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7978B - 污泥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污泥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7978B
CN107487978B CN201710764905.XA CN201710764905A CN107487978B CN 107487978 B CN107487978 B CN 107487978B CN 201710764905 A CN201710764905 A CN 201710764905A CN 107487978 B CN107487978 B CN 107487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nd cap
sludge treatment
treatment devi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49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7978A (zh
Inventor
王秀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ihe Zhongwei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ihe Zhongwei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ihe Zhongwei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ihe Zhongwei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49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7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7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7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filter pres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水平回转支撑于机架上的端盖、水平回转支撑于机架上的放料装置以及驱动所述放料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回转支撑于机架上的基座、相对于基座水平滑移连接并与端盖对接的筒体、供筒体滑移连接并与端盖固定连接的滑轨、驱动所述筒体水平滑移的动力机构以及设置于筒体相对于端盖另一端的活塞机构,所述端盖与活塞机构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柔性滤管,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滤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固液分离时出水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污泥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生活以及工业产生的污泥中蕴藏了大量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不加以处理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为此,一些污泥处理设备应运而生,将污泥中的水处理出来,变废为宝,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其中,压滤机就是一种常见的污泥处理设备,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其利用压力系统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现有的压滤机一般包括厢式压滤机、带式压滤机、隔膜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这些压滤机均是利用挤压污泥的方式使固液分离。但是,由于挤压污泥的时候,污泥往往被挤压成泥饼,泥饼内的污泥的水分很难被分离出来,这样得到的出水率还达不到50%。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其通过挤压和搅动实现对污泥更加充分的固液分离,提高出水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水平回转支撑于机架上的端盖、水平回转支撑于机架上的放料装置以及驱动所述放料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回转支撑于机架上的基座、相对于基座水平滑移连接并与端盖对接的筒体、供筒体滑移连接并与端盖固定连接的滑轨、驱动所述筒体水平滑移的动力机构以及设置于筒体相对于端盖另一端的活塞机构,所述端盖与活塞机构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柔性滤管,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滤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由进料口进入端盖、筒体和活塞机构三者围成的空间内,驱动装置驱动放料装置转动,并且活塞机构运动实现污泥所在空间的压缩与放大,在筒体转动与活塞机构运动的过程中,污泥不断的被压缩或释放,并且,滤管在筒体转动与活塞机构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蜷曲和拉伸,在蜷曲的时候,由于筒体转动的原因,滤管能够被卷成麻花状。这样,污泥则能够在空间的变化下以及滤管的搅动下,新的污泥不断的与滤管接触实现过滤,相比于传统的单纯的挤压式的过滤,这种过滤产生的出水率能够高达70%以上。另外,在工作的过程中,污泥不断的换位与滤管接触,使得污泥不会粘接在滤管外壁上,并且在卸料的过程中,拉动筒体远离端盖,固料能够从两者之间落下,并且,在这过程中,保持筒体转动以及活塞机构的运动,能够使滤管持续动作,带动固料下落,在滤管的带动下,固料与滤管不断接触摩擦迅速下落,当固料卸完之后,相邻的滤管之间的相互缠绕产生的相互摩擦,能够进一步的对滤管进行自清洁,保持滤管的洁净,所以在这么一种卸料方式下,该污泥处理设备的滤管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清洗。
较佳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筒体内的塞板和驱动塞板滑移的驱动缸一,所述驱动缸一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基座,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塞板的外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缸一能够驱动塞板在筒体内滑移,实现双向移动。
较佳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供所述塞板移动导向的导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塞板的移动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导向环,固定连接于塞板外端面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环套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相对导向环移动,实现对塞板的导向作用。
较佳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缸体固定连接于基座、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筒体上的驱动缸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缸二能够驱动筒体水平滑移。
较佳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一、与电机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并与基座同轴固定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使得基座和筒体随之一起转动。
较佳的,所述滤管包括内层编织网袋管和外层滤布层,内层编织网袋管和外层滤布层之间形成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编织网袋管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将外侧滤布层支撑起来,从而使得滤管在筒体内不会紊乱无序的卷曲,其具备的柔性和韧性使其在筒体内能够卷曲成麻花状,不仅利于与污泥的充分接触,使污泥换位过滤,增加其过滤效果;还利于相互之间的滤管接触摩擦,实现滤管的自清洁。
较佳的,所述内层编织网袋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的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层滤布层贴合于内层编织网袋管的外壁上时,导流槽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过滤出来的水能够及时的排出。
较佳的,所述端盖的下方设置有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筒体远离端盖,固料会从端盖处落下,料斗起到承接的作用,便于对固料进行收集处理。
较佳的,所述料斗内设置有卧式的绞龙,绞龙一端由电机二驱动,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龙带动料斗内的固料向端部移动,由出料口排出,更加便于对固料的收集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仅具有出水率高、过滤效果更佳的优点,还具有自清洁、无需清洗滤管的优点,以及,具有自卸料、卸料快速、残留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去除筒体后的轴测图;
图4为实施例中料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轴承座一;12、轴承座二;2、端盖;21、进料筒;211、进料口;3、筒体;31、翻边;32、液压缸一;4、滑轨;5、基座;51、支撑筒;61、电机一;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7、料斗;71、绞龙;72、电机二;73、支撑箱;81、塞板;811、出液管;82、液压缸二;83、连接板;84、导向环;85、导向杆;9、滤管;91、内层编织网袋管;911、导流槽;92、外层滤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端盖2、放料装置和驱动装置。
放料装置包括基座5、筒体3、滑轨4和活塞机构,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一11和轴承座二12,端盖2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筒21,进料筒21水平回转支撑于轴承座一11上,进料筒21上设置有与端盖2另一端面连通的进料口211。基座5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筒51,支撑筒51水平回转支撑于轴承座二12上。滑轨4一端固定连接在端盖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5上,筒体3的两端向外凸出形成环形的翻边31,滑轨4穿过两根环形的翻边31,使得筒体3能够在滑轨4上滑移,筒体3的滑移相对于端盖2靠近或远离。基座5上设置有两个液压缸一32,两个液压缸一32对称分布,液压缸一32的缸体连接于基座5,活塞杆连接于筒体3的端面上。
活塞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筒体3内的塞板81和固定连接于基座5上的液压缸二82,液压缸二82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基座5上,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塞板81的外端面上。液压缸二82的缸体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3,连接板83上设置有导向环84,塞板81的外端面上连接有导向杆85,导向杆85与导向环84套设配合,使得塞板81的移动更加稳定。
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的电机一61、与电机一6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62、与主动齿轮62啮合并与支撑筒51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63。
参见图3,筒体3内设置有多根柔性的滤管9,滤管9的一端连接于端盖2的内端面上,另一端连接于塞板81的内端面上。滤管9包括内层编织网袋管91和外层滤布层92,内层编织网袋管91和外层滤布层92之间形成有间隙,且内层编织网袋管91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的导流槽911。滤管9的端部为出液口,在塞板81内设置有腔室,出液口汇聚到腔室与腔室连通,在塞板81的外端面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出液管811,液体由出液管811排出。另外,在端盖2上也可以设置腔室和出液管811,使液体能够从滤管9的两端排出,排出效率更高。
端盖2的下方设置有料斗7,参见图4,料斗7内设置有卧式的绞龙71,绞龙71一端由电机二72驱动,料斗7相对于电机二7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箱73,绞龙71的一端回转支撑于支撑箱73的侧壁上,支撑箱73的底部开口设置形成出料口。
该污泥处理设备的使用原理为:首先,由液压缸一32驱动筒体3滑移靠近端盖2,使筒体3与端盖2、塞板81三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污泥通过泵驱动由进料口211进入端盖2、筒体3和塞板81三者围成的空间,电机一61驱动整个放料装置转动,同时,液压缸二82驱动塞板81沿筒体3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此时,污泥所在的空间不断的压缩和膨胀,以及随筒体3的转动而转动。那么,污泥会在筒体3内不断的换位,与滤管9接触。并且,进料口211不断的实现进料,但进料的压力始终大于活塞机构的推进压力。在这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通过滤管9过滤,水分首先进入内层编织网袋管91和外层滤布层92之间的间隙,并由该间隙和导流槽911向两端排出,最终由出液口至出液管811排出。另外,如果出水量大的情况下,水分会进入内层编织网袋管91并由出液口排出。当过滤完成之后,液压缸驱动筒体3远离端盖2,与此同时,液压缸二82不断的驱动塞板81往复移动,并且,电机一61驱动整个放料装置转动,使得固料不断地由筒体3内落下。落下的固料掉落至料斗7内,在绞龙71的带动下,固料从出料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平回转支撑于机架(1)上的端盖(2)、水平回转支撑于机架(1)上的放料装置以及驱动所述放料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回转支撑于机架(1)上的基座(5)、相对于基座(5)水平滑移连接并与端盖(2)对接的筒体(3)、供筒体(3)滑移连接并与端盖(2)固定连接的滑轨(4)、驱动所述筒体(3)水平滑移的动力机构以及设置于筒体(3)相对于端盖(2)另一端的活塞机构,所述端盖(2)与活塞机构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柔性滤管(9),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进料口(211),所述滤管(9)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筒体(3)内的塞板(81)和驱动塞板(81)滑移的驱动缸一,所述驱动缸一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基座(5),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塞板(81)的外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上还设置有供所述塞板(81)移动导向的导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5)上的导向环(84),固定连接于塞板(81)外端面的导向杆(85),所述导向杆(85)与所述导向环(84)套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缸体固定连接于基座(5)、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筒体(3)上的驱动缸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电机一(61)、与电机一(6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62)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62)啮合并与基座(5)同轴固定的从动齿轮(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9)包括内层编织网袋管(91)和外层滤布层(92),内层编织网袋管(91)和外层滤布层(92)之间形成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编织网袋管(91)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的导流槽(9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的下方设置有料斗(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7)内设置有卧式的绞龙(71),绞龙(71)一端由电机二(72)驱动,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CN201710764905.XA 2017-08-30 2017-08-30 污泥处理设备 Active CN107487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4905.XA CN107487978B (zh) 2017-08-30 2017-08-30 污泥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4905.XA CN107487978B (zh) 2017-08-30 2017-08-30 污泥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978A CN107487978A (zh) 2017-12-19
CN107487978B true CN107487978B (zh) 2019-10-08

Family

ID=6065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4905.XA Active CN107487978B (zh) 2017-08-30 2017-08-30 污泥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79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4648B (zh) * 2019-01-18 2023-12-22 武汉兴亿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用压滤机
CN112933706A (zh) * 2021-02-02 2021-06-11 天津颐和中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鼓链带压滤机
CN112845546B (zh) * 2021-03-17 2022-02-01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餐余垃圾污水挤出装置
CN114349301B (zh) * 2021-12-16 2023-10-31 天津颐和中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压滤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9509A (zh) * 2010-08-26 2011-11-23 天津重力士净化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承接污泥柔韧管挤压脱水输送装置及系统
CN102126821B (zh) * 2011-04-13 2012-05-30 鲍则宇 一种污泥压力脱水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9509A (zh) * 2010-08-26 2011-11-23 天津重力士净化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承接污泥柔韧管挤压脱水输送装置及系统
CN102126821B (zh) * 2011-04-13 2012-05-30 鲍则宇 一种污泥压力脱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978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7978B (zh) 污泥处理设备
CN103697679B (zh) 固液分离脱水干化一体机
CN104860504B (zh) 基于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的脱水方法
CN203060942U (zh) 滚筛式固液分离机
CN104857749B (zh) 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CN206736062U (zh) 一种高效率底泥脱水装置
CN107824343B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行星离心固液分离器
CN203629251U (zh) 固液分离脱水干化一体机
CN210905129U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压滤机
CN207760213U (zh) 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CN110183088A (zh) 一种具有清洁和滚压功能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CN203438567U (zh) 液压型螺旋压榨机
CN109179956A (zh)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CN210100783U (zh) 一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6853219U (zh) 一种收料方便的固体化工原料制备用压滤机
CN208373344U (zh) 离心式固液分离机
CN11525960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环保型污泥脱水装置
CN206447750U (zh) 一种无摩擦螺旋污泥压榨机
CN201676574U (zh) 新型板框压滤机
CN206081795U (zh) 一种压滤机
CN110559708A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压滤机
CN110423646B (zh) 一种可多次循环的菜籽油过滤装置
CN210974374U (zh) 一种市政工程污泥处理设备
CN114904328A (zh) 高纯度低分子量肝素钠的生产纯化工艺及装置
CN209395302U (zh) 螺压脱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