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3428B -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3428B
CN107643428B CN201610577241.1A CN201610577241A CN107643428B CN 107643428 B CN107643428 B CN 107643428B CN 201610577241 A CN201610577241 A CN 201610577241A CN 107643428 B CN107643428 B CN 107643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apacitor
swingable
conductive pin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72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3428A (zh
Inventor
黄国祯
钱明谷
梁名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a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a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a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a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72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3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3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3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3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3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包括一基座结构以及一可摆动结构。可摆动结构可摆动地设置在基座结构上。可摆动结构包括两个可摆动件。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分别穿过一座板的两个贯穿孔。每一个导电引脚具有一接触侧面。两个可摆动件同时滑动地接触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的两个接触侧面,以使得两个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电容器。借此,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通过接触侧面与可摆动件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导电引脚与可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Description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及其分脚座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卷绕型固态电解电容器包含有电容器组件、收容构件以及封口构件。电容器组件隔着分离器卷绕有电性连接阳极端子的阳极箔与电性连接阴极端子的阴极箔,且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形成有电解质层。收容构件具有开口部且可收容电容器组件。封口构件具有一可供阳极端子与阴极端子贯穿的贯贯穿孔以及一可密封收容构件的开口部。另外,封口构件与电容器组件之间存有预定间隔,并且阳极端子与阴极端子两者其中之任一者设有用以确保间隙的挡止构件。然而,现有技术的卷绕型固态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端子与阴极端子在进行分脚时,会因为所产生的摩擦力过大而造成较大的反作用力,进而造成漏电流增加,甚至产生短路的严重缺失。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绕型固态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端子与阴极端子在进行分脚时,会因为所产生的摩擦力过大而造成较大的反作用力,进而造成漏电流增加,甚至产生短路”的缺失。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用于将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彼此岔开,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包括:一基座结构以及一可摆动结构。所述可摆动结构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其中所述可摆动结构包括两个可摆动件。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穿过一座板的两个贯穿孔,每一个导电引脚具有一接触侧面,两个所述可摆动件同时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所述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结构包括一第一基座本体以及一可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的第二基座本体,所述第一基座本体具有一第一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基座本体具有一可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枢接座,且所述可摆动结构的两个可摆动件枢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与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摆动结构还包括两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枢接轴以及两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的第二枢接轴,其中一所述可摆动件可枢接地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其中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且另外一所述可摆动件可枢接地设置在另外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另外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主动式分脚座模块还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固定座、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可滑动件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带动所述可滑动件进行移动的驱动件,且所述可滑动件具有两个顶抵弧面;其中,每一个所述可摆动件具有一倾斜面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倾斜面的弧面,两个所述可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倾斜面彼此背对背设置且分别可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且两个所述可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弧面彼此面对面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可滑动件的两个所述顶抵弧面;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其包括:一引脚打扁模块、一主动式分脚座模块、一引脚定位模块以及一电气性能检测模块。所述引脚打扁模块用于将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进行打扁。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邻近所述引脚打扁模块,其中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包括:一基座结构以及一可摆动结构。所述可摆动结构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其中所述可摆动结构包括两个可摆动件。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穿过一座板的两个贯穿孔,每一个导电引脚具有一接触侧面,两个所述可摆动件同时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所述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所述引脚定位模块邻近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以用于将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弯折且定位在所述座板上。所述电气性能检测模块邻近所述引脚定位模块,以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的电气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结构包括一第一基座本体以及一可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的第二基座本体,所述第一基座本体具有一第一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基座本体具有一可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枢接座,且所述可摆动结构的两个可摆动件枢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与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摆动结构还包括两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枢接轴以及两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的第二枢接轴,其中一所述可摆动件可枢接地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其中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且另外一所述可摆动件可枢接地设置在另外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另外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还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固定座、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可滑动件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带动所述可滑动件进行移动的驱动件,且所述可滑动件具有两个顶抵弧面;其中,每一个所述可摆动件具有一倾斜面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倾斜面的弧面,两个所述可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倾斜面彼此背对背设置且分别可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且两个所述可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弧面彼此面对面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可滑动件的两个所述顶抵弧面;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容器检测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一热产生模块,所述热产生模块设置于所述引脚定位模块与所述电气性能检测模块之间,其中所述热产生模块施加一预定热量至所述电容器,以释放积存在所述电容器内的应力。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包括:一基座结构以及一可摆动结构。所述可摆动结构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其中所述可摆动结构包括两个可摆动件。其中,所述可摆动结构的两个所述可摆动件滑动地接触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一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可通过“所述可摆动结构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且所述可摆动结构包括两个可摆动件”以及“所述可摆动结构的两个所述可摆动件滑动地接触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的设计,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或者分叉,并且使得所述座板被两个已岔开或者分叉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再者,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可以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有效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由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可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被降低,所以因着两个所述可摆动件同时滑动地接触两个所述接触侧面时所施加在两个所述导电引脚以及所述电容器上的反作用力也可以被降低,借此以避免所述电容器产生漏电流增加或者短路的问题。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检测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被打扁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被打扁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检测系统的主动式分脚座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检测系统的主动式分脚座模块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通过主动式分脚座模块进行分脚前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通过主动式分脚座模块进行分脚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被弯折且定位在座板上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检测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S,其包括:一引脚打扁模块1、一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一引脚定位模块3以及一电气性能检测模块5,其中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所定义的“主动式“所指的是: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会主动地接触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以进行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的分脚动作。
首先,配合图1至图3所示,引脚打扁模块1可用于将一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进行打扁,以使得两个圆柱状的导电引脚P’被打扁成两个扁状的导电引脚P。举例来说,电容器C可以是卷挠型的固态电解电容器,图2是显示出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被打扁前的侧视示意图,图3则是显示出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被打扁后的侧视示意图。换言之,电容器C的两个圆柱状的导电引脚P’可以通过引脚打扁模块1来进行打扁。并且,如图3所示,当电容器C的两个圆柱状的导电引脚P’被打扁而形成两个扁状的导电引脚P时,每一个导电引脚P的内侧端就会产生一被打扁的接触侧面P10。
再者,配合图1以及图4至图6所示,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邻近引脚打扁模块1,以用于将一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彼此岔开或者分叉,并且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包括一基座结构22以及一可摆动结构23。另外,可摆动结构23可摆动地设置在基座结构22上,并且可摆动结构23包括两个可摆动件230。
借此,配合图6以及图7所示,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分别穿过一座板B的两个贯穿孔B10。两个可摆动件230可同时滑动地接触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的两个接触侧面P10,以使得两个导电引脚P彼此岔开或者分叉,并且使得座板B被两个已岔开或者分叉的导电引脚P所限位而避免脱离电容器C。值得一提的是,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可以通过接触侧面P10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有效降低导电引脚P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摩擦阻力。由于导电引脚P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摩擦阻力被降低,所以因着两个可摆动件23同时滑动地接触两个接触侧面P10时所施加在两个导电引脚P以及电容器C上的反作用力也可以被降低(或者是导电引脚P与电容器C结合之处的结构变异可以被降低,并减少电容器C的内部结构受力的情况),借此以避免电容器C产生漏电流增加或者短路的问题。
举例来说,配合图4以及图5所示,基座结构22包括一第一基座本体221以及一可分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基座本体221的第二基座本体222。另外,第一基座本体221具有一第一底座2211以及一可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底座2211上的第一枢接座2212,第二基座本体222具有一可分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底座2211的第二底座2221以及一可垂直地设置在第二底座2221上的第二枢接座2222,并且可摆动结构23可枢接地设置在第一枢接座2212与第二枢接座2222之间。
承上所述,所述可摆动结构23还包括两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2212的第一枢接轴231以及两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2222的第二枢接轴232,其中一所述可摆动件230可枢接地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枢接轴231与其中一所述第二枢接轴232之间,并且另外一所述可摆动件230可枢接地设置在另外一所述第一枢接轴231与另外一所述第二枢接轴232之间。另外,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还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24,所述驱动结构24包括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2211上的固定座240、一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座240上的可滑动件241以及一设置在第一底座2211上以带动可滑动件241进行移动的驱动件242,并且可滑动件241具有两个顶抵弧面2410。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图6以及图7所示,每一个所述可摆动件230具有一倾斜面2300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倾斜面2300的弧面2301,两个所述可摆动件230的两个所述倾斜面2300彼此背对背设置且分别可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C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P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P10(如图7所示),并且两个所述可摆动件230的两个所述弧面2301彼此面对面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可滑动件241的两个所述顶抵弧面2410(如图6所示)。更进一步来说,如图7所示,当可滑动件241通过驱动件242的带动以同时顶抵两个可摆动件230时,所述可滑动件241的两个所述顶抵弧面2410会分别顶抵两个所述可摆动件230的两个所述弧面2301。然后,两个可摆动件230的两个倾斜面2300就可分别可滑动地接触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的两个接触侧面P10,以使得两个导电引脚P彼此岔开或者分叉且相对于座板B的底端倾斜一预定角度θ,并且使得座板B被两个已岔开或者分叉的导电引脚P所限位而避免脱离电容器C。借此,所述电容器C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P可以通过所述接触侧面P10与所述倾斜面2300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有效降低所述导电引脚P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摩擦阻力。由于导电引脚P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摩擦阻力被降低,所以因着两个可摆动件23同时滑动地接触两个接触侧面P10时所施加在两个导电引脚P以及电容器C上的反作用力也可以被降低(或者是导电引脚P与电容器C结合之处的结构变异可以被降低,并减少电容器C的内部结构受力的情况),借此以避免电容器C产生漏电流增加或者短路的问题。
此外,配合图1、图7以及图8所示,引脚定位模块3邻近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以用于将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弯折且定位在座板B上。举例来说,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会被弯折且定位在座板B的两个定位凹槽B11内。另外,电气性能检测模块5邻近引脚定位模块3,以用于检测电容器C的电气性能,借此以判断电容器C的电气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举例来说,电气性能检测模块5可以提供两个检测探针(图未示),并且电气性能检测模块5可以通过两个检测探针分别电性接触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以进行电容器C的电气性能的检测。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S,其包括:一引脚打扁模块1、一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一引脚定位模块3以及一电气性能检测模块5。由图9与图1的比较可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电容器检测系统S还进一步包括:一热产生模块4,热产生模块4设置于引脚定位模块3与电气性能检测模块5之间,其中热产生模块4施加一预定热量至电容器C,以释放积存在电容器C内的应力,此应力是因着两个可摆动件23同时滑动地接触两个接触侧面P10时所施加在两个导电引脚P以及电容器C上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应力。举例来说,热产生模块4可以采用能够提供热源的热风产生装置、红外线产生装置或者是紫外光产生装置等等。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容器检测系统S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2,其可通过“可摆动结构23可摆动地设置在基座结构22上,且可摆动结构23包括两个可摆动件230”以及“可摆动结构23的两个可摆动件230滑动地接触一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的设计,以使得两个导电引脚P彼此岔开或者分叉,并且使得座板B被两个已岔开或者分叉的导电引脚P所限位而避免脱离电容器C。再者,电容器C的两个导电引脚P可以通过接触侧面P10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有效降低导电引脚P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摩擦阻力。由于导电引脚P与可摆动件230之间的摩擦阻力被降低,所以因着两个可摆动件23同时滑动地接触两个接触侧面P10时所施加在两个导电引脚P以及电容器C上的反作用力也可以被降低(或者是导电引脚P与电容器C结合之处的结构变异可以被降低,并减少电容器C的内部结构受力的情况),借此以避免电容器C产生漏电流增加或者短路的问题。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用于将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包括:
一基座结构;以及
一能摆动结构,所述能摆动结构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其中所述能摆动结构包括两个能摆动件;
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穿过一座板的两个贯穿孔,每一个导电引脚具有一接触侧面,两个所述能摆动件同时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所述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
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能摆动件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能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所述基座结构包括一第一基座本体以及一能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的第二基座本体,所述第一基座本体具有一第一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基座本体具有一能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枢接座,且所述能摆动结构的两个能摆动件枢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与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摆动结构还包括两个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枢接轴以及两个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的第二枢接轴,其中一所述能摆动件能枢接地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其中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且另外一所述能摆动件能枢接地设置在另外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另外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固定座、一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能滑动件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带动所述能滑动件进行移动的驱动件,且所述能滑动件具有两个顶抵弧面;其中,每一个所述能摆动件具有一倾斜面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倾斜面的弧面,两个所述能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倾斜面彼此背对背设置且分别能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且两个所述能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弧面彼此面对面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能滑动件的两个所述顶抵弧面;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能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4.一种电容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检测系统包括:
一引脚打扁模块,所述引脚打扁模块用于将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进行打扁;
一主动式分脚座模块,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邻近所述引脚打扁模块,其中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包括:
一基座结构;以及
一能摆动结构,所述能摆动结构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其中所述能摆动结构包括两个能摆动件,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穿过一座板的两个贯穿孔,每一个导电引脚具有一接触侧面,两个所述能摆动件同时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所述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
一引脚定位模块,所述引脚定位模块邻近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以用于将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弯折且定位在所述座板上;以及
一电气性能检测模块,所述电气性能检测模块邻近所述引脚定位模块,以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的电气性能;
所述基座结构包括一第一基座本体以及一能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的第二基座本体,所述第一基座本体具有一第一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基座本体具有一能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枢接座,且所述能摆动结构的两个能摆动件枢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与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摆动结构还包括两个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枢接轴以及两个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的第二枢接轴,其中一所述能摆动件能枢接地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其中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且另外一所述能摆动件能枢接地设置在另外一所述第一枢接轴与另外一所述第二枢接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还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固定座、一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能滑动件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带动所述能滑动件进行移动的驱动件,且所述能滑动件具有两个顶抵弧面;其中,每一个所述能摆动件具有一倾斜面以及一相对于所述倾斜面的弧面,两个所述能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倾斜面彼此背对背设置且分别能滑动地接触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的两个所述接触侧面,且两个所述能摆动件的两个所述弧面彼此面对面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能滑动件的两个所述顶抵弧面;其中,所述电容器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通过所述接触侧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小面积接触,以降低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能摆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热产生模块,所述热产生模块设置于所述引脚定位模块与所述电气性能检测模块之间,其中所述热产生模块施加一预定热量至所述电容器,以释放积存在所述电容器内的应力。
8.一种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分脚座模块包括:
一基座结构;以及
一能摆动结构,所述能摆动结构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结构上,其中所述能摆动结构包括两个能摆动件;
其中,所述能摆动结构的两个所述能摆动件滑动地接触一电容器的两个导电引脚,以使得两个所述导电引脚彼此岔开,并使得一座板被两个已岔开的所述导电引脚所限位而避免脱离所述电容器;
其中,所述基座结构包括一第一基座本体以及一能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的第二基座本体,所述第一基座本体具有一第一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基座本体具有一能分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底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枢接座,且所述能摆动结构的两个能摆动件枢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与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
CN201610577241.1A 2016-07-20 2016-07-20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Active CN107643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7241.1A CN107643428B (zh) 2016-07-20 2016-07-20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7241.1A CN107643428B (zh) 2016-07-20 2016-07-20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3428A CN107643428A (zh) 2018-01-30
CN107643428B true CN107643428B (zh) 2020-02-14

Family

ID=6110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7241.1A Active CN107643428B (zh) 2016-07-20 2016-07-20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3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0583B (zh) * 2020-12-29 2024-03-29 深圳奥凯普电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式电容自动老化测试装置
CN116246451B (zh) * 2023-04-25 2023-07-07 河北华美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快速红外发射器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4771B2 (ja) * 1992-06-15 2003-06-09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チップ型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3533741B2 (ja) * 1995-02-07 2004-05-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3092518B2 (ja) * 1996-07-19 2000-09-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lc複合部品
JP3880817B2 (ja) * 2001-05-21 2007-02-14 ハイメカ株式会社 アルミ電解コンデンサの成形方法、仮曲げダイス、仮曲げリードガイド、および自動加工機でのアルミ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3428A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6496B2 (en) Composite contact assembly having lower contact with contact engaging points offset from each other
TWI574461B (zh) 用於測試的接觸裝置和測試插座
JP6269337B2 (ja) プローブピ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
US8449742B2 (en) Gas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K3051636T3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nector
CN107643428B (zh) 电容器检测系统及其主动式分脚座模块
EP1850414A3 (en) Conductive connecting members and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US20110254558A1 (en)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battery cell
US9459284B2 (en) Conductivity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conductivity inspection method
US9531102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and a terminal assembly
TW201920969A (zh) 電性連接裝置
JP2014081375A (ja) 集積回路検査装置のグランド用の接点
TWM317015U (en) Test probe
TWI619133B (zh) 電容器檢測系統以及用於釋放應力的分腳座裝置
KR101920855B1 (ko) 검사용 소켓
TWI612543B (zh) 電容器檢測系統及其被動式分腳座模組
CN111579837A (zh)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US9500674B2 (en) Probe structure
TWI612546B (zh) 電容器檢測系統及其主動式分腳座模組
CN212514714U (zh)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CN110673053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巡检接线结构
JP2004257831A (ja) 接触子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TW201134030A (en) Socket, socket board,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apparatus
CN216624817U (zh) 导电件及包括该导电件的电导通结构
KR101780747B1 (ko) 캔 타입 프로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