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1907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1907A
CN107541907A CN201710378758.2A CN201710378758A CN107541907A CN 107541907 A CN107541907 A CN 107541907A CN 201710378758 A CN201710378758 A CN 201710378758A CN 107541907 A CN107541907 A CN 107541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mentioned
lid
locking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87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1907B (zh
Inventor
山下太郎
山下太一郎
林正二
友部克史
飞田达成
小谷直己
高桥幸太郎
菅原道太
中泽健次
芳贺大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41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1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1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1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以小力从水槽的内侧敞开盖体的衣物处理装置。具备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11)、支撑旋转滚筒的箱体(4)、被轴支承为能在从闭合位置至全开位置的规定角度自由开闭来对用于拿出、放入衣物(6)的投入口(8)进行开闭的设于箱体的盖体(7)、以及在闭合位置锁定盖体的盖体卡定机构,盖体卡定机构还具备被轴支承为能自由摆动的第一卡定钩(29a)、与第一卡定钩卡合的第一钩承接机构(37a)、被轴支承为能自由摆动的第二卡定钩(29b)、以及与第二卡定钩卡合第二钩承接机构(37b),当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对盖体施加了打开方向的力时,从第一钩承接机构解除第一卡定钩的力比从第二钩承接机构解除第二卡定钩的力小。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衣物的洗涤以及/或者烘干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在水平配置或者近似水平地倾斜配置的水槽内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配置有滚筒,绕旋转轴驱动滚筒使之旋转来对衣物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直至烘干。滚筒式洗衣机进行衣物的洗涤、漂洗、直至脱水。
在旋转式的滚筒的前面侧设置有开闭式的盖体,当在洗涤前、或者直至洗涤结束、或者直至烘干结束之后拿出、放入衣物时,打开该盖体来拿出、放入衣物。为此,设有在洗涤或者烘干等的运转中锁定盖体的盖锁定机构、和具备盖敞开操作杆等以此来敞开该盖锁定机构从而敞开盖的盖敞开机构。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衣物处理装置(滚筒式洗衣机)构成为,“具备形成于箱体的正面侧且能够自由开闭地覆盖用于相对于容纳衣物的容纳槽拿出、放入衣物的开口部的门体、以及锁定上述门体的门开关装置,在上述门体所具有的门闩形成的爪部构成为在形成于上述门开关装置的卡定部卡定,上述爪部卡定于上述卡定部的滑动接触部由如下面构成:上述爪部在以保持卡定于上述卡定部的状态使上述门体打开后最初与作用于上述卡定部的外力的方向成钝角、且上述钝角不同的连续的面(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容纳槽的门体的闭合时能够以规定以下的力从容纳槽的内侧打开门体的衣物处理装置(说明书摘要的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1845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若从容纳槽的内侧施加力,则门闩从卡定部受到反作用力而旋转,从而能够打开容纳槽的门体。但是,由于门闩的爪部是不同钝角的组合,所以在锁定中也因来自容纳槽的内侧的力而产生打开门闩的方向上的力,进而可靠的锁定存在极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以不会在运转中的洗涤工序、脱水工序中打开盖体的方式在闭合位置可靠地闭合盖体,并且洗衣烘干机结束运转而门开关装置(卡定钩控制机构)解除门体的锁定之后,能够以规定以下的力从容纳槽的内侧开闭盖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进行衣物的洗涤以及/或者烘干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槽,其容纳衣物;箱体,其对上述槽进行支撑;盖体,其设于上述箱体,被轴支承为能够在从闭合位置至全开位置的规定角度自由开闭,来对用于拿出、放入衣物的投入口进行开闭;以及盖体卡定机构,其在闭合位置锁定上述盖体,上述盖体卡定机构还具备:第一卡定钩,其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上述盖体;第二卡定钩,其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上述盖体;第一钩承接机构,其与上述第一卡定钩卡合;以及第二钩承接机构,其与上述第二卡定钩卡合,当在上述盖体关闭的状态下对上述盖体施加了打开方向的力时,从上述第一钩承接机构解除上述第一卡定钩的力比从上述第二钩承接机构解除上述第二卡定钩的力小。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提供如下可靠性较高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在衣物处理装置运转中的洗涤工序、脱水工序中,能够以盖体不会打开的方式在闭合位置可靠地闭合盖体,并且在洗衣机运转结束而门开关装置解除门体的锁定后,能够以规定以下的力从容纳槽的内侧开闭盖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立体图,示出关闭了盖体的状态。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立体图,示出打开了盖体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局部立体图,是示出盖体的旋转支点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a)以图4以及图8的D-D剖视图来示出钝角钩,(b)以E-E剖视图来示出锐角钩。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的图1的B-B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的图1的B-B剖视图,示出操作了操作手柄的状态。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是图4中的K部的放大局部立体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是图4中的K部的放大局部立体图,示出操作了操作手柄的状态。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是图1的E-E剖视图,是示出关闭了盖体的“闭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是图1的E-E剖视图,示出操作了操作手柄的“手柄操作状态”。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盖体卡定机构的结构,是图1的E-E剖视图,是示出打开了盖体的“敞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示出利用滑块来驱动锐角钩的结构。(a)示出锐角钩被解除了的状态,(b)示出锐角钩被卡定了的状态。
图16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a)是图13的G-G剖视图,(b)是H-H剖视图。
图17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a)示出关闭盖体而钝角钩卡定了的状态,(b)示出打开了盖体的状态,(c)示出关闭盖体而使卡定钩控制机构起作用从而卡定了锐角钩的状态。
图18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关闭盖体而钝角钩卡定的“闭合状态”。
图19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作为直至锐角钩起作用的锁定状态为止的动作中途的“锁定动作”。
图20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锐角钩起作用而锁定盖体的“锁定状态”。
图2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从锁定的状态起解除锐角钩过程中的“锁定解除动作”。
图22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从锁定状态起强制地解除后的“强制解除动作”的中途状态。
图2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从锁定状态起强制地解除后的“强制解除动作”的状态。
图24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保持打开了盖体的情况下的动作。
图25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钝角钩破损了的情况下的动作。
图26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卡定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出锐角钩破损了的情况下的动作。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控制电路的构造的框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烘干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中:
1—基座,2—支撑机构,3—水槽,4—外框,5—洗衣烘干机主体,6—衣物,7—盖体,8—投入口,9—前面罩体,10—背面罩,11—旋转滚筒,12—流体平衡器,13—滚筒马达,14—排水阀,15—排水管,16—烘干风路,17—供水栓,18—供水电磁阀,19—洗涤剂投入口,20—供水管,21—洗涤剂供给管,22—操作面板,23—盖周围分割面,24—盖支点机构,25—铰接托架,26—铰接销,27—销承接孔,28—盖体卡定机构,29a—第一卡定钩(钝角钩),29b—第二卡定钩(锐角钩),30—操作手柄,31—波纹管,32—门玻璃,33—操作凹部,35—第一盖框架,36—门罩,37a—第一钩承接机构,37b—第二钩承接机构,38—卡定钩控制机构,39—第一支轴,40—卡定钩操作部,41—第二支轴,42a—扭转弹簧,42b—复原弹簧,43—承接部,44—上壳体,45—下壳体,46—锐角钩滑块,47—钝角钩滑块,48—强制解除绳,49—截段杆,50—第一凹部,51—第二凹部,52—第一施力部件,53—锁杆承接突起,54—弹簧座,55—第一弹簧承接部,56—曲拐槽,57—第三凹部,58—截段槽部,59—滑块,60—导轨,61—凸轮销,62—壳体曲拐槽,63—接点凸轮部,64—摆动板,65—凸轮销孔,66—摆动限位器,67—摆动限位槽,68—下边,69—L字槽,70—绳突起,71—绳导向件,72—弹簧座,73—第二施力部件,74—第二弹簧承接部,75—电极板A,76—电极板B,77—电极板C,78—电极A,79—电极B,80—电极C,81—电极D,82—电极前端部,83—驱动机构,84—电极突起,85—马达,86—马达轴,87—小齿轮,88—第一齿轮,89—惰轮轴,90—第二齿轮,91—第三齿轮,92—驱动轴,93—驱动销,94—锁杆部,95—弯曲部,96—加热器,97—送风机构,114—显示器,134—水位传感器,138—控制装置,139—电源开关,150—微型计算机,151—操作按钮输入电路,156—发光二极管,157—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3、图4示出洗衣烘干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图1中的A-A剖视图,为了进行说明,将作为水接收部的圆筒状的水槽3和旋转滚筒11的一部分假想地切开来图示。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以图1中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作为基准。
图1是关闭了盖体7的状态,图3和图4是打开盖体7而经由投入口8拿出、放入衣物6时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从正面观察时,盖体7是圆形的。
<主体侧简要结构>
在基座1,经由具备弹力和衰减的支撑机构2而弹性支撑有水槽3。在基座1的上部,载置有由钢板和树脂成形品组合而构成的外框4(箱体),从而形成洗衣烘干机主体5。在外框4的正面设有作为拿出、放入衣物6的门的盖体7和前面罩体9,并且在背面设有背面罩10。
<水槽>
在水槽3的内部设有放入衣物6来进行洗涤、脱水的圆筒状的旋转的旋转滚筒11,在旋转滚筒11的前端侧设有在同心地设于内部的多个层封入有流体的流体平衡器12,是通过与旋转滚筒11一体地旋转来减少衣物6的不平衡所引起的旋转滚筒11的振动的结构。旋转滚筒11在侧壁具有离心脱水用的多个小孔(未图示),通过滚筒马达13而旋转。
<排水阀>
在水槽3的底面,经由排水阀14而连接有排水管15,能够将水槽3内的洗涤水排出。烘干风路16与水槽3连接,将水槽3内的湿气排出,通过未图示的例如具备加热器96、送风机构97的烘干机构来使其干燥。
<供水电磁阀>
在洗衣烘干机主体5的背面附近的上表面设有供水栓17,连接水道管而相对于洗衣烘干机主体5进行供水。
在向水槽3内供给投入至洗涤剂投入口19的粉末洗涤剂、柔软剂、或者液体洗涤剂时,通过打开供水电磁阀18,来从供水栓17经由连接有供水电磁阀18和洗涤剂投入口19的供水管20供给自来水使洗涤剂溶解,并经由与水槽3连接的洗涤剂供给管21向水槽3的内部供给该洗涤剂。
<操作面板>
外框4的上表面的前面侧的一部分例如是设有选择电源的接通、断开或洗涤、烘干等运转程序的开关、显示部的操作面板22,其它一部分是设为能够开闭的洗涤剂投入口19。
其结构与一直以来存在的洗衣机或者洗衣烘干机相同,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盖铰链>
盖体7被轴支承为能够绕将盖周围分割面23的一部分分割而设置的作为所谓铰链的盖支点机构24自由旋转,是例如能够敞开90°左右的结构。
盖支点机构24以将设于洗衣烘干机主体5的铰接托架25的形成为圆筒状的铰接销26、和设于盖体7的销承接孔27嵌合的方式组装,从而盖体3被轴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
<盖体结构>
在盖体7的与盖支点机构24相对的相对侧设有盖体卡定机构28,并且设有在关闭盖体7的位置进行锁定以及锁定解除的、与盖体7邻接地配置的两个卡定钩29a、29b、以及以解除卡定钩29a的锁定的方式起作用的操作手柄30。盖体7的背面侧设有向内侧凸出的门玻璃32,该门玻璃32在关闭了盖体7后,遍及整周与沿投入口8的内周设置的橡胶制的作为密封衬垫的波纹管31接触来进行水封并闭合。另外,盖周围分割面23的一部分且操作手柄30的附近作为操作凹部33而手指容易插入,并且是容易操作操作手柄30的结构,在下文中说明其详细内容。
图4是将盖体7从外框4拆下来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示出盖体3,图4的(B)是仅示出洗衣烘干机主体5的投入口8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盖体7设有:构成前面的圆形的门罩36;外周为与上述门罩36大致同径且形成盖体7的背面的环状的第一盖框架35;从第一盖框架35的内周部朝向背面突出的门玻璃32;在盖体7的打开动作时供操作的操作手柄30;以及具备在闭合盖体7后进行锁定、且与操作手柄30的操作联动地进行锁定解除的卡定钩29a、29b的盖体卡定机构28。并且,还具备卡定钩控制机构38,该卡定钩控制机构38至少具备在洗涤工序、脱水工序等的运转中进行锁定以便卡定钩29a、29b不会打开的锁定功能。
<波纹管>
在水槽3的接近门玻璃32的一侧,设有由柔软的橡胶等制成的环状的波纹管31,波纹管31的内周构成为与门玻璃32接触来保持水封从而进行封闭。
<钩承接机构>
在洗衣烘干机主体5或者卡定钩控制机构38,设置与上述卡定钩29a、29b分别啮合来锁定盖体7的钩承接机构37a、37b,从而形成盖体卡定机构28,通过锁定盖体7来使门玻璃32与波纹管31可靠地紧贴,从而防止漏水的产生,并且,在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中,旋转滚筒11在旋转过程中可靠地保持为盖体7不会打开。
<两个卡定钩>
如上所述,在盖体7设有前端形成为钩爪形状的两个卡定钩29a、29b和操作手柄30。第一卡定钩29a(以下,有时称作钝角钩)的钩部的角度形成为比90°大的钝角,第二卡定钩29b(以下,有时称作锐角钩)的钩部的角度形成为比90°小的锐角,钝角钩29a与锐角钩29b相邻地配置。
<钝角钩>
根据图5的(a)对钝角钩29a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连结被支撑为能够绕第二支轴41自由摆动的钝角钩29a前端的钩部卡合于第一钩承接机构37a的部分(有时称作卡定面)与第二支轴41而成的第一钩角度α1形成为比直角大的钝角,作为一个例子是第一钩角度α1=105°左右。
<锐角钩>
根据图5的(b)对锐角钩29b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连结被支撑为能够绕第二支轴41自由摆动的锐角钩29b前端的钩部卡合于第二钩承接机构37b的部分(有时称作卡定面)与第二支轴41而成的第一钩角度α2形成为比直角小的锐角,作为一个例子是第二钩角度α2=88°左右
<钩角度的大小两种>
即,设置两个卡定钩29a、29b,第一卡定钩(钝角钩)29a的钩角度α1比第二卡定钩(锐角钩)29b的钩角度α2大,另外钝角钩29a的钩部的第一钩角度是比直角大的钝角,锐角钩29b的钩部的第二钩角度是比直角小的锐角。
<卡定钩状态的定义>
如在下文中说明那样表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定钩29a、29b的状态或者动作。
1.敞开状态:盖体7打开,钝角钩29a因扭转弹簧42a的力而处于关闭位置,锐角钩29b因复原弹簧42b的力而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
2.闭合状态:盖体7关闭,钝角钩29a在关闭位置处与钩承接机构37a卡合来闭合盖体7,锐角钩29b在打开位置处远离钩承接机构37b的状态。
3.手柄操作状态:操作操作手柄30使钝角钩29a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从而盖体7能够敞开的状态。
4.锁定动作:卡定钩控制机构38进行动作,使锐角钩29b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从而与钩承接机构37b卡合的动作。
5.锁定状态:钝角钩29a与钩承接机构37a卡合,且锐角钩29b与钩承接机构37b卡合从而闭合了盖体7的状态。
6.锁定解除动作:卡定钩控制机构38进行动作,使锐角钩29b远离钩承接机构37b的动作。
7.强制解除动作:通过拉拽强制解除绳48来从锁定状态移至闭合状态的动作。
<操作手柄>
接下来,使用图1至图12,对在盖体7的打开动作时供操作的操作手柄30、以及与操作手柄30的操作联动地进行“敞开动作”的卡定钩29a、29b的结构进行说明。
<操作手柄凹部形状>
图1以及图3、图4中,盖周围分割面23的与操作手柄30相邻的部分成为朝向里侧凹下的操作凹部33,该操作凹部33延伸直至投入口8的附近。
根据图6和图7对操作手柄30和操作凹部33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6和图7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示出关闭盖体7后的操作手柄30部分的剖面结构。
图6示出欲操作操作手柄30来敞开盖体7而将手指插入于操作凹部33直至操作手柄30的里面侧即图示下方的状态。
<盖操作手柄>
接下来,通过如图7所示地向前方拉拽操作手柄30,来使操作手柄30向前方移动,而与操作手柄30联动地如下文中说明那样使钝角钩29a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而远离钩承接机构37a,从而从“闭合状态”变成“手柄操作状态”,成为能够敞开盖体7的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8至图12,对与在图6和图7中说明的操作手柄30的动作联动的卡定钩29a、29b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图8和图9是示出盖体7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是图4的(A)中K部的放大图,示出拆下了第一盖框架35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30和卡定钩29a、29b的详细结构。
图10至图12是图8、图9的E-E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与图1的E-E剖面相同部位的剖视图。
亦如图4的(A)所示,操作手柄30形成大致与盖体7的外周同心的环状的一部分,并沿盖体7的背面侧以及圆筒形状的侧面的外侧设置,由第一支轴39轴支承为能够自由摆动。
其径向的剖面形状在图6、图7中示出。卡定钩29a、29b相对于盖支点机构24处于盖体7的相对侧,并且设置在包括盖体7的与由作为盖支点机构24的转动轴的铰接销26、销承接孔27构成的旋转轴正交的最大直径部在内的面内。
操作手柄30的一端以朝向钝角钩29a接近的方式延伸,从而形成卡定钩操作部40。
钝角钩29a被轴支承为能够从钝角钩29a相对于第一盖框架35处于关闭位置的“闭合状态”起至操作操作手柄30后的“闭合状态”的打开位置之间绕第二支轴41自由摆动。在第二支轴41同轴地设有扭转弹簧42a,使钝角钩29a与设于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钩承接机构37a啮合而在闭合位置锁定盖体7的方向进行施力。卡定钩操作部40作用于将钝角钩29a的一部分延伸而成的承接部43,从而若从“闭合状态”起操作操作手柄30,则能够成为钝角钩29a打开了的“手柄操作状态”。
<锐角钩>
接下来,使用图8至图11对锐角钩29b的结构进行说明。锐角钩29b与钝角钩29a相邻,且相对于钝角钩29a设于与操作手柄30相反的一侧,并且被轴支承为能够绕第二支轴41转动。在第二支轴41同轴地设有扭转弹簧42b,向打开锐角钩29b的方向、即远离设于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钩承接机构37b的方向进行施力。
与图5(a)相同,图8和图10示出钝角钩29a处于闭合位置且与钩承接机构37a卡合从而盖体7闭合的“闭合状态”。此时锐角钩29b处于打开位置。
<盖打开、解除动作>
在进行衣物6的拿出、放入时,且当从“闭合状态”起打开盖体7时,如图6至图7所示地操作操作手柄30。
与图7相同,图9和图11示出操作手柄30被操作从而设于操作手柄30的一端的卡定钩操作部40起作用的状态。
如图9、图11所示,卡定钩操作部40向后方按压作为钝角钩29a的一端的承接部43而使钝角钩29a向箭头方向、即打开方向转动,从而成为“手柄操作状态”。另外,若向近前侧拉动操作手柄30部,则保持钝角钩29a与钩承接机构37a的卡合被解除,从而能够如图12所示地向近前打开盖体7。
<盖关闭状态>
当关闭盖体7后,钝角钩29a因扭转弹簧42a所产生的关闭方向的力而在关闭位置处与钩承接机构37a啮合从而成为盖体7闭合的“闭合状态”。此时,锐角钩29b因复原弹簧42b的力而处于打开位置,从而不作用于钩承接机构37b。
<钝角锁定所产生的来自内侧的打开力>
对在“闭合状态”下从内侧打开盖体7的力进行说明。“闭合状态”下,如图5(a)所示地是钝角钩29a卡定于钩承接机构37a的状态。该状态下,若施加从内侧打开盖体7的力,则从第二支轴41朝向前方沿箭头的朝向施加力。从钝角钩29a卡定于钩承接机构37a的卡定面起与第二支轴41连结而成的钩部的角度α2例如是105°左右的钝角,从而若施加朝前方的力,则产生打开钝角钩29a的方向的旋转力。
即,若朝向前方施加规定以上的力,且打开钝角钩29a的方向的力比扭转弹簧42a所产生的关闭方向的力更大,则钝角钩29a旋转而解除与钩承接机构37a的卡定,从而敞开盖体7。
若增大钝角钩29a的钩部的角度α1,则钝角钩29a变得容易脱离,从而以更小的力就能够从内侧打开。即,通过适当地选择角度α1,能够适当地设定从内侧打开盖体7的力。该力例如能够设定为70N以下。
<锐角钩所产生的锁定状态>
接下来,对“锁定状态”进行说明,如图5的(b)所示,锐角钩29b处于关闭位置且为与钩承接机构37b卡合的状态。
从锐角钩29b卡定于钩承接机构37b的卡定面起与第二支轴41连结而成的钩部的角度α1例如设为88°左右的锐角。因此,即使朝前方施加从内侧打开盖体7的力,锐角钩29b也产生相对于钩承接机构37b进一步关闭的方向上的力,从而不会产生脱离,能够可靠地维持关闭盖体7的“锁定状态”。即,在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的运转中,相对于因衣物6、高压的热风而从内侧打开盖体7的力,也可靠地维持关闭盖体7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漏水、热风的泄漏,能够进一步防止盖体7在运转中意外地打开。
该从内侧打开的力例如能够设定为300N以上。
<两个钩所产生的关闭力的大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卡定钩29a、29b,与在关闭盖体7而钝角钩29a起作用的状态下钝角钩29a被解除前的从内侧按压盖体7的力相比,在关闭盖体7而锐角钩29b起作用的状态下锐角钩29b被解除前的从内侧按压盖体7的力更大。
<卡定钩控制机构>
接下来,使用图13至图21,对执行从盖体7闭合的“闭合状态”移至“锁定状态”的“锁定动作”、以及从“锁定状态”移至“闭合状态”的“锁定解除动作”的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除图16和图17之外,为了容易理解内部结构,而省略上壳体44仅示出下壳体45。
图13是示出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结构的主视图且是从前方观察的简图,图14是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向锐角钩滑块46传递驱动力的曲拐槽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6(a)是图13的G-G剖视图,并且图16(b)是H-H剖视图。图17是说明钝角钩29a以及锐角钩29b的开闭动作的剖视图。
<滑块整体结构>
图13至图17中,钝角钩滑块47、设于钝角钩滑块47的下侧的锐角钩滑块46、以及设于钝角钩滑块47与锐角钩滑块46之间的截段杆49被支撑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沿下壳体45自由移动。
<钝角钩滑块>
钝角钩滑块47的左端侧成为沿钝角钩29a的前端附近的钩部的外形设置的第一凹部50,在盖体7关闭了时,供钝角钩29a的前端附近沿下壳体45而经由钝角钩滑块47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若钝角钩滑块47向左方移动,则如图17的(a)所示,钝角钩29a卡定于第一钩承接机构37a。
即,当盖体7关闭了时,钝角钩29a因扭转弹簧42a所产生的关闭方向的力而在关闭位置处与钩承接机构37a啮合,从而成为盖体7闭合的“闭合状态”。此处,第一施力部件52所产生的朝打开方向的作用力比扭转弹簧42a所产生的钝角钩29a的关闭方向的力更小。
若如图17的(b)所示,操作操作手柄30经过“手柄操作状态”而成为“敞开状态”,则钝角钩29a的卡定从钩承接机构37a、37b脱离,从而钝角钩滑块47因第一施力部件52所产生的作用力而向右方移动。
钝角钩滑块47的右端侧成为与对在“锁定状态”下钝角钩滑块47的朝右方的移动进行阻碍的锁杆抵接的锁杆承接突起53,对此在下文中说明详细内容。锁杆承接突起53的左面是弹簧座54,与作为压缩弹簧的第一施力部件52的一端抵接。第一施力部件52的另一端与设于下壳体45的第一弹簧承接部55抵接,钝角钩滑块47因第一施力部件52的压缩力而总是受到向右方、即打开钝角钩29a的方向上的施力。
<锐角钩滑块>
对于沿下壳体45设于钝角钩滑块47的下方的锐角钩滑块46的左端侧而言,其成为沿锐角钩29b的前端附近的钩部的外形设置的第二凹部51。锐角钩29b的前端附近构成为经由锐角钩滑块46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若锐角钩滑块46向左方移动,则如图17的(c)所示,锐角钩29b卡定于第二钩承接机构37b。若如图17的(a)、图17的(b)所示地锐角钩滑块46向右方移动,则锐角钩29b的卡定从第二钩承接机构37b脱离。
在锐角钩滑块46的右端侧设有曲拐槽56,该曲拐槽56形成为具备两处弯曲部、且与下端相比上端向右方错位e2而成的沿上下方向配置的近似曲拐(斗形)形状,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贯通锐角钩滑块46。
<截段杆>
截段杆49的左端侧成为沿锐角钩29b的前端附近的钩部的外形设置的第三凹部57,并构成为经由锐角钩29b的前端钩部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在截段杆49的左端与右端之间,设有作为凹部的截段槽部58。在下文中说明截段杆49的功能。
<滑块>
滑块59沿导轨60被支撑为能够大致在上下方向上自由滑动。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滑块59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有圆筒状的凸轮销61,凸轮销61的前端和后端与分别设于上壳体44和下壳体45的壳体曲拐槽6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
壳体曲拐槽62形成为与曲拐槽56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形成为具备两处弯曲部、且与下端相比使上端向左方错位e1而成的大致曲拐(斗形)形状。另外,设于滑块59的后侧的凸轮销61是将设于锐角钩滑块46的曲拐槽56贯通的结构。
<经由曲拐槽的滑块动作>
使用图15详细地对滑块59和锐角钩滑块46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5(a)示出滑块59移动至最下方的状态,图15(b)示出滑块59移动至最上方的状态,并且省略摆动板64进行图示。
图15(a)中,凸轮销61位于设于下壳体45的壳体曲拐槽62、或者设于上壳体44的壳体曲拐槽62的下端,从而凸轮销61成为相对于下壳体45或者上壳体44移动至最右方的位置。锐角钩滑块46成为从凸轮销61进一步向右方移动了e2的位置。
图15(b)中,凸轮销61位于设于下壳体45的壳体曲拐槽62、或者设于上壳体44的壳体曲拐槽62的上端,从而凸轮销61为相对于下壳体45或者上壳体44移动至最左方的位置。锐角钩滑块46为从凸轮销61进一步向左方移动了e2的位置。
<锐角钩滑块动作量>
即,若滑块59沿导轨6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则凸轮销61沿壳体曲拐槽62向左右移动e1,另外锐角钩滑块46相对于凸轮销61向左右移动e2,从而锐角钩滑块46相对于下壳体45或者上壳体44移动(e1+e2)。该(e1+e2)为锐角钩滑块46的动作量。
<接点凸轮部>
滑块59的一部分成为向左方延伸而成的接点凸轮部63,作用于检测动作状态的电极,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摆动板>
在滑块59的前面与上壳体44之间设置摆动板64。设于摆动板64的凸轮销孔65贯通凸轮销61而被轴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设于滑块59的前面的作为突起的摆动限位器66以具有缝隙的方式在设于摆动板64的摆动限位槽67插入,并且作为如下限位器:限制角度,以便摆动板64相对于滑块59仅能够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摆动。
在摆动板64设有作为近似L字形的槽的L字槽69,该L字槽69沿摆动板64的下端边延伸有下边68,另外从下边68的右端经由弯曲部95而向大致接近凸轮销孔65的方向弯曲并延伸。
在L字槽69的弯曲部附近的摆动板64外周,设有向远离大体凸轮销孔65的方向凸出的绳突起70,并在绳突起70栓绑有强制解除绳48的一端。强制解除绳48能够经由作为突起的绳导向件71而朝向下方地向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外部延伸,并且能够从洗衣机烘干机主体5的下端进一步向下方拉出。
摆动板64的上端向右侧延伸而成为弹簧座72,并经由作为压缩弹簧的第二施力部件73的一端向上方对该弹簧座72施力。第二施力部件73的另一端被设于下壳体45的第二弹簧承接部74施力。
<控制电极>
在比摆动板64、滑块59更靠左方,从接近滑块59的一侧依次设有电极板(A)75、电极板(B)76以及电极板(C)77,通过对电极板彼此的短路和绝缘所产生的接通、断开进行检测,来送出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控制信号。
在电极板(A)75的上端附近设有朝向左方凸出的电极(A)78,并在比电极(A)78更靠下方,设有向接近滑块59的方向凸出的电极突起84,电极突起84是滑块59在上端附近的规定范围内抵接于接点凸轮部63的结构。
电极板(B)76在上端附近分支成两支,在接近滑块59的右侧板且在与电极(A)78对立的位置设有电极(B)79,若电极突起84被接点凸轮部63向左方按压,则电极板(A)75向左方挠曲,电极(A)78与电极(B)79接触,从而电极板(A)75与电极板(B)76短路。
远离滑块59的左侧板呈与右侧板相比向上方更长的形状,设有电极(C)80。
在电极板(C)77的与电极(C)80对立的位置设有电极(D)81。
作为电极板(B)76的左侧板的上端的电极前端部82以具有缝隙的方式与设于截段杆49的截段槽部58嵌合。利用电极板(B)76的左侧板的弹性而经由电极前端部82对截段杆49施加朝右方的作用力。当锐角钩29b处于打开位置且截段杆49移动至右方时,电极(C)80与电极(D)81分离,且当锐角钩29b处于关闭位置且截段杆49移动至左方时,电极前端部82向左方挠曲而电极(C)80与电极(D)81接触,从而电极板(B)76与电极板(C)77短路。
<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83中,在作为驱动源的马达85的作为输出轴的马达轴86设有小齿轮87,向外部传递马达85的输出转矩。与小齿轮87相比齿数更多的第一齿轮88与小齿轮87啮合而绕惰轮轴89减速同时旋转,与第一齿轮88相比齿数更少的第二齿轮90与第一齿轮88一体旋转。与第二齿轮90相比齿数更多的第三齿轮91与第二齿轮90啮合而绕驱动轴92减速同时旋转,并且使从驱动轴92偏心距离r地设置的驱动销93绕驱动轴92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销93如图示地顺时针旋转。由于驱动销93与设于摆动板64的L字槽69的下边68嵌合同时旋转,所以若驱动马达85使之旋转,则驱动销93减速同时旋转,经由L字槽69使摆动板64和滑块59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距离2r,并且使凸轮销61沿壳体曲拐槽62移动。凸轮销61的沿壳体曲拐槽62的动作经由曲拐槽56而变换为锐角钩滑块46的左右方向上的动作,从而进行锐角钩29b的开闭动作。
<锐角钩滑块总结>
即,通过被马达85驱动的驱动销93的动作,经由大致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块59和摆动板64、壳体曲拐槽62、曲拐槽56使锐角钩滑块46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锐角钩29b的开闭动作。
<钝角钩滑块总结>
另一方面,钝角钩滑块47并不是经由马达85、驱动销93而动作的结构,而是在盖体7打开了时借助第一施力部件52向右方向移动,并在盖体7关闭了时在钝角钩滑块47的第一凹部50插入钝角钩29a的前端附近的钩部,并利用扭转弹簧42a的关闭方向的力而经由钝角钩29a向左方向移动,从而进行钝角钩29a的关闭动作,并且通过操作手柄30的打开动作来进行钝角钩29a的打开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能够通过操作手柄30的操作来开闭的第一卡定钩(钝角钩)29a;和能够通过包括设于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马达85在内的驱动机构来开闭的第二卡定钩(锐角钩)29b。
接下来,根据图15,对壳体曲拐槽62和设于锐角钩滑块46的曲拐槽56的优选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使滑块59在上下方向上动作相当于距离2r,将该动作变换方向为锐角钩滑块46的左右方向上的动作,而使锐角钩滑块46移动距离(e1+e2)。将壳体曲拐槽62的弯曲部的角度设为φ1,并将曲拐槽56的弯曲部的角度设为φ2。
此处,例如设为壳体曲拐槽62的e1=0而将其设为上下方向上的直线槽,并欲仅在曲拐槽56进行方向转换,此时,若不将曲拐槽56的弯曲部的角度φ2’约增大至φ2’=(φ1+φ2)左右,则锐角钩滑块46的移动量不足。这样,凸轮销61与曲拐槽56之间的接触角度变大至φ2’,从而摩擦负荷增加,有用于使锐角钩滑块46移动的负荷增加、或者无法克服摩擦负荷而动作的担忧。
因此,通过使壳体曲拐槽62的弯曲部的角度φ1与曲拐槽56的弯曲部的角度φ2大体相等,且使e1与e2大体相等,能够防止与凸轮销61的接触角度φ1、φ2的增加而能够防止摩擦负荷的增加,从而锁定动作、锁定解除动作稳定,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较高的洗衣烘干机。
<卡定钩控制机构动作>
图18至图21是用于说明卡定钩控制机构38的动作的主视图,图18示出关闭盖体而仅钝角钩卡定的“闭合状态”,图19示出作为通过使锐角钩29b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而从“闭合状态”朝向“锁定状态”的动作中途状态的“锁定动作”,图20示出锐角钩29b起作用而锁定盖体7的“锁定状态”,图21示出从锁定的“锁定状态”起解除锐角钩29b过程中的“锁定解除动作”。
<闭合状态>图18
在图18的“闭合状态”下,驱动销93处于图示下端,与设于摆动板64的L字槽69的下边68抵接,摆动板64和滑块59位于最下方。凸轮销61位于壳体曲拐槽62以及曲拐槽56的最下方,锐角钩滑块46处于移动至最右侧的位置,锐角钩29向右方移动而处于打开位置。
在“闭合状态”下,若操作操作手柄30,则打开钝角钩29a,从而能够打开盖体7而投入衣物6、或者取出衣物6。
如上所述,在该状态下,若从内侧以规定以上的力按压盖体7,则钝角锁定29a脱离而能够打开盖体7。
<锁定动作中途>图19
图19示出从“闭合状态”起驱动了马达85的“锁定动作”中,且示出驱动销93从下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状态。驱动销93沿L字槽69的下边68而向左方移动,并且摆动板64通过驱动销93而向上方移动,凸轮销61沿壳体曲拐槽62而向上方以及左方移动,并且使锐角钩滑块46向左方移动而使锐角钩29b向关闭方向移动。通过使锐角钩滑块46向左方移动,来使截段杆49经由锐角钩29b而向左方移动,并使电极前端部82经由截段槽部58而向左方移动,从而电极(C)80接近电极(D)81。
<锁定状态>图20
图20示出“锁定状态”,并示出驱动销93从下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而处于上端的状态。摆动板64通过沿L字槽69的下边68移动了的驱动销93而移动至上端,另外被作为压缩弹簧的第二施力部件73向上方施力。滑块59也通过驱动销93而移动至上端,设于滑块59的一部分的锁杆部94与钝角钩滑块47的锁杆承接突起53接近或者抵接,阻碍钝角钩滑块47的朝右方的移动,从而通过将锁杆钩挂于钝角钩滑块47来保持钝角钩29a不会打开。
凸轮销61沿壳体曲拐槽62移动直至左方尽头,使锐角钩滑块46移动直至左方尽头来使锐角钩29b移动直至关闭位置。截段杆49也经由锐角钩29b而移动直至左方尽头,使电极前端部82向左方移动,从而电极(C)80与电极(D)81导通,并且电极板(B)76与电极板(C)77短路。并且,滑块59的接点凸轮部63与电极突起84抵接而使电极(A)78向左方移动,而与电极(B)79抵接,从而电极(A)78与电极(B)79导通,电极板(A)75与电极板(B)76短路。
在“锁定状态”下,在钝角钩29a卡合于钩承接机构37a的状态下,钩挂并保持锁杆,并且,锐角钩29b与钩承接机构37b卡合而闭合盖体7,盖体7成为不会从内侧打开的状态,从而在洗涤工序、烘干工序中,盖体7不会因盖体7从衣物6、热风受到的内压而打开,并且不会产生漏水。
<解锁动作中途>图21
图21示出从“锁定状态”移至“闭合状态”的“锁定解除动作”,示出驱动销93从下端起沿顺时针方向旋转270°而处于右端的状态。摆动板64通过驱动销93而下降,凸轮销61沿壳体曲拐槽62向右方移动,使锐角钩滑块46向右方移动而使锐角钩29b向打开方向移动。锐角钩滑块46向右方移动,从而截段杆49因来自电极前端部82的朝右的反作用力而经由锐角钩29b向右方移动。并且,滑块59下降而接点凸轮部63远离电极突起84,从而电极(A)78向右方移动。另外,若驱动销9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返回图18所示的“闭合状态”,电极(A)78与电极(B)79分离,从而电极板(A)75与电极板(B)76绝缘。并且,电极(C)80与电极(D)81分离,从而电极板(B)76与电极板(C)77绝缘。
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定钩控制机构38从“闭合状态”经由“锁定动作”而成为“锁定状态”,进行洗涤或者烘干工序。在洗涤或者烘干工序结束后,能够进行从“锁定状态”经由“锁定解除动作”复原至“闭合状态”的一系列动作。
<仅设置钝角钩的结构>
此外,在“锁定状态”下,在假设没有锐角钩29b,仅设置钝角钩29a而在锁杆的钩挂的锁定状态下进行保持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锐角钩滑块46以不向右方移动的方式钩挂锁杆,所以即使从盖体7的内侧施加打开力也不会容易地打开。但是,由于钩前端是钝角,所以因从内侧打开盖体7的力而产生打开钝角钩29a的方向的力。因此,在超过了能够保持锁定状态的极限的力的情况下,钝角钩29a、钝角钩滑块47、或壳体44、45等树脂构成部件变形而钝角钩29a的卡定松动、或者从钩承接机构37a、37b脱离。
即,伴随洗衣烘干机的大容量化而使旋转滚筒11大型化,从而能够洗涤更大量的衣物6,例如在洗涤毛毯、被褥的情况下,在洗涤工序、烘干工序中有时从内侧对盖体7施加比以前更强力的打开力。并且,在使盖体7更大型以便提高衣物6的取出容易度的情况下,也根据其面积的扩大而从内侧对盖体7施加比以前更强力的打开力,从而在仅设置钝角钩29a的结构中维持锁定状态是有极限的。
或者,当洗涤时供给比以往更多的洗涤水,而进行所谓高水位清洗、普通漂洗等水位比盖体7与波纹管31的边界更靠上那样的洗涤或者漂洗工序的情况下,需要更稳固的水封,从而在仅设置钝角钩29a的结构中,维持锁定状态来防止漏水是有极限的。
又或者,作为送风机构而使用高压的风扇,利用高速高压的热风来缩短烘干时间、或者提高烘干完成度的情况下,防止盖体7与波纹管31之间的松动来提高气密也有极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锁定状态”下将锐角钩29b卡定于钩承接机构37b的结构,从而即使从内侧对盖体7施加打开力,也不会产生打开锐角钩29b的方向的力,盖体7的锁定可靠,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较高的洗衣烘干机。
<两个钩>
由于在“闭合状态”下仅图5的(a)所示的钝角钩29a是卡定的状态,所以当从内侧按压盖体7而向前方按压第二支轴41时,产生从钩承接机构37a打开钝角钩29a的方向的力矩,从而钝角钩29a因规定的力沿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从钩承接机构37a脱离,从而盖体7打开。
此处,钝角钩29a的钩部角度的钝角α1越小即越接近直角则打开盖体7所需要的力越大,钝角α1越大则打开方向的力矩越大,从而打开盖体7所需要的规定的力越小,从而容易打开盖体7。能够适当地选择钝角α1,以便若从内侧以规定的力按压盖体7则盖体7打开。
在“锁定状态”下,除钝角钩29a之外,图5(b)所示的锐角钩29b也是卡定的状态。由于钩部角度是锐角α2,所以在向前方按压了第二支轴41的情况下,在锐角钩29b也不会产生打开方向的力矩,从而在洗涤工序、烘干工序中,也不会产生盖体7在运转中因盖体7从衣物6、热风受到的内压而打开、或者波纹管31与门玻璃32的水封减少而产生漏水的情况,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较高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
<强制解除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22、图23,对能够从锁定盖体7的“锁定状态”起强制地敞开盖体7的“强制解除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当在洗涤工序、烘干工序的中途因停电而洗衣烘干机停止了的情况下,卡定钩控制机构38保持“锁定状态”不变而无法取出衣物6。
图22示出在“锁定状态”下向下方拉拽强制解除绳48后的状态。强制解除绳48经由绳导向件71而紧固于摆动板64的绳突起70,从而若向下方拉拽强制解除绳48,则摆动板64沿图示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驱动销93沿L字槽69的下边68移动直至弯曲部95。
图23示出进一步向下方拉拽强制解除绳48后的状态。摆动板64被强制解除绳48拉拽而下降,从而驱动销93移动直至L字槽69的上端附近。凸轮销61也下降,锐角钩滑块46向右方移动而使锐角钩29b移动至打开位置,作为其结果,仅钝角钩29a成为关闭的状态。
由于锐角钩29b处于打开位置,钝角钩29a处于关闭位置,所以成为与图18所示的“闭合状态”相同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操作操作手柄30,则使钝角钩29a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从而盖体7变得能够敞开。
即,当洗衣烘干机在“锁定状态”下停止了的情况下,通过向下方拉拽强制解除绳48,并在该状态下操作操作手柄30,能够敞开盖体7,从而能够取出衣物6。
<报警>
接下来,使用图24、图25、图26,对卡定钩控制机构38检测出异常而发出警报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4示出在打开盖体7的状态下欲使洗衣烘干机运转的情况,图25示出钝角钩29a破损的情况,图26示出锐角钩29b破损的情况。
图24中,由于盖体7是打开的状态,所以是锐角钩29b未进入锐角钩滑块46内、且钝角钩29a未进入钝角钩滑块47内的状态。因此,钝角钩滑块47因第一施力部件52的反作用力而处于最靠图示右方的位置。
在该盖体7打开的状态下,在用户按压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的开始开关后的情况下,以移至“锁定状态”的方式马达85旋转而驱动销9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摆动板64和滑块59向上方移动。这样,滑块59的上端与设于钝角钩滑块47的右端的锁杆承接突起53的下表面抵接,从而阻碍摆动板64和滑块59的进一步向上方的移动。这样,设于滑块59的接点凸轮部63不与电极突起84抵接,电极(A)78与电极(B)79不接触,从而在电极板(A)75与电极板(B)76分离的状态下保持断开状态。如图20所示,在“锁定状态”下,电极板(A)75与电极板(B)76短路,但在盖体7打开的状态下,即使经过规定时间也不会短路而保持断开状态不变,从而判断出未进行正常的“锁定动作”而进行报警。
因此,由于在盖体7打开的状态下,即使用户按压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的开始开关也进行报警,所以在盖体7打开的状态下不会使洗涤工序、烘干工序运转,因此能够提供动作可靠且可靠性较高的洗衣机。
图25中示出钝角钩29a的钩部折损的情况的动作。由于钝角钩29a处于关闭位置,虚线所示的前端钩部折损,所以钝角钩滑块47不会如图18所示的“闭合状态”那样向左方移动,从而钝角钩滑块47因第一施力部件52的反作用力而处于靠右方的位置。
因此,与根据图24来说明的内容相同,滑块59抵接于锁杆承接突起53的下表面而不会移动直至上端,在电极板(A)75与电极板(B)76分离的状态下,即使经过规定时间也不会短路而是保持断开状态,从而判断出未进行正常的“锁定动作”而进行报警。
因此,由于在钝角钩29a的钩部折损的状态下,即使用户按压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的开始开关也进行报警,所以在钝角钩29a的钩部折损的状态下不会使洗涤工序、烘干工序运转,因此能够提供动作可靠且可靠性较高的洗衣机。
图26中,在锐角钩29b的钩部折损的状态下,以与图20相同地移至“锁定状态”的方式马达85旋转而驱动销9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锐角钩滑块46是与图20所示的“锁定状态”相同地移动至左方的状态。
由于锐角钩29b处于关闭位置,虚线所示的前端钩部折损,所以经由锐角钩29b而动作的截段杆49不会向左方移动,从而经由截段槽部58而移动的电极前端部82不会向左方移动,在电极(C)80与电极(D)81分离的状态下不会短路而保持断开状态,因此判断出未进行正常的“锁定动作”而进行报警。
因此,由于在锐角钩29b的钩部折损的状态下,即使用户按压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的开始开关也进行报警,所以在锐角钩29b的钩部折损的状态下不会使洗涤工序、烘干工序运转,因此能够提供动作可靠且可靠性较高的洗衣机。
<控制框图>
图27是洗衣机的控制装置138的框图。150是微型计算机,与连接于未图示的各开关的操作按钮输入电路151、水位传感器134连接,接受使用者的按钮操作、洗涤工序中的各种信息信号。来自微型计算机150的输出与驱动电路154连接,且与供水电磁阀18、排水阀14、马达13、加热器96、送风机构7、卡定钩控制机构38等连接,对它们的开闭、旋转、通电进行控制。并且,与用于向使用者通知洗衣机的动作状态的例如七段发光二极管那样的显示器114、发光二极管156、蜂鸣器157连接。
若电源开关139被按压而电源接通,则上述微型计算机150起动,执行图28所示那样的洗涤的基本的控制处理程序。
<控制处理程序>
步骤S101
进行洗衣烘干机的状态确认以及初始设定。
步骤S102
点亮操作面板22的显示器114,监视来自未图示的开始开关的指示输入并将处理分支。
步骤S103
根据电极板(A)75和电极板(B)76是否在规定时间内短路来将处理分支。
步骤S104
根据电极板(B)76和电极板(C)77是否在规定时间内短路来将处理分支。
步骤S105
若电极板(A)75、电极板(B)76以及电极板(C)77在规定时间内不短路,则作为警报而中止处理。
步骤S106
使旋转滚筒11旋转,此时,根据驱动马达13所需要的电流值来测定马达13所产生的旋转驱动转矩,从而对投入至旋转滚筒11的布量进行判定。
步骤S107
打开供水电磁阀18进行供水,将供给至洗涤剂投入口19的洗涤剂溶解,并将其经由洗涤剂供给管21向水槽3的内部供给。
步骤S108
执行洗涤工序,在结束后打开排水阀14将洗涤水排出,之后使旋转滚筒11高速地旋转来进行离心脱水。
步骤S109
打开供水电磁阀18进行供水,向水槽3的内部供给漂洗水。
步骤S110
执行漂洗工序,在结束后打开排水阀14将漂洗水排出,之后使旋转滚筒11高速地旋转来进行离心脱水。
步骤S111
打开供水电磁阀18进行供水,将供给至洗涤剂投入口19的柔软剂溶解,并将其经由洗涤剂供给管21向水槽3的内部供给。
步骤S112
执行最终漂洗工序,在结束后打开排水阀14将漂洗水排出。
步骤S113
使旋转滚筒11高速地旋转来进行最终脱水。
步骤S114
驱动具备加热器96、送风机构97的烘干机构,执行烘干工序。
步骤S115
结束一系列的洗涤烘干工序。
<效果>
<钝角钩和锐角钩>
根据本发明,具备锐角钩29b和钝角钩29a,在电源未接通的情况下,或者在即使电源接通,洗涤或者烘干运转的开始开关也未被按压的情况下,仅钝角钩29a起作用,从而能够容易地从旋转滚筒11的内侧打开。
另一方面,在开始开关被按压而洗衣机运转中的洗涤工序、脱水工序中,锐角钩29b起作用,从而能够以盖体7不会打开的方式在闭合位置可靠地闭合盖体7,并且,在洗涤工序或者烘干工序结束后,解除锐角钩29b而仅钝角钩29a起作用,从而能够容易地从旋转滚筒11的内侧打开。
因此,在电源未接通的情况、洗涤或者烘干运转的开始开关未被按压的情况下,即使从旋转滚筒11的内侧也能够容易地敞开盖体7,因此能够提供使用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另外,有能够减少孩童等误使用而在进入了滚筒内的状态下被关在里面的危险性的效果。
<强制解除绳>
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因锐角钩29b起作用的状态下的停电等而在盖体不打开的锁定状态下停止的情况下,通过拉拽强制解除绳48也能够解除锐角钩29b,且能够通过操作手柄30的操作来打开盖体7,从而不会取不出衣物6,因此有能够提供使用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效果。
<报警>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在盖体7打开的状态下开始开关被按压的情况下,进行报警,并且,在钝角钩29a或者锐角钩29b折损的情况下也进行报警,从而不使洗涤工序、烘干工序运转,因此有能够提供安全、使用容易且可靠性较高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并且,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也能够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盖体7是在洗衣烘干机主体5的左侧敞开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在右侧敞开的左右对称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是也进行烘干工序的洗衣烘干机,但并不限定于洗衣烘干机,也可以是仅进行洗涤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的洗衣机。
并且,上述内容中使用滚筒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波轮型等。

Claims (5)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进行衣物的洗涤以及/或者烘干,其特征在于,具备:
槽,其容纳衣物;
箱体,其对上述槽进行支撑;
盖体,其设于上述箱体,被轴支承为在从闭合位置至全开位置的规定角度自由开闭,来对用于拿出、放入衣物的投入口进行开闭;以及
盖体卡定机构,其在闭合位置锁定上述盖体,
上述盖体卡定机构还具备:
第一卡定钩,其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上述盖体;
第二卡定钩,其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上述盖体;
第一钩承接机构,其与上述第一卡定钩在上述盖体的闭合位置卡合;以及
第二钩承接机构,其与上述第二卡定钩在上述盖体的闭合位置卡合,
当在上述盖体关闭的状态下对上述盖体施加了打开方向的力时,从上述第一钩承接机构解除上述第一卡定钩的力比从上述第二钩承接机构解除上述第二卡定钩的力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钩角度比第二钩角度大,
该第一钩角度为:从上述第一卡定钩与上述第一钩承接机构卡合的面连结上述第一钩承接机构的支轴而成的角度,
该第二钩角度为:从上述第二卡定钩与上述第二钩承接机构卡合的面连结上述第二钩承接机构的支轴而成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钩角度是比直角大的钝角,
上述第二钩角度是比直角小的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还具备上述第一卡定钩、上述第二卡定钩以及使上述第一卡定钩摆动的操作手柄,
通过上述操作手柄的操作,使上述第一卡定钩摆动,从而能够解除上述第一卡定钩与第一钩承接机构的卡合,
另外,上述盖体卡定机构还具备使上述第二卡定钩摆动来与第二钩承接机构卡合或者解除该卡合的卡定钩控制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卡定钩的摆动轴与上述第二卡定钩的摆动轴同轴,而且上述第一卡定钩与上述第二卡定钩彼此相邻地配置,
另外,上述第一卡定钩配置为比上述第二卡定钩更接近上述操作手柄。
CN201710378758.2A 2016-06-29 2017-05-25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07541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8293A JP6660828B2 (ja) 2016-06-29 2016-06-29 衣類処理装置
JP2016-128293 2016-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1907A true CN107541907A (zh) 2018-01-05
CN107541907B CN107541907B (zh) 2019-07-30

Family

ID=60945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8758.2A Active CN107541907B (zh) 2016-06-29 2017-05-25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60828B2 (zh)
CN (1) CN107541907B (zh)
TW (1) TWI64282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137A (zh) * 2019-01-18 2019-04-12 温州天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门钩以及洗衣机
CN109680464A (zh) * 2019-01-18 2019-04-26 温州天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门锁以及洗衣机
CN111691151A (zh) * 2019-03-12 2020-09-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112981873A (zh) * 2019-12-17 2021-06-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的机门及具有该机门的衣物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86710B1 (ko) * 2020-08-10 2022-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3676A (ja) * 2004-05-12 2005-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
WO2006004317A1 (en) * 2004-05-20 2006-01-12 Lg Electronics Inc. Door locking switch of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80100066A1 (en) * 2006-10-28 2008-05-01 Marquardt Gmbh Lock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KR20080090043A (ko) * 2007-04-03 2008-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도어 개폐 장치
US20110025178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Door frame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door
CN102869825A (zh) * 2011-02-23 2013-01-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3103723A (zh) * 2011-10-18 2013-05-1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CN203923720U (zh) * 2014-04-23 2014-11-05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1592B1 (ko) * 2010-07-29 2017-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JP6349069B2 (ja) * 2013-10-18 2018-06-2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3676A (ja) * 2004-05-12 2005-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
WO2006004317A1 (en) * 2004-05-20 2006-01-12 Lg Electronics Inc. Door locking switch of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80100066A1 (en) * 2006-10-28 2008-05-01 Marquardt Gmbh Lock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KR20080090043A (ko) * 2007-04-03 2008-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도어 개폐 장치
US20110025178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Door frame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door
CN102869825A (zh) * 2011-02-23 2013-01-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3103723A (zh) * 2011-10-18 2013-05-1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CN203923720U (zh) * 2014-04-23 2014-11-05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137A (zh) * 2019-01-18 2019-04-12 温州天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门钩以及洗衣机
CN109680464A (zh) * 2019-01-18 2019-04-26 温州天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门锁以及洗衣机
CN109610137B (zh) * 2019-01-18 2021-07-06 温州天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门钩以及洗衣机
CN111691151A (zh) * 2019-03-12 2020-09-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111691151B (zh) * 2019-03-12 2023-04-2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112981873A (zh) * 2019-12-17 2021-06-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的机门及具有该机门的衣物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2827B (zh) 2018-12-01
TW201800639A (zh) 2018-01-01
JP6660828B2 (ja) 2020-03-11
JP2018000338A (ja) 2018-01-11
CN107541907B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1907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05741639U (zh)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US9963818B2 (en) Drum washing machine
CN108026686B (zh) 门锁定装置以及具有该门锁定装置的洗衣机
US20070137265A1 (en) Drain system of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JP2006297151A (ja) 上部投入型洗濯機
KR100670868B1 (ko) 드럼식 세탁기
CN106498670A (zh) 衣物处理装置和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组件
KR20120043262A (ko) 세탁기
KR20080090043A (ko) 세탁기의 도어 개폐 장치
CN110552174A (zh) 一种洗衣机的滚筒门体用铰链结构洗衣机
CN110552175B (zh) 一种洗衣机
CN106574415B (zh) 滚筒洗衣机
KR101236951B1 (ko) 세탁기 도어 잠금장치
CN108431319A (zh) 手动洗衣机
JP2012170691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EP3725938B1 (en) Washing machine
WO2021073359A1 (zh) 超声波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09099467U (zh) 一种冲刷装置及马桶智能盖板
CN213925509U (zh) 一种顶开式滚筒洗衣机的滚筒及洗衣机
CN115142236B (zh) 一种洗衣机
RU279824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белья
JP2017046979A (ja) 衣類処理装置
KR100452355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도어 힌지 어셈블리
JP2017148187A (ja) 衣類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