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4998A -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4998A
CN107474998A CN201710760680.0A CN201710760680A CN107474998A CN 107474998 A CN107474998 A CN 107474998A CN 201710760680 A CN201710760680 A CN 201710760680A CN 107474998 A CN107474998 A CN 107474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malt
temperature
tim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06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创森
李珍珍
温球
张琳
韩永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ongshun Thai (Guangzhou) ma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aiy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aiy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aiy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06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4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4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4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CBEER; PREPARATION OF BEER BY FERMENTATION; PREPARATION OF MALT FOR MAKING BEER; PREPARATION OF HOPS FOR MAKING BEER
    • C12C7/00Preparation of wor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ake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所述的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所述的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所述的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所述的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从时间、温度、水份、通风四方面改进制麦工艺,提高温度和水份,缩短制麦时间,实现节能降耗。

Description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麦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麦按用途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其中啤酒大麦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啤酒大麦经过筛选除杂、大麦浸渍、人工发芽、焙燥等工艺过程生产啤酒麦芽,啤酒麦芽经过粉碎、糖化、发酵、后酵、过滤,最终制得适合饮用的啤酒;在啤酒麦芽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不仅与能耗成本息息相关,还与酿造性能有重要关系,在国家节能政策的引导下,调整生产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势在必行。
啤酒麦芽生产主要分为浸麦、发芽、干燥三个过程,影响制麦的四要素为时间、温度、水份、通风供氧。其中,浸麦是为了供给大麦发芽时所需的水份,同时清洗麦粒,除去泥沙、灰尘等杂质,浸麦过程需鼓风和通风交替进行,提供氧气激活麦粒生命力;浸麦水温、通风温度、风量、投料量和浸麦次数等对发芽工艺起决定作用,主要涉及水耗和电耗;发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目的是使麦粒生产大量多种酶,并使麦粒中一部分非活化酶得到活化和增长,随着酶系统的形成,麦粒的部分淀粉、蛋白质和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得到分解,使麦粒达到一定的溶解度,以满足啤酒生产过程中的糖化需要;发芽过程中需控制绿麦芽水份、温度、氧气比例,能耗主要为电耗;干燥是逐渐升温脱水的过程,也是麦芽色香味生产过程,能耗主要为电耗和汽耗。
现有制麦工艺采用低温发芽时间制麦,虽然理论上可提高溶解均一性,但存在如下缺陷:1.麦汁品评有生青味:目前发芽时间一般在96-120hr,由于发芽时间长,叶芽长度大部分达到麦粒的长度,麦汁品评生青味相对明显;2.部分溶解过度,麦汁有发酵味:由于清选设备能力有限,麦粒特性差异大,麦粒间水份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均匀,而发芽时间过长,容易使水份高的部分麦粒产生腐败味和发酵味;3.能耗高:我国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冬季节天气差异大,夏天制冷,冬天蒸汽用汽量大,吨麦芽能耗包括:水7-9吨,蒸汽0.9-1吨,电160-180Kw.h,能耗成本成为制麦主要成本负担,如何降低吨麦芽的能耗量,成为各麦芽厂工艺控制的主控点。
目前,全球主要生产适合酿造啤酒的大麦生产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阿根廷等国家,由于气候不同而造就各啤酒大麦的制麦特性。其中,加拿大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啤酒生产地之一,地处北美洲,无霜期短,主要的啤酒大麦产区位于该国的南部;其主要品种有Metcalfe、Copland、Harrington等,近年来平均年产大麦约1200万吨左右,占全球啤酒大麦的70%。其中,国内所用加麦品种90%以上为Metcalfe,Metcalfe是酶活高、糖化能力强、皮薄、吸水快、溶解快的大麦品种,与其他大麦相比,通过制麦工艺改进可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现有Metcalfe浅色啤酒麦芽的制麦工艺主要依据地区温度、湿度条件和品种不同而不同,主要体现在:浸麦采用2-4次湿浸和2-4次干浸,发芽采用15-17℃进风温,时间≥96h,干燥采用大风量加快脱水方式进行,上述加工过程需要大量能源支撑,高能耗费用需啤酒和麦芽生产企业共同承担,因此,降低麦芽生产能耗已成各方期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从时间、温度、水份、通风等四方面改进加麦制麦工艺,通过提高温度和水份,缩短制麦时间,实现节能降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所述的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所述的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所述的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所述的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所述的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1.5-13%,水敏性为10-30%,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所述的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2-15℃;所述的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3-16℃,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所述的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2.5-43.5%,露头率≥85%。
所述的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关系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5.5-47%,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所述的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4-45%,氨基氮含量为120-130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所述的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1-15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1-5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1-5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
所述的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4-6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4-6h)-90%(2h)-80%(2h),所述的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4-6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5.5-7%。
所述的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
所述的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所述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50-70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缩短发芽时间,控制叶芽生长,生青味得到一定控制;2.低温浸麦,前期低温发芽,缩短发芽时间,发酵味得到改善;3.优化原有浸麦方式,改进发芽工艺,电耗得到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其中,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1.5%,水敏性为10-30%,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2℃;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3℃,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2.5%,露头率≥85%。
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关系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5.5%,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4%,氨基氮含量为120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1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1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1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4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4h)-90%(2h)-80%(2h),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4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5.5%;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50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实施例2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其中,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3%,水敏性为30%,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5℃;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6℃,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3.5%,露头率≥85%。
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关系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7%,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5%,氨基氮含量为130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5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5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5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6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6h)-90%(2h)-80%(2h),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6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7%;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70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实施例3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其中,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2%,水敏性为20%,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3℃;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4℃,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2.5-43.5%,露头率≥85%。
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关系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5.5-47%,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4-45%,氨基氮含量为125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3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3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3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5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5h)-90%(2h)-80%(2h),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5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6%;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60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实施例4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其中,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2.5%,水敏性为15%,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4℃;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5℃,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3%,露头率≥85%。
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关系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6.5%,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4.5%,氨基氮含量为125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2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2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5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5h)-90%(2h)-80%(2h),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4-6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6.5%;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55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实施例5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其中,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1.5%,水敏性为30%,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5℃;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5℃,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3.5%,露头率≥85%。
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关系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7%,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4%,氨基氮含量为120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4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4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4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6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6h)-90%(2h)-80%(2h),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4-6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7%;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60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将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加麦麦芽进行性能测试,与原四浸工艺制备的麦芽相比,采用本申请中节能新工艺制备的麦芽出炉指标数据如下表1所示,能耗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由表中可知,原四浸工艺与节能新工艺中加麦麦芽的关键指标如库值、浸出率、色度、浊度、葡聚糖并没有大的改变;由四浸改成两次浸麦,水耗减少2.7m3/吨麦芽,发芽工序电耗减少44.5千瓦时/吨麦芽,干燥工序基本持平。
表1加麦麦芽出炉指标
表2加麦麦芽生产工艺能耗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清选干净的加麦通过浸麦、发芽、干燥工艺制成麦芽,所述的干燥工艺包括蒸发自由水、蒸发结合水、焙焦和冷却工序,所述的浸麦采用7h湿浸、9h干浸、7h湿浸、7h干浸依次交替进行,所述的湿浸水温依次为11℃和12℃;所述的发芽采用前低温、后高温方式,总发芽时间为72h,依次在15℃、16℃和20℃下分别发芽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麦品种为Metcalfe,蛋白含量为11.5-13%,水敏性为10-30%,发芽率>93%,颗粒腹径>2.38mm,且占比>8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浸采用全程上水溢流和鼓风,溢流流量为90m3/h,溢流时间为12h,通过溢流控制麦水混合温度为12-15℃;所述的干浸采用全程100%风速抽风,进风温度为13-16℃,干浸麦温<17.8℃,新鲜风比例为100%;所述的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2.5-43.5%,露头率≥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芽新回风比例与时间依次为90%/10%(6h)、70%/30%(18h)、60%/40%(48h),每24h给绿麦芽进行一次喷淋补水,控制绿麦芽最高水份为45.5-47%,每6h进行一次翻麦且翻断麦根,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所述的发芽结束时绿麦芽水份为44-45%,氨基氮含量为120-130mg/100kg,葡聚糖含量<3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自由水工序采用大风量、低温方式,蒸发时间为11-15h,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52℃(3h)、56℃(3h)、58℃(2h)、60℃(2h)、62℃(1-5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3h)、100%(3h)、100%(2h)、100%(2h)、90%(1-5h),结束时排风温度>50℃,绿麦芽水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结合水工序采用中风量、温度逐渐升高方式,进风温度与时间依次为64℃(4-6h)、67℃(2h)、72℃(2h),风速与时间依次为100%(4-6h)、90%(2h)、80%(2h),所述的进风温度为64℃时保持4-6h至排风温度为62℃,再升高进风温度至67℃,结束时绿麦芽水份降至5.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焦工序采用85℃热空气穿过麦层,持续时间≥3h,至排风温度达到79.5℃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工序采用100%风速、100%自然风,给所述焙焦后的麦芽降温,持续50-70min使麦芽层温度低于37.8℃。
CN201710760680.0A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7474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0680.0A CN107474998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0680.0A CN107474998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4998A true CN107474998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0680.0A Pending CN107474998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499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0917A (zh) * 2021-02-04 2021-06-08 粤海永顺泰(秦皇岛)麦芽有限公司 啤酒麦芽的制麦工艺
CN115606740A (zh) * 2022-09-29 2023-01-17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降耗的低菌谷物发芽方法
CN116676142A (zh) * 2023-07-17 2023-09-0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低制麦损失的麦芽制备工艺
CN116676142B (zh) * 2023-07-17 2024-05-24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制麦损失的麦芽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839A (zh) * 2003-04-22 2003-09-24 舒增平 一种纯天然功能性啤酒、饮料的酿造方法
CN101029291A (zh) * 2006-02-28 2007-09-05 邱虎 一种麦芽制备工艺
CN101642215A (zh) * 2009-09-01 2010-02-10 西藏天地绿色饮品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青稞麦芽的制造工艺
CN106554869A (zh) * 2016-12-05 2017-04-05 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啤酒大麦的制麦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839A (zh) * 2003-04-22 2003-09-24 舒增平 一种纯天然功能性啤酒、饮料的酿造方法
CN101029291A (zh) * 2006-02-28 2007-09-05 邱虎 一种麦芽制备工艺
CN101642215A (zh) * 2009-09-01 2010-02-10 西藏天地绿色饮品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青稞麦芽的制造工艺
CN106554869A (zh) * 2016-12-05 2017-04-05 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啤酒大麦的制麦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0917A (zh) * 2021-02-04 2021-06-08 粤海永顺泰(秦皇岛)麦芽有限公司 啤酒麦芽的制麦工艺
CN115606740A (zh) * 2022-09-29 2023-01-17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降耗的低菌谷物发芽方法
CN116676142A (zh) * 2023-07-17 2023-09-0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低制麦损失的麦芽制备工艺
CN116676142B (zh) * 2023-07-17 2024-05-24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制麦损失的麦芽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2825B (zh) 一种具有高焦糖香气的焦香麦芽制备方法及啤酒
CN103773642B (zh) 一种具有高麦芽香气的麦芽制备方法及其啤酒
CN110777023B (zh) 皮尔森麦芽、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啤酒
CN106554869B (zh) 一种啤酒大麦的制麦工艺
CN107034087B (zh) 一种基于多酶系的酒醪制备方法及其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
CN107474998A (zh) 一种加麦麦芽的节能生产工艺
CN112625829A (zh) 一种用于酿造食品的块状生麦曲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04293594A (zh) 产酒与生香双型发酵酿造浓香型原酒的方法
EP1235898A1 (en) Treatment of germinating malting grain
CN102978052B (zh) 一种提高麦汁过滤性能和可发酵性糖含量的麦汁制造方法
CN106753941A (zh) 一种含高活性啤酒泡沫蛋白浅色麦芽制备方法
CN113817552A (zh) 一种加麦麦芽的生产方法
WO2020073350A1 (zh) 一种大麦麦芽的加工工艺
CN107365644A (zh) 一种稳定控制加拿大啤酒麦芽色度的制麦工艺
CN110804519A (zh) 一种免浸米的新型黄酒生产工艺
CN111378545A (zh) 青稞酒酿造工艺及所生产的青稞酒
CN108865589A (zh) 一种传统半甜型黄酒的套糟法生产工艺
KR102336838B1 (ko) 팽화미를 이용한 쌀맥즙 및 쌀맥주의 제조방법
CN107502496B (zh) 澳麦麦芽的生产工艺
CN113234554A (zh) 一种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
CN116200237B (zh) 一种蒸馏麦芽的制备方法、蒸馏麦芽及威士忌
CN112795441B (zh) 低根芽长度、高α-氨基氮含量的藜麦麦芽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8109B (zh) 一种有效降低回糟入池糟醅酸度的方法
CN115181618B (zh) 一种红色结晶麦芽、其制备方法及红色啤酒
CN116656437B (zh) 用于制造发酵饮品的水稻芽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啤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0

Address after: 510000 2 Chuang Road, Xia Gang street, Whampo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self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Yongshun Thai (Guangzhou) mal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2 Chuang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MAIYA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