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5435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5435B
CN107515435B CN201710812994.0A CN201710812994A CN107515435B CN 107515435 B CN107515435 B CN 107515435B CN 201710812994 A CN201710812994 A CN 201710812994A CN 107515435 B CN107515435 B CN 107515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layer
substrate
len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29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5435A (zh
Inventor
高健
陈小川
王维
赵文卿
王海生
刘英明
许睿
孟宪东
谭纪风
梁蓬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29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5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5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5435A/zh
Priority to US16/124,908 priority patent/US1087222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5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5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12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 G02B3/0031Replication or moulding, e.g. hot embossing, UV-casting, injection moul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7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40/1359Extracting features related to ridge properties; Determining the fingerprint type, e.g. whorl or loo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侧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显示侧基板一侧的显示阵列层、透镜层以及成像阵列层。显示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像素;成像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成像像素,且配置为对从显示侧反射的且经透镜层透射的光进行成像。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成像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支付和移动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对于适用于显示器件的便捷、有效的安防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指纹识别技术、掌纹识别技术和虹膜识别技术等人体生物识别技术逐渐被移动电子设备采用。如果通过引入单独的成像模块来使得显示器件具有指纹识别或掌纹识别等人体生物识别功能,这将增加显示器件的体积、重量、成本和功耗,与当前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要求、期待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侧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显示侧基板一侧的显示阵列层、透镜层以及成像阵列层。所述显示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像素;所述成像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成像像素,且配置为对从显示侧反射的且经所述透镜层透射的光进行成像。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显示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向所述显示侧发光;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反射电极或反射层以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至所述显示侧。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反射电极或所述反射层具有开口以允许从所述显示侧反射的光穿过。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透镜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以及每个所述微透镜的靠近所述成像阵列层的一侧为平面。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微透镜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二元光学透镜。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微透镜的焦距为220-400微米;每个所述微透镜的通光孔径为100-220微米;相邻的所述微透镜之间的间距为250-300微米。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光阑阵列层。所述光阑阵列层设置在所述透镜层和所述成像阵列层之间,且包括阵列排布的孔状透光区以及用于间隔所述孔状透光区的遮光区;所述孔状透光区与所述微透镜一一对应。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微透镜在所述光阑阵列层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孔状透光区的中心相互重叠;每个所述孔状透光区的直径为40-80微米。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阵列层和所述透镜层之间;以及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光阑阵列层和所述透镜层之间。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一胶框,
所述第一胶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所述微透镜的折射率为1.4-1.6。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填充介质。所述填充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填充于每个所述微透镜的四周;以及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为1.7-1.9;所述填充介质的折射率为1.2-1.4。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中间介质层。所述中间介质层设置在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光阑阵列层之间;所述中间介质层配置为黏合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光阑阵列层;以及所述中间介质层还配置为调节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光阑阵列层在垂直于所述成像阵列层方向上的间距。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侧光源;所述侧光源设置在所述显示侧基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且所述侧光源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显示侧基板中;所述侧光源和所述显示侧基板配置为使得所述侧光源出射的光线满足第一界面的全反射的条件,且使得所述侧光源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不满足第二界面的全反射的条件;所述第一界面为所述显示侧基板与空气形成的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所述显示侧基板与皮肤形成的界面。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胶框。所述第二胶框设置在所述显示侧基板和所述显示阵列层之间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所述显示侧基板的折射率为1.4-1.6。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A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B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例性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1C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成像阵列层获取的指纹图像;
图2A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显示阵列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2B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显示阵列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2C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成像阵列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A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透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透镜层和光阑阵列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C是透镜层的一种示例性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3D是球面透镜的示例性的设置方式;
图3E是透镜层、光阑阵列层和成像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F是物方视场的示意图;
图3G是像方视场的示意图;
图4A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B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例性的工作原理图;
图4C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侧光源的示例性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4D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侧光源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5A是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B是实施例三提供的衍射透镜的平面示意图;
图5C是实施例三提供的衍射透镜的剖面示意图;
图5D是实施例三提供的透镜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6A是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B是实施例四提供的侧光源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成像功能,由此可具有指纹识别功能。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侧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显示侧基板一侧的显示阵列层、透镜层以及成像阵列层。显示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像素;成像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成像像素,且配置为对从显示侧反射的且经透镜层透射的光进行成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显示面板可以使用显示阵列层出射的光线作为成像阵列层的成像背光(也即,用于照射待成像物体的光线);又例如,显示面板还可以通过设置额外的光源为成像阵列层提供成像背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透镜层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微透镜,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该微透镜可以实现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二元光学透镜。又例如,该透镜层该可以实现为一个透镜或透镜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透镜层与显示阵列层之间可以通过框贴的方式实现贴合;又例如,透镜层与显示阵列层之间可以通过面贴的方式实现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显示侧基板与显示阵列层之间可以选用框贴的方式进行贴合;又例如,显示侧基板与显示阵列层之间可以选用面贴的方式进行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成像阵列层能够对从显示侧反射的光进行成像,例如,显示像素可以包括反射电极或反射层,且反射电极或反射层可以具有开口以允许从所述显示侧反射的光穿过;又例如,显示像素可以包括反射层且反射层可以透射至少部分透射入射至其上的从显示侧反射的光。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非限制性的说明,如下面所描述的,在不相互抵触的情况下这些具体实施例中不同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得到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例如,图1A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例如,如图1A所示,该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侧基板110以及依次设置在显示侧基板110一侧(例如,显示侧基板110下侧)的显示阵列层120、透镜层130以及成像阵列层140。
例如,如图1A和图1B所示,显示阵列层12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像素121。例如,每个显示像素121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122,发光二极管122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122(OLED),也可以为无机发光二极管122,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1B所示,发光二极管122可以向显示侧发光;例如,这里“显示侧”是指位于显示像素121的远离成像阵列层140的一侧。
例如,如图2A所示,每个发光二极管122可以包括阴极125、发光层124和阳极123。例如,发光二极管122可以包括反射电极,由此可以将发光二极管122发出的光反射至显示侧,进而可以提升发光二级管的发光效率,并可以降低对成像阵列层140的影响。例如,对于顶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122,阳极123可以配置包括反射电极,例如阳极123可以由铟锡氧化物(ITO)和金属层的叠层制成。例如,如图2A所示,反射电极可以具有开口129,由此可以使得从显示侧反射的光穿过。例如,开口129可以使得从显示侧基板110反射的光穿过;又例如,开口129还可以使得从手指皮肤反射的光穿过。并且,在开口对应的部分不设置阳极或阴极,从而该部分不会发光,避免对于成像效果造成串扰。
例如,如图2B所示,发光二极管122还可以包括反射层128,该反射层128可以将发光二极管122发出的光反射至显示侧,此时发光二极管122的阴极125和阳极123可以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或者使用厚度较薄的金属制成,以使得阴极125和阳极123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质(例如,阴极125和阳极123可以分别由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和透明合金材料制成)。例如,反射层128可以是一种多层介质膜,该多层介质膜可以反射发光二极管122出射的光线,该多层介质膜例如可以反射可见光。例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反射层128可以具有开口(图2B中未示出),由此可以使得从显示侧反射的光穿过。又例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反射层128可以具有透射特定波段(例如,红外波段)或波长(例如,976nm)的光线的能力。
例如,如图1A所示,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126(例如,薄膜封装层126),封装层126可以设置在显示阵列层120的远离成像阵列层140的一侧,由此可以缓解空气中的水汽或氧对发光二极管122的氧化问题。例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偏光层127,其例如为圆偏振片,该偏光层127可以设置在显示阵列层120的远离成像阵列层140(例如,远离封装层126)的一侧,由此可以缓解反射光引起的显示质量降低问题。例如,封装层126和偏光层127可以为显示阵列层120的组成部分。
例如,如图1A和图2C所示,成像阵列层14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成像像素141。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周边区域168和工作区域169;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域168可以是位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区域;显示面板100的工作区域169可以是被周边区域168围成的区域。例如,多个成像像素141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工作区域169中阵列排布。
例如,每个成像像素141可以采用适当的类型,例如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开关晶体管,光电二极管可以将照射到其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开关晶体管可以与光电二极管电连接,以控制光电二极管是否处于采集光信号的状态以及采集光信号的时间。例如,光电二极管的类型和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光电二极管可以是PIN结型光敏二极管或光敏晶体管等,由此可以提升光电二极管的响应速度。
例如,成像像素141配置为对从显示侧反射的且经透镜层130透射的光进行成像。例如,成像像素141可以对从显示侧基板110反射的且经透镜层130透射的光进行成像;又例如,成像像素141还可以对从手指皮肤漫反射的且经透镜层130透射的光进行成像,从而可以用于实现指纹识别。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实现成像功能。例如,图1C示出了成像阵列层140对指纹进行成像而获取的指纹图像样本。
例如,下面以图1B示出的显示面板100为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指纹成像功能做具体说明。例如,显示像素121出射的光线在入射到显示侧基板110的远离成像阵列层140一侧的界面(例如,第一界面112或第二界面113)时,一部分的光将被界面(例如,第一界面112)反射回显示面板100;一部分的光将从显示面板100出射,从显示面板100出射的光线在入射到手指皮肤上的情况下会发生漫反射,并且部分漫反射光线会返回显示面板100。
例如,如图1B所示,手指的指纹114包括由凸起(即指纹脊)与凹陷(指纹谷)等所形成的纹路;在手指接触显示侧基板110接触时,指纹脊与显示侧基板110接触,指纹谷不与显示侧基板110接触;指纹谷与显示侧基板110之间的空气与显示侧基板110形成第一界面112,指纹脊(即,皮肤)与显示侧基板110形成第二界面113。例如,由于相比于空气的折射率n4(例如,n4=1),皮肤的折射率n5(例如,n5=1.55)更接近于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例如,对于通常的玻璃而言n3=1.5),因此显示像素121出射的光线在第一界面112的反射光的强度大于在第二界面113反射光的强度。例如,在正入射的情况下,界面的反射率Ref=((nr-1)/(nr+1))2,nr为相对折射率。例如,在空气的折射率n4、皮肤的折射率n5和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分别为1、1.55和1.5的情况下,第一界面112的相对折射率nr为1.5,第二界面113的相对折射率nr约为0.97,因此第一界面112的反射光的强度与第二界面113的反射光的强度的比值为4%/0.023%=173.9。
例如,相比于通过界面反射(例如,第一界面112)返回到显示面板100并入射到成像阵列层140上的光线的强度,通过手指皮肤漫反射返回到显示面板100并入射到成像阵列层140上的光线的强度较弱(例如,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成像阵列层140获取的指纹图像中,对应于指纹谷的图像区域的亮度较强,对应于指纹脊的图像区域的亮度较弱。例如,通过设置并合理选择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例如,n3略小于手指皮肤的折射率),可以提升指纹图像的对比度(或者指纹图像的调制度)。
例如,透镜层13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1A、图3A和图3B所示,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透镜层13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131,以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厚度。例如,微透镜131可以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二元光学透镜(例如,菲涅尔透镜,光栅衍射透镜,台阶型衍射透镜)。例如,如图1A所示,每个微透镜131的靠近成像阵列层140的一侧为平面。例如,在微透镜131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的情况下,微透镜131的靠近显示阵列层120的一侧为曲面。例如,在微透镜131为台阶型衍射透镜的情况下,微透镜131的靠近显示阵列层120的一侧为具有台阶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透镜层130不限于实现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131,例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本公开实施例的透镜层130还可以实现为单个透镜或透镜组(例如,在垂直于显示侧基板110方向上叠置的多个透镜)。
例如,如图1A和图3B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光阑阵列层150。例如,光阑阵列层150可以设置在透镜层130和成像阵列层140之间,且包括阵列排布的孔状透光区151以及用于间隔孔状透光区151的遮光区152。例如,孔状透光区151可以与微透镜131一一对应。例如,每个孔状透光区151的中心可以与对应的微透镜131的中心同轴,也即,每个微透镜131在光阑阵列层150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对应的孔状透光区151的中心相互重叠;在上述情况下,相邻的孔状透光区151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例如,光阑阵列层150可以降低成像像差(例如,轴外点像差)。又例如,光阑阵列层150还可以遮挡杂散光,由此可以提高成像质量。
例如,如图1A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61,第一基板161可以设置在显示阵列层120和透镜层130之间。例如,第一基板161可用于在制作显示阵列层120时为显示阵列层120提供支撑。例如,第一基板161可以为显示阵列层120的组成部分。
例如,如图2A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基板162,第二基板162可以设置在光阑阵列层150和透镜层130之间。例如,在透镜层13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131的情况下,第二基板162可以支撑或固定微透镜131。例如,如图3C所示,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微透镜131可以与第二基板162一体化形成(例如,使用相应的模具510成型得到),也即,微透镜131可以与第二基板162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形成;光阑阵列层150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162的远离微透镜131的一侧。例如,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可以是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料基板(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板)或者由其它适合的材料制成的基板。
例如,透镜层130与显示阵列层120的贴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下面结合图1B和图4A,以透镜层13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131、且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为例,对透镜层130与显示阵列层120的贴合方式做具体说明。
例如,如图1B所示,透镜层130与显示阵列层120之间可以选用框贴的方式进行贴合。例如,如图1B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胶框163,第一胶框163设置在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之间且与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域168相对设置。例如,第一胶框163可以黏合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并可以提供支撑功能。例如,对于图1B所示的贴合方式,微透镜131周边的介质(也即,位于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之间且位于微透镜131周边的介质)可以为空气,因此微透镜131周边的介质的折射率n2为1;此时,微透镜131可以选用折射率为约1.4-1.6(例如,1.48-1.55)的材料制成;微透镜131的折射率例如可以使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此时微透镜131的折射率n1为约1.4918。例如,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可以选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的折射率n可以为约1.5164,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A所示,透镜层130与显示阵列层120之间还可以选用面贴的方式进行贴合;在采用面贴方式的情况下,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填充介质164,填充介质164设置在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之间且填充于每个微透镜131的四周。例如,对于图4A所示的贴合方式,微透镜131可以选用折射率为约1.7-1.9(例如,1.75-1.85)的材料制成,微透镜131的折射率例如可以为约1.8,填充介质164可以选用折射率为约1.2-1.4(例如,1.25-1.35)的材料制成,微透镜131的折射率例如可以为约1.3。
例如,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之间的贴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1A所示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之间可以通过黏合的方式进行贴合。例如,在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之间通过黏合的方式进行贴合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中间介质层160。中间介质层160设置在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之间,中间介质层160具有黏性,并可以黏合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例如,中间介质层160可以是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例如,中间介质层160还可以具有调节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在垂直于成像阵列层140方向上的间距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调节光学胶的厚度来调节成像阵列层140和光阑阵列层150在垂直于成像阵列层140方向上的间距。又例如,中间介质层160还可以包括透明基板(图中未示出),透明基板两侧可以均设置OCA光学胶(例如,透明基板可以插入OCA光学胶中),由此可以提升中间介质层160的距离调节能力。
例如,显示侧基板110的厚度、折射率、材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显示侧基板110的厚度可以为约550-650微米(例如,500微米);例如,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可以为约1.4-2(例如,1.45-1.55);例如,显示侧基板11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例如,石英玻璃),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的贴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下面结合图1B和图4A,对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的贴合方式做具体说明。
例如,如图1B所示,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或者偏光层127)之间可以选用面贴的方式进行贴合。例如,如图1B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二中间介质层167。例如,第二中间介质层167可以是OCA光学胶,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A所示,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或者偏光层127)之间还可以选用框贴的方式进行贴合。例如,如图4A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胶框166,第二胶框166可以设置在显示侧基板110和显示阵列层120之间且与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域168对置。例如,第二胶框166可以黏合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或者偏光层127),并提供支撑功能。
例如,下面结合图1B、图3B、图3C和图3C对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参数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例如,如图1B所示,n1为微透镜131的折射率,n2为微透镜131周边介质的折射率,n为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的折射率。例如,如图3B所示,D1为微透镜131的通光孔径;D2为孔状透光区151的直径;T为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例如,如图3D所示,h为微透镜131的拱高;R为微透镜131的半径。
例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微透镜131的通光孔径D1可以为约100-220微米;孔状透光区151的直径D2可以为约40-80微米;T为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约250-300微米;微透镜131的焦距f可以为约220-400微米。
例如,如图1B所示,“-l”为显示侧基板110的远离成像阵列层140一侧的表面与透镜层130的靠近显示侧基板110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l可以为显示侧基板110、第二中间介质层167、偏光层127、封装层126、显示阵列层120和第一基板161的厚度之和。例如,-l的取值可以主要基于显示阵列层120的加工工艺进行确定,-l的取值例如可以为约800-1020微米。例如,-l的取值可以为930微米,也即,l=-930微米,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B所示,l’为成像阵列层140的靠近显示侧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与透镜层130的靠近显示侧基板110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l’可以为微透镜131的拱高、第二基板162的厚度、光阑阵列层150与中间介质层160的厚度之和。例如,l’的取值可以基于成像阵列层140的分辨率进行设定,例如,l’的取值随成像阵列层140的分辨率增加而降低,l’的取值例如可以为约230-950微米。例如,在成像阵列层140的PPI(每英寸的成像像素141个数)为1000的情况下,l’的取值例如可以为约390-480微米;又例如,在成像阵列层140的PPI为750的情况下,l’的取值例如可以为约570-730微米。例如,可以通过改变中间介质层160的厚度改变l’的取值,由此可以提升微透镜131设计的灵活性以及显示面板100的成像质量,尤其是在微透镜131与第二基板162一体化形成的情况下。需要说明的是,成像阵列层140的PPI不限于设置为1000和750,例如,成像阵列层140的PPI还可以设置为其它适用的数值(例如,400),对应地,l’的取值也将相应发生改变。
例如,在l’和l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微透镜131的物象关系计算得到微透镜131的焦距f’;然后可以基于焦距与透镜半径的关系获取微透镜131的半径,微透镜131的物象关系和焦距与透镜半径的关系分别满足下述公式: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21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22
例如,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T可以基于指纹谷脊周期的平均值进行设定,例如,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T的取值可以为250-300微米。例如,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T可以基于指纹谷脊周期进行设定。例如,成年人指纹谷脊周期平均值约为400微米,可以基于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23
得到T=282.8微米,因此,可以将相邻的微透镜131之间的间距T设置为282.8微米,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下面将结合图3E、图3F和图3G对微透镜的成像做具体说明。例如,图3E示出了透镜层130所包含的微透镜1310(也即,微透镜131)、微透镜1311(也即,微透镜131)和微透镜1312(也即,微透镜131);微透镜1310、微透镜1311和微透镜1312的物方视场分别为图3F中的物方视场320、物方视场321和物方视场322;微透镜1310、微透镜1311和微透镜1312的像方视场分别为图3G中的像方视场330、像方视场331和像方视场332。物方视场中的O点、O1点、O2点和B点在像方视场中的成像点分别为O’点、O1’点、O2’点和B’点,物方视场中的A点在像方视场中的成像点为A’点和A2’点;此处,A’点为微透镜1310的像方视场的边缘,B’点为微透镜1312的像方视场的边缘,A2’点为微透镜1311的像方视场中的一点,O’点、O1’点、O2’点分别为微透镜1310、微透镜1311和微透镜1312的像方视场的中心。
例如,A’点和B’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基于物方视场的尺寸和微透镜的放大倍率进行设定;例如,在物方视场的尺寸和微透镜的放大倍率分别为400和0.5的情况下,A’点和B’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分别设置为100和182.8微米。
例如,微透镜131的通光孔径D1、孔状透光区151的直径D2、微透镜131的拱高h、微透镜131的半径R、微透镜131的焦距f’、第二基板162的厚度、中间介质层160的厚度以及l’的取值可以分别为设置为160±5微米、60±10微米、34.5微米、110±5微米、339.2微米、165±5微米、260.5±5微米和460±10微米,此时,A’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A’点的相对照度(也即,物方视场中的A点在A’点的相对照度)以及B’点的相对照度分别为0.909、0.521和0。例如,A’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0.909表明成像阵列层获取的指纹图像具有优良的谷脊调制度。例如,A’点的相对照度等于0.521表明物方视场中的A点在A2’点的相对照度约等于0.521,因此,物方视场中的A点的相对照度值约等于0.521+0.521=1.042,由此表明指纹图像中相邻指纹谷之间的亮度差异较小。例如,B’点的相对照度等于0表明指纹图像的串扰较小。
又例如,微透镜131的通光孔径D1、孔状透光区151的直径D2、微透镜131的拱高h、微透镜131的半径R、微透镜131的焦距f’、第二基板162的厚度、中间介质层160的厚度以及l’的取值可以分别为设置为172±5微米、60±10微米、41.4微米、110±5微米、339.2微米、160±5微米、258.6±5微米和460±10微米,此时,A’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A’点的相对照度(也即,物方视场中的A点在A’点的相对照度)以及B’点的相对照度分别为0.909、0.591和0。例如,A’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0.909表明成像阵列层获取的指纹图像具有优良的谷脊调制度;A’点的相对照度(也即,物方视场中的A点在A’点的相对照度)等于0.591表明物方视场中的A点在A2’点的相对照度约等于0.591,因此,物方视场中的A点的相对照度值约等于0.591+0.591=1.182,由此表明指纹图像中相邻指纹谷之间的亮度差异较小;B点的相对照度等于0表明指纹图像的串扰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调制传递函数MTF是像方指纹谷脊调制度与物方指纹谷脊调制度的比值,指纹谷脊调制度M=(Iv-Ip)/(Iv+Ip),此处,Iv和Ip分别为成像面142上对应于指纹谷和指纹脊区域的光强;相对照度表征指纹图像中相邻指纹谷之间的亮度差异,相对照度值越大,则指纹图像中相邻指纹谷之间的亮度差异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结构参数是在微透镜131为球面透镜、微透镜131的折射率为n1、微透镜131周边介质的折射率n2、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的折射率n的取值分别为1.4918、1和1.5164的情况下设计的,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微透镜131的类型改变或/和微透镜131的折射率为n1、微透镜131周边介质的折射率n2、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的折射率n的取值改变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00的其它结构参数可以对应的改变,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实现成像功能,从而可以用于指纹识别,并且还能够提升所获取的指纹图像的对比度(即,指纹图像的谷脊调制度)。因此,所获得的显示面板可以具有屏下指纹识别的功能,相比于使用单独成像阵列或指纹识别模块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而言,增大了采用该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的设计裕度,例如实现全面屏手机,有利于丰富手机的外观、改善使用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例如,图4A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类似,因此,本实施例将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例如,如图4A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侧光源111,侧光源111可以设置在显示侧基板110的至少一个侧边上,且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可以入射至显示侧基板110中。例如,图4C为显示面板100的平面图,沿图4C的DR1方向剖切显示面板100可以获得图4A所示的显示面板100。例如,所述侧光源为条状光源,以及所述反射电极或所述反射层可至少部分透射入射至其上的所述侧光源出射的光线。例如,如图4C所示,侧光源111可以为条状光源,条状光源在DR2方向的尺寸例如可以等于显示侧基板110在DR2方向的尺寸,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侧光源111可以与显示侧基板110的侧边直接接触;又例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侧光源111还可以与显示侧基板110的侧边相距一个预定的距离。
例如,侧光源111和显示侧基板110配置为使得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满足第一界面112的全反射的条件,且使得侧光源111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的条件;第一界面112为显示侧基板110与空气形成的界面,第二界面113为显示侧基板110与手指皮肤形成的界面。例如,下面以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为1.5为例并结合图4B,对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显示侧基板110中的传输路径进行具体说明。
例如,如图4B和图4D所示,在显示侧基板110中的光线的传输角度θ(也即,光线与显示侧基板110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大于arcsin(n4/n3)=arcsin(1/1.5)×180/π=41.8度的情况下,即可满足第一界面112的全反射条件。例如,在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度为θ1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显示侧基板110中的传输角度θ:
θ=90-θ2=90-arcsin(sin(θ1)/1.5)×180/π;
因此,在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度θ1为90度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显示侧基板110中的传输角度θ为48.2,并且,在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度θ1小于90度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显示侧基板110中的传输角度θ均大于48.2;由此,在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为1.5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均满足第一界面112的全反射条件,也即,在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入射到第一界面112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将继续在显示侧基板110中传输。
例如,如图4B所示,由于手指皮肤的折射率n5约为1.55,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为1.5,因此,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将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的条件。例如,在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入射到第二界面113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将在第二界面113(指纹脊与显示侧基板110形成的界面)出射,并被手指皮肤反射形成漫反射光线;部分漫反射光线将反射到显示侧基板110中,并最终入射到成像阵列层140。
例如,对于图4A和图4B示出的显示面板100,由于指纹脊可以破坏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第一界面112处的全反射条件,并因此可以形成入射到成像阵列层140的漫反射光线;而指纹谷不能破坏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第二界面113处的全反射条件,并因此不能形成漫反射光线;因此,成像阵列层140可以接收到对应于光强明暗分布的图案的光线,此时,对应于指纹脊处的光线强度较强,对应于指纹谷处的光线强度较弱。由于对应于指纹谷处的光线强度可以非常微弱,因此,成像阵列层140可以获得高对比度(调制度)的指纹图像。
例如,侧光源111的出射光线的波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例如,侧光源111的出射光线的波长可以位于红外波段(例如,近红外波段,例如976nm),由此可以降低对显示阵列层120显示的图像的干扰,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图4A示出的显示像素121可以包括图2B所示的发光二极管122,也即,发光二极管122的阴极125和阳极123可以均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且发光二极管122包括反射层128,该反射层128可以反射发光二极管122出射的光线(例如,可见光的至少部分波段),并且可以至少部分透射入射至其上的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例如,红外光);由此在反射层128不具有开口129的情况下,成像阵列层140也能够实现成像功能;此外,通过使得反射层128能够至少部分透射入射至其上的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还可以提升入射到成像阵列层140上的光线的强度,进而可以提升成像阵列层140所获取图像的信噪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不限于1.5,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只要可以使得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满足第一界面112的全反射的条件,且可以使得侧光源111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的条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侧光源111的出射光线的波长不限于红外波段,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侧光源111的出射光线的波长(例如,成像波长)还可以位于可见光波段,此时显示像素121在成像波长处可以不出射光线。
例如,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实现成像功能,从而可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并且还能够提升所获取的指纹图像的对比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例如,图5A是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类似,因此,本实施例将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例如,相比于图1A示出的显示面板100,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131可以是二元光学透镜(例如,菲涅尔透镜)。例如,二元光学透镜可以是衍射透镜(例如,光栅衍射透镜),由此可以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厚度。例如,下面将以使用光栅衍射透镜作为二元光学透镜为例对本实施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实施例的微透镜13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替换成其它适用的二元光学透镜。
例如,光栅衍射透镜可以为二台阶衍射透镜、四台阶衍射透镜、八台阶衍射透镜、十六台阶衍射透镜或者其它适用的衍射透镜。例如,图5B示出了二台阶衍射透镜的平面示意图,图5C示出了二台阶衍射透镜、四台阶衍射透镜和八台阶衍射透镜的剖面示意图。
例如,如图5B和图5C所示,衍射透镜可以包括M个光栅单元171(例如,相位光栅单元),M为正整数,每个光栅单元171中可以包括N=2m(m=1、2、3……)个台阶,对于二台阶衍射透镜、四台阶衍射透镜和八台阶衍射透镜,m的取值分别为1、2和3。例如,相邻台阶的相位差可以为2π/N,台阶高度可以为h=λ/(N×(n1-n2));此处,λ为入射到衍射透镜上的光线波长(在入射光为白光复色光的情况下,λ的取值可以为587nm),n1为衍射透镜的折射率,n2为衍射透镜周边介质的折射率(在采用框贴的贴合方式的情况下,n2=1,在采用面贴的贴合方式的情况下,n2的折射率为填充介质164的折射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设置了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且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的情况下,衍射透镜的物方和像方介质的折射率可以为n,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5B所示,对于二台阶光栅衍射透镜,rj,1(也即,rj,1)和rj,2(也即,rj,2)为第j个光栅单元171中的环带半径,此处j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例如,rj,1和rj,2与焦距值f′、物方和像方介质的折射率n以及入射光线的波长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71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72
二台阶衍射透镜的台阶宽度dj,1(也即,dj,1)和dj,2(也即,dj,2)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dj,1=rj,1-rj-1,2
dj,2=rj,2-rj,1
例如,如图5C所示,对于N个台阶光栅衍射透镜,每个光栅单元171中具有N-1个相同宽度的台阶,剩余的一个台阶的宽度与上述N-1个台阶的宽度不同,第j光栅单元171中连续N-1个台阶的宽度tj,2(也即,tj,1)以及第j光栅单元171中剩余台阶的宽度tj,1(也即,tj,2)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1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2
例如,对于八台阶衍射透镜,第一光栅单元171中7个相同台阶的宽度t1,2、第一光栅单元171中剩余的一个台阶的宽度t1,1、第二光栅单元171中7个相同台阶的宽度t2,2、第二光栅单元171中剩余的一个台阶的宽度t2,1、第三光栅单元171中7个相同台阶的宽度t3,2和第三光栅单元171中剩余的一个台阶的宽度t3,1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3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4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5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6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7
Figure BDA0001404396390000188
例如,对于焦距f′=339.2微米、通光孔径D1=172微米的八台阶、四台阶和二台阶的衍射透镜,其台阶高度分别为149.2纳米、298.4纳米和596.8nm;其衍射效率分别为95%、81%和40.5%,也即衍射透镜的台阶个数越多,衍射透镜的衍射效率越高;其台阶宽度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需的焦距f′或/和通光通光孔径D1改变的情况下,台阶型衍射透镜的台阶高度和台阶宽度将会对应的改变。此外,本实施例的微透镜131实现为其它适用的二元光学透镜的情况下,透镜的相关参数可以基于所需的焦距f′和通光通光孔径D1进行相应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如图5D所示,相邻的二元光学透镜之间还可以包括连接部132,该连接部132可以将相邻的二元光学透镜(即,微透镜131)相互连接,例如,该连接部132在垂直于显示侧基板110方向上的厚度可以等于二元光学透镜在垂直于显示侧基板110方向上的厚度的最大值(例如,第一基板161和第二基板162之间的厚度)。例如,二元光学透镜和连接部132可以一体化形成。
例如,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实现成像功能,并且通过选用二元光学透镜,还能够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厚度。
表1
t1,1 t1,2 t2,1 t2,2 t3,1 t3,2 t4,1 t4,2 t5,1 t5,2
7.898 1.187 1.339 0.768 0.872 0.613 0.680 0.525 0.572 0.467
t6,1 t6,2 t7,1 t7,2 t8,1 t8,2 t9,1 t9,2 t10,1 t10,2
0.503 0.425 0.453 0.392 0.415 0.366 0.386 0.345 0.361 0.327
t11,1 t11,2 t12,1 t12,2 t13,1 t13,2 t14,1 t14,2 t15,1 t15,2
0.341 0.312 0.324 0.298 0.309 0.287 0.297 0.276 0.285 0.267
t16,1 t16,2 t17,1 t17,2 t18,1 t18,2 t19,1 t19,2 t20,1 t20,2
0.275 0.259 0.265 0.251 0.258 0.244 0.250 0.238 0.243 0.232
t21,1 t21,2 t22,1 t22,2 t23,1 t23,2 t24,1 t24,2 t25,1 t25,2
0.237 0.226 0.231 0.221 0.226 0.216 0.221 0.212 0.216 0.207
t26,1 t26,2 t27,1 t27,2 t28,1 t28,2
0.211 0.203 0.208 0.200 0.204 0.197
表2
t1,1 t1,2 t2,1 t2,2 t3,1 t3,2 t4,1 t4,2 t5,1 t5,2
9.086 2.375 2.108 1.537 1.484 1.226 1.205 1.050 1.039 0.933
t6,1 t6,2 t7,1 t7,2 t8,1 t8,2 t9,1 t9,2 t10,1 t10,2
0.927 0.849 0.845 0.784 0.781 0.732 0.730 0.690 0.689 0.654
t11,1 t11,2 t12,1 t12,2 t13,1 t13,2 t14,1 t14,2 t15,1 t15,2
0.653 0.624 0.623 0.597 0.596 0.573 0.572 0.553 0.552 0.534
t16,1 t16,2 t17,1 t17,2 t18,1 t18,2 t19,1 t19,2 t20,1 t20,2
0.534 0.517 0.517 0.502 0.502 0.488 0.488 0.475 0.475 0.463
t21,1 t21,2 t22,1 t22,2 t23,1 t23,2 t24,1 t24,2 t25,1 t25,2
0.463 0.452 0.452 0.442 0.442 0.433 0.433 0.424 0.424 0.416
t26,1 t26,2 t27,1 t27,2 t28,1 t28,2
0.416 0.408 0.408 0.401 0.400 0.394
表3
t1,1 t1,2 t2,1 t2,2 t3,1 t3,2 t4,1 t4,2 t5,1 t5,2
11.460 4.749 3.646 3.075 2.711 2.451 2.255 2.100 1.973 1.867
t6,1 t6,2 t7,1 t7,2 t8,1 t8,2 t9,1 t9,2 t10,1 t10,2
1.777 1.698 1.630 1.568 1.514 1.465 1.421 1.380 1.343 1.308
t11,1 t11,2 t12,1 t12,2 t13,1 t13,2 t14,1 t14,2 t15,1 t15,2
1.277 1.247 1.220 1.194 1.170 1.147 1.126 1.105 1.086 1.068
t16,1 t16,2 t17,1 t17,2 t18,1 t18,2 t19,1 t19,2 t20,1 t20,2
1.051 1.035 1.019 1.004 0.990 0.976 0.963 0.951 0.939 0.927
t21,1 t21,2 t22,1 t22,2 t23,1 t23,2 t24,1 t24,2 t25,1 t25,2
0.916 0.905 0.895 0.885 0.875 0.866 0.857 0.848 0.840 0.832
t26,1 t26,2 t27,1 t27,2 t28,1 t28,2
0.823 0.816 0.808 0.801 0.794 0.787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例如,图6A是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与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类似,因此,本实施例将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例如,相比于图5A示出的显示面板100,如图6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透镜层130可以包括侧光源111,侧光源111可以设置在显示侧基板110的至少一个侧边上,且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可以入射至显示侧基板110中。
例如,如图6A所示,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之间通过面贴的方式实现贴合,也即,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例如,偏光层127)之间的还设置有第二中间介质层167,第二中间介质层167用于将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黏合。例如,在显示侧基板110与显示阵列层120之间通过面贴的方式实现贴合的情况下,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可以为约1.7-1.9(例如,1.8),第二中间介质层167的折射率可以为约1.2-1.4(例如,1.3)。
例如,参照实施例二可知,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均满足第一界面112的全反射的条件,也即,指纹谷不能破坏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第二界面113处的全反射条件,并因此不能形成漫反射光线;此外,侧光源111出射的部分光线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的条件,也即,指纹脊可以破坏侧光源111出射的部分光线在第二界面113处的全反射条件,并因此可以形成入射到成像阵列层140的漫反射光线;因此,成像阵列层140可以接收到对应于光强明暗分布的图案的光线,此时,对应于指纹脊处的光线强度较强,对应于指纹谷处的光线强度较弱。由于对应于指纹谷处的光线强度可以非常微弱,因此,成像阵列层140可以获得高对比度(调制度)的指纹图像。
例如,下面结合图6B对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在第二界面113的反射情况做具体说明。例如,在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手指皮肤折射率n5和空气折射率n4分别为1.8、1.55和1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在显示侧基板110中光线的传输角度α小于arcsin(n5/n3)×180/π(也即,α2大于α0=90-arcsin(n5/n3)×180/π=30.54度)的情况下,显示侧基板110中的传输光线将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条件,对应地,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度α1大于arcsin(n3/n4×sin(α0))=66度。
例如,为了增加侧光源111出射的光线中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的条件的光线的比例,进而增加指纹图像的谷脊调制度(对比度),如图6A所示,可以将侧光源111可以配置为出射准直光线,且侧光源111出射的准直光线倾斜入射到显示侧基板110的侧边。例如,在显示侧基板110的折射率n3为1.8的情况下,侧光源111出射的准直光线的倾角可以为75度,此时侧光源111出射的所有光线均不满足第二界面113的全反射的条件,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例如,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显示面板10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该显示装置10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控制装置、图像数据编码/解码装置、时钟电路等)均可以采用已有的部件/装置,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该显示装置1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实现了成像功能。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成像功能,由此可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变型、组合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变型、组合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侧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显示侧基板一侧的显示阵列层、透镜层、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填充介质以及成像阵列层;其中,
所述显示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像素;
所述透镜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
所述透镜层配置为对从显示侧反射的且入射至所述透镜层的多个微透镜上的光进行光学成像;
所述成像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成像像素,且配置为对从所述显示侧反射的且经所述透镜层透射的光进行成像以获得图像;
所述多个微透镜的每个的焦距f’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l’为所述成像阵列层的靠近所述显示侧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透镜层的靠近所述显示侧基板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为所述显示侧基板的远离所述成像阵列层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透镜层的靠近所述显示侧基板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阵列层和所述透镜层之间;
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透镜层之间;
所述填充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填充于每个所述微透镜的四周;以及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所述填充介质折射率小于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显示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向所述显示侧发光;以及
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反射电极或反射层以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至所述显示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反射电极或所述反射层具有开口以允许从所述显示侧反射的光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微透镜的靠近所述成像阵列层的一侧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微透镜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二元光学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微透镜的焦距为220-400微米;
每个所述微透镜的通光孔径为100-220微米;
相邻的所述微透镜之间的间距为250-3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光阑阵列层;其中,
所述光阑阵列层设置在所述透镜层和所述成像阵列层之间,以降低成像像差,并且,所述光阑阵列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孔状透光区以及用于间隔所述孔状透光区的遮光区;
所述孔状透光区与所述微透镜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微透镜在所述光阑阵列层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孔状透光区的中心相互重叠;
每个所述孔状透光区的直径为40-8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为1.7-1.9;所述填充介质的折射率为1.2-1.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中间介质层;其中,
所述中间介质层设置在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光阑阵列层之间;
所述中间介质层配置为黏合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光阑阵列层;以及
所述中间介质层还配置为调节所述成像阵列层和所述光阑阵列层在垂直于所述成像阵列层方向上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侧光源;其中,
所述侧光源设置在所述显示侧基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且所述侧光源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显示侧基板中;
所述侧光源和所述显示侧基板配置为使得所述侧光源出射的光线满足第一界面的全反射的条件,且使得所述侧光源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不满足第二界面的全反射的条件;
所述第一界面为所述显示侧基板与空气形成的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所述显示侧基板与皮肤形成的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胶框,其中,
所述第二胶框设置在所述显示侧基板和所述显示阵列层之间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
所述显示侧基板的折射率为1.4-1.6。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0812994.0A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515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2994.0A CN107515435B (zh)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124,908 US10872222B2 (en) 2017-09-11 2018-09-07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2994.0A CN107515435B (zh)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5435A CN107515435A (zh) 2017-12-26
CN107515435B true CN107515435B (zh) 2020-12-29

Family

ID=6072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2994.0A Active CN107515435B (zh)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2222B2 (zh)
CN (1) CN107515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34186B1 (ko) * 2017-11-10 2023-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8279810B (zh) * 2018-01-31 2021-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49981B (zh) 2018-04-02 2022-11-18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集成红外像素的光侦测装置
CN108565354B (zh) * 2018-04-20 2020-03-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615004B (zh) * 2018-04-20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8027665U (zh) * 2018-04-28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10073506A1 (en) * 2018-05-17 2021-03-11 Shanghai Harvest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object operating method and screen unlock method able to simultaneously obtain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s respectively performing the methods
CN108701231A (zh) * 2018-05-17 2018-10-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感测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10783367B (zh) 2018-07-31 2022-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0037650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成像组件、触摸屏、摄像模组、智能终端、相机和距离测量方法
US11067884B2 (en) 2018-12-26 2021-07-20 Apple Inc. Through-display optical transmission, reception, or sensing through micro-optic elements
CN110767704B (zh) * 2018-12-29 2022-04-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屏、复合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9786577B (zh) * 2019-01-30 2020-12-11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用oled屏体和指纹识别装置
CN109951619A (zh) * 2019-02-26 2019-06-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34138B (zh) * 2019-02-28 2021-08-03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988499B (zh) * 2019-05-22 2022-03-15 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层、成像装置、电子设备、波带片结构及感光像元
CN109743430A (zh) * 2019-03-14 2019-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981842A (zh) * 2019-03-14 2019-07-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电子装置及显示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047878B (zh) * 2019-03-27 2021-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6884A (zh) * 2019-03-28 2020-10-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和显示屏制备方法
CN110012136B (zh) * 2019-04-02 2022-10-14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US10838556B2 (en) 2019-04-05 2020-11-17 Apple Inc. Sensing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light incident to a light emitting layer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CN116774481A (zh) * 2019-05-20 2023-09-1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设备
CN110164307B (zh) * 2019-05-23 2021-01-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有指纹识别感应器的显示装置
US11527587B2 (en) * 2019-06-17 2022-12-13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LED display having TFT integrated with photodetectors
CN110245631B (zh) * 2019-06-20 2021-09-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378309B (zh) * 2019-07-25 2022-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纹路识别装置
CN110276337A (zh) * 2019-07-29 2019-09-24 上海菲戈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OLED屏幕指纹识别的Microlens光路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1022830A1 (zh) * 2019-08-02 2021-02-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感测模块
CN110515229B (zh) * 2019-08-29 2022-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EP4024269A4 (en) * 2019-08-30 2022-08-3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EXTURE IMAGE DETEC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COLLIMATION COMPONENT
US20210089741A1 (en) * 2019-09-23 2021-03-25 Apple Inc. Thin-Film Transistor Optical Imaging System with Integrated Optics for Through-Display Biometric Imaging
DE102020210905A1 (de) * 2019-09-23 2021-03-25 Apple Inc. Optisches dünnfilmtransistor-abbildungssystem mit integrierter optik zur biometrischen abbildung durch eine anzeige
KR20210035368A (ko) * 2019-09-23 2021-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US11611058B2 (en) 2019-09-24 2023-03-21 Apple Inc.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under display image sensor
US11527582B1 (en) 2019-09-24 2022-12-13 Apple Inc. Display stack with integrated photodetectors
US20210110131A1 (en) * 2019-10-09 2021-04-1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KR20210084107A (ko) 2019-12-27 2021-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젝터
CN111834398B (zh) * 2020-01-08 2023-08-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090206B (zh) * 2020-01-14 2022-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92873B2 (en) 2020-02-14 2023-02-28 Apple Inc. Display stack topologies for under-display optical transceivers
US11295664B2 (en) 2020-03-11 2022-04-05 Apple Inc. Display-synchronized optical emitters and transceivers
CN111325193B (zh) * 2020-04-22 2023-05-16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和输入装置
US11328150B2 (en) * 2020-04-30 2022-05-10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Lens-array imager
US11327237B2 (en) 2020-06-18 2022-05-10 Apple Inc. Display-adjacent optical e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optical fibers
US11487859B2 (en) 2020-07-31 2022-11-01 Apple Inc. Behind display polarized optical transceiver
CN113792571B (zh) * 2020-08-17 2024-03-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感测模块
CN112038502B (zh) * 2020-09-16 2023-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22084273A (ja) 2020-11-26 2022-06-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検出装置
CN114791683B (zh) * 2021-01-25 202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20276412A1 (en) * 2021-02-26 2022-09-01 SoliDDD Corp. Crosstalk barrier in a lens array
US11839133B2 (en) 2021-03-12 2023-12-05 Apple Inc. Organic photodetectors for in-cell optical sensing
CN113777862A (zh) * 2021-11-11 2021-12-10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制造投影系统的方法
CN117256018A (zh) * 2022-03-22 2023-1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纹路识别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660824A (zh) * 2022-04-18 2022-06-2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裸眼3d显示光学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4020B1 (en) 1999-08-04 2001-11-27 Secuge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trapezoidal distor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mage sharpness in a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202018664U (zh) * 2010-12-06 2011-10-26 清华大学 一种光学指纹采集装置、光学指纹识别系统
CN107004130B (zh) * 2015-06-18 2020-08-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屏幕上指纹感应的屏幕下光学传感器模块
US10410033B2 (en) 2015-06-18 2019-09-1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Under-LCD 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CN105550664A (zh) * 2016-01-08 2016-05-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US10229316B2 (en) * 2016-01-29 2019-03-1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ompound collimating system using apertures and collimators
JP7022907B2 (ja) * 2016-05-13 2022-02-21 フィンガープリント カーズ アナカタム アイピー アクティエボラーグ 光をカバーガラスに注入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378253B2 (en) * 2016-06-28 2022-07-05 Arcsoft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with fingerprint detecting sensor below display panel
US20180012069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and fingerprint sensing system using light sources of display panel
CN106228147B (zh) 2016-08-04 2023-04-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纹路采集器、其纹路采集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981503B (zh) * 2017-04-27 2019-11-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5435A (zh) 2017-12-26
US20190080138A1 (en) 2019-03-14
US10872222B2 (en)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543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86691B2 (en) Optical device, module,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WI794456B (zh) 光學裝置
WO2020181493A1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573827U (zh) Lcd指纹识别系统、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13240740U (zh) 应用于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
US20180088270A1 (en) Lightguid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isplay
WO2019196624A1 (zh) 防窥膜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US9360615B1 (en) Laminated light guide collimator
US11668862B2 (en) Texture image acquir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collimator
CN10887566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413542A (zh) 光學觸控掃描裝置
CN111095289B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1092803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液晶电视
WO2018155304A1 (ja) 輝度均一化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9753852B (zh) 用于物体纹路的光学组件、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955083B (zh) 显示装置
CN11159983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9185A (zh) 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光电传感系统及指纹识别装置
US11307459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switchable diffuser and a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a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region, and a mobile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0058347B (zh) 光源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380146B (zh) 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CN221039473U (zh) 光学膜和光源模组
US11808964B1 (en) Front light module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applied to full lamination
US11783621B2 (en) Optical fingerprint ima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