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0941A - 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0941A
CN107600941A CN201710681786.1A CN201710681786A CN107600941A CN 107600941 A CN107600941 A CN 107600941A CN 201710681786 A CN201710681786 A CN 201710681786A CN 107600941 A CN107600941 A CN 107600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roove
carrier
drive block
pusher dog
wi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17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学志
游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17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09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0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0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包括:第一线体,第一线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一辅助槽,及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一拨爪,第一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辅助槽内;第一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驱动块上,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第一拨爪带动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被载具抵接以相对第一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以待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再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带动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上述传送装置能够使得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每次行进的距离保持一致,大大提高载具移送的位置精度。

Description

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传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传送装置,通过传送装置的驱动机构带动载具在其线体上的滑动槽内逐步移动以完成对承载在载具上的工件的流水线的加工。传统的传送装置通常利用驱动机构对载具的直接驱动而控制载具在线体上的滑动槽内的移动,由于载具在线体上的滑动槽内的传送过程中为自由流动状态,且具有一定的重量,通过驱动机构的直接驱动往往难以控制载具在线体上的滑动槽内的移动,导致载具在线体上的滑动槽内每次行进的距离偏差较大,从而影响载具移送的位置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载具移送的位置精度的传送装置。
一种传送装置,用于载具的移送,包括:
第一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一辅助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及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一拨爪,所述第一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所述第一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块上,所述第一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拨爪均匀间隔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一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块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和第一连接孔,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辅助槽相连通,还包括转轴和第一弹簧,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拨爪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拨爪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以使所述第二平面弹性抵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爪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拨爪相对所述载具的移动导向的第一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槽移动的第一压块机构,所述第一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压块机构包括:
辅助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
压块,用于弹性抵接所述载具,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及
第二弹簧,弹性抵接于所述辅助块和所述压块之间,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未滑动时,所述第一拨爪与所述压块对应分布,以使所述压块能够弹性抵接所述载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正交,并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且所述第二线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辅助槽;及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块、第二拨爪及第一推杆,所述第二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辅助槽内;所述第二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块上,所述第二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拨爪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二驱动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沿第三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三方向从所述第一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沿第四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二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二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二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二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线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线体的远离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所述第三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正交,并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且所述第三线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三辅助槽;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块、第三拨爪及第二推杆,所述第三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辅助槽内;所述第三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块上,所述第三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拨爪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线体和所述第三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三驱动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三驱动块在所述第三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二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驱动块在所述第三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三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三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三驱动块在所述第三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三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四线体,所述第四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体远离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线体远离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线体上开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所述第四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正交,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及所述第四滑动槽形成一个回形的闭合回路,且所述第四线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动槽相连通的第四辅助槽;
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块、第四拨爪及第三推杆,所述第四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辅助槽内;所述第四拨爪用于弹性抵接所述载具,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块上,所述第四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拨爪均匀间隔分布;第三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三线体和所述第四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四驱动块相连;及
第四推杆,穿设于所述第四线体和所述第一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四驱动块在所述第四辅助槽内沿所述第四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三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四方向从所述第三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驱动块在所述第四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四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四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四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四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四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四滑动槽内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第四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四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一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槽移动的第二压块机构,所述第二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线体的外侧壁上;
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三滑动槽移动的第三压块机构,所述第三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线体的外侧壁上;及
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四滑动槽移动的第四压块机构,所述第四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四线体的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与所述第一辅助槽相连通。
上述传送装置,当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未滑动时,第一拨爪与载具抵接。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第一拨爪带动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被载具抵接以相对第一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以待第一驱动块在第一辅助槽内再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带动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沿第一方向移动。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驱动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沿第一方向等距离移动。因此,上述传送装置能够使得载具在第一滑动槽内每次行进的距离保持一致,大大提高载具移送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传送装置中第一拨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传送装置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传送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100用于载具200的移送。传送装置100包括第一线体110和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一线体110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槽111和第一辅助槽112。第一滑动槽111用于滑动承载载具200。第一驱动机构120包括第一驱动块121和第一拨爪122。第一驱动块12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辅助槽112内。第一拨爪12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驱动块121上。第一拨爪122为多个。多个第一拨爪122均匀间隔分布。
其中,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第一拨爪122带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一驱动块12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3内再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带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进一步地,第一驱动块121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121a和第一连接孔121b。安装槽121a与第一辅助槽112相连通。上述传送装置100还可包括转轴123和第一弹簧(图未标)。转轴123设置于安装槽121a内。第一拨爪122通过转轴123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121a内。
此外,第一拨爪122为L形结构。第一拨爪122具有分别位于转轴123两侧的第一平面122a和第二平面122b。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孔121b内。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弹性连接第一拨爪122的第一平面,以使第一拨爪122的第二平面122b弹性抵接在安装槽121a的底壁上。
具体的,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X方向的反方向。当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未滑动时,第一拨爪122与载具200抵接。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X方向滑动时,可带动连接在第一驱动块121上的第一拨爪122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拨爪122驱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从载具200的原始位置移动至下一位置。
当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沿X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被载具200抵接而相对第一驱动块121沿Z方向转动至载具200的下方,并最终越过载具200返回至初始位置,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Z方向的反方向回转至初始状态,使得相邻的第一拨爪122再次与载具200相抵接。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驱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等距离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拨爪122的外侧壁上还可设置有第一斜面122c。第一斜面122c用于供第一拨爪122相对载具200的移动导向。通过第一斜面122c的设置,从而能够给第一拨爪122相对载具200的移动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驱动块121带动第一拨爪12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过程中第一拨爪122相对载具200移动的更加顺畅,进而顺利地越过载具200返回至初始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2,进一步地,上述传送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线体130和第二驱动机构140。第二线体130连接于第一线体110的一端。第二线体130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111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131。第二滑动槽1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动槽111的延伸方向正交。第二滑动槽131用于滑动承载载具200。第二线体130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滑动槽131相连通的第二辅助槽132。
第二驱动机构140包括第二驱动块141、第二拨爪142及第一推杆143。第二驱动块14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辅助槽132内。第二拨爪14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驱动块141上。第二拨爪142为多个。多个第二拨爪142均匀间隔分布。第一推杆143穿设于第一线体110和第二线体130的连接端,并与第二驱动块141相连。
其中,第二驱动块141在第二辅助槽132内沿第三方向滑动时,第一推杆143带动载具200沿第三方向从第一滑动槽111转移至第二滑动槽131,第二驱动块141在第二辅助槽132内沿第四方向滑动时,第二拨爪14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二驱动块14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二驱动块141在第二辅助槽132内再次沿第三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二拨爪142带动载具200在第二滑动槽131内沿第三方向移动。
具体的,第三方向为Y方向,第四方向为Y方向的反方向。载具200在第二滑动槽131内移动的方向与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移动的方向正交。第一推杆143与移动至第一滑动槽111和第二滑动槽131的连接处的载具200相抵接。第二驱动块141在第二辅助槽132内沿Y方向滑动时,第一推杆143带动载具200沿Y方向从第一滑动槽111转移至第二滑动槽131。第二驱动块141在第二辅助槽132内沿Y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二拨爪14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二驱动块14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二驱动块141在第二辅助槽132内再次沿Y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二拨爪142带动载具200在第二滑动槽131内沿Y方向移动。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驱动载具200在第二滑动槽131内沿Y方向等距离移动。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拨爪142之间的距离间隔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拨爪122之间的距离间隔相等,从而使得载具200在第二滑动槽131内沿Y方向每次行进的距离与载具200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X方向每次行进的距离保持一致。
可以理解是,上述传送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三线体150和第三驱动机构160。第三线体150连接于第二线体130的远离第一线体110的一端。第三线体150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动槽131相连通的第三滑动槽151。第三滑动槽15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动槽131的延伸方向正交。第三滑动槽151用于滑动承载载具200。第三线体150上还开设有与第三滑动槽151相连通的第三辅助槽152。
第三驱动机构160包括第三驱动块161、第三拨爪162及第二推杆163。第三驱动块16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三辅助槽152内。第三拨爪16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驱动块161上。第三拨爪162为多个。多个第三拨爪162均匀间隔分布。第二推杆163穿设于第二线体130靠近第三线体150的一端,并与第三驱动块161相连。
其中,第三驱动块161在第三辅助槽152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第二推杆163带动载具200沿第二方向从第二滑动槽131转移至第三滑动槽151,第三驱动块161在第三辅助槽152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三拨爪16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三驱动块16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三驱动块161在第三辅助槽152内再次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三拨爪162带动载具200在第三滑动槽151内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的,第三滑动槽15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动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载具200在第三滑动槽151内移动的方向为X方向的反方向。第二推杆163与移动至第二滑动槽131和第三滑动槽151的连接处的载具200相抵接。第三驱动块161在第三辅助槽152内沿X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第二推杆163带动载具200沿X方向的反方向从第二滑动槽131转移至第三滑动槽151。第三驱动块161在第三辅助槽152内沿X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三拨爪16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三驱动块16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三驱动块161在第三辅助槽152内再次沿X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三拨爪162带动载具200在第三滑动槽151内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驱动载具200在第三滑动槽151内沿X方向的反方向等距离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三拨爪162之间的距离间隔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拨爪122之间的距离间隔相等,从而使得载具200在第三滑动槽151内沿X方向的反方向每次行进的距离与载具200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X方向每次行进的距离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上述传送装置100还可包括第四线体170、第四驱动机构180及第四推杆184。第四线体17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线体110远离第二线体130的一端和第三线体150远离第二线体130的一端相连。第四线体170上开设有第四滑动槽171。第四滑动槽171用于滑动承载载具200。第四滑动槽17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滑动槽151的延伸方向正交。第一滑动槽111、第二滑动槽131、第三滑动槽151及第四滑动槽171形成一个回形的闭合回路。第四线体170上还开设有与第四滑动槽171相连通的第四辅助槽172。
第四驱动机构180包括第四驱动块181、第四拨爪182及第三推杆183。第四驱动块18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四辅助槽172内。第四拨爪182用于弹性抵接载具200。第四拨爪18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四驱动块181上。第四拨爪182为多个。多个第四拨爪182均匀间隔分布。第三推杆183穿设于第三线体150和第四线体170的连接端,并与第四驱动块181相连。第四推杆184穿设于第四线体170和第一线体110的连接端,并与第一驱动块121相连。
其中,第四驱动块181在第四辅助槽172内沿第四方向滑动时,第三推杆183带动载具200沿第四方向从第三滑动槽151转移至第四滑动槽171,第四驱动块181在第四辅助槽172内沿第三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四拨爪18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四驱动块184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四驱动块181在第四辅助槽172内再次沿第四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四拨爪182带动载具200在第四滑动槽171内沿第四方向移动。
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第四推杆184带动载具200沿第一方向从第四滑动槽171转移至第一滑动槽111,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一驱动块12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再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带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的,第四滑动槽17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动槽131的延伸方向平行。载具200在第四滑动槽171内移动的方向为Y方向的反方向。第三推杆183与移动至第三滑动槽151和第四滑动槽171的连接处的载具200相抵接。第四驱动块181在第四辅助槽172内沿Y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第三推杆183带动载具200沿Y方向的反方向从第三滑动槽151转移至第四滑动槽171。第四驱动块181在第四辅助槽172内沿Y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四拨爪18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四驱动块184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四驱动块181在第四辅助槽172内再次沿第四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四拨爪182带动载具200在第四滑动槽171内沿Y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驱动载具200在第四滑动槽171内沿Y方向的反方向等距离移动。
第四推杆184与移动至第四滑动槽171和第一滑动槽111的连接处的载具200相抵接。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X方向滑动时,第四推杆184带动载具200沿X方向从第四滑动槽171转移至第一滑动槽111。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X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一驱动块12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再次沿X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带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移动。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重新驱动载具200在第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等距离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四拨爪182之间的距离间隔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拨爪122之间的距离间隔相等,从而使得载具200在在第四滑动槽171内沿Y方向的反方向每次行进的距离与载具200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X方向每次行进的距离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拨爪142、第三拨爪162及第四拨爪182的结构与第一拨爪122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阅上述第一拨爪122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一一敷述。
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地,载具2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22内未滑动时,多个载具200分别与多个第一拨爪122对应放置,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22内沿X方向滑动时,使得多个第一拨爪122能够分别驱动多个载具200在第一辅助槽122内沿X方向同步移动,从而可以提高传送装置100的传送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进一步地,上述传送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压块机构190。第一压块机构190用于限制载具200相对第一滑动槽111的移动。第一压块机构190为多个。多个第一压块机构190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线体110的外侧壁上。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线体110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111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图未标)。第一压块机构190包括辅助块191、压块192及第二弹簧(图未标)。辅助块191为U形结构。辅助块191设置于第一线体110的外侧壁上。压块192用于弹性抵接载具200。压块192穿设于第二连接孔。第二弹簧弹性抵接于辅助块191和压块192之间。
具体的,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未滑动时,第一拨爪122与压块192对应分布,当载具200在第一拨爪122的驱动下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从载具200的原始位置移动至下一位置时,压块192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弹性抵接该载具200,从而可以避免载具200在惯性的作用下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的继续移动,大大提高了载具200移动的位置精度。另一方面,当载具200在相邻的第一拨爪122的驱动下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继续移动时,载具200在相邻的第一拨爪122的弹性挤压下可以克服压块192的弹性挤压作用而顺利地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X方向的继续移动至下一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地,上述传送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压块机构193、第三压块机构194及第四压块机构195。第二压块机构193用于限制载具200相对第二滑动槽131的移动。第二压块机构193为多个。多个第二压块机构193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二线体130的外侧壁上。第三压块机构194用于限制载具200相对第三滑动槽151的移动。第三压块机构194为多个。多个第三压块机构194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三线体150的外侧壁上。第四压块机构195用于限制载具200相对第四滑动槽171的移动。第四压块机构195为多个。多个第四压块机构195均匀间隔设置于第四线体170的外侧壁上。
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块机构193、第三压块机构194及第四压块机构195的结构与第一压块机构190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阅上述第一压块机构19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一一敷述。
请再次参阅图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体110的外侧壁上还可开设有落料孔113。落料孔113与第一辅助槽112相连通。具体的,外部设备对承载在载具200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导致第一辅助槽112会遗留一些废料,通过落料孔113的设置,以便于将遗留在第一辅助槽112内的废料及时排出,避免遗留在第一辅助槽112内的废料对第一驱动块121的滑动造成阻碍。
上述传送装置100,当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未滑动时,第一拨爪122与载具200抵接。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第一拨爪122带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2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被载具200抵接以相对第一驱动块121转动,并最终越过载具200以待第一驱动块121在第一辅助槽113内再次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第一拨爪122带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如此往复循环,从而驱动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沿第一方向等距离移动。因此,上述传送装置100能够使得载具200在第一滑动槽111内每次行进的距离保持一致,大大提高载具200移送的位置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传送装置,用于载具的移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一辅助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及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一拨爪,所述第一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所述第一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块上,所述第一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拨爪均匀间隔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一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安装槽和第一连接孔,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辅助槽相连通,还包括转轴和第一弹簧,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拨爪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拨爪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以使所述第二平面弹性抵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爪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拨爪相对所述载具的移动导向的第一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槽移动的第一压块机构,所述第一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压块机构包括:
辅助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
压块,用于弹性抵接所述载具,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及
第二弹簧,弹性抵接于所述辅助块和所述压块之间,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未滑动时,所述第一拨爪与所述压块对应分布,以使所述压块能够弹性抵接所述载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正交,并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且所述第二线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辅助槽;及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块、第二拨爪及第一推杆,所述第二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辅助槽内;所述第二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块上,所述第二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拨爪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二驱动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沿第三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三方向从所述第一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沿第四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二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二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二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二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线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线体的远离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所述第三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正交,并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且所述第三线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三辅助槽;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块、第三拨爪及第二推杆,所述第三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辅助槽内;所述第三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块上,所述第三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拨爪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线体和所述第三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三驱动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三驱动块在所述第三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二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驱动块在所述第三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三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三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三驱动块在所述第三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三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线体,所述第四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体远离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线体远离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线体上开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用于滑动承载所述载具,所述第四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正交,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及所述第四滑动槽形成一个回形的闭合回路,且所述第四线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动槽相连通的第四辅助槽;
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块、第四拨爪及第三推杆,所述第四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辅助槽内;所述第四拨爪用于弹性抵接所述载具,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块上,所述第四拨爪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拨爪均匀间隔分布;第三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三线体和所述第四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四驱动块相连;及
第四推杆,穿设于所述第四线体和所述第一线体的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四驱动块在所述第四辅助槽内沿所述第四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三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四方向从所述第三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驱动块在所述第四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四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四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四驱动块在所述第二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四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四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四滑动槽内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第四推杆带动所述载具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四滑动槽转移至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被所述载具抵接以相对所述第一驱动块转动,并最终越过所述载具以待所述第一驱动块在所述第一辅助槽内再次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拨爪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槽移动的第二压块机构,所述第二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线体的外侧壁上;
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三滑动槽移动的第三压块机构,所述第三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线体的外侧壁上;及
用于限制所述载具相对所述第四滑动槽移动的第四压块机构,所述第四压块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压块机构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四线体的外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与所述第一辅助槽相连通。
CN201710681786.1A 2017-08-10 2017-08-10 传送装置 Pending CN1076009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1786.1A CN107600941A (zh) 2017-08-10 2017-08-10 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1786.1A CN107600941A (zh) 2017-08-10 2017-08-10 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0941A true CN107600941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64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1786.1A Pending CN107600941A (zh) 2017-08-10 2017-08-10 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09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961A (zh) * 2018-12-19 2019-04-19 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部品输送结构及部品输送装置
CN110064907A (zh) * 2019-04-16 2019-07-30 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拨料流道机构
CN113184500A (zh) * 2021-04-22 2021-07-30 浙江天虞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自动化产品输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7640U (zh) * 2011-12-14 2012-08-08 冠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治具回流定位机构
CN204823198U (zh) * 2015-06-29 2015-12-02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流道传动机构
CN105345329A (zh) * 2015-12-01 2016-02-24 重庆江北区长安产业有限公司 链传动安装板总成的自动生产线的推移机构
CN105775622A (zh) * 2016-05-25 2016-07-20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字形循环输送装置
CN106829339A (zh) * 2017-02-24 2017-06-13 温州市科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步进式流水线送料装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7640U (zh) * 2011-12-14 2012-08-08 冠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治具回流定位机构
CN204823198U (zh) * 2015-06-29 2015-12-02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流道传动机构
CN105345329A (zh) * 2015-12-01 2016-02-24 重庆江北区长安产业有限公司 链传动安装板总成的自动生产线的推移机构
CN105775622A (zh) * 2016-05-25 2016-07-20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字形循环输送装置
CN106829339A (zh) * 2017-02-24 2017-06-13 温州市科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步进式流水线送料装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961A (zh) * 2018-12-19 2019-04-19 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部品输送结构及部品输送装置
CN110064907A (zh) * 2019-04-16 2019-07-30 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拨料流道机构
CN110064907B (zh) * 2019-04-16 2024-02-13 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拨料流道机构
CN113184500A (zh) * 2021-04-22 2021-07-30 浙江天虞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自动化产品输送装置
CN113184500B (zh) * 2021-04-22 2022-05-31 浙江天虞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自动化产品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0941A (zh) 传送装置
CN104355065B (zh) 一种高速直线驱动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29450B (zh) 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2440073U (zh) 载具循环装置
CN102849425B (zh) 一种用于链条接头装配机的送销轴装置
CN103272923B (zh) 三模具共用弯曲机快速换模系统及换模方法
CN107081371A (zh) 自动裁切系统
EP3733561A1 (en) Matrix-type track system, associated loop-type production li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7416509A (zh) 送料装置
EP3117954A1 (de) Bearbeitungsmaschine mit werkstückbeladeeinrichtung
CN103803241A (zh) 传送装置
CN204280541U (zh) 一种高速直线驱动循环装置
CN206717486U (zh) 一种数控机械加工用夹具
CN109015604A (zh) 一种两移动一转动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7902315A (zh) 一种agv托货架自动定位装置
CN207482766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产线
DE10200504996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nordnen von Stapeln flacher Gegenstände auf Paletten
CN106141177A (zh) 双轴铺粉式选择性激光烧结工作台
CN206232006U (zh) 一种自动线联动传送结构
CN208843253U (zh) 一种移送装置
CN207482884U (zh) 一种大行程移料机器人
CN105798692B (zh) 插针式自动上料定位装置
CN205169655U (zh) 一种茶叶输送分配装置
CN206416165U (zh) 双工位龙门机械手
CN208992702U (zh) 一种具有三种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