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362B - 履带 - Google Patents

履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362B
CN107614362B CN201680032361.1A CN201680032361A CN107614362B CN 107614362 B CN107614362 B CN 107614362B CN 201680032361 A CN201680032361 A CN 201680032361A CN 107614362 B CN107614362 B CN 107614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ody
width direction
track
crawler belt
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23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362A (zh
Inventor
水泽崇
杉原真吾
立石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4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44Moulded in one piece, with either smooth surfaces or surfaces having projections, e.g. incorporat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4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53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having elements inter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cables or lik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该履带设置有:履带主体(橡胶履带主体(12));抗张体(70),其设置有沿着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配置的平坦部(72)和以倾斜的方式配置在比平坦部(72)靠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倾斜部(74);引导突起(16),其形成在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内周面;以及平坦面(40),其比引导突起(16)靠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地形成,并且设置于车辆的旋转轮(驱动轮(100)、怠速轮(102)或滚动轮(104))在该平坦面上滚动。在当从侧面看履带主体时观察到的直线状部分中,当L表示使平坦部(72)沿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倾斜部(74)的位于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的厚度时,通过各倾斜部(74)的在履带主体的周向上的长度减去平坦部(72)的在履带主体的周向上的长度而得到的值小于2πL。

Description

履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如下的履带(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4-161193号公报):该履带的内周面是倾斜的,以便抑制在不平整地面行驶期间和转向期间履带的蛇形移动。因而,改善了车辆的直进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4-161193号公报,履带的内周面是用于滚动轮的车轮滚动面。因为整个内周面是倾斜的,所以可能会局部地施加当内周面缠绕在驱动轮和怠速轮上时的扭曲力、来自滚动轮的压力等。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缓和局部施加到履带的力和抑制履带的蛇形移动两者。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包括履带主体,其由呈环状的弹性体形成;抗张体,其沿着所述履带主体的周向缠绕并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图中,所述抗张体包括:平坦部,其沿着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配置;和倾斜部,其倾斜地配置在比所述平坦部靠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引导突起,其形成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内周面,所述引导突起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及平坦面,设置于车辆的旋转轮在该平坦面上滚动,所述平坦面形成在比所述引导突起靠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内周面,其中,在当看所述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所述履带主体的直线状部分中L表示从所述平坦部沿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所述倾斜部的位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的厚度时,则所述履带主体在所述倾斜部处的周向长度减去所述履带主体在所述平坦部处的周向长度的差小于2πL。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中,在当看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直线状部分中,从平坦部的沿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抗张体的倾斜部的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外端缘的厚度是L。如果R表示在当看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弯曲部分(绕着驱动轮或怠速轮缠绕的部分)中的平坦部的曲率半径,l表示驱动轮和怠速轮的各自旋转轴线之间的轴线间距离,则履带主体在平坦部处的周向长度(周长)表示为2πR+2l。如果在当也看履带主带的侧视图时的弯曲部分中从抗张体的平坦部沿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抗张体的倾斜部的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外端缘的厚度为L,则倾斜部的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外端缘的周长表示为2π(R+L)+2l。在这种情形下,2πL表示倾斜部的履带宽度方向外端缘处的周长减去平坦部处的周长的结果。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中,倾斜部的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外端缘处的周长减去平坦部处的周长的结果小于2πL。因此,在弯曲部分中,从抗张体的平坦部沿履带主体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抗张体的倾斜部的履带宽度方向外端缘的厚度小于L。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当履带旋转,并且抗张体的倾斜部从直线状部分朝向弯曲部分移动时,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端部被抗张体拉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并朝向该内周侧屈曲。因而,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倾斜。如果履带开始蛇形移动,则驱动轮和怠速轮相对于履带主体的在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错开的。因而,驱动轮和怠速轮压靠形成在履带主体的内周面的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倾斜面。因此,倾斜面处的位于履带主体的外周侧的弹性体推靠抗张体,其结果是在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抗张体中产生了张力,并且在履带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与该一侧的外侧之间产生了张力差。因此,履带主体朝向张力较高的、履带主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移动,以便消除抗张体中的张力差。结果,驱动轮和怠速轮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相对位置与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心对齐。因而,可以抑制履带的蛇形移动。此外,滚动轮在当看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直线状部分中的平坦面上滚动。与整个车轮滚动面均是倾斜面的履带相比,可以缓和从滚动轮施加到履带内周面的局部力。因此,抑制了对履带内周面造成损伤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履带中,在第一方面的履带中,所述倾斜部处的履带周向长度与所述平坦部处的履带周向长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履带,因为倾斜部和平坦部在履带主体的周向上的长度相同,所以当履带旋转并且抗张体的倾斜部从直线状部分朝向弯曲部分移动时,朝向履带外周侧倾斜的倾斜部被抗张体中的张力拉向履带内周侧并朝向该内周侧倾斜。因而,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倾斜的角度大。结果,可以提高抑制履带主体蛇形移动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履带中,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履带中,在所述履带主体绕着设置于车辆的驱动轮和怠速轮缠绕的状态下,当看所述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在所述直线状部分中所述倾斜部的位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平坦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怠速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的0.1%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履带,与在直线状部分中倾斜部的位于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平坦部之间的的距离小于驱动轮的旋转轴线与怠速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的0.1%的结构相比,在弯曲部分中的与驱动轮和怠速轮接触的倾斜部被抗张体的在履带主体的直线状部分中的倾斜部更强地拉向履带内周侧。因此,提高了通过抗张体使履带主体朝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屈曲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履带中,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履带中,所述履带是不具有芯骨的无芯骨履带。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履带不装配芯骨,所以履带主体的抗弯刚性小于装配芯骨的履带。因此,在当看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各弯曲部分中,当抗张体朝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倾斜时,履带主体容易变形。因此,形成在履带主体的内周面的平坦面容易朝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倾斜。结果,履带的引导突起容易被朝向驱动轮和怠速轮的中央推回。因而,可以提高抑制履带蛇形移动的效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方面的弹性履带,可以在缓和局部施加到履带的力的同时,抑制履带的蛇形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绕着驱动轮和怠速轮缠绕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的直线状部分中的横截面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的弯曲部分中的横截面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的直线状部分中的横截面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的弯曲部分中的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或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的倾斜部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和平坦部的形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橡胶履带92。橡胶履带92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的示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92为了使用而绕着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缠绕。驱动轮100连结到作为机体(machine body)的履带式车辆的驱动轴。怠速轮102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到履带式车辆。多个滚动轮104布置在驱动轮100与怠速轮102之间并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到履带式车辆。滚动轮104在橡胶履带92的内周面滚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轮100、怠速轮102和滚动轮104是本发明的旋转轮的示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环状的橡胶履带92的周向(图1中的箭头S的方向)称为“履带周向”,将橡胶履带92的宽度方向(图2A中的箭头W的方向)称为“履带宽度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履带92被形成为绕着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缠绕的环状。将橡胶履带92的内周侧(图2A中的箭头IN的方向所在侧)称为“履带内周侧”,将橡胶履带92的外周侧(图2A中的箭头OUT的方向所在侧)称为“履带外周侧”。注意,图2A中的箭头IN的方向(环状的内侧方向)和箭头OUT的方向(环状的外侧方向)表示处于缠绕状态的橡胶履带92的内外方向。
如图1所示,驱动轮100包括连结到履带式车辆的驱动轴的呈圆盘状的一对轮部100A。轮部100A的外周面100B与橡胶履带92的下述车轮滚动面40接触并在车轮滚动面40上滚动。销部(图中未示出)以跨过轮部100A的周缘部之间的方式沿轮部100A的周向以恒定的间隔形成在一对轮部100A。销部与下述引导突起16接合(啮合)。通过与引导突起16接合,销部将来自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传递到橡胶履带92。
怠速轮102包括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到履带式车辆的呈圆盘状的一对轮部102A。轮部102A的外周面102B与橡胶履带92的下述车轮滚动面40接触并在车轮滚动面40上滚动。设置在履带式车辆侧的图中未示出的诸如液压机构等的加压机构沿远离驱动轮100的方向推怠速轮102。因而,怠速轮102压靠橡胶履带92的车轮滚动面40并维持橡胶履带92中的张紧(张力)。用于传递驱动力的橡胶履带92在驱动轮100与怠速轮102之间循环。作为橡胶履带92循环的结果,下述凸块18与地面接合,从而使履带式车辆移动(行驶)。
如图1所示,滚动轮104支撑履带式车辆的重量。各滚动轮104均包括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到履带式车辆的呈圆盘状的一对轮部104A。轮部104A的外周面104B在橡胶履带92的下述车轮滚动面40上滚动。
怠速轮102和滚动轮104通过橡胶履带92从动旋转。
(橡胶履带)
如图2A所示,橡胶履带92包括橡胶履带主体12、引导突起16、凸块18和位于橡胶履带主体内部的抗张体70。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履带92是未装配芯骨的无芯骨履带。图2A和图2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92的沿着与履带周向上的轴线正交的平面的横截面图。
(引导突起)
引导突起16作为本发明的引导突起的示例。如图2A所示,引导突起16是与橡胶履带主体12成型为一体的呈四角棱台状的橡胶突起。引导突起16在履带周向上具有恒定的节距(间隔)地形成在橡胶履带主体12的内周面的中央部。引导突起16与驱动轮100的销部啮合并将来自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传递到橡胶履带92。引导突起16布置于在下述车轮滚动面40上滚动的滚动轮104的中央。引导突起16抵靠驱动轮100的侧面、怠速轮102的侧面和滚动轮104的侧面。因而,引导突起16限制橡胶履带92沿履带宽度方向移动。
(橡胶履带主体)
如图2A、图2B和图4所示,橡胶履带主体12是橡胶材料被形成为环带状的橡胶带。车轮滚动面40形成在引导突起16的履带宽度方向两侧(图2A和图2B中的位于图左右的内周面)。车轮滚动面40与履带宽度方向平行。驱动轮100、怠速轮102和滚动轮104在车轮滚动面40上滚动。
(抗张体)
如图2A和图2B所示,抗张体70是主帘线70A沿着履带周向以螺旋状缠绕且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等间隔排列的结构。主帘线70A埋设在橡胶履带主体12内、处于预应力的状态。抗张体70设置有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平坦部72和相对于平坦部72位于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的倾斜部74。
在沿着与履带周向正交的履带宽度方向的截面中(如例如在图2A和图2B中),平坦部72是主帘线70A沿着履带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的部分。平坦部72跨过橡胶履带92的中心部地形成。平坦部72的端部相对于引导突起16布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
在沿着与履带周向正交的履带宽度方向的截面中(如例如在图2A和图2B中),各倾斜部74均是主帘线70A沿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等间隔排列的部分。在当看橡胶履带92的侧视图时的直线状部分F(除了橡胶履带92绕着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缠绕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参见图4)中,如图2A所示,各倾斜部74均朝向履带外周侧倾斜。
在当看橡胶履带92的侧视图时的弯曲部分C(绕着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缠绕的部分;参见图4)中,如图2B所示,各倾斜部74均朝向履带内周侧倾斜。倾斜部74的倾斜从履带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变化所处的位置不必须与橡胶履带92的缠绕在驱动轮100或怠速轮102上的端部的位置一致。倾斜部74至少设置有在直线状部分F中朝向履带外周侧倾斜的部分和在弯曲部分C中朝向履带内周侧倾斜的部分就足够了。
抗张体70的履带周向长度遍及履带宽度方向地恒定。也就是,倾斜部74的履带周向长度与平坦部72的履带周向长度相同。换言之,倾斜部74的主帘线70A的遍及履带周向上的一整周的长度与平坦部72的主帘线70A的遍及履带周向上的一整周的长度相等。结果,在直线状部分F中,由例如图4中的单点划线绘出的各倾斜部7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相对于如由图4中的虚线绘出的平坦部72均布置在履带外周侧,并且在弯曲部分C中,倾斜部7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相对于平坦部72布置在履带内周侧。注意,术语“恒定”、“相同”和“相等”的含义不必须指完全一致的状态,而是能够包括遍及履带周向上的一整周的长度的差为大约±1%的状态。还注意,术语“遍及履带周向上的一整周的长度”是指从沿着与履带周向正交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任意截面(例如,图2A中的截面)到该截面的、沿着主帘线70A的长度。也就是,这些长度是指在该截面处切断抗张体70的主帘线70A的全长。
如图4所示,在当看橡胶履带92的侧视图时的各直线状部分F中,如果L5表示倾斜部7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平坦部72之间的距离(外侧倾斜高度),L7表示驱动轮100的旋转轴线O1与怠速轮102的旋转轴线O2之间的距离(轴线间距离),则L5为L7的0.35%。注意,L5是当在橡胶履带92的侧视图中看时,在连接旋转轴线O1和O2的线段的中心线所穿过的位置处测量的、平坦部72的任意主帘线70A的履带外周侧端与倾斜部74的位于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的主帘线70A的履带外周侧端之间的距离大小。
使用为了增强橡胶履带92的履带周向上的拉伸强度而被埋设的钢帘线作为构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抗张体70的主帘线70A。各钢帘线均由加捻在一起的多个股构成。各股均由加捻在一起的多根丝形成。结果,提高了橡胶履带92相对于履带周向的拉伸强度。
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可以使用由有机纤维(例如,尼龙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构成的帘线作为主帘线,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拉伸强度即可。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履带主体12的内部仅埋设有抗张体7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可以是如下结构:在抗张体70的履带内周侧和履带外周侧中的一者或两者,沿履带周向排列有当从履带内周侧或履带外周侧看时与抗张体70交叉的增强帘线。
根据本发明的主帘线70A沿着履带周向以螺旋状缠绕。然而,可以是如下结构:多根主帘线沿着履带周向排列(沿履带宽度方向平行配置)。
(凸块)
如图2A所示,凸块18是与橡胶履带主体12成型为一体的橡胶突起。凸块18在履带周向上具有恒定的节距地形成在橡胶履带主体12的外周面。凸块18位于车轮滚动面40的履带外周侧。凸块18是橡胶履带92的与地面接触的部位。
(作用)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92,当倾斜部74布置在直线状部分F(参见图4)中时,如图2A所示,位于橡胶履带主体12的内周侧的车轮滚动面40与履带宽度方向平行。
当橡胶履带92旋转,并且抗张体70的倾斜部74从直线状部分F朝向弯曲部分C移动时,如图2B所示,倾斜部74从履带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倾斜。因此,抗张体70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朝向履带内周侧大幅移动,并且抗张体70使橡胶履带主体12朝向履带内周侧屈曲。这里,各倾斜部74朝向履带内周侧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的最大倾斜角度均为2.5°至5.8°。结果,在位于橡胶履带主体12的内周侧的各车轮滚动面40中,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平坦面42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形成倾斜面44。这里,各车轮滚动面40的倾斜面44朝向履带内周侧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的最大倾斜角度为2.5°至7.5°。倾斜面44与驱动轮100或怠速轮102接触。
如果橡胶履带92开始蛇形移动,则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相对于橡胶履带主体12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错开的。因而,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压靠形成在橡胶履带主体12的内周面的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倾斜面44。因此,倾斜面44的履带外周侧的弹性体推靠抗张体70,其结果是在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抗张体70中产生了张力,并且在橡胶履带主体12的宽度方向内侧与该一侧的外侧之间产生了张力差。因此,橡胶履带主体12朝向张力较高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移动,以便消除抗张体70中的张力差。结果,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相对位置与橡胶履带主体12的宽度方向中心对齐。因而,可以抑制橡胶履带92的蛇形移动。另外,因为抑制了橡胶履带92的蛇形移动,所以缓和了滚动轮104与形成在橡胶履带9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引导突起16的侧面之间的接触,从而抑制了对引导突起16造成损伤。
抗张体70的在直线状部分F中的各倾斜部74的外侧倾斜高度L5均被设定为驱动轮100的旋转轴线O1与怠速轮102的旋转轴线O2之间的距离L7(轴线间距离)的0.35%。结果,在弯曲部分C中的与驱动轮100或怠速轮102接触的各倾斜部74形成如下结构:该结构具有足以将引导突起16朝向滚动轮104的中央推回的内侧倾斜高度L6(在弯曲部分C中的倾斜部7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平坦部之间的距离)。
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侧倾斜高度L5被设定为轴线间距离L7的0.35%,但是本发明的构造不限于此。外侧倾斜高度L5为轴线间距离L7的0.3%以上就足够了。如果外侧倾斜高度L5小于轴线间距离L7的0.1%,则在弯曲部分C中与驱动轮100或怠速轮102接触的倾斜部74无法形成具有足以将引导突起16朝向滚动轮104的中央推回的内侧倾斜高度的结构,从而可能使抑制橡胶履带92蛇形移动的效果变弱。
在直线状部分F中,因为滚动轮104在与履带宽度方向平行的车轮滚动面40上滚动,所以与整个车轮滚动面均是倾斜面的履带相比,可以缓和从滚动轮104施加到履带内周面的局部力。因此,抑制了对履带内周面造成损伤。
在履带式车辆的行驶期间,当橡胶履带92缠绕在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上时,位于履带外周侧的凸块18的端部被抗张体70的倾斜部74拉向履带内周侧。结果,凸块18朝向履带内周侧移动。因而,可以使挂在凸块18上的尘土、石块等脱落。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的示例的橡胶履带94。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并省略说明。
(橡胶履带主体)
如图3A和图3B所示,橡胶履带主体14是呈环带状的橡胶带,车轮滚动面50形成在引导突起16的履带宽度方向两侧(图3A中的位于图左右的内周面)。驱动轮100、怠速轮102和滚动轮104在车轮滚动面50上滚动。
各车轮滚动面50均由平坦面52和倾斜面54构成。平坦面52形成在引导突起16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倾斜面54形成在平坦面52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以橡胶履带主体14的厚度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橡胶履带主体1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形成有从倾斜面54的端缘起的平坦面。因而,橡胶履带主体14的端部的厚度是恒定的。平坦面52和倾斜面54是分别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轮滚动面30的平坦面32和倾斜面34等同的结构。
在图3A中,为了说明橡胶履带94的结构,各滚动轮104均被示出在仅与倾斜面54接触的状态。然而,倾斜面54被滚动轮104下压并以跟随滚动轮104的形状的方式朝向履带外周侧变形。因而,滚动轮104还与平坦面52接触。
(抗张体)
如图3A和图3B所示,抗张体80是主帘线80A沿着履带周向以螺旋状缠绕、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等间隔的结构。主帘线80A埋设在橡胶履带主体14的内部。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抗张体80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相对于车轮滚动面50的倾斜面5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布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抗张体80设置有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平坦部82和相对于平坦部82位于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的倾斜部84。
平坦部82是主帘线80A沿着履带宽度方向等间隔地排列的部分。平坦部82跨过橡胶履带94的中心部地形成。平坦部82的端部相对于引导突起16布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
各倾斜部84均是主帘线80A以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式等间隔排列的部分。在当看橡胶履带94的侧视图时的各直线状部分F(见图4)中,如图3A所示,各倾斜部84均朝向履带外周侧倾斜。
在当看橡胶履带94的侧视图时的弯曲部分C(绕着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缠绕的部分;参见图4)中,如图3B所示,各倾斜部84均朝向履带内周侧倾斜。
抗张体80的履带周向长度遍及履带宽度方向地恒定。也就是,倾斜部84的履带周向长度与平坦部82的履带周向长度相等。结果,在直线状部分F中,由例如图4中的单点划线绘出的各倾斜部8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相对于如由图4中的虚线绘出的平坦部82均布置在履带外周侧,并且在弯曲部分C中,倾斜部8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相对于平坦部82布置在履带内周侧。
如图4所示,在当看橡胶履带94的侧视图时的各直线状部分F中,如果L5表示倾斜部8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单点划线部分)与平坦部82(虚线部分)之间的距离(外侧倾斜高度),L7表示驱动轮100的旋转轴线O1与怠速轮102的旋转轴线O2之间的距离(轴线间距离),则L5为L7的0.35%。
(作用)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94,如图3A所示,当倾斜部84布置在直线状部分F(参见图4)中时,滚动轮104与车轮滚动面50的倾斜面54接触。埋设在橡胶履带主体14的内部的抗张体80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相对于车轮滚动面50的倾斜面5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布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因此,如果橡胶履带94开始蛇形移动,则滚动轮104和橡胶履带主体14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错开的。因而,滚动轮104压靠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倾斜面54。因此,倾斜面54的履带外周侧的弹性体推靠抗张体80,其结果是在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抗张体80中产生了张力,并且在履带宽度方向内侧与该一侧的外侧之间产生了张力差。因此,橡胶履带主体14朝向张力较高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移动,以便消除抗张体80中的张力差。结果,滚动轮104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相对位置与橡胶履带主体14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的相对位置对齐。因而,可以抑制橡胶履带92的蛇形移动。
因为滚动轮104还与平坦面52接触,所以与不设置平坦面52的结构相比,可以缓和从滚动轮104施加到车轮滚动面50的局部力。因此,抑制了对车轮滚动面50造成损伤。
当橡胶履带94旋转并且抗张体80的倾斜部84从直线状部分F(参见图4)朝向弯曲部分C(参见图4)移动时,如图3B所示,倾斜部84从履带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倾斜。因此,抗张体80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朝向履带内周侧大幅移动,并且抗张体80使橡胶履带主体14朝向履带内周侧屈曲。结果,倾斜面54的倾斜角度大,并且橡胶履带94的引导突起16被强的力朝向驱动轮100和怠速轮102的中央推回。因此,可以提高抑制橡胶履带94蛇形移动的效果。另外,缓和了引导突起16的侧面与滚动轮104之间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抑制对引导突起16造成损伤的效果。
如图4所示,在直线状部分F中的各倾斜部84的外侧倾斜高度L5均被设定为驱动轮100的旋转轴线O1与怠速轮102的旋转轴线O2之间的距离L7(轴线间距离)的0.35%。结果,在弯曲部分C中的与驱动轮100或怠速轮102接触的各倾斜部84形成如下结构:该结构具有足以将引导突起16朝向滚动轮104的中央推回的内侧倾斜高度L6(在弯曲部分C中的倾斜部8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平坦部之间的距离)。
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侧倾斜高度L5被设定为轴线间距离L7的0.35%,但是本发明的构造不限于此。外侧倾斜高度L5为轴线间距离L7的0.1%以上就足够了。如果外侧倾斜高度L5小于轴线间距离L7的0.1%,则在弯曲部分C中的与驱动轮100或怠速轮102接触的倾斜部84无法形成具有足以将引导突起16朝向滚动轮104的中央推回的内侧倾斜高度的结构,从而可能使抑制橡胶履带94蛇形移动的效果变弱。
在前述的内容中,已经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已经说明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多种变型。将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倾斜部74的履带周向长度与平坦部72的履带周向长度相同。也就是,各倾斜部74的履带周向长度减去平坦部72的履带周向长度的结果为零。然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各倾斜部的履带周向长度减去平坦部的履带周向长度的结果小于由上述外侧倾斜高度L5规定的值2πL5就足够了。
在图4中,如果R表示在弯曲部分C中的平坦部的半径,则平坦部(虚线)的履带周向长度能够被表示为2πR+2L7。如果在弯曲部分C中也维持在各直线状部分F中各倾斜部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平坦部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维持从使平坦部沿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倾斜部的位于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的厚度L5(图4中的双点划线),则倾斜部的位于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的周长将被表示为2π(R+L5)+2L7。在这种情况下,2πL5表示各倾斜部的履带宽度方向外端缘的周长减去平坦部的周长的结果。如果各倾斜部的履带周向长度减去平坦部的履带周向长度的结果小于由前述外侧倾斜高度L5规定的2πL5,则在弯曲部分C中从使平坦部沿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倾斜部的位于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的厚度小于L5。使用图4对此进行说明,在弯曲部分C中,倾斜部的履带宽度方向外端缘相对于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布置在履带内周侧。因此,当履带旋转,并且抗张体的倾斜部从直线状部分F朝向弯曲部分C移动时,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端部被拉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并屈曲,并且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履带主体的内周侧倾斜。结果,可以抑制履带的蛇形移动。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构件被形成为环带状的橡胶履带92和94作为本发明的履带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结构的限制。可以使用除了橡胶以外的弹性体等被形成为环带状的带状构件。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抗张体80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相对于车轮滚动面50的倾斜面5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布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抗张体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布置在车轮滚动面50的倾斜面54的履带外周侧就足够了。假如抗张体的履带宽度方向端部布置在车轮滚动面50的倾斜面54的履带外周侧,则当履带开始蛇形移动时在抗张体中会产生张力,从而可以抑制履带的蛇形移动。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履带92或94被构造成形成在驱动轮100的轮部100A处的销部与引导突起16接合并传递来自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但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摩擦驱动式橡胶履带,其中驱动轮100的外周面100B与橡胶履带的内周面(车轮滚动面30或50)接触并通过摩擦来传递驱动。
通过引用将2015年6月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14711号的全部公开内容合并到本文中。在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引用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以各个引用文献、专利申请或技术标准被单独具体地被指示通过引用合并的程度相同的程度被引用合并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4)

1.一种履带,其包括:
履带主体,其由呈环状的弹性体形成;
抗张体,其沿着所述履带主体的周向缠绕并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图中,所述抗张体包括:
平坦部,其沿着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配置;和
倾斜部,其倾斜地配置在比所述平坦部靠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在当看所述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所述履带主体的直线状部分中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周向的倾斜度与在当看所述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所述履带主体的弯曲部分中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周向的倾斜度不同;
引导突起,其形成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内周面,所述引导突起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及
平坦面,设置于车辆的旋转轮在该平坦面上滚动,所述平坦面形成在比所述引导突起靠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内周面,
其中,在当看所述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的所述履带主体的所述直线状部分中L表示从所述平坦部沿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假想面到所述倾斜部的位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的厚度时,则所述履带主体在所述倾斜部处的周向长度减去所述履带主体在所述平坦部处的周向长度的差小于2π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其中,所述倾斜部处的履带周向长度与所述平坦部处的履带周向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带,其中,在所述履带主体绕着设置于车辆的驱动轮和怠速轮缠绕的状态下,当看所述履带主体的侧视图时,在所述直线状部分中所述倾斜部的位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平坦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怠速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的0.1%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带,其中,所述履带是无芯骨履带。
CN201680032361.1A 2015-06-05 2016-05-31 履带 Active CN107614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4711 2015-06-05
JP2015114711A JP5965027B1 (ja) 2015-06-05 2015-06-05 クローラ
PCT/JP2016/066043 WO2016194904A1 (ja) 2015-06-05 2016-05-31 クロ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362A CN107614362A (zh) 2018-01-19
CN107614362B true CN107614362B (zh) 2019-09-13

Family

ID=5655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2361.1A Active CN107614362B (zh) 2015-06-05 2016-05-31 履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0571B2 (zh)
JP (1) JP5965027B1 (zh)
CN (1) CN107614362B (zh)
CA (1) CA2988087C (zh)
WO (1) WO2016194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5027B1 (ja) 2015-06-05 2016-08-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クローラ
CN109528093B (zh) * 2018-12-21 2024-05-28 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地面清洁设备
US11866107B2 (en) * 2020-03-31 2024-01-09 Soucy International Inc. Track and wheel for a track system, and track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4202A1 (fr) * 1999-08-19 2001-03-0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henillette elastique sans fin et dispositif a chenillette
JP2003182660A (ja) * 2001-10-12 2003-07-03 Bridgestone Corp ゴムクローラの構造
CN1789061A (zh) * 2004-11-29 2006-06-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行走装置
CN101374718A (zh) * 2006-01-24 2009-02-2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无芯骨橡胶履带及行驶装置
CN101472785A (zh) * 2006-06-22 2009-07-0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7550A (en) * 1981-03-19 1983-10-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Resilient band structure having improved laminated core and drive shoes
JPH06234379A (ja) * 1993-02-09 1994-08-23 Bridgestone Corp 推進力を確保したゴムクロ−ラ
US6267458B1 (en) 1999-12-08 2001-07-31 Caterpillar Inc.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a track assembly of a tractor
WO2002012054A1 (fr) * 2000-08-08 2002-02-1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henille elastique sans fin
WO2002046029A1 (fr) * 2000-12-07 2002-06-1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henille en caoutchouc
US6402268B1 (en) 2001-06-11 2002-06-11 Camoplast Inc. Endless belt for use with heavy duty track vehicles
JP4233310B2 (ja) 2002-11-15 2009-03-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芯金レスゴムクロ−ラ
DE602005022273D1 (de) 2004-01-29 2010-08-26 Bridgestone Corp Fahrvorrichtung mit kernloser gummiraupe
JP4695926B2 (ja) * 2005-06-21 2011-06-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クローラ
US9216784B2 (en) 2007-02-05 2015-12-2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Rubber crawler track
JP5264367B2 (ja) * 2008-08-22 2013-08-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ーラおよびクローラ式走行体
JP5965027B1 (ja) 2015-06-05 2016-08-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クロー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4202A1 (fr) * 1999-08-19 2001-03-0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henillette elastique sans fin et dispositif a chenillette
JP2003182660A (ja) * 2001-10-12 2003-07-03 Bridgestone Corp ゴムクローラの構造
CN1789061A (zh) * 2004-11-29 2006-06-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行走装置
CN101374718A (zh) * 2006-01-24 2009-02-2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无芯骨橡胶履带及行驶装置
CN101472785A (zh) * 2006-06-22 2009-07-0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88087A1 (en) 2016-12-08
JP5965027B1 (ja) 2016-08-03
JP2017001431A (ja) 2017-01-05
CA2988087C (en) 2019-11-12
US10730571B2 (en) 2020-08-04
CN107614362A (zh) 2018-01-19
US20180148110A1 (en) 2018-05-31
WO2016194904A1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362B (zh) 履带
CN104411572B (zh) 橡胶履带
US9932077B2 (en) Crawler
US10479426B2 (en) Crawler
WO2014129300A1 (ja) スチールコー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弾性クローラ
CN107614361B (zh) 履带
JP5213377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6505042B2 (ja) クローラ
US9902445B2 (en) Crawler
JP5813902B1 (ja) クローラ
WO2015159632A1 (ja) クローラ
JP2016107990A (ja) クローラ
US10633043B2 (en) Elastic crawler and elastic crawler drive mechanism
JP2017043204A (ja) ク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