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5255A -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5255A
CN107585255A CN201710792852.2A CN201710792852A CN107585255A CN 107585255 A CN107585255 A CN 107585255A CN 201710792852 A CN201710792852 A CN 201710792852A CN 107585255 A CN107585255 A CN 107585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hain
cylinder
drive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28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5255B (zh
Inventor
柳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Modern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928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5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5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5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5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5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链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它包括支撑板、链条、链条调节机构,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通过调节自行车来控制传动机构上的钢丝使得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中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同时通过第二弹簧使得另一个链条调节机构中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小;使得自行车行驶速度变快。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上坡时;通过自行车的阻力使得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中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小;同时通过第二弹簧使得另一个链条调节机构中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更加轻松。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链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变速自行车只能通过调节传动比来改变速度,但是不能根据自行车阻力的变化自己调节行驶速度,这样将会使得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给个人和企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己调节速度且能够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松的自行车链条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板、、链条、链条调节机构、梯形槽、安装环、调节皮带、支撑轴、滑动梯形块、皮带轮、第一弹簧、梯形传动块、钢丝孔、钢丝、第一梯形环、第二弹簧、驱动环、第一梯形环槽,其中支撑板的侧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梯形槽,且两个梯形槽位于支撑板的中间;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梯形块;两个支撑轴分别通过两个滑动梯形块与两个支撑板上对应的两个梯形槽的配合安装在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之间;四个滑动梯形块与对应的四个梯形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轴上,且均靠近两个支撑板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且两个链条调节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端;驱动环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驱动环安装在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中其中一个链条调节机构的一端;驱动环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的一端与对应的链条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安装环的环形壁面内开有钢丝孔;安装环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中靠近驱动环的一个支撑板上,且安装环位于安装有驱动环的链条调节机构外侧;安装环与驱动环配合;第一梯形环安装在第一梯形环槽内;第一梯形环的端面上安装有钢丝;钢丝的另一端穿过钢丝孔位于安装环的外侧;调节皮带的外侧面上均匀地安装有许多梯形传动块;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中每个链条调节机构与两个皮带轮中与该链条调节机构相靠近的一个皮带轮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调节皮带;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一个链条,且链条位于两个调节皮带外侧;链条分别与两个调节皮带上的梯形传动块配合。
上述链条调节机构包括传动支撑弧块、调节杆、安装圆柱、第三弹簧、调节环、圆柱槽、固定环、调节槽、调节孔、方形腔、限位圆环、推动圆盘、第二齿条、第四弹簧、推动杆、限位块、第一导向板、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导向板、推动圆柱环、卡环、圆柱孔、限位盘、第一齿条,其中安装圆柱的内侧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方形腔;三个方形腔上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的一侧均开有一个调节孔;三个方形腔上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的一侧均开有一个圆柱槽;位于同一方形腔上的调节孔和圆柱槽分别位于方形腔上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一侧的两端;三个圆柱槽的圆面上均周向均匀地开有四组调节槽;四组调节槽中每组调节槽中的调节槽在圆柱槽的圆面上均上下均匀分布;三个限位圆环分别安装在三个圆柱槽上端的圆面上;固定环的一端具有斜面;固定环具有斜面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开有方形腔的一端;调节环的一侧具有斜面;调节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且调节环上的斜面与固定环上的斜面配合;三个方形腔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方形腔内侧的两端面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转动轴的两端;第二齿条通过第二导向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且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调节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条一端的上侧;调节杆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与调节环的内圆面连接;三个圆柱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齿条通过第一导向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侧;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限位盘安装在第一齿条上靠近圆柱槽的一端;推动杆的一端安装在限位盘上远离第一齿条的一端;推动原盘安装在推动杆的另一端;推动杆位于圆柱槽内测;推动原盘位于圆柱槽的外侧,且靠近安装圆柱的外圆面;限位原盘位于圆柱槽的下端,且限位原盘的直径大于圆柱槽的直径;推动圆环柱的外圆面上从上至下均匀地安装有三个卡环;推动圆柱安装在推动杆上,且推动圆柱位于圆柱槽内;推动圆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推动原盘配合;圆柱槽内的调节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两侧均具有斜面;且两个斜面中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斜面的倾斜角度;每个限位块与对应的调节槽之间均安装有一个第四弹簧;限位块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配合;卡环的外径大于圆柱槽内限位圆环的内经;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周向均匀地位于固定环与调节环之间。
上述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安装圆柱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环;第二驱动环靠近安装两个支撑板中靠近钢丝一端的支撑板;第二驱动环与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上述第一齿轮的直径为第二齿轮直径的二分之一。其作用是通过改变调节杆与第一齿条的传动比;保证传动支撑弧块在移动过程中与对应的调节环之间留有间歇;使得传动支撑弧块移动过程中更加顺利。
上述驱动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在驱动环与对应链条调节机构之间的第二弹簧,其一端安装在驱动环上,另一端安装在调节环上。
上述调节皮带的内侧位于对应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外侧;链条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上位于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的调节皮带上的梯形传动块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块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配合;靠近安装圆柱的斜面能够保证卡环在推动圆环柱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在第四弹簧作用下不会脱离限位块的束缚;而卡环在推动圆环柱带动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地推开限位块的束缚向上移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环可以在安装圆柱的带动下转动;同时驱动环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沿着安装圆柱的轴线移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调节环可以在安装圆柱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调节环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沿着安装圆柱的轴线移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环上靠近支撑板一端的内侧与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的一端连接,且安装圆柱可以相对于安装环转动;同时安装环对驱动环起到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环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的一端;另一端安装在调节环的外圆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调节环的外圆面与安装环的内圆面之间只能进行转动传递。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在两个调节皮带的作用下位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上的六个传动支撑弧块始终位于对应的固定环与调节环之间。
相对于传统的自行车链条技术,本发明设计的自行车链条能够通过自动调节来控制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从而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松。
本发明中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梯形块;两个支撑轴分别通过两个滑动梯形块与两个支撑板上对应的两个梯形槽的配合安装在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之间;四个滑动梯形块与对应的四个梯形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轴上,且均靠近两个支撑板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且两个链条调节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端;驱动环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驱动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一端的外圆面上;驱动环与对应的调节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安装环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中靠近驱动环的一个支撑板上,且安装环位于对应的驱动环外侧;安装环上靠近支撑板一端的内侧与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的一端连接,且安装圆柱可以相对于安装环转动;同时安装环对驱动环起到限位的作用。安装环与驱动环配合;第一梯形环安装在第一梯形环槽内;第一梯形环的端面上安装有钢丝;钢丝的另一端穿过钢丝孔位于安装环的外侧;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中每个链条调节机构与两个皮带轮中与该链条调节机构相靠近的一个皮带轮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调节皮带;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一个链条,且链条位于两个调节皮带外侧;链条分别与两个调节皮带上的梯形传动块配合;三个限位圆环分别安装在三个圆柱槽上端的圆面上;固定环具有斜面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开有方形腔的一端;调节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且调节环上的斜面与固定环上的斜面配合;三个方形腔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方形腔内侧的两端面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转动轴的两端;第二齿条通过第二导向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且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调节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条一端的上侧;调节杆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与调节环的内圆面连接;三个圆柱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齿条通过第一导向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侧;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限位盘安装在第一齿条上靠近圆柱槽的一端;推动杆的一端安装在限位盘上远离第一齿条的一端;推动原盘安装在推动杆的另一端;推动杆位于圆柱槽内测;推动原盘位于圆柱槽的外侧,且靠近安装圆柱的外圆面;限位原盘位于圆柱槽的下端,且限位原盘的直径大于圆柱槽的直径;推动圆环柱的外圆面上从上至下均匀地安装有三个卡环;推动圆柱安装在推动杆上,且推动圆柱位于圆柱槽内;推动圆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推动原盘配合;圆柱槽内的调节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两侧均具有斜面;且两个斜面中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斜面的倾斜角度;每个限位块与对应的调节槽之间均安装有一个第四弹簧;限位块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配合;卡环的外径大于圆柱槽内限位圆环的内经;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周向均匀地位于固定环与调节环之间;第一齿轮的直径为第二齿轮直径的二分之一;调节皮带的内侧位于对应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外侧;链条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上位于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的调节皮带上的梯形传动块配合。本发明中限位块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配合;靠近安装圆柱的斜面能够保证卡环在推动圆环柱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在第四弹簧作用下不会脱离限位块的束缚;而卡环在推动圆环柱带动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地推开限位块的束缚向上移动。本发明中驱动环可以在安装圆柱的带动下转动;同时驱动环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沿着安装圆柱的轴线移动。本发明中调节环可以在安装圆柱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调节环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沿着安装圆柱的轴线移动。调节环的外圆面与安装环的内圆面之间只能进行转动传递。本发明中在两个调节皮带的作用下位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上的六个传动支撑弧块始终位于对应的固定环与调节环之间。本发明中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安装圆柱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环;第二驱动环靠近安装两个支撑板中靠近钢丝一端的支撑板;第二驱动环与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且想要加速时;对于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自行车来控制传动机构上的钢丝;控制钢丝使得钢丝带动第一梯形环沿着安装圆柱轴线横向移动;第一梯形环移动带动驱动环移动;驱动环移动就会挤压第二弹簧;当第二弹簧压缩到极限时;第二弹簧就会带动调节环沿着安装圆柱轴线横向移动;调节环横向移动一方面挤压传动支撑弧块向远离安装圆柱轴线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调节环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三个调节杆朝着对应的第一齿轮方向移动;调节杆移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带动对应得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条向靠近安装圆柱的外圆面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对应的限位盘移动;限位盘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杆移动;推动杆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原盘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带动对应的传动支撑弧块朝着远离安装圆柱轴线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当第一齿条在移动过程中限位盘与推动圆环柱接触时;限位圆环移动会带动推动圆环柱脱离限位块的束缚向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的一端移动;进而可以继续改变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对于另一个链条调节机构中;当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中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大时;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未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的压力变大;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就会挤压对应的调节环;使得调节环朝着远离对应固定环的一侧移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的半径变小;进而就可以改变自行车上输出与输入的传动比;使得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加快;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上坡时;自行车的阻力就会变大;此时链条给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皮带的压力就会变大;进而使得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的压力变大;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就会挤压对应的调节环;使得调节环朝着远离对应固定环的一侧移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的半径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小;同时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向下移动会挤压推动圆盘;使得推动圆盘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就会挤压对应的第三弹簧使得第三弹簧压缩;当第三弹簧被压到极限时;第三弹簧会使得对应的推动圆柱环脱离限位块的束缚向下移动;其作用是保证了三个传动支撑弧块能够顺利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同时当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中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小时;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小;进而使得未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的压力变小;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未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大;即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进而改变了自行车上输入与输出的传动比;使得人们在骑自行行驶过程中更加轻松;本发明中由于调节皮带的周长变化较小不会影响整体调节皮带的周长;所以当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的调节皮带的半径变大时;调节皮带就会拉动对应的皮带轮;使得皮带轮通过对应的滑动梯形块沿着对应的梯形槽移动;保证了调节皮带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调节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中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化来保证链条的整体周长;使得链条能够正常运行;本发明中在平路上行驶时;当未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中的调节环移动时就会带动对应的三个调节杆向远离对应的第一齿轮方向移动;调节杆移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带动对应得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条向远离安装圆柱的外圆面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对应的限位盘移动;限位盘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杆移动;推动杆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原盘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就会挤压对应的第三弹簧使得第三弹簧压缩;当第三弹簧被压到极限值时;第三弹簧会使得对应的推动圆柱环脱离限位块的束缚向下移动;保证了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推动圆盘干涉;本发明中当推动圆盘在带动对应的传动支撑弧块移动到想要的地方时;在重力作用下;推动圆盘、推动杆、限位盘、第一齿条和推动圆环柱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一端移动;而传动支撑弧块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一端移动;最后使得传动支撑弧块卡在对应的调节环和固定环之间;本发明中通过调节钢丝可以调节调节环与对应的驱动环之间第二弹簧的弹力;控制调节环与固定环之间对传动支撑弧块的压力;防止传动支撑弧块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过紧或过松而影响自行车的行驶。
当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自行车时;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且想要加速时;对于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自行车来控制传动机构上的钢丝;控制钢丝使得钢丝带动第一梯形环沿着安装圆柱轴线横向移动;第一梯形环移动带动驱动环移动;驱动环移动就会挤压第二弹簧;当第二弹簧压缩到极限时;第二弹簧就会带动调节环沿着安装圆柱轴线横向移动;调节环横向移动一方面挤压传动支撑弧块向远离安装圆柱轴线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调节环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三个调节杆朝着对应的第一齿轮方向移动;调节杆移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带动对应得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条向靠近安装圆柱的外圆面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对应的限位盘移动;限位盘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杆移动;推动杆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原盘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带动对应的传动支撑弧块朝着远离安装圆柱轴线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当第一齿条在移动过程中限位盘与推动圆环柱接触时;限位圆环移动会带动推动圆环柱脱离限位块的束缚向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的一端移动;进而可以继续改变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对于另一个链条调节机构中;当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中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大时;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链条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未具有钢丝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的压力变大;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就会挤压对应的调节环;使得调节环朝着远离对应固定环的一侧移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的半径变小;进而就可以改变自行车上输出与输入的传动比;使得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加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动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链条安装示意图。
图5是链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滑动梯形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调节皮带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环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梯形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链条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链条调节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驱动环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链条调节机构内部安装示意图。
图14是调节环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传动支撑弧块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安装圆柱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安装圆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一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9是推动杆安装示意图。
图20是推动圆柱环结构示意图。
图21是驱动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2是传动支撑弧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3是皮带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4是第一齿条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5是第三弹簧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支撑板;3、链条;4、链条调节机构;5、梯形槽;6、安装环;7、调节皮带;8、支撑轴;9、滑动梯形块;13、皮带轮;14、第一弹簧;15、梯形传动块;16、钢丝孔;18、钢丝;19、第一梯形环;20、传动支撑弧块;21、第二弹簧;22、驱动环;23、调节杆;24、安装圆柱;25、第一梯形环槽;26、第三弹簧;27、调节环;29、圆柱槽;30、固定环;31、调节槽;32、调节孔;33、限位圆环;34、推动圆盘;35、第二齿条;36、第四弹簧;37、推动杆;38、限位块;39、第一导向板;40、转动轴;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二导向板;44、推动圆柱环;45、卡环;47、限位盘;48、第一齿条;50、方形腔;51、传动机构;52、第二驱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支撑板1、链条3、链条调节机构4、梯形槽5、安装环6、调节皮带7、支撑轴8、滑动梯形块9、皮带轮13、第一弹簧14、梯形传动块15、钢丝孔16、钢丝18、第一梯形环19、第二弹簧21、驱动环22、第一梯形环槽25,其中如图2所示,支撑板1的侧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梯形槽5,且两个梯形槽5位于支撑板1的中间;如图6所示,支撑轴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梯形块9;如图3所示,两个支撑轴8分别通过两个滑动梯形块9与两个支撑板1上对应的两个梯形槽5的配合安装在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之间;四个滑动梯形块9与对应的四个梯形槽5之间分别安装有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14;如图4所示,两个皮带轮13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轴8上,且均靠近两个支撑板1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之间安装有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且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分别位于支撑板1的两端;如图12所示,驱动环22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25;驱动环22安装在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中其中一个链条调节机构4的一端;如图11所示,驱动环22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25的一端与对应的链条调节机构4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1;如图8所示,安装环6的环形壁面内开有钢丝孔16;安装环6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中靠近驱动环22的一个支撑板1上,且安装环6位于安装有驱动环22的链条调节机构4外侧;安装环6与驱动环22配合;如图9所示,第一梯形环19安装在第一梯形环槽25内;第一梯形环19的端面上安装有钢丝18;钢丝18的另一端穿过钢丝孔16位于安装环6的外侧;如图7所示,调节皮带7的外侧面上均匀地安装有许多梯形传动块15;如图4所示,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中每个链条调节机构4与两个皮带轮13中与该链条调节机构4相靠近的一个皮带轮13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调节皮带7;如图5所示,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之间安装有一个链条3,且链条3位于两个调节皮带7外侧;链条3分别与两个调节皮带7上的梯形传动块15配合;
如图10所示,上述链条调节机构4包括传动支撑弧块20、调节杆23、安装圆柱24、第三弹簧26、调节环27、圆柱槽29、固定环30、调节槽31、调节孔32、方形腔50、限位圆环33、推动圆盘34、第二齿条35、第四弹簧36、推动杆37、限位块38、第一导向板39、转动轴4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二导向板43、推动圆柱环44、卡环45、圆柱孔、限位盘47、第一齿条48,其中如图16所示,安装圆柱24的内侧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方形腔50;三个方形腔50上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的一侧均开有一个调节孔32;三个方形腔50上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的一侧均开有一个圆柱槽29;位于同一方形腔50上的调节孔32和圆柱槽29分别位于方形腔50上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一侧的两端;三个圆柱槽29的圆面上均周向均匀地开有四组调节槽31;四组调节槽31中每组调节槽31中的调节槽31在圆柱槽29的圆面上均上下均匀分布;如图17所示,三个限位圆环33分别安装在三个圆柱槽29上端的圆面上;如图17所示,固定环30的一端具有斜面;固定环30具有斜面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开有方形腔50的一端;调节环27的一侧具有斜面;如图14所示,调节环27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且调节环27上的斜面与固定环30上的斜面配合;三个方形腔50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如图13所示,转动轴4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方形腔50内侧的两端面上;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分别安装在转动轴40的两端;如图18所示,第二齿条35通过第二导向板43安装在安装腔内,且第二齿条35与第一齿轮41啮合;调节杆2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条35一端的上侧;调节杆23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32与调节环27的内圆面连接;三个圆柱槽29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齿条48通过第一导向板39安装在安装腔内侧;第一齿条48与第二齿轮42啮合;如图19所示,限位盘47安装在第一齿条48上靠近圆柱槽29的一端;推动杆37的一端安装在限位盘47上远离第一齿条48的一端;推动原盘安装在推动杆37的另一端;推动杆37位于圆柱槽29内测;推动原盘位于圆柱槽29的外侧,且靠近安装圆柱24的外圆面;限位原盘位于圆柱槽29的下端,且限位原盘的直径大于圆柱槽29的直径;如图20所示,推动圆环柱的外圆面上从上至下均匀地安装有三个卡环45;推动圆柱安装在推动杆37上,且推动圆柱位于圆柱槽29内;推动圆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弹簧26;第三弹簧26与推动原盘配合;圆柱槽29内的调节槽31内均安装有一个限位块38;限位块38的两侧均具有斜面;且两个斜面中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斜面的倾斜角度;每个限位块38与对应的调节槽31之间均安装有一个第四弹簧36;限位块38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45配合;卡环45的外径大于圆柱槽29内限位圆环33的内经;如图15所示,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周向均匀地位于固定环30与调节环27之间。
上述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安装圆柱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环52;第二驱动环靠近安装两个支撑板1中靠近钢丝一端的支撑板1;第二驱动环52与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1。
上述第一齿轮41的直径为第二齿轮42直径的二分之一。其作用是通过改变调节杆23与第一齿条48的传动比;保证传动支撑弧块20在移动过程中与对应的调节环27之间留有间歇;使得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过程中更加顺利。
上述驱动环22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未安装有固定环30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在驱动环22与对应链条调节机构4之间的第二弹簧21,其一端安装在驱动环22上,另一端安装在调节环27上。
上述调节皮带7的内侧位于对应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外侧;链条3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上位于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的调节皮带7上的梯形传动块15配合。
上述限位块38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45配合;靠近安装圆柱24的斜面能够保证卡环45在推动圆环柱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在第四弹簧36作用下不会脱离限位块38的束缚;而卡环45在推动圆环柱带动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第四弹簧36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地推开限位块38的束缚向上移动。
上述驱动环22可以在安装圆柱24的带动下转动;同时驱动环22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24沿着安装圆柱24的轴线移动。
上述调节环27可以在安装圆柱24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调节环27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24沿着安装圆柱24的轴线移动。
上述安装环6上靠近支撑板1一端的内侧与安装圆柱24上未安装有固定环30的一端连接,且安装圆柱24可以相对于安装环6转动;同时安装环6对驱动环22起到限位的作用。
上述安装环6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未安装有固定环30的一端;另一端安装在调节环27的外圆面上。
上述调节环27的外圆面与安装环6的内圆面之间只能进行转动传递。
上述在两个调节皮带7的作用下位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六个传动支撑弧块20始终位于对应的固定环30与调节环27之间。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自行车能够通过自动调节来控制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从而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松。
本发明中支撑轴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梯形块9;两个支撑轴8分别通过两个滑动梯形块9与两个支撑板1上对应的两个梯形槽5的配合安装在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之间;四个滑动梯形块9与对应的四个梯形槽5之间分别安装有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14;两个皮带轮13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轴8上,且均靠近两个支撑板1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之间安装有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且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分别位于支撑板1的两端;驱动环22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25;驱动环22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未安装有固定环30一端的外圆面上;驱动环22与对应的调节环27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1;安装环6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中靠近驱动环22的一个支撑板1上,且安装环6位于对应的驱动环22外侧;安装环6上靠近支撑板1一端的内侧与安装圆柱24上未安装有固定环30的一端连接,且安装圆柱24可以相对于安装环6转动;同时安装环6对驱动环22起到限位的作用。安装环6与驱动环22配合;第一梯形环19安装在第一梯形环槽25内;第一梯形环19的端面上安装有钢丝18;钢丝18的另一端穿过钢丝孔16位于安装环6的外侧;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中每个链条调节机构4与两个皮带轮13中与该链条调节机构4相靠近的一个皮带轮13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调节皮带7;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之间安装有一个链条3,且链条3位于两个调节皮带7外侧;链条3分别与两个调节皮带7上的梯形传动块15配合;三个限位圆环33分别安装在三个圆柱槽29上端的圆面上;固定环30具有斜面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开有方形腔50的一端;调节环27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且调节环27上的斜面与固定环30上的斜面配合;三个方形腔50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转动轴4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方形腔50内侧的两端面上;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分别安装在转动轴40的两端;第二齿条35通过第二导向板43安装在安装腔内,且第二齿条35与第一齿轮41啮合;调节杆2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条35一端的上侧;调节杆23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32与调节环27的内圆面连接;三个圆柱槽29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齿条48通过第一导向板39安装在安装腔内侧;第一齿条48与第二齿轮42啮合;限位盘47安装在第一齿条48上靠近圆柱槽29的一端;推动杆37的一端安装在限位盘47上远离第一齿条48的一端;推动原盘安装在推动杆37的另一端;推动杆37位于圆柱槽29内测;推动原盘位于圆柱槽29的外侧,且靠近安装圆柱24的外圆面;限位原盘位于圆柱槽29的下端,且限位原盘的直径大于圆柱槽29的直径;推动圆环柱的外圆面上从上至下均匀地安装有三个卡环45;推动圆柱安装在推动杆37上,且推动圆柱位于圆柱槽29内;推动圆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弹簧26;第三弹簧26与推动原盘配合;圆柱槽29内的调节槽31内均安装有一个限位块38;限位块38的两侧均具有斜面;且两个斜面中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斜面的倾斜角度;每个限位块38与对应的调节槽31之间均安装有一个第四弹簧36;限位块38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45配合;卡环45的外径大于圆柱槽29内限位圆环33的内经;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周向均匀地位于固定环30与调节环27之间;第一齿轮41的直径为第二齿轮42直径的二分之一;调节皮带7的内侧位于对应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外侧;链条3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上位于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的调节皮带7上的梯形传动块15配合。本发明中限位块38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45配合;靠近安装圆柱24的斜面能够保证卡环45在推动圆环柱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在第四弹簧36作用下不会脱离限位块38的束缚;而卡环45在推动圆环柱带动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第四弹簧36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地推开限位块38的束缚向上移动。本发明中驱动环22可以在安装圆柱24的带动下转动;同时驱动环22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24沿着安装圆柱24的轴线移动。本发明中调节环27可以在安装圆柱24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调节环27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24沿着安装圆柱24的轴线移动。调节环27的外圆面与安装环6的内圆面之间只能进行转动传递。本发明中在两个调节皮带7的作用下位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六个传动支撑弧块20始终位于对应的固定环30与调节环27之间。本发明中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安装圆柱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环52;第二驱动环靠近安装两个支撑板1中靠近钢丝一端的支撑板1;第二驱动环52与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1。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且想要加速时;对于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如图21a所示,通过调节自行车来控制传动机构51上的钢丝18;控制钢丝18使得钢丝18带动第一梯形环19沿着安装圆柱24轴线横向移动;第一梯形环19移动带动驱动环22移动;驱动环22移动就会挤压第二弹簧21;当第二弹簧21压缩到极限时;如图21b所示,第二弹簧21就会带动调节环27沿着安装圆柱24轴线横向移动;调节环27横向移动一方面挤压传动支撑弧块20向远离安装圆柱24轴线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调节环27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三个调节杆23朝着对应的第一齿轮41方向移动;调节杆23移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35移动;第二齿条35移动带动对应得第一齿轮41转动;第一齿轮41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轴40转动;转动轴40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使得第一齿条48向靠近安装圆柱24的外圆面移动;如图24a所示,第一齿条48移动带动对应的限位盘47移动;限位盘47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杆37移动;推动杆37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原盘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带动对应的传动支撑弧块20朝着远离安装圆柱24轴线方向移动;如图22a所示,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调节皮带7的半径变大;如图23a所示,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大;如图24b所示,当第一齿条48在移动过程中限位盘47与推动圆环柱接触时;如图24c所示,限位圆环33移动会带动推动圆环柱脱离限位块38的束缚向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的一端移动;进而可以继续改变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对于另一个链条调节机构4中;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大时;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30上链条3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未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的压力变大;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就会挤压对应的调节环;使得调节环27朝着远离对应固定环30的一侧移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7的半径变小;如图23b所示,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小;进而就可以改变自行车上输出与输入的传动比;使得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加快;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上坡时;自行车的阻力就会变大;此时链条3给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调节皮带7的压力就会变大;进而使得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的压力变大;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就会挤压对应的调节环27;使得调节环27朝着远离对应固定环30的一侧移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24轴线的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调节皮带7的半径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小;同时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向下移动会挤压推动圆盘34;使得推动圆盘34向靠近安装圆柱24轴线的方向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就会挤压对应的第三弹簧26使得第三弹簧26压缩;当第三弹簧26被压到极限时;第三弹簧26会使得对应的推动圆柱环44脱离限位块38的束缚向下移动;其作用是保证了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能够顺利向靠近安装圆柱24轴线的方向移动;同时当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中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小时;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小;进而使得未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的压力变小;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未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组成的外圆面变大;即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大;进而改变了自行车上输入与输出的传动比;使得人们在骑自行行驶过程中更加轻松;本发明中由于调节皮带7的周长变化较小不会影响整体调节皮带7的周长;所以当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的调节皮带7的半径变大时;调节皮带7就会拉动对应的皮带轮13;使得皮带轮13通过对应的滑动梯形块9沿着对应的梯形槽5移动;保证了调节皮带7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调节两个链条调节机构4中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化来保证链条3的整体周长;使得链条3能够正常运行;本发明中在平路上行驶时;当未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中的调节环27移动时就会带动对应的三个调节杆23向远离对应的第一齿轮41方向移动;调节杆23移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35移动;第二齿条35移动带动对应得第一齿轮41转动;第一齿轮41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轴40转动;转动轴40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使得第一齿条48向远离安装圆柱24的外圆面移动;第一齿条48移动带动对应的限位盘47移动;限位盘47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杆37移动;如图25a所示,推动杆37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原盘移动;如图25b所示,推动原盘移动就会挤压对应的第三弹簧26使得第三弹簧26压缩;当第三弹簧26被压到极限值时;如图25c所示,第三弹簧26会使得对应的推动圆柱环44脱离限位块38的束缚向下移动;如图25d所示,保证了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推动圆盘34干涉;如图24d所示,本发明中当推动圆盘34在带动对应的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到想要的地方时;在重力作用下;推动圆盘34、推动杆37、限位盘47、第一齿条48和推动圆环柱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24轴线的一端移动;而传动支撑弧块20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向靠近安装圆柱24轴线的一端移动;如图24e所示,最后使得传动支撑弧块20卡在对应的调节环27和固定环30之间;本发明中通过调节钢丝18可以调节调节环27与对应的驱动环22之间第二弹簧21的弹力;控制调节环27与固定环30之间对传动支撑弧块20的压力;防止传动支撑弧块20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过紧或过松而影响自行车的行驶。
具体实施方式:当人们在骑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且想要加速时;对于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通过调节自行车来控制传动机构51上的钢丝18;控制钢丝18使得钢丝18带动第一梯形环19沿着安装圆柱24轴线横向移动;第一梯形环19移动带动驱动环22移动;驱动环22移动就会挤压第二弹簧21;当第二弹簧21压缩到极限时;第二弹簧21就会带动调节环27沿着安装圆柱24轴线横向移动;调节环27横向移动一方面挤压传动支撑弧块20向远离安装圆柱24轴线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调节环27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三个调节杆23朝着对应的第一齿轮41方向移动;调节杆23移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35移动;第二齿条35移动带动对应得第一齿轮41转动;第一齿轮41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轴40转动;转动轴40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使得第一齿条48向靠近安装圆柱24的外圆面移动;第一齿条48移动带动对应的限位盘47移动;限位盘47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杆37移动;推动杆37移动带动对应的推动原盘移动;推动原盘移动带动对应的传动支撑弧块20朝着远离安装圆柱24轴线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调节皮带7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大;当第一齿条48在移动过程中限位盘47与推动圆环柱接触时;限位圆环33移动会带动推动圆环柱脱离限位块38的束缚向靠近安装圆柱24外圆面的一端移动;进而可以继续改变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对于另一个链条调节机构4中;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大时;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30上链条3的半径变大;进而使得未具有钢丝18的链条调节机构4上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的压力变大;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就会挤压对应的调节环;使得调节环27朝着远离对应固定环30的一侧移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就会向靠近安装圆柱轴线的方向移动;传动支撑弧块20移动就会使得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组成的外圆面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调节皮带7的半径变小;进而使得缠绕在三个传动支撑弧块20上链条3的半径变小;进而就可以改变自行车上输出与输入的传动比;使得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加快。

Claims (8)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板、链条、链条调节机构、梯形槽、安装环、调节皮带、支撑轴、滑动梯形块、皮带轮、第一弹簧、梯形传动块、钢丝孔、钢丝、第一梯形环、第二弹簧、驱动环、第一梯形环槽,其中支撑板的侧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梯形槽,且两个梯形槽位于支撑板的中间;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梯形块;两个支撑轴分别通过两个滑动梯形块与两个支撑板上对应的两个梯形槽的配合安装在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之间;四个滑动梯形块与对应的四个梯形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轴上,且均靠近两个支撑板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且两个链条调节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端;驱动环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驱动环安装在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中其中一个链条调节机构的一端;驱动环上开有第一梯形环槽的一端与对应的链条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安装环的环形壁面内开有钢丝孔;安装环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中靠近驱动环的一个支撑板上,且安装环位于安装有驱动环的链条调节机构外侧;安装环与驱动环配合;第一梯形环安装在第一梯形环槽内;第一梯形环的端面上安装有钢丝;钢丝的另一端穿过钢丝孔位于安装环的外侧;调节皮带的外侧面上均匀地安装有许多梯形传动块;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中每个链条调节机构与两个皮带轮中与该链条调节机构相靠近的一个皮带轮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调节皮带;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一个链条,且链条位于两个调节皮带外侧;链条分别与两个调节皮带上的梯形传动块配合;
上述链条调节机构包括传动支撑弧块、调节杆、安装圆柱、第三弹簧、调节环、圆柱槽、固定环、调节槽、调节孔、方形腔、限位圆环、推动圆盘、第二齿条、第四弹簧、推动杆、限位块、第一导向板、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导向板、推动圆柱环、卡环、圆柱孔、限位盘、第一齿条,其中安装圆柱的内侧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方形腔;三个方形腔上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的一侧均开有一个调节孔;三个方形腔上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的一侧均开有一个圆柱槽;位于同一方形腔上的调节孔和圆柱槽分别位于方形腔上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一侧的两端;三个圆柱槽的圆面上均周向均匀地开有四组调节槽;四组调节槽中每组调节槽中的调节槽在圆柱槽的圆面上均上下均匀分布;三个限位圆环分别安装在三个圆柱槽上端的圆面上;固定环的一端具有斜面;固定环具有斜面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开有方形腔的一端;调节环的一侧具有斜面;调节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且调节环上的斜面与固定环上的斜面配合;三个方形腔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方形腔内侧的两端面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转动轴的两端;第二齿条通过第二导向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且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调节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条一端的上侧;调节杆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与调节环的内圆面连接;三个圆柱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齿条通过第一导向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侧;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限位盘安装在第一齿条上靠近圆柱槽的一端;推动杆的一端安装在限位盘上远离第一齿条的一端;推动原盘安装在推动杆的另一端;推动杆位于圆柱槽内测;推动原盘位于圆柱槽的外侧,且靠近安装圆柱的外圆面;限位原盘位于圆柱槽的下端,且限位原盘的直径大于圆柱槽的直径;推动圆环柱的外圆面上从上至下均匀地安装有三个卡环;推动圆柱安装在推动杆上,且推动圆柱位于圆柱槽内;推动圆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推动原盘配合;圆柱槽内的调节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两侧均具有斜面;且两个斜面中靠近安装圆柱外圆面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斜面的倾斜角度;每个限位块与对应的调节槽之间均安装有一个第四弹簧;限位块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配合;卡环的外径大于圆柱槽内限位圆环的内经;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周向均匀地位于固定环与调节环之间;
上述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安装圆柱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环;第二驱动环靠近安装两个支撑板中靠近钢丝一端的支撑板;第二驱动环与未具有钢丝一端的链条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上述第一齿轮的直径为第二齿轮直径的二分之一;
上述驱动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在驱动环与对应链条调节机构之间的第二弹簧,其一端安装在驱动环上,另一端安装在调节环上上;
上述调节皮带的内侧位于对应的三个传动支撑弧块外侧;链条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上位于三个传动支撑弧块上的调节皮带上的梯形传动块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限位块上的两个斜面与卡环配合;靠近安装圆柱的斜面能够保证卡环在推动圆环柱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在第四弹簧作用下不会脱离限位块的束缚;而卡环在推动圆环柱带动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地推开限位块的束缚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环可以在安装圆柱的带动下转动;同时驱动环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沿着安装圆柱的轴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环可以在安装圆柱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调节环可以相对于安装圆柱沿着安装圆柱的轴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环上靠近支撑板一端的内侧与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的一端连接,且安装圆柱可以相对于安装环转动;同时安装环对驱动环起到限位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环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圆柱上未安装有固定环的一端;另一端安装在调节环的外圆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环的外圆面与安装环的内圆面之间只能进行转动传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其特征在于:上述在两个调节皮带的作用下位于两个链条调节机构上的六个传动支撑弧块始终位于对应的固定环与调节环之间。
CN201710792852.2A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Active CN107585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852.2A CN107585255B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852.2A CN107585255B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5255A true CN107585255A (zh) 2018-01-16
CN107585255B CN107585255B (zh) 2019-09-06

Family

ID=6105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2852.2A Active CN107585255B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52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8932A (zh) * 2018-08-31 2019-01-01 许彩笛 一种皱链自动调速器及其演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25122A1 (es) * 1994-10-28 1999-02-16 Rodriguez Jose Antonio Tovar Sistema de transmision auto-adaptable del par fuerza-velocidad para vehiculos.
CN2466032Y (zh) * 2001-01-16 2001-12-19 冯培东 自行车储能变速装置
KR20090118020A (ko) * 2009-10-27 2009-11-17 강희인 지름가변식 무단변속장치와 기어블록체인
CN102085902A (zh) * 2010-12-30 2011-06-08 张哲� 一种新型变加速自行车
KR101307691B1 (ko) * 2012-07-23 2013-09-12 강상각 자전거 무단변속장치
CN103791050A (zh) * 2013-12-06 2014-05-14 莫韬 一种链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25122A1 (es) * 1994-10-28 1999-02-16 Rodriguez Jose Antonio Tovar Sistema de transmision auto-adaptable del par fuerza-velocidad para vehiculos.
CN2466032Y (zh) * 2001-01-16 2001-12-19 冯培东 自行车储能变速装置
KR20090118020A (ko) * 2009-10-27 2009-11-17 강희인 지름가변식 무단변속장치와 기어블록체인
CN102085902A (zh) * 2010-12-30 2011-06-08 张哲� 一种新型变加速自行车
KR101307691B1 (ko) * 2012-07-23 2013-09-12 강상각 자전거 무단변속장치
CN103791050A (zh) * 2013-12-06 2014-05-14 莫韬 一种链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8932A (zh) * 2018-08-31 2019-01-01 许彩笛 一种皱链自动调速器及其演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5255B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5096U (zh) 等效直径可调链轮装置、无级变速装置及动力系统
CN202349132U (zh)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JP2006523578A (ja) 自転車変速機および他の原動機用のスプロケット群
CN107585255A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变链条
CN104879430B (zh) 具有智能自动调整预压力功能的减震器
CN203268288U (zh) 一种无链自行车变速传动装置
CN107261472B (zh) 一种基于电机控制的可自动调速的滑板
CN106195257A (zh) 一种amt自动选换挡装置
CN102777550B (zh) 锥体笼式齿条变速装置
CN107512360A (zh) 一种基于可变链条的自行车
CN103964183B (zh) 一种用于轮胎自动化生产线的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CN205896077U (zh) 单片无级变速器
CN107023624A (zh) 一种大速比无级变速装置
CN207176233U (zh) 一种自动顶升取布机构
CN108086723A (zh) 一种多运动形式的特效舞台
CN206361097U (zh) 一种多档自动内变速器
CN103644263A (zh) 无级变速箱
CN103072665A (zh) 一种无链自行车变速传动装置
CN111765227A (zh) 一种自动变速的稳定发电设备
CN206318414U (zh) 传送工装
CN109204679A (zh) 一种自行车变速用稳定的传动机构
CN105882873A (zh) 自行车双塔轮变速器
CN205318244U (zh) 带控制器的大比例变速调节电动执行机构
CN107448493B (zh) 一种基于摩擦传递的离合器
CN108953529A (zh) 一种钢丝变速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9

Address after: 362000 Shanglun 309, Lunshan Village, Dongyuan Town, Quanzhou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UANZHOU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BEN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Hepingli Road 2 4702 send peace

Applicant before: Liu Hu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Assignee: Quanzhou Yanlei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ssignor: QUANZHOU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BEN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35000002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ariable chain for bicyc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0323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Quanzhou Yanlei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ssignor: QUANZHOU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BEN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350000024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630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6

Address after: No.3 workshop, No.859, Shanghai South Road, Chuzhou, Anhui

Patentee after: Chuzhou precision magnesium equipment mould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Shanglun 309, Lunshan Village, Dongyuan Town, Quanzhou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BEN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4

Address after: No. 180 Langya Road,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9000 (West 4th Floor, Chuzhou Grand Theater)

Patentee after: Chuzhou Modern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3 workshop, No.859, South Shanghai Road,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9000

Patentee before: Chuzhou precision magnesium equipment mould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