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3345A -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3345A
CN107663345A CN201610608812.3A CN201610608812A CN107663345A CN 107663345 A CN107663345 A CN 107663345A CN 201610608812 A CN201610608812 A CN 201610608812A CN 107663345 A CN107663345 A CN 107663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mbutyl
agent
electrostatic spinning
accelerator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88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向阳
胡平
史腾腾
张明超
禹方甜
陈乐颖
姚福天
李和平
沙杰
韩纹莉
农佳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6106088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33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3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3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8K5/19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2Organic and inorganic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6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32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1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oxygen
    • C08K5/42Sulfon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5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iron
    • C08K2003/2272Ferric oxide (Fe2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2Applications used for fi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包括溶剂、溴化丁基橡胶和表面活性剂,其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实现了溴化丁基橡胶的可纺性;优选地,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隔离剂,其中,隔离剂的加入使得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的形貌可控,使得到的纤维薄膜表面光滑、形貌良好;任选地,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功能助剂,赋予纤维薄膜功能特性,例如杀菌、导电等。本发明所提供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成分简单、原料易得,并且能够实现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同时,得到的纤维薄膜形貌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丝领域,尤其涉及可静电纺丝的体系,特别地,涉及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聚合物在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外加高压电源的拉仲,喷射形成超细纤维,通过接丝装置接收而制得的加工技术。其操作简单高效低成本,适用广泛,可用于制备纳米级纤维或微米级纤维的薄膜,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溴化丁基橡胶(BIIR)因其低渗透性、生物无毒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防毒面具、口罩、手套等防护产品。但是固态的溴化丁基橡胶缺乏呼吸性,在使用者皮肤上产生热应力,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可呼吸的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可人为设计调控其孔隙率和表面积,克服了固态溴化丁基橡胶的缺点,同时可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及伸长率。
但是,由于溴化丁基橡胶的粘度大、回弹性高,因此,其具有难纺性。目前,国内外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级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的研究很少,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且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在溴化丁基橡胶静电纺丝的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很好的改善溴化丁基橡胶的可纺性,同时,在所述体系中,严格控制溴化丁基橡胶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解决了溴化丁基橡胶的难纺性问题,得到了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包含溶剂、溴化丁基橡胶和表面活性剂,其中,
基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总重量而言,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1~25%,优选为5~20%,更优选为10~20%;
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7%,优选为1~6%,更优选为2~5%;
余量为溶剂;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
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门尼粘度为20~50MU,优选为30~40MU,更优选为35MU,和/或
所述溶剂选自有机溶剂,优选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根据上述(1)至(3)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隔离剂,所述隔离剂选自石蜡、硬脂酸锌、硬脂酸皂、有机硅类防黏剂、聚乙烯蜡、滑石粉、硅藻土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隔离剂的含量为1~20%,优选为5~20%,更优选为5~15%;
(6)根据上述(1)至(5)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功能助剂,优选包括促进剂、硫化剂、杀菌助剂、美容助剂、磁性助剂、导电助剂和荧光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上述(1)至(6)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
所述促进剂包括促进剂TT、促进剂M、促进剂D、促进剂H、促进剂ZDMC、促进剂ZBX、促进剂NA-22和促进剂CZ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促进剂TT、促进剂M和促进剂D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促进剂TT;和/或
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硫给予体、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多元胺、对醌二肟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硫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烷、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铅、氧化锌、己二胺、三乙撑四胺、二肉桂叉己二胺、对醌二肟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选自硫磺和/或氧化锌;和/或
所述杀菌助剂选自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三氯生和氟氧沙星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磁性助剂选自纳米铁氧体、铝镍钴合金和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纳米铁磁体;和/或
所述导电助剂选自炭黑、石墨烯、纳米银、纳米铜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荧光助剂为碳量子点;
(8)根据上述(1)至(7)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功能助剂的含量为0.5~30%,优选为1~20%,更优选为5~10%;
(9)根据上述(1)至(8)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隔离剂与所述功能助剂的总含量为1~30%,优选为2~25%,更优选为5~15%。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优选利用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并且,在静电纺丝后进行冻干处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由实施例8制得纤维薄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2示出由对比例3制得的薄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3示出由对比例4制得的纤维薄膜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所述溴化丁基橡胶包含溶剂、溴化丁基橡胶和表面活性剂。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总重量而言,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1~25%。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总重量而言,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5~2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总重量而言,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10~20%。
其中,溴化丁基橡胶的用量如上所述,在体系(纺丝液)中,当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1~25%时,所述体系进行静电纺丝时纺丝连续稳定,若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低于1%,其浓度过低,静电纺丝连续性差,若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超过25%,其浓度过高,粘性过大,不易纺丝,因此,对于溴化丁基橡胶静电纺丝而言,需要严格控制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也即其质量分数。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门尼粘度为20~50MU。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门尼粘度为30~40MU。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门尼粘度为35MU。
其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在静电纺丝前不需要进行降解或塑炼来打断其分子链,其可以直接与溶剂配合得到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在本发明中,门尼粘度的单位以MU表示,也可以为M。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总溴含量为5~40%。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总溴含量为15~3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总溴含量为(19±0.2)%。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7%。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5~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4%。
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目的是提高溴化丁基橡胶的可纺性,因为溴化丁基橡胶介电常数较小不易被极化带电,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能使溴化丁基橡胶在电压下产生电荷,继而可以进行静电纺丝。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在静电纺丝时从喷嘴射出的是连续的纤维,纤维落在接收屏上最终形成纤维薄膜;若不加入表面活性剂,从喷嘴射出的是珠滴,而不是连续的纤维,在较强的电场下,所述珠滴也可以从喷嘴落在接收屏上,但是其最终在接收屏上形成的薄膜不是纤维膜,并且形貌与纤维薄膜明显不同,同时,力学性能也远远差于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的纤维薄膜。
在本发明中,溴化丁基橡胶前期不需要进行降解或塑炼,并且表明活性剂的用量很少,并且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是为了实现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在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技术人员对丁基橡胶进行静电纺丝研究,但是其丁基橡胶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不下30次的降解得到短分子链的丁基橡胶再进行静电纺丝,并且其所用的丁基橡胶浓度太小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太大,与本发明的观点背离;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本发明的对象是溴化丁基橡胶而不是丁基橡胶,与丁基橡胶相比,溴化丁基橡胶的极性更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溶剂选自有机溶剂。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溶剂的选择没有严格限定,只要为溴化丁基橡胶的良溶剂即可,并且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一般不宜低于4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隔离剂。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剂选自石蜡、硬脂酸锌、硬脂酸皂、有机硅类防黏剂、聚乙烯蜡、滑石粉、硅藻土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由于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具有很大粘度,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粘度,易黏在一起,这样,不仅不利于纺丝而且纺丝后得到的纤维易团聚,形貌不易控制。因此,在本发明中,加入隔离剂,其中,隔离剂能够降低溴化丁基橡胶的粘度,并且可以防止溴化丁基橡胶纤维之间的粘接,得到形貌良好且可控的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另一方面,隔离剂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溴化丁基橡胶的粘度,提高其可纺性。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隔离剂的含量为1~20%。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隔离剂的含量为5~2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隔离剂的含量为5~15%。
其中,隔离剂的用量不易太多,也不宜太少,用量太少起不到作用,用量太大使得溴化丁基橡胶在静电纺丝时连续性受影响,而且改变溴化丁基橡胶的基本性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功能助剂。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助剂包括促进剂、硫化剂、杀菌助剂、美容助剂、磁性助剂、导电助剂和荧光助剂。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促进剂包括促进剂TT、促进剂M、促进剂D、促进剂H、促进剂ZDMC、促进剂ZBX、促进剂NA-22和促进剂CZ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促进剂选自促进剂TT、促进剂M和促进剂D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促进剂选自促进剂TT。
其中,所述促进剂TT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所述促进剂M为2-巯醇基苯并噻唑;所述促进剂D又称N,N’-二苯胍,分子式为C13H13N3;所述促进剂H为六亚甲基四胺;所述促进剂ZDMC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所述促进剂ZBX的分子式为C10H18O2S4Zn;所述促进剂NA-22为乙撑硫脲,分子式为C3H6N2S;所述促进剂CZ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其中,促进剂的作用是促进溴化丁基橡胶的硫化。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硫给予体、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多元胺、对醌二肟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烷、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铅、氧化锌、己二胺、三乙撑四胺、二肉桂叉己二胺、对醌二肟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和/或氧化锌。
所述硫化剂的作用是使溴化丁基橡胶发生硫化作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杀菌助剂选自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三氯生和氟氧沙星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助剂为纳米银。
其中,所述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三氯生和氟氧沙星具有杀菌、抑菌和抗菌功能,在溴化丁基橡胶体系中加入杀菌助剂后经过静电纺丝得到的薄膜可以用于创可贴和敷料等。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美容助剂包括美容护肤品、老年斑药剂和粉刺药剂等。
其中,加入美容助剂后得到的纤维膜可以用作面膜。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性助剂选自纳米铁氧体、铝镍钴合金和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助剂为纳米铁氧体。
其中,所述磁性助剂具有磁性,在溴化丁基橡胶体系中加入磁性助剂后经过静电纺丝得到的薄膜可以用于污水过滤。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助剂选自炭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导电助剂的加入能够赋予溴化丁基橡胶导电抗菌性,当在体系中加入导电助剂后经过静电纺丝得到的薄膜具有导电性能,当所述薄膜用于创可贴和敷料等时,所述导电助剂等可以使创可贴和敷料等在皮肤表面传导弱电流,可以加快伤口愈合。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荧光助剂为碳量子点。
其中,在溴化丁基橡胶体系中添加荧光助剂可以赋予经静电纺丝得到的薄膜一定的荧光性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功能助剂的含量为0.5~30%。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功能助剂的含量为1~2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功能助剂的含量为5~10%。
其中,功能助剂的加入量不能太少,太少则起不到相应的功能作用,也不能太多,太多会影响溴化丁基橡胶本身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隔离剂与功能助剂一起添加时,隔离剂与功能助剂的总含量为1~30%,其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隔离剂与功能助剂一起添加时,隔离剂与功能助剂的总含量为2~25%,其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隔离剂与功能助剂一起添加时,隔离剂与功能助剂的总含量为5~15%,其中,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
其中,隔离剂和功能助剂均是作为添加剂加入溴化丁基橡胶体系中,如果所述隔离剂和功能助剂的添加量过多,可能会导致溴化丁基橡胶体系的粘度大幅降低,影响纺丝甚至影响溴化丁基橡胶自身的作为橡胶的性能,例如减震性能、降低溴化丁基橡胶的粘接性和耐老化等。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由溴化丁基橡胶溶液或熔体经静电纺丝制得。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是利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制得。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静电纺丝后进行冻干处理。
其中,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外表光滑、形貌可控。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为多孔结构,因此赋予薄膜吸水和过滤功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功能助剂是指能赋予最终产品某些功能的助剂,所述功能包括导电性、磁性、荧光性、美容助剂和杀菌性能等。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可以进行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
(2)本发明所提供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成分简单,原料易得;
(3)由本发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的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外表光滑,形貌可控;
(4)由发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的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为多孔结构,具有吸水和过滤功能;
(5)溴化丁基橡胶体系中的功能助剂赋予由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得到的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相应的功能特性,例如杀菌。
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过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在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纺丝液即指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所用溴化丁基橡胶购于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4.45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495mL四氢呋喃,搅拌,再加入4.45m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2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5.2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40mL正己烷,搅拌,再分别加入0.026g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26g滑石粉、0.1g促进剂TT和0.1g硫磺,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3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11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90mL二甲基亚砜,搅拌,再分别加入0.11g氯代十六烷基吡啶、1.65g硬脂酸皂和0.55g纳米银,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4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6.2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42mL四氢呋喃,搅拌,再分别加入0.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5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6.2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32mL四氢呋喃,搅拌,再分别加入0.67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0.9g硬脂酸皂,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6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13.34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60mL四氢呋喃,搅拌,再分别加入0.5g溴化十六烷基吡啶、0.13g滑石粉、0.67g碳量子点和1.33g纳米铁氧体,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7 纺丝液的制备
称取8.65g溴化丁基橡胶于圆底烧瓶中,加入30mL四氢呋喃,搅拌,再分别加入0.6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67g滑石粉和0.8g碳纳米管,并于水浴50℃、400r/min下搅拌3h,得到纺丝液。
实施例8 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的制备
采用实验例4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其静电纺丝工艺如下:调节喷丝口与接收屏的间距为20cm,调节电压为15kV至液滴形成锥形后从喷嘴喷出形成纤维,最终在接收屏上得到初始薄膜。
将初始薄膜先进行冻干,得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
实施例9 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的制备
采用实验例5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其静电纺丝工艺如下:调节喷丝口与接收屏的间距为20cm,调节电压为15kV至液滴形成锥形后从喷嘴喷出形成纤维,最终在接收屏上得到初始薄膜。
将初始薄膜先进行冻干,得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
对比例
对比例1 纺丝液的制备
重复实施例4的制备过程,区别在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对比例2 纺丝液的制备
重复实施例6的制备过程,区别在于不添加隔离剂(滑石粉)。
对比例3 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的制备
重复实施例8的制备过程,区别在于采用对比例1的纺丝液,结果发现,在静电纺丝时,从喷嘴射出的不是连续的纤维而是不连续的珠滴,所述不连续的珠滴在高电场下到达接收屏,形成膜,所述膜只是溶液中的溶剂在高电场下挥发后形成的膜,而不是纤维薄膜。即,在不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溴化丁基橡胶没有可纺性,形不成纤维。
对比例4
重复实施例8的制备过程,区别在于采用对比例2的纺丝液。
实验例
实验例1 扫描电镜测试
分别对实验例8、对比例3和对比例4得到的薄膜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其扫描电镜图分别如图1~图3所示。
其中:
比较图1和图2,在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纤维的形状,并且所述纤维成立体;在图2中看不出纤维的形状,而是珠滴的状态,并且呈现出来的是平面状态而非立体状态;因此,证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够提高溴化丁基橡胶的可纺性,使其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纺丝成纤维,最终形成纤维薄膜;
比较图1和图3,在图1中,在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纤维的形状,并且所述纤维成立体;在图3中,虽然可以看出纤维,但是纤维已经粘连到一起,整个纤维膜已经看不到孔隙;因此,证明隔离剂能够改善纤维薄膜的形貌;因此,表明隔离剂的加入能明显改善纤维薄膜的形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包含溶剂、溴化丁基橡胶和表面活性剂,其中,
基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总重量而言,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1~25%,优选为5~20%,更优选为10~20%;
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7%,优选为0.5~5%,更优选为1~4%;
余量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门尼粘度为20~50MU,优选为30~40MU,更优选为35MU;和/或
所述溶剂选自有机溶剂,优选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隔离剂,优选地,所述隔离剂选自石蜡、硬脂酸锌、硬脂酸皂、有机硅类防黏剂、聚乙烯蜡、滑石粉、硅藻土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隔离剂的含量为1~20%,优选为5~20%,更优选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丁基橡胶体系还包括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包括促进剂、硫化剂、杀菌助剂、美容助剂、磁性助剂、导电助剂和荧光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剂包括促进剂TT、促进剂M、促进剂D、促进剂H、促进剂ZDMC、促进剂ZBX、促进剂NA-22和促进剂CZ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促进剂TT、促进剂M和促进剂D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促进剂TT;和/或
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硫给予体、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多元胺、对醌二肟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硫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烷、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铅、氧化锌、己二胺、三乙撑四胺、二肉桂叉己二胺、对醌二肟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选自硫磺和/或氧化锌;和/或
所述杀菌助剂选自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三氯生和氟氧沙星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磁性助剂选自纳米铁氧体、铝镍钴合金和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纳米铁磁体;和/或
所述导电助剂选自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银和纳米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荧光助剂为碳量子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功能助剂的含量为0.5~30%,优选为1~20%,更优选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其特征在于,基于溴化丁基橡胶的重量而言,所述隔离剂与所述功能助剂的总含量为1~30%,优选为2~25%,更优选为5~15%。
10.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优选利用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通过静电纺丝得到,其中,在静电纺丝后进行冻干处理。
CN201610608812.3A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Pending CN1076633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8812.3A CN107663345A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8812.3A CN107663345A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3345A true CN107663345A (zh) 2018-02-06

Family

ID=6111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8812.3A Pending CN107663345A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33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9284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制成品及其应用
CN115216065A (zh) * 2022-06-21 2022-10-21 王旭 含银粉、磁粉复合橡胶环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新辅助化疗定位标记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0570A (ja) * 1986-03-24 1987-09-28 Bridgestone Corp 粘着剤
CN101498057A (zh) * 2009-03-06 2009-08-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橡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10133837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Reckitt Benckiser N.V. Bleaching catalyst admixed with an insoluble support matrix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0570A (ja) * 1986-03-24 1987-09-28 Bridgestone Corp 粘着剤
CN101498057A (zh) * 2009-03-06 2009-08-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橡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10133837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Reckitt Benckiser N.V. Bleaching catalyst admixed with an insoluble support matrix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峣等: "《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微米纤维》", 《合成橡胶工业》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9284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制成品及其应用
CN110669284B (zh) * 2019-09-30 2022-05-17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制成品及其应用
CN115216065A (zh) * 2022-06-21 2022-10-21 王旭 含银粉、磁粉复合橡胶环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新辅助化疗定位标记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 et al. Nanocellulose-templated assembly of polyaniline in natural rubber-based hybrid elastomers toward flexible electronic conductors
Yan et al. Study on mussel-inspired tough TA/PANI@ CNCs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with superior self-healing and self-adhesive properties for strain sensors
CN109750387B (zh) 一种取向导电水凝胶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Electrospinning fabr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polyimide nanofiber membranes containi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108276522A (zh) 可3d打印的铁离子双交联海藻酸盐-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高性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Seyedin et al. A facile approach to spinning multifunctional conductive elastomer fibres with nanocarbon fillers
CN107663344A (zh) 一种可静电纺丝且形貌可控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CN102912470B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增强增韧的再生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451B (zh) 一种聚合物长丝表面复合功能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7663345A (zh) 一种可静电纺丝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CN107043441A (zh) 海鞘纤维素纳米晶体/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7214741A1 (zh)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工艺
CN103194858A (zh) 一种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08802A (zh) 一种柔性可拉伸的摩擦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685A (zh) 一种墨水直写3d打印pedot:pss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8726A (zh) 一种柔性复合纳米银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4563A (zh) 含凯夫拉纳米纤维的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3716A (zh) 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
CN107675279A (zh) 一种可静电纺丝且自支撑的溴化丁基橡胶体系
CN105331110A (zh) 液体硅橡胶基电导非线性绝缘材料
WO2019242684A1 (zh) 一种耐疲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5961B (zh) 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用增挺剂及利用其所制备电池隔膜
CN106637467B (zh) 一种含硼纳米氧化锌/聚乙烯醇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3469B (zh) 石墨烯贴合六方纳米片层氮化硼复合乳胶制备高强无敏高隔绝医疗手套的方法
CN110429331A (zh) 石墨烯复合包覆材料填充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