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0765A -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0765A
CN107450765A CN201710379255.7A CN201710379255A CN107450765A CN 107450765 A CN107450765 A CN 107450765A CN 201710379255 A CN201710379255 A CN 201710379255A CN 107450765 A CN107450765 A CN 107450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terminal
wraparound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92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0765B (zh
Inventor
青木均
青木均一
宫下大圣
金田晴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131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364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3334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0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0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0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0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0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Abstract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装置和传感器,具备:显示面板(LCD),显示影像;触摸面板(13),具有传感区域(SA)和周边区域(CA),传感区域(SA)设置于显示面板(LCD)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电极(Rx),周边区域(CA)设置于传感区域(SA)的周边;控制部(23),控制多个电极(Rx);绕回配线(LRx),为了连接设置于传感区域(SA)的电极(Rx)和控制部(23),配置于周边区域(CA);以及导电性层(CS),设置在与所述绕回配线(LRx)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照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6年5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05033号和于2016年10月31日提交的第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13185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便携终端(智能手机、个人助理设备(PAD)、平板计算机等)包括液晶、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以下称为EL)等的显示装置。此外,在用于便携终端的显示装置中通常有触摸传感器等的附加功能。
但是,对于具有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评价电磁性外部噪声的耐性,实施抗噪声干扰试验。该抗噪声干扰试验之一有如下试验:对触摸操作面放射来自天线的噪声波,确认基于该噪声波的误触摸操作(误动作)的产生。
为了防止误动作的发生,检测触摸操作的检测电极需要不易受到从外部来的噪声波的影响。因此,存在屏蔽检测电极的方法。但是,实施屏蔽的部位的限制、伴随用于屏蔽的成本升高等,要求其改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影像;触摸面板,具有传感区域和周边区域,传感区域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电极,周边区域设置于所述传感区域的周边;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电极;绕回配线,为了连接设置于所述传感区域的所述电极和所述控制部,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以及导电性层,设置于与所述绕回配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传感器,包括:基板,具有传感区域和围着所述传感区域的周边区域;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区域,用于检测触摸操作;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极;端子部,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控制部;以及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板的端部和所述端子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标准电位,与所述基板相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传感器,包括:基板,具有主面和侧面,主面包括传感区域和围着所述传感区域的周边区域;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区域,用于检测触摸操作;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极;端子部,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控制部;以及第一导电层,为标准电位,接于所述侧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构成简洁、廉价,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外部的噪声波的影响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扩大示出图1示出的区域A的图。
图3是概要性示出用于图1示出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由导电层覆盖的区域的部分的等价电路的例子的图。
图5是概要性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概要性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7是概要性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概要性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概要性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扩大示出图9示出的端子部以及第三导电层的俯视图。
图11是概要性示出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概要性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图14是概要性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图16是概要性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概要性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8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截面图。
图19是概要性示出适用于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互容量方式的触摸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0是概要性示出适用于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自容量方式的触摸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图20所示的触摸检测装置的详细的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触摸检测装置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顺便提及的是,本公开仅是实例,并且当然,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对本发明精神内的适当改变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得描述更清楚,相比实际模式,相应部件的宽度、厚度、形状等在附图中示意性示出。但是,示意图仅是实例,并且不对本发明解释增加限制。此外,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与结合前述附图描述的结构元件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功能的结构元件由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并且除非另有必要,否则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具备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利用液晶作为显示元件的装置或者利用有机EL元件等发光元件作为显示元件的装置的任一个。此外,本实施方式可以作为触摸检测装置适用于利用与显示面板独立的专用触摸面板的装置中,还适用于将一部分部件与显示面板的部件共用使用的装置。
图1是概要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100,在俯视下,将通常使用时的横方向作为第一方向X,将纵方向作为第二方向Y,将其厚度方向作为第三方向Z进行说明。此此外,将画面侧,即第三方向Z侧作为上侧(表面侧),将与画面的相反侧作为下侧(内侧)进行说明。
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LCD、背光单元BL、触摸面板13、控制基板11、防护罩12等。
液晶显示面板LCD在俯视下例如为矩形状,具有通过选择性透过从背光单元BL照射的光显示图像的透过显示功能。此外,液晶显示面板LCD除去透过显示功能之外,还可以是具备通过选择性反射外部光来显示图像的反射显示功能的类型。
液晶显示面板LCD包括第一基板SUB1和与它相对的第二基板SUB2,在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具有液晶层。第一基板SUB1以及第二基板SUB2例如使用由玻璃或者树脂等形成的透明的绝缘基板构成。
背光单元BL与液晶显示面板LCD的下侧面相对设置。背光单元BL有各种类型,可以使用任一类型。背光单元BL存在在导光板的边缘排列发光元件的类型,或者在散射光的玻璃板的里侧排列冷阴极射线管的类型。
在上述背光单元BL的下面侧配置有控制基板11。在控制基板11装载有控制液晶显示面板LCD的LCD控制IC芯片、与LCD控制IC芯片联动来驱动后述的触摸检测装置的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等。并且还安装有用于与外部进行通讯的通讯模块、各种应用,还装载有控制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主机装置。
上述控制基板11以其动作不受外部干涉的方式,例如通过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防护罩(或者膜状的防护盖)12覆盖。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LCD的上表面(即与背光单元BL的相反侧)配置有构成触摸检测装置的触摸面板13。触摸面板13包括透明的合成树脂或者玻璃基板,如后文说明,至少包括检测电极。
触摸面板13和控制基板11通过触摸面板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以下称为FPC)22连接。此外,之前的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也可以装载于该触摸面板用FPC22。液晶显示面板LCD和控制基板11通过显示面板用FPC(包括覆晶薄膜(COF))21连接。
图2扩大示出图1的虚线围着的区域A。区域A是触摸面板13在第二方向Y的边缘的一部分,特别示出在第三方向Z上截出与触摸操作面相反的相反侧的平坦的面的状态。在该平坦的面上存在有连接于后述的驱动电极的绕回配线LTx、连接于检测电极的绕回配线LRx。
而且,该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用于除去噪声的导电层CS覆盖。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的表面由于涂敷有绝缘材料15,因此不与导电层CS导通。导电层CS是例如由铜、铝等的金属材料形成的片状的部件。导电层CS例如可以具有有粘着性的粘着面,也可以使用粘合剂贴付于绝缘材料15。或者,导电层CS也可以通过涂敷例如包含银等的金属材料的例如膏状的导电材料形成。此时,可以在绝缘材料15上直接涂敷导电材料,也可以配置成涂敷导电材料的部件与绕回配线LTx以及LRx重叠。
在导电层CS和防护罩12之间设置有作为缓冲材料的衬垫14。防护罩12具有将边缘的一部分弯曲成与触摸面板13平行的弯曲片12a。衬垫14由该弯曲片12a和导电层CS夹住。
此外,在触摸面板13的与触摸操作面相反的相反侧的面上由防护罩12围着的部分设置有用于连接触摸面板用FPC22的端子部22a。
图3是从与触摸操作面相反的相反侧(即液晶显示面板LCD侧)观察并示出设置于触摸面板13的检测电极Rx和驱动电极Tx的配置例和导电层CS的贴付位置的例子的俯视图。触摸面板13在传感区域SA中包括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驱动电极Tx(Tx1、Tx2、……、Txm),以及以相对于该多个驱动电极Tx绝缘、交叉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检测电极Rx(Rx1、Rx2、……、Rxn)。在传感区域SA中,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检测电极Rx(Rx1、Rx2、……、Rxn)隔开间隔向第二方向Y并列排列。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Tx(Tx1、Tx2、……、Txm)向第一方向X隔开间隔并列排列。在驱动电极Tx和检测电极Rx的各交差部,在相对的电极间形成容量。
在传感区域SA的周边设置有围着传感区域SA的周边区域CA。在周边区域CA配置有连接于各驱动电极Tx的绕回配线LTx以及连接于各检测电极Rx的绕回配线LRx。各列的驱动电极Tx通过绕回配线LTx形成圈。即,在第一方向X,触摸面板13的左半部分的区域的驱动电极Tx的绕回配线LTx通过触摸面板13的左侧的边缘区域形成圈。触摸面板13的右半部分的区域的驱动电极Tx的绕回配线LTx通过触摸面板13的右侧的边缘的区域形成圈。此外,各行的检测电极Rx的绕回配线LRx通过触摸面板13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侧,即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端部13E侧的边缘的区域形成圈。
此外,上述例子仅为一例,驱动电极Tx以及检测电极Rx的形状或图案并不一定限定于图中示出的形状或图案。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绕回配线LTx以及LRx形成圈,但并不需要一定形成圈。驱动电极Tx以及检测电极Rx可以构成为经由触摸面板用FPC22,连接于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
在端部13E侧配置有触摸面板用FPC22,连接于端子部22a。端子部22a是用于将绕回配线LTx以及LRx连接于外部的配线集中部。连接于端子部22a的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经由触摸面板用FPC22,连接于设置在控制基板11的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配置端子部22a的位置并不一定限定于如图示出的绕回配线的圈内。配置端子部22a的位置例如还可以在端部13E侧。
在连接上述触摸面板用FPC22的区域的附近还设置有显示面板用FPC(包含COF)21。即,显示面板用FPC(包含COF)21在第二方向Y上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LCD的、与触摸面板用FPC22的同侧。在显示面板用FPC(包含COF)21设置有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LCD的驱动信号线、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LCD供给影像信号的多个影像信号线SL(在图中示出一条信号线作为代表)、用于信号的切换或控制开关的控制信号用线等。这些影像信号线SL等经由显示面板用FPC(包含COF)21,连接于设置在控制基板11的图中没有示出的LCD控制IC芯片。
在此,在端部13E侧,覆盖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的一部分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导电层CS,即第一导电层CS1和第二导电层CS2。在端子部22a的附近,第一导电层CS1和第二导电层CS2以与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的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第一方向X分离设置。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可以设置在至少与绕回配线LRx重叠的区域。此外,导电层CS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的电位例如固定于接地电位等的标准电位。即,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与固定于电位例如接地电位等的标准电位的部件(以下也可称为标准电位部件)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例如构成背光单元BL的箱体,或者防护罩12作为标准电位部件发挥功能,因此,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于该箱体及或防护罩12。
图4示出图3中由导电层CS覆盖的区域的等价电路的例子。图4代表性地示出由绕回配线LRx和导电层CS形成的等价电路,关于绕回配线LTx和导电层CS,以及影像信号线SL和导电层CS,也以同样地等价电路表示。
绕回配线LRx具有某电阻值。通过将固定于标准电位(例如接地电位)的导电层CS设置在与绕回配线LRx重叠的区域,在绕回配线LRx和导电层CS之间产生结合容量C1。结合容量C1和绕回配线LRx(以及检测电极Rx)的电阻值作为减少流经检测电极Rx的电流值的噪声的过滤器发挥功能。即,流经检测电极Rx的噪声的电流经由结合容量C1,流向连接于接地电位的端子。
图5是概要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与触摸操作面相反的相反侧。
第一导电层CS1和第二导电层CS2电连接于构成背光单元BL的箱体CHS。在图5示出的例子中,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接于箱体CHS。此外,防护罩12通过螺钉16固定于箱体CHS。由此,能够将防护罩12设为与箱体CHS同电位。箱体CHS与标准电位(接地电位)部件18连接。在图5示出的例子中,箱体CHS经由螺钉(固定部件)17或导电部件17a电连接于标准电位部件18。在显示装置为其他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不限定于背光单元BL,存在经由导电部件17b连接于标准电位部件18的情况。
此外,如图6所示,箱体CHS可以不通过之前的螺钉17固定于标准电位部件18。此时,箱体CHS与标准电位部件18容量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显示装置为具备透过显示功能的类型,或者具备反射显示功能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显示装置为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或者具有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背光单元BL可以省略。此时,例如通过固定部件或者容量结合使防护罩12等的箱体连接于标准电位部件,通过将导电层CS连接于上述箱体,也能够将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置有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的周边区域CA中,在触摸面板用FPC22的附近与绕回配线LTx以及LRx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层CS。由此,例如由于电磁波等的影响即便在绕回配线LTx以及LRx产生噪声的情况下,在触摸面板13的周边区域CA中也能够降低侵入触摸面板用FPC22的噪声。即,经由触摸面板用FPC22,能够降低侵入设置在控制基板11的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的噪声。因此,能够抑制触摸面板13的误动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在触摸面板13的全部区域设置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盖的情况相比,能够构成简单、廉价,且有效地降低噪声的影响。
并且,由图3可知,在与连接于LCD控制IC芯片的显示面板用FPC(包含COF)21重叠的区域也设置有导电层CS。由此,也能够降低影像信号线SL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因此,例如抑制噪声导致的画面的不均匀等,能够提高显示品质。此外,绕回配线LRx及或LTx在触摸面板用FPC22上电延伸,所以导电层CS可以设置成与位于触摸面板用FPC22上的绕回配线LRx及或LTx的一部分重叠。为了作为触摸面板13的误动作防止以及对影像信号的噪声混入防止发挥功能,可廉价有效地活用这种导电层CS。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概要性示出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俯视图。第二实施方式在覆盖绕回配线LRx以及LRx的导电层CS设置在周边区域CA的大致全部区域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导电层CS为环状,围着传感区域SA以及端子部22a。
此外,环状的导电层CS可以不是由单一部件形成,可以由多个部件形成。例如,导电层CS包括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两个部件和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两个部件,这些部件可以互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绕回配线LRx以及LRx和导电层CS重叠的面积较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绕回配线LRx以及LRx产生的噪声的影响。
(第三实施方式)
图8是概要性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俯视图。第三实施方式在端子部22a和触摸面板13的端部13E之间没有设置导电层CS的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即,导电层CS为大致C字状,在端子部22a和端部13E之间具有在第一方向X分离的第一端部CSE1和第二端部CSE2。此外,这种形状的导电层CS可以由单一部件一体形成,也可以由多个部件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图9是概要性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俯视图。第四实施方式在端子部22a和触摸面板13的端部13E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电层CS3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第三导电层CS3沿第一方向X延伸,形成带状。第三导电层的电位为标准电位(接地电位)。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比端子部22a接近端部13E,没有与绕回配线LTx以及LRx重叠。但是,第三导电层CS3可以比端部13E接近端子部22a,也可以与绕回配线LTx以及LRx重叠。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可以在端子部22a和端部13E之间配置一个,或者可以配置多个。此外,第三导电层CS3的形状不限于沿第一方向X的直线状,也可以是波状等的其他形状。这种第三导电层CS3可以由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与第一导电层CS1、第二导电层CS2以及导电层CS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如图10所示,端子部22a包括沿第一方向X配置的多个端子22b(22b1、22b2、……22bi)。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22a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H22定义为位于端子部22a的两端的端子22b之间在第一方向X的距离。即,位于端子部22a的一端的端子22b1具有一端部(边)S1。位于端子部22a的另一端的端子22bi具有另一端部(边)S2。宽度H22相当于一端部(边)S1和另一端部(边)S2之间在第一方向X的距离。
第三导电层CS3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HC比宽度H22大。但是,第三导电层CS3介于全部端子22b和端部13E之间。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端子22b为矩形状,但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该情况下,同样地定义端子部22a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H22。此外,多个端子22b可以配置成直线性并列,也可以交替配置。或者,端子部22a可以具有与端部13E的距离不同的多个端子22b。
图11是沿图9示出的IX-IX’线的触摸面板13的截面图。
触摸面板13使用由树脂或玻璃形成的透明的基板SUB构成。基板SUB具有设置检测电极Rxn、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电极Tx以及端子部22a的第一主面13A、与第一主面13A相反的相反侧的作为触摸操作面的第二主面13B、连接第一主面13A以及第二主面13B的侧面13C。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13的端部13E相当于图11中虚线围着的区域。即,端部13E是包括基板SUB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侧的第一主面13A、第二主面13B以及侧面13C的区域。第三导电层CS3是标准电位(接地电位),在端部13E和端子部22a之间接于主面13A。第三导电层CS3和标准电位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5以及图6示出的例子相同。此外,如后所述,第三导电层CS3可以延伸到端部13E。
在图示的例子中,侧面13C是与由第一方向X以及第三方向Z规定的X-Z平面平行的平面,但不限定于此。侧面13C例如可以是相对于第三方向Z倾斜的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也可以包含平面和曲面。此外,触摸面板13除基板SUB、检测电极Rx、驱动电极Tx等之外,例如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面13A侧的保护膜等。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通过在端子部22a和端子部22a侧的端部13E之间设置第三导电层CS3,能够抑制噪声传递到触摸面板13的沿面侵入端子部22a。
例如,如图11所示,在作为触摸操作面的第二主面13B中产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存在该静电放电导致的噪声电流经由触摸面板13的端部13E绕过第一主面13A的情况。即,第二主面13B产生的噪声电流存在在第二主面13B、侧面13C以及第一主面13A传播,到达端子部22a的情况。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接地电位的第三导电层CS3在端子部22a和端部13E之间接触第一主面13A,从第二主面13B经端部13E传递而绕过第一主面13A的噪声电流在侵入端子部22a之前被第三导电层CS3吸收。
此外,传递到触摸面板13的沿面的噪声电流的大小,传播的距离越大则越小。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第三导电层CS3的宽度HC比端子部22a的宽度H22大。因此,例如从第二主面13B经由端部13E到达第一主面13A的噪声电流在第三导电层CS3的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部迂回的情况下,噪声电流到端子部22a的传播距离非常大。即,从第二主面13B传播的噪声电流的大小到达端子部22a时变得非常微弱。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噪声电流侵入端子部22a。
(第五实施方式)
图12以及图13是概要性示出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俯视图。第五实施方式在触摸面板13除第三导电层CS3之外,还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导电层CS1和第二导电层CS2的点上,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
在图12示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比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接近端部13E,在图13示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比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接近端子部22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CS1、第二导电层CS2以及第三导电层CS3彼此分离,但均设定为同电位,例如为标准电位(接地电位)。第三导电层CS3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HC比第一导电层CS1和第二导电层CS2在第一方向X的距离D1大。而且,在图12示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分别介于第一导电层CS1和端部13E之间,以及第二导电层CS2和端部13E之间。在图13示出的例子中,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分别介于第三导电层CS3和端部13E之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噪声电流侵入端子部22a,并且能够降低绕回配线LTx、LRx产生的噪声电流的影响。
(第六实施方式)
图14以及图15是概要性示出用于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俯视图。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三导电层CS3与第一导电层CS1和第二导电层CS2连接的点上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4所示,第三导电层CS3通过例如具有导电性的粘着剂连接于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或者,如图15所示,第一导电层CS1、第二导电层CS2以及第三导电层CS3可以一体地形成。即,在端子部22a和端部13E之间,绕回配线LTx以及LRx重叠,并且可以设置有与触摸面板13相接的单一部件的导电层CS。第三导电层CS3可以在端子部22a侧与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与触摸面板13相接的情况下,由于在第一导电层CS1以及第二导电层CS2和第三导电层CS3之间没有噪声电流的传播路径,能够进一步抑制噪声电流侵入端子部22a。
(第七实施方式)
图16是概要性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用于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俯视图。第七实施方式包括第三实施方式示出的导电层CS、第四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三导电层CS3。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二方向Y,第三导电层CS3比导电层CS接近端部13E,但可以位于导电层CS的第一端部CSE1以及第二端部CSE2、和端子部22a之间。第三导电层CS3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HC比导电层CS的第一端部CSE1和第二端部CSE2在第一方向X的距离D2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图7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第三导电层CS3和导电层CS的状态。因此,根据图7示出的导电层CS,能够降低对绕回配线LTx、LRx产生的噪声电流的影响,能够抑制在触摸面板13的沿面传播的噪声电流侵入端子部22a。
(第八实施方式)
图17以及图18是用于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13的截面图。第八实施方式在第三导电层CS3接于基板SUB的侧面13C的点上与第四至第七实施方式不同。在图17示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仅接于侧面13C。在图18示出的例子中,第三导电层CS3覆盖端部13E。即,第三导电层CS3接于第二主面13B、侧面13C以及第一主面13A。第三导电层CS3与第一主面13A以及侧面13C的至少一个接触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应用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触摸检测装置(传感器)的检测方式可以是互容量方式(交互方式)、自容量方式(单独方式)的任一种。
图19中示出互容量方式的触摸检测装置200的基本构成。触摸检测装置200包括触摸面板13、用于控制触摸面板13的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在互容量方式中,触摸面板13的基板SUB包括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驱动电极Tx(Tx1、Tx2、Tx3……),以及以相对于该多个驱动电极Tx绝缘、交错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检测电极Rx(Rx1、Rx2、Rx3……)。在第二方向Y(或者纵方向)细长的多个驱动电极Tx(Tx1、Tx2、Tx3……)向第一方向X(或者横方向)隔开间隔并列排列。在第一方向X上细长的多个检测电极Rx(Rx1、Rx2、Rx3……)向第二方向Y隔开间隔并列排列。在驱动电极Tx和检测电极Rx的各交差部,在相对的电极间形成容量。
此外,在显示面板中在显示期间内供给一定电位的共通电极可以作为上述驱动电极Tx利用。换言之,在称为内嵌(In-cell)型的显示装置中,驱动电极Tx(Tx1、Tx2、Tx3……)可以兼用作像素电路的公共电极。在称为外挂(On-cell)型的显示装置中,相对于作为触摸检测用设置的触摸面板(触摸检测用基板),上述驱动电极Tx以及检测电极Rx设置作为触摸检测专用电极。上述触摸检测装置200通过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控制。
触摸检测期间例如在1帧内分散设定。因此,在显示装置中,显示期间和触摸检测期间被分时。而且,选择器SELA在触摸检测期间将脉冲状的驱动信号Txs依次供给到驱动电极Tx1、Tx2、Tx3……。而且,若用户的手指触摸某处(触摸),则从该触摸位置的检测电极输出的检测信号Rxs的电平比从其他检测电极输出的检测信号Rxs的电平低。在图中的例子中,示出了没有检测到触摸的检测信号电平为AP1的情况,以及检测到触摸的电极的检测信号电平AP2<AP1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利用驱动电极Tx和检测电极Rx的互容量方式,但驱动电极Tx以及检测电极Rx也可以用作自容量方式的电极。例如,触摸检测装置200可以仅使用驱动电极Tx作为自容量方式动作,也可以仅使用检测电极Rx作为自容量方式动作。这种动作例如在节电状态下执行。
图20中示出自容量方式的触摸检测装置200的一构成例。触摸检测装置200包括触摸面板13、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驱动/检测电路DDET。在自容量方式中,触摸面板13的基板SUB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共通电极CE(CE11、CE12、CE13、……、CE21、CE22、CE23、……、CE31、CE32、CE33、……、)。各共通电极CE连接绕回配线TR(TR1、TR2……)。该绕回配线TR连接于驱动/检测电路DDET。驱动/检测电路DDET例如形成在液晶显示面板LCD的第一基板(阵列基板)SUB1的非显示区域。该驱动/检测电路DDET通过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控制部)控制,控制触摸检测功能。一个共通电极CE的面积例如为一个像素区域的24倍左右。
图21示出图20示出的自容量方式的触摸检测装置200中,在第二方向Y上构成一列的多个共通电极CE(CE11、CE21、CE31、……)。各共通电极CE经由驱动/检测电路DDET连接于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驱动/检测电路DDET包括能够选择共通电压Vcom的第一选择器501和感测电路520。现在,多个共通电极CE设为具备五个共通电极CE11、CE21、CE31、CE41、CE51进行说明。
绕回配线TR1~TR5从各公共电极CE11~CE51分别引导到驱动/检测电路DDET。驱动/检测电路DDET具备用于在显示区间向公共电极CE11~CE51的全部施加公共电压Vcom的第一选择器501。此此外,绕回配线TR1~TR5经由第一选择器501,连接于感测电路520内的第二选择器522。
第二选择器522逐一选择各绕回配线TR1~TR5,向各绕回配线TR1~TR5供给传感信号。该传感信号的供给期间是图22示出的触摸检测期间。在1帧内,显示期间被分时,触摸检测期间设定在显示期间和显示期间之间。
上述传感信号在传感信号发生器524生成,经由转换电路523输入第二选择器522。此外,传感信号也作为检测信号向转换电路523的输出侧,即检测电路530侧输出。在此,相对于共通电极CE11~CE51的任一个,设为用户的手指触摸。这样,当向该共通电极供给传感信号时,从转换电路523输出的传感信号的电平以与用户的手指没有触摸时的电平(非检测电平)不同的电平(触摸检测电平)输出。
转换电路523的构成没有特别地限定,作为一例,可以为与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共通电极CE通过容量结合连接的构成。此时,共通电极CE经由容量结合,通过传感信号发生器524的信号进行驱动。检测电路530通过测量该共通电极CE的变动电压电平,检测触摸的有无。手指接触共通电极CE时的共通电极CE的容量成分大于手指没有接触时的容量成分。因此,手指接触时的共通电极CE的电压变动小于手指没有接触时的电压变动。
检测电路530包括开关531、运算放大器532、过滤器533、A/D转换器534。运算放大器532可以通过配置在其前端的开关531进行与转换电路523的连接(触摸检测期间连接)以及切断(显示期间切断)。
运算放大器532接受来自转换电路523的传感信号,输出与该信号的阈值Vref的差。此外,在运算放大器532并列连接电容器535和开关536。运算放大器532的输出例如通过在显示期间接通开关536重置。开关531以及开关536的切换基于例如来自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的控制数据进行。
从运算放大器532输出的值通过过滤器533除去噪声,通过A/D转换器534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数字值作为触摸检测数据输入到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基于来自感测电路520的数据执行运算处理,确定触摸位置。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具有用于控制第一选择器501、第二选择器522、开关531等的定序控制数据。因此,当从检测电路530输入触摸检测数据时,触摸面板驱动IC芯片23能够把握是来自哪个共通电极的检测数据。
在上文中示出第一列的各共通电极CE11~CE51,说明了触摸检测动作,对于第二列、第三列……的各共通电极依次以同样的方法执行触摸检测动作。此时,感测电路520可以依次作为用于各列的感测电路来利用。或者,可以对各列设置专用的感测电路。
尽管对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实例呈现,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文中描述的新的实施方式可体现为各种其他形式;此外,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条件下,可对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旨在覆盖将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些形式或变形。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显示影像;
触摸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传感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传感区域设置有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多个电极,所述周边区域设置于所述传感区域的周边;
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电极;
绕回配线,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以连接设置在所述传感区域的所述电极和所述控制部;以及
导电性层,设置在与所述绕回配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层连接于标准电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层还与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影像信号线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层设置于所述周边区域,形成围着所述传感区域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准电位部件是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的箱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通过固定部件连接于标准电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通过容量结合连接于标准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回配线在柔性基板上电性地延伸,所述导电性层与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所述绕回配线的一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是设置于所述触摸面板的驱动电极以及/或者检测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采用液晶或者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
11.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传感区域和围着所述传感区域的周边区域;
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区域,用于检测触摸操作;
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极;
端子部,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控制部;以及
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板的端部和所述端子部之间,
所述第一导电层是标准电位,与所述基板相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的多个端子,
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比位于所述端子部的一端的第一端子和位于所述端子部的另一端的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绕回配线,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端子部;以及
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在所述端部和所述端子部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离,
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绕回配线重叠,并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同电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绕回配线,所述绕回配线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端子部,
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绕回配线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绕回配线,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所述绕回配线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端子部;以及
第二导电层,在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绕回配线重叠,围着所述传感区域,
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在所述端部和所述端子部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离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
19.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主面和侧面,所述主面包括传感区域和围着所述传感区域的周边区域;
电极,设置在所述传感区域,用于检测触摸操作;
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极;
端子部,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控制部;以及
第一导电层,是标准电位,所述第一导电层接于所述侧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主面相接。
CN201710379255.7A 2016-05-26 2017-05-25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Active CN107450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414.2A CN114020174A (zh) 2016-05-26 2017-05-25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5033 2016-05-26
JP2016-105033 2016-05-26
JP2016-213185 2016-10-31
JP2016213185A JP6736453B2 (ja) 2016-05-26 2016-10-31 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3414.2A Division CN114020174A (zh) 2016-05-26 2017-05-25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0765A true CN107450765A (zh) 2017-12-08
CN107450765B CN107450765B (zh) 2021-11-19

Family

ID=6041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9255.7A Active CN107450765B (zh) 2016-05-26 2017-05-25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CN202111333414.2A Pending CN114020174A (zh) 2016-05-26 2017-05-25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3414.2A Pending CN114020174A (zh) 2016-05-26 2017-05-2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5) US10275063B2 (zh)
JP (1) JP6983954B2 (zh)
CN (2) CN1074507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7369A (zh) * 2018-07-20 2020-01-31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20113859A1 (zh) * 2018-12-06 2020-06-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33076B1 (ko) 2016-05-26 2023-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CN106293210B (zh) * 2016-08-01 2018-0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US20190369768A1 (en) * 2018-05-31 2019-12-0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CN113260960A (zh) * 2019-01-15 2021-08-1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JP2021163393A (ja) * 2020-04-03 2021-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844A (zh) * 2009-02-20 2010-08-2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201654729U (zh) * 2009-10-20 2010-11-24 昆山特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的大尺寸触摸屏
CN101968704A (zh) * 2010-10-18 2011-02-09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JP2013206366A (ja) * 2012-03-29 2013-10-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端末
US20140375910A1 (en) * 2012-02-09 2014-12-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panel substrate
CN105190499A (zh) * 2013-05-29 2015-12-23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基板
CN105302367A (zh) * 2015-10-08 2016-02-0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应用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9025A (en) * 1987-02-20 1988-10-18 Dontech Incorporated Computer touch panel filter
US6892590B1 (en) * 2003-11-04 2005-05-17 Andermotion Technologies Llc Single-balanced shield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for use in capacitive displacement sen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804114B (zh) * 2009-06-24 2019-04-16 微晶片科技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显示装置的电极装置
JP5439114B2 (ja) * 2009-10-21 2014-03-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付き電気光学装置
US8692948B2 (en) * 2010-05-21 2014-04-08 Apple Inc. Electric field shielding for in-cell touch type thin-film-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2955603B (zh) * 2011-08-17 2016-05-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49121B (zh) * 2011-10-13 2016-04-0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529479B2 (en) * 2011-10-14 2016-12-27 Hung-Ta LIU Touch sensing method, module, and display
JP6301056B2 (ja) 2012-12-21 2018-03-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348453B2 (en) * 2013-02-04 2016-05-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Touch sensing arrang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shield electrodes
US9557868B2 (en) * 2014-11-21 2017-01-31 Apple Inc. Noise reduction for touch sensor system with active stylus
TWI573062B (zh) * 2015-10-22 2017-03-01 恆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82662B (zh) * 2016-03-14 2017-05-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子裝置
US10088942B2 (en) * 2016-03-31 2018-10-0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Per-finger force detection using segmented sensor electrodes
JP2017207816A (ja) * 2016-05-16 2017-11-24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101979444B1 (ko) * 2016-07-29 2019-05-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844A (zh) * 2009-02-20 2010-08-2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201654729U (zh) * 2009-10-20 2010-11-24 昆山特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的大尺寸触摸屏
CN101968704A (zh) * 2010-10-18 2011-02-09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US20140375910A1 (en) * 2012-02-09 2014-12-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panel substrate
JP2013206366A (ja) * 2012-03-29 2013-10-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端末
CN105190499A (zh) * 2013-05-29 2015-12-23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基板
CN105302367A (zh) * 2015-10-08 2016-02-0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应用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7369A (zh) * 2018-07-20 2020-01-31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20113859A1 (zh) * 2018-12-06 2020-06-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57811A1 (en) 2022-11-10
US10698517B2 (en) 2020-06-30
US11086432B2 (en) 2021-08-10
US11640214B2 (en) 2023-05-02
US20210286458A1 (en) 2021-09-16
US11429217B2 (en) 2022-08-30
CN114020174A (zh) 2022-02-08
JP2020170554A (ja) 2020-10-15
US20200301537A1 (en) 2020-09-24
US20190212857A1 (en) 2019-07-11
US10275063B2 (en) 2019-04-30
CN107450765B (zh) 2021-11-19
JP6983954B2 (ja) 2021-12-17
US20170344164A1 (en)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0765A (zh)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CN104978559B (zh) 薄膜晶体管指纹传感器及其操作方法
TWI58565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US9354738B2 (en) Touch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870084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KR10239472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3765355A (zh) 柔性电路路由
CN102314254A (zh) 触摸面板
CN201927012U (zh) 带芯片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US20140145971A1 (en) TOUCH Panel
TW201514787A (zh) 觸控面板組件與電子裝置
CN108121479A (zh) 显示装置
CN11273212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5540674U (zh) 触摸输入装置
CN103823588A (zh)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467699A (zh) 带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293279A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自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5281452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0907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832062A (zh)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CN204695284U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自电容式触控面板
JP673645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
TWI639110B (zh) 穿戴式電子裝置及其反射電容式觸控面板
CN113778265B (zh) 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和控制方法
US20180232074A1 (en) Bezel frame for touch screen and touch screen hav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