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9851A -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9851A
CN107659851A CN201710191254.XA CN201710191254A CN107659851A CN 107659851 A CN107659851 A CN 107659851A CN 201710191254 A CN201710191254 A CN 201710191254A CN 107659851 A CN107659851 A CN 107659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mobile terminal
panoramic picture
intelligent television
adjustment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12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9851B (zh
Inventor
阳丹
王贤骏
周莜
谢奕
徐刚
瞿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12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9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9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9851A/zh
Priority to JP2019520848A priority patent/JP6798019B2/ja
Priority to EP18776100.2A priority patent/EP3525473A4/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17921A priority patent/KR102184586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8/080819 priority patent/WO2018177314A1/zh
Priority to US16/390,171 priority patent/US1076462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9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9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special video data, e.g 3D 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Remote control device emulator integrated into a non-television apparatus, e.g. a PDA, media center or smart to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08Display device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2Additional components integrated i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e.g. timer, speaker, sensor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direction or movement of the remote control, microphone or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1G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587Control parameters, e.g. trick play commands, viewpoint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2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advertisement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本申请还提出了相应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全景是指水平视角360度,垂直视角180度的图像。全景图像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全景技术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字电视终端具备了计算能力,而且数字处理能力越来越高,并出现了诸如网络电视等能够直接链接互联网的智能电视。目前的智能电视播放视频的图像视角范围有限,缺乏立体感,在智能电视上播放全景视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
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本申请实例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移动和/或旋转操作,获取自身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本申请实例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包括:
触发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
触发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位置姿态变化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
调节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调节参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本申请实例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包括:
触发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移动和/或旋转操作,获取自身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对全景图像的调节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例涉及的系统构架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例应用于服务器侧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例中移动终端中展示全景图像触发选项页面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例中智能电视展示之前全景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例中将全景图像平移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例中将全景图像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例中将空间坐标系与全景坐标系匹配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例中空间坐标系与全景空间坐标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例中的智能电视展示图像识别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例中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例中移动终端同步展示全景图像的同时展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12为将本申请一实例中用户按照提示信息调整移动终端后发现目标对象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例应用于移动终端侧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例中应用于服务器侧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例中应用于移动终端侧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6为本申请实例中的计算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视角调节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该系统构架包括:移动终端101、智能电视102、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及互联网104。移动终端101及智能电视102通过互联网104与媒体内容服务器103连接。
上述移动终端101可以是用户的智能手机或PDA或其他用户便携式设备,其上安装有各种应用软件的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上述客户端设备101登录并使用各种应用软件的客户端,该应用软件的客户端可以为视频播放客户端。上述互联网104可以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智能电视102安装有视频播放应用客户端,可以用来播放在线视频资源或本地视频资源。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应用于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
在这里全景图像可以是全景图片,也可以是全景视频。首先将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102建立绑定,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可以是在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102绑定成功后,移动终端101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的绑定确认指令。例如,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智能电视上展示的图形识别码进行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的绑定,当移动终端扫描并识别上述图形识别码的同时,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媒体内容服务器103接收到该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后,向智能电视102发送全景图像展示指令,智能电视展示全景图像。在一些实例中,当移动终端101绑定智能电视102后,在移动终端上自动打开一全景图像的网页,在该全景图像的网页上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所述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智能电视102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全景图像播放请求,媒体内容服务器将该播放请求发送给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选择决定是否展示全景图像。例如对于广告的全景图像展示,当智能电视102上展示广告时,智能电视102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全景图像展示请求,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将是否展示全景图像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1,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101在其上安装的视频APP上展示所述提示信息301,同时展示是选项302及否选项303。当用户选择选项302时,移动终端101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展示确认消息,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将该展示确认消息发送给智能电视102,从而智能电视展示广告的全景图像,该全景图像可以是全景图片,也可以是全景视频。当用户选择选项303时,移动终端101不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展示确认消息,对应的智能电视102上不展示全景图像。
步骤202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智能电视接收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后,展示与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其中全景图像数据可以是媒体内容服务器103之前就发送给智能电视102的。
步骤203: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
移动终端101获取位置变化参数可以利用室内定位来获得移动终端101的位置变化参数,具体地可采用Wi-Fi室内定位或蓝牙室内定位,具体对于Wi-Fi室内定位来说,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对移动终端定位。已知某Wi-Fi热点的坐标,移动终端接收到该Wi-Fi热点的信号,该信号的强度与Wi-Fi热点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有一定关系,因而可以通过信号强度得到移动终端与该Wi-Fi热点的距离。得知移动终端到3个以上Wi-Fi热点的距离则可由这些Wi-Fi热点的坐标获得移动终端的坐标。Wi-Fi室内定位的另一种方式类似指纹识别,定义多个语义位置,对于每个语义位置,采集Wi-Fi信号,形成“指纹库”。定位时,将移动终端测得的Wi-Fi信号与已有的“指纹库”中的Wi-Fi信号对比,看这个新信号与库中哪个位置的Wi-Fi信号最匹配,则认为移动终端最可能位于该位置。
蓝牙室内定位是在室内安装若干个蓝牙局域网接入点,把网络维持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的主设备,然后通过测量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蓝牙信息的信号强度对移动终端所在位置进行三角定位。
用户可以任意将移动终端向上下左右、左上、右下等方向移动、也可以旋转、推远、拉近移动终端,也可以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推远、拉近和/或旋转的移动。移动终端101的位置变化参数可以通过Wi-Fi室内定位或蓝牙室内定位获得移动终端之前的位置坐标及当前的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101的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对于移动终端获取姿态变化参数,移动终端101上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可以给出重力的方向,即竖直方向。根据从陀螺仪获取到的传感器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基准点处的偏转角度及当前位置处的偏转角度;根据移动终端101在基准点处的偏转角度及当前位置处的偏转角度确定移动终端101的姿态变化参数。
移动终端确定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势变化参数后可以展示自身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势变化参数。根据旋转、移动等操作行为,移动终端展示偏转角度变化、位置变化等变化数据,例如:逆时针旋转移动终端30度,移动终端上相应显示数字-30度;移动终端左移X的距离,移动终端上相应显示-X;如果直接向左上方移动,则分解成左移X距离,上移Y,相应显示数据(-X,Y),如果直接向左移动X距离,向上移动Y距离,同时向靠近智能电视的方向移动Z距离,则相应显示数据(-X,Y,Z),在立体空间中的其他方向的移动以此类推。
步骤204: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在获取全景图形数据时,在不同的拍摄点拍摄360度全景数据或者720度全景数据,不同的拍摄点对应不同的视点,同时记录该视点坐标,在一个固定的视点,拍摄360度全景数据或者720度全景图片,不同的角度对应不同的视角。从而形成一个视点的三维坐标加上视角的全景坐标库,不同视点及视角对应不同的全景图像。将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第一基准点与全景空间中的第二基准点相对应,将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坐标及姿态与全景坐标库中的视点坐标及视角相对应,根据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相对于其基准点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能够确定移动终端当前位置对应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相对于全景空间的第二基准点的视点变化参数及视角变化参数。
步骤205: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媒体内容服务器获得移动终端当前位置对应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相对于全景空间的第二基准点的视点变化参数及视角变化参数后将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根据该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确定与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相对应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进而将该视点及视角的全景图像进行展示。
如图4所示,智能电视上展示的为一旅游地的广告,智能电视上展示广告的全景图像。如图5所示,当移动终端向左移动X,向上移动Y后,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数据匹配确定全景图像的视点左移X1,上移Y1,并将该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根据该视点调节参数,将视点左移X1,上移Y1后对应的视点的全景图像进行展示。如图6所示,当移动终端向后移动Z后,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数据匹配确定全景图像的视点后移Z1,并将该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根据该视点调节参数,将视点后移Z1后的视点的全景图像进行展示。全景图像的视点在前后方向的移动在用户的视觉上同时具有图像放大、缩小的视觉效果,视点后移Z1后,全景图像放大后进行展示。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通过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及姿态变化来控制调节智能电视上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可以同时对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进行调节,对全景图像的调节维度更多,更加灵活。同时用户观看全景图像时可以像提着摄像机任意方向移动拍摄视频那样自然。
本申请提供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广告的全景图像展示控制中,例如汽车广告内饰用全景视频展示,在智能电视上展示全景视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连接智能电视,通过控制手机旋转、移动(将手机当作摄影机,调整不同机位)观看汽车内饰不同角度细节。本申请提供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不仅用于广告,还可以应用在游戏领域中,例如运用于射击等游戏中,辅助角色定位,寻找空间中的红包、宝物、装备等,也可以替代游戏手柄,通过手机操控游戏角色移动等。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坐标系与全景空间中的全景坐标系进行匹配,从而确定移动终端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到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的映射关系。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坐标系数据,该第一坐标系用于表征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坐标及姿态角度。
在移动终端所在立体空间建立第一坐标系,该第一坐标系包括3个坐标轴,即X轴、Y轴及Z轴,同时选取一个移动终端的旋转轴。移动终端调节智能电视时,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平行放置。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陀螺仪,根据陀螺仪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如图8所示,将重力方向所在轴定义为Y轴,与Y轴垂直的面为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与智能电视屏幕相平行的轴定义为X轴,与X轴相垂直且指向电视平面的轴定义为Z轴。X轴代表移动终端左右方向的移动距离,Y轴代表移动终端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距离,Z轴代表移动终端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同时也表示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102之间的距离。同时确定第一基准点,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参数为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相对于该第一基准点的位置变化参数。第一基准点为移动终端开始调节智能电视前的初始位置,在一些实例中,可以将第一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定义为该第一基准点,从而在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参数时,可以直接将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参数作为位置变化参数,从而减少计算量。移动终端在调节智能电视上的全景图像时,在某一个固定位置,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旋转控制移动终端的姿态,根据该姿态的变化控制全景图像在某个视点处的视角。当全景图像为360度全景图像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一个平面内的旋转来控制全景图像不同的视角,当全景图像为720度全景图像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两个平面内的旋转来控制全景图像不同的视角,在一些实例中,可以将上述X轴、Y轴、Z轴作为旋转轴。在一些实例中,将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基准点的旋转角度设置为0度,在确定姿态变化参数时,直接将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旋转角度作为姿态变化参数,从而减小计算量。第一坐标系数据主要包括3个坐标轴、坐标原点、第一基准点及移动终端的旋转轴。
步骤702:接收所述智能电视发送的全景空间中的第二坐标系数据,该第二坐标系用于表征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
在全景空间中建立第二坐标系,将全景的拍摄起点定义为第二基准点,在一些实例中,将全景空间坐标系的原点定义为该第二基准点。对于全景图像,默认在电视的屏幕所在竖直平面上,平行于水平面的为X轴,垂直于水平面的为Y轴,垂直于电视屏幕所在平面的为Z轴。X轴表示视点左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Y轴表示视点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Z轴表示视点在前后方向的移动距离。全景图像在第二基准点处的视角定义为0度,如果全景图像为360度全景图像,用一个角度参数表示视角,如果全景图像是720度全景图像,用两个角度参数表示视角。第二坐标系数据包括第二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坐标原点、第二基准点以及表示视角的角度。
步骤703: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系数据和所述第二坐标系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到所述第二坐标系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的映射关系。
媒体内容服务器接收智能电视发送的全景空间坐标系数据以及移动终端的立体空间坐标系,将全景空间的第二坐标系与移动终端的第一坐标系进行匹配。将第一坐标系的第一基准点与第二坐标系的第二基准点相对应;将第一坐标系的X、Y、Z轴分别与第二坐标系的X、Y、Z轴相对应,即将移动终端在左右方向的移动与视点在左右方向的移动相对应,移动终端在上下方向的移动与视点在上下方向的移动相对应,移动终端在前后方向的移动与视点在前后方向的移动相对应,视点的前后移动在观看视觉效果上具有全景图像放大、缩小的视觉效果;将移动终端的旋转角度与全景图像的视角相对应,当全景图像为360度全景图像时,将移动终端在一个平面内的旋转角度与全景图像在360度范围内的视角相对应,当全景图像为720度全景图像时,将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旋转角度分解为两个平面上的旋转角度,将该两个平面上的旋转角度与全景图像在720度范围内的视角相对应。此外,所述映射关系还包括第一坐标系及第二坐标系尺度的对应,根据用户手臂移动移动终端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可移动的距离,手臂转动移动终端101的可旋转角度,以及全景图像的视点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可移动距离以及视角范围,确定空间坐标系的尺度与全景空间中的坐标的尺度的对应关系,例如移动终端10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距离a,全景图像对应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a1,a与a1成线性比例关系,比值的大小取决于用户手臂的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距离与全景图像的视点上下移动距离范围。移动终端101在左右方向上各移动距离b,全景图像的视点对应地在左右方向上移动b1,b与b1成线性比例关系,比值的大小取决于用户手臂的左右方向上可移动距离与全景图像的视点在左右移动距离范围。移动终端10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距离c,全景图像的视点在前后方向移动c1,c与c1成线性比例关系,比值的大小取决于用户手臂的前后方法上可移动距离与全景图像的视点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距离范围;移动终端旋转角度θ,全景图像的视角改变θ1,θ与θ1成线性比例关系,比值的大小取决于用户手臂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与全景图像的视角范围。
在一些实例中,在上述步骤204中,在执行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包括: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移动终端101将获得的位置变化参数及姿势变化参数发送给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媒体内容服务器103根据获得的移动终端101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及姿势变化参数,同时根据前述确定的立体空间中的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参数和/或姿态参数到所述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针对全景图像的调节参数。在一些实例中,当第一基准点定义为第一坐标系的坐标原点,第一基准点的旋转角度定义为0度,第二基准点定义为第二坐标系的坐标原点,第二基准点的视角定义为0度时,位置变化参数及姿态变化参数即为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的位置坐标及旋转角度,上述视角调节参数及视点调节参数即为全景图像的视角及视点。根据上步骤中确定的映射关系,确定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的坐标对应的视点,同时确定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的旋转角度对应的视角。媒体内容服务器将确定的视点及视角发送给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展示所述确定的视点及视角的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进行绑定,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码的方式将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进行绑定,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电视的图像识别码建立绑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生成携带所述智能电视的标识的图形识别码,并将所述图形识别码发送给该智能电视,以使该智能电视展示所述图形识别码。
媒体内容服务器103生成携带智能电视标识的图形识别码,并将所述图形识别码发送给该智能电视,以使该智能电视展示所述图形识别码。如图9所示。该图形识别码可以是携带智能电视标识的二维码,该智能电视标识可以为网络电视的GUID。智能电视可以在其显示装置上,例如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图形识别码。
步骤S2:接收所述移动终端识别所述图形识别码后发送的绑定请求消息,所述绑定请求消息中携带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及该智能电视的标识。
移动终端扫描上述智能电视的图像识别码进行识别,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自身的扫描功能扫描上述图形识别码,也可以通过其上的客户端携带的扫描功能,当图形识别码识别成功后,移动终端将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绑定请求消息,该绑定请求消息中包括移动终端的标识以及智能电视的标识。
步骤S3:建立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及该智能电视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媒体内容服务器103接收到上述绑定请求消息后,建立移动终端标识及智能电视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保存。同时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向智能电视发送绑定成功消息,并在智能电视上展示绑定成功消息。移动终端识别图形识别码失败的情况下,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绑定识别消息,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将该绑定识别消息发送给智能电视展示,智能电视刷新图形识别码,同时显示重新扫码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例中,在上述步骤202中,在执行所述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相对应的智能电视的标识。
在上述步骤中,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已结建立了移动终端101标识与智能电视102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媒体内容服务器103接收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后,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中包括发送该指令的移动终端的标识,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在保存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相对应的智能电视标识。
步骤S2: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与所述智能电视的标识相对应的智能电视。
媒体内容服务器103查找到智能电视的标识后,将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与该智能电视标识相对应的智能电视,以使得智能电视展示与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移动终端上与智能电视上同步展示全景图像,移动终端的展示作为一个副屏,方便用户观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所述智能电视发送的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数据。
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智能电视可以将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实时发送给媒体内容服务器,同时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接受到的全景图像发送给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
步骤S2:将所述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电视同步展示所述全景图像。
如图10所示,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显示全景图像,在移动终端上同步展示全景图像一方面移动终端上的展示可以作为一个复屏,另一方面便于一些互动,例如当全景图像为全景视频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控制全景视频播放的进步条。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对其上展示的全景图像独立调节,而不是实时接收智能电视发送的调整后的全景图像。主要在上述步骤204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全景图像的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智能电视也可以在接受到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播放全景图像确认消息后将全景图像数据发送给媒体内容服务器,媒体内容服务器将其发送到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上的APP展示初始全景图像,在一些实例中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的全景图像网页(如H5页面)上展示所述全景图像,该全景图像可以是没有经过调整的全景图像。也可以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单独调整全景图像的触发请求后,移动终端对于接收的智能电视展示的当前全景图像,在后续调整中自己独立对全景图像进行调节。主要包括在后续的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向智能电视发送全景图像的调节参数时,也会同时向移动终端101发送该调节参数,移动终端101根据该调节参数对其上展示的全景图像进行调整。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同时同步调整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全景图像中包括一目标对象,该目标对象可以是广告图像中的一张优惠券,游戏中的全景图像中的敌人、钥匙、道具等。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S1:根据接收的所述智能电视发送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数据及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确定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帮助用户从所述全景图像中发现所述目标对象。
在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的情况下,全景图像的提供方可以在全景图像中设置一目标对象,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目标对象所在位置以及智能电视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确定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帮助用户从全景图像中发现目标对象。例如对于广告全景图像来说,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在当前的全景图像再放大两倍,用户就可以发现目标对象,则视频服务器将放大两倍的提示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上展示,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上展示广告的全景图像,其中广告为一旅游景点广告。同时移动终端上展示提示信息1101,提示信息1101提醒用户,再放大两倍会有惊喜,
步骤S2: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展示,从而使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移动和/或旋转所述移动终端。
还如上例所示,移动终端上展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再放大两倍会有惊喜。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智能电视,当放大两倍后,如图12所示,在智能电视102上发现了优惠券,移动终端上同步显示优惠券1202,同时展示发明优惠券的提示信息1201。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点击按钮1203,即图12中的“开启希腊之行”按钮进行购买优惠机票,还可以进行分享等互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101,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步骤1302: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移动和/或旋转操作,获取自身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通过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及姿态变化来控制调节智能电视上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可以同时对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进行调节,对全景图像的调节维度更多,更加灵活。同时用户观看全景图像时可以像提着摄像机任意方向移动拍摄视频那样自然。
在一些实例中,在上述步骤1301中,所述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包括响应于用户对展示全景图像选项的选择操作或识别与其绑定的智能电视上的图形识别码。
首先将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102建立绑定,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可以是在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102绑定成功后,移动终端101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的绑定确认指令。例如,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智能电视上展示的图形识别码进行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的绑定,当移动终端扫描并识别上述图形识别码的同时,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媒体内容服务器103接收到该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后,向智能电视102发送全景图像展示指令,智能电视展示全景图像。在一些实例中,当移动终端101绑定智能电视102后,在移动终端上自动打开一全景图像的网页,在该全景图像的网页上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所述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智能电视102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全景图像播放请求,媒体内容服务器将该播放请求发送给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选择决定是否展示全景图像。例如对于广告的全景图像展示,当智能电视102上展示广告时,智能电视102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全景图像展示请求,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将是否展示全景图像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1,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101在其上安装的视频APP上展示所述提示信息301,同时展示是选项302及否选项303。当用户选择选项302时,移动终端101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展示确认消息,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将该展示确认消息发送给智能电视102,从而智能电视展示广告的全景图像,该全景图像可以是全景图片,也可以是全景视频。当用户选择选项303时,移动终端101不向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发送展示确认消息,对应的智能电视102上不展示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在上述步骤1302中,在执行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时,移动终端101获取位置变化参数可以利用室内定位来获得移动终端101的位置变化参数,具体地可采用Wi-Fi室内定位或蓝牙室内定位,具体对于Wi-Fi室内定位来说,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对移动终端定位。已知某Wi-Fi热点的坐标,移动终端接收到该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这个信号强度与Wi-Fi热点到移动设备的距离有一定关系,因而可以通过信号强度得到移动终端与该Wi-Fi热点的距离。得知移动设备到3个以上Wi-Fi热点的距离则可由这些Wi-Fi热点的坐标获得移动终端的坐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M个网络接入点,其中M大于等于3。
步骤S2: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及当前位置处分别接收的所述M个网络接入点的M个无线信号强度分别确定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步骤S3: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在一些实例中,在上述步骤1302中,在执行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时,移动终端101获取位置变化参数可以采用Wi-Fi室内定位的另外一种方式,类似指纹识别,定义多个语义位置,对于每个语义位置,采集Wi-Fi信号,形成“指纹库”。定位时,将移动终端测得的Wi-Fi信号与已有的“指纹库”中的Wi-Fi信号对比,看这个新信号与库中哪个位置的Wi-Fi信号最匹配,则认为移动终端最可能位于该位置。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多个位置点处所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位置点坐标与对应的无线信号强度存储;
步骤S2:确定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处及当前位置处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并分别在存储的无线信号强度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位置点的位置坐标作为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步骤S3: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在一些实例中,还可以采用蓝牙室内定位,蓝牙室内定位是在室内安装若干个蓝牙局域网接入点,把网络维持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的主设备,然后通过测量信号强度对新加入的盲节点进行三角定位。
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向上下左右、左上、右下等方向移动、也可以旋转、推远、拉近移动终端,也可以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推远、拉近和/或旋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101的位置变化参数可以通过Wi-Fi室内定位或蓝牙室内定位获得移动终端基准点的位置坐标及当前的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101的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在一些实例中,在上述步骤1302中,在执行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姿态变化参数时,移动终端101上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可以给出重力的方向,即竖直方向。根据从陀螺仪获取到的传感器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根据移动终端101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确定移动终端101的姿态变化参数。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从陀螺仪获取到的传感器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
步骤S2: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变化参数。
此外,在一些实例中,移动终端确定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势变化参数后可以展示自身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势变化参数。根据旋转、移动等操作行为,移动终端界面呈现角度、位置等变化数据,例如:逆时针旋转移动终端30度,相应显示数字-30度;移动终端101左移X的距离,相应手机上显示-X;如果直接向左上方移动,则分解成左移X距离+上移Y,相应显示数据(-X,Y),在立体空间中的其他方向的移动以此类推。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移动终端上与智能电视上同步展示全景图像,移动终端的展示作为一个副屏,方便用户观看。主要包括:接收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智能电视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数据,展示所述全景图像。
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智能电视可以将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实时发送给媒体内容服务器,同时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接受到的全景图像发送给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如图10所示,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显示全景图像,在移动终端上同步展示全景图像一方面移动终端上的展示可以作为一个复屏,另一方面便于一些互动,例如当全景图像为全景视频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控制全景视频播放的进步条。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对其上展示的全景图像独立调节,而不是实时接收智能电视发送的调整后的全景图像。主要在上述步骤20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智能电视也可以在接受到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播放全景图像确认消息后将全景图像数据发送给媒体内容服务器,媒体内容服务器将其发送到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上的APP展示初始全景图像,在一些实例中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上的全景图像网页上展示所述全景图像,该全景图像是经过调整的全景图像。在一些实例中,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单独调整全景图像的触发请求后,移动终端对于接收的智能电视展示的当前全景图像,在后续调整中自己独立对全景图像进行调节。
步骤S2: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在后续的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向智能电视发送调节参数时,也会同时向移动终端发送该调节参数,移动终端根据该调节参数对其上展示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进行调整。移动终端101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同时同步调整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提示信息并展示,以使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移动或转动所述移动终端。
例如对于广告全景图像来说,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同步展示全景图像,移动终端上展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再放大两倍会有惊喜。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智能电视,当全景图像放大两倍后,如图所示12,在智能电视102上发现了优惠券,移动终端上同步显示优惠券,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点击按钮“开启希腊之行”进行购买优惠机票,还可以进行分享等互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400,应用于媒体内容服务器103,如图14,包括:
触发指令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
触发指令发送单元1402,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位置姿态变化参数接收单元1403,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
调节参数确定单元1404,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调节参数发送单元1405,用于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通过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及姿态变化来控制调节智能电视上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可以同时对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进行调节,对全景图像的调节维度更多,更加灵活。同时用户观看全景图像时可以像提着摄像机任意方向移动拍摄视频那样自然。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装置1400进一步包括:
坐标系参数接收单元1406,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坐标系数据,该第一坐标系用于表征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坐标及姿态角度;接收所述智能电视发送的全景空间中的第二坐标系数据,该第二坐标系用于表征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不同视点及视角对应不同的全景图像;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1407,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系数据和所述第二坐标系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到所述第二坐标系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的映射关系;
所述调节参数确定单元1404,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500,应用于移动终端101,如图15,包括:
触发指令发送单元150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1502,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移动和/或旋转操作,获取自身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通过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及姿态变化来控制调节智能电视上的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可以同时对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进行调节,对全景图像的调节维度更多,更加灵活。同时用户观看全景图像时可以像提着摄像机任意方向移动拍摄视频那样自然。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1502,用于
设置M个网络接入点,其中M大于等于3;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及当前位置处分别接收的所述M个网络接入点的M个无线信号强度分别确定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1502,用于
确定多个位置点处所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位置点坐标与对应的无线信号强度存储;
确定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处及当前位置处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并分别在存储的无线信号强度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位置点的位置坐标作为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1502,用于
根据从陀螺仪获取到的传感器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变化参数。
图16示出了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400及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500所在的计算设备的组成结构图。如图16所示,该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CPU)1602、通信模块1604、存储器1606、用户接口1610,以及用于互联这些组件的通信总线1608。
处理器1602可通过通信模块1604接收和发送数据以实现网络通信和/或本地通信。
用户接口1610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612,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可视化显示器。用户接口1610也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614,其包括诸如,键盘,鼠标,声音命令输入单元或扩音器,触屏显示器,触敏输入板,姿势捕获摄像机或其他输入按钮或控件等。
存储器1606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SRAM、DDR RAM、或其他随机存取固态存储设备;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光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
存储器1606存储处理器1602可执行的指令集,包括:
操作系统1616,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用于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程序;
应用1618,包括用于全景图像展示控制的各种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上述各实例中的处理流程,比如可以包括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400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或者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500中的部分或全部。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400及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1500中的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可以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1602通过执行存储器1606中各单元中至少一个单元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进而能够实现上述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模块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采用的功能上的划分,实际实现时,一个模块可以分由多个模块实现,多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同一个模块实现,这些模块可以位于同一个设备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设备中。
各实施例中的硬件模块可以以硬件方式或硬件平台加软件的方式实现。上述软件包括机器可读指令,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因此,各实施例也可以体现为软件产品。
各例中,硬件可以由专门的硬件或执行机器可读指令的硬件实现。例如,硬件可以为专门设计的永久性电路或逻辑器件(如专用处理器,如FPGA或ASIC)用于完成特定的操作。硬件也可以包括由软件临时配置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或电路(如包括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用于执行特定操作。
另外,本申请的每个实例可以通过由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执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来实现。显然,数据处理程序构成了本申请。此外,通常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处理程序通过直接将程序读取出存储介质或者通过将程序安装或复制到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和或内存)中执行。因此,这样的存储介质也构成了本申请,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数据处理程序,这种数据处理程序可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方法实例中的任何一种实例。
图16模块对应的机器可读指令可以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这里描述的部分或者全部操作。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单元上的CPU等可以根据指令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移动和/或旋转操作,获取自身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包括:
设置M个网络接入点,其中M大于等于3;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及当前位置处分别接收的所述M个网络接入点的M个无线信号强度分别确定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包括:
确定多个位置点处所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位置点坐标与对应的无线信号强度存储;
确定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处及当前位置处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并分别在存储的无线信号强度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位置点的位置坐标作为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姿态变化参数包括:
根据从陀螺仪获取到的传感器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变化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智能电视当前展示的全景图像数据,展示所述全景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的提示信息并展示,以使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移动或转动所述移动终端。
8.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
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坐标系数据,该第一坐标系用于表征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坐标及姿态角度;
接收所述智能电视发送的全景空间中的第二坐标系数据,该第二坐标系用于表征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系数据和所述第二坐标系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到所述第二坐标系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10.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全景图像触发操作,向媒体内容服务器发送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将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移动和/或旋转操作,获取自身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以使所述媒体内容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用于
设置M个网络接入点,其中M大于等于3;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及当前位置处分别接收的所述M个网络接入点的M个无线信号强度分别确定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用于
确定多个位置点处所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位置点坐标与对应的无线信号强度存储;
确定移动终端在基准点位置处及当前位置处接收的网络接入点的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并分别在存储的无线信号强度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并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度及第二无线信号强度最接近的无线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位置点的位置坐标作为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基准点位置坐标及当前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位置姿态变化参数获取单元,用于
根据从陀螺仪获取到的传感器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准点偏转角度及当前偏转角度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变化参数。
14.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全景图像触发指令;
触发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向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电视发送所述全景图像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智能电视展示当前展示的媒体内容相对应的全景图像;
位置姿态变化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
调节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全景图像在全景空间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调节参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发送给所述智能电视,以使所述智能电视根据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调整所述全景图像的视角和/或视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坐标系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坐标系数据,该第一坐标系用于表征所述移动终端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坐标及姿态角度;接收所述智能电视发送的全景空间中的第二坐标系数据,该第二坐标系用于表征全景图像的视点及视角,不同视点及视角对应不同的全景图像;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系数据和所述第二坐标系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到所述第二坐标系中的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的映射关系;
其中,其中,所述调节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位置变化参数和/或姿态变化参数,确定所述视角调节参数和/或视点调节参数。
CN201710191254.XA 2017-03-28 2017-03-28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659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1254.XA CN107659851B (zh) 2017-03-28 2017-03-28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9520848A JP6798019B2 (ja) 2017-03-28 2018-03-28 パノラマ画像の表示制御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EP18776100.2A EP3525473A4 (en) 2017-03-28 2018-03-28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PANORAMIC IMAGE DISPLAY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197017921A KR102184586B1 (ko) 2017-03-28 2018-03-28 파노라마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저장 매체
PCT/CN2018/080819 WO2018177314A1 (zh) 2017-03-28 2018-03-28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6/390,171 US10764626B2 (en) 2017-03-28 2019-04-2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and controlling panoramic imag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1254.XA CN107659851B (zh) 2017-03-28 2017-03-28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9851A true CN107659851A (zh) 2018-02-02
CN107659851B CN107659851B (zh) 2019-09-17

Family

ID=61127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1254.XA Active CN107659851B (zh) 2017-03-28 2017-03-28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4626B2 (zh)
EP (1) EP3525473A4 (zh)
JP (1) JP6798019B2 (zh)
KR (1) KR102184586B1 (zh)
CN (1) CN107659851B (zh)
WO (1) WO2018177314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7314A1 (zh) * 2017-03-28 2018-10-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51139A (zh) * 2018-09-13 2019-03-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446116A (zh) * 2019-09-05 2019-11-12 青岛一舍科技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播放装置和方法
CN111126975A (zh) * 2019-12-11 2020-05-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红包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1144A (zh) * 2019-12-18 2020-05-1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景图获取方法、全景图获取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98610A (zh) * 2018-11-16 2020-05-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视频的视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3645A (zh) * 2020-08-17 2020-11-10 广东申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展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6956A (zh) * 2018-04-09 2020-11-13 提姆拉博株式会社 基于特定出的拍摄范围控制显示装置的系统
WO2020259682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三维点云的初始视角控制和呈现方法及系统
CN112203127A (zh) * 2020-10-12 2021-01-08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和智能电视的vr视频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12227A (zh) * 2020-06-15 2021-02-02 青岛一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2423108A (zh) * 2019-08-20 2021-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码流的处理方法、装置、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40119A (zh) * 2021-12-27 2022-02-11 未来电视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显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393380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内全景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644A (zh) * 2021-10-29 2022-12-06 佛山欧神诺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角度操控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0100B (zh) * 2016-10-31 2019-02-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搜索方法和装置
WO2019194434A1 (ko) * 2018-04-05 2019-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뷰포인트들에 대한 메타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972789B2 (en) * 2019-06-03 2021-04-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frames for video content
CN111369684B (zh) * 2019-12-10 2023-09-0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97984B (zh) * 2021-05-27 2024-02-27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展馆内展品的展示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4691068A (zh) * 2022-03-23 2022-07-01 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投屏技术的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6634207A (zh) * 2022-08-22 2023-08-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tv业务的vr全景视频播放方法和系统
CN117237532A (zh) * 2022-09-26 2023-12-15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外点位的全景图展示方法和装置、设备、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70693A1 (en) * 2013-03-18 2014-09-18 Nintendo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having moving image data stored there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storage medium having moving image reproduction program stored thereon, and moving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5898460A (zh) * 2015-12-10 2016-08-24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智能电视的全景视频播放视角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3478A (zh) * 2015-12-28 2016-08-3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60度全景显示方法、显示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6028132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在电视上观看全景视频的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0785B2 (ja) * 2011-09-14 2016-06-29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ゲーム装置
JP5892797B2 (ja) * 2012-01-20 2016-03-23 日本放送協会 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送受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6006536B2 (ja) * 2012-06-01 2016-10-12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ノラマ動画表示方法
JP6181993B2 (ja) * 2012-12-04 2017-08-16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の送受信方法
US10062209B2 (en) * 2013-05-02 2018-08-28 Nintendo Co., Ltd. Displaying an object in a panoramic image based upon a line-of-sight direction
KR102223732B1 (ko) * 2014-06-26 2021-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75669B1 (ko) * 2014-07-01 2018-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 장치를 이용한 방송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094866A1 (en) * 2014-09-29 2016-03-3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User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ule
KR101909254B1 (ko) * 2015-07-08 2018-10-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셋톱 박스에서 고화질 파노라마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05979242A (zh) * 2015-11-23 2016-09-28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的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5847850A (zh) * 2016-03-28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的实时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296819A (zh) * 2016-08-12 2017-0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机顶盒的全景视频播放器
US10917559B2 (en) * 2016-10-18 2021-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chieving non-selfie-taking effect through selfie-taking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US10021464B2 (en) * 2016-10-25 2018-07-10 Aether, Inc. Video content switching and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video formats
CN106454450B (zh) * 2016-10-31 2019-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播放装置及方法
CN107659851B (zh) * 2017-03-28 2019-09-17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70693A1 (en) * 2013-03-18 2014-09-18 Nintendo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having moving image data stored there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storage medium having moving image reproduction program stored thereon, and moving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5898460A (zh) * 2015-12-10 2016-08-24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智能电视的全景视频播放视角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3478A (zh) * 2015-12-28 2016-08-3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60度全景显示方法、显示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6028132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在电视上观看全景视频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7314A1 (zh) * 2017-03-28 2018-10-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764626B2 (en) 2017-03-28 2020-09-0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and controlling panoramic imag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936956A (zh) * 2018-04-09 2020-11-13 提姆拉博株式会社 基于特定出的拍摄范围控制显示装置的系统
EP3779655A4 (en) * 2018-04-09 2022-04-20 Teamlab Inc. DISPLAY DEVIC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N IDENTIFIED CAPTURE RANGE
CN109451139A (zh) * 2018-09-13 2019-03-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9451139B (zh) * 2018-09-13 2020-11-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198610B (zh) * 2018-11-16 2021-08-1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视频的视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8610A (zh) * 2018-11-16 2020-05-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视频的视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59682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三维点云的初始视角控制和呈现方法及系统
US11836882B2 (en) 2019-06-28 2023-12-05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Three-dimensional point cloud-based initial viewing angle control and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2423108A (zh) * 2019-08-20 2021-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码流的处理方法、装置、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46116A (zh) * 2019-09-05 2019-11-12 青岛一舍科技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播放装置和方法
CN110446116B (zh) * 2019-09-05 2021-11-02 青岛一舍科技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播放装置和方法
CN111126975A (zh) * 2019-12-11 2020-05-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红包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1144A (zh) * 2019-12-18 2020-05-1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景图获取方法、全景图获取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12227A (zh) * 2020-06-15 2021-02-02 青岛一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1913645B (zh) * 2020-08-17 2022-04-19 广东申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展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3645A (zh) * 2020-08-17 2020-11-10 广东申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展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3127A (zh) * 2020-10-12 2021-01-08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和智能电视的vr视频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442644A (zh) * 2021-10-29 2022-12-06 佛山欧神诺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的展示角度操控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4040119A (zh) * 2021-12-27 2022-02-11 未来电视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显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393380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内全景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98019B2 (ja) 2020-12-09
EP3525473A1 (en) 2019-08-14
JP2019533372A (ja) 2019-11-14
US10764626B2 (en) 2020-09-01
WO2018177314A1 (zh) 2018-10-04
CN107659851B (zh) 2019-09-17
KR20190087530A (ko) 2019-07-24
US20190246162A1 (en) 2019-08-08
EP3525473A4 (en) 2019-12-18
KR102184586B1 (ko) 2020-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9851B (zh) 全景图像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36837A (zh) 用于显示交互式增强现实展示的系统、方法和介质
JP634874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19059992A1 (en) RENDERING VIRTUAL OBJECTS BASED ON LOCATION DATA AND IMAGE DATA
EP3547083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5959675A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RU2723920C1 (ru) Поддержка программного приложения дополненной реальности
JP6147966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8144294A (zh) 互动操作实现方法、装置及客户端设备
CN106658220A (zh) 字幕创建装置、展示模块以及字幕创建展示系统
CN111277890A (zh) 虚拟礼物的获取方法和三维全景直播间的生成方法
JP3979540B2 (ja) ゲーム装置、ゲーム装置の制御方法、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076949B (zh) 一种激光笔光束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JP6688378B1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配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64353A (zh) 引导观看者观看场景的三维直播流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97437A (zh) 跨终端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6617547B2 (ja)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画像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200410734A1 (en) Spatial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spatial reproduction system
KR102586011B1 (ko) 가상현실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389540B2 (ja) 動画データ生成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52090B1 (ko) 게임 영상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6368881B1 (ja)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20230316670A1 (en) Volumetric immersion system & method
JP2002064799A (ja) 画像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提供方法
KR20220125537A (ko) 네트워크를 활용한 가상공간과 현실공간의 객체간 위치 연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