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9700A -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9700A
CN107489700A CN201611054272.5A CN201611054272A CN107489700A CN 107489700 A CN107489700 A CN 107489700A CN 201611054272 A CN201611054272 A CN 201611054272A CN 107489700 A CN107489700 A CN 107489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body
coupling
shaft coupling
fitting surface
torsio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42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9700B (zh
Inventor
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542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9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9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9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9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97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6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0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 B60T1/06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 tread, e.g. employing rim, drum, disc, or transmission or on double wheels
    • B60T1/065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 tread, e.g. employing rim, drum, disc, or transmission or on double wheels employing dis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所述联轴器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且具有第一装配面(1)的第一联轴体(2)和用于连接悬架且具有第二装配面(3)的第二联轴体(4),所述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3)相互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所述第二联轴体(4)由至少一个装配部形成。如上所述,通过将联轴器设置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的分体结构,在适用于悬架和制动器之间具有不同配合间隙的多种车辆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而满足悬架和制动器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的要求,从而具有广泛适用性。

Description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后桥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扭力梁式后桥结构中通过联轴器连接扭力梁和制动器,在整车试验过程中通过更换轴向尺寸不同的联轴器来选择适用于扭力梁式后桥结构的联轴器以能够实现良好的汽车动力性能等,或者为了满足扭力梁和制动器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需要多种轴向尺寸不同的联轴器。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制造出多种轴向尺寸不同的联轴器,在更换时需要整体更换联轴器,从而具有制造成本高和适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广泛适用性的联轴器、包括该联轴器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且具有第一装配面的第一联轴体和用于连接悬架且具有第二装配面的第二联轴体,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相互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所述第二联轴体由至少一个装配部形成。
可选地,所述装配部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联轴体的轴向方向相互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体形成有中心通孔,所述第二联轴体的所述第二装配面上突出形成有用于装配到所述中心通孔内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中心通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体和所述第二联轴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体形成为多段结构并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的第一段、具有所述第一装配面的第二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外轮廓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轮廓尺寸。
可选地,所述第二段的外周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联轴体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面上形成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装配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一者配合的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中的另一者。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体和所述第二联轴体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悬架安装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将联轴器设置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的分体结构,在适用于悬架和制动器之间具有不同配合间隙的多种车辆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而满足悬架和制动器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的要求,从而具有广泛适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扭力梁后桥结构,所述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制动盘和如上所述的联轴器,所述制动盘通过轮毂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一联轴体,所述扭力梁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联轴体。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扭力梁后桥结构。
如上所述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的技术效果与上述联轴器的技术效果相同,为了避免重复,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联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联轴器中的第一联轴体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联轴器的装配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装配面 2 第一联轴体
3 第二装配面 4 第二联轴体
5 中心通孔 6 凸台
7 第一段 8 第二段
9 第三段 10 限位凸起
11 限位凹槽 12 悬架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且具有第一装配面1的第一联轴体2和用于连接悬架且具有第二装配面3的第二联轴体4,所述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3相互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所述第二联轴体4由至少一个装配部形成。由此,通过将联轴器设置为分体结构即包括通过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3相互配合的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从而在适用于悬架和制动器之间具有不同配合间隙的多种车辆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而满足悬架和制动器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的要求,从而具有广泛适用性。其中,对于第二联轴体4由一个装配部形成的情况,需要不同尺寸的联轴器时,只需要通过加工具有不同厚度的装配部而形成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从而将这种第二联轴体4与相同的第一联轴体2配合就能够获得不同尺寸的联轴器,从而降低了联轴器的加工成本。另外,对于第二联轴体4由多个装配部形成的情况,需要不同尺寸的联轴器时,可以通过加工具有相同厚度的装配部并通过叠加多个装配部而形成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从而将这种第二联轴体4与相同的第一联轴体2配合就能够获得不同尺寸的联轴器。
可选地,所述装配部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轴向方向相互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实现,例如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来实现多个装配部的可拆卸连接,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由此,为了适应悬架和制动器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可以通过拆装第二联轴体4即沿第二联轴体4的轴向方向增减装配部的个数来改变第二联轴体4的厚度,从而获得多种不同尺寸的联轴器,由此降低加工成本,并具有广泛适用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联轴体2形成有中心通孔5,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所述第二装配面3上突出形成有用于装配到所述中心通孔5内的凸台6,所述凸台6与所述中心通孔5过盈配合。在此,可以通过多种适当的连接方式装配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例如,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装配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在此并不作特别限定。另外,通过将凸台6与所述中心通孔5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的可靠固定。在此,凸台6和中心通孔5的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凸台6和中心通孔5的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方形、多边形、花键形或不规则形状等,由此可以通过凸台6和中心通孔5的型面配合而能够起到周向限位的作用。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联轴体2的中心通孔5和第二联轴体4的凸台6可以为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所述第二联轴体4通过紧固件连接。例如,所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该螺钉可以贯通第一联轴体2的中心通孔5和第二联轴体4的凸台6并与中心通孔5和凸台6螺纹连接。再如,所述紧固件可以为螺栓且可以贯通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的外边缘,通过该螺栓连接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此时,该螺栓可以兼用于固定悬架的螺栓12。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体2形成为多段结构并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的第一段7、具有所述第一装配面1的第二段8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7和所述第二段8的第三段9,所述第三段9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段7的外轮廓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段8的外轮廓尺寸。由此,通过结构简单的第一联轴体2,即通过第一段7连接制动器,并通过第二段8连接第二联轴体4,从而具有便于装配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段8的外周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在此,第二段8的外周面和第二联轴体4的外周面上可以形成有多个避让凹槽以能够避让其他零部件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减重的效果。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所述第二段8的外周面形状和第二联轴体4的外周面形状可以形成为圆盘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面1上形成有限位凸起10和限位凹槽11中的一者,所述第二装配面3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一者配合的所述限位凸起10和限位凹槽11中的另一者。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联轴体2的第一装配面1上形成有限位凹槽11,第二联轴体4的第二装配面3上形成有与该限位凹槽11配合的限位凸起10,通过限位凸起10和限位凹槽11的配合而能够实现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的快速定位和装配。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悬架安装孔12。例如,第一联轴体2的第二段8和第二联轴体4的围绕中心线的位置上可以周向设置有用于装配悬架的多个悬架安装孔12,从而通过该悬架安装孔12连接悬架和本公开的联轴器。在此,所示多个悬架安装孔12还具有用于稳固连接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扭力梁后桥结构,所述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制动盘和如上所述的联轴器,所述制动盘通过轮毂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一联轴体2,所述扭力梁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联轴体4。由此,在适用于扭力梁和制动盘之间具有不同配合间隙的多种扭力梁后桥结构时,只通过选择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并与第一联轴体2配合而满足扭力梁和制动盘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的要求,从而具有广泛适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扭力梁后桥结构。由此,通过将联轴器设置为分体结构即包括通过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3相互配合的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从而在适用于扭力梁和制动盘之间具有不同配合间隙的多种车辆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而满足扭力梁和制动盘之间的不同配合间隙的要求,从而具有广泛适用性。另外,需要不同尺寸的联轴器时只需要通过加工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并将这种不同尺寸的第二联轴体4与相同的第一联轴体2配合就能够获得不同尺寸的联轴器,从而降低了联轴器的加工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该联轴器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且具有第一装配面(1)的第一联轴体(2)和用于连接悬架且具有第二装配面(3)的第二联轴体(4),所述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3)相互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第二联轴体(4),所述第二联轴体(4)由至少一个装配部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轴向方向相互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体(2)形成有中心通孔(5),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所述第二装配面(3)上突出形成有用于装配到所述中心通孔(5)内的凸台(6),所述凸台(6)与所述中心通孔(5)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所述第二联轴体(4)通过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体(2)形成为多段结构并包括用于安装制动器的第一段(7)、具有所述第一装配面(1)的第二段(8)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7)和所述第二段(8)的第三段(9),所述第三段(9)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段(7)的外轮廓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段(8)的外轮廓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8)的外周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面(1)上形成有限位凸起(10)和限位凹槽(11)中的一者,所述第二装配面(3)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一者配合的所述限位凸起(10)和限位凹槽(11)中的另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体(2)和所述第二联轴体(4)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悬架安装孔(12)。
9.一种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制动盘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所述制动盘通过轮毂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一联轴体(2),所述扭力梁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联轴体(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力梁后桥结构。
CN201611054272.5A 2016-11-25 2016-11-25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89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4272.5A CN107489700B (zh) 2016-11-25 2016-11-25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4272.5A CN107489700B (zh) 2016-11-25 2016-11-25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9700A true CN107489700A (zh) 2017-12-19
CN107489700B CN107489700B (zh) 2020-01-17

Family

ID=6064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42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89700B (zh) 2016-11-25 2016-11-25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970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6984Y (zh) * 1999-05-28 2000-07-12 田革 汽车传动突缘连接新装置
CN2539652Y (zh) * 2002-03-07 2003-03-12 雅瑟斯精密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碟刹花鼓
CN201140652Y (zh) * 2007-12-21 2008-10-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驱动桥半轴
CN203214720U (zh) * 2013-04-18 2013-09-25 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低端面跳动的法兰及盘式、鼓式、盘鼓结合式制动器
CN104401302A (zh) * 2014-11-06 2015-03-11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及其盘式制动器汽车驱动后桥总成
WO2016023842A1 (de) * 2014-08-11 2016-02-18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chsflansch und bremsträg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6984Y (zh) * 1999-05-28 2000-07-12 田革 汽车传动突缘连接新装置
CN2539652Y (zh) * 2002-03-07 2003-03-12 雅瑟斯精密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碟刹花鼓
CN201140652Y (zh) * 2007-12-21 2008-10-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驱动桥半轴
CN203214720U (zh) * 2013-04-18 2013-09-25 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低端面跳动的法兰及盘式、鼓式、盘鼓结合式制动器
WO2016023842A1 (de) * 2014-08-11 2016-02-18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chsflansch und bremsträger
CN104401302A (zh) * 2014-11-06 2015-03-11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及其盘式制动器汽车驱动后桥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9700B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60888C (en) Wheel hub with improved pilot construction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US7922260B2 (en) Wheel and wheel disk
US7658262B2 (en) Axle assembly
CN105531123A (zh) 车轮以及用于制造车轮的方法
US20140041481A1 (en) Axle Housing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6171012B2 (ja) 自動車用のホイール構造
US8047616B2 (en) Vehicle wheel cover ret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1479700A (zh) 车轮
AU2020285305B2 (en) Vehicle wheels, methods of making vehicle wheels, and dual wheel assemblies
EP2631086B1 (en) Vehicle wheel mount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wheel hub assembly
CN105835611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轻金属车轮
CN107489700A (zh) 联轴器、扭力梁后桥结构和车辆
JP5374353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US20140306417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tower brace assembly
WO2013095207A1 (en) Vehicle axle housing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n axle housing
US9346475B2 (en) Blocking end cap for a rolling bearing and supporting device for a railway axle equipped therewith
US10518805B2 (en) Knuckle apparatus f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US8910962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transverse link
US8876555B2 (en) Vehicle ground-contacting element forming a hollow bod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ground-contacting element
CN104339978B (zh) 车轮、车轮安装结构及车辆
JP2022511285A (ja) 車両ホイールおよび車両ホイールの作製および使用の方法
US20160288565A1 (en) Vehicle wheel
WO2017033299A1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2000027924A (ja) 液圧緩衝器のフィキシングブラケッ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