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3074A - 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3074A
CN107453074A CN201710237570.6A CN201710237570A CN107453074A CN 107453074 A CN107453074 A CN 107453074A CN 201710237570 A CN201710237570 A CN 201710237570A CN 107453074 A CN107453074 A CN 107453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elements
elements
room
longitudin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75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3074B (zh
Inventor
B.莱昂哈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453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3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tamped-out resilient tongue snapping behind shoulder in base or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Bases or cases for heavy duty; Bases or cases for high voltage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rona or ar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01R13/501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comprising an integral hinge or a frangible part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其中,所述触头元件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触头本体,其中,所述触头本体包括前表面,其中,所述前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构造为用于施加接触锁定件,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布置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偏移。

Description

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元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触头外壳和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是已知的,其中触头外壳包括室,其中所述触头元件布置在所述室中。触头元件包括凹触头、触头本体和连接部分,其中触头本体布置在凹触头和连接部分之间。触头元件通过两个接触锁定件固定在室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进的触头元件和改进的触头装置。
发明内容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元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头装置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了有利的实施例。
已经构思出可以提供改进的触头元件,其中,所述触头元件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触头本体。所述触头本体包括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构造用于施加接触锁定件。所述第二部分布置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偏移。
该构造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一种触头元件,其可以在特别紧凑的触头外壳中用于特别高的电压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布置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平面中,且构造为平坦的。所述第二部分布置与所述第一部分倾斜或平行地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本体构造为盒形,且包括第一本体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本体部分。所述第一本体部分和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布置为彼此间隔一定距离,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以平行的方式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分上,且所述第二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本体部分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表面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部分倾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本体包括第三本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本体部分布置为倾斜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分和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本体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本体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分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元件包括连接部分。可以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电线来建立连接。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触头本体,其中所述前表面布置在面向所述连接部分的一侧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本体包括第四本体部分。所述第四本体部分将所述第一本体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其中所述第四本体部分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本体部分相对,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四本体部分连接到所述连接部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元件包括接触装置,其中所述接触装置连接到所述触头本体。所述前表面布置在背离所述接触装置的一侧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触头。替代地,所述接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凹触头。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装置包括触头外壳和第一触头元件。所述触头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室。所述第一触头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室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以与上述触头元件相同的方式来构造。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外壳包括在所述第一室上的凹陷。此外,所述第一触头元件包括闩锁元件。所述闩锁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分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三本体部分。所述闩锁元件接合在所述凹陷中,并且将所述第一触头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室中,抵抗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可移动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装置包括第二触头元件。所述触头外壳包括第二室。所述第二室布置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室延伸。所述第二触头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二室中,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二部分布置在面向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一部分布置在背离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的一侧上。结果,在触头装置中提供了特别高的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使得可以通过所述触头元件传递特别高的电压,且即使在所述触头装置被污染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所述触头装置的寿命期间在所述第一触头元件和所述第二触头元件之间提供可靠的电绝缘。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头元件以与上述触头元件相同的方式来构造,其中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的第一部分布置在面向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二部分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的第二部分布置在背离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一侧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头装置包括接触锁定件。所述接触锁定件包括锁定元件。所述触头外壳包括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布置在所述第一室上,且所述第二凹部布置在所述第二室上。所述锁定元件包括锁定表面。所述锁定元件接合在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锁定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一部分,因此,所述锁定元件固定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相对于所述触头外壳至少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锁定元件附加地接合在所述第二凹部中,所述锁定表面接触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的第一部分,因此,所述锁定元件固定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相对于所述触头外壳至少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触头元件的第二部分布置在距所述锁定表面一定距离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相同的水平处,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的第二部分布置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凹部具有偏移。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触头装置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沿着图1所示的第一剖面A-A的、通过图1所示的触头装置的透视截面图;
图3示出了触头装置的触头外壳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头元件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触头元件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图4和图5所示的触头元件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通过图4至图6所示的触头元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8示出了图2所示的触头装置的截面图的细节;
图9示出了沿着图1所示的第二剖面B-B的、通过图1所示的触头装置的透视截面图的细节;
图10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触头装置的透视侧视图,其中,接触锁定件是打开的;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触头装置10的透视侧视图,其中,接触锁定件处于闭合状态;
图12示出了沿着图1所示的第三剖面C-C的、通过图1所示的触头装置的透视截面图的细节;以及
图1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头元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图1至图13中的坐标系5。坐标系5构造为右手坐标系,且包括x轴、y轴和z轴。z轴被描述为纵向方向,且y轴为描述为相对于z轴的横向方向。x轴对应于深度方向。
图1示出了触头装置10的透视图。触头装置10包括触头外壳15和至少一个第一触头元件20。触头外壳15包括电绝缘材料。在实施例中,除了第一触头元件20以外,例如还设置第二触头元件25和附加的第二触头元件25。第一触头元件20、第二触头元件25和附加的第二触头元件25例如构造为彼此是相同的。触头元件20、25不同的构造也是可能的。在实施例中,触头元件20、25、30例如在共同的yz平面中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地邻近彼此布置。
触头外壳15包括外壳前侧26和外壳后侧27。外壳前侧26和外壳后侧27至少部分地在不同的yz平面中延伸。
图2示出了沿着图1所示的第一剖面A-A的通过图1所示的触头装置10的透视截面图。
触头外壳1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室35。第一触头元件20布置在第一室35中。此外,触头外壳15可以包括第二室40,第二触头元件25布置在第二室中。也可以设置附加的第二室40,附加的第二触头元件25布置在所述附加的第二室中。
第一室35例如构造为与第二室40相同。第一室35和第二室40布置为彼此平行,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每一个室35、40均包括在下侧的第一开口45。触头元件座46相邻于开口45。第一触头元件20搁置在触头元件座46的上侧,从而使得在正z方向上限制触头元件20、25在其相应的室35、40中的可移动性。在纵向方向的反面,第一室35包括第二开口50。在第一室35和第二室40之间,触头外壳15包括室壁60。室壁60分隔第一室35和第二室40,并且在横向方向上界定第一室35和第二室40二者。
触头外壳15附加地包括第一凹部65,优选地包括第二凹部70,并且优选地包括凹槽75。凹槽75布置在外壳前侧26上,且朝外壳后侧27的方向相对于坐标系5的负x方向延伸。此外,凹槽75在xy平面中延伸。凹槽75在外壳前侧26上敞开。凹槽75的深度被选择为使得凹槽75穿过(break through)第一室35,并在第一室35上形成第一凹部65。在实施例中,凹槽75例如在触头外壳15的整个横向延伸部上延伸。因此,凹槽75也穿过第二室40,并在第二室40上形成第二凹部70。
此外,第一触头元件20连接到第一电线55,且第二触头元件25连接到第二电线56。
图3示出了触头装置10的触头外壳15的透视图。
凹槽75包括凹槽底部76、第一凹槽侧面77和第二凹槽侧面78。第一凹槽侧面77和第二凹槽侧面78例如布置在xy平面中,并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彼此不同的偏移(offset),其中,第一凹槽侧面77布置在第二凹槽侧面78下方。此外,第一凹槽侧面77布置为与第二凹槽侧面78相对。
在第一凹部65和第一开口45之间,第一室35包括第一凹陷80,例如在外壳前侧26的实施例中的布置有凹槽75的同一侧。第一凹陷80从而构造为在纵向方向(z方向)上延伸。同样,第二室40包括例如第二凹陷85。第二凹陷85与第一凹陷8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水平,且构造为与第一凹陷80相同。
图4示出了触头元件20、25的正视图。触头元件20、25包括连接部分90、触头本体95和接触装置100。在纵向方向上,触头本体95布置在接触装置100和连接部分90之间,且在上端连接到连接部分90,在下端连接到接触装置100。触头本体95包括盒体形式的截面图。触头本体95的截面例如在正x方向上渐变。
接触装置100构造为例如凹触头。连接部分90构造为形成与电线55、56的连接。为此,电线55、56的电导体105可以通过压接连接部110连接到连接部分90。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触头元件20、25的透视图。触头本体95包括第一本体部分115、第二本体部分120、第三本体部分125和第四本体部分130。附加地,触头本体95可以包括第五本体部分135。
第一本体部分115和第二本体部分120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一本体部分115布置为在横向方向(y方向)上与第二本体部分120相距一定距离。第一本体部分115和第二本体部分120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后侧上,第一本体部分115和第二本体部分120连接到第四本体部分130,使得第一本体部分115、第二本体部分120和第四本体部分130相对于彼此布置为U型。因此,第四本体部分130布置为例如垂直于、或以钝角或锐角倾斜于第一本体部分115和第二本体部分120。第三本体部分125(在x方向上)布置在第四本体部分130的相对侧上,相对第四本体部分130偏移。第三本体部分125例如是舌型或L型,或构造为平坦的。第三本体部分125在一侧连接到第一本体部分115。第三本体部分125通过自由端与第二本体部分120接触。然而,第三本体部分125例如不连接到第二本体部分120。第三本体部分125布置为倾斜于第一本体部分115和第二本体部分120。
第五本体部分135在x方向上布置在第三本体部分125和第四本体部分130之间。第五本体部分135从而例如至少部分地平行于第四本体部分130延伸。第五本体部分135用于加强触头本体95。例如,第五本体部分135从而在背向第一本体部分115的一侧上连接到第二本体部分120。在内侧,第五本体部分135的自由端接触第一本体部分115。在外侧,第三本体部分125被引导为围绕第五本体部分135。
触头本体95包括在面向连接部分90的一侧的前表面140。前表面140包括第一部分145和第二部分150。附加地,前表面140可以包括第三部分155、第四部分160和第五部分165。第一部分145布置在第一本体部分115上。第二部分150布置在第二本体部分120上。第三部分155布置在第三本体部分125上。第四本体部分130连接到连接部分90,使得部分145、150、155、160、165都不布置在第四本体部分130上。第四部分160和第五部分165布置在第五本体部分135上。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触头元件20、25的透视图。
第一部分145连接到第三部分155。第三部分155构造为L型,且包括第一区域167和第二区域168。第一区域167布置在第二区域168和第一部分145之间,且连接到第一部分145和第二区域168。第一区域167布置为倾斜于第一部分145,优选地垂直于第一部分145。第一区域167和第一部分145布置为在共同的xy平面中延伸。第二区域168布置为朝第二部分150的方向倾斜。
第二部分150和第四部分160彼此连接。在第四部分160和第五部分165之间布置有肩部166,其将第四部分160连接到第五部分165。肩部166布置为在y方向上相对于第一部分145和第二部分150偏移。
第一部分145和第二部分150在x方向上平行地延伸,且布置为在横向方上和纵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偏移。第四部分160和第五部分165垂直于第二部分150延伸。第四部分160和第五部分165例如布置在第一部分145的近似一半的深度处。
此外,触头本体95可以包括过渡部分,其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部分145和连接部分90之间。
图7示出了通过图4至图6所示的触头元件20、25的截面图。
第一部分145布置在垂直于纵向方向(z方向)的第一xy平面170中,且构造为平坦的。第二部分150布置在第二xy平面175中,且同样优选地构造为平坦的。第二部分150优选地平行于第一部分145取向。第二部分150在背向连接部分90的一侧布置为朝向接触装置100偏移。第二部分150还可以布置为于第一部分145倾斜地延伸。第三部分155被布置成在第二区域168中部分地倾斜于第一部分145且倾斜于第二部分150,并且将第一部分145和第一区域167的水平连接到第二部分150的水平。
第四部分160布置在第二平面175中,而另一方面,第五部分165布置在第一平面170中。
触头元件20、25包括闩锁元件180。闩锁元件180布置为在朝接触装置100的方向上与前表面140偏移。闩锁元件180包括梁弹簧185。梁弹簧185的固定端190连接到第三本体部分125。在自由端195,闩锁元件180包括接合部分200。在组装状态下,闩锁元件180与相关联的凹陷80、85形成第一接触锁定件201。在组装状态下,闩锁元件180接合在与触头元件20、25相关联的凹陷80、85中,以便限制触头元件20、25在室35、40中相对于触头外壳15在至少一个负z方向上的可移动性。
接触装置100构造为凹触头,且包括插座205和按压元件210。按压元件210构造为类似于梁弹簧,并通过其固定端215连接到第五本体部分135。在触头装置10的组装状态下,在另外的触头装置上,按压元件210按压被引导通过插座205的凸触头235。触头元件20、25包括导电材料。因此,可以确保在增加的触头装置和触头元件20、25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
在实施例中,按压元件210从而例如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插座205和第五本体部分135之间。
图8示出沿着第一剖面A-A的图2所示的截面图的细节。
第一触头元件20相对于第二触头元件25布置,使得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布置在面向第二触头元件25的一侧,且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一部分145布置在背向第二触头元件25的一侧。
第二触头元件25在第二室40中相对于第一触头元件20取向,使得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一部分145布置在面向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的一侧,且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二部分150布置在背向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的一侧。
图9示出了通过图1所示的触头装置10的、沿着图1所示的第二剖面B-B的透视截面图的细节。为了清楚起见,已经在图9中省略了触头装置10的一些部件的表示。
第一凹部65与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一部分145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水平。特别有利的是,在z方向上,第一部分145与第一凹槽侧面77布置在共同的xy平面中。此外,第一部分145在x方向上突出超过布置有凹槽基部76的yz-平面。第二部分150在朝接触装置100和触头元件座46的方向上在纵向方向上相对第一凹部65偏移。第三部分155的第一区域167布置为部分地在第一凹部65的水平上延伸。此外,第五部分165布置在第一凹部65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四部分160布置为相对于第一凹部65偏移。
第二触头元件25在第二室40中的布置类似于第一触头元件20在第一室35中的布置。同样,第一部分145和第五部分165在此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二凹部70的水平。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二部分150和第四部分160布置为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凹部70偏移。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三部分155仅部分地在第二凹部70的水平上延伸。
触头装置10的优点在于,具有与触头外壳15的相同的几何构造的触头装置10包括从第一触头元件20朝向第二触头元件25的特别长的爬电距离k。这里的术语‘爬电距离’k表示在触头外壳15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触头元件20和第二触头元件25之间的沿着电绝缘材料的表面的最短距离。因此,触头装置10特别适用于跨过触头元件20、25传输高电压。特别长的爬电距离k的实现在于,由于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相对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一部分145具有偏移的布置,爬电距离包括y方向上的第一量y1和z方向上的第二量z1的和。第一量y1从而沿着在第一凹部65和第二凹部70之间的第一凹槽侧面77在y方向上延伸。第二量z1从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在z方向上沿着室壁60延伸至第一凹槽侧面77。特别地,相对于触头装置的常规构造,爬电距离k由第二量z1实现。肩部166还确保爬电距离k在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一部分145与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之间延伸。同样,这通过在朝接触装置100的方向上具有偏移的第二区域168的倾斜布置而确保的。
由于增加的爬电距离k,在具有图1至图9所示的触头元件20、25的现有触头装置10的情况下,电压可以因而增大,而不必改变触头外壳15。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结果是,即使在增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在y方向上保持现有的触头间隔,即,第一室35和第二室之间的距离。由于保持接触间隔的事实,可以省略附加的触头装置(未示出)的几何改变,该附加触头装置例如布置在固定有触头装置10的控制装置上。
此外,触头装置10可以构造成为特别紧凑的。
在检测作业的情景下,常规的触头元件也可以例如替换为图4至图9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图10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触头装置10的透视侧视图,图10示出打开的第二接触锁定件220。
第二接触锁定件220包括锁定元件225,其可以围绕旋转轴线221旋转。锁定元件225的一端226连接到触头外壳15。锁定元件在另一端包括锁定表面230。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触头装置10的透视侧视图,其中,第二接触锁定件220处于闭合状态。
在闭合状态,锁定元件225接合在凹槽75中。锁定表面230布置在锁定元件225的背向连接部分90的一侧。锁定表面230从而可以布置为斜对于xy平面地延伸。在闭合状态,锁定表面230也可以布置在xy平面中。
图12示出了沿着图1所示的第三剖面C-C的、通过图1所示的触头装置的透视截面图的细节。
在第二接触锁定件的闭合状态,锁定元件225接合在第一凹部65中和第二凹部中。此外,锁定表面23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为与第一部分145和第一凹槽侧面176相对。如果触头元件20、25通过电线55、56张紧(在与坐标系5的z轴箭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则第一部分145与锁定表面230接触,且锁定表面230阻挡触头元件20、25在负z方向上在室35、40中相对于触头外壳15发生进一步的位移。当第一部分145接触锁定表面230时,第二部分150也在z方向上布置在距锁定表面230一定距离处。
作为图9至图12所述的第一部分145相对于凹槽75的布置的替代,还可以设想第一部分145布置为在朝接触装置100的方向上相对于凹部65、70发生偏移。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至图12已经示出的,第二部分150也在朝接触装置100的方向上布置为具有偏移。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确保锁定元件225在凹槽75中的牢固组装。
图1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头元件20、25的侧视图。
触头元件20、25构造为类似于图1至图12所概述的触头元件20、25。与之不同,省略了按压元件210。此外,接触装置100构造为凸触头235。凸触头235旨在例如插入图6和图7所示的插座205中,并提供根据图1至图1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触头元件10与图13所示的触头元件20、25之间的电连接。
由于图13所示的触头本体95和连接部分90的相同构造,触头元件20、25可以同样插入图3所示的触头外壳15中,而不需要进一步改变触头外壳15。因此,对于根据图4至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触头元件20、25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头元件20、25,可以特别灵活地使用触头外壳15。
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图1至图13所示的特征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组合,和/或可以省略至少一个特征。
附图标记列表 120 第二本体部分
125 第三本体部分
5 坐标系 130 第四本体部分
10 触头装置 135 第五本体部分
15 触头外壳 140 前表面
20 第一触头元件 145 第一部分
25 第二触头元件 150 第二部分
26 外壳前侧 155 第三部分
27 外壳后侧 160 第四部分
35 第一室 165 第五部分
40 第二室 166 过渡部分
45 第一开口 167 第三部分的第一区域
46 触头元件座 168 第三部分的第二区域
50 第二开口 170 第一平面
55 第一电线 175 第二平面
56 第二电线 180 闩锁元件
60 室壁 185 梁弹簧
65 第一凹部 190 梁弹簧的固定端
70 第二凹部 195 梁弹簧的自由端
75 凹槽 200 接合部分
76 凹槽底部 201 第一接触锁定件
77 第一凹槽侧面 205 插座
78 第二凹槽侧面 210 按压元件
80 第一凹陷 215 按压元件的固定端
85 第二凹陷 220 第二接触锁定件
90 连接部分 225 锁定元件
95 触头本体 230 锁定表面
100 接触部分 235 凸触头
105 电导体
110 压接部分
115 第一本体部分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触头装置(10)的触头元件(20,25),
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触头本体(95),
其中,所述触头本体(95)包括前表面(140),
其中,所述前表面(140)包括第一部分(145,165)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50,155,160),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45,165)构造为用于施加接触锁定件(220),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150,155,160)布置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具有相对所述第一部分(145,165)的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45,165)布置在一平面中,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且构造为平坦的,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150)布置为与所述第一部分(145,165)倾斜或平行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其中,所述触头本体(95)构造为盒形,且包括第一本体部分(115)和至少一个第二本体部分(120),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部分(115)和所述第二本体部分(120)布置为彼此间隔一定距离,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45)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分(115)上,且所述第二部分(150)布置在所述第二本体部分(120)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其中,所述前表面(140)包括第三部分(155),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155)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145),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155)至少部分地倾斜于所述第一部分(1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其中,所述触头本体(95)包括第三本体部分(125),
其中,所述第三本体部分(125)布置为倾斜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分(115)和所述第二本体部分(120),其中,所述第三本体部分(125)连接到所述第一本体部分(115),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155)布置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分(125)上。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包括连接部分(90),
其中,通过所述连接部分(90)能与电线(55,56)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部分(90)连接到所述触头本体(95),
其中,所述前表面(140)布置在面向所述连接部分(90)的一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其中,所述触头本体(95)包括第四本体部分(130),
其中,所述第四本体部分(130)将所述第一本体部分(115)连接到所述第二本体部分(120),
其中,所述第四本体部分(130)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本体部分(125)相对,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四本体部分(130)连接到所述连接部分(90)。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包括接触装置(100),
其中,所述接触装置(100)连接到所述触头本体(95),
其中,所述前表面(140)布置在背离所述接触装置(100)的一侧上。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头元件(20,25),
其中,所述接触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凸触头(235),或者
其中,所述接触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凹触头(205)。
10.一种触头装置(10),
包括触头外壳(15)和第一触头元件(20),
其中,所述触头外壳(1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室(35),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布置在所述第一室(35)中,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构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头装置(10),
其中,所述触头外壳(15)包括在所述第一室(35)上的至少一个凹陷(80),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25)包括闩锁元件(180),
其中,所述闩锁元件(180)布置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分(125)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三本体部分(125),
其中,所述闩锁元件(180)接合在所述凹陷(80)中,并且将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固定在所述第一室(35)中抵抗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可移动性。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触头装置(10),
包括第二触头元件(25),
其中,所述触头外壳(15)包括第二室(40),
其中,所述第二室(40)布置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室(35)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布置在所述第二室(40)中,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布置在面向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一部分(145)布置在背离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的一侧上。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装置(10),
其中,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构造,
其中,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一部分(145)布置在面向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二部分(150)布置在背离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一侧上。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触头装置(10),
包括接触锁定件(220),
其中,所述接触锁定件(220)包括锁定元件(225),
其中,所述触头外壳(15)包括第一凹部(65)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70),
其中,所述第一凹部(65)布置在所述第一室(35)上,
其中,所述第二凹部(70)布置在所述第二室(40)上,
其中,所述锁定元件(225)包括锁定表面(230),
其中,所述锁定元件(225)接合在所述第一凹部(65)中,所述锁定表面(230)接触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一部分(145),作为结果,所述锁定元件固定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相对于所述触头外壳(15)至少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锁定元件(225)接合在所述第二凹部(70)中,所述锁定表面(230)接触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一部分(145),作为结果,所述锁定元件固定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相对于所述触头外壳(15)至少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和所述第二触头元件(25)的第二部分(150)布置在距所述锁定表面(230)一定距离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头装置(10),
其中,所述第一凹部(65)与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一部分(145)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水平处,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元件(20)的第二部分(150)布置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凹部(65)具有偏移。
CN201710237570.6A 2016-04-12 2017-04-12 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 Active CN107453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6717.2A DE102016106717B4 (de) 2016-04-12 2016-04-12 Kontaktelement und Kontakteinrichtung mit solch einem Kontaktelement
DE102016106717.2 2016-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074A true CN107453074A (zh) 2017-12-08
CN107453074B CN107453074B (zh) 2021-08-17

Family

ID=5854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7570.6A Active CN107453074B (zh) 2016-04-12 2017-04-12 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9316B2 (zh)
EP (1) EP3232515B1 (zh)
JP (1) JP6890458B2 (zh)
CN (1) CN107453074B (zh)
DE (1) DE102016106717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56A (zh) * 2018-04-05 2019-10-18 德尔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带锁定特征的连接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811B (zh) * 2017-07-03 2023-06-02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JP7401500B2 (ja) 2020-10-13 2023-12-19 ティーイー コネクティビティ ジャーマニ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ク 電気端子
DE102021108272A1 (de) * 2021-03-31 2022-10-06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lement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Stecker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0067A (en) * 1968-04-29 1970-12-22 Molex Products Co Electrical receptacle and terminal
CN1180949A (zh) * 1996-10-21 1998-05-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接线装置罩
CN2305773Y (zh) * 1997-07-15 1999-01-27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US6106339A (en) * 1997-08-08 2000-08-2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having a retaining portion for receiving a retaining force
US20050227551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2847582Y (zh) * 2005-09-28 2006-12-13 高麟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682180B2 (en) * 2008-04-29 2010-03-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terminal retention an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JP2010103049A (ja) * 2008-10-27 2010-05-0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00210154A1 (en) * 2007-08-30 2010-08-19 Christian Otto Boemmel Electrical Contact
US20100255734A1 (en) * 2009-04-07 2010-10-0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CN102280747A (zh) * 2010-04-26 2011-12-1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3149813A1 (en) * 2012-04-04 2013-10-1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ctrical plug element with expandable contact secur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5387A (en) * 1955-03-25 1957-03-12 Kent Mfg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061406A (en) * 1974-08-28 1977-12-06 Amp Incorporated High current carrying connector
JP2575612Y2 (ja) * 1992-01-27 1998-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GB9313652D0 (en) * 1993-07-02 1993-08-18 Amp Gmbh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lead strain relief means
US5533914A (en) * 1994-12-27 1996-07-09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AU5241698A (en) * 1996-10-29 1998-05-22 Whitaker Corporation, The Contact with latch for contact retention and housing therefor
JP2001006788A (ja) * 1999-06-03 2001-01-12 Whitaker Corp:The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用ケース
US6811450B1 (en) * 2003-05-27 2004-11-02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receptacle-type terminal
US7044813B2 (en) * 2004-01-23 2006-05-16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rotation prevention
US7033194B1 (en) * 2004-12-14 2006-04-25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Standardized electrical terminal
JP4760683B2 (ja) * 2006-11-20 2011-08-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079863B2 (en) * 2009-09-11 2011-12-20 Hubbell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hermaphiditic connection section
EP3134943B8 (en) * 2014-04-24 2022-05-25 Molex, LLC Terminal fitting
DE102014213659B4 (de) * 2014-07-14 2020-03-1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Gehäuseteil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0067A (en) * 1968-04-29 1970-12-22 Molex Products Co Electrical receptacle and terminal
CN1180949A (zh) * 1996-10-21 1998-05-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接线装置罩
CN2305773Y (zh) * 1997-07-15 1999-01-27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US6106339A (en) * 1997-08-08 2000-08-2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having a retaining portion for receiving a retaining force
US20050227551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2847582Y (zh) * 2005-09-28 2006-12-13 高麟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00210154A1 (en) * 2007-08-30 2010-08-19 Christian Otto Boemmel Electrical Contact
US7682180B2 (en) * 2008-04-29 2010-03-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terminal retention an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JP2010103049A (ja) * 2008-10-27 2010-05-0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00255734A1 (en) * 2009-04-07 2010-10-0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EP2239814A1 (en) * 2009-04-07 2010-10-1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CN102280747A (zh) * 2010-04-26 2011-12-1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3149813A1 (en) * 2012-04-04 2013-10-1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ctrical plug element with expandable contact securing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56A (zh) * 2018-04-05 2019-10-18 德尔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带锁定特征的连接器组件
CN110350356B (zh) * 2018-04-05 2020-12-15 德尔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带锁定特征的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074B (zh) 2021-08-17
EP3232515A1 (en) 2017-10-18
US20170294731A1 (en) 2017-10-12
JP6890458B2 (ja) 2021-06-18
JP2017191776A (ja) 2017-10-19
US10439316B2 (en) 2019-10-08
DE102016106717B4 (de) 2021-02-18
DE102016106717A1 (de) 2017-10-12
EP3232515B1 (en) 202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3074A (zh) 触头元件和具有这样的触头元件的触头装置
KR101800301B1 (ko) 커넥터
TWI434466B (zh) 連接器組合體
CN109962358A (zh) 连接器
US90170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quib connection device
TWI525939B (zh) 連接器
TWI631773B (zh) 包括鰭片之電連接器
JP2007165195A (ja) コネクタ
US10790617B2 (en) Shield connector and shield cable with terminal
CN106684618B (zh) 电连接器
US1067315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US20170310036A1 (en) Power-source connector including terminal-contact prevention mechanism and power-source connec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54780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716727A (zh) 电能触头
US9531102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and a terminal assembly
JP6585460B2 (ja)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TWM368925U (en) Electrical conta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887495B2 (en) Power connector
US9281593B2 (en) Connector which is reduced in possibility of damage due to warping of a connection object without decreasing the inser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object
JP6988864B2 (ja) シールド端子
TW201840074A (zh) 電連接器
JP2022019368A (ja) コネクタ
JP2020177728A (ja) コネクタ
JP2019057410A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電動家具
TWM30480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