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1810A -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1810A
CN107561810A CN201711059688.0A CN201711059688A CN107561810A CN 107561810 A CN107561810 A CN 107561810A CN 201711059688 A CN201711059688 A CN 201711059688A CN 107561810 A CN107561810 A CN 107561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preparation
cut
region
bo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96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毅
周伟杰
裴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96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1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1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1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以及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第二玻璃板;在第一玻璃板上以及第二玻璃板上分别画出待切割区域;在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的周围丝印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在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设置第二预设厚度的支撑物;将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该制作方法通过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先设置支撑物,再进行贴合,保证最终贴合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使边框胶的整体厚度相同,进而保证了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贴合后的均匀性,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最终形成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后视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针对于汽车中电致变色后视镜而言,当汽车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若后方有汽车行驶,大灯的灯光照射在后视镜上,强光照到驾驶员的眼睛上会使其产生眩光,瞬间眼前一片漆黑,极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通过采用电致变色后视镜,当有强光照射到后视镜上时,后视镜上的传感器将光信号发送给微机,经过信号处理,控制电路会使镜面变色用于吸收强光,进而削减强光的反射。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后视镜均匀性很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以及制作方法,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第二玻璃板;
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画出待切割区域;
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的周围丝印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
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设置第二预设厚度的支撑物;
将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方向上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完成后,进行固化处理。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完成后,在所述第二玻璃板上沿着待切割区域进行切割,形成预设形状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分别为所述预设尺寸的矩形玻璃板。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厚度的范围为0.15mm-0.25m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范围为0.1mm-0.3m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支撑物为垫片。
优选的,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支撑物为硬质保护膜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设置有待切割区域;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的支撑物;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待切割区域周围的边框胶,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
其中,沿着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进行切割,形成预设形状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第二玻璃板;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画出待切割区域;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的周围丝印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设置第二预设厚度的支撑物;将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方向上相对应设置。
由此可知,通过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先设置支撑物,再进行贴合,保证最终贴合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使边框胶的整体厚度相同,进而保证了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贴合后的均匀性,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最终形成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图4为图1所示的制作方法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S101:提供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第二玻璃板。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图2中以第一玻璃板为例进行示意说明,所述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11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分别为所述预设尺寸的矩形玻璃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对第一玻璃板11以及第二玻璃板的形状以及尺寸进行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S102: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画出待切割区域。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图2中以第一玻璃板为例进行示意说明,分别在第一玻璃板11上以及第二玻璃板上形成待切割区域12,该待切割区域12依据最终需要形成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形状而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且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与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S103: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的周围丝印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
具体的,如图3所示,图3中以第一玻璃板为例进行示意说明,通过在第一玻璃板11上的待切割区域12的周围丝印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13或以点胶的方式形成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13,用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
S104: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设置第二预设厚度的支撑物。
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中以第一玻璃板为例进行示意说明,该支撑物14可以为垫片也可以为硬质保护膜层,用于保证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贴合过程中以及贴合完成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间隔相等,该支撑物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S105:将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方向上相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通过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先设置支撑物,再进行贴合,保证最终贴合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使边框胶的整体厚度相同,进而保证了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贴合后的均匀性,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最终形成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完成后,进行固化处理。
具体的,通过固化处理,保证贴合后的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的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完成后,在所述第二玻璃板上沿着待切割区域进行切割,形成预设形状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厚度的范围为0.15mm-0.25mm,包括端点值。
具体的,所述边框胶的厚度可以为0.15mm或0.2mm或0.25mm,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范围为0.1mm-0.3mm,包括端点值。
具体的,所述支撑物的厚度可以为0.1mm或0.2mm或0.3mm,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控制支撑物的厚度可以确定贴合完成后的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截面示意图,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设置有待切割区域;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的支撑物;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待切割区域周围的边框胶,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
其中,沿着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进行切割,形成预设形状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通过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先设置支撑物,再进行贴合,保证最终贴合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使边框胶的整体厚度相同,进而保证了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贴合后的均匀性,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最终形成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均匀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第二玻璃板;
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画出待切割区域;
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的周围丝印第一预设厚度的边框胶;
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设置第二预设厚度的支撑物;
将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方向上相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完成后,进行固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完成后,在所述第二玻璃板上沿着待切割区域进行切割,形成预设形状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尺寸的第一玻璃板以及所述第二玻璃板分别为所述预设尺寸的矩形玻璃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的范围为0.15mm-0.25mm,包括端点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范围为0.1mm-0.3mm,包括端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物为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物为硬质保护膜层。
9.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用上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上分别设置有待切割区域;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的支撑物;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待切割区域周围的边框胶,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贴合;
其中,沿着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待切割区域进行切割,形成预设形状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CN201711059688.0A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7561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688.0A CN107561810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688.0A CN107561810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1810A true CN107561810A (zh) 2018-01-09

Family

ID=61032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9688.0A Pending CN107561810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18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3417A (zh) * 2019-03-06 2019-04-2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盒体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7714A1 (en) * 2000-02-07 2003-07-24 Wolfgang Athenstaedt Electrochromic dimmer system
CN1784631A (zh) * 2003-05-06 2006-06-07 金泰克斯公司 车辆后视镜元件及安装有这些元件的组合件
CN102062983A (zh) * 2002-04-03 2011-05-18 金泰克斯公司 包含显示器/信号灯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组件
CN102998872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华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光电变色器件
CN103869570A (zh) * 2014-03-03 2014-06-18 赵博选 一种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62243A (zh) * 2014-10-24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7714A1 (en) * 2000-02-07 2003-07-24 Wolfgang Athenstaedt Electrochromic dimmer system
CN102062983A (zh) * 2002-04-03 2011-05-18 金泰克斯公司 包含显示器/信号灯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组件
CN1784631A (zh) * 2003-05-06 2006-06-07 金泰克斯公司 车辆后视镜元件及安装有这些元件的组合件
CN102998872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华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光电变色器件
CN103869570A (zh) * 2014-03-03 2014-06-18 赵博选 一种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62243A (zh) * 2014-10-24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3417A (zh) * 2019-03-06 2019-04-2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盒体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0461C (zh) 一种汽车防眩方法及其装置
CN110171274A (zh) 一种调光中空玻璃
JP3199938U (ja) スマート型電子カーテンを有する天窓
CN107765491A (zh) 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后视镜
CN111542430A (zh) 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和活性物质浓度梯度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JP2020536037A (ja) 電気的に制御可能な光学特性を有する複合ペイン
CN107561810A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CN209514265U (zh) 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
CN109835149A (zh) 一种防眩夹层玻璃
CN205176422U (zh) 防眩目镜片及汽车防眩后视镜
CN202923350U (zh) 自动调节透光率挡风玻璃
CN207466493U (zh) 一种新型后视镜
CN20929706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反型调光玻璃
CN203888708U (zh) 一种防眩光汽车后视镜
CN204575998U (zh) 一种驾驶用防眩目眼镜
CN206926586U (zh) 一种电致变色车载后视镜模组及电致变色车载后视镜
JP2015160534A (ja) 車両用調光装置
CN207496186U (zh) 一种控制盒厚的贴合装置
KR20190011383A (ko) 차량용 스마트 윈도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4407450A (zh) 一种防眩液晶眼镜的设计方法与装置
CN204256305U (zh) 防眩光液晶眼镜
CN207140952U (zh) 一种防眩光后视镜
CN207133554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
CN208277947U (zh) 汽车及该汽车盲区镜装置
CN206115107U (zh) 一种液晶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