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7352A -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7352A
CN107447352A CN201610744118.4A CN201610744118A CN107447352A CN 107447352 A CN107447352 A CN 107447352A CN 201610744118 A CN201610744118 A CN 201610744118A CN 107447352 A CN107447352 A CN 107447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ubular
pin
bodice
fla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4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秀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d River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d River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d River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d River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441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473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47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73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7/32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tubular goods

Abstract

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得织可穿成衣,包括下述步骤:1).计算定制出织可穿成衣的分片尺寸工艺,形成工艺图(Shape);2)分片花型设计,形成花型图(Jacquard);3)分片编织程序编制,形成程序图(Sintral);4)输入横机进行编织。所述织可穿成衣为一次成型针织内衣,无须裁剪及缝合,由针织横机完成的独立的一体的内衣新型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3D编织技术及其织可穿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服装以缝合来完成衣服的服用性,身筒,袖筒,裤管都是先编织然后裁剪出各部位缝合而成,在无缝合服装方面(包含上装、裤装、背心、短袖衫等)属于空白。
1.从针织服装行业的生产现状来看:传统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两大类:(1)圆机类服装:编织—裁剪---缝合---洗水---整烫---整理包装,(2)横机类服装:编织---(裁剪)---套口---洗水---整烫---整理包装。传统的服装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服装行业的成本逐渐增加,当某种性状相同的产品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逐渐上升同时,它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就逐渐在减弱,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必须要有突破和可替代的产品出现,才可能推动行业的发展。
2.从针织服装的生产工序和服装细节来看:在服装的基础部位:肩位,身侧位,传统工艺中不可避免的需采用缝合手段完成服装的立体接合,有接缝的产品必然存在其强力和牢固性的问题,在穿着过程中如发生断线,掉针问题时,作为普通消费者是无法解决的,即便解决也影响了服装的美观性。这些接缝的存在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变形性。从服装的功能角度来看,改善其线条的运动局限性可解决这个问题。
针织技术分圆机针织与横机针织。横机针织通常是采用片状编织形成针织半成品,然后利用其它辅助缝合设备进行后续成衣工作。圆机针织则是部分实施筒状3D编织,然后对所述筒状3D编织部分实施裁剪后再进行缝合形成针织半成品。因此圆机针织依旧存在裁剪浪费。
另外,针织技术还存在问题如下:
(1)由于大部分产品都需要经过裁剪然后缝合而成,在服装上衣的袖底、前后肩、袖与肩等的结合处以及在裤子的内侧均有拷边/缝合的线迹。这样,即使使用最先进的设备也只能做到身体腋下位的无缝圆筒状,而在其余部位(裤内侧,袖笼,袖下,领,下摆)仍需进行裁剪缝合,由此产生的缝合位置的缝纫线和拷边线还是会造成内衣贴身穿着欠舒适,与肌肤有摩擦产生压痕等问题。
(2)众所周知,普通的针织内衣都需要经过以下的这些工序:
原料编织→裁剪→缝合→洗水整烫→包装入库,其中,在裁剪工序和缝合工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的同时,裁剪工序本身也产生许多边角料无法再次利用,从而导致物料较大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上述方法运用横机工作原理取代长期以来圆机生产内衣的模式,在传统电脑横机织造羊毛衫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编织独立衣片的思路,而是将两袖和身体的编织同时排列于横机针板之上,再将莱卡通过双梭纱嘴喂入,使其结合羊毛衫及圆机的工作原理于一体。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编织的织可穿产品,通过结合羊毛衫及圆机的工作原理于一体,把针织内衣发展为无须裁剪、无须缝合由针织横机完成的独立的一体的内衣新型产品。所述织可穿产品只需要经过编织→洗水整烫→包装即可上市销售,这种特殊的全身无缝合套口的内衣产品大大节约了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本发明优点如下:
1.不需设置后整理缝合/裁剪车间,节约设备投资及劳动力;
2.完全以人体个性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全身舒适。不需要裁剪从而节约原材料,该技术原料损耗为零。
3.迄今为止,为内衣领域唯一的上衣/裤套装,且真正没有任何缝合线迹的新型内衣技术发明;
4.在原有电脑横机基础上,通过变化常规技术使其与传统圆机理念相结合而产生的技术改进的发明技术。
本发明的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得一次成型织可穿成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计算定制出织可穿成衣的分片,
上衣及连衣裙分5片:前大身片,后大身片,左袖片,右袖片,帽片,
下装分2片:左裤腿,右裤腿,
裙装分1片:一体片;
2)尺寸工艺,形成工艺图(Shape)见图1,
根据下述人体部位的实际要求尺寸确定:
下摆(a),腰宽(b),胸宽(c),肩宽(d),挂肩圆弧(e),前领深(f),领宽(g),袖长,衣长,臀围,脚口宽;
3)分片花型设计,形成花型图(Jacquard);
4)分片编织程序编制,形成程序图(Sintral);
所述分片编织程序编制系在斯托尔新型工作站M1设计系统中完成;
5)输入横机进行编织,获得一次成型、无须裁剪及缝合的无缝针织内衣。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上衣部分,
a:下摆采用罗纹针法收紧下口,本下摆不仅包含大身部位,同时也包含袖口的部位;
b:腰部收针的宽度及高度,根据人体个体的实际尺寸并结合上衣产品的设计风格进行调整;
c:胸部尺寸,是通过自腰位位置开始的放针达到上衣胸部要求的尺寸;本数据依据完全与设计风格结合;
d:袖子的最宽处即袖肥,是从袖口罗纹开始一直放针达到设计要求的袖肥的尺寸;
b、c、d同步进行。
根据本发明,b:腰部收针的宽度及高度,根据人体个体的实际尺寸并结合上衣产品的设计风格进行调整;以提升人体结构美感。要求此数据完全结合上衣产品的设计风格而定。
根据本发明,针对上衣部分,
a:下摆是罗纹针法,目的为收紧下口。本方法的特征为:大身的前后2片尽管重叠且位于机器的完全相同的区域,却可实现2层的效果。而通常是只能实现其中一片。
b:收腰的腰宽及腰高:完全分割人体圆滚的特征,立体四周的收针,与往常只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收针方法区别。b可提升人体结构美感。要求此数据完全结合上衣产品的设计风格而定。
依尺寸的大小确定,腰高目前暂定为亚洲人种的36.5寸(自肩顶量)
c:自腰位通过放针达到胸宽的要求。收放针范围是依据设计风格而定。以亚洲人体特征讲,收放针范围为4-8cm。
d:将两袖以移针的方式并拢于前后片位置:将3个纱嘴分别编织的位置中对应的左右袖,以机器上可以实现的移针的功能并拢于大身处。这样实现了3部分合一的目的。也是袖笼开始编织的起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大身与袖子编织,采用罗纹针法/芝麻点方式,将毛纱、莱卡、橡筋线同步织入,起针后使用三把纱嘴分别用于编织两袖及大身,袖子大身同时进入编织状态,
通过b、c、d的循环,放针后各自的针数增加,自然就把两袖及大身的全部织针汇集在C1点,C1点袖笼位置的起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身、袖在对应夹位(袖笼)的收针方式:
e:前大身片、后大身片、左右袖片汇集一起,也是袖笼位置的起点C1,将两袖片的织针以移针工艺的方式并拢于前后片位置,此时就是袖笼完成的过程:前后大身片(B1)移针达到收针目的,左右两袖片也整体与之向里移动;与此同时,袖子的收针B2也同步进行,即左右袖通过移针的方法向里收针,
整个过程的循环往复,形成袖笼的形状以及设计规定的尺寸。
具体如下:
大身片:移针 24+2 袖片:收针 2-2-9
大身片:收针 2-2-9 袖片:移针 24+2。
以上循环往复,形成袖笼的形状以及设计规定的尺寸。
以上身、袖在对应夹位(袖笼)的收针方式是任何针织衫从未采用的。其中大身的收针单元2-2-9(每2转收2针收9次)相对应的袖片为平摇。
此时整体袖片向里挪,类同普通毛衫/圆机内衣裁剪的腋下平拷针,以适应人体圆滚的腋下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f:前领深采用楔形编织的方法,即,使其通过减少编织转数达到前领深度;
g:领宽收口是每针逐一收针,最后将领口所留的织针完全自动锁边,为整体衣服的结尾。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领宽8针,,领子收口是每针逐一收针,最后将领口所留的织针完全自动锁边,为整体衣服的结尾。
楔形编织的方法,使其通过减少编织转数达到前领深度;例如,平摇2行,每2行收2针收16次,每2行收3针收2次,平拷8针。
领宽8针。领子收口是每针逐一收针,最后将领口所留的织针完全自动锁边,为整体衣服的结尾。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下装片,
以罗纹针法(1-1,2-2,2-1等)进行前后对翻编织形成裤脚,该裤脚可高低调节达到收口的效果;
裤腿形态及尺寸大小完全依赖于人体变化进行加/减针。见图4。
根据本发明,所述该款侧边辅以花型组织结构变化包括:翻针、绞花、罗纹、挑孔等针法。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袖口及下摆起口纹路前后翻针,以完成罗纹针法,所述罗纹针法是1×1,2×2,3×3等,但其罗纹针法不能前后粘连。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纱线喂入的线圈密度及罗拉辊张力、压力进行调整:
线圈密度:0.15-0.2/单位线圈,优选的是,0.18mm/单位线圈,
罗拉张力:110-830枚织针所用罗拉张力11.5-12.2N,优选的是,12.0N。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罗纹针法用以达到收腹效果,臀位根据人体结构形成“单边+罗纹”的特殊结构,达到提臀及裤装美观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腰位编织自然形成收缩紧腰的效果。不需要拼接/穿插进各种高弹力的辅助材料,而为同整体为一体的效果,主要技术是采用罗纹针法/芝麻点方式,将毛纱、莱卡、橡筋线同步织入。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起针后袖子大身同时进入编织状态,使用三把纱嘴分别用于编织两袖及大身。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
1.工艺的制定:
根据人体部位及人体结构,设计定制具体款式、花型。以V领女内衣(套装)为例:上衣突出肩胛位置的圆滑过度,胸部线条的突出,腰部线条的自然流畅,让穿着者感觉不到内衣的存在,而是依据人体的变化而变化。为此设计工艺时要求成品衣服肩部工艺处理后线条符合人体结构穿着舒适,胸部的正反针的变化突出。腰位则以减针的方法收紧腰线,辅以结构变化突出女性腰部曲线。裤子则突出收腹,提臀及外侧线条美,主要是在腹部运用罗纹针法使其自然收紧。臀位中间为单边针法,辅以四周罗纹的针法,使其穿着符合人体臀体的特点。
根据上述方法,运动时衣服不会因为人体的关节位置发生变化而跟着改变穿着的位置,依然保持在运动前的位置,同时人体运动时也不会感觉到如今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美体内衣紧绷挤压的感觉。裤管外侧以变化的花纹突出横机结构自由变化的特点。
2.充分考虑具体款式的不同特色,计算定制出尺寸图,该尺寸图是根据人体部位的实际尺寸而确定:肩宽;胸宽;腰宽;挂肩圆弧;收腹大小;提臀高度;衣长等。
这一系列尺寸的制定是未来进入程序阶段的基础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是不同与普通内衣的分片尺寸,它是将人体以立体的三维效果为依据,使人体在穿着时不以接缝而限定其运动,也不以内侧接缝而产生内衣的里外之别,同时其对原料 的损耗降至零。即,完全是按照人体的实体效果制订工艺,才会在穿着时有第二皮肤之感,甚至不分里外都可以穿着,无不雅之观。因此,其工艺的制订完全不同于普通内衣的平面裁剪,而是因人而异,因款式而变化,但其宗旨是以人体的自然和舒适为准。
3.编制具体程序:
在工艺图制订完成以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电脑程序制作,目前采用的设备为德国斯托尔(STOLL)电脑横机或日本岛精株式会社司马机器(SHIMA SEIKI)。
斯托尔(STOLL)设备专用软件是完成以上设计技术理念的基础平台,此技术也可使用日本岛精株式会社司马机器(SHIMA SEIKI)作为设备支持,将以上思路以电脑程序的形式编制出来。程序制作是在斯托尔新型的工作站M1设计系统中完成。
上述设备具有电磁铁选针、织针、沉降片及自动罗拉装置,是实现该发明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针织毛衫的思路与圆机、袜机相组合,最终的产品既具有针织横机的工作原理,同时又具有了圆机服装的特性。其针织毛衫的思路与圆机、袜机相组合,最终的产品既具有针织横机的工作原理,同时又具有了圆机服装的特性。
在完成如上所述的工艺制订及花型设计后,使用M1“KNIT AND WEAR”(织可穿)技术完成最后的程序,使其生成斯托尔设备专用的程序Jacquard,Sintral(花型图和程序图)。即可直接输入机器进行产品的编织。
在电脑程序制作前首先要编织出针对以上工艺要求的具体运行程序,例如V领女上衣,在结构变化花型及具体目标工艺的完成后,之在M1设计系统中设计出理想的布面纹理效果及结构变化,其内容可以随心所欲,这部分设计也是整件内衣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突出内衣的时尚感,图案花纹的千变万化,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这部分也是重点突出设计师的理念,将内外衣花纹,横机圆机相结合共同融入同一款式之中。使该技术最终完成的产品不拘泥于设备的限制,充分体现服装的千变万化,也可达到内衣外穿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1)使用斯托尔(STOLL)M1设计系统完成Shape.即工艺尺寸的设置,如图1上衣立体图及工艺图所示。该图是根据人体结构而生成的产品立体图及工艺平面图。
图1中:
a:下摆是罗纹针法,目的为收紧下口。A处底摆罗纹高15行,夹下距离底 摆378行。
b:收腰的腰宽依尺寸的大小确定,腰高目前暂定为亚洲人种的36.5寸(自肩顶量)
c:自腰位通过放针达到胸宽的要求,c处夹位总高168行。
d:将两袖以移针的方式并拢于前后片位置
袖子工艺如图4所示,衣长534行,a处底摆罗纹高15行,夹下距离底摆366行。c处夹位总高168行。袖宽100针,袖山宽20针。
e:收针方式:
裤子:
以上身、袖在对应夹位(袖笼)的收针方式是任何针织衫从未采用的。其中大身的收针单元2-2-9(每2转收2针收9次)相对应的袖片为平摇,此时整体袖片向里挪,类同普通毛衫/圆机内衣裁剪的腋下平拷针,以适应人体圆滚的腋下结构,而这一工艺技术方法在内衣的外观上达到波浪装的装饰效果,而与任何针织毛衫/内衣平直的缝合线完全不同。
f:前领深的完成,该方法采用楔形编织的方法,使其通过减少编织转数达到前领深度;例如,平摇2行,每2行收2针收16次,每2行收3针收2次,平拷8针。
g:领宽8针。领子收口是每针逐一收针,最后将领口所留的织针完全自动锁边,为整体衣服的结尾。
本发明优点如下:
5.在原有电脑横机基础上,通过常规横机技术与传统圆机工作理念相结合而研发的新技术。
6.不需设置缝合/裁剪车间,节约后整理设备投资及生产劳动力;
7.整件衣服的球状编织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8.完全以人体个性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全身舒适。不需要裁剪从而节约原材料,该技术原料的使用损耗为零。
9.原材料的零损耗及生产工序的减少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原材料的零损耗及生产工序的减少使得生产废弃物量同步降低,同时也是一种环保可再循环的生产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编织的上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编织的大身片工艺图。
图3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编织的袖子片工艺图。
图4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编织的裤子立体图。
图5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的罗纹编织工艺示意图。
图6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的芝麻点编织工艺示意图。
图7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的起针后袖子大身同时进入编织状态示意图。
图8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的挂肩和领位编织时的编织状态示意图。
图9为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的前领深采用楔形编织示意图。
图中,a为下摆,b为腰宽,c为胸宽,d为肩宽,e为挂肩圆弧,f为前领深,g为领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上衣立体图及工艺图文字说明:
将以上各步骤数据完全输入M1设计系统的Shape view(形状视图)中,如下图6所示:
然后将已输好的身袖对应位相连,调用专用KNIT AND WEAR(织可穿)程序以及根据具体设计技术编制的个人专用程序,使其完成织造顺序程序(Knitting sequence).该顺序程序是实现工艺的灵魂,也是整个技术与其他普通毛衫/内衣不同的关键技术支持。
二、将已完成的Shape(工艺尺寸)以及其对应生成的织造顺序程序(Knittingsequence)调用到依据设计理念生成的花型(Jacquard)图中,进行剪切移位,直至达到花型/款式设计的要求,该步骤主要体现该发明除工艺外的时尚感及千变 万化的结构、组织、针法。例如除原组织外的挑孔、移针,绞花,翻针等,只有电脑横机可以实现的针织技术。
三、以上各步骤完成后,进入上机织造专用程序(Sintral),需考虑以下几项:
A:纱嘴的使用,通常使用三把纱嘴分别用于编织两袖及大身;
B:起口纹路前后翻针使其圆筒的形式完成任何手摇横机/圆机不可以完成的罗纹针法,该罗纹针法可以是1×1,2×2,3×3等但一定使其罗纹织法不能前后粘连,织造动作及每枚针的动作完成必须要经设计者的细致考虑,圆筒状罗纹针法是目前针织行业中绝无仅有的。
C:收放针的形成,该技术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任何位置的收针或放针,这也是传统内有技术中没有的,该技术不需裁剪,而是以人体要求为依据自动生成。
四、织造以上三项组成了整个技术的工艺制作,即可以直接将程序输入斯托尔机器中,进行织造。
裤子立体图文字说明:见图2。
1.以罗纹针法(1-1,2-2,2-1等)进行前后对翻编织形成裤脚,该裤脚可高低调节达到收口的效果;
2.裤腿形态及尺寸大小完全依赖于人体变化进行加/减针;
3.该款侧边辅以花型组织结构变化没,体现线条舒展,也是区别于任何内衣/针织裤的不同之处。其花型变化不受任何限制,同时也使内衣裤装替代佤装配以裙装穿着成为可能。
4.罗纹针法用以达到收腹效果,臀位则可根据人体结构形成“单边+罗纹”的特殊结构,达到提臀及裤装美观的效果。
5.不同于任何内衣/裤装,腰位编织自然形成收缩紧腰的效果。不需要拼接/穿插进各种高弹力的辅助材料,而形成整体一体的效果,主要技术是采用罗纹针法/芝麻点方式,将毛纱、莱卡、橡筋线同步织入,具体编排方法如下:(见图5)。
6.将以上各步骤数据完全输入M1设计系统的Shape view(形状视图)中,如图6所示。
然后将已输好的身袖对应位相连,调用专用KNIT AND WEAR(织可穿)程序以及根据具体设计技术编制的个人专用程序,使其完成织造顺序程序(Knitting sequence).该顺序程序是实现工艺的灵魂,也是整个技术与其他普通毛衫/内衣不同的关键技术支持。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
将已完成的Shape(工艺尺寸)以及其对应生成的织造顺序程序(Knittingsequence)调用到依据设计理念生成的花型(Jacquard)图中,进行剪切移位,直至达到花型/款式设计的要求,该步骤主要体现该发明除工艺外的时尚感及千变万化的结构、组织、针法。例如除原组织外的挑孔、移针,绞花,翻针等,只有电脑横机可以实现的针织技术。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
以上各步骤完成后,则进入上机织造专用程序(Sintral),需考虑以下几项:
A:纱嘴的使用,通常使用三把纱嘴分别用于编织两袖及大身;
B:起口纹路前后翻针使其圆筒的形式完成任何手摇横机/圆机不可以完成的罗纹针法,该罗纹针法可以是1×1,2×2,3×3等但一定使其罗纹织法不能前后粘连,织造动作及每枚针的动作完成必须要经设计者的细致考虑,圆筒状罗纹针法是目前针织内衣行业中绝无仅有的。
C:收放针的形成,该技术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任何位置的收针或放针,这也是传统内有技术中没有的,该技术不需裁剪,而是以人体要求为依据自动生成。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
织造以上三项组成了整个技术的工艺制作,即可以直接将程序输入机器中,进行织造,织造过程也是该技术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步骤之一。对机器的调试及工艺参数依据具体情况的修正也是至关紧要的。其中纱嘴喂入纱线的调节是尤为困难的,由于该技术采用了拼合莱卡的技术以期达到美体效果,故生产织造过程中对该项技术的要求较高,既要有弹性充足的效果,又要避免常规横机翻丝、断丝的现象,而本发明与常规横机以单片为单位的织造过程不同的是其以圆筒回转的形式进行编织,对以上所述问题难以避免,这就需要对纱线喂入的张力弹簧,线圈密度及罗拉辊张力、压力、转速进行调整,才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效果。该发明的技术参数分别如下:(以斯托尔设备为例)
线圈密度:0.18mm/单位线圈,罗拉张力:110-830枚织针所用罗拉张力为12.0N。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筒状编织方法,最后一道工序就进入了常规的毛衫/内衣的洗水整烫程序,从以上的制作过程我们可以看处整体产品的完成无须传统内衣产业的裁剪缝合的工序,大量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时间、设备投资等。

Claims (10)

1.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得一次成型织可穿成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计算定制出织可穿成衣的分片,
上衣及连衣裙分5片:前大身片,后大身片,左袖片,右袖片,帽片,
下装分2片:左裤腿,右裤腿,
裙装分1片:一体片;
2)尺寸工艺,形成工艺图(Shape),
根据下述人体部位的实际要求尺寸确定:
下摆(a),腰宽(b),胸宽(c),肩宽(d),挂肩圆弧(e),前领深(f),领宽(g),袖长,衣长,臀围,脚口宽;
3)分片花型设计,形成花型图(Jacquard);
4)分片编织程序编制,形成程序图(Sintral);
所述分片编织程序编制系在斯托尔新型工作站M1设计系统中完成;
5)输入横机进行编织,获得一次成型、无须裁剪及缝合的无缝针织内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上衣部分,
a:下摆采用罗纹针法收紧下口,本下摆不仅包含大身部位,同时也包含袖口的部位;
b:腰部收针的宽度及高度,根据人体个体的实际尺寸并结合上衣产品的设计风格结合上衣产品的设计风格进行调整;
c:胸部尺寸,是通过自腰位位置开始的放针达到上衣胸部要求的尺寸;本数据依据完全与设计风格结合;
d:袖子的最宽处即袖肥,是从袖口罗纹开始一直放针达到设计要求的袖肥的尺寸;
b、c、d同步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大身与袖子编织,采用罗纹针法/芝麻点方式,将毛纱、莱卡、橡筋线同步织入,起针后使用三把纱嘴分别用于编织两袖及大身,袖子大身同时进入编织状态,
通过b、c、d的循环,放针后各自的针数增加,自然就把两袖及大身的全部织针汇集在C1点,C1点袖笼位置的起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身、袖在对应夹位,即袖笼的收针方式:
e:前大身片、后大身片、左右袖片汇集一起,也是袖笼位置的起点C1,将两袖片的织针以移针工艺的方式并拢于前后片位置,此时就是袖笼完成的过程:前后大身片(B1)移针达到收针目的,左右两袖片也整体与之向里移动;与此同时,袖子的收针B2也同步进行,即左右袖通过移针的方法向里收针,
整个过程的循环往复,形成袖笼的形状以及设计规定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大身的收针单元2-2-9,即每2转收2针收9次,相对应的袖片为平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f:前领深采用楔形编织的方法,即,使其通过减少编织转数达到前领深度;
g:领宽收口是每针逐一收针,最后将领口所留的织针完全自动锁边,为整体衣服的结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楔形编织的方法,使其通过减少编织转数达到前领深度;例如,平摇2行,每2行收2针收16次,每2行收3针收2次,平拷8针,
领宽8针,,领子收口是每针逐一收针,最后将领口所留的织针完全自动锁边,为整体衣服的结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下装片,
以罗纹针法,如1-1,2-2,2-1等,进行前后对翻编织形成裤脚,该裤脚可高低调节达到收口的效果;
裤腿形态及尺寸大小完全依赖于人体变化进行加/减针。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袖口及下摆起口纹路前后翻针,以完成罗纹针法,所述罗纹针法是1×1,2×2,3×3等,但其罗纹针法不能前后粘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针织横机完成的筒状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纱线喂入的线圈密度及罗拉辊张力、压力进行调整:
线圈密度:0.15-0.2/单位线圈,优选的是,0.18mm/单位线圈,
罗拉张力:110-830枚织针所用罗拉张力11.5-12.2N,优选的是,12.0N。
CN201610744118.4A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Pending CN1074473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4118.4A CN107447352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4118.4A CN107447352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7352A true CN107447352A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85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4118.4A Pending CN107447352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735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1478A (zh) * 2018-03-26 2018-08-17 佛山标美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内衣的编织方法及纺织内衣
CN110565245A (zh) * 2019-07-30 2019-12-13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锁口无痕编织方式
CN111254564A (zh) * 2020-01-19 2020-06-09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全成型织物制版实现方法
CN111501186A (zh) * 2018-12-27 2020-08-0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设计系统
CN113529255A (zh) * 2021-06-04 2021-10-22 江南大学 一种低裁耗比的纬编全成形背心
CN113699666A (zh) * 2021-09-07 2021-11-26 绍兴舜依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圆锥形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15058822A (zh) * 2022-07-01 2022-09-16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领缩针位置的确定方法、针织横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3615A1 (en) * 1995-09-18 1997-03-19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designing a tubular knitted fabric for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410610A (zh) * 2001-10-06 2003-04-16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横机上制造的圆筒形针织品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CN2711199Y (zh) * 2004-07-21 2005-07-20 郭秀玲 一次成型全身无缝针织内衣
TW200920885A (en) * 2007-11-15 2009-05-16 Freeman Ind Corp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knitting goods
CN102071525A (zh) * 2010-09-13 2011-05-25 宁波普罗蒂电脑横机有限公司 一种科学的织可穿编织技术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3615A1 (en) * 1995-09-18 1997-03-19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designing a tubular knitted fabric for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410610A (zh) * 2001-10-06 2003-04-16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横机上制造的圆筒形针织品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CN2711199Y (zh) * 2004-07-21 2005-07-20 郭秀玲 一次成型全身无缝针织内衣
TW200920885A (en) * 2007-11-15 2009-05-16 Freeman Ind Corp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knitting goods
CN102071525A (zh) * 2010-09-13 2011-05-25 宁波普罗蒂电脑横机有限公司 一种科学的织可穿编织技术工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1478A (zh) * 2018-03-26 2018-08-17 佛山标美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内衣的编织方法及纺织内衣
CN111501186A (zh) * 2018-12-27 2020-08-0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设计系统
CN111501186B (zh) * 2018-12-27 2022-02-1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设计系统
CN110565245A (zh) * 2019-07-30 2019-12-13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锁口无痕编织方式
CN111254564A (zh) * 2020-01-19 2020-06-09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全成型织物制版实现方法
CN113529255A (zh) * 2021-06-04 2021-10-22 江南大学 一种低裁耗比的纬编全成形背心
CN113529255B (zh) * 2021-06-04 2022-04-29 江南大学 一种低裁耗比的纬编全成形背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9666A (zh) * 2021-09-07 2021-11-26 绍兴舜依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圆锥形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13699666B (zh) * 2021-09-07 2023-09-15 绍兴舜依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圆锥形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15058822A (zh) * 2022-07-01 2022-09-16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领缩针位置的确定方法、针织横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8822B (zh) * 2022-07-01 2023-05-30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领缩针位置的确定方法、针织横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7352A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筒状3d编织方法及其织可穿产品
US6460380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ridimensional knitted goods
TW201717791A (zh) 上部軀幹用平針支撐衣物
US20090007309A1 (en) Freely Cuttable Garment
US2706389A (en) Full-fashioned panty and method
US20050115281A1 (en) Hosiery-type gar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KR20070051269A (ko) 보형성을 갖는 의복
CN2711199Y (zh) 一次成型全身无缝针织内衣
US67391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utomatically shaped tubular knitwear items with graduated anatomic support and control and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CN105603621A (zh) 无缝牛仔服装的加工工艺
CN100362155C (zh) 具有前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带前领的针织物
ITMI972870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manufatto del tipo maglietta body o simile con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e manufatto
US20180310634A1 (en) Arm Hosiery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736751A (zh) 具有单厚度保持边缘的坯件与管状针织制品及制造该制品的方法
CN109972276A (zh) 三维立体针织毛衫内衣及其编织方法
Cassidy Knitwear design technology
CN107447353A (zh) 一片式立体无痕双面穿羊绒针织裙的编织方法
KR100482698B1 (ko) 니트의류의 뜨개방법
CN202566341U (zh) 无缝针织衫
EP4365344A1 (en) An automated method for knitting a tailored three-dimensional garment, a knit garment and a pattern design
Khanna et 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of knitted apparels
Kanakaraj et al. Evolution of Weft Knitted Fabric Design: Seamless Knitwear Production Technology
KR100709466B1 (ko) 신축성 소재를 이용한 한복의 제조 방법
CN112030331B (zh) 一种双层结构针织产品的无缝成形制备方法
CN101961147A (zh) 领口带三角形面料的三变领针织衫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