送量之前。
所述交错安排包括:(1)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与每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形成一交错组,以使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与每一对应的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例如:假设需求量M=10箱,配送频次N=4次,每一次平均配送量=2.5箱,取整后为2,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具有两个较大值配送量3箱、3箱,具有两个较小值配送量2箱、2箱,因此,则可将所述五次配送量对应的配送时刻T交错,见下表5:
3箱 2箱 3箱 2箱
8:30 10:30 13:30 15:30
表5
(2)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与相应的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该情况主要是指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对应的多个配送时刻T与一个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形成一交错组,以使该多个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位于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或者使一个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位于多个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例如:假设需求量M=27箱,配送频次N=8,每一次平均配送量=3.375箱,取整后均为3箱,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具有三个较大值配送量4箱、4箱、4箱,具有五个较小值配送量3箱、3箱、3箱、3箱、3箱,因此,可将所述五次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见下表6:
4箱 3箱 4箱 3箱 4箱 3箱 3箱 3箱
8:30 9:30 13:30 11:30 13:30 14:30 15:30 16:30
表6
具体地,所述S307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71、判断(第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S3072、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使该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之后,并计算该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小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S3073、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后,并计算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大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S3074、判断(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S3075、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还未分配的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交错安排完毕。
本发明实施方式,上述交错规则仅作为一个示例进行阐述,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交错规则可以通过软件以其他规则进行计算生成或者人工计算得到,只要使得交错后每一次配送量加上前一次余量能够大于或等于所述平均配送量即可。本实施例除了具有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外,通过上述方式切割配送订单,还能尽可能的保证需求方工位、物流方仓库的存储尽可能的在最高水位或之下,使每一次配送的货物在不拆箱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均衡。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
S402、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S403、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订单分割数据包括与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一一对应的每一次配送时刻T以及配送量;
S404、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
S405、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S406、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S407、将该类货物的其中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为所述工作时间段内的第一次配送时刻T,即将所述其中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为首位;例如当日的第一次配送时刻为8:30,那么则将所述其中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为8:30;
S408、判断(第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
示例1:继续以上述需求量M=10箱,配送频次N=6次,每一次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1.67箱为示例对本步骤进行阐述。按照上述步骤获得2箱,2箱,2箱,2箱,1箱,1箱的配送量,较大值配送量部分为四组,较小值配送量部分为两组,详见上述表4。第一次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2箱,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1.67箱,较小值配送量=1,根据本判断步骤:2-1.67+1=1.33箱,1.33箱<1.67箱,因此跳转至S410步骤;
示例2:以需求量M=10箱、配送频次N=4次,每一次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2.5箱为例进行阐述。按照上述步骤获得3箱,3箱,2箱,2箱的配送量,较大值配送量部分为两组,较小值配送量部分为两组。每一次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3箱,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2.5箱,较小值配送量=2箱,根据本判断步骤:3-2.5+2=2.5箱,2.5箱=2.5箱(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因此进入S409步骤。
S409、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使该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之后,并计算该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另较小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转至S411步骤;所述(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也就是前一次配送至需求方后,需求方正常使用后的余量。
结合上述示例2,将其中的一组较小值配送量(2)箱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所述第一次配送时刻T之后,假设4次的配送时刻T先后为:8:30、10:30、13:30、15:30,那么则将所述其中一组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安排在10:30。同时计算该次(第二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也即,配送量值P=2+(3-2.5)=2.5箱,经此算出,第二次的配送到需求方后,需求方处的配送量值P=2.5箱,正好等于每一次未取整的平均配送量。
S410、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后,并计算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另一较大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结合上述示例1,将其中的一组较大值配送量(2)的配送时刻安排于第一次配送时刻T之后,假设6次配送时刻T先后为:8:30、9:30、10:30、13:30、15:30、16:30,那么则将所述其中一组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安排在9:30。同时计算该次(第二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即需求方在收到当次的配送量后,当前的总量),也即:配送量值P=2+(2-1.67)=2.33箱,经此算出,第二次配送到需求方后,所述需求方处的配送量值P=2.33箱。
S411、判断(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S412、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交错安排完毕。
S413、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还未分配的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交错安排完毕。
结合上述示例1,配送量值P=2+(2-1.67)=2.33箱,根据本步骤的公式计算得到: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2.33箱)-未取整时的配送量(1.67箱)=0.66箱,0.66箱+较小值配送量(1)箱=1.66箱,1.66箱<1.67箱(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因此仍然将剩余未安排完的两组较大值中的其中一组安排至当前配送量值P值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即安排在第二次配送时刻9:30之后,也即安排在10:30);再以S411步骤的方式计算剩余未安排配送时刻T的配送量,直至所有的较大值配送量和较小值配送量均安排完毕。根据步骤S411步骤,计算出的每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配送量见表4。
结合上述示例2,配送量值P=2+(3-2.5)=2.5箱,根据本步骤的公式计算得到: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2.5箱)-未取整时的配送量(2.5箱)=0箱,0箱+较小值配送量(1)箱=2箱,2箱<2.5箱(未取整时的平均配送量),因此仍然将剩余未安排完的1组较大值中安排至当前配送量值P值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即安排在第二次配送时刻10:30之后,也即安排在13:30);再以S411步骤的方式计算剩余未安排配送时刻T的配送量,直至所有的较大值配送量和较小值配送量均安排完毕。根据步骤S411步骤,计算出的每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配送量见表5。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例相比,不必先判断较大值数量和较小值数量是否为多个,均参照上述方式进行配送时刻T的设定安排,简化流程,使计算机内部处理更为便捷,效率更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在需求方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至需求方的每一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以及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
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所述订单分割数据包括与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一一对应的每一次配送时刻T以及配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频次N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配送频次N=需求方工作时间/[(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SNP/BOM/JPH] (1)
式(1)中,所述最大库存量表示需求方生产工位上用于容纳相应类货物的最大库存容量;所述最小库存量表示所述需求方生产工位用于容纳所述相应货物的最小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大于补料周期消耗量;所述SNP表示每一类货物的包装数量;所述BOM表示需求方在制造每一个产品时,该每一个产品对每一货物的用量;所述JPH表示生产线每小时的生产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为每一类货物设定配送时间值TP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所述配送频次N以及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为每一类货物设定每一类货物在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时间值TP,所述每一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包括在所述需求方的工作时间段内的配送频次N以及每一次配送的配送时刻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所需的每一类货物的需求量M以及该类货物的配送时间值TP对该类货物按频次N进行该类货物的分割,以得到该类货物的订单分割数据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所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通过在所述工作时间段内所述需求方对该类货物的需求量M除以该类货物的配送频次N而得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之后,还包括:
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
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将该类货物的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在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类货物配送量较大值的配送时刻T设置在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且较小值配送量为多个时,则将所述较大值配送量与较小配送量按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使工作时间段内的第一配送时刻T为较大值配送量且使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位于相应的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
若较大值配送量为多个,较小值配送量为一个时,将所有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均设置在所述较小值配送量之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较大值配送量与较小配送量按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使每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位于相应的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前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判断(第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使该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之后,并计算该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小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后,并计算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大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判断(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还未分配的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完毕。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每一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之后,还包括:
判断该类货物每一次的配送量是否为整数,若不为整数,则将该类货物的每一次配送量取整;
将所述该货物每一次取整后的配送量相加以得到小于所述需求量M的数值Z;
将所述数值Z与所述需求量M的差值的绝对值Y以数值1为单位均分,将每一个数值1一一对应的加至Y个取整后的配送量中,从而使得所述该货物的N频次对应的N个配送量被分为较大值配送量部分和较小值配送量部分,其中,Y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将该类货物的其中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设置为所述工作时间段内的第一次配送时刻T;
判断(第一配送时刻T对应的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使该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之后,并计算该次配送时刻T安排后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小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该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之后,并计算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所述该次安排的配送量值P=较大值配送量+(前一次较大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判断(当前的所述配送量值P-未取整时的配送量+较小值配送量)>=未取整时的配送量;
若大于等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一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若小于未取整时的配送量,则将还未分配的另一较大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安排于当前配送量值P对应的配送时刻T之后;直至所述多个较大值配送量及多个较小值配送量的配送时刻T交错安排完毕。
CN201710929597.1A 2017-10-09 2017-10-09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Pending CN107679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9597.1A CN107679805A (zh) 2017-10-09 2017-10-09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9597.1A CN107679805A (zh) 2017-10-09 2017-10-09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9805A true CN107679805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3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9597.1A Pending CN107679805A (zh) 2017-10-09 2017-10-09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98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1751A (zh) * 2020-03-18 2020-07-10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分频次展示派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1751A (zh) * 2020-03-18 2020-07-10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分频次展示派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01751B (zh) * 2020-03-18 2022-07-12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分频次展示派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7888B1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making storage units available from a storage facility in a desired sequence at a pack station
WO2020244038A1 (zh) 一种基于工位组划分的物料配送方法
CN109784547A (zh) 一种码头岸桥与场桥协同优化调度方法
CN109460954B (zh) 一种基于jit-vmi的供应商直供线边物料配送方法
CN109823757B (zh) 一种板件出库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679755A (zh) 基于均衡切割订单的货物配送方法
CN106144368B (zh) 一种立体库房的存储分配方法
CN108423351A (zh) 基于直角坐标拆垛机器手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
CN108357839A (zh) 基于多工位关节机器人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
CN113177827B (zh) 派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79805A (zh) 均衡配送订单的订单切割方法
CN113433915A (zh) 一种车间钣金加工自动排产算法
US20050177440A1 (en) Method for ordering groups of products
CN107679804A (zh) 基于均衡切割订单的物流配送方法
CN110482095B (zh) 一种有利于减少拣货和分拣总路程的拣货上架方法及装置
CN107954141A (zh) 一种物料智能配送输送线同步带输送方法及装置
CN108154332A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仓库货位分配方法及系统
Yue et al. Slotting optimization of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S/RS) for efficient delivery of parts in an assembly shop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 case Study
CN213727862U (zh) 一种物流包裹分拣装置
CN205995391U (zh) 彩砂配料混合装置
CN112200390B (zh) 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无人化发货仓承运货架空间规划方法
CN111099236B (zh) 一种柔性备货模组、柔性模组化备货系统及工艺方法
Ashayeri et al. A storage assignment model for batch preparation in process industries
CN105143070A (zh) 用于交付产品的方法和系统
CN107954142B (zh) 一种物料智能配送箱存储及输送方法及系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