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4737A -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4737A
CN107584737A CN201710550108.1A CN201710550108A CN107584737A CN 107584737 A CN107584737 A CN 107584737A CN 201710550108 A CN201710550108 A CN 201710550108A CN 107584737 A CN107584737 A CN 107584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heater
heating
cover
injection
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0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樱田勇
樱田勇一
高桥幸彦
甲田贵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ei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ei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ei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ei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84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4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0Injection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4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inject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18Heat-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加热筒罩覆盖加热筒(2),该加热筒(2)具有在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上沿轴向(Fs)至少附设了多个加热部(3a、3b、3c…)的调温机构(3m),在构成加热筒罩时,具有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分的保温罩部(5):罩体部(5m),其通过安装于加热筒(2)而在与调温机构(3m)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S),从而覆盖加热筒(2)的至少上半部(2u);和多个分隔部(5a、5bc、5de…),它们从该罩体部(5m)的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突出,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Sab、Scd…)。

Description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加热筒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该加热筒在加热筒主体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至少附设有多个加热部。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将供给至内部的树脂材料维持在熔融状态,构成注射成型机的注射装置的加热筒在外周面上沿轴向附设多个加热部,由此加热到300(℃)前后的高温状态,并且,按各加热区域进行温度控制,以便在轴向上获得最佳的温度分布。因此,以确保保温性来提高节能性并且防止操作员的接触为目的而附设覆盖加热筒的周围的加热筒罩。
以往,作为这种加热筒罩类,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加热筒保温装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加热筒保护罩、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保温方法、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调温机构。
专利文献1的加热筒保温装置的目的在于,降低塑料成型机的消耗电力并且提高保温效果,具体而言,将采用不锈钢材料且形成为双层构造的保温罩表面精加工成镜面,使从加热筒表面放射的热射线(电磁波)朝向加热筒反射,另外,通过外侧的反射板使从内侧的反射板向加热筒相反侧放射的热射线(电磁波)向加热筒侧反射,并且使空气层兼具保温材料的作用而保持高效的保温状态。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目的在于,增加从罩的表面向外部空气的散热能力从而将罩的表面温度抑制得较低,具体而言,具有:安装有安装了喷嘴的加热筒的树脂注射机构部;固定压板,其安装有被加热筒加热而熔融的熔融树脂注入到型腔内的模具中的固定侧模具;以及加热筒保护罩,其覆盖对从树脂供给口投入的材料进行加热熔融的加热筒的外周,在该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表面上的至少一部分上涂敷有散热涂料。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保温方法的目的在于,与在注射缸的外周面上卷绕隔热罩而进行保温的情况相比,以更高的精度对注射缸进行温度控制,成型出高品质的成型品,并且能够使保温套相对于注射缸简单地装卸,从而使成型作业效率化,具体而言,将内置有隔热材料的保温套隔着所需宽度的空隙而整体卷绕在注射缸的除了喷嘴接触部之外的外周面上,从而将注射缸的各部位保持在规定的设定温度。
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调温机构的目的在于,使用隔热材料而获得节能效果并且能够简单地抑制过调节(over shoot),具体而言,构成为具有:加热缸,其通过加热器来加热并且使树脂在内部熔融而使熔融树脂喷出;至少在加热器的配置部分覆盖加热缸的整个周向的隔热材料;以及根据加热缸的温度而使隔热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从加热缸剥离的调温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4-291545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13-226816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10-083090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9-172957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4中公开的现有的加热筒罩类具有如下的问题点。
即,所有的加热筒罩类都试图通过确保隔热性并提高保温性来减少消耗电力并提高节能性,但提高保温性意味着在另一方面无法使温度迅速地降低,因此从确保控制性(响应性)的观点来看为不利因素。因此,像专利文献3和4那样提出了所谓能够调整隔热性能的构造,但因构造复杂化并且伴随繁琐的操作等,很难说一定是适当的改善对策。
另外,通常利用沿加热筒的轴向配置的多个加热部按各加热区域进行温度控制,以在轴向上获得最佳的温度分布,但提高保温性的话,会将高温的空气封闭在加热筒罩类的内侧,从而使轴向的温度分布(温度梯度)平均化的作用也变强。其结果是,在这种情况下,因想要维持正规的温度分布的控制作用而导致增大了消耗电力等,很难说一定会实现消耗电力的充分降低和节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在这样的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课题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M的加热筒罩1的特征在于,加热筒罩覆盖加热筒2,该加热筒2具有在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上沿轴向Fs至少附设了多个加热部3a、3b、3c…的调温机构3m,在构成加热筒罩时,具有保温罩部5,该保温罩部5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分:罩体部5m,通过将该罩体部5m安装到加热筒2上而在该罩体部5m与调温机构3m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S,从而覆盖加热筒2的至少上半部2u;和多个分隔部5a、5bc、5de…,它们从该罩体部5m的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突出,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Sab、Scd…。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M的加热筒装置H的特征在于,该加热筒装置H具有加热筒2和覆盖该加热筒2的加热筒罩,该加热筒2具有在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上沿轴向Fs至少附设了多个加热部3a、3b、3c…的调温机构3m,在构成加热筒装置时,具有加热筒罩1,该加热筒罩1具有保温罩部5,该保温罩部5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分:罩体部5m,通过将罩体部5m安装到加热筒2上而在该罩体部5m与调温机构3m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S,从而覆盖加热筒2的至少上半部2u;和多个分隔部5a、5bc、5de…,它们从该罩体部5m的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突出,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Sab、Scd…。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M的加热筒罩1和加热筒装置H,实现了如下显著的效果。
(1)由于加热筒罩1具有保温罩部5,该保温罩部5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分:罩体部5m,通过将该罩体部5m安装到加热筒2上而在该罩体部5m与调温机构3m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S,从而覆盖加热筒2的至少上半部2u;和多个分隔部5a、5bc、5de…,它们从该罩体部5m的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突出,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Sab、Scd…,因此实现了作为基本作用效果的基于保温性的提高的消耗电力的降低和节能性的提高,除此之外,尤其借助加热部3a、3b…形成的空气的对流(移动)被分隔部5a、5bc…阻止和隔热,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任意的封闭空间Sab、Scd…对其他封闭空间Sab、Scd…的影响(干涉)。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各封闭空间Sab、Scd…单位中的温度控制的响应性并且能够提高对轴向Fs的温度分布(温度梯度)的控制性。而且,其结果是,能够有助于基于消耗电力的进一步降低的节能性的提高。
(2)根据优选的方式,罩体部5m能够由采用了一个板部件的单层构造、或将多个板部件11p、11q隔着规定的间隙Sp层叠而成的多层构造11构成等,能够任意地设定整体的保温性(隔热性),因此能够灵活地响应各种等级和性能要求。
(3)根据优选的方式,如果使分隔部5a、5bc…上的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夹在加热部3a、3b…的轴向Fs上的相互间所产生的间隙Sg…中,则能够使分隔部5a、5bc…与加热部3a、3b…在径向Fd上重叠,从而能够更加提高由分隔部5a、5bc…形成的封闭空间Sab、Scd…的封闭性,因此能够有助于控制的响应性和控制性的进一步提高并且也能够有助于组装性和组装强度的提高。
(4)根据优选的方式,如果按加热筒2中的不同的加热区域Zf、Zm…设置分隔部5a、5bc…(封闭空间Sab、Scd…),则能够更加提高对按各加热区域Zf、Zm…设定的设定温度的追随性(控制性)。
(5)根据优选的方式,如果在调温机构3m中设置使用了沿外周面2ms的周向Ff附设的带式加热器B…的加热部3a、3b…,则调温机构3m能够被直接应用于以往通常使用的加热部3a、3b…,并且能够将现有的加热筒罩作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来利用等,在实施时几乎不需要变更或追加,因此能够确保通用性并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实施。
(6)根据优选的方式,如果在调温机构3m中设置由设置于外周面2ms与带式加热器B…之间的空气通道构成的空冷式的冷却部4a、4b…,则能够提高对冷却侧的控制的响应性和控制性,因此能够更加提高整体的控制性。
(7)根据优选的方式,在构成加热筒罩1时,如果构成为设置有配设于保温罩部5的外侧而覆盖罩体部5m的一部分或全部且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多孔性的保护罩部12,则实现了使操作员远离高温部分的保护,因此能够更加提高安全性并且也能够有助于保温性的稳定化和保温性的进一步提高。
(8)根据优选的方式,在进行保护罩部12的安装时,如果在加热筒2的径向Fd上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于加热筒2侧的安装部13f…、13r…并且将至少该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100的一侧的安装部13f…构成为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则能够排除操作员进行作业的区域中的无用的突出部分,因此能够有助于作业性和安全性、以及设计性(形状性)的提高。
(9)根据优选的方式,在构成加热筒罩1时,如果构成为将保温罩部5形成为覆盖加热筒2的上半部2u的形状,并且设置有覆盖加热筒2的下半部2d且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多孔性的下保护罩部14,则实现了使操作员远离下半部高温部位的保护,因此能够更加提高安全性,并且尤其加热筒2的高温空气不对流的下半部2d不需要保温功能,仅下保护罩部14足以,因此能够有助于基于构成部件的减少实现的低成本性和组装性的提高。
(10)根据优选的方式,在进行下保护罩部14的安装时,如果在加热筒2的径向Fd上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于加热筒2侧的安装部15f…、15r…并且将至少该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100一侧的安装部15f…构成为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则能够排除操作员进行作业的区域中的无用的突出部分,因此能够有助于作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更有助于设计性(形状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的加热筒装置的包含局部提取放大图在内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2是该加热筒装置的沿图3中的Ⅱ-Ⅱ线的包含局部提取放大图在内的剖视主视图。
图3是示出该加热筒装置整体的外观侧视图。
图4是具有该加热筒装置的注射装置的包含控制系统在内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以部件为单位对该加热筒装置所具有的加热筒罩进行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6是构成该加热筒装置的加热筒罩的罩体部的内表面立体图。
图7是使用了该加热筒装置的成型时的与喷射数对应的加热筒电能的变化特性图。
图8是使用了该加热筒装置的成型时的与喷射数对应的加热器输出率的变化特性图。
图9是使用了该加热筒装置的成型时的与喷射数对应的树脂温度的变化特性图。
标号说明
1:加热筒罩;2:加热筒;2m:加热筒主体;2ms:加热筒主体的外周面;2u:加热筒的上半部;2d:加热筒的下半部;3a:加热部;3b:加热部;3c:加热部;3m:调温机构;4a:冷却部;4b:冷却部;4c:冷却部;5:保温罩部;5a:分隔部;5bc:分隔部;5de:分隔部;5m:罩体部;5mi:罩体部的内表面;11:多层构造;11p:板部件(内板部件);11q:板部件(外板部件);12:保护罩部(上保护罩部);13f:安装部;13r:安装部;14:下保护罩部;15f:安装部;15r:安装部;100:操作面;M:注射成型机;H:加热筒装置;Fs:轴向;Fd:径向;Ff:周向;B:带式加热器;S:遮蔽空间;Sab:封闭空间;Scd:封闭空间;Sp:间隙;Sg:间隙;Zf:前部加热区域;Zm:中间部加热区域;Zrf: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r:后部后侧加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举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来详细地进行说明。
另外,附图并不限定本发明,而是用于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另外,关于公知部分,为了避免发明的不清楚化,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6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加热筒装置H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4中,Mi是注射装置,由该注射装置Mi和未图示的合模装置构成注射成型机M。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装置H包含有该注射装置Mi的大致前半部分。
加热筒装置H大致具有加热筒2和覆盖该加热筒2的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在这种情况下,在加热筒2中包含有加热筒主体2m和配置在该加热筒主体2m的外侧的调温机构3m。
加热筒主体2m在前端具有注射喷嘴2n,并且加热筒主体2m的后端与材料供给部21结合,该材料供给部21具有向加热筒主体2m的内部供给成型材料的料斗21h。另外,在加热筒主体2m的内部插入有螺杆22,该螺杆22的后端通过向材料供给部21的后方伸出而与对该螺杆22进行旋转驱动和进退驱动的省略了详细说明的螺杆驱动部23连接。
而且,在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和注射喷嘴2n的外周面2ns上附设有调温机构3m。调温机构3m具有附设在注射喷嘴2n的外周面2ns上的加热部3s,并且具有沿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的轴向Fs附设的多个加热部3a、3b、3c、3d、3e、3f和冷却部4a、4b、4c、4d、4e、4f。在这种情况下,各加热部3a、3b…3f采用沿外周面2ms的周向Ff附设的(卷绕的)带式加热器B…。加热部3a、3b…3f以往通常采用带式加热器B…。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装置H能够直接以最佳的方式应用于采用了这样的带式加热器B…的加热部3a、3b…3f。因此,像后述那样,由于能够将现有的加热筒罩作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来使用等,在实施时几乎不需要变更或追加,因此具有能够确保通用性并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实施的优点。
另外,冷却部4a、4b…4f通过空冷式由设置于外周面2ms与带式加热器B…之间的空气通道(气套)构成。虽然省略了该空气通道的图示,但如图2~图5所示,例如在冷却部4e(其他冷却部4a、4b…也相同)的情况下,构成为在外周面2ms与带式加热器B之间夹有切缝形成了锯齿图案或平行配置的多个图案等的板部件C,且设置有与该切缝的一端连通的空气供给口32。另外,切缝的另一端通过与未图示的空气排出口连通而向大气开放。如果设置这样的冷却部4a、4b…4f,则能够提高对冷却侧的控制的响应性和控制性,因此具有能够更加提高整体的控制性的优点。在图2中,33表示采用了热电偶的温度传感器T(参照图4)的安装口(插入口)。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部3s对注射喷嘴2n(喷嘴加热区域)进行加热或冷却(空冷),另外,包含冷却部4a在内的加热部3a和包含冷却部4b在内的加热部3b对加热筒主体2m的前部(前部加热区域Zf)进行加热或冷却(空冷),包含冷却部4c在内的加热部3c和包含冷却部4d在内的加热部3d对加热筒主体2m的中间部(中间部加热区域Zm)进行加热或冷却(空冷),包含冷却部4e在内的加热部3e对加热筒主体2m的后部前侧(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f)进行加热或冷却(空冷),包含冷却部4f在内的加热部3f对加热筒主体2m的后部后侧(后部后侧加热区域Zrr)进行加热或冷却(空冷)。这样,如果在加热筒主体2m上的作为不同的加热区域的前部加热区域Zf、中间部加热区域Zm、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f、后部后侧加热区域Zrr设置包含冷却部4a…在内的加热部3a…,则尤其能够抑制因螺杆22的旋转而导致树脂材料被剪切时的剪切热的产生部位的无用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温度控制,从而有助于成型品质的提高。
另外,在图4中,D表示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装置H的驱动控制系统。41是由计算机系统构成的成型机控制器,具有负责注射成型机M中的整体控制的功能。42是供电部,该供电部42的输出部与构成各加热部3a、3b…的带式加热器B…连接,并且供电部42的控制输入部与成型机控制器41连接。43是包含空气泵和阀在内的空气供给部,该空气供给部43的输出部与各冷却部4a、4b…的空气供给口32…连接,并且空气供给部43的控制输入部与成型机控制器41连接。另外,对加热筒主体2m上的各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T…与成型机控制器41连接。而且,由成型机控制器41对供电部42施加加热控制信号并且对空气供给部43施加冷却控制信号。
接下来,参照图1~图6具体地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结构进行说明。
加热筒罩1大致具有保温罩部5、保护罩部(上保护罩部)12以及下保护罩部14。在这种情况下,保温罩部5构成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具有覆盖加热筒2的上半部2u的形状,并且上保护罩部12配设于该保温罩部5的外侧并具有覆盖该保温罩部5的形状,并且,下保护罩部14具有覆盖加热筒2的下半部2d的形状。
首先,对保温罩部5的结构进行说明。保温罩部5构成为:具有罩体部5m,该罩体部5m通过安装到加热筒2上而在与调温机构3m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S,从而覆盖加热筒2的上半部2u,并且保温罩部5一体地设置有多个分隔部5a、5bc、5de…,它们从罩体部5m的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突出,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Sab、Scd、Se…。
如图2和图5所示,罩体部5m由将两个板部件11p、11q隔着规定的间隙Sp层叠起来的多层构造(双层构造)11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为配置于内侧的内板部件11p,另一个为配置于外侧的外板部件11q。由于各板部件11p、11q的形成原材料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因此期望具有耐热性的金属原材料,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原材料。在例示的情况下,内板部件11p使用钢材料,外板部件11q使用不锈钢材料。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以考虑强度和加工性等来任意地选定厚度。
另外,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罩体部5m采用将两个板部件11p、11q隔着规定的间隙Sp层叠而成的双层构造11,但也可以是采用一个板部件的单层构造,根据需要也可以是将三个以上的板部件11p…隔着规定的间隙Sp…层叠而成的多层构造,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层数。这样,由于罩体部5m可以通过各种层数构造来实施,因此能够任意地设定整体的保温性(隔热性)等,从而能够灵活地响应各种等级和性能要求。
另外,内板部件11p选定为覆盖加热筒2上的前侧的加热部3a至后侧的加热部3f的长度,并且截面形状像图2所示那样形成为覆盖加热筒2的上半部2u的形状。例示的形状为半八边形,但也可以选定其他半多边形或半圆形等具有同样功能的各种形状。另一方面,如图1和图6所示,在作为罩体部5m的内表面的内板部件11p的内表面5mi上一体地设置有多个(例示为五个)分隔部5a、5bc、5de、5ef、5f,它们从该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呈大致直角地突出,并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例示为四个)封闭空间Sab、Scd、Se、Sf。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内板部件11p的前端和后端的分隔部5a和分隔部5f兼作为内板部件11p,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将该内板部件11p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弯折而一体形成,并且位于中间的分隔部5bc、5de、5ef能够通过焊接等来固定另外形成的U形板部件。因此,位于中间的各分隔部5bc、5de、5ef由与内板部件11p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厚度)形成。由此,各分隔部5a、5bc、5de、5ef、5f与内板部件11p成为一体。
并且,该内板部件11p直接安装于加热筒主体2m侧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使前端的分隔部5a的内端边5as与加热筒主体2m的位于加热部3a(冷却部4a)的前侧的外周面2ms抵接(卡定),并且将内板部件11p的后端部内表面载置于图5所示的设置于加热筒主体2m的后端的直径比该加热筒主体2m大的凸缘部2mf的外周面2mfs,并像图3所示那样能够通过固定螺栓51…来固定。因此,后端的分隔部5f位于与凸缘部2mf的后端面对置的位置。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其他分隔部5bc、5de、5ef夹在各加热部3a、3b、3c…的轴向Fs上的相互间所产生的间隙Sg…。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包含各冷却部4a…在内的各加热部3a…与加热筒主体2m上的加热区域即前部加热区域Zf、中间部加热区域Zm、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f、后部后侧加热区域Zrr对应地设置,因此通常像图1所示那样,在各加热部3a…的轴向Fs上的相互间产生间隙Sg…,并且该间隙Sg…的深度即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与加热部3a…的外周面之间的深度为Lm。因此,例如如图1所示,分隔部5bc能够夹在加热部3b与3c之间的间隙Sg。其他分隔部5de、5ef也是同样的,如图1所示,分隔部5de能够夹在加热部3d与3e之间的间隙Sg,并且如图4所示,分隔部5ef能够夹在加热部3e与3f之间的间隙Sg。此时,各分隔部5bc、5de、5ef的内端边可以与加热筒主体2m的外周面2ms抵接(卡定),也可以处于像图1所示那样分离的(浮起的)状态。
如果这样安装,则使分隔部5a、5bc…与加热部3a、3b…在径向Fd上重叠,从而能够更加提高由分隔部5a、5bc…形成的封闭空间Sab、Scd…的封闭性,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有助于控制的响应性和控制性的进一步提高并且也能够有助于组装性和组装强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内板部件11p的外表面上固定前后一对间隔部件52、53,该间隔部件52、53用于形成内板部件11p与外板部件11q之间的间隙Sp。在这种情况下,前侧的隔板部件52在内板部件11p的外表面上位于轴向Fs上的加热部3a与3b之间,并且后侧的隔板部件53在内板部件11p的外表面上位于轴向Fs上的加热部5f与凸缘部2mf之间。各间隔部件52、53优选沿周向Ff的大致整个宽度配置。
而且,相对于该内板部件11p的隔板部件52、53载置形成为大致相似形状的外板部件11q的内表面,通过固定螺栓55…等固定于隔板部件52、53上。以上,构成了保温罩部5。
接下来,对附属于保温罩5的上保护罩部12和下保护罩部14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5所示,上保护罩部12配设于保温罩部5的外侧而形成为覆盖罩体部5m的形状,并且在一部分(或全部)形成多孔面55…。在例示的情况下,通过在上保护罩部12的包含倾斜面在内的上表面上设置多孔面55…来确保充分的透气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上保护罩部12覆盖罩体部5m的范围可以是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可以考虑安全性等而任意地选定该范围。如果设置这样的上保护罩部12,则实现了使操作员远离高温部分的保护,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更加提高安全性并且也能够有助于保温性的稳定化和保温性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进行上保护罩部12的安装时,在加热筒2的径向Fd上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于加热筒2侧的安装部13f…、13r…。在这种情况下,在靠加热筒2侧的安装于加热筒2的内板部件11p上的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100的一侧设置安装部13f…,在另一侧设置安装部13r…。如图2所示,安装部13f…由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构成。即,在例示的情况下,在内板部件11p的侧面的前后位置上形成有插入用的切缝62s…,并且在上保护罩部12的侧面的下端部形成有向内侧呈大致直角弯折的弯折部,在该弯折部的前端一体形成有插入该切缝62s…的突起片62p…。另外,另一个安装部13r…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使用了螺栓螺母61…的通常的安装构造。
这样,在进行上保护罩部12的安装时,如果在加热筒2的径向Fd上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于加热筒2侧的安装部13f…、13r…,并且将至少该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100的一侧的安装部13f…构成为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则能够排除操作员进行作业的区域中的无用的突出部分,因此具有能够有助于作业性和安全性、更有助于设计性(形状性)的提高的优点。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5所示,下保护罩部14形成为覆盖加热筒2的下半部2d的形状,并且在一部分或全部形成多孔面56…。在例示的情况下,通过在下保护罩14的包含倾斜面在内的下表面上设置多孔面56…来确保充分的透气性。这样,作为针对加热筒2的下半部2d的罩,仅下保护罩部14足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下保护罩部14覆盖加热筒2的下半部2d的范围可以是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可以考虑安全性等而任意地选定该范围。由此,由于实现了使操作员远离下半部高温部位的保护,因此能够更加提高安全性并且尤其加热筒2的高温空气不对流的下半部2d不需要保温功能,仅下保护罩部14足以,因此具有能够有助于基于构成部件的减少实现的低成本性和组装性的提高的优点。
另外,在进行下保护罩部14的安装时,基本可以与上述的上保护罩部12同样地进行安装。即,在加热筒2的径向Fd上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于加热筒2侧的安装部15f…、15r…。在这种情况下,在靠加热筒2侧的安装于加热筒2的内板部件11p上的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100的一侧设置安装部15f…,在另一侧设置安装部15r…。如图2所示,安装部15f…由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构成。在例示的情况下,在内板部件11p的侧面的前后位置上形成有插入用的切缝66s…,并且在下保护罩部14的侧面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内侧呈大致直角弯折的弯折部,在该弯折部的前端一体形成有插入该切缝66s…的突起片66p…。另外,另一个安装部15r…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使用了螺栓螺母65…的通常的安装构造。
这样,在进行下保护罩部14的安装时,如果在加热筒2的径向Fd上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于加热筒2侧的安装部15f…、15r…,并且将至少该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100的一侧的安装部15f…构成为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则能够排除操作员进行作业的区域中的无用的突出部分,因此具有能够有助于作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更有助于设计性(形状性)的提高的优点。
接下来,参照图1~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功能(作用)进行说明。
在注射成型机M的情况下,在生产时的运转过程中,由各加热部3a…和冷却部4a…对加热筒装置H中的加热筒主体2m上的各加热区域Zf、Zm、Zrf、Zrr进行调温控制,以使得各加热区域Zf、Zm、Zrf、Zrr成为设定温度。即,各加热区域Zf、Zm、Zrf、Zrr的加热温度由温度传感器T…进行检测,通过成型机控制器41对供电部42和空气供给部43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所检测的加热温度成为设定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加热控制时,由供电部42对加热部3a…的带式加热器B…进行通电控制,在进行冷却控制时,由空气供给部43控制对冷却部4a…的通气量。
另一方面,向加热筒2的周围进行散热,但散热被具有隔热性的保温罩部5阻止(隔热)。即,由于保温罩部5具备一体地具有如下部分的基本构造:罩体部5m,其通过安装于加热筒2而在与调温机构3m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S,从而覆盖加热筒2的至少上半部2u;和多个分隔部5a、5bc…,它们从该罩体部5m的内表面5mi朝向调温机构3m突出,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Sab、Scd…,因此能够获得如下的基本作用效果:实现了基于保温性的提高的消耗电力的降低和节能性的提高。
此外,由于借助加热部3a、3b…形成的空气的对流(移动)被分隔部5a、5bc…阻止和隔热,因此大幅降低了任意的封闭空间Sab、Scd…对其他封闭空间Sab、Scd…的影响(干涉)。其结果是,提高了各封闭空间Sab、Scd…单位中的温度控制的响应性并且提高了对轴向Fs的温度分布(温度梯度)的控制性。而且,其结果是,也实现了基于消耗电力的进一步降低的节能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封闭空间Sab、Scd…按加热筒2中的不同的加热区域Zf、Zm、Zrf、Zrr设定,因此更加提高了对按各加热区域Zf、Zm…设定的设定温度的追随性(控制性)。
图7~图9示出了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情况和使用了现有的加热筒罩(没有各分隔部5a…的罩)的情况下对各特性的影响的试验结果(数据)。
图7示出了加热筒2中的电能(Wh)相对于喷射数(次)的变化特性,Pi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情况下的特性线,Pn表示使用了现有的加热筒罩的情况下的特性线。可以确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降低了消耗电力,从而提高了节能性。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筒罩的改善率(削减率)大致为2.3(%)。
另外,图8示出了加热筒2中的加热器输出率(%)相对于喷射数(次)的变化特性,Qmi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加热筒2中的中间部加热区域Zm的特性线,Qmn表示使用了现有的加热筒罩的加热筒2中的中间部加热区域Zm的特性线,Qri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加热筒2中的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f的特性线,Qrn表示使用了现有的加热筒罩的加热筒2中的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f的特性线。可以确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而,在中间部加热区域Zm和后部前侧加热区域Zrf中的任意一个区域中,加热器输出率(%)都维持较低的状态,从而确保了稳定性。
并且,图9示出了树脂温度(℃)相对于喷射数(次)的变化特性,Ri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的情况下的特性线,Rn表示使用了现有的加热筒罩的情况下的特性线。可以确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罩1而实现了树脂温度(℃)的稳定化。
以上,详细地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对于细节的结构、形状、原材料、数量、数值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地变更、追加、删除。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罩体部5m形成为覆盖加热筒2的上半部2u的形状的情况,但并不是排除包含下半部2d的情况。另外,对通过分隔部5a、5bc…将遮蔽空间S分割为四个封闭空间Sab、Scd…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封闭空间Sab、Scd…(分隔部5a、5bc…)的数量是任意的。另一方面,示出了加热部3a…和冷却部4a…组合的例子,但也可以仅是加热部3a…。此时,作为加热部3a…而例示了带式加热器B…,作为冷却部4a…而例示了空冷式,但并不限定于例示。另外,对分隔部5a、5bc、5de…使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夹在加热部3a、3b、3c…的轴向Fs上的相互间所产生的间隙Sg…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并不是排除未夹在间隙的情况。并且,下保护罩部12和下保护罩部14并不是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能够用于具有在加热筒主体的外周面上附设有至少多个加热部而成的加热筒的各种注射成型机。

Claims (16)

1.一种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该加热筒罩覆盖加热筒,该加热筒具有调温机构,该调温机构在加热筒主体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至少附设有多个加热部,所述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筒罩具有保温罩部,该保温罩部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分:
罩体部,通过将该罩体部安装到所述加热筒上而在所述罩体部与所述调温机构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从而覆盖所述加热筒的至少上半部;和多个分隔部,它们从该罩体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调温机构突出,将所述遮蔽空间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部由多层构造构成,该多层构造是将多个板部件隔着规定的间隙层叠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部由采用了一个板部件的单层构造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按所述加热筒中的不同的加热区域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区域中,从所述加热筒的前侧起依次包含前部加热区域、中间部加热区域、后部前侧加热区域、后部后侧加热区域这些各加热区域或这些各加热区域的组合。
6.一种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所述加热筒装置具有加热筒和覆盖该加热筒的加热筒罩,该加热筒具有调温机构,该调温机构在加热筒主体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至少附设有多个加热部,所述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筒装置具有加热筒罩,该加热筒罩具有保温罩部,该保温罩部一体地设置有如下部分:罩体部,通过将该罩体部安装到所述加热筒上而在所述罩体部与所述调温机构之间形成规定的遮蔽空间,从而覆盖所述加热筒的至少上半部;和多个分隔部,它们从该罩体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调温机构突出,将所述遮蔽空间分割为多个封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的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夹在所述加热部的所述轴向上的相互间所产生的间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空间按所述加热筒中的不同的加热区域而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区域中,从所述加热筒的前侧起依次包含前部加热区域、中间部加热区域、后部前侧加热区域、后部后侧加热区域这些各加热区域或这些各加热区域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机构具有采用了沿所述外周面的周向附设的带式加热器的加热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机构具有空冷式的冷却部,该冷却部由设置于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带式加热器之间的空气通道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板部件夹在所述加热筒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带式加热器之间,由在该板部件上形成了图案的切缝构成所述空气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筒罩具有保护罩部,该保护罩部配设于所述罩体部的外侧而覆盖该罩体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并且在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多孔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罩部在所述加热筒的径向上的左右两侧具有安装于所述加热筒侧的安装部,并且至少该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的一侧的安装部构成为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筒罩的所述罩体部形成为覆盖所述加热筒的上半部的形状,并且,所述加热筒罩具有下保护罩部,该下保护罩部覆盖所述加热筒的下半部且在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多孔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保护罩部在所述加热筒的径向上的左右两侧具有安装于所述加热筒侧的安装部,并且至少该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操作面的一侧的安装部构成为在外侧不产生突出部的卡定构造。
CN201710550108.1A 2016-07-08 2017-07-07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Pending CN1075847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5678 2016-07-08
JP2016135678A JP6461864B2 (ja) 2016-07-08 2016-07-08 射出成形機の加熱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4737A true CN107584737A (zh) 2018-01-16

Family

ID=60892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0108.1A Pending CN107584737A (zh) 2016-07-08 2017-07-07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7338B2 (zh)
JP (1) JP6461864B2 (zh)
CN (1) CN1075847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7821B2 (en) * 2017-03-07 2019-08-27 Itron Networked Solutions, Inc. Reduced latency operating modes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JP6862248B2 (ja) * 2017-03-31 2021-04-2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DE102018118113B4 (de) * 2018-07-26 2023-03-30 Leistritz Extrusionstechnik Gmbh Schutzabdeckung für eine 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n Extruder, und Maschine, insbesondere Extruder, mit einer solchen Schutzabdeckung
KR102325336B1 (ko) * 2018-12-07 2021-11-11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사출성형기용 온도조절장치
CN110063656B (zh) * 2019-05-07 2024-05-28 苏州华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真空绝热饮水机热缸
JP7491038B2 (ja) 2020-04-24 202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可塑化装置、三次元造形装置、および射出成形装置
WO2023132032A1 (ja) * 2022-01-06 2023-07-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加熱筒カバー
DE102022120025A1 (de) 2022-08-09 2024-02-15 Arburg Gmbh + Co Kg Materialzuführeinrichtung zur Bereitstellung plastifizierbarer Materialie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9797A (ja) * 1992-03-24 1993-10-19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のヒートカバー
JP2004291545A (ja) * 2003-03-28 2004-10-21 Gloria Dash:Kk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機における加熱筒保温装置
KR101132440B1 (ko) * 2011-07-21 2012-04-24 김상직 고주파 유도가열방식을 이용한 실린더의 히팅장치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2412582U (zh) * 2011-12-31 2012-09-05 吴焕雄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余热采集器
CN102958665A (zh) * 2010-06-25 2013-03-06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注射成形机
JP2015136852A (ja) * 2014-01-22 2015-07-30 株式会社コスモテック 保温カバー体および射出成型機
CN104968481A (zh) * 2013-01-30 2015-10-07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注塑成形机
CN105538633A (zh) * 2014-10-27 2016-05-04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装置
CN105658402A (zh) * 2013-07-26 2016-06-08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一种注塑成型机的温度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0122U (ja) * 1982-06-11 1983-12-17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等の加熱シリンダ空冷装置
JP2009172957A (ja) 2008-01-28 2009-08-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成形機
JP5072038B2 (ja) 2008-10-02 2012-11-14 スターテクノ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射出シリンダの保温ジャケット
JP5357351B2 (ja) 2012-03-29 2013-12-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加熱筒保護カバー、樹脂飛散防止カバー、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た射出成形機
HK1191507A2 (zh) * 2013-12-03 2014-07-25 漢培有限公司 種設有熱泵的液體加熱裝置及其應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9797A (ja) * 1992-03-24 1993-10-19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のヒートカバー
JP2004291545A (ja) * 2003-03-28 2004-10-21 Gloria Dash:Kk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機における加熱筒保温装置
CN102958665A (zh) * 2010-06-25 2013-03-06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注射成形机
KR101132440B1 (ko) * 2011-07-21 2012-04-24 김상직 고주파 유도가열방식을 이용한 실린더의 히팅장치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2412582U (zh) * 2011-12-31 2012-09-05 吴焕雄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余热采集器
CN104968481A (zh) * 2013-01-30 2015-10-07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注塑成形机
CN105658402A (zh) * 2013-07-26 2016-06-08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一种注塑成型机的温度控制方法
JP2015136852A (ja) * 2014-01-22 2015-07-30 株式会社コスモテック 保温カバー体および射出成型機
CN105538633A (zh) * 2014-10-27 2016-05-04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61864B2 (ja) 2019-01-30
US20180009140A1 (en) 2018-01-11
US10427338B2 (en) 2019-10-01
JP2018001713A (ja)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4737A (zh)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筒罩和加热筒装置
WO2012114817A1 (ja) オートクレーブ及び成形材の加熱硬化方法
CN109287018A (zh) 电磁感应加热模块及散热结构
TR201807296T4 (tr) Egzotermik bir besleme ünitesi gövdesine ve izole edici bir dış kaplamaya sahip olan bir besleme ünitesinin üretimine yönelik yöntem.
CN204547096U (zh)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CN106493987A (zh) 应用于温等静压机的保温控温结构与方法
CN104690986A (zh) 微波混合加热加压装置
JP2013226816A (ja) 射出成形機の加熱筒保護カバー、樹脂飛散防止カバー、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た射出成形機
DE3362430D1 (en) Multi-cavity hot runner manifold
CN105500611A (zh) 一种多功能电视机后壳模具
CN109435168A (zh) 一种节能型热咀
CN205970017U (zh) 打印机中的冷却机构
US10953582B2 (en) Mesh injection mold
CN208487782U (zh) 一种强制风冷装置
CN207273831U (zh) 一种用于挤出机的带散热功能的电热圈
CN207240775U (zh) 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温度控制结构
CN104319946B (zh) 大型发电机端部不同导流结构的内附金属镜式真空屏蔽
CN205900281U (zh) 点火线圈
CN106335182A (zh) 一种高效保温的3d打印机快拆式喷头
CN208596975U (zh) 一种发电机转子护环
CN206130258U (zh) 一种一体式单向电磁阀
CN107415121B (zh) 用于脉冲发动机隔舱式隔离装置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EP2495085B1 (en) Injector for equipment for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 materials
CN201626090U (zh) 一种顺序注塑针阀式热喷嘴
JP2004291545A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機における加熱筒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