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0930A -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0930A
CN107530930A CN201680024929.5A CN201680024929A CN107530930A CN 107530930 A CN107530930 A CN 107530930A CN 201680024929 A CN201680024929 A CN 201680024929A CN 107530930 A CN107530930 A CN 107530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rod
slip core
position adjustment
slip
building m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49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义文
高木信
泽登大介
谷川裕海
高桥洋昭
佐藤望
荒樋悟郎
阿部良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30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09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80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ould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防止光学转印面的变形的同时防止形成毛刺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等。成形装置(100)具备:成形模具(40),其包括滑动模芯(72);触压传感器(54),其对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进行检测;位置调整部(59),其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及位置调整控制部(33)。在进行成形工序的树脂注射开始时,利用位置调整部(59)确保在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GA,从而能够将残留在模腔CV内的空气挤出。进一步,在树脂注射完成之前,基于触压传感器(54)的输出利用位置调整部(59)使滑动模芯(72)彼此接触,从而能够利用滑动模芯(72)的对接来防止触压过度而使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变形。

Description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高精度的成形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具备具有能够在模具内移动的滑动模芯的模具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了一种树脂成形模具,其作为使多面反射镜等光学转印面的面精度提高的装置,设置有能够从用于利用注射的树脂形成反射镜面的模具部分的内侧对树脂施加压缩力的嵌件、驱动机构(专利文献1)。
并且,公开了在棱线位置等设置有倒角部的多面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2)。在该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倒角部并在树脂即将填充完成之前降压,能够使棱线部的流动性提高,或者使应力集中在倒角末端,从而以面精度的提高为目的。
对现有模具的上下模具的2分割式进行改良,公开了一种树脂成形模具的构造:在上下模具之间设置反射镜面的每一个的滑动模芯(专利文献3)。在该模具中,能够利用滑动模芯以均等的压缩量对镜面部的树脂进行压缩,因此能够防止多面反射镜的内部变形的偏差。
上述专利文献1、3的模具为在上下模具之间使滑动模芯或者嵌件彼此对接而从横向对树脂进行加压式的模具,但通过加压会使形成于滑动模芯等的光学转印面产生翘曲、弯曲等变形,这样的光学转印面的变形会使光学制品的光学面产生劣化。反之,若加压不充分,则树脂会进入滑动模芯等的间隙而形成毛刺,导致外观不良。
若更详细地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可以说是在使用滑动模芯的情况下,为了不使光学成形品的光学面产生翘曲,希望不要将滑动模芯较强地对接从而确保间隙。然而,在要求高精度的光学制品、尤其是小型的光学制品中,需要提高树脂的流动性以及填充压力来实现高转印性。作为实现高转印性的手法,有热循环法、气体辅助成形法、隔热成形法、在注射条件上下功夫等,通过提高树脂的流动性以及填充压力,树脂进入了在通常的成形中并不能进入的滑动模芯之间的间隙,因而出现由于毛刺的产生而引起外观不良的情况。由于这种毛刺的产生,也会存在如下问题:易引起每次成形注料的品质偏差。实际上,若欲提高树脂流动性来使光学面的转印性提高,那么树脂进入5μm左右的滑动模芯之间的间隙就会产生毛刺。像这样,在使用滑动模芯式的成形装置中,不易在防止光学制品的光学面的劣化的同时防止滑动模芯周边的间隙中的毛刺的形成,尤其是在使用滑动模芯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毛刺在光学面附近的部位形成的趋势很强。
而上述专利文献2的模具并不涉及将多个滑动模芯彼此对接来形成光学转印面式的模具,且不易以高精度形成多面反射镜等的光学面。尤其是当多面反射镜等光学制品具有垂直于旋转轴的反射面、突出的反射面时,也存在不可能进行反射面的成形的情况。
而作为使用传感器以及促动器的树脂成形方法,公开了具有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的机构:利用位移量检测传感器对由注射树脂的压力所产生的固定侧以及可动侧模具之间的分型面的间隙或者打开量进行检测,并利用油压等的动力,使模具变形量为零或者相对为零(专利文献4)。
并且公开了具有如下机构:利用位移量检测传感器对由注射树脂的压力所引起的在固定侧以及可动侧模具之间产生的变形进行检测,来控制注射成形机的树脂的注射速度或者注射压力,从而使模具在开模方向的位移乃至模腔的变形降低(专利文献5)。
公开了如下压缩成形用模具,其能够利用压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等对模腔内的树脂压力、模芯以及可动模具的位移等进行检测,来使用压电元件对以模芯单元独立的模腔内的树脂进行压缩控制(专利文献6)。
公开了具有如下机构:在利用传感器对由气缸驱动的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检测、并检测出模具内的嵌入部件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使滑动模芯停止在标准的位置以外(专利文献7)。
上述专利文献4~6的成形方法等并不涉及将多个滑动模芯彼此对接来形成光学转印面式的模具,即使保持原样地应用于将滑动模芯彼此对接式的模具,也不可以解决与滑动模芯相关的课题,即在防止光学转印面的劣化的同时防止滑动模芯周边的间隙中的毛刺的形成。
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7的成形方法适当于将滑动模芯彼此对接式的模具,但只是在异常检测时使滑动模芯停止在标准位置以外。也就是说,专利文献7关于在防止形成于滑动模芯等的光学转印面通过加压而变形劣化并且进行成形时,防止因加压不充分而使树脂进入滑动模芯等的间隙而形成毛刺的手法并未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81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86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422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27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004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094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0-296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能够防止由于光学转印面的变形而使光学制品的光学面产生劣化的同时防止树脂进入滑动模芯等的间隙而形成毛刺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具备:成形模具,其包含具有光学转印面的滑动模芯;触压传感器,其对因滑动模芯的移动而引起的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的触压进行测量;位置调整部,其对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及控制部,其在成形工序中的树脂注射开始时通过位置调整部确保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树脂即将注射完成之前,基于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位置调整部使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接触。
在上述成形装置中,在成形工序中的树脂注射开始时,通过位置调整部确保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在将残留在模具空间内的空气赶跑的同时充分地填充树脂。进而,在树脂注射完成前,基于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位置调整部使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接触,因此通过滑动模芯的对接能够防止触压过度而使光学转印面变形,从而能够防止光学制品的光学面产生劣化。进而,由于确保了滑动模芯的接触面的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在该接触面形成间隙,从而能够防止树脂进入该间隙而形成毛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制品的成形方法使用了具备如下部件的成形装置:成形模具,其包含具有光学转印面的滑动模芯;触压传感器,其对因滑动模芯的移动而引起的与其他的接触面的触压进行测量;以及位置调整部,其对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光学制品的成形方法中,在成形工序中的树脂注射开始时,通过触压传感器的输出,来通过位置调整部确保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树脂注射完成之前,基于触压传感器的输出,来通过位置调整部使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接触。
在上述成形方法中,在成形工序的树脂注射开始时,通过位置调整部确保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在将残留在模具空间内的空气赶出的同时充分地填充树脂。进而,在树脂注射完成之前,基于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位置调整部使滑动模芯与其他部件接触,因此通过滑动模芯的对接能够防止触压过度而使光学转印面变形,从而能够防止光学制品的光学面产生劣化。进而,由于确保了滑动模芯的接触面的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在该接触面形成间隙,从而能够防止树脂进入该间隙而形成毛刺。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是对构成图1的成形装置的可动模具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端面图。
图3是对可动模具等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4是对接触面之间的触压对光学转印面的影响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5是对利用图1的成形装置成形的光学制品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6是对装入了图1等所示的成形模具的成形装置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7是对图1等所示的成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对图1等所示的成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A以及9B是对图1等所示的成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对图1等所示的成形装置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对树脂注射后的树脂压力的变化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2是对变形例的模具构造进行说明的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对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另外,图1也包含与后述的图2所示的成形模具的AA剖面对应的部分。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100具备成形模具40、模具附带机构部50、以及控制装置30。
成形模具40具备第一模具41和第二模具42。成形模具40中可动侧的第一模具41利用后述的机构能够在开闭方向亦即AB方向上往复移动。如图所示,通过使第一模具41向A方向(附图上侧)移动来将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合模,从而形成有用于成形后述的光学制品OP的模具空间亦即模腔CV。
图2以及图3是对可动侧的第一模具41以及模具附带机构部50等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端面图以及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模具41具备:模具构造61,其为配置在该+Z方向的端面侧即靠第二模具42侧的多个部件的集合体;以及承接板62,其配置在-Z方向的背面侧。其中,模具构造61具备:配置于中央的固定模芯71;夹持固定模芯71、并对置地进行进退移动的四个滑动模芯72;分别从背后支承滑动模芯72的四个支承体73;以及对滑动模芯72或者支承体73的进退移动进行引导的四组引导部件74。
固定模芯71固定于承接板62上。固定模芯71作为转印面具有顶面71a以及侧面71b,但这些面71a、71b均不是光学转印面。
包围固定模芯71的四个滑动模芯72也被称作滑块,沿着XY面(具体而言为承接板62的支承面62a)四等分地设置在固定模芯71的周围。像这样,通过配置多个滑动模芯72,能够为以由多个滑动模芯72夹持的方式来形成模腔CV,从而能够提高光学制品OP的形状的自由度。各滑动模芯72能够朝向通过固定模芯71的中央的中心轴CX进退移动。具体而言,与图2的+X以及+Y方向和-X以及-Y方向对应的一对滑动模芯72沿着CD方向移动而使彼此接近或分开。与+X以及-Y方向和-X以及+Y方向对应的一对滑动模芯72沿着EF方向移动而使彼此接近或分开。各滑动模芯72在图示的例子中具有四棱柱状的外形,其前端侧的内侧面72a为光学转印面。各滑动模芯72的下表面72c(参照图1)为平滑面,以便被设置于固定模芯71的支承面71d支承而能够滑动。各滑动模芯72的侧面72d以及上表面72e也为平滑面。各滑动模芯72具有邻接于内侧面72a的一对接触面72p。这些接触面72p垂直于承接板62的表面亦即支承面62a地延伸,并与XY面正交。接触面72p通过相邻的滑动模芯72彼此接触,而成为将模腔(模具空间)CV的侧面关闭来防止在四个滑动模芯72之间形成间隙的部分。另一方面,对置的一对接触面72p随着滑动模芯72的后退而以规定间隔分开,从而能够在树脂注射中排除模腔CV内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相邻的滑动模芯72中的一方而言,另一方成为对接的对象亦即其他部件。
支承体73为块状的部件,连结于为滑动模芯72的根侧的外侧面,并与滑动模芯72一同向CD方向或者EF方向移动。支承体73的下表面73c为平滑面,以便被承接板62的支承面62a支承而能够滑动。在支承体73的侧面形成有供与引导部件74顺滑地进行嵌合的段差73d。
引导部件74以从其侧方夹住支承体73的方式配置的一对为一组,并与支承体73的段差73d嵌合来引导各支承体73的移动。引导部件74通过未图示的部件固定于承接板62。
第二模具42为固定模具,具备:配置在其端面侧即靠第一模具41侧的模具构造161;以及配置在背面侧的承接板162。其中,模具构造161具备:配置于中央的固定模芯81;以及以包围固定模芯81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的四个块84。
固定模芯81固定在承接板162上。固定模芯81作为转印面具有顶面81a以及侧面81b,但这些面81a、81b均不是光学转印面。此外,在固定模芯81的顶面81a形成有浇口81i,该浇口81i与用于将来自外部的熔融树脂供给到内部的浇道42j连通。
包围固定模芯81的四个块84在将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闭模以及合模时,具有预先使四个滑动模芯72接近于固定模芯71的作用。也就是说,若使第一模具41向接近于第二模具42的A方向(图1中为附图上侧)移动,则支承体73接近于各块84,斜面84s、73s彼此抵接。进一步若继续使第一模具41接近第二模具42的动作,则四个支承体73和被它们支承的四个滑动模芯72被四个块84夹持而向相互近接的方向逐渐移动,在完成了合模的阶段,相邻的一对滑动模芯72的对置的接触面72p彼此成为适当近接的状态。也就是说,利用块84等进行关于滑动模芯72的横向的初步的闭模。该初步的闭模与后述的间隙确保状态相比,为较宽地确保形成于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
在使第一模具41向A方向移动来进行模具41、42的合模的情况下,第一模具41的固定模芯71与第二模具42的固定模芯81在未图示的部位抵接,来将固定模芯71与固定模芯81的间隔调整为规定值。此时,滑动模芯72的上表面72e等与固定模芯81的一部分接近地配置。由此,滑动模芯72其沿CD方向延伸的周围面被固定模芯71和固定模芯81包围,利用它们而成为CD方向的移动被允许而垂直于CD方向的移动被制限的状态。
此外,在设置于能够使滑动模芯72横向闭模的各块84的孔84h中倾斜地插入并固定有杆86,该杆86能够以具有规定的空隙地进行滑动的方式倾斜地插入到支承体73的孔73h中。由此,若使第一模具41向远离第二模具42的B方向(图1的附图下侧)移动,则被从各块84延伸的杆86引导,各支承体73以相互分开的方式后退,对应的各滑动模芯72也以相互分开的方式后退。也就是说,在开模时,若使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分开,则四个滑动模芯72以相互分开的方式后退,从而也实现了关于横向的开模。相反地,若使第一模具41向接近于第二模具42的A方向(图1的附图上侧)移动,则被从各块84延伸的杆86引导,支承体73、滑动模芯72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前进。此外,在杆86与孔73h之间设置有空隙,因此能够相对于支承体73、块84在CD方向微动。
图1等所示的模具附带机构部50遍及四个滑动模芯72设置。模具附带机构部50具备从外侧支承滑动模芯72来调整其位置的促动器52、和对通过滑动模芯72的前进等的移动而产生的接触面72p的触压进行测量的触压传感器54。其中,促动器52支承滑动模芯72来调整其位置,并且构成对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部59。促动器(位置调整部)52设置于四个滑动模芯72的每一个。而触压传感器54设置于相邻的滑动模芯72之间。此外,模具附带机构部50附带有由弹簧等构成的施力部件53,施力部件53在开模后施加用于使滑动模芯72后退的动力。
促动器(位置调整部)52是用于位置调整而自如伸缩的装置,被夹入固定模芯71与支承体73之间。更具体地说,促动器52由压电元件构成,其一端固定于支承体73的内侧部分73f,另一端抵接于固定模芯71的外缘部71f。促动器52通过伸缩对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利用促动器52适当地使滑动模芯72进退来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也能够使接触面72p的触压变得适当。并且,促动器52包含压电元件,压电元件是小型且薄型的,因此能够确保滑动模芯72的配置、形状的自由度,并且能够调整触压。促动器52被设置于位置调整控制部33的位置调整驱动电路33a驱动而进行伸缩动作。若促动器52进行伸缩,则可动侧的支承体73在图1的沿着剖面的CD方向上移动,被该支承体73支承的滑动模芯72也在图1的沿着剖面的CD方向上移动。滑动模芯72的移动方向由固定模芯71等引导,为沿着承接板62的支承面62a。
触压传感器54由变形测量器、压电元件等构成,以埋入到一对相邻的滑动模芯72之间的接触面72p中的一方的方式安装。触压传感器54被设置于位置调整控制部33的传感器驱动电路33c驱动来检测接触面72p的触压。在一方的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不与另一方的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接触的状态下,触压传感器54的检测输出为零,接触面72p相互接触而使压缩应力作用地越强,触压传感器54的检测输出就越增加,检测输出表示触压的程度。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为零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接触面72p之间的间隙扩大。而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大于零的情况下,在接触面72p之间没有形成间隙从而确保了接触状态,但需要防止因触压过度而使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产生变形。触压传感器54被用于进行监控,以使触压为不在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
图4示出了关于接触面72p之间的触压和滑动模芯72的内侧面72a的变形进行的模拟实验的结果。也如图表所表明的那样,随着接触面72p之间的触压的增加,光学转印面的变形以无法忽视的程度增加,因此可知控制接触面72p之间的触压是十分重要的。
如图5所示,利用图1等所示的成形装置100制作的光学制品OP具体为多面反射镜,其具有四棱柱状的外观,四个壁部WP的外侧面分别作为反射镜MR发挥作用。四个反射镜MR绕光轴OA均等地配置。在壁部WP的内侧形成有将光学制品OP上下隔开的隔壁PA,其在将光学制品OP组装于装置时作为用于支承光学制品OP的部分发挥作用。光学制品OP的外形与被图1等所示的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夹持的空间亦即模腔CV的内表面形状对应。
此外,图示的光学制品OP仅仅是一个例子,能够利用图1等所示的成形装置100制造各种形状的光学制品。例如即使光学制品是多面反射镜,反射镜的数量也能够根据所要求的规格做成六面、八面等。并且,也可以沿着光轴做成双层结构的多面反射镜。在为双层结构的多面反射镜的情况下,也有成为如下外形的情况:中央变细而沿着光轴的两端直径变大,沿光轴方向相邻的反射镜相面对那样的鼓型或者绕线型形状。此外,光学制品OP并不限于多面反射镜,也可以是棱镜等其他光学元件。
参照图6,对图1所示的成形装置100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成形装置100具备进行注射成形来制作光学制品OP的主体部分亦即注射成形机10、和总括地对构成成形装置100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30。
注射成形机10为横式成形机,除已经说明的成形模具40之外,还具备固定盘11、可动盘12、开闭驱动装置15以及注射装置16。在注射成形机10中,其附带地也设置有模具温度调节机91等。注射成形机10在固定盘11与可动盘12之间将构成成形模具40的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夹住并将两模具41、42合模,从而能够成形。
固定在支承框架14上的固定盘11将第二模具42支承为能够装卸。在固定盘11形成有供后述的喷嘴21通过的开口11b。该开口11b与图1的浇道42j连通。
可动盘12被直线导轨15a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盘11进退移动。可动盘12将第一模具41支承为能够装卸。
开闭驱动装置15被合模盘13支承,并具备直线导轨15a、动力传递部15d、以及盘用促动器15e。动力传递部15d在控制装置30的控制下受到来自动作的盘用促动器15e的驱动力而伸缩。由此,能够使固定盘11与可动盘12相互接近或分离,从而能够进行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的合模或开模。
注射装置16具备输送部16a、原料贮存部16b以及驱动部16c等。注射装置16在控制装置30的控制下以适当的时刻动作,能够从设置于输送部16a的前端的树脂注射用的喷嘴21以所希望的时刻注射控制了温度以及填充压力的状态下的熔融树脂,并且在注射树脂后,能够进行维持熔融树脂的注射压力的保压。
附带于注射成形机10设置的模具温度调节机91使在两模具41、42中被温度控制的热介质循环。由此,在成形时能够将两模具41、42的温度保持为适当的温度。
控制装置30具备开闭控制部31、注射装置控制部32、位置调整控制部33以及存储部34。开闭控制部31通过使盘用促动器15e动作而能够进行两模具41、42的闭模、合模、开模等。注射装置控制部32通过使输送部16a、驱动部16c等适当地动作而使熔融树脂以所希望的压力注射到形成于两模具41、42之间的模腔CV中。
位置调整控制部33在合模之后使包含促动器52以及触压传感器54的模具附带机构部50动作。具体而言,位置调整控制部33利用触压传感器54的检测输出,判断相邻的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是否在适当的设定范围内。位置调整控制部33在接触面72p的触压偏离适当的设定范围的情况下,使促动器52动作,来调整滑动模芯72的位置。具体而言,使促动器52动作,来适当地维持滑动模芯72彼此的接触状态,以使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的变形不能过度。并且,位置调整控制部33使促动器52适当地动作,也能够从接触面72p彼此接触的状态使滑动模芯72后退从而使对置的接触面72p之间的间隙为规定间隔或者距离。具体而言,位置调整控制部33基于触压传感器54的检测输出使促动器52动作,例如在将接触面72p的触压暂且调整为接近零的规定值之后,使促动器52以规定量伸展,从而使滑动模芯72以规定量后退。由此,能够在相邻的一对接触面72p之间形成规定间隔的间隙。此外,在进行使促动器52伸展目标的规定量的控制时,也可以开环控制,在促动器52内置有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利用这样的位置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即利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来使促动器52维持在以最开始规定量伸展的状态。
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四个滑动模芯72相互联动地动作,附带于它们的模具附带机构部50也相互联动地动作。也就是说,为不偏向特定的滑动模芯72地动作,来使接触面72p的触压为适当的设定范围。例如,在从相邻的一对滑动模芯72之间的触压传感器54的测定值判断出应使触压返回到适当范围的情况下,以向上述一对滑动模芯72分配的方式,计算促动器52的驱动量或者反馈量。在以下的动作说明中,进行了这种驱动量或者反馈量的分配,但省略了其说明。并且,在对于同一滑动模芯72得到来自触压传感器54的两个以上的测定值的情况下,由它们的平均值计算促动器52的驱动量或者反馈量。但是,以使来自触压传感器54的两个以上的测定值全部为触压的适当范围的方式,也可以计算促动器52的驱动量等。通过以上控制,在多个接触面72p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这些间隙平衡。
以下,参照图7以及图8,对使用图1、图6等所示的成形装置100的光学制品OP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装置30使开闭驱动装置15动作,来使可动盘12前进以开始闭模以及合模(步骤S11)。另外,预先利用模具温度调节机91,将两模具41、42加热到适于成形的温度。
接下来,控制装置30使位置调整控制部33动作,开始进行使滑动模芯72的位置变为适当的反馈控制(步骤S12)。具体而言,位置调整控制部33使促动器52为初始设定的动作状态,从而使滑动模芯72的配置初始化。并且,位置调整控制部33从存储部34读取接触面72p的触压的初始的目标值,并且将利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接触面72p的触压的检测输出导入。由此,能够利用促动器52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利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为初始的目标值。
在反馈控制开始后,位置调整控制部33判断由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是否为设定范围内,即触压的检测值m是否为接近零的目标值NI(步骤S13),在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I大或者比目标值NI小的情况下,即检测值m与目标值NI不同的情况下,使促动器52动作(步骤S14),从而使滑动模芯72前进或后退。在此,目标值NI为接近零的值,是不使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值。
在步骤S13中判断出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I不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位置调整控制部33计算促动器52的驱动量以便进行补偿,并且使促动器52进行与驱动量对应的动作。也就是说,位置调整控制部33与驱动量对应地使促动器52的尺寸增减。通过促动器52的这种动作,被支承体73从后方支承的滑动模芯72与促动器52的驱动量相当地前进或后退。
其结果是,滑动模芯72彼此达到接触面72p抵接的状态,接触面72p之间的触压接近于零。具体而言,最开始如图9A所示,即使是在最开始相邻的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彼此分离而形成有间隙GA的情况下,如图9B所示,也会使接触面72p彼此抵接而成为几乎不存在间隙GA的状态。
在判断出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I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13中m=NI),位置调整控制部33以规定量使促动器52伸展,来使滑动模芯72后退,从而使对置的接触面72p之间的间隙GA成为规定间隔(步骤S15)。由此,在合模时能够防止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翘曲、弯曲等变形。
之后,位置调整控制部33对两模具41、42的合模完成进行确认,在合模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待机直至合模完成(步骤S16)。通过合模完成,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被以所需的压力紧固。此外,在上述步骤S15中,确保了接触面72p之间的间隙GA,因此在形成于滑动模芯72的内侧的模腔CV中,成为在接触面72p处形成有间隙GA的状态。将这种间隙GA称作抽真空用的间隙,也将形成有这种间隙GA的状态称作间隙确保状态。
以上,为了确保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基于触压传感器54的输出利用促动器52暂且实现触压传感器54的输出表示接触的接触状态,并且维持从该接触状态以规定量使滑动模芯72后退的状态。由此,能够利用触压传感器54的输出来确保在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
接下来,控制装置30使注射装置16动作,并通过进行向被合模的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之间的模腔CV中以所需的压力注入熔融树脂的注射来开始树脂的填充(步骤S22)。位置调整控制部33从控制装置30接收表示注射装置16的注射动作的开始的注射开始信号。此时,在上述步骤S15中作为间隙确保状态,在模腔CV的接触面72p处形成抽真空用的间隙GA,因此能够在排除模腔CV内的空气的同时迅速地向模腔CV内导入或者填充树脂。
之后,位置调整控制部33判断是否为开始间隙关闭的规定时刻(步骤S122)。关于是否为开始间隙关闭的规定时刻,以与模腔CV内的空气排除的进行对应地设定。例如,如图10所示若向模腔CV内的大致整体填充树脂MM,来大致完成空气排除,则判断为是开始间隙关闭的时刻。像这样,在判断为是开始间隙关闭的时刻的情况下,模腔CV内的树脂压力开始上升,因此需要将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关闭来防止树脂从间隙溢出。
图11是示意地对开始间隙关闭的时刻进行说明的曲线图。横轴为时间(秒),纵轴为利用注射装置16进行树脂供给时的螺杆压力。T1为注射开始时,T2为向保压切换时。注射时间T2-T1为向模腔CV填充树脂的时间,由注射速度、模腔CV的容量决定。一般来说,注射时间T2-T1被设定为几秒左右。T3为开始关闭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的时刻,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大致瞬间被关闭。如图10所示,将表示从间隙确保状态向开始间隙关闭的过渡的时刻T3设想为向模腔CV内的大致整体填充了树脂MM的状态(填充刚要完成之前),例如螺杆压力暂且被维持恒定而成为稳定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作为大致达到时刻T3进行处理。在具体的动作例中,将从注射开始到间隙关闭的切换待机时间T3-T1设为注射时间T2-T1的一半左右到3/4左右。此外,能够将切换待机时间T3-T1设为实际制作光学制品OP而不形成毛刺的范围。
在判断出为开始间隙关闭的时刻的情况下(步骤S122中Y),位置调整控制部33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便触压传感器54检测规定的触压,从而使滑动模芯72前进来使接触面72p彼此抵接。具体而言,位置调整控制部33判断利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是否为设定范围内,即触压的检测值m是否为目标值N(步骤S23)。这里,能够将目标值N设为零以上的单一数值。并且,也能够将目标值N设为具有规定幅度的数值范围。目标值N以触压的检测值m为不使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方式被设定。该目标值N能够与上述步骤S13的目标值NI一致,但也可以与该目标值NI不一致。
在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不同的情况下,使位置调整用的促动器52动作(步骤S24)。具体而言,在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不同的情况下(步骤S23的N≠m),尤其是在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大的情况下或者接近于目标值N的情况下,位置调整控制部33使促动器52动作,来使滑动模芯72后退或者以极小的量进退。在判断出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不同的情况下,位置调整控制部33计算出促动器52的驱动量以便对此进行补偿,并且使促动器52与驱动量对应地动作。也就是说,例如在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大的情况下,位置调整控制部33使促动器52的尺寸增加与驱动量对应的量,或者使由促动器52施加的作用力增加与驱动量对应的量。通过促动器52的动作,被支承体73从后方支承的滑动模芯72以与促动器52的驱动量相当的量后退。相反,在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小的情况下,成为相反的动作,即滑动模芯72被适当地施加前进的力或者前进。由此,能够使触压不超过目标的范围,且能够稳定地维持上述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对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小很多的情况进行检测。也就是说,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小很多例如将其设为接近于零,则滑动模芯72为通过树脂压力而被推回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促动器52未必能够容易地克服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杆86的机械式的移动的限制,能够可靠地防止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小很多,即可靠地防止支承体73、滑动模芯72后退过度。
以上,关于促动器52的驱动量,能够将调节幅度或者压力调整幅度设定为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能够限制相对于促动器52的反馈量,也能够使促动器52的尺寸或者作用力以上限的调节幅度或者压力调整幅度为单位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调节幅度或者压力调整幅度为一点点,也能够达到一点点地从间隙确保状态向开始间隙关闭的过渡。而且,通过程序控制,也能够非线性地进行从间隙确保状态向开始间隙关闭的过渡。
以上,在进行树脂注射的规定时刻之前,利用促动器52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使滑动模芯72之间以规定间隔分离,并且在规定时刻之后,利用促动器52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为不使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由此,能够防止在注射时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翘曲、弯曲等变形,即使在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上形成间隙GA,也能够防止形成毛刺。
并且,通过与模腔CV内的空气排除的进行对应地设定与滑动模芯72的前进开始相关的规定时刻,能够确保模腔CV内的空气排除,并且能够防止由滑动模芯72间的间隙所引起的毛刺的产生。也就是说,通过在规定时刻之后使滑动模芯72前进来关闭滑动模芯72间的间隙,能够防止向模腔CV内注射的树脂从间隙GA溢出。另一方面,在利用促动器52的驱动量的调整使滑动模芯72前进,并且使接触面72p的触压不超过允许值,能够防止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变形。也就是说,在图5所示的光学制品OP中,能够防止由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所引起的毛刺产生。此外,通过在将进行触压的控制时的目标值N设为零以上的规定值,能够克服树脂填充的压力来维持滑动模芯72的位置。
在判断出触压的检测值m为目标值N的情况下(步骤S23中N=m),位置调整控制部33对是否实质性地完成了树脂的填充进行确认(步骤S26)。在没有实质性地完成树脂的填充的情况下(步骤S26中为N),返回至步骤S23,直到实质性地完成树脂的填充之前,反复步骤S23、S24使促动器52动作,直到触压的检测值m为目标值N为止。
其结果是,在树脂的注射或者填充结束之前,维持了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彼此适当地紧贴的状态。
在实质性地完成树脂的填充来结束树脂注射的情况下(步骤S26中为Y),开始保压周期(步骤S32)。在保压周期中,控制装置30使注射装置16适当地动作,从而保持两模具41、42之间的模腔CV中的树脂压力,从而提高树脂的填充性。
在保压时,利用促动器52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便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为不使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由此,能够在保压时防止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发生翘曲、弯曲等变形,在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处形成有间隙GA从而能够防止形成毛刺。
在保压周期开始后,位置调整控制部33判断利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是否为设定范围内,即触压的检测值m是否为目标值N(步骤S33)。若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不一致,则位置调整控制部33使位置调整用的促动器52动作,来使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一致。此外,在触压的检测值m比目标值N大的情况下等,通过在步骤S34中使位置调整用的促动器52动作的方法与树脂填充或者树脂注射开始后的步骤S24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完成了保压周期的情况下(步骤S36中为Y),开始冷却周期(步骤S42)。在冷却周期中,控制装置30使模具温度调节机91适当地动作来冷却两模具41、42之间的模腔CV中的树脂并使其固化。
在进行冷却时,对滑动模芯72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便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的触压为不使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由此,在冷却时能够防止滑动模芯72的光学转印面产生翘曲、弯曲等变形。
在冷却周期开始后,位置调整控制部33判断利用触压传感器54检测出的触压是否为设定范围内,即触压的检测值m是否成为目标值N(步骤S43)。若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不一致,则位置调整控制部33使位置调整用的促动器52动作,来使触压的检测值m与目标值N一致(步骤S44)。此外,在步骤S44中使位置调整用的促动器52动作的方法与树脂填充或者树脂注射开始前的步骤S14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完成了冷却周期的情况下(步骤S46中为Y),控制装置30开始开模(步骤S51)。然后,控制装置30使利用位置调整控制部33进行检测的触压的反馈控制结束(步骤S52)。最后,控制装置30使未图示的取出装置动作,来从开模后的第一以及第二模具41、42之间取出光学制品OP(步骤S53)。
在以上进行说明的光学制品用的成形装置100中,在成形工序的树脂注射开始时,利用位置调整部59确保了滑动模芯72之间的间隙GA,因此能够将残留在模腔CV内的空气挤出,并且能够充分地填充树脂。此外,在完成树脂注射之前,基于触压传感器54的输出,利用位置调整部59使滑动模芯72彼此接触,因此能够通过滑动模芯72的对接来防止触压过度而使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变形,从而能够防止光学制品OP的光学面亦即反射镜MR产生劣化。进一步,确保了滑动模芯72的接触面72p之间的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在该接触面72p处形成有间隙GA,因而能够防止树脂流入该间隙GA而形成毛刺。
图12是说明变形例的成形装置100的图。在这种情况下,在四个滑动模芯72之间作为其他部件配置有嵌件78。嵌件78例如被固定模芯71支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滑动模芯72、嵌件78组装于触压传感器54,也能够监控接触面72p的触压,从而能够防止光学转印面亦即内侧面72a变形,进而能够防止在内侧面72a与嵌件78之间形成成为产生毛刺的原因的那样的间隙。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滑动模芯72的数量不限于4,能够根据光学制品的形状设为2、3、…。
并且,促动器(位置调整部)52并不限于压电元件,也能够置换为利用油压或者空压的驱动装置。
并且,在图7的步骤S13中,也能够使促动器52从一开始逐渐缩短,在检测值m为目标值NI以上的时刻立即使促动器52的动作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在促动器52的动作停止后,进入图7的步骤S15,从而能够使对置的接触面72p之间的间隙为规定间隔。
以上,仅通过促动器(位置调整部)52对相向的接触面72p之间的间隙进行了控制,但也应考虑如下情况:一旦树脂压力过大,那么导致滑动模芯72以初始的状态以上后退。考虑到这种情况,能够在促动器52的基础上设置追加的促动器。追加的促动器能够在利用油压或者空压动作时,例如使施力部件53发挥作用。

Claims (11)

1.一种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具备:
成形模具,其包括具有光学转印面的滑动模芯;
触压传感器,其对通过所述滑动模芯的移动而引起的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的触压进行测量;
位置调整部,其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及
控制部,其在成形工序中的树脂注射开始时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确保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树脂注射完成之前,基于所述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使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为了确保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暂且实现所述触压传感器的输出显示为接触的接触状态,并且维持使所述滑动模芯从该接触状态后退了规定量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在树脂注射过程中的规定时刻之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使所述滑动模芯前进直至该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位置调整部为通过伸缩来对所述滑动模芯的所述接触面的触压进行调整的促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促动器包含压电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在进行成形工序的闭模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促动器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以规定间隔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在进行成形工序的树脂注射过程中的规定时刻之前,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促动器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以规定间隔分离,并且,在所述规定时刻之后,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促动器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所述滑动模芯的所述接触面的触压成为不使所述滑动模芯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在成形工序中的保压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促动器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所述滑动模芯的所述接触面的触压成为不使所述滑动模芯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在成形工序中的冷却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促动器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所述滑动模芯的所述接触面的触压成为不使所述滑动模芯的光学转印面产生变形的范围内的目标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模芯沿着所述成形模具的支承面配置有多个,所述触压传感器对所述滑动模芯彼此的接触面的触压进行测量,所述位置调整部对各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调整。
11.一种光学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具备如下部件的成形装置,
成形模具,其包括具有光学转印面的滑动模芯;
触压传感器,其对通过所述滑动模芯的移动而引起的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的触压进行测量;
位置调整部,其对所述滑动模芯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所述光学制品的制造方法中,
在成形工序的树脂注射开始时,利用所述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确保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树脂注射完成之前,基于所述触压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使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其他部件接触。
CN201680024929.5A 2015-04-30 2016-04-20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75309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3726 2015-04-30
JP2015093726 2015-04-30
PCT/JP2016/062575 WO2016175108A1 (ja) 2015-04-30 2016-04-20 光学製品の成形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0930A true CN107530930A (zh) 2018-01-02

Family

ID=57198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4929.5A Pending CN107530930A (zh) 2015-04-30 2016-04-20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175108A1 (zh)
CN (1) CN107530930A (zh)
WO (1) WO20161751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5871B2 (ja) * 2018-12-26 2021-11-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樹脂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2142A (ja) * 1994-11-17 1996-06-04 Canon Inc 樹脂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0158492A (ja) * 1998-11-30 2000-06-13 Konica Corp 絞り部材成型用金型、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及び絞り部材の成型方法
JP2001058335A (ja) * 1999-08-20 2001-03-06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JP2010221516A (ja) * 2009-03-24 2010-10-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成形金型、成形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CN104309081A (zh) * 2014-09-30 2015-01-28 天津市科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机
CN104354279A (zh) * 2014-09-30 2015-02-18 天津市科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塑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2142A (ja) * 1994-11-17 1996-06-04 Canon Inc 樹脂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0158492A (ja) * 1998-11-30 2000-06-13 Konica Corp 絞り部材成型用金型、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及び絞り部材の成型方法
JP2001058335A (ja) * 1999-08-20 2001-03-06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JP2010221516A (ja) * 2009-03-24 2010-10-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成形金型、成形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CN104309081A (zh) * 2014-09-30 2015-01-28 天津市科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机
CN104354279A (zh) * 2014-09-30 2015-02-18 天津市科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175108A1 (ja) 2018-02-22
WO2016175108A1 (ja) 2016-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2608B2 (en)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JP4671294B2 (ja) 射出成形機の射出圧縮成形方法
JP2018176727A (ja)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射出成形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レス
WO2017015572A1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using one or more strain gauges as a virtual sensor
JP2021528285A (ja) 射出成形機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ローチ
CN105538621B (zh) 注射成型机
US10105753B2 (en)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and molding apparatus
CN107263833A (zh) 注塑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JP6731017B2 (ja) 加圧成形機
CN107530930A (zh) 光学制品的成形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JP2022057084A (ja) 射出成形機
US20230234271A1 (e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injection plastic pressure ratio between individual flow front layers
CN109514805B (zh) 生产由注射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的中空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JP2021535852A (ja) 射出成形機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ローチ
CN107000291A (zh) 合模装置、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
CN102896747B (zh) 射出加压成形方法及射出加压成形装置
US20080265465A1 (en)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and Method of Molding Articles
JP7039362B2 (ja) 射出成形機
WO2016167337A1 (ja) 光学製品の成形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21160192A (ja) 射出成形機
TWI846457B (zh) 射出成型設備及射出成型方法
JPS6153019A (ja) 射出圧縮成形機
JP7326177B2 (ja) 射出成形機の調整装置、及び射出成形機
JP2019177573A (ja) 射出成形機、金型装置
JP6920494B1 (ja) トグル式型締装置の型締力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