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6153A - 匹配多维路网 - Google Patents

匹配多维路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6153A
CN107476153A CN201710752377.6A CN201710752377A CN107476153A CN 107476153 A CN107476153 A CN 107476153A CN 201710752377 A CN201710752377 A CN 201710752377A CN 107476153 A CN107476153 A CN 107476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tation
grade separation
machine platform
underground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23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6153B (zh
Inventor
彭高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6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6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6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61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4Road crossings on different level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different lev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Navigation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匹配多维路网的主旨是满足城市山峰形交通通行量的供、需匹配,克服交通“拥堵”,地上节点采用非机平台换向立交、斑马平交;地下节点采用换向立交、换向平交。在现有城市交通形态前提下,其实际通行量和车速分别约增8倍和5倍。不难看出,路网杜绝病人死于路,婴儿生于路的悲剧,除通行量和速度猛增多倍外,尚有特点三:一、智能交通。多维交通路网为智能交通提供硬件支撑,填补课本智能交通“空白”;二、公交重塑。公交为网约公交,按需供给,具有大容量、快速、准点、换乘方便、可达性好等特性;三、改善城市环保。发明为城市交通“颠覆性换代工程”,彻底摒弃现有交通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典范”。

Description

匹配多维路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涉及智能(或人工智能)交通。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由地铁、轨道交通、高架、信号平交、公交优先(BRT)等多种交通混合组成。由于交通工具(汽车)与道路结构(地铁)不协调,造成开发投资浪费严重,交通效果极差(“拥堵”)。地铁将城市多维(地上、地下)空间撕成一条条、一块块,真可谓“多道分食”。“多道分食”的特点是即便修建足够多的地铁,也只能维持城市交通不瘫痪,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有地铁模式是城市淘汰马车交通后的产物,在教科书交通分类中,没有地铁的位置,由于历史原因,地铁为首种城市现代交通,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四次知识革命以非线性速度迅猛发展,对各个科技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以能源交通为例,能源换代、汽车换代和道路换代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能开创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纪元”,福祉人类社会。能源换代、交通换代均获得人类社会的肯定,关键是道路换代能否实现。
道路空间开发涉及三个层面:一、道路空间界定;二、空间开发内容;三、空间开发方法。一、道路空间界定为多维空间,即城市道路地上、地下空间。二、空间开发内容,以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为主体,辅以充电设备,设置地面高速路网和地下高速路网;敷设各类城市管网;敷设适合地下空间的各类建筑和构筑物;三、开发方法:以公共隧道的形式一次性开发。
据研究资料,地下空间既可敷设地铁交通,亦可敷设汽车交通,两者均具大容量、快速、准点等特点。汽车交通多项交通结构指标优于地铁交通,其优点有四:一、交通通行量大;二、非公交速度快;三、公交容量大、换乘方便、可达性好;四、工程造价低廉。
从城市交通需求特点,城市交通通行量为山峰形,即市区通行量多,周边通行量少,称其为城市山峰形交通特性。城市山峰形交通特性需要敷设与山峰形交通特性相适用的匹配多维路网(简称匹配路网),实现供需平衡,才能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畅通,不产生“拥堵”。
匹配路网有两个层面:一、竖向匹配路网;二、平面匹配路网。竖向匹配路网是使市区竖向为多层道路、周边仅为单层道路,其路网称其为竖向匹配路网。平面匹配路网是使市区路网密,周边路网稀,即市区路网多、周边路网少。
智能(或人工智能)匹配路网,使其路网全天侯完全满足城市山峰形交通供、需匹配,城市交通不产生“拥堵”。智能(或人工智能)匹配多维路网是为颠覆性交通换代,属于交通最高模式。
已研发多种换向立交、非机平台换向立交和换向平交及其叠加,并获专利。在本专利申请中,有多个换向立交、非机平台换向立交、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换向平交申报专利,对于匹配多维路网设计不无裨益。
换向立交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坡道或水平道;二是换向,换向具有拓宽特性,换向拓宽特性对宽窄道路均适用,不受限制。换向拓宽特性确保匹配路网的应用。非机平台换向立交和换向立交确保地面高速路网和地下高速路网设置。
不难看出,智能(或人工智能)匹配路网是一次颠覆性的交通换代(或称道路换代)。道路换代对城市交通通行量、车速、综合工程造价均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框算:智能(或人工智能)匹配路网较地铁交通多项指标显著提高:汽车通行量提高8倍;车速提高5倍;综合工程造价仅为15%-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换向立交、非机平台换向立交、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换向平交,及其节点叠加,敷设地面高速路网和地下高速路网,建立匹配多维路网。
一种匹配多维路网,所述路网节点交叉有:1、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2、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3、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4、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6、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7、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8、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10、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11、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12、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13、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14、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15、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16、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17、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18、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19、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20、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21、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22、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23、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24、非机平台丁字换向立交;25、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叠加;26、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27、斑马平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28、换向回头;29、非机道节点交叉模式,共计二十九种,匹配多维路网采用智能(或人工智能)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设置于上跨线,由直通换向左匝和直通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组成;
所述直通线不设换向左匝。
进一步的,所述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上跨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设置于上跨线,由直通换向左匝和直通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组成;
所述上跨换向左匝由上跨分离点至上跨切入点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下穿右匝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设置于下穿线,由直通换向左匝和直通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组成;
所述直通线不设换向左匝。
进一步的,所述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下穿线、直通换向左匝、下穿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下穿右匝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设置于下穿线,由直通换向左匝和直通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组成;
所述下穿换向左匝由下穿分离点至下穿切入点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的单行道和双行道均设置同层,单行道从双行道下面通过,其换向平交称为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
所述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由单行道、双行道、单行道换向左匝、双行道换向左匝、单行右匝和双行右匝组成;
所述单行道换向左匝由单行道分离点至单行道切入点;
所述双行道换向左匝由双行道分离点至双行道切入点;
所述的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单独应用不能发挥换向平交功能,只有与换向立交和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组合应用,换向平交才名至实归。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公交设置中间,非公交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下非机平台而成,即在地面层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由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组成的非机道,于地下非机平台信号平交,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的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交织”上跨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叠加;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是在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在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构成,是由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和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组成,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设置于上层,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设置于下层,叠加换向平交是利用换向平交的上坡道与下坡道,实现竖向空间优化,有效的使其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和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换向平交,实至名归;
所述单行道非公交设置是指单行公交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和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的单行道非公交设置,非公交的数量因道路宽度而异,非公交敷设是单行道换向左匝和双行道换向左匝的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公交设置中间,非公交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下非机平台而成,即在地面层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由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组成的非机道,于地下非机平台信号平交,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的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交织”下穿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叠加;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是在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在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构成和单行道非公交设置同前,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公交设置中间,非公交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上非机平台而成,即在地面层上面敷设地上非机平台,立交直通线从地上非机平台顶层通过,由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组成的非机道,于地上非机平台信号平交,其结果是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交织”上跨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叠加;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是在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在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构成和单行道非公交设置同前,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公交设置中间,非公交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上非机平台而成,即在地面层上面敷设地上非机平台,立交直通线从地上非机平台顶层通过,由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组成的非机道,于地上非机平台信号平交,其结果是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交织”下穿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叠加;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是在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在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的换向左匝与换向平交的换向左匝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名至实归。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构成和单行道非公交设置同前,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是将高速非换向立交改造为高速换向立交;
所述高速换向立交由上跨高速、地面高速、上跨高速换向左匝、地面高速换向左匝、上跨高速右匝和地面高速右匝组成;
所述上跨高速换向左匝由上跨高速分离点至上跨高速切入点组成;
所述地面高速换向左匝由地面高速分离点至地面高速切入点组成;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是在高速换向立交的基础上,采用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同时,在地面层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其立交称为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非机道于地下非机平台采用信号平交,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的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无需设置信号平交,其立交视为“全互通”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是将高架非换向立交改造为高架换向立交;
所述高架换向立交由高架直通、地面直通、高架换向左匝、地面换向左匝、高架右匝和地面右匝组成;
所述高架换向左匝由高架分离点至高架切入点组成;
所述地面换向左匝由地面分离点至地面切入点组成;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是在高架换向立交的基础上,采用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同时,在地面层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其立交称为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非机道于地下非机平台采用信号平交,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的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下非机平台高架换向立交无需设置信号平交,其立交视为“全互通”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非机平台丁字换向立交是在丁字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上非机平台或地下非机平台,其模式有二:一、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二、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
所述丁字换向立交由直线、垂线、直线换向左匝、垂线换向左匝、直线右匝和垂线右匝组成;
所述直线换向左匝由直线分离点至直线切入点;
所述垂线换向左匝由垂线分离点至垂线切入点;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是在地面层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非机道于地下非机平台采用信号平交,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的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无需设置信号平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是在地面层上面敷设地上非机平台,立交直通线从地上非机平台顶层通过,地上非机平台采用信号平交,其结果是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的机动道为互通,非机道为信号平交,机动道与非机道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无需设置信号平交,其立交视为“全互通”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叠加,叠加由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组成;
所述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是指直线换向左匝和垂线换向左匝设置于上层,丁字换向立交设置于下层,其立交称为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立交有利于设置行人过道。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由直通线、下穿线、直通右匝、下穿右匝和地下非机平台组成,非机道于地下非机平台信号平交,机动道不设左匝,直通线和下穿线各自直通,机动道和非机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斑马平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构成同前,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回头有二:一、立交换向回头;二、路段换向回头;
所述路段换向回头有二:一、单向路段换向回头;二、双向路段换向回头;
所述换向回头用于换向立交和非机平台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非机道节点交叉模式有二:一、行人交叉模式;二、自行车交叉模式;
所述行人交叉模式是利用地上非机平台或地下非机平台,通过换乘竖梯、行人竖梯、单行竖梯、双行竖梯和斑马竖梯,实现地面行人和公交行人换乘便捷有序;
所述自行车交叉模式有二:一、地上非机平台交叉模式,自行车交叉于地上非机平台,采用信号平交实现;二、地下非机平台交叉模式,自行车交叉于地下非机平台,通过自行车进平台道和自行车出平台道,采用信号平交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或人工智能)匹配多维路网是以匹配多维路网为硬件,由智能(或人工智能)控制而成。
附图说明
图1、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图:(1)上跨线;
图2、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图:(2)直通线
图3、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图:(1)上跨线;
图4、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图:(2)直通线;
图5、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图:(1)直通线;
图6、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图:(2)下穿线;
图7、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图:(1)直通线;
图8、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图:(2)下穿线;
图9、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平面图;
图10、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上跨线(地上一层);
图11、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直通线(地面层);
图12、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下非机平台;
图13、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上跨线(地下一层);
图14、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独立”上跨换向立交直通线(地下二层);
图15、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上跨线(地上一层);
图16、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直通线(地面层);
图17、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下非机平台;
图18、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4)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地下一层);
图19、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地下一层);
图20、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地下二层);
图21、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直通线(地面层);
图22、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下非机平台;
图23、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3)下穿线(地下一层);
图24、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独立”下穿换向立交直通线(地下二层);
图25、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下穿线(地下三层);
图26、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直通线(地面层);
图27、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下非机平台;
图28、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下穿线(地下一层);
图29、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4)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地下二层);
图30、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上跨线(地上一层);
图31、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直通线(地上非机平台顶层);
图32、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上非机平台(地面层);
图33、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上跨线(地上一层);
图34、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直通线(地上非机平台顶层);
图35、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上非机平台;
图36、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4)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地下一层);
图37、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直通线(地上非机平台顶层);
图38、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上非机平台(地面层);
图39、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3)下穿线(地下一层);
图40、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直通线(地上非机平台顶层);
图41、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上非机平台;
图42、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下穿线(地下一层);
图43、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4)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地下二层);
图44、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上层高速(地上一层);
图45、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下层高速(地面层);
图46、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下非机平台;
图47、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高架直通(地上一层);
图48、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面直通(地面层);
图49、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丁字换向立交(地面层);
图50、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2)地下非机平台和换向左匝(地下一层);
图51、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1)换向左匝(地上一层);
图52、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2)丁字换向立交(地上非机平台顶层);
图53、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平面及其竖梯图:(3)地上非机平台(地面层);
图54、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换向左匝):地下一层;
图55、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2)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地下二层);
图56、斑马平交与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叠加平面及其竖梯图:(1)斑马平交;
图57、地面高速路网平面图;
图58、地下高速路网平面图;
其中:1地面慢速路网 2地面高速路网 3地下高速路网 4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6公交停靠线 7直通公交 9公交 10非公交 15换向立交 16直通线 17下穿线 18直通分离点 19直通切入点 20直通换向左匝 21下穿分离点 22下穿切入点 23下穿换向左匝 24直通右匝 25下穿右匝 26变坡点 27坡道 28单向左右共道 29加长换向左匝 30换乘竖梯 33上跨线 34上跨右匝 35上跨分离点 36上跨切入点 37上跨换向左匝 38叠加换向平交 39斑马平交 40地面层 41地上一层 42地下一层 43地下二层 44地下三层45地上非机平台顶层 46非机平台换向立交 47信号平交 48斑马竖梯 49自行车道 50行人道 51行人竖梯 53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54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55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56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57始边段 58中间段 59终边段 60道路轴线 63机动道 64非机道 67地上非机平台 68地下非机平台 71单向路段换向回头 72双向路段换向回头 73单行道公交站 74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 78换向左匝 79换向平交 80单行道 81双行道 82单行右匝83双行右匝 84单行竖梯 85双行竖梯 86单行公交站 87双行公交站 88单行道分离点89单行道切入点 90单行道换向左匝 91双行道分离点 92双行道切入点 93双行道换向左匝 94斑马线 95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 96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 97地面公交站100上跨高速 101地面高速 102上跨高速分离点 103上跨高速切入点104上跨高速换向左匝 105地面高速分离点 106地面高速切入点 107地面高速换向左匝 108高架分离点 109高架切入点 110高架换向左匝 111地面分离点 112地面切入点 113地面换向左匝 114上跨高速右匝 115地面高速右匝 116高架右匝117地面右匝 118高架直通 119地面直通 122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125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128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1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133“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6“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141丁字换向立交 142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 144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 145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 146直线 147垂线148直线分离点 149直线切入点 150直线换向左匝 151垂线分离点 152垂线切入点 153垂线换向左匝 154直线右匝 155垂线右匝 156直线公交站 157垂线公交站 158立交换向回头 161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 165自行车进平台道 166自行车出平台道173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 176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 188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191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194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197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图1—图58
图1—图4为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3图和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4图,属于专利技术。
图5—图8为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5图和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6图,属于专利技术。
图9为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图,属于专利技术,但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不宜单独应用。
图10—图48为匹配多维路网十字节点交叉图,十字节点交叉按常用换向立交、换向立交15、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换向平交79和节点叠加分别叙述。
一、常用换向立交
匹配多维路网为系统工程,由多项专利技术组成。换向立交15颇多,现选用下列换向立交15作为常用换向立交,其常用换向立交有三类十二种:
(一)单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二)双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
(三)单共道上层下穿换向立交;
(四)双共道上层下穿换向立交;甲、上述四种换向立交15统称“交织”换向立交;(一)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二)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4;(三)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四)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乙、上述四种换向立交15统称“独立”换向立交;
(一)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3;(二)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4;(三)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5;(四)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6。丙、上述四种换向立交15统称“共道”换向立交
除常用换向立交15外,其它换向立交15均在特殊路段应用。
二、换向立交15
根据换向模式(“交织”、“独立”、“共道”)和不同立交(上跨、下穿),其换向立交15有六:
(一)“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二)“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
(三)“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四)“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五)“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
(六)“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换向立交15仅用于地下。
三、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
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的非机平台有地上非机平台67和地下非机平台68二种,其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有四类十二种:
甲、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
(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
(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乙、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
(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
(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丙、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
(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
(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丁、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
(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
(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四、换向平交79
换向平交79有四:
(一)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
(二)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
(三)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5;
(四)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96。
应该指出:换向平交79单独应用不能发挥换向平交79的效果。
五、节点叠加
节点叠加有三:一、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与换向立交15叠加;二、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三、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一)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与换向立交15叠加,其模式有十二:
1、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交织”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2、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叠加;
3、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4、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交织”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5、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叠加;
6、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7、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交织”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8、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叠加;
9、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10、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交织”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11、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叠加;
12、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二)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其模式有十二:
1、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2、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88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3、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4、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5、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1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6、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7、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8、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94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9、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10、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11、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7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12、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三)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其模式有十二:
1、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2、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3、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4、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5、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6、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7、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8、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9、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10、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11、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12、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叠加换向平交38由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5与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96组成。
图49—图55为丁字换向立交141图
丁字换向立交141模式有三:
一、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
可用于市区,不影响环境,埋深较浅
二、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
可用于市中区,性价比较好
三、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叠加
可用于市中区,交通通行量较大。
图56为斑马平交39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实际上,地面为斑马平交39,地下为叠加换向平交38。
图57为地面高速路网2
可按实况,通过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和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建立地面高速路网2。
图58为地下高速路网3
可按实况,通过换向立交15、换向平交79及其叠加,建立地下高速路网3。
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1、城市多维交通路网有多个专利技术组成,属于系统工程。本专利申请为匹配多维交通路网,是前面多个多维交通路网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而成。从工作原理上,明确提出城市交通供需匹配理论——匹配多维路网理论。匹配多维路网理论核心有五:一是一元;二是多维;三是匹配;四是岩土;五是隧道,是城市交通产生革命性、颠覆性换代。
2、专利申请图为城市道路工作机理图,非设计图和线路图。道路设计应按实况,择优设计,力求有较好的性价比。
3、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无图。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是在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的基础上,删除“独立”换向左匝部分,使其立交变为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所以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无图。
4、立交换向回头158是否设置,视道路宽窄而定。
5、换向左匝78由换向和坡道27,以及直线组成。换向左匝78设置于窄道,采用设计措施拓宽换向成为换向的关键。换向模式有二:一、无价换向;二、有价换向。无价换向是指换向于无建筑处,换向拓宽无需代价实现,其换向称为无价换向;有价换向是指换向于建筑处,换向拓宽是有代价才能实现,其换向称为有价换向。有价换向以工程性价比衡量。
6、非机道具有多样性
自行车道49通过坡道27进、出地下非机平台68;行人道50通过行人竖梯进、出地下非机平台68;由于道路宽窄、公交停靠线长短诸多因素影响,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的非机道64具有多样性。关键在于不设信号平交的机动道63通行无碍,非机道64具体设置视工程择优选用,所以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图面上未表示非机道64。
7、换向左匝78
换向左匝78可设置双道,根据需要。
结语
匹配路网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融合的创新技术,克服地铁交通自身诸多致命弊端和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缺陷,实现颠覆性交通换代(又称道路换代),倍受各方关注。理性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颠覆性交通换代,可使多方受益其内容有五:一、建立智能交通。匹配路网为智能交通提供硬件保障,克服城市交通“拥堵”,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二、节约土地资源。匹配路网地下空间采用一次性开发,可利用约半个城市地面建筑面积的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地面公共设施短缺;三、力助汽车换代。匹配路网采用电动汽车优先(即以车速推广电动汽车),较电动汽车补贴费用更为有效、认同和持久;四、开发费用低廉。开发费用低廉得益于汽车交通多项交通结构指示优于地铁交通,其费用仅是地铁费用10%-20%;五、公交优于地铁。公交优于地铁有三;一、换乘方便;二、可达性好;三、票价便宜。正所谓一石五鸟。

Claims (31)

1.一种匹配多维路网,所述路网节点交叉有:1、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3);2、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4);3、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5);4、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6);5、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6、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7、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8、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88)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9、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10、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11、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12、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1)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13、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14、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15、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16、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94)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17、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18、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19、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20、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7)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21、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22、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23、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24、非机平台丁字换向立交;25、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叠加;26、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27、斑马平交(39)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28、换向回头;29、非机道节点交叉模式,共计二十九种,匹配多维路网采用智能(或人工智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3)由直通线(16)、上跨线(33)、直通换向左匝(20)、直通右匝(24)和上跨右匝(34)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28)设置于上跨线(33),由直通换向左匝(20)和直通右匝(24)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20)由直通分离点(18)至直通切入点(19)组成;
所述直通线不设换向左匝(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54)由直通线(16)、上跨线(33)、直通换向左匝(20)、上跨换向左匝(37)直通右匝(24)和上跨右匝(34)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28)设置于上跨线(33),由直通换向左匝(20)和直通右匝(24)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20)由直通分离点(18)至直通切入点(19)组成;
所述上跨换向左匝(37)由上跨分离点(35)至上跨切入点(36)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5)由直通线(16)、上跨线(33)、直通换向左匝(20)、直通右匝(24)和下穿右匝(25)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28)设置于下穿线(17),由直通换向左匝(20)和直通右匝(24)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20)由直通分离点(18)至直通切入点(19)组成;
所述直通线不设换向左匝(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道单坡换向单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56)由直通线(16)、下穿线(17)、直通换向左匝(20)、下穿换向左匝(23)直通右匝(24)和下穿右匝(25)组成;
所述单向左右共道(28)设置于下穿线(17),由直通换向左匝(20)和直通右匝(24)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20)由直通分离点(18)至直通切入点(19)组成;
所述下穿换向左匝(23)由下穿分离点(21)至下穿切入点(2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的单行道(80)和双行道(81)均设置同层,单行道(80)从双行道(81)下面通过,其换向平交(79)称为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
所述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由单行道(80)、双行道(81)、单行道换向左匝(90)、双行道换向左匝(93)、单行右匝(82)和双行右匝(83)组成;
所述单行道换向左匝(90)由单行道分离点(88)至单行道切入点(89);
所述双行道换向左匝(93)由双行道分离点(91)至双行道切入点(92);
所述的双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单独应用不能发挥换向平交(79)功能,只有与换向立交(15)和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组合应用,换向平交(79)才名至实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公交(9)设置中间,非公交(10)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下非机平台(68)而成,即在地面层(40)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68),由自行车道(49)和行人道(50)组成的非机道(64),于地下非机平台(68)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的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交织”上跨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叠加;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88)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88)是在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2)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在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38)构成,是由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96)和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5)组成,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96)设置于上层,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5)设置于下层,叠加换向平交(38)是利用换向平交(79)的上坡道与下坡道,实现竖向空间优化,有效的使其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96)和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5)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换向平交(79),实至名归;
所述单行道(80)非公交(10)设置是指单行公交单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95)和单道公交下坡式换向平交(96)的单行道(80)非公交(10)设置,非公交(10)的数量因道路宽度而异,非公交(10)敷设是单行道换向左匝(90)和双行道换向左匝(93)的基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公交(9)设置中间,非公交(10)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下非机平台(68)而成,即在地面层(40)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68),由自行车道(49)和行人道(50)组成的非机道(64),于地下非机平台(68)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的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下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交织”下穿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叠加;三、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1)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二、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1)是在地下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25)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在地下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38)构成和单行道(80)非公交(10)设置同前,不赘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公交(9)设置中间,非公交(10)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上非机平台(67)而成,即在地面层(40)上面敷设地上非机平台(67),立交直通线(16)从地上非机平台顶层(45)通过,由自行车道(49)和行人道(50)组成的非机道(64),于地上非机平台(67)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上跨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上跨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上跨换向立交与”交织”上跨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与“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33)叠加;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叠加。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94)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94)是在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上跨换向立交(128)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上跨换向立交是在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上跨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跨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38)构成和单行道(80)非公交(10)设置同前,不赘述。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公交(9)设置中间,非公交(10)设置两边,其立交是在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地上非机平台(67)而成,即在地面层(40)上面敷设地上非机平台(67),立交直通线(16)从地上非机平台顶层(45)通过,由自行车道(49)和行人道(50)组成的非机道(64),于地上非机平台(67)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交织”下穿换向立交;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指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采用”共道”下穿换向立交。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下穿换向立交叠加,其模式有三:一、地上非机平台“交织”下穿换向立交与”交织”下穿换向立交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与“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6)叠加;三、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叠加。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其模式有二:一、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7)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二、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与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叠加;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97)是在地上非机平台“独立”下穿换向立交(131)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加长换向左匝“共道”下穿换向立交是在地上非机平台“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的基础上,增设加长换向左匝(29),其目的是使换向立交(15)的换向左匝(78)与换向平交(79)的换向左匝(78)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换向平交(79)为一层,双道公交上坡式换向平交(74)名至实归。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下穿换向立交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38)构成和单行道(80)非公交(10)设置同前,不赘述。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是将高速非换向立交改造为高速换向立交;
所述高速换向立交由上跨高速(100)、地面高速(101)、上跨高速换向左匝(104)、地面高速换向左匝(107)、上跨高速右匝(114)和地面高速右匝(115)组成;
所述上跨高速换向左匝(104)由上跨高速分离点(102)至上跨高速切入点(103)组成;
所述地面高速换向左匝(107)由地面高速分离点(105)至地面高速切入点(106)组成;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173)是在高速换向立交的基础上,采用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4),同时,在地面层(40)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68),其立交称为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173),非机道(64)于地下非机平台(68)采用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173)的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速换向立交(173)无需设置信号平交(47),其立交视为“全互通”立交。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型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是将高架非换向立交改造为高架换向立交;
所述高架换向立交由高架直通(118)、地面直通(119)、高架换向左匝(110)、地面换向左匝(113)、高架右匝(116)和地面右匝(117)组成;
所述高架换向左匝(110)由高架分离点(108)至高架切入点(109)组成;
所述地面换向左匝(113)由地面分离点(111)至地面切入点(112)组成;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176)是在高架换向立交的基础上,采用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4),同时,在地面层(40)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68),其立交称为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176),非机道(64)于地下非机平台(68)采用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独立”高架换向立交(176)的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下非机平台高架换向立交无需设置信号平交(47),其立交视为“全互通”立交。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平台丁字换向立交是在丁字换向立交(141)的基础上,增设地上非机平台(67)或地下非机平台(68),其模式有二:一、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4);二、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
所述丁字换向立交(141)由直线(146)、垂线(147)、直线换向左匝(150)、垂线换向左匝(153)、直线右匝(154)和垂线右匝(155)组成;
所述直线换向左匝(150)由直线分离点(148)至直线切入点(149);
所述垂线换向左匝(153)由垂线分离点(151)至垂线切入点(152);
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4)是在地面层(40)下面敷设地下非机平台(68),非机道(64)于地下非机平台(68)采用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4)的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下非机平台下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4)无需设置信号平交(47),
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是在地面层(40)上面敷设地上非机平台(67),立交直通线(16)从地上非机平台顶层(45)通过,地上非机平台(67)采用信号平交(47),其结果是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的机动道(63)为互通,非机道(64)为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与非机道(64)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无需设置信号平交(47),其立交视为“全互通”立交。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2)叠加,叠加由地上非机平台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5)与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组成;
所述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2)是指直线换向左匝(150)和垂线换向左匝(153)设置于上层,丁字换向立交(141)设置于下层,其立交称为地下上层换向丁字换向立交(142),立交有利于设置行人过道。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非机平台下穿立交(161)由直通线(16)、下穿线(17)、直通右匝(24)、下穿右匝(25)和地下非机平台(68)组成,非机道(64)于地下非机平台(68)信号平交(47),机动道(63)不设左匝,直通线(16)和下穿线(17)各自直通,机动道(63)和非机道(64)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马平交(39)与叠加换向平交(38)叠加;
所述叠加换向平交(38)构成同前,不赘述。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回头有二:一、立交换向回头(158);二、路段换向回头;
所述路段换向回头有二:一、单向路段换向回头;二、双向路段换向回头;
所述换向回头用于换向立交(15)和非机平台换向立交(46)。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道节点交叉模式有二:一、行人交叉模式;二、自行车交叉模式;
所述行人交叉模式是利用地上非机平台(67)或地下非机平台(68),通过换乘竖梯(30)、行人竖梯(51)、单行竖梯(84)、双行竖梯(85)和斑马竖梯(48),实现地面行人和公交行人换乘便捷有序;
所述自行车交叉模式有二:一、地上非机平台(67)交叉模式,自行车交叉于地上非机平台(67),采用信号平交(47)实现;二、地下非机平台(68)交叉模式,自行车交叉于地下非机平台(68),通过自行车进平台道(165)和自行车出平台道(166),采用信号平交(47)实现。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匹配多维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或人工智能)匹配多维路网是以匹配多维路网为硬件,由智能(或人工智能)控制而成。
CN201710752377.6A 2017-06-26 2017-08-28 匹配多维路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76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3104 2017-06-26
CN2017104931044 2017-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6153A true CN107476153A (zh) 2017-12-15
CN107476153B CN107476153B (zh) 2019-10-11

Family

ID=60602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237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76153B (zh) 2017-06-26 2017-08-28 匹配多维路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61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3885A (zh) * 2018-12-11 2020-04-10 彭高培 多维城市快速路网
WO2021129269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王伟兵 一种保障按需通行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94362A (ko) * 2006-03-17 2007-09-20 김영대 효율적인 공간 활용을 위한 운송교통로의 축조 방법 및교통 체계의 수립 방법
CN103821056A (zh) * 2012-10-22 2014-05-28 彭高培 多维交通路网
CN105862529A (zh) * 2015-04-16 2016-08-17 彭高培 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
CN106012729A (zh) * 2015-11-16 2016-10-12 彭高培 优化公交匹配多维交通路网
CN106758611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彭高培 一站优化多维交通路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94362A (ko) * 2006-03-17 2007-09-20 김영대 효율적인 공간 활용을 위한 운송교통로의 축조 방법 및교통 체계의 수립 방법
CN103821056A (zh) * 2012-10-22 2014-05-28 彭高培 多维交通路网
CN105862529A (zh) * 2015-04-16 2016-08-17 彭高培 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
CN106012729A (zh) * 2015-11-16 2016-10-12 彭高培 优化公交匹配多维交通路网
CN106758605A (zh) * 2015-11-16 2017-05-31 彭高培 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
CN106758611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彭高培 一站优化多维交通路网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3885A (zh) * 2018-12-11 2020-04-10 彭高培 多维城市快速路网
WO2020119741A1 (zh) * 2018-12-11 2020-06-18 彭高培 多维城市快速路网
WO2021129269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王伟兵 一种保障按需通行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6153B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9063B2 (en) Multi-story crossroad and its traffic method with intensive land use and multiple functions
CN106758605B (zh) 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
CN107476153B (zh) 匹配多维路网
CN203222713U (zh) 一种立体十字交叉半地下立交桥
CN105862529B (zh) 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
CN104790273B (zh) 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
CN103821056A (zh) 多维交通路网
CN203689700U (zh) 一种行人过街设施
CN201695289U (zh) 多匝道口双螺旋立交桥
CN202787004U (zh) 一种枢纽式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
CN201116354Y (zh) 双层立交桥
CN202030999U (zh) 一种城市道路网络
CN202401358U (zh) 一种弧型立交桥
Pan Urban mobility in China
CN103174090A (zh) 混凝土变宽高架桥的自动设计方法
Ma et al. Traffic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urban multi-leg intersections
CN203247472U (zh) 十字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人流分流通道
CN203639771U (zh) 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
CN202688814U (zh) 设置于城市交叉路口且能够免红绿灯的快速交通系统
CN106758611A (zh) 一站优化多维交通路网
CN2890146Y (zh) 直跨平匝城市互通交叉路口
CN203383113U (zh) 十字路丁字路全方向不停车立交桥
WO2020119741A1 (zh) 多维城市快速路网
CN1201853A (zh) 马鞍平顶八字形立体交叉桥系列
WO2016172809A1 (zh) 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