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4547A - 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547A
CN107534547A CN201680026123.XA CN201680026123A CN107534547A CN 107534547 A CN107534547 A CN 107534547A CN 201680026123 A CN201680026123 A CN 201680026123A CN 107534547 A CN107534547 A CN 107534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ceived
full duplex
channel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1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4547B (zh
Inventor
理查德·斯特林-加拉赫
刘斌
张莉莉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4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4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9Allo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在无线网络中调度多个用户进行多用户全双工通信的方法。所述调度可基于基站波束索引、基站信道测量、接收到的UE能力、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和/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UE全双工时隙的所述调度可基于基站信道干扰测量、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干扰、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和/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更新来进行更新。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
交叉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30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MULTI-USER,FULL DUPLEX IN-BAN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的第14813736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地使用针对数据和语音通信的无线系统催生了对额外无线带宽的需求。这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实现:包括提供额外带宽或者提高当前使用频段的频谱效率。
使用高频段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加额外容量。例如,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无线通信可以在微小区和微微小区中提供较高的数据速率(例如,每秒千兆比特)。mmWave通信的高度定向特性非常适合蜂窝通信,尤其是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mmWave系统使用能够增加通信设备密度而不引起干扰的窄波束天线。由于更多数量的高度定向天线可以放置在给定区域内,所以最终结果是更多地重用频谱。
频谱效率也可以通过全双工通信来提高。全双工通信使两个或多个通信设备能够在同一频率同时进行传输和接收。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通信的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通过无线信道在通信帧的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被服务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所述调度可基于基站波束索引、基站信道测量、接收到的UE能力、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和/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UE全双工时间段的所述调度可基于基站信道干扰测量、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干扰、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和/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更新来进行更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多用户全双工干扰的图。
图3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点到点、带内全双工链路中的自干扰的图。
图4所示为根据各实施例的用于传统双工方案的时频资源。
图5所示为根据各实施例的用于带内全双工方案的时频资源。
图6所示为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用于基站处的多用户全双工的时频资源。
图7A至图7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分别图示对角线UE位置、非对角线UE位置和分配有来自基站(或eNBA)的相同波束的UE的位置的图。
图8是根据各实施例的显示UE波束偏移的图。
图9是根据各实施例的上行和下行LTE-A资源的图。
图10A至图10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显示具有不同UE间距离的UE位置的图。
图11是根据各实施例的显示不具有波束成形能力且考虑UE到基站的相对距离的UE的图。
图12A至图12B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调度和服务用户进行全双工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A至图13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无线网络中的用户调度以进行全双工操作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14A至图14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全双工通信的干扰消除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16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它实施例可并入结构改变、逻辑改变、电子改变、过程改变及其它改变。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其它实施例中,或者由其它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来替代。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实施例涵盖这些权利要求的全部可用等同物。
以下描述包括对全双工通信所引起的不同干扰、UE间干扰避免以及干扰消除的初步讨论。随后将讨论各实施例。
干扰避免和消除
全双工通信可能会对用户接收信号产生很多形式的干扰。例如,当一个用户正在向基站(例如,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传输点)传输而相邻用户正在从相同基站接收时可能会发生用户间干扰。此外,相同频段中用户自身的通信可能会导致干扰,因为传输功率可能远大于接收功率。这通常可以称为自干扰。其它干扰路径也是可能的。
描述了在至少一个基站中实现波束成形并且在全双工时间段(例如,子帧、时隙)内在基站处调度用户通信的各种实施例。可基于包括以下的多个基站参数来执行关于要使用哪些时间段以及要分配给每个时间段哪些用户的初始决策:基站为每个用户分配的波束索引、为每个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通信设备反馈的作为信道条件指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上报的UE位置或斜UE波束索引、基站位置,以及后续描述的其它标准。
各种实施例在必须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示例为使用毫米波的系统)、在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标准的系统处进行标准化的WLAN类系统、基于mmWave的未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5G系统以及其它无线系统中操作。为了简单性起见,后续描述涉及基站处的全双工通信。然而,所描述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UE处的全双工通信。
图1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图。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使无线通信设备101能够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例如,mmWav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2(例如,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通信的蜂窝系统。
无线通信设备101可以是非固定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01可包括移动无线电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通过无线信道与基站102通信的其它设备。为了一致性和简单性起见,无线通信设备101后续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UE包括收发器和耦合到多个天线振子的控制电路,通过多个天线振子可完成波束成形。
基站102可包括耦合到收发器的多个天线以及用来控制基站操作的控制电路。出于简单性和清晰性目的,图1和后续附图只显示单个天线。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为了完成波束成形,基站102包括多个天线振子。
基站102有固定位置,可以是固定基站网络的一部分,该固定基站网络包括耦合到更大网络的其它基站。例如,基站102可以是耦合到互联网的有线网络的一部分。UE 101随后可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与基站102通信来接入更大的网络。
基站102在基本上围绕基站天线的区域110内通信。该区域110通常称为小区110,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120、121、122。虽然示出了三个不同的扇区120、121、122组成图1的小区110,但是其它实施例可包括不同的扇区数量。
虽然多个UE 101可以位于由基站102生成的小区110中,但是并非所有UE 101都可与基站102相连。注册到基站或尝试注册到基站102的UE 101可定义为“被服务UE”。其它UE可注册到其它相邻基站。
在以下实施例中,基站被公开为在mmWave频段(例如,30GHz至300GHz)中或者在厘米波(centimeter wave,cmWave)频段的上部区域(即,6GHz至30GHz)中操作。然而,当前实施例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频率或频段或者任何一个无线通信技术(例如,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
mmWave(或cmWav频段的上部)通信的一些特性包括波长短/频率高、带宽大、与大气组分的相互作用大,且通过多数固体的衰减高。高衰减特性可通过在UE和基站中都使用高度定向天线(例如,波束成形)来补偿。
mmWave系统中的波束成形使用UE和基站中的多个天线振子进行通信。在基站处形成的波束可以是“窄波束(即,半功率波宽(half power beam width,HPBW)为8°)”。在UE处形成的波束可以宽得多。例如,UE可在无线电芯片上使用若干天线振子来进行波束成形,而基站可使用更多的天线振子。
基站102向小区110传输多个波束成形后的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包括唯一的基站波束索引(或波束指向),该索引标识特定波束和该波束到UE和基站这两者的传输方向。波束索引后续在一种用于确定调度和服务哪些用户进行全双工通信的方法的各实施例中使用。
图2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多用户全双工干扰的图。该图显示基站201(例如,eNB、接入点),基站201可服务其小区覆盖区域中的UE。两个UE 202、203位于基站201的小区区域内。这些UE 202、203后续称为UE1 202和UE2 203。出于该示例的目的,假设UE1 202正在向基站201传输信号,假设UE2 203正在从基站201接收信号。
该图显示因来自UE1 202的传输而产生的可发生在UE1 202和UE2 203之间的可能UE间干扰210。由于基站向UE2 203传输并且大体同时从UE1 202接收,因此也可能存在自干扰211。该图显示BS到UE2链路和UE1到BS链路所需的示例时间/频率资源i 220、221。两个时间/频率资源s 220、221显示:用于这两条链路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可能不相同;在该示例中,UE1到BS链路所需的资源明显少于BS到UE2链路所需的资源。
图3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点到点、带内全双工链路中的自干扰的图。对于这种点到点链路,不存在UE间干扰并且仅有的干扰就是自干扰。
例如,图3所示为相互直接通信的两个UE 302、303。各传输可由传输UE接收,因此可能造成自干扰。例如,UE1 302向UE2 303传输可能会造成自干扰811,而UE2 303向UE1传输可能会造成自干扰310。一个UE(例如,UE2 303)所使用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320可能与其它UE(例如,UE1 302)所使用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321明显不同。
图4所示为根据各实施例的用于传统复用方案(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FDMA)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的时频资源。该图中的时频资源410、411示出了在两个传输UE(即,UE1、UE2)的传统双工方案中使用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401、402。
左边绘图410显示FDMA方案,而右边绘图411显示TDMA方案。每个方框401、402指示用于该特定UE(例如,UE1、UE2)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
FDMA绘图410显示UE1传输时间和/或资源块401与UE2传输时间和/或资源块402基本上在同一时间但是以不同频率传输。TDD绘图411显示UE1传输时间和/或资源块401与UE2传输时间和/或资源块402在不同时间但是以相同频率传输。
图5所示为根据各实施例的用于带内全双工方案的时频资源。该图中的资源510、511示出了用于UE1到UE2链路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1001以及用于UE2到UE1链路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502。这些资源510、511用于两个传输UE(即,UE1、UE2)的带内全双工方案。
左边绘图510显示资源501、502的部分重叠,其中资源块501、502在频率和/时间上相互偏移。右边绘图511显示资源501、502的完全重叠,其中频率和时间相同。每个方框501、502指示用于该特定UE(例如,UE1、UE2)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这两个UE通常针对重叠的区域执行自干扰消除以便实现可靠通信。
图6所示为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用于基站处的多用户全双工的时频资源。绘图610、611的x轴显示时间,绘图610、611的y轴显示频率。用于UE1到基站链路的资源601显示与基站到UE2链路的资源602重叠。
为了简单性和清晰性起见,本发明侧重的是基站处的全双工。然而,UE也可支持带内全双工。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UE处的全双工。
当UE支持带内全双工操作时,一个UE到另一个UE间可能存在额外的可能干扰路径。左边绘图610显示完全重叠的资源块601、602。资源块601、602显示为重叠,指示UE1向基站传输的时间与基站向UE2传输的时间大体相同且频段重叠。基站随后可执行自干扰消除以提取所需信号603。
右边绘图611显示与在UE2处接收到的相同的重叠资源块601、602。此处,UE1对UE2的接收干扰功率水平取决于UE间路径损耗、UE1的传输功率,以及给定方向上的Tx(UE1)/Rx(UE2)天线增益。
为了管理全双工系统中的UE间干扰,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类:(1)UE间干扰避免和(2)干扰消除/抑制。UE间干扰避免可在UE位置已知时避免调度相邻UE。UE可在一个小区的单独组中进行调度或者基于路径损耗估计和UE间干扰估计进行调度。干扰消除/抑制可通过干扰消除接收器、接收器零波束成形或功率控制来执行与高级接收UE的干扰消除。
本文所公开的针对全双工通信的干扰避免可使用分配的基站波束索引和接收信号参考功率(received signal reference power,RSRP)信息。如果不同的UE由基站处的不同波束服务且RSRP很低,则假设UE相互不直接相邻。该信息可由其它信息补充以获取提高后的估计或UE的位置和可能的UE波束指向以及对其它UE的可能干扰。也可确定UE的能力(例如,UE是否可以进行波束成形、天线振子的数量、高级定位能力)以估计干扰抑制能力(例如,前后抑制比)。使用波束成形的RSRP也可用于评估基站是否支持给定基站到UE的链路用于全双工通信(基站可将该RSRP与用于该波束合成的全双工耦合损耗进行比较)。
图7A至图7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在UE进行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分别图示对角线UE位置、非对角线UE位置和相同波束UE位置的图。当具有波束成形能力的UE 701、702由基站700处的对角反向波束服务时,这些UE进行的干扰避免通常不应在上行链路(uplink,UL)/下行链路(downlink,DL)进行协同调度,如图7A所示。这可能导致不良干扰场景。然而,如果不应用UE1 701上行功率控制,并且UE1RSRP(当UE 1正在传输时在基站处测量RSRP)+UE2RSRP(当UE 2正在接收时在UE 2的接收器处测量RSRP)小于某个预定阈值T1,这种场景是允许的,其中这些UE在上行链路(uplink,UL)/下行链路(downlink,DL)进行协同调度时,阈值T1事先已确定能够实现可靠的全双工通信。可支持用于基站处的对角反向波束以进行共同调度的UL/DL通信的另一场景为:当接收UE(在本示例中为UE2)具有低于预定阈值T2的RSRP值时,其中当UE UL功率控制开启且这些UE在上行链路(uplink,UL)/下行链路(downlink,DL)进行协同调度时,已确定阈值T2能够实现可靠的全双工通信。
图7B示出了由基站处的不同斜波束服务的UE1 701和UE2 702。非常适合选择这种场景用来协同调度用于上行链路的UE 1和用于下行链路的UE 2,因为这些UE的波束也很有可能向内指向基站(如图7B所示)并且任何可能的UE间干扰很有可能很低。甚至在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场景中,当UE波束不向内指向基站时,任何UE间干扰有可能被提供相应反射信号路径的物体所阻挡。基站可能能够通过RSRP骤降和相关基站波束索引变化来识别NLOS链路。基站随后可对这些NLOS链路应用其它标准。然而,可能存在RSRP过低而无法支持全双工通信的NLOS链路。
图7C示出了UE 701、702由基站处的相同波束服务的场景。这种场景可包括:(1)UE2 702(正在传输)比UE1 701(正在接收)更接近基站(在基站处测得的RSRP较高);(2)UE2702(正在传输)比UE1 701(正在接收)距离基站更远(RSRP较低);或(3)UE 701、702与基站的距离大体类似,RSRP大体类似,且UE 701、702之一正在传输或接收。
为了确定图7C的场景中的哪些场景产生可靠的全双工通信,基站可使用以下信息:不同UE 701、702的RSRP;UE天线阵列的后前抑制比(与UE天线振子的数量相关);以及UE天线阵列的侧前抑制比(与UE天线振子的数量相关)。然而,如果给定链路的RSRP过低无法实现可靠通信,则不为该特定链路调度全双工操作。
针对不具有波束成形能力的UE进行的全双工操作的成功干扰避免可依赖于UE之间的估计距离。UE之间的距离的估计可通过UE位置信息(例如,GPS)或不通过UE位置信息(例如,无GPS)来完成。
图10A至图10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显示不具有波束成形能力且具有不同UE间距离的UE的图。图10A所示为具有相对较大的UE间距离的非波束成形UE1和UE2。UE1正在经历相对较低的RSRP,而UE2正在经历相对较高的RSRP。图10B所示为具有相对较大的UE间距离的非波束成形UE1和UE2。UE1和UE2都正在经历相对较低的RSRP。图10C所示为具有相对较小的UE间距离的非波束成形UE1和UE2。UE1和UE2都正在经历相对较高的RSRP。
可以从图10A至图10C中看出:由不同基站波束服务且具有低RSRP或相应RSRP之间的差值大的非波束成形UE可进行协同调度。这可以由|UE1 BS beam index-UE2 BS beamindex|>T3和(|UE1 RSRP-UE2 RSRP|>T4或(UE1 RSRP+UE2 RSRP)<T5))表示,其中T3、T4和T5是可提供可靠全双工通信的预定阈值。T3可以是固定的或基于UE的RSRP之和动态设置。
图11是根据各实施例的显示具有波束成形能力且考虑UE到基站的相对距离的UE的图。针对全双工操作的干扰避免可通过使用多维位置信息来完成。如果UE不具有波束成形能力,则可通过GPS或者如果GPS不可用则通过上述讨论的BS波束索引和RSRP信息来使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然而,如果UE具有波束成形能力和多维位置信息,则在调度用户以避免干扰时可以考虑UE到基站的相对距离。这可避免同时调度UE和对角对齐的UE波束(参见图7A)。如果可能,最好在所有正交维度i下(UE2)i–BSi=-((UE1)i–BSi)时避免协同调度UE1和UE2,其中i表示UE和BS相对于已知参考点的x、y或z坐标。
图8是根据各实施例的显示波束偏移的图。在确定UE波束偏移时,UE 801包括某种形式的高级位置信息(例如,陀螺仪、指南针、加速计)。如果UE 801具有这种高级定位能力并且该能力被激活,则UE可向基站上报所选UE波束811和固定参考线810(例如,磁北)之间的角差(即,角度、弧度)。在另一实施例中,UE 801可向基站上报仰角(即,UE的倾角)。基站随后可使用来自不同UE的该信息来提高不同UE组合的UE间干扰的估计,如前所述。UE也可向基站上报天线振子的数量。
为了执行针对全双工的UE间干扰抑制/消除,“受害者”UE(受到干扰的UE)必须估计“攻击者”UE(造成干扰的UE)与其自身之间的信道。该估计的信道可称为干扰信道。为了促进该估计,基站向“受害者”UE传输有关“攻击者”UE的信息。
基站传输的信息可包括:攻击者UE导频信号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以及可能的扩频/扰码序列;攻击者UE导频信号与攻击者UE数据信号之间的任何功率偏移;攻击者UE数据的层数;以及攻击者UE数据的帧格式。例如,在使用LTE类上行链路的mmWave系统中,基站可将攻击者UE的下列参数通过信号传送到受害者UE:用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导频的根Zadoff-Chu序列;3比特信令,指示循环移位和叠加正交码;数据的层数;以及所选的循环前缀长度。这可用于任何其它系统的LTE类上行链路,需要将哪些信号的具体细节从基站通过信号传送到受害者UE以实现干扰信道估计可取决于系统的上行导频信号格式和上行帧格式。
为了向具有干扰消除能力的UE提供干扰信道估计信息,可通过使用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DPCCH)来完成信号传送。目前在LTE中,使用DPCCH来传输大量不同的数据控制指示(data control indicator,DCI)格式。这些格式可包括:(a)DCI格式0,用于UL数据的上行授权和资源分配;(b)DCI格式1、1A、1B、1C,用于一个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码字调度的不同模式;(c)DCI格式1D、2、2A、2B、2C、2D,用于空间复用的不同模式;(d)DCI格式3、3A,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不同模式和PUCCH的功率控制信令;(e)DCI格式4,用于UL多入多出(包括上行DMRS循环移位和OCC)的UL分配。
对于mmWave传输,可使用基于DMRS下行链路的传输,因为波束成形也可用于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传输。如果接收“受害者”UE具有非常高级的干扰消除(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IC)能力并且可以利用调制编码(modulation and coding,MCS)水平的知识用于协同调度的上行(“攻击者”)UE的传输块(5比特),可定义下列比特字段并随后通过信号传送到“受害者”UE:MCS_field_TB(5比特或0比特)——0比特用于不含此能力的干扰消除(interferencecancelation,IC)接收器。如果接收“受害者”UE具有高级干扰消除能力(与“非常高级”相对)并且可以利用调制水平的知识用于协同调度的上行(“攻击者”)UE的每个传输块(2比特)(QPSK、16QAM、64QAM),可定义下列比特字段:MOD_field_TB(2比特或0比特)——0比特用于不含此能力的IC接收器。
为了向“受害者”UE提供上行UE DMRS的知识以估计信道,可使用三个比特来通过信号传送根Zadoff-Chu序列的叠加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另外的两个比特可用于指示上行层的数量(最多为4)。这些字段可定义为OCC_OC_field(3比特)和Uplink_layer_field(2比特)。对于DMRS导频的根序列ruv(k),其中(0≤k<LRS–1),LRS是序列长度(=12x所使用的上行资源块的数量),每个长度(v=0,1)可能有30个序列分组(u=0,1,…,29)和两个可能的序列。序列(v)和分组(u)都可取决于时隙索引ns在时间上跳跃。
为了简化信令,基站可关闭干扰上行UE的序列和分组跳频。通过选择“关闭序列分组跳频”,在每个时隙中关闭序列(v)和分组(u)跳频。序列分组(u=0,1,…,29)随后由u=(fss)mod 30定义。因此,用于根Zadoff-Chu序列的下列额外的比特字段通过信号传送到接收“受害者”UE:Sequence_group_field(u)(5比特);Sequence_field(v)(1比特);Sequence_length_field_in_RBs(LRS)(7比特),最多有128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为了可同步并最终解码上行UE的DMRS,接收“受害者”UE也使用上行UE的所选循环前缀。LTE中提供两种选择:标准循环前缀和扩展循环前缀。因此,定义了下列比特字段:cyclic_prefix_length_field(1比特)。
图9是根据各实施例和根据LTE的可调度用于全双工的上行链路900的UE和下行链路901的UE的重叠时频资源的图。上行链路900可包括用于干扰用户(例如,用户A)913的子载波、用于其它上行用户914的子载波、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920和912。用于上行用户的DMRS 915和916也可包含在内。下行时频资源901可包括用户B 930的下行时频资源。下行用户B 930(“受害者”UE)的最低频率与干扰上行用户913的最低频率之间的频率偏移可称为RB_偏移(RB_offset)910。
由于干扰上行RB可能相对于接收UE的RB存在频率偏移(偏移若干RB),因此该偏移通过信号传送到接收UE,这样接收UE可以正确地偏移Zadoff-Chu序列。可使用字段RB_offset(5比特),偏移最多为64个RB。
各实施例
图12A至图12B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无线网络中的用户调度以进行全双工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2A和图12B的方法在决定调度哪些用户时考虑一个小区覆盖区域或扇区覆盖区域内的UE间干扰的估计。
后续使用的时间段可指一个或多个时隙或一个或多个子帧。后续在图15中示出各类时间段的示例。此外,全双工帧可定义为包括全双工子帧的帧。
该流程图开始于全双工时间段的“初始调度”1201,其随后可通过如图所示的“更新调度”1202进行更新。该流程图还示出在基站1203处执行的操作和在UE 1204处执行的操作。
作为全双工时间段内被服务UE的初始调度1201的一部分,图12A至图12B的方法通常基于每个UE的能力1240(如后续所述)、每个被服务UE的基站波束索引(或者用于基于非码本传输的波束指向)和相应的全双工耦合(Tx信号与Rx信号之间的隔离),以及正常传输模式(即,非全双工)下的UE测量来分配时间段。作为全双工时间段内被服务UE的更新调度1202的一部分,图12A和图12B的方法基于信道干扰的实际测量来更新特定UE的分配时间段。如果向被服务UE分配了新的基站波束,则初始调度重新开始。
在步骤1210中,基站确定被服务UE的上行功率控制的状态(例如,开启或关闭)。UE的上行功率控制可具有两个分量:开环和闭环。开环功率控制分量首先使用从基站发送的信号中获取的测量来设置UE传输功率,其中基站对于将用于传输的功率无反馈。闭环功率控制分量使用基站发往UE的有关基站处接收信号的功率电平的反馈。UE随后可基于该反馈调整其传输功率。
基站在确定一个传输UE可能对另一个协同调度的接收UE的可能干扰时使用UE上行功率控制是开启还是关闭。如果上行功率控制关闭,则传输UE对接收UE的干扰水平与功率控制开启时不同。
在步骤1212中,确定基站的位置(例如,GPS)。基站的位置可用于确定每个被服务UE相对于基站的相对位置。当被服务UE具有波束成形能力时,可考虑UE到基站的相对距离以避免同时调度上行UE和下行UE以及对齐的UE波束。
在方框1214中,基站确定每个被服务UE的波束索引和收发(TX/RX)耦合损耗。如前所述,波束索引标识特定波束,因此特定天线振子用于形成发往基站的波束。每个被服务UE的TX/RX耦合损耗提供基站执行全双工时有关基站处的由于传输信号所引起的传输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耦合损耗量的信息。TX/RX耦合损耗的范围大约在-80dB与-120dB之间。不同UE的TX/RX耦合损耗可能不同,因为基站进行波束成形以使用不同角位置处的UE进行传输和接收,波束成形影响最终结果。
在步骤1240中,每个被服务UE向基站提供其能力。这些能力包括UE是否能够进行波束成形。该信息可包括UE中的天线振子的数量。基站使用UE的波束成形能力作为关于UE可以抑制UE间干扰的程度的指示。
还是在步骤1240中,UE还向基站提供关于UE是否包括定位能力(例如,GPS接收器、高级定位能力)的信息,该信息在本文中称为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在一实施例中,具有高级位置确定能力的UE可定义为具有额外感应器(例如,陀螺仪、加速计、指南针)的UE,额外感应器不仅使UE能够确定其位置还能确定其方向(例如,指向磁北的波束的方向、在该位置的倾角)。这种支持高级位置确定的UE能够确定波束偏移(即,所选UE波束与固定参考点(例如,磁北)之间的角差(弧度、角度));可选地,确定其相对于基站的仰角或倾角(这样,波束偏移可以用方位角和仰角上报)。这种UE能够传输将由基站接收的该能力,这样基站可使用该信息,也许还有其它UE能力报告,例如天线振子数量,来提高不同UE组合的UE间干扰的估计。
虽然UE处的波束索引可提供参照其外壳的UE指向的指示,UE波束偏移提供考虑UE方向(例如,在x、y和z方向)的实际波束指向的指示。因此,当UE在设定位置旋转时,波束索引可保持不变但波束偏移可能改变。
还是在步骤1240中,UE的能力还指示UE是否可以执行干扰消除。UE是否可以执行全双工通信也可考虑为步骤1240中上报的一种UE能力。即使UE无法在全双工模式下操作,当基站在全双工模式下操作时,UE仍然可在下行或上行时隙中与另一个在与非全双工UE相反的方向操作的UE进行协同调度。
在基站请求UE执行测量或调度UE进行数据传输或接收之前向基站提供UE能力。UE通常在与基站处于连接状态时向基站上报其能力。因此,将能力馈入步骤1216的步骤1240的位置只是其中的一种实施例。
在步骤1216中,基站请求每个被服务UE的由正常非全工传输模式所产生的信道测量。因此,在步骤1242中,每个被服务UE执行实际的信道测量、上报其位置(如果支持位置确定)和/或确定一个或多个基站波束偏移(如果UE支持高级定位)。如果UE上报其位置并且基站知晓其位置(参见步骤1212),基站随后可以计算UE到基站的相对位置。
UE信道测量有很多类型。例如,可由每个被服务UE上报的一种信道测量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RSSI是宽带接收信号(包括噪声和干扰)。另一种信道测量报告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RSRP是所需接收信号功率的测量。又一种可能上报的信道测量是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SRQ是描述接收信号质量的指标。在一示例中,RSRQ=RSRP/RSSI。
基于UE测量,在步骤1218中,基站随后可使用UE能力、正常传输模式下的信道测量、每个被服务UE的位置(如果上报)和服务该特定UE的最终波束索引,以及UE功率控制状态构建被服务UE配对列表用于全双工通信。
在步骤1220中,基站现可在基站的传输帧结构内为步骤1218中构建的被服务UE配对列表中的每个被服务UE分配传输时间段。传输时间段可以在为每个被服务UE分配的特定波束中。基站可分配正常非全双工传输时间段以及全双工时间段。
在步骤1222中,基站向具有执行干扰消除能力的被服务接收UE提供额外信息。该额外信息使接收干扰UE能够估计来自协同调度的上行UE的干扰信道并能够执行干扰消除。向被服务UE提供的额外信息可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参数(和/或时频位置)和/或分配给协同调度的传输UE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水平。在一实施例中,干扰消除可指特定UE进行接收时取消其它正在传输的UE的接收信号。
在步骤1244中,具有干扰消除能力的被服务UE可建立干扰消除以使用协同调度的传输UE的测量信道。被服务UE还可使用有关协同调度的上行UE的额外信息(例如,MCS)。UE可使用接收器波束成形或使用具有干扰消除能力的高级接收器来执行干扰消除,这两者都能让UE执行信道干扰的测量。UE还可使用来自干扰信号(例如,调制水平、编码方案)的额外参数进行干扰消除。
在步骤1224中,基站使用传输帧中调度的全双工时隙开始向步骤1218的列表上的被服务UE进行传输。在步骤1225中,基站请求每个被服务UE在全双工模式下执行全双工信道测量。这些测量在步骤1246中示出。
在步骤1246中,每个被服务UE测量或者确定使用波束成形的RSRP、使用波束成形的RSRQ、干扰信道测量(如果可用)、其位置(如果支持定位)和/或波束偏移(如果UE具有高级位置确定能力)。在步骤1226中,将该信息提供给基站。
在此之前,每个被服务UE已通过各自分配的波束从基站接收信号。在步骤1226中,基站确定来自每个被服务UE的RSRP(正如从步骤1246接收)是否指示另一个基站波束应分配给各个UE。如果特定UE已移到由另一个波束服务的另一位置,则另一个基站波束可分配给该UE。
如果将要分配另一个基站波束,则在步骤1232中,为被服务UE重新分配传输波束。这是假设UE仍在原始基站的小区覆盖区域内。如果被服务UE的位置(或者波束索引)指示UE已移出基站的小区覆盖区域,则该UE从传输列表中删除。如果将要重新分配传输波束或者UE从传输列表中删除,则调度方法重新开始于步骤1214。
步骤1234的波束选择算法是可使用基站寻找每个用户的最佳波束方向的传统现有流程的波束选择步骤。
在步骤1226中,如果来自每个被服务UE的RSRP指示基站波束不需要重新分配,则方法移至步骤1228,在步骤1228中,确定UE是否支持高级定位;如果UE支持高级定位,则对上报的UE波束偏移的值进行测试以查看该值与先前值相比变化量是否大于某个阈值。
如果这些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不为真(即,UE不支持高级定位或者UE波束偏移的变化量不是某个阈值),则步骤1230确定现有信道干扰(例如,RSRQ或信道干扰报告)现高于或低于预期。如果信道干扰未改变,则方法从步骤1225循环,在步骤1225中,基站请求UE信道测量(即,UE测量步骤1246)。如果信道干扰已改变,则方法返回步骤1218,在步骤1218中,构建UE配对列表用于全双工操作。
图12的用于调度用户的方法考虑一个小区内可能的UE间干扰。然而,当一个UE正在传输而另一个UE正在接收时,小区覆盖区域边缘或扇区覆盖区域边缘的UE可能发生两个小区(即,邻近基站)之间或一个小区的邻近扇区之间的UE间干扰。为了在任一场景中估计UE间干扰,相邻基站可相互传送UE信道干扰测量和分配给每个被服务UE的基站波束索引。该信息共享可在逐帧基础上在每个时隙中进行,并且可使用X2回程接口(如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标准中定义)或者专用的基站到基站链路(例如,无线、有线)。专用链路可提供更高的容量和降低的时延以支持调度信息的逐帧传送。
涉及两个小区或扇区覆盖区域之间的UE间信道干扰的全双工通信可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取决于基站到基站链路的时延或容量。UE间信道干扰可在基站之间在逐帧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参见图13)或者可在频率低于每帧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参见图14)。
图13A至图13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无线网络中的用户调度以进行全双工操作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当UE位于小区的覆盖区域边缘或扇区的覆盖区域边缘时,使用低时延高带宽连接(即,使用专用mmWave频段链路)用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这个第一方法在逐帧的基础上提供用户调度以进行全双工通信。
图13A至图13C的实施例大体上类似于先前讨论的图12A至图12B中所公开的实施例。只讨论那些不同的步骤1302、1304、1306、1308、1322、1324和1326。假设图13A至图13C的其它步骤具有与先前讨论大体相同的功能。
在步骤1302和1322中,在服务基站已请求UE通过正常非全双工传输来执行测量后(参见步骤1216),信息在邻近基站1203、1300之间交换。交换的信息可包括每个时间段内的UE信道测量和/或基站波束索引、UE上行功率控制状态(即,开启/关闭)和/或传输基站的位置(如果可用)。响应于来自服务基站1203的信息,在步骤1322中,相邻基站300传输回大体类似的信息。
在步骤1304和1326中,在基站已通过全双工信道请求常规UE测量后,在步骤1225中,再次与相邻基站1300交换大体类似的信息。来自相邻基站1300的信息随后在步骤1306中使用,在步骤1306中,确定相邻基站1300(即,邻近基站)是否上报与所估计不同的信道干扰以及干扰是否由来自当前小区中的UE的上行传输所引起。如果该条件为真,则更新干扰估计并重新构建UE配对列表用于下一帧的全双工操作1218。
如果相邻基站1300不上报很高的信道干扰水平,也没有由来自当前小区中的UE的上行传输所引起的任何干扰,则该方法确定相邻小区中的任何UE是否支持高级定位以及任何UE上报的波束偏移已发生一定量变化。如果为真,则方法前进至步骤1218以重新构建UE配对列表用于下一帧的全双工操作。如果该条件不为真,则基站1203返回步骤1225以通过全双工信道请求常规UE信道测量。
在另一可选步骤中,步骤1220可与相邻基站1300交换帧格式信息。例如,步骤1220、1324可交换全双工帧的每个时隙(或每个子帧)内的基站波束分配和/或双工帧的每个时隙(或每个子帧)内的UE测量以及其它帧格式信息。
图14A至图14C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无线网络中的用户调度以进行全双工操作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当UE位于小区的覆盖区域边缘或扇区的覆盖区域边缘时在频率低于逐帧的基础上提供UE调度以进行全双工通信。
如果低时延高带宽连接(即,使用mmWave频段)无法用于基站到基站的通信,如图13A至13C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那样,传统X2回程链路(即,LTE)的时延和容量可能无法支持图13A至13C的实施例的通信。因此,图14A至14C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频率低于每帧的基础上提供基站交换信息(例如,基站位置、上行功率控制指示、正常(无双工)帧的每个时隙(或者每个子帧)内的波束分配、正常帧的每个时隙内的UE测量、所选的帧格式)。每个基站可首先调度UE以避免相邻小区中的干扰并基于UE的干扰报告来更新服务小区中的干扰估计。
图14A至图14C的实施例大体上类似于先前讨论的图12A至图12B中所公开的实施例。只讨论那些不同的步骤1402、1422和1424。假设图14A至图14C的其它步骤具有与先前讨论大体相同的功能。
在步骤1402处,在服务基站已请求UE通过正常非全双工传输来执行测量后(参见步骤1216),信息在基站1203、1400之间交换。交换的信息可包括每个时间段内的UE信道测量和/或基站波束索引、UE上行功率控制状态(即,开启/关闭)和/或传输基站的位置(如果可用)。响应于来自服务基站1203的信息,在步骤1422中,相邻基站400传输回大体类似的信息。
在一可选步骤中,步骤1220可与相邻基站1400交换帧格式信息。例如,步骤1220、1424可在逐帧的基础上交换全双工帧的每个时隙(或每个子帧)内的基站波束分配和/或双工帧的每个时隙(或每个子帧)内的UE测量以及其它帧格式信息。
图15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示出的帧结构仅用于说明目的。本发明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帧结构。在一项实施例中,帧结构是如频分双工实施例中所使用的3GPP LTE定义的帧。
例如,帧长可包括20个单独的时隙0至19。子帧可定义为2个时隙,并且是LTE-A的常见调度块。帧长可以为10毫秒,由10个子帧组成(或20个时隙)。
图16是根据各实施例的图示通信装置的方框图。通信装置1600的示例形式可以是UE、蜂窝基站(例如,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某个其它无线台站。例如,通信装置1600可以是计算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PC、混合平板、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者任何用于执行指定将由通信装置1600采取的动作的指令(顺序或者其它)。
应采用术语“基于处理器的系统”以包括任何一组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这些通信装置由处理电路(例如,控制器)控制或操作以单独或共同执行指令以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方法。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可执行一组指令或一系列指令以使通信装置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方法。
通信装置1600可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1602(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这两者、处理器内核、计算节点等)以及通过链路1608(例如,总线)相互通信的存储器1604。如果通信装置1600是UE,则其还可包括显示设备1610(例如,视频、LED、LCD)和字母数字输入设备1612(例如,数字键盘、键盘)。在一项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610和输入设备1612可并入一个单元作为触屏显示器。
通信装置1600另外还可包括大容量存储设备1616(例如,驱动单元、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光驱动器)和网络接口设备1620。网络接口设备1620可包括耦合到多个天线振子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器(例如,发射器和接收器(收发器))以通过无线网络信道1626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器可用于使用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进行操作,通信技术包括本文所公开的用于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的干扰消除的方法。网络接口设备1620还可包括有线网络接口(例如,X2回程链路)。
存储设备1616包括存储有一组或多组由本文所述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方法或功能所体现或利用的数据结构和指令1624(例如,软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1622。指令1624也可在由通信装置1600执行期间完全或至少部分驻留在存储器1604内和/或控制器1602内。
虽然计算机可读介质1622在示例实施例中示为单个介质,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1624的单个介质或多个介质(例如,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和/或相关的缓存和服务器)。
实施例可在硬件、固件、软件或硬件、固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施。实施例还可实施为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指令,这些指令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以执行本文所述的操作。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包括任何非瞬时性机制,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信息。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科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以及其它存储设备和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并且可配置有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指令。
在了解说明书摘要不用于限定或解释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的情况下提交说明书摘要。将随后的权利要求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可作为单独的实施例。

Claims (25)

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与基站的通信信道在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作为以下的函数:所述UE的分配基站波束索引、基站参数、接收到的UE能力,以及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与所述基站的所述通信信道在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所述UE作为基站信道测量的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UE接收以下的至少一个:测得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UE的位置或者UE波束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所述UE包括所述基站确定被服务基站波束组合的收发耦合损耗、由所述基站服务的每个传输UE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UE上行功率控制指示或者所述UE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UE能力包括所述UE的波束成形能力,所述UE的全双工能力包括所述UE的收发耦合损耗、所述UE的干扰消除能力或所述UE的定位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所述基站的所述通信信道在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所述UE包括:
UE在非全双工传输时间段期间测量信道条件;
在全双工时间段内构建被服务UE列表;
在帧结构中分配正常的全双工时间段;以及
向UE提供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和/或分配给协同调度的上行UE的调制编码方案水平,所述UE具有分配的下行时间段和干扰消除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更新所述UE全双工时间段的所述调度:
请求全双工时间段的UE信道测量;
基于从所述UE接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向所述UE分配不同的基站波束;以及
基于从所述UE接收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测量或来自所述UE的干扰测量更新所述被服务UE列表以进行全双工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所述UE已移出所述基站覆盖区域,则在全双工时间段内从所述被服务UE列表中移除所述U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基站和邻近基站之间交换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基站信息包括每个非全双工时间段内的基站波束索引和UE上行功率控制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相邻基站之间交换全双工时间段内的基站波束分配和全双工时间段内的UE测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来自邻近基站的信息来更新所述UE全双工时间段的所述调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邻近基站的所述信息包括每个时间段、时隙或子帧内的邻近基站被服务UE的测量信道条件、邻近基站被服务UE的能力和邻近基站波束索引。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耦合到多个天线振子的无线电收发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和天线振子的控制器,用于对从所述多个天线振子传输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基站波束索引、接收到的UE能力,以及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无线信道在通信帧的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被服务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基站信道干扰测量和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干扰、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更新中的至少一个更新所述UE全双工时间段的所述调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是具有波束成形能力的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逐帧的基础上控制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和基站波束分配与邻近基站的交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UE测量信道条件,所述UE测量信道条件包括使用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使用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干扰信道测量、UE位置和/或UE波束偏移。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基站信道测量通过所述无线信道在通信帧的全双工时间段内调度所述被服务UE。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具有波束成形能力的UE由基站处的对角反向波束服务时,所述控制器还在全双工时间段内避免所述UE的上行/下行协同调度,除非所述UE中的第一UE不应用上行功率控制且所述第一UE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和所述UE中的第二UE的RSRP的总和小于已确定能够实现可靠全双工通信的第一预定阈值或者除非所述UE应用上行功率控制且所述第二UE的所述RSRP小于已确定能够实现可靠全双工通信的第二预定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基于所述被服务UE的RSRP、所述被服务UE的天线阵列的后前抑制比的估计和/或所述被服务UE的天线阵列的侧前抑制比的估计在全双工时间段内协同调度由相同基站波束服务的UE,其中基于从所述接收到的UE能力中接收到的被服务UE的天线阵列的大小确定所述后前抑制比和侧前抑制比的所述估计。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基于|UE1 BS beamindex-UE2 BS beam index|>T3和(|UE1 RSRP-UE2 RSRP|>T4或(UE1 RSRP+UE2 RSRP)<T5))在全双工时间段内协同调度由不同基站波束服务的UE,其中T3、T4和T5是提供可靠全双工通信的预定阈值,T3是固定的或基于所述UE的RSRP之和动态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基于在所有正交维度i下(UE2)i–BSi=-((UE1)i–BSi)在全双工时间段内避免协同调度由对角反向基站波束服务的UE,其中i表示所述UE和所述基站(base station,BS)相对于已知参考点的x、y或z坐标。
22.一种存储由无线通信台的处理电路执行的指令以执行以下操作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通过与基站的无线信道在帧的全双工时隙内调度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所述调度基于基站波束索引、接收到的UE能力,以及接收到的UE测量信道条件或接收到的UE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接收UE能力,所述UE能力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天线振子的数量、所述UE的定位能力、所述UE的干扰消除能力或所述UE的全双工能力。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接收UE能力,所述UE能力包括高级定位能力,所述高级定位能力包括陀螺仪、加速计和/或指南针传感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接收UE测量信道条件,所述UE测量信道条件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UE位置或UE波束偏移。
CN201680026123.XA 2015-07-30 2016-07-29 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 Active CN107534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13,736 2015-07-30
US14/813,736 US10389509B2 (en) 2015-07-30 2015-07-30 Multi-user, full duplex in-ban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CT/CN2016/092377 WO2017016524A1 (en) 2015-07-30 2016-07-29 Multi-user, full duplex in-ban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547A true CN107534547A (zh) 2018-01-02
CN107534547B CN107534547B (zh) 2020-09-08

Family

ID=5788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123.XA Active CN107534547B (zh) 2015-07-30 2016-07-29 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9509B2 (zh)
EP (1) EP3314801B1 (zh)
CN (1) CN107534547B (zh)
WO (1) WO201701652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8796B (zh) * 2019-12-04 2021-02-11 國立交通大學 通訊網路資源分配方法及系統
CN112383954A (zh) * 2020-11-16 2021-02-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34739A (zh) * 2018-05-11 2021-03-19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与空间分集相关联的点到多点共享接入全双工无线双工方案
WO202116397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散射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2598A (zh) * 2019-02-08 2021-09-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管理
WO2021196068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types
CN113746518A (zh) * 2021-09-03 2021-12-03 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波束赋形方法和快速波束追踪方法
CN112534739B (zh) * 2018-05-11 2024-07-16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与空间分集相关联的点到多点共享接入全双工无线双工方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1097B2 (en) * 2015-08-17 2021-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ption of multiple uplink control messages at a same time slot
DE112015006838T5 (de) * 2015-08-26 2018-05-17 Intel IP Corporation Verwaltungsaspekte von Empfangsstrahlbildung
EP3365980B1 (en) * 2015-10-21 2019-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ity-handling aspects of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US11153905B2 (en) * 2015-11-01 2021-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full duplex radio (FDR)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7086864A1 (en) * 2015-11-16 2017-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porting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KR102543099B1 (ko) * 2015-12-08 2023-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간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US9979452B2 (en) * 2015-12-29 2018-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device for same
JP6530720B2 (ja) * 2016-01-19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KR102461619B1 (ko) * 2016-02-12 2022-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빔 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CN107547120A (zh) * 2016-06-24 2018-01-0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JP6551611B2 (ja) * 2016-09-23 2019-07-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位置推定用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WO2018058455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80060882A (ko) * 2016-11-28 2018-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264586B2 (en) * 2016-12-09 2019-04-16 At&T Mobility Ii Llc Cloud-based packet controller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20180213547A1 (en) * 2017-01-26 2018-07-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 Ute Communication node for scheduling and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8668363A (zh) * 2017-03-28 2018-10-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WO2018205144A1 (en) * 2017-05-09 2018-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09121153B (zh) * 2017-05-15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80338254A1 (en) * 2017-05-22 2018-11-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am tracking method in multi-cell group of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KR102663451B1 (ko) * 2017-08-10 2024-05-09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통신 장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11063733B2 (en) * 2017-11-09 2021-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plexing modes based on power configurations for transmissions
US11349631B2 (en) * 2018-03-26 2022-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EP3782391A1 (en) * 2018-05-08 2021-0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antenna mobile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753388B (zh) * 2018-07-23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1696240B2 (en) * 2019-01-14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11722351B2 (en) * 2019-01-17 2023-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KR102628043B1 (ko) * 2019-07-24 2024-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ull duplex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기 간섭 신호를 제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617192B2 (en) * 2019-09-30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ighbor cell TCI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11438129B2 (en) * 2020-01-27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910217B2 (en) * 2020-05-07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self-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WO2021223195A1 (en) * 2020-05-08 2021-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self-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WO2022016548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基站的天线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397239A1 (en) * 2021-01-12 2023-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channel or adjacent channel co-existence
US20230114809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resource collision indication according to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WO2024102041A1 (en) * 2022-11-09 2024-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for treating interference of co-scheduled wireless devic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6025A1 (en) * 2012-08-28 2014-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ull duplex single channel communications
US20140153499A1 (en) * 2012-03-05 2014-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data channel'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4023382A (zh) * 2013-03-01 2014-09-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同频全双工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US20150078177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Blackberry Limited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WO2015061233A1 (en) * 2013-10-22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ixed full and half duplex us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176B (zh) * 2008-12-30 2012-05-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干扰协调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US9031032B2 (en) * 2009-10-05 2015-05-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EP2372940B1 (en) 2010-04-01 2020-09-16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scheduling users in a mobil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rresponding mobile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JP5720284B2 (ja) * 2011-02-10 2015-05-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方法、基地局、ペアリング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40348040A1 (en) 2011-12-21 2014-11-27 Broadcom Corporation Semi-Full-Duplex Single-Carrier Transmission Technique
US8861443B2 (en) 2012-09-20 2014-10-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full-duplex wireless systems with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reception
KR20140067780A (ko) 2012-11-27 2014-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mimo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169234A1 (en) 2012-12-14 2014-06-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hannel Sounding, and Other Signaling for Multi-User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WO2014117352A1 (en) * 2013-01-31 2014-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3d mimo csi feedback based on virtual elevation ports
US9001867B2 (en) 2013-02-13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US9872305B2 (en) * 2015-01-06 2018-01-1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ptimized cellular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based on knowledge of interference-mitigation capabilities in neighbor cel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3499A1 (en) * 2012-03-05 2014-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data channel'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4036025A1 (en) * 2012-08-28 2014-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ull duplex single channel communications
CN104023382A (zh) * 2013-03-01 2014-09-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同频全双工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US20150078177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Blackberry Limited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WO2015061233A1 (en) * 2013-10-22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ixed full and half duplex user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4739A (zh) * 2018-05-11 2021-03-19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与空间分集相关联的点到多点共享接入全双工无线双工方案
CN112534739B (zh) * 2018-05-11 2024-07-16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与空间分集相关联的点到多点共享接入全双工无线双工方案
CN113412598A (zh) * 2019-02-08 2021-09-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管理
CN113412598B (zh) * 2019-02-08 2024-05-2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管理
TWI718796B (zh) * 2019-12-04 2021-02-11 國立交通大學 通訊網路資源分配方法及系統
WO202116397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散射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96068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types
CN112383954A (zh) * 2020-11-16 2021-02-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383954B (zh) * 2020-11-16 2022-06-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46518A (zh) * 2021-09-03 2021-12-03 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波束赋形方法和快速波束追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14801B1 (en) 2020-05-27
EP3314801A4 (en) 2018-07-04
US20170033916A1 (en) 2017-02-02
CN107534547B (zh) 2020-09-08
WO2017016524A1 (en) 2017-02-02
US10389509B2 (en) 2019-08-20
EP3314801A1 (en) 2018-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4547A (zh) 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全双工带内通信
US116119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high frequency multi-carrier operations with spatial quasi co-location
US10972158B2 (en) Distributed FD-MIMO: cellular evolution for 5G and beyond
EP3566507B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system
EP32898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beamform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US9294259B2 (en) Full duplex system in massive MIMO
EP2679058B1 (en) Configuring power distribution within cooperation areas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820290B2 (en)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of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information in MIMO system
US20150381241A1 (e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EP321902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05580448A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
EP3469725B1 (en) Beam man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67349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052176A (zh) 分布式输入分布式输出无线通信中用于利用信道互易性的射频校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37489B (zh) 上行信号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289917A1 (en)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90363778A1 (en) Beam man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EP2919411B1 (en) Method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368560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1936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5696653A (zh) 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空间关系和功率控制参数的无线通信方法
CN108075783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KR2021009822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식을 운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67838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irik et 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full-duplex cell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