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6000A -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56000A CN107656000A CN201711020783.XA CN201711020783A CN107656000A CN 107656000 A CN107656000 A CN 107656000A CN 201711020783 A CN201711020783 A CN 201711020783A CN 107656000 A CN107656000 A CN 1076560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sicum oleoresin
- capsicum
- analysis
- capsaicin
- identificat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4—Optical detecto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属于天然提取物分析鉴别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辣椒油树脂;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出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对分离出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并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本发明可以有效分离出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同时也能判断出辣椒油树脂中是否掺入了合成辣椒碱,此方法准确度高、简便快速,有利于规范市场,解决辣椒油树脂的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属于天然提取物分析鉴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油树脂是以辣椒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得到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其具有调味、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辣椒油树脂中产生辣味的主要成分为辣椒碱类化合物,其中辣椒碱、二氢辣椒碱是最主要的两种成分,约占总辣度的90%。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辣椒碱类化合物,如降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等。
由于天然辣椒碱生产成本较高,而合成辣椒碱(主要成分为香草壬酰胺)生产成本低,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掺伪辣椒油树脂产品,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驱使下,将合成辣椒碱掺入到天然辣椒碱中,然后调配成水溶辣椒油树脂出售,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目前对于辣椒油树脂产品中的辣椒碱成分是天然辣椒碱还是合成辣椒碱或是天然辣椒碱中掺入合成辣椒碱还没有有效的鉴别方法。
目前对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检测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采用的色谱柱多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很难将辣椒油树脂中的各种辣椒碱类化合物完全分离,特别是合成辣椒碱无法和天然辣椒碱分离,无法真正识别辣椒油树脂中各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而无法鉴别其来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快捷、能够精确分离出辣椒油树脂中各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及鉴别辣椒油树脂产品来源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制备:制备辣椒油树脂;
步骤2、分离: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
步骤3、定性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进行定性分析;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流动相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流动相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通过定性分析得到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4中通过检测并计算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来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鉴别方法为,如果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步骤2中通过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可以将辣椒油树脂中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完全分离,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为更好地了解辣椒油树脂成分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中步骤2采用的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其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能够有效的分离出辣椒油树脂中的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
本发明中步骤3中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对辣椒油树脂中的多种大分子化合物进行测定并能确定其结构和分子式。
本发明步骤3中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能够简化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率。
本发明中步骤3中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可以阻止中性溶剂分子进入后端检测系统,能有效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油树脂的判定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判断出辣椒油树脂的来源。本发明能够将天然辣椒碱与合成辣椒碱完全分离,通过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特别是香草壬酰胺(合成辣椒碱的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判断辣椒油树脂中是否添加了合成辣椒碱,该方法简单快速,能够准确反映出辣椒油树 脂产品的来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该方法将辣椒油树脂中的辣椒碱类化合物完全分离后,再通过分析作为合成辣椒碱主要成分的香草壬酰胺的含量来判断辣椒油树脂中是否添加了合成辣椒碱。本发明中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制备:制备辣椒油树脂;
步骤2、分离:使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所采用的液相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其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
步骤3、定性分析: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液相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其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该步骤中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具体的是根据分离得到的香草壬酰胺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 于2.5%,则是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
下面是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制备天然辣椒油树脂:将辣椒粉碎,然后将辣椒粉和植物油抽提溶剂按照比例混合,通过提取、精制、浓缩后得到辣椒油树脂。
步骤2、分离:利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所采用的液相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其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该步骤中的色谱柱使用的是YMC Carotenoid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步骤3、定性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辣椒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具体的是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辣椒油树脂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其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该步骤最终得到的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及其具体的分子量和分子式,详见表1。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香草壬酰胺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是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具体方法是将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香草壬酰胺的量与测得的15种辣椒碱的总的量做商,得到香草 壬酰胺所占的百分比,即得到香草壬酰胺的含量,如表2中天然辣椒油树脂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其中的香草壬酰胺的丰度值为7.02,15种辣椒碱的丰度值的和约为339,则香草壬酰胺的含量为7.02/339≈2.07%,小于2.5%,说明该辣椒油树脂中不含有合成辣椒碱。其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丰度值越大,其量也越大,所以通过丰度值就可以计算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表1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
序号 | 物质名称 | 分子量 | 分子式 |
1 | 降降二氢辣椒碱(或香草辛酰胺) | 279.3746 | C16H25NO3 |
2 | 降降二氢辣椒碱(或香草辛酰胺) | 279.3746 | C16H25NO3 |
3 | 降辣椒碱 | 291.1802 | C17H25NO3 |
4 | 辣椒碱类物质 | 303.1834 | C18H25NO3 |
5 | 辣椒碱类物质 | 303.1834 | C18H25NO3 |
6 | 降二氢辣椒碱 | 293.4012 | C17H27NO3 |
7 | 辣椒碱 | 305.4119 | C18H27NO3 |
8 | 香草壬酰胺 | 293.4012 | C17H27NO3 |
9 | 二氢辣椒碱 | 307.2147 | C18H29NO3 |
10 | 高辣椒碱I | 319.4385 | C19H29NO3 |
11 | 高辣椒碱II | 319.4385 | C19H29NO3 |
12 | 香草癸酰胺(或二氢辣椒碱II) | 307.2147 | C18H29NO3 |
13 | 高二氢辣椒碱异构体 | 321.4543 | C19H31NO3 |
14 | 高二氢辣椒碱异构体 | 321.4543 | C19H31NO3 |
15 | 高二氢辣椒碱 | 321.4543 | C19H31NO3 |
表1中,1号和2号辣椒碱的分子式和分子量相同,但是他们的构象不同,为两种不同的辣椒碱;4号和5号辣椒碱的分子式和分子量相同,但是他们的构象不同,为两种不同的辣椒碱;13号和14号辣椒碱的分子式和分子量相同,但是他们的构象不同,为两种不同的辣椒碱。
实施例2
步骤1、制备辣椒油树脂:辣椒油树脂中加入乳化剂调配至与天然辣椒油 相同的辣度。
步骤2、分离:利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所采用的液相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其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该步骤中的色谱柱使用的是YMC Carotenoid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步骤3、定性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辣椒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具体的是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辣椒油树脂的成分进行分析。其中,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其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最终得到的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及其具体的分子量和分子式,详见表1。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香草壬酰胺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是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具体方法是将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香草壬酰胺的量与测得的15种辣椒碱的总的量做商,得到香草壬酰胺所占的百分比,即得到香草壬酰胺的含量,如表2中检测的第二个样品,辣椒油树脂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其中的香草壬酰胺的丰度值为25.18,15种辣椒碱的丰度值的和约为321,则香草壬酰胺含量为25.28/321≈7.844%,大于2.5%,说明该辣椒油树脂中添加了合成辣椒碱。其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丰度值越大,其量也 越大,所以通过丰度值就可以计算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实施例3
步骤1、制备辣椒油树脂:辣椒油树脂中加乳化剂调配至与天然辣椒油相同的辣度。
步骤2、分离:利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所采用的液相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其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该步骤中的色谱柱使用的是YMC Carotenoid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步骤3、定性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辣椒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具体的是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辣椒油树脂的成分进行分析。其中,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其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最终得到的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及其具体的分子量和分子式,详见表1。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香草壬酰胺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是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具体方法是将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香草壬酰胺的量与测得的15种辣椒碱的总的量做商,得到香草壬酰胺所占的百分比,即得到香草壬酰胺的含量,如表2中检测的第三个样品,辣椒油树脂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其中的香草壬酰胺的丰度值为 41.34,15种辣椒碱的丰度值的和约为350,则香草壬酰胺含量为41.34/350≈11.812%,大于2.5%,说明该辣椒油树脂中添加了合成辣椒碱。其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丰度值越大,其量也越大,所以通过丰度值就可以计算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实施例4
步骤1、制备辣椒油树脂:辣椒油树脂中加入乳化剂调配至与天然辣椒油相同的辣度。
步骤2、分离:利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所采用的液相色谱条件是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其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该步骤中的色谱柱使用的是YMC Carotenoid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步骤3、定性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辣椒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具体的是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辣椒油树脂的成分进行分析。其中,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其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最终得到的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及其具体的分子量和分子式,详见表1。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香草壬酰胺的相对含量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是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具体方法是将通过液相色谱-质谱 联用技术测得的香草壬酰胺的量与测得的15种辣椒碱的总的量做商,得到香草壬酰胺所占的百分比,即得到香草壬酰胺的含量,如表2中检测的第四个样品,辣椒油树脂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其中的香草壬酰胺的丰度值为54.31,15种辣椒碱的丰度值的和约为316,则香草壬酰胺含量为54.31/316≈17.186%,大于2.5%,说明该辣椒油树脂中添加了合成辣椒碱。其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得的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丰度值越大,其量也越大,所以通过丰度值就可以计算每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实施例1~实施例4的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的检测结果
表2的检测结果表明:实施例1中原料来源为天然提取辣椒油树脂,最终检测结果表明其中的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其不含有合成辣椒碱,本发明的分析鉴别方法有效。实施例2~4的检测结果中的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其中均含有合成辣椒碱。
本发明主要采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中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了有效的分离,分离得到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
本发明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各成分进行定性,为辣椒油树脂中各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为更好地了解辣椒油树脂成分 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通过分析比较天然辣椒油树脂和添加不同比例合成辣椒碱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对辣椒油树脂产品中的辣椒碱成分是天然辣椒碱还是合成辣椒碱或是天然辣椒碱中掺入合成辣椒碱提供了准确的判断方法。本发明对辣椒油树脂中的香草壬酰胺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若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若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是天然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此方法准确度高,简便快速,有利于对辣椒油树脂品质的控制,可以有效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本发明能够将天然辣椒碱香草壬酰胺与合成的香草壬酰胺完全分离。再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各类辣椒碱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为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的鉴别准确性高,能够实现快速分析辣椒油树脂中的各辣椒碱类化合物,能够解决辣椒油树脂中是否存在香草壬酰胺掺伪的问题,为产品的质量评判提供技术依据。
Claims (10)
1.一种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制备:制备辣椒油树脂;
步骤2、分离:用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
步骤3、定性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进行定性分析;
步骤4、定量分析:根据分离得到的各类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来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60:40;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中醋酸水的浓度为0.6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三十烷基硅烷键合硅胶,250×4.6,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60:40;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中甲酸水的浓度为0.6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65eV;锥孔电压为30V;碰撞能量为6V;脱溶剂气温度为300℃;气体流量为500L/h;采集模式为ES-;质量扫描范围为50-1600u。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定性分析得到15种辣椒碱类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检测并计算分离得到的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来鉴别辣椒油树脂的来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方法为,如果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小于2.5%,则为天然辣椒油树脂;如果辣椒油树脂中香草壬酰胺在样品中总辣椒碱含量的占比大于2.5%,则辣椒油树脂中掺入了合成辣椒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20783.XA CN107656000B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20783.XA CN107656000B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56000A true CN107656000A (zh) | 2018-02-02 |
CN107656000B CN107656000B (zh) | 2021-04-09 |
Family
ID=6109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20783.XA Active CN107656000B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5600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81397A (zh) * | 2017-12-29 | 2018-06-19 | 浙江农林大学 | 杭椒辣椒素浓缩提取测定法 |
CN113092406A (zh) * | 2021-04-08 | 2021-07-09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48556A (ja) * | 2008-08-19 | 2010-03-04 | Nishikawa Keisoku Kk | 化学剤検出・定量方法 |
CN102928532A (zh) * | 2012-10-19 | 2013-02-13 |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测定的方法 |
CN104535705A (zh) * | 2014-12-23 | 2015-04-22 | 中州大学 | 一种同步测定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和辣椒红素的方法 |
CN105911195A (zh) * | 2016-04-06 | 2016-08-31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一种含有辣椒碱类化合物的食用油标准物质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10-26 CN CN201711020783.XA patent/CN1076560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48556A (ja) * | 2008-08-19 | 2010-03-04 | Nishikawa Keisoku Kk | 化学剤検出・定量方法 |
CN102928532A (zh) * | 2012-10-19 | 2013-02-13 |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测定的方法 |
CN104535705A (zh) * | 2014-12-23 | 2015-04-22 | 中州大学 | 一种同步测定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和辣椒红素的方法 |
CN105911195A (zh) * | 2016-04-06 | 2016-08-31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一种含有辣椒碱类化合物的食用油标准物质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CHRISTOPHER A.REILLY 等: "Determination of Capsaicin, Nonivamide,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Blood and Tissu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 * |
国振 等: "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检测食用油中辣椒碱类化合物", 《化学试剂》 * |
张忠 等: "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地沟油"中辣椒碱类化合物及丁香酚", 《色谱》 * |
徐彦辉 等: "GPC-HP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含量", 《化学分析计量》 * |
王燕 等: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辣椒素类物质", 《食品工业科技》 * |
王龙星 等: "非正常食用油鉴别新方法(一):三种辣椒碱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色谱》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81397A (zh) * | 2017-12-29 | 2018-06-19 | 浙江农林大学 | 杭椒辣椒素浓缩提取测定法 |
CN113092406A (zh) * | 2021-04-08 | 2021-07-09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 |
CN113092406B (zh) * | 2021-04-08 | 2022-08-02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56000B (zh) | 2021-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agratini et al. | Analysis of carbamate and phenylurea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 juices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
He et al. | Monitoring of 49 pesticides and 17 mycotoxins in wine by QuEChERS and UHPLC–MS/MS analysis | |
Zhao et al. | Vortex-assiste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major Aspergillus and Penicillium mycotoxins in rice win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
Tan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in food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LC-ESI-QTOF-MS/MS) | |
CN103760245B (zh) | 一种非法添加止咳平喘类化学成分的液-质多指标快速检测方法 | |
CN107656000A (zh) | 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别方法 | |
Różańska et al. | Green, simple analytical method for biogenic amines determination in fruit juice samples using salting-out assisted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
CN107907600A (zh) | 一种基于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植物油脂中黄曲霉毒素和香味剂的方法 | |
Zhang et al. | Screening multimycotoxins in food-grade gums by stable isotope dilu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
ElSohly et al. | Methylhexanamine is not detectable in Pelargonium or Geranium species and their essential oils: A multi‐centre investigation | |
CN103293260B (zh) | 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高效检测方法及快速检测试剂盒 | |
Man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thioketone analogues of sildenfil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
CN107449836A (zh) | 麦卢卡蜂蜜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 | |
CN103472178B (zh) | 液态调味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 |
CN107238673A (zh) |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法 | |
CN105866315A (zh) | 一种电子烟烟液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 |
CN106645021B (zh) | 一种卟啉近红外全息探针判别名优绿茶原产地的方法 | |
Díaz Sierra et al. | Elucidation of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azaspiracids, using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hydrogen/deuterium exchange, and multiple‐stage mass spectrometry | |
CN108508110A (zh) | 一种可食性包装材料中多种分散染料的测定方法 | |
EP3070149B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adulteration of a fuel | |
Zima et al. |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environmentally important dyes | |
CN103412077A (zh) | 一种吲唑磺菌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
CN108709788A (zh) | 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姜药材提取物中姜辣素含量的方法 | |
CN107991402B (zh) | 一种豆制品中6组偶氮磺酸色素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检测方法 | |
CN114324672B (zh) | 一种含有不同个数乙氧基的甜菜碱的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