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6129A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6129A CN107596129A CN201710937391.3A CN201710937391A CN107596129A CN 107596129 A CN107596129 A CN 107596129A CN 201710937391 A CN201710937391 A CN 201710937391A CN 107596129 A CN107596129 A CN 1075961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t
- radix
- medicine
- fruit
- chine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痛风的认识机理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黄芪9~35g、山慈菇4~8g、羌活10~25g、黄柏8~16g、当归8~16g、金钱草15~65g、伸筋草9~16g、金银花15~28g、威灵仙6~10g、附子3~15g、枸杞子10~25g、川牛膝6~10g、车前草9~16g、半夏3~10g、木瓜5~10g、白芍10~20g、半枝莲15~35g、三七3~10g、川芎5~10g、白芷5~15g、独活3~10g、枣仁9~16g、茯苓10~16g、葛根10~16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痛风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痛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痛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痛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以解决痛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痛风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9~35g、山慈菇4~8g、羌活10~25g、黄柏8~16g、当归8~16g、金钱草15~65g、伸筋草9~16g、金银花15~28g、威灵仙6~10g、附子3~15g、枸杞子10~25g、川牛膝6~10g、车前草9~16g、半夏3~10g、木瓜5~10g、白芍10~20g、半枝莲15~35g、三七3~10g、川芎5~10g、白芷5~15g、独活3~10g、枣仁9~16g、茯苓10~16g、葛根10~16g、赤芍6~15g、大蒜15~25g、女贞子6~15g、甘草3~15g、秦艽5~12g。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10~32g、山慈菇5~7g、羌活11~22g、黄柏9~14g、当归10~14g、金钱草18~56g、伸筋草10~14g、金银花18~25g、威灵仙7~9g、附子5~13g、枸杞子11~22g、川牛膝7~9g、车前草10~14g、半夏5~9g、木瓜6~9g、白芍11~17g、半枝莲18~32g、三七5~9g、川芎6~9g、白芷6~13g、独活5~9g、枣仁10~14g、茯苓11~14g、葛根11~14g、赤芍7~13g、大蒜18~22g、女贞子7~13g、甘草5~13g、秦艽6~11g。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28g、山慈菇6g、羌活20g、黄柏12g、当归12g、金钱草50g、伸筋草12g、金银花22g、威灵仙8g、附子12g、枸杞子20g、川牛膝8g、车前草12g、半夏8g、木瓜8g、白芍16g、半枝莲28g、三七8g、川芎8g、白芷12g、独活8g、枣仁12g、茯苓12g、葛根12g、赤芍12g、大蒜20g、女贞子12g、甘草12g、秦艽10g。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3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5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 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50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 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600ml(毫升)即可。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00ml(毫升)/次,趁温服(注意:饮食应低热量、低嘌呤、低蛋白、低盐低脂,减少尿酸摄入、增加排出)。1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6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山慈菇,性味:甘、微辛、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疔毒、淋巴结结核、蛇咬伤等症;
羌活,性味:辛苦、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金钱草,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伸筋草,性味:苦、辛、温,无毒、平,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等症;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威灵仙,性味:味辛、咸、微苦、性温,小毒,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等症;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枸杞子,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等症;
川牛膝,性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等症;
车前草,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木瓜,性味:酸、温,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症;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
半枝莲,性味:辛、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等症;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等症;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独活,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枣仁,性味:甘、酸、平,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药、渗湿利尿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葛根,性味:甘、辛、平,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等症;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等症;
大蒜,性味:辛、温,具有健胃、止痢、止咳、杀菌、驱虫之功效,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肺结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蛲虫病、钩虫病,外用治阴道滴虫、急性阑尾炎;
女贞子,性味:甘、苦、性凉,具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症;
秦艽,性味:苦、辛、微寒,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通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从依据痛风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痛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痛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28g、山慈菇6g、羌活20g、黄柏12g、当归12g、金钱草50g、伸筋草12g、金银花22g、威灵仙8g、附子12g、枸杞子20g、川牛膝8g、车前草12g、半夏8g、木瓜8g、白芍16g、半枝莲28g、三七8g、川芎8g、白芷12g、独活8g、枣仁12g、茯苓12g、葛根12g、赤芍12g、大蒜20g、女贞子12g、甘草12g、秦艽10g。
实施例2: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32g、山慈菇7g、羌活22g、黄柏14g、当归14g、金钱草56g、伸筋草14g、金银花25g、威灵仙9g、附子13g、枸杞子22g、川牛膝9g、车前草14g、半夏9g、木瓜9g、白芍17g、半枝莲32g、三七9g、川芎9g、白芷13g、独活9g、枣仁14g、茯苓14g、葛根14g、赤芍13g、大蒜22g、女贞子13g、甘草13g、秦艽11g。
实施例3: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35g、山慈菇8g、羌活25g、黄柏16g、当归16g、金钱草65g、伸筋草16g、金银花28g、威灵仙10g、附子15g、枸杞子25g、川牛膝10g、车前草16g、半夏10g、木瓜10g、白芍20g、半枝莲35g、三七10g、川芎10g、白芷15g、独活10g、枣仁16g、茯苓16g、葛根16g、赤芍15g、大蒜25g、女贞子15g、甘草15g、秦艽12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痛风患者共1450例,年龄为58岁以上的900例,只有490例为58岁以下。1450例患者中痊愈的891例,有效的400例,无效的159例。总有效率达89%。
Claims (3)
1.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9~35g、山慈菇4~8g、羌活10~25g、黄柏8~16g、当归8~16g、金钱草15~65g、伸筋草9~16g、金银花15~28g、威灵仙6~10g、附子3~15g、枸杞子10~25g、川牛膝6~10g、车前草9~16g、半夏3~10g、木瓜5~10g、白芍10~20g、半枝莲15~35g、三七3~10g、川芎5~10g、白芷5~15g、独活3~10g、枣仁9~16g、茯苓10~16g、葛根10~16g、赤芍6~15g、大蒜15~25g、女贞子6~15g、甘草3~15g、秦艽5~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10~32g、山慈菇5~7g、羌活11~22g、黄柏9~14g、当归10~14g、金钱草18~56g、伸筋草10~14g、金银花18~25g、威灵仙7~9g、附子5~13g、枸杞子11~22g、川牛膝7~9g、车前草10~14g、半夏5~9g、木瓜6~9g、白芍11~17g、半枝莲18~32g、三七5~9g、川芎6~9g、白芷6~13g、独活5~9g、枣仁10~14g、茯苓11~14g、葛根11~14g、赤芍7~13g、大蒜18~22g、女贞子7~13g、甘草5~13g、秦艽6~11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28g、山慈菇6g、羌活20g、黄柏12g、当归12g、金钱草50g、伸筋草12g、金银花22g、威灵仙8g、附子12g、枸杞子20g、川牛膝8g、车前草12g、半夏8g、木瓜8g、白芍16g、半枝莲28g、三七8g、川芎8g、白芷12g、独活8g、枣仁12g、茯苓12g、葛根12g、赤芍12g、大蒜20g、女贞子12g、甘草12g、秦艽10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37391.3A CN107596129A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37391.3A CN107596129A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6129A true CN107596129A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06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37391.3A Withdrawn CN107596129A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9612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80573A (zh) * | 2018-12-18 | 2019-02-26 | 陈朋 | 一种纯中草药提炼而成的新型痛风养生茶 |
-
2017
- 2017-09-30 CN CN201710937391.3A patent/CN10759612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80573A (zh) * | 2018-12-18 | 2019-02-26 | 陈朋 | 一种纯中草药提炼而成的新型痛风养生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6932A (zh)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723354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6129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37015A (zh) | 一种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596267A (zh) |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596084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1384A (zh) | 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54633A (zh) | 治疗痛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66838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96817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1499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25870A (zh) | 一种治疗骨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5384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36222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49285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胸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23559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5955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96859A (zh) | 一种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85705A (zh) |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保健药酒 | |
CN107715058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胃脘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6121A (zh) | 一种治疗肺气肿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02729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8785607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29664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中药汤及制备方法 | |
CN107753662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