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7050A - 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7050A
CN107667050A CN201680030747.9A CN201680030747A CN107667050A CN 107667050 A CN107667050 A CN 107667050A CN 201680030747 A CN201680030747 A CN 201680030747A CN 107667050 A CN107667050 A CN 107667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bearing
bearing block
pivot pin
shear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07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7050B (zh
Inventor
A·康特斯奇
E·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66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7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7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9/00Draw-gear
    • B61G9/20Details; Accessories
    • B61G9/24Linkages between draw-bar and 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9/00Draw-gear
    • B61G9/04Draw-gear combined with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9/06Draw-gear combined with buffing appliances with rubber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耦合轴(1)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装置(100)包括连接到所述耦合轴(1)的联动装置(10)和能够连接到所述车身的轴承座(20),所述联动装置(10)通过至少一个枢轴销(2,2')铰接至所述轴承座(20),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设计为防震装置,并且包括具有同心布置的凹部(5,5')的轴承盘(3,3')和具有断开或分离区域(9,9')的剪切元件(4,4')。剪切元件(4,4')的轴承座侧区域(6,6')容纳在轴承盘(3,3')的凹部(5,5')中,并且所述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容纳在所述联动装置的销座(7,7')中。

Description

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独立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装置。
因此,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所述轨道引导车辆特别是载于铁轨上的车辆,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耦合轴的车身侧端部区域的联动装置和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所述车身的轴承座,所述联动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枢轴销铰接至所述轴承座,以便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装置大体上已经从铁路车辆技术中已知。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例如DE202013005377U1印刷出版物。
具体而言,该现有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中央缓冲耦合装置,其中,中央缓冲耦合装置的耦合轴通过联动装置铰接到车身的端面以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枢转。弹性体弹簧机构集成在联动装置本体中,用于吸收在轨道车辆的正常驾驶条件下出现的牵引力和冲击力,并且通过耦合轴和联动装置传递到轴承座。
DE202013005377U1公开的联动装置还设置有防震装置,该防震装置被设计为使得联动装置和轴承座之间的连接在超过经由耦合轴和联动装置传递到轴承座的可限定的临界冲击力时断开,以使得耦合轴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传递到轴承座的力流中除去。为此,使用包括多个剪切元件的剪切装置,借助于该剪切装置,联动装置,特别是联动装置的弹性体弹簧机构的壳体与相应的垂直延伸的枢轴销连接。
在从DE 20 2013 005 377 U1已知的解决方案中,联动装置或弹性体弹簧机构的壳体与轴承座连接的剪切装置的实施可认为是有问题的。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剪切装置通过多个剪切销(剪切元件)来实现,由此联动装置和轴承座之间的连接不会断开,直到所有剪切元件被激活并且失去了作为连接元件的功能。然而,这假设所有的剪切元件在超过从联动装置传递到轴承座的临界冲击力时被尽可能地同时激活。
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情况不能实现,或者只有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因为用作剪切元件的剪切销上的载荷分布通常是未知的,并且由于系统的弹性和制造公差而经常是不均匀的。
此外,在DE202013005377U1中使用的剪切元件(剪切销)不仅仅用作防震装置,而且还在正常情况下(即,当传输非临界冲击力时)分别将相应的竖直延伸的枢轴销连接到联动装置或弹性体弹簧机构外壳上。因此必须考虑所选定的销的预张紧对销的响应特性,尤其是销的致动力的影响。由于致动力通常是分散的,因此在超过临界冲击力的情况下,这另外又妨碍了实现各个剪切元件的同时响应。
此外,与普通销相比,在销同时用作剪切元件的情况下,只有较小的销预张紧才是系统可行的,这增加了疲劳失效的风险并且螺栓自身松动。
基于已确定的这个问题,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进一步开发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车辆的车身上,使得联动装置和轴承座之间由至少一个枢轴销形成的连接在超过从联动装置传递到轴承座的临界冲击力时以尽可能简单且最有效的方式断开,其中该过载保护装置的响应行为是尽可能精确地预定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解决该任务,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装置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
相应地,尤其规定,至少一个枢轴销自身设计成防震装置,联动装置通过该至少一个枢轴销铰接到轴承座上以能够在水平平面内枢转,从而在超过通过耦合轴和联动装置传递给轴承座的可限定的临界冲击力时,联动装置和轴承座之间由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形成的连接断开。
为此,创造性地提出,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包括具有同心布置的凹部的轴承盘和具有预定的断开或分离区域的剪切元件,其中,所述预定的断开或分离区域将所述剪切元件分成轴承座侧区域和相对布置的联动装置侧区域。所述剪切元件的所述轴承座侧区域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或者连接于所述轴承盘的凹部,而所述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或如适用则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的与至少一个枢轴销相关联的销座。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特别规定,所述轴承盘的外围边缘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滑动表面,用于形成在所述轴承座中的枢转轴承。
利用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剪切销在用作过载保护装置之外还需履行将联动装置或弹性体弹簧装置的壳体连接到对应的垂直延伸的枢轴销的功能,从而使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仅需为剪切元件分配单一功能,使得该部件仅受到一种类型的应力(在当前情况下为剪切力)。如在文首已经描述的那样,这不同于在DE202013005377U1中提出的过载保护的情况,因为其所使用的剪切销系统地受到多种类型的应力(预应力和横向应力)的影响。与此相反,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最佳地预张紧剪切元件,该剪切元件集成到枢轴销中,或者连同其断开或分离区域一起形成枢轴销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选实现方式规定,至少一个导向键插入到平行于所述耦合轴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导向键槽中。一侧在轴承盘中以及另一侧在联动装置中的导向键槽的构造是这样的,使得容纳在导向键槽中的导向键将在所述耦合轴水平枢转时作用在所述联动装置上的转矩传递到所述轴承盘。
为了在由至少一个枢轴销限定的垂直旋转轴线方面实现对称的连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将至少两个导向键分配给至少一个枢轴销,每个导向键位于细长导向键槽中,其与由所述枢轴销限定的垂直旋转轴线横向间隔开并且平行于所述耦合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导向键优选为横截面为矩形的实心细长金属片,所述实心细长金属片插入形成在所述轴承盘和联动装置中的相应的导向键槽中。因此,导向键在以强制接合(positive engagement)的方式对其侧面施加压力,从而起到驱动器的作用,并且在所述联动装置水平枢转时将作用在所述联动装置上的转矩传递到所述枢轴销的轴承盘。
形成在所述联动装置中的相应导向键槽优选具有对所述耦合轴开放的设计,使得在超过通过所述耦合轴和所述联动装置传递到所述轴承座的临界冲击力,并且所述剪切元件激活时,所述导向键不阻碍所述联动装置朝向车身和相对于所述轴承座移动。
特别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所述轴承座包括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的轴承壳,其中所述枢轴销的轴承盘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枢轴销中以形成浮动轴承,并且所述轴承盘的外围边缘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所述滑动表面。所述轴承座的相关轴承壳中的枢轴销的浮动轴承具有这样的优点,即所述枢轴销或所述枢轴销的轴承盘能够无需用力就插入到所述轴承座的相应轴承壳中,使得所述枢轴销不带有将会影响剪切元件的致动力的横向力。
为了将优选浮动配合在轴承座的轴承壳中的至少一个枢轴销保持在位,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一个优选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规定,所述轴承座包括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相关联的用于所述轴承壳的盖,所述盖优选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轴承座,以使得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壳和所述盖限定容纳所述枢轴销的轴承盘的体积。
这里使用的术语“轴承盘”特别应理解为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旋转对称的部件,其半径优选大于其厚度。所述轴承盘具有同心的凹部或相应的孔,所述剪切元件的轴承座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同心的凹部或相应的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实施方式,在其与联动装置相对的端面(即,没有同心的凹部/孔的所述轴承盘的端面),所述轴承盘包括圆柱形板区域,所述圆柱形板区域的半径或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盘的外围边缘的直径并且大于分配给所述枢轴销的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壳的直径。该圆柱形板区域简化了所述枢轴销在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壳中的优选浮动轴承中的定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设想设置至少一个导向键,该导向键插入到平行于所述耦合轴方向延伸的细长导向键槽中,由此所述导向键槽构造成一侧在所述轴承盘中,另一侧在所述联动装置中,使得插入到所述导向键槽中的所述导向键用作驱动元件,用于在所述耦合轴水平枢转时将作用在所述联动装置上的转矩传递到所述轴承盘。
替代地(或附加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设想,所述剪切元件的轴承座侧区域通过至少一个螺栓或类似的固定元件与所述轴承盘连接。
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也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螺栓或类似的固定元件连接到所述联动装置。
特别是在这些实施方式中,需要确保的是,用于将所述剪切元件连接到所述轴承盘/联动装置的所述螺栓分别具有足够短的构造,以使得当处于栓接状态(in the boltedstate)时不延伸超出所述剪切元件的断开或分离区域。这样做确保了螺栓不被布置在从枢轴销的剪切元件传递的力流中,不承受任何力,从而防止影响到剪切元件的响应行为。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规定,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轴承盘中的深度和/或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形成在所述剪切元件中的位置选择为使得至少所述轴承盘的车身侧外围边缘不覆盖所述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由此确保了,在所述剪切元件激活,即当所述剪切元件失去其连接功能并且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在断开或分离区域与所述剪切元件的轴承座侧区域分开时,所述轴承盘外围边缘阻止或至少妨碍所述联动装置相对于所述轴承座朝向车身移动。
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轴承壳外周边缘的耦合轴侧区域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由此形成拉伸负载保护,因为在牵引负载下,即当张力从耦合轴传递到联动装置并从联动装置传递到轴承座时,它将至少部分地从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传递到轴承盘的外围边缘,并从所述外围边缘传递到轴承座。换句话说,在所述牵引负载下传递的力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经过所述枢轴销的剪切元件。
关于剪切元件的断开或分离区域,有利地规定其包括引入到所述剪切元件的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凹槽。由此构成了一种特别容易实现的用于形成具有精确可预测的响应行为的断开或分离区域的解决方案。
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例如可以引入到所述剪切元件的外表面中,这在所述剪切元件的生产和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的形成方面可以具有优势。
然而,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剪切元件的轴承座侧区域和/或联动装置侧区域至少部分为中空设计,由此形成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计为内部凹槽。由此可以在剪切过程中至少部分地减小弯曲槽张力,这甚至进一步优化了剪切元件的响应行为。
当然,在此还可以在所述剪切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凹槽以及内部凹槽,以形成所述剪切元件的断开或分离区域。
特别优选的是,在所述轴承盘中形成的所述凹部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其中,所述剪切元件的轴承座侧区域呈现互补的形状。以相同的方式,有利的是,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相关联的所述联动装置的销座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其中所述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端部区域容纳于并且适用则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其中所述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同样呈现互补的形状。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等轴和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沿着图2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等轴和纵向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和
图6是图4所示装置的沿着图5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等轴和纵向剖视图,装置100用于将耦合轴1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未示出的)上,所述轨道引导车辆特别是载于铁轨上的车辆,耦合轴1的车身侧端部区域仅隐含在图1的等轴和纵向剖视图中。图2以侧面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装置100。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规定其包括连接到耦合轴1的车体侧端部区域的联动装置10和能够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体的轴承座20。
在附图所示实施方式中包括三个弹簧元件31.1,31.2,31.3的弹性体弹簧机构30集成到联动装置10中。弹簧元件31.1,31.2,31.3构造成使得拉力和冲击力被吸收直到限定的量值,并且超过该值的力经由轴承座20传递到车辆底盘(未在附图中示出)。
联动装置10设计成用于将中央缓冲耦合装置的耦合轴1铰接到通常安装在车体端面上的轴承座,以使得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在附图中作为示例描绘的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中,轴承座20包括凸缘区域25,轴承座20可以通过凸缘区域25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轴承座20还包括上轴承座臂21和下轴承座臂22,其中各自的轴承座壳体23,24形成为接纳联动装置10的相应枢轴销2,2'。轴承座壳体23,24因此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同时轴承座20的凸缘区域25位于与在车体方向上由轴承壳23,24限定的垂直旋转轴线R间隔一定距离的垂直凸缘平面中。
如前所述,在附图中作为例子描述的本发明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联动装置10包括呈弹性体弹簧机构30形式的牵引装置。该弹性体弹簧机构30包括朝向耦合器头(未示出)开放并由两个壳体壳11,11'组成的壳体。耦合轴1的后端同轴地延伸到由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壳11,11'形成的壳体中,壳体壳11,11'用作牵引装置壳体,与壳体的内周面径向间隔开。耦合轴1的后端由此经由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弹簧元件31.1,31.2,31.3和相应的壳体壳11,11'铰接到轴承座20的相应轴承座臂21,22上,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预张紧的弹簧元件31.1,31.2,31.3设置在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并且其中心面垂直对齐并且在耦合轴1的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地一个接一个地布置。耦合轴1的后部区域以及壳体壳11,11'的内表面呈现彼此面对的周向环形凸缘(beads)。环形凸缘构造成使得弹簧元件31.1,31.2,31.3分别保持在两个相邻的环形凸缘之间的间隙中,抵靠耦合轴1的后端区域和壳体。
因为每个弹簧元件31.1,31.2,31.3直接抵靠在耦合轴1的外周面以及外壳的内周面上,所以这一方面能够实现耦合轴1相对于壳体壳11,11'的万向运动,另一方面,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弹簧元件31.1,31.2,31.3能够适应和吸收高达预定大小的拉力和冲击力。
相应的壳体壳11,11'连接到相应的轴承座臂21,22,使得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可以相对于轴承座20在垂直平面中枢转。为此,在附图中作为例子描述的本发明的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相应的枢轴销2,2'。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设计枢轴销2,2',其用作防震装置将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与轴承座20铰接。
具体而言,两个枢轴销2,2'构造成在超过经由耦合轴1并且经由设计为牵引装置的弹性体弹簧机构30传递到轴承座20的可限定的临界冲击力时,弹性体弹簧机构30、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各个壳体壳11,11'与轴承座20之间由两个枢轴销2,2'形成的连接断开。
由此规定,每个枢轴销2,2'包括相应的轴承盘3,3'以及相应的剪切元件4,4'。在枢轴销2,2'的相应轴承盘3,3'上分别形成有同心布置的凹部5,5',用于容纳剪切元件4,4'的相应的轴承座侧区域6,6'。
另一方面,在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相应壳体壳11,11'中分别形成有特别是相应凹部形式的销座7,7'。所述销座7,7'容纳相应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
在每个剪切元件4,4'的轴承座侧区域6,6'和联动装置侧区域8,8'之间设置有断开或分离区域9,9'。换句话说,每个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将相应的剪切元件4,4'分成轴承座侧区域6,6'和相对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
通过枢轴销2,2'分别集成的两个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设计为凹槽,该凹槽被引入到在附图中作为例子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剪切元件4,4'的材料中。具体而言,如从图2所示的本发明装置100的剖视图可以特别注意到的那样,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优选设计为内部凹槽,为此,特别是相应剪切元件4,4'的轴承座侧区域8,8'至少是部分中空的结构。内部凹槽可以优选作为凹部引入到剪切元件4,4'的材料中。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当然也可以考虑的是,将断开或分离区域9,9'设计为引入相应的剪切元件4,4'的外表面中的凹槽。即使在剪切元件4,4'的生产方面,以及特别是在形成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方面这可能是有利的,但是有利的是提供至少一个用于形成断开或分离区域9,9'的内部凹槽,以便减小发生的弯曲槽张力。
当然也可以考虑用于形成断开或分离区域9,9'的其它解决方案,其中还可以想到剪切元件4,4'的材料因此在断开或分离区域9,9'中相应地变弱。
如从图2中的截面图特别可以看到的那样,剪切元件4,4'分别具有旋转对称的构造,由此由轴承座壳体23,24限定的垂直旋转轴线R与剪切元件4,4'的相应对称轴对齐。
同样与相应的枢轴销2,2'相关联的轴承盘3,3'分别形成有朝向相应的壳体壳11,11'的凹部5,5',相关联的剪切元件4,4'的轴承座侧区域6,6相应的分别被容纳在凹部5,5'中。
从相应的凹部5,5'径向延伸的轴承壳3,3'的区域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相应的轴承壳3,3'的“外围边缘12,12'”。另一方面,相应轴承盘3,3'的与轴承盘3,3'的形成有相应的凹部5,5'的端面相对的端面被称为“圆柱形板区域13,13'”。
如从图2中可以特别看出的那样,所示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规定轴承盘3,3'的相应圆柱形板区域13,13'的直径对应于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的直径。然而,在附图中未示出的一个替代方案中,可以想到的是,轴承盘3,3'的圆柱形板区域13,13'的直径大于轴承盘3,3'的的外围边缘12,12'的直径。
在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枢轴销2,2'的轴承盘3,3'容纳在上/下轴承座臂21,22的相应轴承座壳体23,24中。由此优选地使用浮动轴承,其中相应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滑动表面,该滑动表面用于形成有相应轴承座壳体23,24的枢转轴承。
为了分别定位枢轴销2,2'或枢轴销2,2'的相应轴承盘3,3',以使其浮动配合在相应的轴承座壳体23,24中,在附图中作为例子示出的实施方式规定,轴承座的每个轴承壳体23,24分配有相应的盖26,26'。盖26,26'优选通过螺栓27,27'可拆卸地连接到相应的轴承座臂21,22,使得轴承座臂21,22的在一侧上的轴承壳体23,24和盖26,26'包围一定体积,相应的枢轴销2,2'的轴承盘3,3'被支持在所述体积中。
在作为附图中的示例描述的本发明的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中,从耦合轴1传递到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壳11,11'的冲击力经由相应地支撑在形成在壳体壳11,11'中的销座7,7'中的剪切元件被传递到与剪切元件4,4'相关联的轴承盘3,3',并且从那里进入相应的轴承座壳体23,24或相应的轴承座臂21,22。
另一方面,在耦合轴1水平枢转时传递到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壳11,11'的转矩通过相应的导向键14,14'传递到轴承盘3,3',并从轴承盘3,3'经由相应的轴承壳23,24传递到相关联的轴承座臂21,22。所述导向键14,14'是细长的部件,每个都容纳到相应的导向键槽15,15'中。
如从图3的剖视图可以特别注意到的那样,导向键14,14'布置在垂直旋转轴线R的侧面,其中每个导向键槽15,15'一侧形成在轴承盘3,3'中,另一侧形成在壳体壳11,11'中,以使得将在耦合轴1水平枢转时作用在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上的转矩通过容纳在导向键槽15,15'中的导向键14,14'传递到轴承盘3,3'。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明确地示出,但是形成在壳体壳11,11'的材料中的相应导向键槽15,15'设计成朝向耦合轴敞开的凹槽,使得在致动相应的剪切元件4,4'之后,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可相对于轴承座20沿着车身方向移动。
为了使耦合轴1,特别是耦合轴1的后端区域处的弹性体弹簧机构30能够从在设计成防震装置的枢轴销2,2'致动之后传递到轴承壳的力流中移除,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特别规定,在轴承座20的凸缘区域25中形成相应的开口,在激活防震装置时,弹性体弹簧机构30可以通过该开口被挤压,例如在DE202013005377U1印刷出版物中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耦合轴的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键槽15,15'还具有引导功能,因为它们与容纳在相应导向键槽15,15'中的导向键14,14'一起引导弹性体弹簧机构30相对于轴承座朝向车身移动。
因为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分别分配给轴承座臂21,22的盖26,26'借助于例如螺栓27,27'固定连接至轴承座臂21,22,因此没有密封点,这进一步简化了本发明装置的结构。
下面将参考图4-图6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第二)实施方式。具体地,图4以等轴和纵向剖视图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而图5以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图4的装置。图6是图4所示装置的沿着图5中的A-A线的截面图。
与前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用于将耦合轴1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本发明的装置1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连接到耦合轴1的车身侧端部区域的联动装置10和连接或能够连接到车身的轴承座20。联动装置10通过上枢轴销2和下枢轴销2'铰接到轴承座20,以使得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如同上述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图4至图6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枢轴销2和下枢轴销2'均构造为防震装置,即,在超过通过耦合器1和联动装置10传递给轴承座20的可限定的临界冲击力时,联动装置10和轴承座20之间通过上枢轴销2和下枢轴销2'形成的连接断开。
为此目的,规定上枢轴销2和下枢轴销2'包括与根据图1至图3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比相对较薄的上轴承盘3和下轴承盘3'。具体而言,轴承盘3,3'分别具有同心设置的凹部5,5',由此凹部5,5'的直径略小于轴承盘3,3'的直径。
图4至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上枢轴销2和下枢轴销2'还包括上剪切元件4和下剪切元件4'。剪切元件4,4'各自设置有相应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
具体而言,与图1至图3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规定剪切元件4,4'的每个断开或分离区域9,9'具有引入图4至图6所示装置100中的剪切元件4,4'的外表面中的凹槽。该凹槽限定相应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将剪切元件4,4'划分为轴承座侧区域6,6'和相对布置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
上剪切元件4和下剪切元件4'的轴承座侧区域6,6'容纳在轴承盘3,3'的上述圆柱形凹部5,5'中。另一方面,上剪切元件4和下剪切元件4'的相对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分配给上枢轴销2和下枢轴销2'的销座7,7'中并且优选通过螺栓连接。
特别是从图5中的截面图可以看出,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的区域因此形成滑动表面,用于形成在轴承座20中的枢转轴承。
此外,从图5中可以看出,上轴承盘3和下轴承盘3'在其与联动装置10相对的端面处具有圆柱形板区域,其直径大于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的直径,并且大于与枢轴销2,2'相关联的轴承壳23,24的直径。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特别规定,上剪切元件4和下剪切元件4'的相应联动装置侧区域8,8'通过至少一个螺栓或类似的固定元件连接到联动装置10。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螺栓应该具有足够短的总长度,以便不延伸超过相应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
为了插入用于将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连接到联动装置10的螺栓,设置有相应的孔17(见图4),这些孔17延伸穿过上/下轴承盘3,3'的圆柱形板区域16,16'和相应剪切元件4,4'的轴承座侧6,6'(未在图中示出)。
图4至图6所示的本发明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还具有零间隙(zero-play)拉伸负载保护。
具体而言,特别是从图5的截面图可以看出,形成在上轴承盘3和下轴承盘3'中的凹部5,5'的深度以及形成在上/下剪切元件4,4'中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的位置选择成使得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的车体侧区域不覆盖联动装置侧区域8,8',然而上轴承盘3和下轴承盘3'的外围边缘12,12'的耦合轴侧区域至少部分地覆盖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
通过该部分覆盖区域提供了零间隙拉伸负载保护。如图4至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结构和功能基本上对应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功能,因此为避免重复,省略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不限于在附图中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根据上下文中公开的所有特征的综合考虑而得出。
与此相关地,特别可以想到的是,断开或分离区域9,9'不由内部凹槽形成,而是例如像根据图4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那样由形成在剪切元件4,4'的外表面中的外部凹槽形成。
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想到,相应剪切元件4,4'的轴承壳侧区域6,6'通过至少一个螺栓连接到相应的轴承盘3,3'。同时可以进一步设想,通过至少一个螺栓将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连接到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壳体上。然而原则上,至少一个螺栓因此在每种情况下都应当具有足够短的总长度,以不延伸超过相应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
如附图(特别是图2)所示,形成在相应轴承盘3,3'中的凹部5,5'的深度或者形成在剪切元件4,4'中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的位置分别在本发明的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选择为,使得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与剪切元件4,4'的断开或分离区域9,9'对齐,并且特别是使得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不覆盖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这样确保了在激活剪切元件4,4'之后,即当剪切元件4,4'的轴承座侧区域6,6'与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在断开或分离区域9,9'处分离时,轴承盘的外围边缘12,12'不会阻碍弹性体弹簧机构30的外壳相对于轴承座20朝向车身移动。
然而,原则上可以想到的是,外围边缘12,12'构造在轴承盘3,3'的耦合轴侧区域中,从而至少部分地覆盖剪切元件4,4'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以由此提供拉伸负载保护。在这方面,特别参考图5。
附图标记列表
1 耦合轴
2,2' 枢轴销
3,3' 轴承盘
4,4' 剪切元件
5,5' 凹部
6,6' 剪切元件的轴承座侧区域
7,7' 销座
8,8' 剪切元件的联动装置侧区域
9,9' 断开或分离区域
10 联动装置
11,11' 壳体壳
12,12' 轴承盘的外围边缘
13,13' 轴承盘的圆柱形板区域
14,14' 导向键
15,15' 导向键槽
16,16' 圆柱形板区域
17 孔
20 轴承座
21 轴承座臂(上)
22 轴承座臂(下)
23 上轴承座臂的轴承壳
24 下轴承座臂的轴承壳
25 轴承座的凸缘区域
26,26' 盖
27,27' 盖螺栓
30 弹性体弹簧机构(牵引装置)
31.1,31.2,31.3 弹簧元件
32 环形凸缘
33 环形凸缘
100 装置
R 垂直旋转轴线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将耦合轴(1)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100),所述轨道引导车辆特别是载于铁轨上的车辆,其中所述装置(100)包括连接到所述耦合轴(1)的车身侧端部区域的联动装置(10)和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所述车身的轴承座(20),所述联动装置(10)通过至少一个枢轴销(2,2')铰接至所述轴承座(20),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设计成防震装置,从而在超过通过所述耦合轴(1)和所述联动装置(10)传递给所述轴承座(20)的可限定的临界冲击力时,所述联动装置(10)和所述轴承座(20)之间由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形成的连接脱离;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包括具有同心布置的凹部(5,5')的轴承盘(3,3')和具有断开或分离区域(9,9')的剪切元件(4,4'),其中,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9,9')将所述剪切元件(4,4')分成轴承座侧区域(6,6)和相对布置的联动装置侧区域(8,8'),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轴承座侧区域(6,6')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或者连接于所述轴承盘(3,3')的所述凹部(5,5'),并且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联动装置侧区域(8,8')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或者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10)的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相关联的销座(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述轴承盘(3,3')的外围边缘(12,12')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滑动表面,用于形成在所述轴承座(20)中的枢转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0),其中,设置有插入到平行于所述耦合轴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导向键槽(15,15')中的至少一个导向键(14,14'),其中所述导向键槽(15,15')构造为一侧在所述轴承盘(3,3')中,另一侧在所述联动装置(10)中,以使得容纳在所述导向键槽(15,15')中的所述导向键(14,14')将在所述耦合轴(1)水平枢转时作用在所述联动装置(10)上的转矩传递到所述轴承盘(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00),其中,平行于所述耦合轴的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于所述联动装置(10)中的所述细长导向键槽(15,15')在所述耦合轴(1)的方向上是开放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100),其中,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相关联的至少两个导向键(15,15'),每个所述导向键容纳在与由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限定的垂直旋转轴线(R)横向间隔开并且平行于所述耦合轴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导向键槽(15,1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轴承座(20)包括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的轴承壳(23,24),其中所述轴承盘(3,3')至少部分地支撑在浮动轴承中,并且所述轴承盘(3,3')的所述外围边缘(12,12')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滑动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轴承座(20)包括用于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的用于所述轴承壳(23,24)的盖(26,26'),其中所述盖(26,26')优选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轴承座(20),以使得所述枢轴销(2,2')保持在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轴承盘(3,3')在与所述联动装置(10)相对的端面处具有圆柱形板区域,所述圆柱形板区域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盘(3,3')的所述外围边缘(12,12')的直径,并且大于分配给所述枢轴销(2,2')的所述轴承壳(23,24)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轴承座侧区域(6,6')通过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特别是螺栓,与所述轴承盘(3,3')连接,和/或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联动装置侧区域(8,8')通过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特别是螺栓,与所述联动装置(10)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在每种情况下都具有足够短的总长度,以不延伸越过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9,9')。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凹部(5,5')形成在所述轴承盘(3,3')中的深度和/或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9,9')形成在所述剪切元件(4,4')中的位置选择为使得至少所述轴承盘(3,3')的所述外围边缘(12,12')的车身侧区域不覆盖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联动装置侧区域(8,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轴承盘(3,3')的所述外围边缘(12,12')的耦合轴侧区域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联动装置侧区域(8,8')。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断开或分离区域(9,9')包括引入到所述剪切元件(4,4')的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被引入到所述剪切元件(4,4')的外表面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轴承座侧区域(6,6')和/或所述联动装置侧区域(8,8')至少部分为中空设计,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计为内部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形成在所述轴承盘(3,3')中的所述凹部(5,5')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轴承座侧区域(6,6')呈现互补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相关联的所述联动装置(10)的所述销座(7,7')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其中所述剪切元件(4,4')的所述联动装置侧区域(8,8')呈现互补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轴承座(20)包括上轴承壳(23)和与所述上轴承壳(23)垂直间隔的下轴承壳(24),并且其中所述联动装置(10)通过相应的枢轴销(2,2')分别连接到所述轴承座(20)的所述上轴承壳(23)和所述下轴承壳(2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轴承座(20)还包括凸缘区域(25),所述上轴承壳(23)和所述下轴承壳(24)通过所述凸缘区域(25)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车身的端面,其中在所述凸缘区域(25)中形成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在超过临界冲击力的情况下,所述耦合轴(1)的至少一部分连同所述联动装置(10)能够被挤压,并且因此从传递给所述轴承座(20)的力流中除去。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联动装置(10)包括弹性体弹簧机构(30),所述弹性体弹簧机构(30)用于衰减经由所述耦合轴(1)传递至所述联动装置(10)的拉伸力和冲击力,其中所述弹性体弹簧机构(30)包括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枢轴销(2,2')铰接至所述轴承座(20)的壳体,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CN201680030747.9A 2015-05-26 2016-05-12 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 Active CN107667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08228.4A DE102015108228A1 (de) 2015-05-26 2015-05-26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Kupplungsschafts mit einem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DE102015108228.4 2015-05-26
PCT/EP2016/060666 WO2016188758A1 (de) 2015-05-26 2016-05-12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kupplungsschafts mit einem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7050A true CN107667050A (zh) 2018-02-06
CN107667050B CN107667050B (zh) 2019-10-01

Family

ID=5596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0747.9A Active CN107667050B (zh) 2015-05-26 2016-05-12 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7850B2 (zh)
EP (1) EP3303091B1 (zh)
CN (1) CN107667050B (zh)
DE (1) DE102015108228A1 (zh)
ES (1) ES2746109T3 (zh)
PL (1) PL3303091T3 (zh)
WO (1) WO20161887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578A (zh) * 2017-04-06 2019-09-24 法维莱交通运输施瓦布股份公司 用于特别是轨道车辆的联轴器的联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10888A1 (de) * 2013-10-01 2015-04-02 Voith Patent Gmbh Lagerbock zum Anlenken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DE102015108228A1 (de) * 2015-05-26 2016-12-01 Voith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Kupplungsschafts mit einem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US20180347577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Dixon Valve & Coupling Company Inc. Modular stub shaft assembly for a centrifugal pump
DE102020105294A1 (de) 2020-02-28 2021-09-02 Voith Patent Gmbh Kupplungsstangenanbindung zum beweglichen Anschluss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 spurgebundenes 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9684A1 (de) * 2005-05-03 2006-11-08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Mittelpufferkuppl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101142115A (zh) * 2005-03-17 2008-03-12 法伊费莱运输雷姆沙伊德有限公司 用于有轨车辆的中间缓冲联接器的牵引缓冲装置
EP2072370A1 (de) * 2007-12-17 2009-06-24 Voith Patent GmbH Energieverzehrvorrichtung für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mehrgliedrigen Fahrzeuges
CN103068664A (zh) * 2010-08-06 2013-04-24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特别用于轨道导向车辆的减震器的能量吸收装置
CN204172922U (zh) * 2014-09-25 2015-02-25 绵阳天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43246C3 (de) * 1973-08-28 1981-07-09 Bergische Stahl-Industrie, 5630 Remscheid Vorrichtung zur Anlenkung eines Kupplungsschafts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an einem Fahrzeug
DE2701984A1 (de) * 1977-01-19 1978-07-27 Scharfenbergkupplung Gmbh Elastische anlenkung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fuer schienenfahrzeuge
DE19814166A1 (de) * 1998-03-30 1999-10-07 Scharfenbergkupplung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elastischen Abstützen des Kupplungsschafts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an einem Schienenfahrzeug
PL1719686T3 (pl) * 2005-05-06 2008-01-31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Dający się rozdzielić sprzęg centrujący
EP1785330A1 (de) * 2005-11-15 2007-05-16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Kupplungsanlenkung mit Gelenkanordnung
US8051995B2 (en) * 2007-12-17 2011-11-08 Voith Patent Gmbh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for a car body of a multi-member rail vehicle
CN101985302A (zh) * 2010-10-14 2011-03-16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央缓冲连接器
US8714377B2 (en) * 2011-02-04 2014-05-06 Wabtec Holding Corp. Energy absorbing coupler
PL2522560T3 (pl) * 2011-05-12 2020-02-28 Voith Patent Gmbh Kozioł łożyskowy do połączenia przegubowego drążka sprzęgającego z nadwoziem pojazdu torowego
WO2013134920A1 (zh) * 2012-03-13 2013-09-19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内拉断式缓冲装置
CN102632906B (zh) * 2012-04-17 2014-09-10 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带过载保护的紧凑式缓冲器
DE202013005377U1 (de) 2013-06-13 2013-06-28 Voith Patent Gmbh Mittelpufferkupplung
GB2517986B (en) * 2013-09-09 2015-07-22 T A Savery & Co Ltd A coupler
DE102013110888A1 (de) * 2013-10-01 2015-04-02 Voith Patent Gmbh Lagerbock zum Anlenken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EP2886413A1 (en) * 2013-12-23 2015-06-24 Ego International B.V. Bearing bracket, assembly containing such a bearing bracket and system containing such an assembly
DE102016207256A1 (de) * 2015-04-29 2016-11-03 Voith Patent Gmbh Anlenkung zum gelenkigen Verbinden eines wagenkastenseitigen Endbereiches einer Kupplungsstange mit einem Wagenkasten
DE102015108228A1 (de) * 2015-05-26 2016-12-01 Voith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Kupplungsschafts mit einem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DE102016206989A1 (de) * 2016-04-25 2017-10-26 Voith Patent Gmbh Lagerbockanordnung
US10464381B2 (en) * 2017-01-20 2019-11-05 Dellner Couplers Ab Vehicle coupling device
US10308263B1 (en) * 2017-11-16 2019-06-04 Strato, Inc. Cushioning apparatus for a railway ca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115A (zh) * 2005-03-17 2008-03-12 法伊费莱运输雷姆沙伊德有限公司 用于有轨车辆的中间缓冲联接器的牵引缓冲装置
CN101142115B (zh) * 2005-03-17 2012-04-04 法伊费莱运输雷姆沙伊德有限公司 用于有轨车辆的中间缓冲联接器的牵引缓冲装置
EP1719684A1 (de) * 2005-05-03 2006-11-08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Mittelpufferkuppl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EP2072370A1 (de) * 2007-12-17 2009-06-24 Voith Patent GmbH Energieverzehrvorrichtung für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mehrgliedrigen Fahrzeuges
CN103068664A (zh) * 2010-08-06 2013-04-24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特别用于轨道导向车辆的减震器的能量吸收装置
CN204172922U (zh) * 2014-09-25 2015-02-25 绵阳天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578A (zh) * 2017-04-06 2019-09-24 法维莱交通运输施瓦布股份公司 用于特别是轨道车辆的联轴器的联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03091A1 (de) 2018-04-11
US20180154912A1 (en) 2018-06-07
PL3303091T3 (pl) 2019-12-31
EP3303091B1 (de) 2019-07-03
US10507850B2 (en) 2019-12-17
CN107667050B (zh) 2019-10-01
DE102015108228A1 (de) 2016-12-01
WO2016188758A1 (de) 2016-12-01
ES2746109T3 (es) 202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7050A (zh) 用于将耦合轴连接到轨道引导车辆的车身的装置
EP2695791B1 (en) Railway bogie
CN202593547U (zh) 轴承座和铰接式接头
CN105593099B (zh) 用于将车钩杆铰接于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轴承座
US20190061790A1 (en) Bearing block assembly
US20090039044A1 (en) Joint Arrangement
DE102008048440A1 (de) Mittelpufferkupplung für schienengebundene Fahrzeuge
US20190144015A1 (en) Cushioning apparatus for a railway car
CN107019279A (zh) 具有可变断开的下巴带连接器
EP3164215B1 (en) Breaker tooth and drum assembly for a mineral breaker
EP2700556A1 (de) Lagerbock zum Anlenken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DE102006030136A1 (de)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6219723A1 (de) Schrägwalzwerk
AU2013334978B2 (en) Coupler knuckle pin
US9828008B2 (en) Railroad car draft gear
WO2014072331A1 (de) Vorrichtung zum anpassen der position des elektromotors an die stellung der antriebstrommel eines direktantriebs für eine gurtförderanlage
DE102010036786B4 (de) Kugelkopfkupplung für einen Anhänger
DE102007003677A1 (de)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AT520114B1 (de) Reiblamelle
EP1988212A3 (de) Biegewalzenanordnung
US705520A (en) Draft-rigging.
DE202010012694U1 (de) Radsatzführ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US923462A (en) Safety journal-box.
US404296A (en) michaelis
WO2015107005A1 (de) Radsatz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