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3177A -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3177A
CN107503177A CN201710675081.9A CN201710675081A CN107503177A CN 107503177 A CN107503177 A CN 107503177A CN 201710675081 A CN201710675081 A CN 201710675081A CN 107503177 A CN107503177 A CN 107503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fabric
dyeing
blue pigment
gardenia blue
dye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50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
王波
徐银莉
巩继贤
王志芳
张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750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3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3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3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natural dyestuff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2After-treatment
    • D06P5/10After-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20Physical treatments affecting dyeing, e.g. ultrasonic or electric
    • D06P5/2066Thermic treatments of textile materials
    • D06P5/2072Thermic treatments of textile materials before dy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涉及天然染料染色领域,本发明选择利用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并提供了一种无毒、成本低、环境友好、色牢度高的蚕丝织物染色方法,并且该染色工艺配合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染色效率,获得染色均匀、色牢度高的染色蚕丝织物产品,同时有效节约了染色时间,显著降低染色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染料染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合成染料日益发展,纺织行业过度使用合成染料,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每年生产和使用大约130万吨染料、颜料和染料前体,价值约2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合成染料,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及染色废液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而且部分偶氮类合成染料被发现具有生物毒性和致癌致畸性。
天然染料来源于天然资源,表现出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日益成为新型染料开发的研究重点。
栀子蓝色素是由栀子中的栀子甙与氨基酸(甘氨酸、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物质反应生成,具有易溶解,颜色鲜艳,着色力强,耐热性好,对酸、碱稳定等特点。栀子蓝色素作为天然色素的一员,主要集中在对羊毛的染色上。
如文章“天然染料栀子蓝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杨丽等,毛纺科技,2011年第06期,第11-13页公开了采用媒染的方法,取质量浓度0.4g/L的标准染液2.5mL,加入染色助剂,补充蒸馏水使染液体积至200mL(浴比1∶1000)染色时间分别为90min分别在70℃和90℃染色,通过对比预媒染色、同浴染色和后媒染色3种方法,发现后媒染色法比预媒和同浴染色法上染百分率高,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均比预媒染色和同浴染色好。因此,栀子蓝染料染羊毛可采用后媒染色法。
但在直接利用栀子蓝色素染色的现有技术中,鲜有应用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的染色研究。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集中在于利用京尼平(栀子苷经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的产物),与氨基酸能够进行呈色反应生成栀子蓝色素)对蚕丝进行染色。如文章“京尼平对丝素蛋白交联的染色作用”,李令锦等,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第15卷第6期,第799-802页公开了将无色丝素蛋白溶液与京尼平溶液混合后,溶液显蓝紫色.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整个反应过程,考察了温度、酸碱度等影响因素,并对颜色产物对光照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京尼平对丝素蛋白交联染色作用的机制。并利用上述染色机理对蚕丝进行染色。制备过程如下:将蚕丝剪成小段,放入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度分别为1、2mg/mL的京尼平水溶液(pH 5.5)和1、2mg/mL京尼平的PBS(pH 8.0)溶液,密闭后于80℃水浴条件下浸泡反应2h,待清水冲洗后,晾干。该技术利用呈色反应进行染色,由于呈色反应期间,影响其颜色生成的因素较多,各反应条件的综合可控性难度较大,且染色时间较长,染色均匀度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选择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进行染色,减少利用媒染或选择添加助剂来提高染色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节省染色时间,并提供了一种较为清洁、无毒、成本低、环境友好、色牢度高的蚕丝织物染色方法,一方面可染色方法简便、染色条件可控,同时可有效节约染色时间,显著降低染色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染色效率,获得染色均匀、色牢度高的蚕丝织物染色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蚕丝织物放入35-5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25-55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栀子蓝色素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g/L-40g/L的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调节染液pH为2.50-5.5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1-6%(owf),浴比为1:40-1:150,将蚕丝织物与染液充分混匀后,将其进行密封加热,当加热温度升至75-110℃时,恒温染色5-30min,取出,水洗,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皂洗温度为50-90℃,皂洗时间为5-10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
进一步地,所述栀子蓝色素为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蚕丝织物重量为200-350g/m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配置栀子蓝色素的溶剂为蒸馏水。
所述步骤(3)中,染料浓度owf为以织物重量为基准,相对织物百分比;所述浴比指蚕丝织物与染液的质量比。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在加热升温染色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55-65℃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4-7℃/min,在温度从55-65℃升温至75-11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4℃/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20-40g/L(w/v)。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染色pH由酸液和碱液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酸液为盐酸、磷酸、醋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酸液为0.5-3mol/L的盐酸,所述碱液为0.5-3mol/L氢氧化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水洗次数为1-4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1-5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5g/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20-5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天然染料来源于植物,成本低,对人体无毒害,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型染料。
1、该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与普通栀子蓝色素相比,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以在90度以上进行染色,并且降低了染色时间,提高了染色后蚕丝织物的色牢度。
2、通过该染色工艺配合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的应用,充分有效利用了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的染色工艺,显著提高了染色效率,不仅获得染色均匀、色牢度高的染色产品,而且有效节约了染色时间,显著降低染色成本。经该天然染料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等均能达到4-5,在纺织行业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3、在蚕丝织物预处理阶段的热水浸润,有效排除蚕丝纤维之间的空气,防治在后续染色过程中的着色不均匀的现象。
4、该染色工艺的升温条件显著提高了染色效率和染色效果,并且配合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的添加,达到对蚕丝织物染色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显著提高了织物染色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耐紫外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所用的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来源于市售,呈棕色粉末状,具体购于但不限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用的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来源于市售,呈棕色粉末状,具体购于但不限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26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4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40min后取出,拧干,有效排除蚕丝纤维之间的空气。
(2)染液配制:将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5g/L的耐高温型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30g/L(w/v),调节染液pH为3.0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2.5%(owf),浴比为1:90,将染液与蚕丝织物充分混合后,进行密封,并加热,控制染色温度为100℃,保温染色时间为10min,取出,水洗3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1mol/L的盐酸和1mol/L的氢氧化钠。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35,皂洗温度为75℃,皂洗时间为8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3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5级,湿摩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5级、耐汗渍色牢度4.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85.62%。
实施例2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20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3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25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g/Lg/L的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20g/L(w/v),调节染液pH为2.5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1%(owf),浴比为1:40,将染液与蚕丝织物充分混合后,将其密封后,进行加热操作,控制染色温度为75℃,保温染色时间为30min,取出,水洗2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3mol/L的磷酸和0.5mol/L的氢氧钾;其中在加热升温染色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60℃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5℃/min,在温度从60℃升温至75℃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min。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20,皂洗温度为50℃,皂洗时间为5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1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级,湿摩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4.5级,耐汗渍色牢度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76.6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用的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来源于市售,呈棕色粉末状,具体购于但不限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35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5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55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40g/L的耐高温型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40g/L(w/v),调节染液pH为5.5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6%(owf),浴比为1:150;将染液与蚕丝织物进行充分混匀,经密封后进行加热操作,控制染色温度为110℃,保温染色时间为5min,取出,水洗3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1mol/L的醋酸和3mol/L的氢氧化钠。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50,皂洗温度为90℃,皂洗时间为10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5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5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5级,湿摩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5级、耐汗渍色牢度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87.6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用的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来源于市售,呈棕色粉末状,具体购于但不限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28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40℃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35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0g/L的耐高温型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25g/L(w/v),调节染液pH为2.5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4%(owf),浴比为1:85;将染液与蚕丝织物进行充分混匀,经密封后进行加热操作,控制染色温度为105℃,保温染色时间为8min,取出,水洗3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3mol/L的盐酸和0.5mol/L的碳酸钠;其中在加热升温染色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60℃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5℃/min,在温度从60℃升温至105℃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min。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40,皂洗温度为55℃,皂洗时间为8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3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5级,湿摩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5级、耐汗渍色牢度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86.62%。
实施例5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24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3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30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g/L的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20g/L(w/v),调节染液pH为3.0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1%(owf),浴比为1:40,将染液与蚕丝织物进行充分混匀,经密封后进行加热操作,控制染色温度为85℃,保温染色时间为30min,取出,水洗1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1mol/L的盐酸和0.5mol/L的碳酸氢钠;其中在加热升温染色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55℃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4℃/min,在温度从55℃升温至85℃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min。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20,皂洗温度为55℃,皂洗时间为5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1.5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5级,湿摩5级)﹑耐汗渍色牢度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79.6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用的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来源于市售,呈棕色粉末状,具体购于但不限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34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50℃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50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35g/L的耐高温型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40g/L(w/v),调节染液pH为4.5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5%(owf),浴比为1:140,将染液与蚕丝织物进行充分混匀,经密封后进行加热操作,控制染色温度为110℃,保温染色时间为5min,取出,水洗4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1.5mol/L的盐酸和1.5mol/L的氢氧化钠;其中在加热升温染色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65℃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在温度从65℃升温至11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4℃/min。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45,皂洗温度为80℃,皂洗时间为10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4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5级,湿摩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5级、耐汗渍色牢度4.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89.6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用的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来源于市售,呈棕色粉末状,具体购于但不限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重量为280g/m2的蚕丝织物放入4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45min后取出,拧干,有效排除蚕丝纤维之间的空气。
(2)染液配制:将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溶于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g/L的耐高温型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所述氯化钠添加量为25g/L(w/v),调节染液pH为2.50,将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放入染液中,调整染液浓度owf为2%(owf),浴比为1:50,将染液与蚕丝织物进行充分混匀,经密封后进行加热操作,控制染色温度为95℃,保温染色时间为15min,取出,水洗2次,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其中调节pH的溶剂为2mol/L的盐酸和0.5mol/L的氢氧化钠;其中在加热升温染色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62℃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4℃/min,在温度从62℃升温至95℃时,升温速度控制在2℃/min。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其中,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45,皂洗温度为80℃,皂洗时间为5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其中,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皂洗液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2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5g/L。
染色的蚕丝织物着色均匀,在色牢度测试中,耐摩擦色牢度(干摩5级,湿摩5级)﹑耐洗色牢度均达到5级、耐汗渍色牢度4.5级,说明染色后的蚕丝织物色牢度高。耐日晒色牢度5级,耐紫外强度达到87.62%。
以上实施例1-7中测试方法分别依据如下标准:
耐摩擦色牢度根据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测定;耐洗色牢度根据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测定;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199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测定;水萃取液pH值按GB/T7573—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萃取液色牢度》测定;耐日晒色牢度根据GB/T8427—1998《纺织品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测定;抗紫外线性能根据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测定。

Claims (10)

1.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蚕丝织物预处理:将蚕丝织物放入35-55℃蒸馏水中润湿浸泡,保温25-55min后取出,拧干;
(2)染液配制:将栀子蓝色素配置成质量浓度为5g/L-40g/L的栀子蓝染液;
(3)染色工艺: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氯化钠,调节染液pH为2.50-5.50,向所述染液中加入所述步骤(1)经预处理的蚕丝织物,调整染液浓度owf为1-6%(owf),浴比为1:40-1:150,密封加热,控制染色温度为75-110℃,保温染色时间为5-30min,取出,水洗,得到初步染色蚕丝织物;
(4)皂洗工艺:将步骤(3)得到的初步染色蚕丝织物进行皂洗处理,皂洗温度为50-90℃,皂洗时间为5-10min,取出后晾干,得到染色的蚕丝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蓝色素为耐高温型栀子蓝色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蚕丝织物重量为200-350g/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升温过程中,在从常温升温至55-65℃之前,升温速度控制在4-7℃/min,在温度从55-65℃升温至75-11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4℃/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氯化钠添加量为20-40g/L(w/v)。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染色pH由0.5-3mol/L的盐酸和0.5-3mol/L氢氧化钠调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水洗次数为1-4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初步染色的蚕丝织物与皂洗液的质量比为1:20-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皂洗液是由中性皂片和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皂洗液中的中性皂片的质量浓度为1-5g/L,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5g/L。
CN201710675081.9A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Pending CN107503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081.9A CN107503177A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081.9A CN107503177A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3177A true CN107503177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69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5081.9A Pending CN107503177A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31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0089A (zh) * 2020-05-09 2020-06-30 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丝/莱赛尔交织纺织品植物染料染绿色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652A (zh) * 2011-12-13 2012-07-25 营口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以稀土物质为媒染剂的真丝绸染色方法
CN106592272A (zh) * 2016-12-21 2017-04-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天然黑色染料染真丝织物的方法
CN106638027A (zh) * 2016-10-09 2017-05-1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取自黑豆皮的天然染料染羊毛织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652A (zh) * 2011-12-13 2012-07-25 营口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以稀土物质为媒染剂的真丝绸染色方法
CN106638027A (zh) * 2016-10-09 2017-05-1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取自黑豆皮的天然染料染羊毛织物的方法
CN106592272A (zh) * 2016-12-21 2017-04-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天然黑色染料染真丝织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光洪: "《印染概论》", 31 January 2017, 中国纺织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0089A (zh) * 2020-05-09 2020-06-30 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丝/莱赛尔交织纺织品植物染料染绿色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8883B (zh) 一种无甲醛活性染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48618B (zh) 一种纳米炭黑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CN102561068B (zh) 一种锦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CN105803828B (zh) 一种分散/活性同浆印花染料及其印花工艺
CN102605652B (zh) 以稀土物质为媒染剂的真丝绸染色方法
CN108086020A (zh) 一种纤维素纤维类织物活性染料冷染染色方法
CN105463878B (zh) 一种牛仔纱线/成衣的染色或套染方法
CN104878619A (zh) 天然水晶棉纤维及其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制品的前处理和染色方法
CN108166241A (zh) 涤棉针织物短流程染整工艺方法
CN110172840A (zh) 一种锦纶织物的染色方法
CN105421105A (zh) 一种涤棉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
CN101858019A (zh) 一种家纺面料的湿态汽蒸高效连续染色工艺方法
CN111455700A (zh) 一种阳离子涤纶面料染整方法
CN109440497B (zh) 一种锦纶、粘胶与氨纶混纺面料的染整方法
CN102321983A (zh) 一种利用紫草色素印染真丝的方法
CN108589339A (zh) 一种棉织物荧光橙染色方法
CN107217503A (zh) 利用栀子蓝色素染蚕丝织物的方法
CN107287933A (zh)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或聚酰亚胺织物的染色方法
CN111455518A (zh) 彩色牛仔纱线制作方法及使用该纱线制作的面料、服装
CN108867104A (zh) 一种棉涤混纺面料的同浆转移印花方法
CN105951477A (zh) 一种化纤纺织布的染色方法
CN107503177A (zh) 一种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方法
CN106758378A (zh) 一种织物染色增深功能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1778735A (zh) 一种锦纶56纤维及其织物的酸性快速轧染染色方法
CN107201679B (zh) 一种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低温皂洗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