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0515A -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0515A
CN107440515A CN201710303838.1A CN201710303838A CN107440515A CN 107440515 A CN107440515 A CN 107440515A CN 201710303838 A CN201710303838 A CN 201710303838A CN 107440515 A CN107440515 A CN 107440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ter
boiler
connecto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38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0515B (zh
Inventor
全帝昱
崔高奉
金容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40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0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0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0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5Water-storage heaters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8Heating or cooling the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 A47J31/56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having water-level controls;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01D35/04Plug, tap, or cock filters filtering el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fauc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01D35/147Bypass or safety valves
    • B01D35/1475Pressure relief valves or pressure control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7/00Processes of filtration
    • B01D37/04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 B01D37/048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by temperature meas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145Ultra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18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2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 B67D1/000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 container, e.g. bottle, cartridge, bag-in-box, bow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 B67D1/001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upplied from water m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7Cooling arrangements
    • B67D1/0858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 B67D1/0859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the evaporator being in direct heat contact with the beverage, e.g. placed inside a beverag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95Hea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2Flow o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e.g. valves, gas pressure control, level control in storage containers
    • B67D1/125Safety means, e.g. over-pressure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6Devices for collecting spilled bever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02F1/003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using household-type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table water, e.g. pitchers, bottles, faucet mounted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25D31/002Liquid coolers, e.g. beverage cooler
    • F25D31/003Liquid coolers, e.g. beverage cooler with immersed cool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27Applications
    • H05B1/023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H05B1/0244Heating of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05B6/108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for heating a flui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22Cooling or hea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22Cooling or heating elements
    • B01D2313/221Heat 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50Specific extra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60Specific sensors or sensor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90Additional auxiliary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the module or apparatus
    • B01D2313/903Integrated control or detection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2001/0093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02Purifying means
    • B67D2210/00005Filters
    • B67D2210/0001Filters for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7D2210/00031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7D2210/00099Temperature control
    • B67D2210/00102Heating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7D2210/00099Temperature control
    • B67D2210/00118Heating and coo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7/0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C02F2307/1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s part of a potable water dispenser, e.g. for use in homes or off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一种净水器包括:热水箱,所述热水箱用于接收水并且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接收到的水;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至少部分地暴露于所述净水器的外侧,用于排出热水;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出水部,以将来自所述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所述出水部;热水出口阀,所述热水出口阀位于所述热水管路处并且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热水管路;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至所述热水箱的出水管的热水进口和连接至所述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并且被构造成测量经过所述连接器的热水的温度。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使用感应加热方法来生成热水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是一种可以通过安设在主体中的数级过滤器来过滤掉包含在诸如自来水、地下水等原水(raw water)中的对人体有害的各种物质,以将原水转换为安全又卫生的饮用水的设备。
除了室温水,净水器还可以提供热水和冷水。用于提供热水和冷水的净水器在其中额外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提供热水、冷水或净化水的无箱型净水器需要在短时间段内加热或冷却水。感应加热是通过电磁感应对金属物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方法。当将电流供应至线圈时,在金属物体上生成涡流。涡流流经带有电阻的金属物体,并通过焦耳加热来生成热量。
可通过控制系统基于用于快速并精确的温度控制的电信号来控制感应加热。快速并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可能需要由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热水的温度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主题的一方面,净水器包括:热水箱,该热水箱被构造成接收水,并且该热水箱被构造成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接收到的水;出水部,该出水部至少部分地暴露于净水器的外侧,并且该出水部被构造成排出已经在热水箱中加热过的热水;热水管路,该热水管路被连接至出水部,并且热水管路限定将来自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出水部的出水通道;热水出口阀,该热水出口阀位于热水管路处,并且该热水出口阀被构造成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热水管路;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至热水箱的出水管的热水进口,并且连接器包括连接至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以及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被连接至连接器,并且温度传感器被构造成测量经过连接器的热水的温度。
根据该方面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可离热水箱比离距热水出口阀更近。连接器可位于热水出口阀与热水箱之间。连接器与热水箱的出水管之间的距离可小于200mm。连接器可限定孔,该孔被构造成接收温度传感器,并且该温度传感器的端部可穿过该孔并暴露于热水。温度传感器可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小于孔的尺寸的第一横截面,第一部分被构造成插入孔中,并且第一部分被构造成暴露于经过连接器的热水。此外,温度传感器可包括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以台阶的形式径向伸出,并且第二部分具有大于孔的尺寸的横截面。第二部分的台阶部可在孔的周围接触连接器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可限定从孔的周界突出的温度传感器支撑部,并且该温度传感器支撑部可被构造成接收温度传感器。连接器还可包括O形环,该O形环围绕温度传感器,并且O形环被构造成阻止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支撑部之间的热水的泄漏。
净水器还可包括连接部,该连接部被构造成接收连接器,并且连接部被构造成将连接器固定至净水器。连接部还可包括基座,该基座限定:第一孔,该第一孔被构造成接收螺杆轴,该螺杆轴被构造成将连接器紧固至连接部;以及第二孔,该第二孔被构造成接收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器还可包括安全出口,该安全出口位于连接器上,安全出口从出水通道分支,并且安全出口位于热水进口与热水出口之间。净水器还可包括:排水部,该排水部限定通向净水器的外侧的排水通道;安全管路,该安全管路被连接至安全出口和排水部;以及安全阀,该安全阀位于安全管路处,并且安全阀被构造成基于净水器的水通道中的压力增加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而打开。安全出口可位于温度传感器与热水进口之间。感应加热可被构造成基于由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热水的温度来控制。热水进口可在连接器内侧具有台阶部,并且热水出口可在连接器内侧具有台阶部。
根据另一方面,净水器包括:热水箱,该热水箱被构造成接收水,并且热水箱被构造成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水;出水部,该出水部暴露于净水器的外侧,并且被构造成排出从热水箱加热的热水;热水管路,该热水管路被连接至出水部,并且热水管路限定将来自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出水部的出水通道;热水出口阀,该热水出口阀位于热水管路处,并且热水出口阀被构造成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热水管路;安全阀,该安全阀被构造成基于净水器的水通道中的压力增加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而打开;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热水进口,该热水进口被连接至热水箱的出水管;热水出口,该热水出口被连接至热水管路;以及安全出口,该安全出口被连接至安全阀。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主题的一方面,净水器包括:热水箱,该热水箱被构造成接收水,并且热水箱被构造成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水;出水部,该出水部暴露于净水器的外侧,并且出水部被构造成排出从热水箱加热的热水;热水管路,该热水管路被连接至出水部,并且热水管路限定将来自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出水部的出水通道;热水出口阀,该热水出口阀位于热水管路处,并且热水出口阀被构造成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热水管路;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被构造成测量热水箱与出水部之间的水温;安全阀,该安全阀被构造成基于净水器的水通道中的压力增加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而打开;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热水进口,该热水进口被连接至热水箱的出水管;热水出口,该热水出口被连接至热水管路;孔,该孔被构造成接收温度传感器;以及安全出口,该安全出口被连接至安全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示例净水器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净水器的示例内部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净水器的示例通道构造的概念视图。
图4是示出示例感应加热模块和示例控制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感应加热模块的示例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例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示例净水器1000。该示例净水器1000可包括:盖1010、出水部1020、基座组件1030和托盘1040。
盖1010形成净水器1000的外观。净水器1000的外观可指净水器1000的本体。盖1010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原水的部件。盖1010覆盖内侧部件以保护这些部件,例如,保护这些部件不受损坏。术语“盖1010”可用下述的外壳或壳体替代。盖1010可由单个部件或数个部件的组合制成。例如,如图1所示,盖1010可包括前盖1011、后盖1014、侧面板1013a、上盖1012和顶盖1015。
前盖1011被布置在净水器1000的前侧。后盖1014被布置在净水器1000的后侧。基于出水部1020面向用户的方向来设定净水器1000的前侧和后侧。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净水器1000的前侧和后侧的定义可能不同。
侧面板1013a被布置在净水器1000的左边和右边。侧面板1013a被布置在前盖1011与后盖1014之间。侧面板1013a可被联接至前盖1011和后盖1014。侧面板1013a覆盖净水器1000的侧表面的大部分区域。
上盖1012被布置在净水器1000的前侧。下盖1012被设置在前盖1011的上方。出水部1020暴露在上盖1012与前盖1011之间的空间之中。上盖1012与前盖1011一起形成净水器1000的前表面的外观。
顶盖1015形成净水器1000的上表面。可在顶盖1015的前侧形成输入/输出部1016。该输入/输出部1016具有用户输入部和输出显示部。用户输入部被构造成接收来自用户的控制命令。在用户输入部接收用户的控制命令的方法可包括:触控、物理按压等。输出显示部被构造成以视听方式向用户提供净水器1000的状态信息。
出水部(或软塞组件(cork assembly))1020根据用户的控制命令向用户提供净化水。出水部1020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净水器1000的本体的外侧以供应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净水器1000可被构造成提供低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的冷水,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的热水,或两者都提供。可根据用户施加的控制命令,通过出水部1020来排出热水、冷水和环境温度下的净化水。
出水部1020可被构造成根据用户的操作来旋转。前盖1011和上盖1012可包括出水部1020的旋转区域,并且出水部1020可在旋转区域中在左右方向上旋转。通过用户对出水部1020物理施加的力,可实现出水部1020的旋转。基于用户对输入/输出部1016施加的控制命令,可实现出水部1020的旋转。能够实现出水部1020的旋转的结构可位于净水器1000内并由上盖1012覆盖。输入/输出部1016也可在出水部1020旋转期间与出水部1020一起旋转。
基座1030形成净水器1000的底部。净水器1000内的部件由基座1030支撑。当净水器1000可被安装在地板、架子等上时,基座1030面向下。因此,当净水器1000被安装在地板、底部等上时,基座1030的结构不暴露于外侧。
将托盘1014被布置成面向出水部1020。如图1所示,托盘1040可支撑从出水部1020接收净化水的容器等。此外,托盘1040被形成为容纳从出水部1020落下的残余水。当托盘1040接收并收集从出水部1020落下的残余水时,有可能阻止或防止残余水溢出到净水器1000周围。
托盘1040也可与出水部1020一起旋转,以接收从出水部1020落下的残余水。输入/输出部1016和托盘1040可以与出水部1020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图2示出图1所示的示例净水器1000的内部构造。
过滤部1060被安设在前盖1011的内侧。过滤部1060被构造成过滤从原水供应单元供应的原水以产生净化水。由于使用仅一个过滤器难以对水进行净化,过滤部1060可包括多个单元过滤器1061、1062。单元过滤器1061、1062可包括预过滤器,诸如炭黑、吸收过滤器等;以及高性能过滤器,如高效分子空气(HEPA)过滤器、超滤(UF)过滤器等。在图2中,安设有两个单元过滤器1061、1062,但单元过滤器1061、106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多个单元过滤器1061、1062以预设顺序连接。预设顺序指对水进行过滤的适当顺序。原水可能包括多种异物。诸如毛发或尘土的大尺寸颗粒可造成诸如HEPA过滤器或UF过滤器的高性能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劣化,并且因此,应该保护高性能过滤器不受诸如毛发或尘土等大尺寸颗粒的影响。因此,预过滤器可被安设在高性能过滤器的上游侧。
预过滤器被构造成从水中去除大尺寸颗粒。当预过滤器被布置在高性能过滤器的上游侧以首先去除原水中含有的大尺寸颗粒时,可将不含有大尺寸颗粒的水供应至超滤过滤器以保护该超滤过滤器。随后,通过HEPA过滤器、UF过滤器等对已经经过预过滤器的原水进行过滤。
可将由过滤部1060产生的净化水在不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情况下通过出水部1020提供给用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给用户的净化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对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过滤部1060产生的净化水可由感应加热模块1100加热并可由冷水箱组件1200冷却。
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是用于固定过滤部1060的单元过滤器1061、1062以及诸如出水通道、阀门、传感器等部件的结构。
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下部1071被联接至托盘1040。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下部1071被形成为容纳托盘1040的突起联接部1041。随着托盘1040的突起联接部1041被插入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下部1071中,实现了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与托盘1040之间的联接。
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下部1071和托盘1040具有彼此对应的弯曲表面。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下部1071可独立于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剩余部分而旋转。
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2被构造成支撑出水部1020。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2形成出水部1020的旋转路径。可将出水部1020分为向净水器1000的外侧突出的出水口软塞部1021和布置在净水器1000内的旋转部1022。旋转部1022可形成为如图2所示的圆形形状。旋转部1022被安装在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2上。安装在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2上的出水部1020被构造成相对于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相对旋转。
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1和下部1072可通过上下连接部1073来彼此连接。通过上下连接部1073彼此连接的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1和下部1072可在相同方向上一起旋转。如果用户旋转出水部1020,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上部1072、上下连接部1073、下部1071和托盘1040可随出水部1020一起旋转。
被构造成接收过滤部1060的单元过滤器1061、1062的过滤器安设区域1074可被形成在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的下部1071与上部1072之间。过滤器安设区域1074提供单元过滤器1061、1062的安设空间。
在与过滤器安设区域1074的相反侧上形成朝向净水器1000的后侧突出的支撑固定装置1075。支撑固定装置1075被构造成支撑控制模块1080和感应加热模块1100。控制模块1080和感应加热模块1100被安装在支撑固定装置1075上。支撑固定装置1075被布置在感应加热模块1100与压缩机1051之间以阻止从感应加热模块1100形成的热量被传导至压缩机1051等。
控制模块1080被构造成实施对净水器1000的总体控制。用于控制净水器1000的操作的各种印刷电路板可集成于控制模块1080中。
形成感应加热模块1100以对从过滤部1060产生的净化水进行加热,以产生热水。感应加热模块1100可包括能够用感应加热方法加热净化水的部件。感应加热模块1100接收来自过滤部1060的净化水,并且从感应加热模块110产生的热水通过出水部1020排出。
感应加热模块可包括用于控制热水产生的印刷电路板。用于防止水渗入印刷电路板中并且在着火的情况下保护印刷电路板的保护盖1161可被联接至感应加热模块的一侧。
可设置制冷循环装置1050以产生冷水。制冷循环装置1050指连续实现制冷剂的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过程的一组装置。为了从冷水箱组件1200产生冷水,可首先操作制冷循环装置1050,以使在冷水箱组件1200内填充的冷却水处于低温。
制冷循环装置1050可包括压缩机1051、冷凝器1052、毛细管1053、布置在冷水箱组件的内侧的蒸发器、烘干机1055和将它们彼此连接的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通道可包括将压缩机1051、冷凝器1052、毛细管1053和蒸发器彼此连接以形成制冷剂的循环通道的管等。
压缩机1051被构造成压缩制冷剂。压缩机1051通过制冷剂通道连接至冷凝器1052,并且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通道流动到冷凝器1052。压缩机1051可被布置在支撑固定装置1075下方,并且被安设成由基座1030支撑。
冷凝器1052被构造成冷凝制冷剂。在压缩机1051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通道流入冷凝器1052中,并由冷凝器1052冷凝。由冷凝器1052冷凝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通道流入烘干机1055中。
烘干机1055被构造成从制冷剂中去除水分。为了提高制冷循环装置1050的效率,应当预先从引入毛细管1053中的制冷剂中去除水分。烘干机1055被安设在冷凝器1052与毛细管1053之间,以从制冷剂中去除水分,从而提高制冷循环装置1050的效率。
制冷剂的膨胀由毛细管1053实施。毛细管1053被构造成膨胀制冷剂,并且根据设计,节流阀等而非毛细管1053可构成膨胀装置。可将毛细管1053卷绕成卷状形状以在小空间内确保充足的长度。
蒸发器被构造成蒸发制冷剂,并被安设在冷水箱组件1200的内侧。在冷水箱组件1200的内侧填充的冷却水和在制冷循环装置1050中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彼此交换热量,并且通过热量交换,冷却水可维持在低温。此外,可通过维持在低温的冷却水来冷却净化水。
通过在蒸发器中与冷却水交换热量而被加热的制冷剂沿着制冷剂通道再次返回到压缩机1051,以继续在制冷循环装置1050中循环。
形成基座1030以支撑压缩机1051、前盖1011、后盖1014、两个侧面板1131a、1131b、过滤器托架组件1070、冷凝器1052、风扇1033等。基座1030可优选地具有高的刚度以支撑构成元件。
冷凝器1052和风扇1033可被安设在净水器1000的后侧,并且不断需要空气的循环用于冷凝器1052的散热。可在基座1030的底板处形成进气端口1034以循环空气。通过进气端口1034吸入的空气通过风扇1033流动。空气在朝向冷凝器1052流动的同时实施空气冷却方法的冷却。用于包围风扇1033和冷凝器1052的导管结构1032可被固定至基座1030,以提高冷凝器1052的散热效率。
排水部1035被安设在导管结构1032的后侧。排水部1035暴露于净水器1000的外侧以形成排水通道。净水器1000的内部通道被构造成经过所有的部件,即使排水部1035被连接到任何一条内部通道,存在于内部通道中的流体也可通过排水部1035全部排出。
用于支撑冷水箱组件1200的支架1031可安设在冷凝器1052的上部。支架1031在后侧设置有第一孔1031a,并且后盖1014设置有第二孔1014a。第一孔1031a和第二孔1014a被形成在彼此对应的位置。第一孔1031a和第二孔1014a被设置成布置如图3所示的排水阀1280,排水阀1280用于在冷水箱组件1200中填充的冷却水的排放。
形成冷水箱组件1200以接收在冷水箱组件1200中的冷却水。冷水箱组件1200接收从过滤部1060产生的净化水。在一些无箱型净水器的实施方式中,冷水箱组件1200可直接接收来自过滤部1060的净化水。
可通过制冷循环装置1050的操作来降低在冷水箱组件1200中填充的冷却水的温度。冷水箱组件1200被构造成用冷却水来冷却净化水以产生冷水。
由于冷却水被存储在冷水箱组件1200中但并没有循环,当过去长时间段时,冷却水的污染程度会增加。出于卫生原因,应当定期将存储在冷水箱组件1200中的冷却水排出至外侧,并将新的冷却水填充到冷水箱组件1200中。
图3示出示例净水器1000的示例通道构造。图3中的实线表示水的通道。对于水的通道,可基于过滤部1060将过滤部1060的上游侧和过滤部1060的下游侧分别划分为原水管路1400和净化水管路1500。基于水的流动来划分上游侧或下游侧。
基于通过图1的输入部1016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供水阀1312。当通过输入部1016接收到排出净化水的控制命令时,打开供水阀1312,并且从原水供应部10至过滤部1060执行原水的供应。
在将原水供应至过滤部1060的过程期间,原水经过减压阀1131。减压阀1131被安设在原水供应部10与过滤部1060之间。减压阀1311被构造成减小从原水供应部10供应的原水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箱型净水器1000可以不设置水箱,并且因此,通过出水部1020排出的净化水的压力由从原水供应部10供应的原水的压力确定。因为从原水供应部10供应的原水的压力高,当没有减压阀1131时,水在出水部1020处以高压排出。可能存在通过原水的压力物理损坏过滤部1060的单元过滤器1061、1062的危险。因此,需要减小原水的压力。
减压阀1131减小从原水供应部10供应至过滤部1060的原水的压力。由此,可保护过滤部1060,并可在适当的压力下将水从出水部1020排出。
在原水经过过滤部1060的单元过滤器1061、1062的同时顺序地过滤原水。基于过滤部1060,上游侧的水可指原水,并且下游侧的水可指净化水。
从过滤部1060生成的净化水经过供水阀1312和流量传感器1313。流量传感器1313被构造成测量从过滤部1060供应的流量。在流量传感器1313处测得的流量被用于净水器的控制。
例如,当通过输入部1016接收到排出预定量的净化水的控制命令时,通过控制模块1080在流量传感器1313处接收与预定值相对应的脉冲值,并且通过控制模块1080的控制来打开供水阀1312。当流量与脉冲值相对应的净化水经过流量传感器1313时,控制模块1080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1313的反馈以控制供水阀1312,并且通过控制模块1080的控制来关闭供水阀1312。通过上述过程在流量传感器1313处测得的流量等可被用于净水器1000的控制。
将连接至流量传感器1313的净化水管路1500分支为两个区段1600、1700,并且一个区段被连接至流量控制阀1351和感应加热模块1100。连接至流量控制阀1351和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该区段可指热水管路1700。止回阀1321被安设在剩余的一个区段1600处,并且在止回阀1321的下游侧将该区段再次分支为净化水管路1601和冷水管路1602。在净化水管路1601处安设净化水出口阀1330,并且在冷水管路1602处安设冷水出口阀1340。净化水管路1601和冷水管路1602再次合并为一条管路并连接至出水部1020,并且在合并的通道1603处安设止回阀1322。
在冷水出口阀134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可安设两个止回阀1321、1322,并且冷水出口阀1340可指彼此不同的第一止回阀1321和第二止回阀1322。第一止回阀1321和第二止回阀1322被设置用于防止残余水的生成。
当在净水器处接收到供应热水的控制命令时,打开供水阀1312、流量控制阀1351和热水出口阀1353,并且通过热水管路1700排出热水。在此过程期间,净化水管路1601和冷水管路1602内的压力可能减小,从而造成净化水出口阀1330或冷水出口阀1340短暂地打开然后关闭的现象。在出水部1020具有仅一个出口软塞的结构中,没有残余水的问题,并且冷水和热水都通过出口软塞排出。然而,在冷水和热水通过不同的出口软塞排出的结构中,在水从一个出口软塞排出的同时少量的残余水可能从另一个出口软塞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回阀1321被安设在净化水管路1500与冷水管路1602之间的分支点的上游侧,可以能够阻止在通过热水管路1700排出热水的过程期间形成的压力变化被传递至净化水管路1601和冷水管路1602。因此,可以能够防止出现净化水出口阀1330或冷水出口阀1340瞬间打开然后关闭的现象。
当将冷水出口阀1340安设在冷水箱组件1200的上游侧的构造和将冷水出口阀1340安设在冷水箱组件1200的下游侧的构造彼此进行比较时,会允许前一种构造比后一种构造获得稍微更多的冷水。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供应冷水的量,该冷水的量取决于在冷水箱组件1200与冷水出口阀1340之间的通道长度。因此,如图所示,冷水出口阀1340可优选地安设在冷水箱组件1200的上游侧。但是,在冷水出口阀1340被安设在冷水箱组件1200的上游侧的结构中,通过冷水管路1602内的压力变化可能生成残余水,并且即便已经停止排出水,也可能通过出水部1020排出少量的残余水。
第二止回阀1322可被安设在净化水管路1601与冷水管路1602之间的合并通道1603处,以阻止冷水管路1602的压力变化被传递至出水部1020。
可直接将已经经过流量传感器1313的净化水以室温状态供应给用户,或在变为热水或冷水之后供应给用户。
净化水出口阀1330和冷水出口阀1340可被构造成基于通过输入部1016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当通过输入部1016接收到排出净化水的控制命令时,打开供水阀1312和净化水出口阀1330。将从过滤部1060生成的净化水通过净化水管路1601排出至出水部1020。相似地,当通过输入部1016接收到排出冷水的控制命令时,打开供水阀1312和冷水出口阀1340。沿着冷水管路1602将从过滤部1060生成的净化水引入冷水箱组件1200中,并在净化水经过冷水箱组件1200的同时进行冷却。从冷水箱组件1200生成的冷水通过出水部1020排出。
排水阀1280可被安设在冷水箱组件1200处,可通过排水阀1280将在冷水箱组件1200中填充的冷却水排出至外侧。
流量控制阀1351可被安设在热水管路1700上。当将适当量以上的流量引入热水箱1130时,由于无法进行充分加热,所以可控制成总是引入仅具有适当量的流量。流量控制阀1351被安设在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上游侧,并且被形成为调节引入热水箱1130中的净化水的流量。
热敏电阻1352也可被安设在流量控制阀1351处。由热敏电阻1352测得的净化水的温度被用于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控制。例如,当由热敏电阻1352测得的净化水的温度较低时,感应加热模块1100可在高功率下进行操作。相反,当由热敏电阻1352测得的净化水的温度较低时,感应加热模块1100可在低功率下进行操作。
可基于感应加热模块1100将热水管路1700、1701划分为上游侧和下游侧。上游侧的热水管路1700从净水管路1500分支并且被连接至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热水箱1130。下游侧的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被连接至出水部1020,以形成从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的排出通道。
热水出口阀1353被安设在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处,并被构造成打开或关闭热水管路1700、1701。通过在净水器1000处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来操作热水出口阀1353。当通过输入部1016接收到排出热水的控制命令时,打开供水阀1312和热水出口阀1353以沿着上游侧热水管路1700和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排出热水。
为了测量沿着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排出的热水的温度,可在热水出口阀1353处安设温度传感器1380。但是,由于在出水部1020与热水出口阀1353之间的距离增加,大量的残余水会残存在热水出口阀1353与出水部1020之间。
于是,即便在通过在输入部接收到控制命令而停止水的排出之后,残余水也可能通过出水部1020落下。因此,热水出口阀1353可被布置成更靠近出水部1020以减少残余水。
假设感应加热模块1100与出水部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热水出口阀1353被布置成更靠近出水部1020表示热水出口阀1353距感应加热模块1100更远地定位。但是,当热水出口阀1353距感应加热模块1100更远地定位时,对感应加热的准确控制变得困难。
这是因为基于从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热水箱1130生成的温度来实现对感应加热的控制。当热水出口阀1353距热水箱1130更远地定位时,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在向上流动至热水出口阀1353的同时被自然冷却。因此,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的温度与经过热水出口阀1353的热水的温度之间存在差异,并且随着热水箱1130与热水出口阀1353之间的距离增加,该差异增加。
例如,由于水在100℃以上的温度下蒸发,所以可将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的温度控制成小于100℃。当温度传感器1380被安设在热水出口阀1353处时,尽管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的温度超过100℃,但是可能由于自然热损失导致在温度传感器1380处测得的热水的温度小于100℃。因此,有可能出现不准确的控制。
因此,为了解决由于温差生成的功能失常或控制误差的问题,温度传感器1380可优选地布置成更靠近热水箱1130,以准确地测量从热水箱1130产生的热水的温度,并且该温度可被用于感应加热的控制。
本公开提供了连接器1370和具有温度传感器1380被联接至连接器1370的结构的净水器1000。连接器1370被联接至热水箱1130和下游侧热水管路1700。连接器1370形成与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连接的水排出通道。
参考图3,温度传感器1380被联接至连接器1370。温度传感器1380暴露于经过连接器1370的热水,以测量经过连接器1370的水排出通道的热水的温度。
连接器1370可被直接连接至热水箱1130或通过额外的通道连接至热水箱1130。即使当连接器1370通过额外的通道连接至热水箱1130时,连接器1370也可布置成非常靠近热水箱1130。由于温度传感器1380被联接至连接器1370,所以当连接器1370被布置成靠近热水箱1130时,在温度传感器1380处测得的热水的温度与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的温度之间的差异变得非常小。
感应加热的输出可通过在温度感应器1380处测得的热水的温度来控制。与基于温度感应器1380被安设在热水出口阀1353处的结构的感应加热的控制相比,基于本公开的结构的感应加热的控制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参考图3,连接器1370可布置在热水出口阀1353与热水箱1130之间。如果水箱1130与热水出口阀1353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那么由于连接器1370靠近热水箱1130,所以能够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因此,连接器1370可优选地布置成比热水出口阀1353相对更靠近热水箱1130。
例如,热水箱1130与热水出口阀1353之间的距离可为约200mm。因此,当连接器1370与出水管1132b(参考图5)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时,能够实现对感应加热更准确的控制。
连接器1370具有呈三种方式的通道。第一通道被连接至热水箱1130,并且第二通道被连接至出水部1020,并且第三通道被连接至安全管路1702。
安全阀1360可安设在从连接器分支的安全管路1702上。安全阀1360被形成为由于设置在净水器1000中的通道的压力变化而操作。当净水器1000的通道被过度加压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诸如,感应加热模块被异常地操作的情况时,打开安全阀1360以防止由于超压引起的净水器1000的损坏,并且通过排水部1035排出净化水。
图4是示出感应加热模块1100和控制模块1080的分解透视图。
感应加热模块1100指用于接收从过滤部1060产生的净化水以产生热水的一组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示例无箱型净水器1000可以未设置有额外的水箱,并且可直接从过滤部1060将净化水供应至感应加热模块1100。
感应加热模块1100可包括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盖1121、1122、热水箱1130、工作线圈1140、托架1160和罩板1190。
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控制工作线圈1140的感应加热操作。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都连接至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并由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控制。例如,当用户通过净水器1000的输入部1016输入控制命令以得到热水时,将从过滤部1060产生的净化水供应至热水箱1130。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控制工作线圈1140以使电流流动。热水箱1130由供应至工作线圈1140的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净化水在经过热水箱的同时被即时加热,以变为热水。
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盖1121、1122被构造成包围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盖可包括第一感应加热盖1121和第二感应加热盖1122。
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被安设在由第一感应加热盖1121和第二感应加热盖1122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第一感应加热盖1121和第二感应加热盖1122通过它们的边缘彼此联接,以防止水的渗入。此外,被构造成防止水的渗入的密封构件可连接至第一感应加热盖1121和第二感应加热盖1122的边缘。第一感应加热盖1121和第二感应加热盖1122可优选地由阻燃材料形成,以防止由于着火而导致的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的损坏。
净化水在热水箱1130中被加热。热水箱1130被构造成通过由工作线圈1140形成的磁场的效应来接收感应热量。净化水在经过被构造成维持气密密封的热水箱1130的内部空间的同时变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水箱1130的尺寸可能需要被减小以便用于诸如净水器1000、冰箱等供水设备。与相关技术相比,为了实施供水设备的小型化,可将热水箱1130的厚度以及长度或宽度减小。因此,可以能够容易地实施供水设备的小型化。例如,热水箱1130可能会呈扁平形状。由图4所示的呈扁平形状的示例热水箱1130可能会有若干问题。
第一个问题可能是热水箱1130的变形。当在热水箱1130的内部空间中对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膨胀。随着液体的膨胀,内部空间的压力骤然增加。压力的骤然增加导致热水箱1130变形。
第二个问题可能是加热不充分。当使用大尺寸热水箱组件1130对液体进行加热时,加热液体需要的时间是充足的,并且因此可充分地加热液体。然而,小尺寸热水箱1130无法具备能加热液体的充足时间,并且因此存在不能将液体充分加热的忧虑。
尽管上述的两个问题未必由热水箱1130的小型化造成,但问题的严重性会随着热水箱1130变得更小而进一步增加。本公开的热水箱1130具有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结构。下文将参考图5说明热水箱1130的详细结构。
工作线圈1140形成用于热水箱1130的感应加热的磁场线。工作线圈1140被布置在热水箱1130的一侧,以面向热水箱1130。当将电流供应至工作线圈1140时,从工作线圈1140形成磁场线。磁场线对热水箱1130施加效应,并且热水箱1130接收磁场线的效应以实施感应加热。
罩板1150被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的一侧。罩板1150基于工作线圈1140而布置在热水箱1130的相反侧。罩板1150用于防止从工作线圈1140生成的磁场线辐射至不包括热水箱1130的剩余区域中。罩板1150可由铝或其它用于改变磁场线的流动的材料形成。
连接器1370被连接至热水箱1130。连接器1370可直接连接至热水箱1130,但是可通过额外的通道进行连接。即使当连接器1370通过额外的通道连接至热水箱1130时,该额外的通道也可优选地具有较短的长度。
温度传感器1380被联接至连接器1370。温度感应器1380被构造成测量经过连接器1370的热水的温度。由于连接器1370被布置成更靠近热水箱1130,所以在温度传感器1380处测得的温度值的准确性增加。
允许连接器1370固定至净水器1000的内侧的连接部1122a可形成在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盖1122上。连接部1122a可包括基座1122a1、第二孔1122a3和形成在基座1122a1上的第一孔1122a2。连接部1122a可不必形成在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盖1122上,并且如果允许固定连接器1370,则可在设计时改变连接部1122a的位置。
下文将对在连接部1122a与连接器1370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控制模块1080可包括控制印刷电路板1082、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近场通信(NFC)印刷电路板1084、蜂鸣器1085、主印刷电路板1086、主印刷电路板盖1087、1088。
控制印刷电路板1082是显示印刷电路板的子构造。控制印刷电路板1082不是用于驱动诸如净水器1000的供水设备的必要构造,而是执行显示印刷电路板的辅助作用。
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用于为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提供电力。由于感应加热需要非常高的输出电压,所以应当供应充足的电力。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不是用于驱动诸如净水器1000的供水设备的必要构造。然而,诸如净水器1000的供水设备可具有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以为没有充分供应感应加热需要的电力的情况做准备。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可将额外的电力供应至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以满足用于感应加热的输出电压。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可以起到向其它构造以及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提供辅助电力的作用。
蜂鸣器1085输出音频声音以在诸如净水器1000的供水设备上出现故障时向用户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蜂鸣器1085可根据故障输出预设编码的特定音频声音。
NFC印刷电路板1084用于向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和接收来自通信装置的数据。近年来,诸如智能手机的个人通信装置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当消费者能够使用个人通信装置来检查净水器的状态或键入控制命令时,可以能够提高消费者的便利性。NFC印刷电路板1084可向与之配对的个人通信装置提供供水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接收来自个人通信装置的用户控制命令。
主印刷电路板1086控制诸如净水器1000的供水设备的整体操作。图1所示的输入/输出部1016或图2所示的压缩机1051的操作也可由主印刷电路板1086控制。当电力不足时,主印刷电路板1086可通过噪音印刷电路板1083接收不充足的电力。
主印刷电路板盖1087、1088被构造成将主印刷电路板1086包围。主印刷电路板盖1087、1088可包括第一主盖1087和第二主盖1088。
主印刷电路板1086被安设在由第一主盖1087和第二主盖1088形成的内部空间中。
第一主盖1087和第二主盖1088通过边缘彼此联接,以防止水的渗入。密封构件可被安设在第一主盖1087和第二主盖1088上以防止水的渗入。此外,第一主盖1087和第二主盖1088可优选地由阻燃材料形成,以防止由于着火造成的主印刷电路板1086的损坏。
将对用于防止变形和流量分配(或流速控制)的热水箱1130的示例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将对能够维持在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之间的预定距离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示例感应加热模块的示例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通过将第一盖1131和第二盖1132的边缘联接至彼此来形成热水箱1130。第一盖1131的边缘和第二盖1132的边缘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彼此联接,以维持气密密封。热水箱1130设置有用于加热液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通过在第一盖1131和第二盖1132之间的联接而形成。
热水箱1130可包括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可被形成在第二盖1132上。进水管1132a与待加热的液体被引入到其中的通道相对应。出水管1132b与已经加热的液体被排出到其中的通道相对应。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可形成在彼此相反侧。
连接器1370被连接至热水箱1130的出水管1132b。因此,连接器1370形成从热水箱1130连接至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的出水通道。出水管1132b从出水管1132b突出,并且其至少部分区域可以是弯曲的。在出水管1132b朝向连接器1370弯曲并且插入连接器1370的进口中时,实现在连接器1370与热水箱1130之间的联接。
第一盖1131被构造成接收由工作线圈1140形成的磁场线的效应以产生热量。第一盖1131接收通过工作线圈1140进行的感应加热,由此可恒定地维持在第一盖1131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以准确地控制感应加热输出。感应加热的准确控制指控制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输出。
如果工作线圈1140离开基准位置,则难以准确地控制感应加热输出。基准位置是工作线圈1140的优化位置,在该位置处能准确控制通过工作线圈1140进行的感应加热。通过间隔物1151、1152来维持在第一盖1131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
当与基准位置相比,第一盖1131的部分与工作线圈1140分离太远或太靠近工作线圈1140时,可能难以准确地控制这一部分的感应加热。因此,第一盖1131优选地具有扁平形状以将第一盖1131的整个部分一致地定位在距工作线圈1140合适距离处。
第一盖1131可由用于生成加热的合适材料形成。第一盖1131可由不锈钢材料形成,并优选地由4系不锈钢构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盖1131可由STS(不锈钢,韩国工业标准)439材料形成。与STS 430相比,STS 439具有增强的耐蚀性。耐蚀性指能够抑制由于与水接触引起的侵蚀的性质。第一盖1131可具有约0.8mm的厚度。
由于将第二盖1132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的基于第一盖1131的相反侧并且第二盖1132具有低的磁场线的效应,所以与第一盖1131相比,第二盖1132具有低的相关性。因此,第二盖1132可由具有耐蚀性而非热生成特性的材料形成。第二盖1132可由不锈钢形成,并且优选地由3系不锈钢形成。更优选地,第二盖1132可由STS 304材料形成。与STS439相比,支撑构件304具有增强的耐蚀性。第二盖1132可具有约1.0mm的厚度。
由于第二盖1132与感应加热的相关性较小,所以第二盖1132可不必维持距工作线圈1140的预定距离。因此,第二盖1132的一部分与其另一部分相比可更远离工作线圈1140或被布置成靠近工作线圈。
第二盖1132可包括基表面1132c、突出表面1132d、焊接部1132e、突起部1132f。基表面1132c、突出表面1132d和突起部1132f可通过压力加工一体形成。当对具有基表面1132c的第二盖1132部分地实施压力加工时,可在第二盖1132上形成突出表面1132d和突起部1132f。一体形成并不指由单独的构成元件形成,而是指由一个构成元件形成,并且应当将基表面1132c、突出表面1132d和突起部1132f理解为提及这些部分是为了将第二盖1132的任何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进行区分。基表面1132c、突出表面1132d和突起部1132f是指第二盖1132的不同部分的指定名称。
基表面1132c在与第一盖1131分离的位置处面向第一盖1131。在上述说明中,已经将热水箱1130描述为包括用于加热液体的内部空间。基表面1132c与第一盖1131分离以形成内部空间。
突出表面1132d从基表面1132c朝向第一盖1131突出。突出表面1132d可紧密附接至第一盖1131。突出表面1132d的周界将基表面1132c与突出表面1132d彼此连接。当实施压力加工以形成突出表面1132d时,自然形成连接在基表面1132c与突出表面1132d之间的周界。突出表面1132d的周界可以按照倾斜的方式形成。
焊接部1131e通过第一盖1131和第二盖1132的焊接而形成。更为具体地,焊接部1131e通过第一盖1131和突出表面1132d的焊接而形成。因此,焊接部1131e可形成在第一盖1131上,也可形成在突出表面1132d上。
基表面1132c与第一盖1131分离以形成热水箱1130的内部空间,并且因此基表面1132c不能被焊接至第一盖1131。由于突出表面1132d的周界在更靠近基表面1132c时远离第一盖1131,所以难以将突出表面1132d焊接至第一盖1131。使突出表面1132d突出,以紧密附接至第一盖1131,并且容易将突出表面1132d焊接至第一盖1131。突出表面1132d是形成焊接部所需的构造。
焊接部1131e用于防止第一盖1131的变形。当通过感应加热模块1100a的操作在热水箱1130内增加液体的温度时,液体逐渐膨胀并且热水箱1130内的压力逐渐增加。众所周知,当水蒸发变为蒸汽时,体积增加约1700倍,在热水生成过程期间在热水箱1130内的压力可能会增加到非常高的水平。此外,快速增加的热水箱1130的内部压力可能导致第一盖1131变形。
存在如下条件:第一盖1131应具有平板形状以实现感应加热的准确控制,并且平板具有限制,即平板具有用于防止由压力增加引起的变形的结构。引入焊接部1131e以防止在这一限制内的第一盖1131的变形。
焊接是向需要附接的位置局部地施加热量以融化部分金属材料并重新排列原子键以将两种金属材料彼此附接的操作。由于原子键的重新排列,通过焊接进行的附接具有很强的键合力。通过突出表面1132d和第一盖1131的焊接来形成焊接部1131e,并且因此,将描述为第一盖1131具有焊接部1131e,还将描述为第二盖1132具有焊接部1131e,并且将描述为第一盖1131和第二盖1132具有焊接部1132e。此外,也可描述为焊接部1131e被形成在第一盖1131与第二盖1132之间。尽管图5中未示出第二盖1132的焊接部,但也有可能从第一盖1131的焊接部1131e获知第二盖1132的焊接部的形状和位置。
焊接部1131e将第一盖1131强有力地联接至第二盖1132,即使热水箱1130的内部压力增加,也可防止第一盖1131的变形。此外,应当理解,在将第一盖1131和第二盖1132彼此联接的方面,焊接部1131e可以防止第二盖1132以及第一盖1131的变形。
焊接部1132e的位置并不限于特定的位置。然而,焊接部1132e优选地形成在不与温度传感器1181重叠的位置,但这不是必需需要的。重叠的位置指在从第二盖1132的前侧观察工作线圈组件1140时焊接部1132e和温度传感器1181被投射到同一区域上。
温度传感器1181被布置在第二盖1132的基于第一盖1131的相反侧。温度传感器1181被构造成测量经过热水箱1130的内部空间的液体的温度。当通过温度传感器1181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液体应存在于与温度传感器1181重叠的位置处。然而,如果焊接部1131e形成在与温度传感器1181重叠的位置处,则液体不存在于与温度传感器1181重叠的位置处,并且只有焊接部1131e存在。因此,在前述的结构中,由温度传感器1181进行的热水测量可能不准确。
焊接部1131e具有闭合曲线形状。如果焊接部1131e形成为具有诸如直线或曲线的具有端点的形状,那么在热水箱1130内形成的高压的效应会集中到该端点上。因此,可能从端点上出现第一盖1131与第二盖1132的分离。相反地,当焊接部1131e具有闭合曲线形状时,高压的效应可以均匀地分布在闭合曲线形状上,而不会集中在其任何一个部分上。因此,具有闭合曲线形状的焊接部1131e可改善热水箱1130的破坏性能。
如本公开中提到的闭合曲线指在直线或曲线上取一点时具有相同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图形。例如,多边形以及圆、椭圆与闭合曲线对应,并且闭合曲线不必只由曲线形成,可由一组直线形成。因此,可使用诸如闭合图形或单个闭合曲线的名称代替诸如闭合曲线的名称。
突起部1132f从基表面1132c朝向第一盖1131突出。与紧密附接至第一盖1131的突出表面1132d不同,突起部1132f维持与第一盖1131的分离状态,不紧密附接至第一盖1131。但是,突起部1132f被形成为比基表面1132c更靠近第一盖1131。
突起部1132f朝向热水箱1130的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延伸。例如,当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被布置在基于热水箱1130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侧时,突起部1132f也可在上下方向上朝向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延伸。可通过突起部1132f朝向第一盖1131突出并朝向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延伸的结构来增强第二盖1132的刚度(强度)。
突起部1132f被设置用于第二盖1132的变形防止和液体的流量分配(或液体的流速控制)。如上所述,当热水箱1130的内部压力增加时,可能导致第二盖1132以及第一盖1131的变形。通过突起部1132f延伸为突出状态的结构,来增强第二盖1132的刚度,即使当热水箱1130的内部压力增加时,也可通过突起部1132f来防止第二盖1132的变形。此外,第二盖1132通过焊接部1131e强有力地联接至第一盖1131,并且因此,可通过焊接部1131e与突起部1132f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防止第二盖1132的变形。
突起部1132f在横跨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例如,突起部1132f的延伸方向是朝向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的上下方向。横跨延伸方向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由于突起部1132f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所以通过进水管1132a引入的液体中的颗粒与突起部1132f相碰撞。此外,在液体中的碰撞颗粒在各个方向上分散。通过这样的机制,突起部1132f可将流量分配到热水箱1130内的不同地方中。
突起部1132f控制流速。例如,突起部2132形成流动阻力以减小液体的流速。在通过进水管1132a引入至热水箱1130的液体中的颗粒与突起部1132f相碰撞时,这些颗粒接收在流量上的阻力。因此,当液体中的颗粒与突起部1132f碰撞时,液体的流速减小。这是为了防止液体在没有在热水箱1130内被充分加热的情况下被过快地排出。突起部1132f控制流速以允许液体充分地停留在热水箱1130中。因此,可在热水箱1130内充分地加热液体。
突起部1132f可包括第一突起部1132f1和第二突起部1132f2。
第一突起部1132f1朝向热水箱组件3130的进水管1132a和出水管1132b延伸。第一突起部1132f1用于防止第二盖3132的变形,而非流量的分配。第一突起部1132f1的宽度可小于第一突起部1132f1的宽度。
第二突起部1132f2在横跨第一突起部1132f1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一突起部1132f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突起部1132f2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第二突起部1132f2的左右延伸长度大于第一突起部1132f1的宽度。这是由于第二突起部1132f2是用于流量分配和流速控制而非第二盖1132的变形防止的构造。为了将待加热的液体从热水箱组件1130分散,第二突起部1132f2应与液体中的颗粒碰撞。第二突起部1132f2的延伸宽度被形成为大于第一突起部1132f1的宽度。此外,与第一突起部1132f1相比,第二突起部1132f2可相对更靠近第一盖1131以提供碰撞区域。
第二突起部1132f2可分别形成在第一突起部1132f1的两端部处。当第一突起部1132f1的两端部分别指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时,在图5中,第一端部被布置成更靠近进水管1132a,并且第二端部被布置成更靠近出水管1132b。第二突起部1132f2可形成在第一突起部1132f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或者形成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
热水箱1130可包括多个第一突起部1132f1和第二突起部1132f2。多个第二突起部1132f2中的至少部分被布置成与通过进水管1132a引入的液体或将要通过出水管1132b排出的液体形成接触。与液体接触指与液体颗粒碰撞。可通过第二突起部1132f2的结构来实现流量分配和流速控制。
形成在第一突起部1132f1的第一端部(入水管1132a的一侧的端部)处的第二突起部1132f2用于分配流量和控制流速。通过进水管1132a引入热水箱1130中的液体颗粒与第二突起部1132f2碰撞以在各个方向上分散液体的流量。由此,可在热水箱1130内充分加热液体。
形成在第一突起部1132f1的第二端部(出水管1132b的一侧的端部)处的第二突起部1132f2用于控制流速。当根据流速的控制在从热水箱组件1130排出之前将液体混合时,可提供处于均匀温度范围内的热水。
第一突起部1132f1和第二突起部1132f2可通过压力加工一体形成。当考虑到第一突起部1132f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突起部1132f2的延伸方向对具有基表面1132c的第二盖1132实施压力加工时,第一突起部1132f1和第二突起部1132f2与基表面3132c一体形成。由于突出表面1132d可通过压力加工来形成,所以突起部1132f和突出表面1132d可通过一次压力加工同时形成。
可选择性地改变第一突起部1132f1、第二突起部1132f2和焊接部1132e的位置和数目。可不必限定突起部1132f的位置。突起部1132f也可形成在与温度感应器1181重叠的位置处。
工作线圈1140被布置在热水箱1130的一侧。工作线圈1140和热水箱1130被布置在分离的位置处以面向彼此。参考图5,示出工作线圈1140被布置在面向第一盖1131的外表面的位置处。为了便于解释,第一盖1131的面向第二盖1132的表面称为内表面,并且第一盖1131的面向工作线圈1140的另一表面称为外表面。因此,热水箱1130的一侧与面向第一盖1131的外表面的位置相对应。
工作线圈1140由缠绕成环形形状的导电线形成。工作线圈1140可由单束或若干束铜或其它导电线形成。当工作线圈1140由若干束导电线形成时,使每一束绝缘。
工作线圈1140通过施加至工作线圈1140的电流来形成磁场或磁场线。第一盖1131接收由工作线圈1140形成的磁场线的效应来生成热量。
由于通过工作线圈1140来对热水箱1130进行感应加热,所以维持在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之间的预定距离是很重要的。间隔物1151、1152被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之间以维持在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之间的预定距离。
间隔物1151、1152可需要下述的六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可为:即使当通过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对间隔物1151、1152加压时,间隔物1151、1152也能在工作线圈1140和热水箱1130之间维持恒定的距离。为了准确控制感应加热,上文中已经说明应恒定地维持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在间隔物1151、1152被布置在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状态中,当间隔物1151、1152的一个表面被紧密附接至热水箱1130并且间隔物1151、1152的另一表面被紧密附接至工作线圈1140时,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由间隔物1151、1152的厚度确定。
如果间隔物1151、1152通过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加压并弹性变形,那么间隔物1151、1152的厚度可能小于加压程度,并且不能恒定地维持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当由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加压时,间隔物1151、1152也应当维持原有的厚度,而不发生变形。
如果间隔物1151、1152具有适合的强度,那么即使当由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加压时,间隔物1151、1152也可维持原有的厚度,而不发生弹性变形。因此,间隔物1151、1152的第一个条件具有如下相同的含义:即便在由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加压的情况下,间隔物1151、1152也应具有不发生变形的强度。
第二个条件可为:间隔物1151、1152可维持在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电绝缘。将电流施加至工作线圈1140以进行感应加热。然而,当通过热水箱1130来传导施加至工作线圈1140的电流时,电流对热水箱1130的感应加热造成影响。这是因为感应加热是使用通过金属的电阻生成的焦耳加热来进行的加热。
当没有维持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电绝缘时,难以准确控制对热水箱1130的感应加热。由于间隔物1151、1152被布置在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所以间隔物1151、1152应由电绝缘体形成。
第三个条件可为:间隔物1151、1152可抑制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热传递。当电流流经工作线圈1140时,工作线圈1140生成热量,并且由工作线圈1140感应加热的热水箱1130也生成热量,从而存在由于由两个加热元件的过度加热引起着火的危险。
此外,基于由温度感应器1181测得的温度来控制感应加热模块1100。当温度传感器1181受到太多元件的影响时,感应加热模块的准确控制会逐渐劣化,因此,对温度传感器1181产生影响的元件的数目可优选为小,以准确地控制感应加热模块1100。
然而,当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热传递不受抑制时,对由温度传感器1181测得的温度产生影响的元件的数目大,因此,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准确控制逐渐劣化。由于间隔物1151、1152被布置在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所以间隔物1151、1152应抑制在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热传导。
第四个条件可为:间隔物1151、1152可由具有热阻的阻燃材料形成。间隔物1151、1152被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之间,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的温度向上增加至约150℃,因此,如果间隔物1151、1152不具有热阻,那么间隔物1151、1152会被热量损坏。
因此,间隔物1151、1152应由具有高达至少200℃至300℃的热阻的阻燃材料形成,从而不会在即使比加热过的工作线圈1140和感应加热过的热水箱1130的温度更高的温度下被损坏。
间隔物1151、1152可由云母、石英和玻璃中的任何一种形成,以满足第一个到第四个条件。即使当由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加压时,云母、石英或玻璃也可维持自身的厚度,并且云母、石英或玻璃是具有电绝缘、抑制热传导和充分热阻性质的阻燃材料。
此外,间隔物1151、1152可由硅(Si)形成,以满足第二个到第四个条件。硅是具有电绝缘、抑制热传导和充分热阻性质的阻燃材料。然而,当由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过度加压时,硅可能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只有在不由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过度加压时,硅才可以用作间隔物1151、1152的材料。
间隔物1151、1152的第五个条件可为:间隔物1151、1152可具有能使间隔物1151、1152经过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的结构。工作线圈1140由呈环形形状的导电线形成,并且工作线圈1140的一端从环形形状的内侧延伸并连接至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并且工作线圈1140的另一端从环形形状的外侧延伸并连接至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
间隔物1151、1152可形成为环形形状以与工作线圈1140对应,并且可包括第一部分1151a、1152a和第二部分1152b(被热水箱覆盖)以允许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都穿过间隔物1151、1152。第一部分1151a、1152a形成环形形状的一部分。第二部分1152b形成环形形状的剩余部分,并且第二部分1152b的宽度小于第一部分1151a、1152a的宽度。例如,第二部分1152b可分别在环形形状的内侧和外侧凹进,以具有比第一部分1151a、1152a更小的宽度。因此,在环形形状的内侧和外侧形成能够允许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穿过其中的间隙。工作线圈1140的一端穿过环形形状的内侧,且工作线圈1140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形状的外侧。
间隔物1151、1152的第六个条件可为:间隔物1151、1152可由能够实施工作线圈1140的冷却的结构形成。由于通过感应加热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量被传递至经过热水箱1130的液体,所以在热水箱1130上实现由液体引起的冷却。相反地,由于工作线圈被紧密附接至间隔物1151、1152和随后会进行说明的绝缘体1153,所以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被构造成抑制热传递,除了空气,工作线圈1140没有传递热量的目标。
因此,应设置能够允许工作线圈1140与空气充分形成接触的区域来实现工作线圈1140的冷却。间隔物1151、1152可包括用于允许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面向彼此的孔1151c、1152c。可在第一部分1151a、1152a上形成孔1151c、1152c,并且多个孔8145c可被设置和形成为以环形形状沿着间隔物1151、1152将多个孔8145c彼此分离。
工作线圈1140和热水箱1130被布置为在分离的位置处面向彼此,并且工作线圈1140和热水箱1130可通过孔1151c、1152c面向彼此。工作线圈1140与热水箱1130分离,因此工作线圈1140可通过孔1151c、1152c与空气形成接触。因此,孔1151c、1152c具有用于形成工作线圈1140与空气之间的接触区域的构造。
参考图2,净水器1000可包括风扇1033,且由风扇1033生成的风促进净水器1000内的空气流动。因此,当将由风扇1033生成的风通过孔1151c、1152c被传递至工作线圈1140时,与空气的自然对流相比,由风扇1033生成的风可进一步促进工作线圈1140的冷却。
可在其中设置多个间隔物1151、1152。例如,当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可被恒定地维持在3.5mm时,可在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布置三个厚度为1mm的间隙间隔物1151和一个厚度为0.5mm的间隔物1152。多个间隙间隔物8145应被布置成紧密附接至彼此以通过间隔物1151、1152的厚度来确定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距离。
绝缘体1153可被布置在间隔物1151、1152的基于工作线圈1140的相反侧。可以理解,绝缘体1153被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与将在下文进行说明的托架1160之间。绝缘体1153也可满足下述条件。但是,应当与间隔物1151、1152相似地维持间隙的条件不适用于绝缘体1153。
绝缘体1153可维持工作线圈1140与芯体1170之间的电绝缘。芯体1170被设置用于抑制电流的损失,并且,通常将铁氧体用作芯体1170的材料。因此,当将施加至工作线圈1140的电流传递至作为导电材料的铁氧体时,电流干扰芯体1170的正常操作。因此,绝缘体1153应由能够维持电绝缘的材料形成。
绝缘体1153可抑制工作线圈1140与托架1160之间的热传递。托架1160可通过注塑模具形成,并且注塑模制的产品通常不抗热。因此,当从工作线圈1140生成的热量被传递至托架1160时,托架1160可能被热量损坏。绝缘体1153应由能够抑制热传递的材料形成,以防止托架1160被热量损坏。
绝缘体1153可由具有热阻的阻燃材料形成。绝缘体1153应由具有热阻的阻燃材料形成的原因与间隔物1151、1152应由具有热阻的阻燃材料形成的原因相同。
绝缘体1153可由云母、石英、玻璃和硅(Si)中的任何一种形成,以满足第一个到第三个条件。云母、石英、玻璃和硅是具有电绝缘、抑制热传导和充分热阻性质的阻燃材料。例如,绝缘体1153可不需要与间隙维持相关联的条件,因此,硅可以用作绝缘体1153的材料,而不受任何限制。
绝缘体1153应具有能够允许绝缘体1153穿过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的结构。具有能够允许绝缘体1153穿过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的结构与具有能够允许间隔物1151、1152穿过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的结构相同。因此,绝缘体1153可以大体上具有与间隔物1151、1152相同的结构。
绝缘体1153形成为环形形状以与工作线圈1140对应,并且可包括第一部分1153a和第二部分1153b以允许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都穿过绝缘体1153。第一部分1153a构成环形形状的一部分。第二部分1153b形成环形形状的剩余部分,并且第二部分1153b的宽度小于第一部分1153a的宽度。例如,第二部分1153b可分别在环形形状的内侧和外侧凹进,以具有比第一部分1153a更小的宽度。因此,在环形形状的内侧和外侧形成能够允许工作线圈1140的两端都穿过其中的间隙。工作线圈1140的一端穿过环形形状的内侧,且工作线圈1140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形状的外侧。
绝缘体1153的特征在于绝缘体1153应由能够实施工作线圈1140的冷却的结构形成。绝缘体1153应由能够实施工作线圈1140的冷却的结构形成的原因与间隔物1151、1152应由能够实施工作线圈1140的冷却的结构形成的原因相同。与间隔物1151、1152相似,还在绝缘体1153上形成用于使空气与工作线圈1140相接触的孔1153c。
如上所述,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可满足除间隙维持条件以外的相似条件。因此,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可由相似的材料形成,并具有相似的结构。术语“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可以仅提供用于将它们彼此区分,但不必通过这些术语来将它们区分为完全不同的构造。
形成托架1160以将热水箱1130固定至净水器1000的本体的内侧。参考图4,第一主盖1087和托架1160的前表面形成有凸出部1087a、1087b、1162a和1162b。如果它们彼此对应,则可根据设计改变两个凸出部1087a、1087b(1162a、1162b)的位置,并且当将图4和图5彼此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凸出部的位置被改变。当将螺钉穿过托架1160的凸出部1162a、1162b插入主印刷电路板盖1087的凸出部1087a、1087b中时,将托架1160固定至净水器1000的本体的内部。托架1160被联接至热水箱1130,因此托架1160可将热水箱1130固定至净水器1000的本体的内部。
参考图5,通过将间隔物1151、1152、工作线圈1140和绝缘体1153置于托架1160和热水箱1130之间,将托架1160和热水箱1130彼此联接。在与热水箱1130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多个凸出部1161a、1161b、1161c、1161d。该多个凸出部1161a、1161b、1161c、1161d被布置为沿着与热水箱1130的边缘相对应的线彼此分离。热水箱1130和托架1160通过插入凸出部1161a、1161b、1161c、1161d中的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来彼此联接。
在热水箱1130与托架1160通过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彼此联接的状态下,热水箱1130的边缘被布置在每个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的头部与每个凸出部1161a、1161b、1161c、1161d之间。由于这种结构,热水箱1130可以在不具有用于螺钉紧固的额外的孔的情况下联接至托架1160。
当托架1160与热水箱1130通过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联接时,间隔物1151、1152的表面都通过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紧密附接。虽然如此,因为间隔物1151、1152被允许维持热水箱1130和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间隙,所以托架1160和热水箱1130可通过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联接。
如果在通过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将托架1160联接至热水箱1130的过程期间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间隙减小,则可能无法准确控制感应加热。然而,间隔物1151、1152可以以预定距离维持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间隙,因此托架1160和热水箱1130可通过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联接,由此在感应加热的控制方面上不会造成问题。
托架1160可包括基部1168,并且上述的两个凸出部1161a、1161b、1161c、1161d、1162a、1162b沿着基部1168的边缘形成。多个热水箱支撑部1163从基部1168突出,以支撑热水箱1130。热水箱支撑部1163可形成为沿着与热水箱1130的边缘对应的线彼此分离。当基于距热水箱1130的中心的距离将热水箱1130的边缘划分为外侧和内侧时,将外侧通过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固定至凸出部1161a、1161b、1161c、1161d,并且内侧由热水箱1130支撑。
托架1160可包括布置为放射形状的多个芯体容纳部1164。芯体容纳部1164被形成为在远离绝缘体1153的方向上凹进。分别将多个芯体1170插入芯体容纳部1164中。
芯体1170被设置用于抑制电流的损失,从而起到屏蔽磁场线的作用。如上所述,可将铁氧体用作芯体1170的材料。
温度传感器1181被构造成测量在热水箱1130中加热的液体的温度。在托架1160上形成被形成为容纳温度传感器1181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1165,并将温度传感器1181插入温度传感器容纳部1165中。具有环形形状的工作线圈1140的中心是空的,因此可将温度传感器1181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的中心处(或环形形状的内侧)。
如图4所示,将由温度传感器1181测得的温度提供至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和控制模块1080。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1110和控制模块1080基于在温度传感器1181上测得的液体的温度来确定是否执行额外的加热或暂停加热。换言之,可基于在温度传感器1181上测得的温度来确定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输出。对于温度传感器1181,可使用热敏电阻。
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是用于在热水箱1130内的液体过度过热时阻断感应加热模块1100的电力的安全装置。与温度传感器1181被归类为恢复传感器(return sensor)相反,由于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一经操作就应被更换,所以可将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归类为非恢复传感器(non-return sensor)。
在托架1160上形成被形成为容纳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的过热保护熔断器容纳部1166,并且将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插入过热保护熔断器容纳部1166中。与温度传感器1181相似,可将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布置在工作线圈1140的中心处(或环形形状的内侧)。
托架1160可包括位置固定部1167。可通过沿着与工作线圈1140的环形内周界相对应的线从基部1168突出来形成该位置固定部1167,以固定工作线圈1140、间隔物1151、1152以及绝缘体的位置,从而支撑它们的内周界。可在其中设置位置固定部1167,并且将位置固定部1167布置为彼此分离。
工作线圈1140、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的位置通过托架1160的位置固定部1167来固定,并且工作线圈1140、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通过联接至托架1160的热水箱1130彼此紧密附接。因此,即使在没有任何额外的固定结构或密封剂来以预定距离维持热水箱1130与工作线圈1140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也可固定工作线圈1140、间隔物1151、1152和绝缘体1153的位置。
此外,利用密封剂的联接结构可根据过程呈现不同的操作结果,并且根据操作结果,在控制感应加热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因此,利用密封剂的联接结构具有对于批量生产不利的结构。然而,本公开所公开的利用螺钉1800a、1800b、1800c、1800d的联接结构不会根据过程呈现不同的操作结果,并且具有对于批量生产有利的结构。
硅盖1183被联接至托架1160以覆盖温度传感器1181和过热保护熔断器1182。硅盖1183可被构造成包围位置固定部1167的外周表面。硅盖1183可包括孔,以有效地测量温度传感器1181的温度。
图6示出示例连接器1370的横截面视图。
示例连接器1370可包括热水进口1371、热水出口1372和安全出口1373。
热水进口1371被连接至热水箱1130的出水管1132b(参考图5)。从热水箱1130生成的热水通过热水箱1130的出水管1132b排出。连接器1370的热水进口被连接至出水管1132b,因此将通过出水管1132b从热水箱1130排出的热水通过热水进口1371引入连接器1370中。
热水出口1372被连接至热水出口阀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由于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被连接至热水出口1372和连接器1370的出水部1020,所以可以理解,热水出口1372通过下游侧热水管路1701连接至出水部1020。热水出口1372可在面向热水进口1371的方向上形成,但本公开可以不必限于此。
安全出口1373可形成在从热水进口1371与热水出口1372之间的出水通道分支出的通道上。安全管路1702被连接至安全出口1373,并且安全阀1360被连接至安全管路1702。
温度传感器1380被联接至连接器1370。连接器1370可包括孔1374,孔1374被形成以允许温度传感器1380穿过孔1374。将温度传感器1380的端部穿过孔1374并暴露于热水。电缆1381被连接至温度传感器1380,并且电缆1381被连接至感应加热模块1100或控制模块1080的各种印刷电路板中的一个。温度传感器1380通过电缆1381接收电力。
温度传感器1380可被划分为第一部分1380a和第二部分1380b。
第一部分1380a以比孔1374的尺寸小的尺寸形成,以插入孔1374中。第一部分1380a的周界表面暴露于经过连接器1370的热水。
第二部分1380b从第一部分1380a形成台阶。第二部分1380b以比孔1374的尺寸大的尺寸形成,以与孔1374的周界接合。因此,当以台阶的形式位于第一部分1380a和第二部分1380b之间的部分紧密附接至孔1374的周界时,可将第一部分1380a的端部准确地布置在设计位置处。
连接器1370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支撑部1375。温度传感器支撑部1375可通过从孔1374的周界突出而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围绕温度传感器1380。如图6所示,温度传感器支撑部1375可被形成为与安全出口1373平行,但本公开不必限于此。
由于温度传感器支撑部1375支撑温度传感器1380,所以可以实现温度传感器1380的固定,由此防止温度传感器1380从连接器1370释放。
连接器1370可包括O形环1376。由于温度感应器1380的第一部分1380a被插入连接器1370的孔1374中,所以热水可通过存在于第一部分1380a与孔1374的周界之间的间隙而泄漏。O形环1376围绕温度传感器1380以防止热水在温度传感器1380与温度传感器支撑部1375之间泄漏。
净水器1000可包括连接至连接器1370的连接部1122a以固定连接器1370。形成有连接部1122a的物体可根据设计而变化。参考图4,连接部1122a可形成在感应加热印刷电路板盖1122上,但本公开不必限于此。
连接部1122a可包括基座1122a1、在基座1122a1上形成的第一孔1122a2和第二孔1122a3。
第一孔1122a2允许紧固至连接器1370的螺钉1378的轴穿过第一孔1122a2。螺钉1378的头部与第一孔1122a2的周界接合。
与第一孔1122a2相似,第二孔1122a3也可以形成在基座1122a1上,以允许温度传感器1380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孔1122a3。温度传感器1380的固定可由第二孔1122a3的周界和温度传感器支撑部1375来实现。
前述的净水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对每个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进行选择性地结合或修改。
根据前述的本公开,可在更靠近热水出口阀的位置处安设连接器,温度传感器可被联接至连接器,从而使用在温度传感器处测得的热水的温度来准确实施感应加热的控制。在感应模块与实际测量位置之间的水温差可以很小,因此温度传感器可为感应加热的准确控制提供基础。
根据本公开,实际测得的温度可被用于感应加热控制而估计或补偿在温度传感器处测得的热水的温度。
由本公开提出的连接器可在不必将连接器安设得更靠近出水部的情况下,防止或阻止残余水的生成,并且本公开提出的连接器可被安全地安设在热水箱上。例如,安全管路可连接至连接器以防止由于超压而引起的净水器的损坏。

Claims (19)

1.一种净水器,包括:
热水箱,所述热水箱被构造成接收水,并且所述热水箱被构造成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所接收到的水;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至少部分地暴露于所述净水器的外侧,并且所述出水部被构造成排出已经在所述热水箱中加热的热水;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出水部,并且所述热水管路限定将来自所述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所述出水部的出水通道;
热水出口阀,所述热水出口阀位于所述热水管路处,并且所述热水出口阀被构造成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热水管路;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至所述热水箱的出水管的热水进口,并且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至所述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以及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被构造成测量经过所述连接器的热水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定位成离所述热水箱比离所述热水出口阀更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热水出口阀与所述热水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热水箱的所述出水管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限定一孔,所述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端部穿过所述孔并暴露于热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具有: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小于所述孔的尺寸的第一横截面,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插入所述孔中,并且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暴露于经过所述连接器的热水;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以台阶的形式径向伸出,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大于所述孔的尺寸的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台阶部在孔的周围接触所述连接器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限定从所述孔的周界突出的温度传感器支撑部;并且
所述温度传感器支撑部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O形环,所述O形环围绕所述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O形环被构造成阻止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支撑部之间的热水的泄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构造成接收所述连接器,并且所述连接部被构造成将所述连接器固定至所述净水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限定:
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被构造成接收螺杆轴,所述螺杆轴被构造成将所述连接器紧固至所述连接部;以及
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安全出口,所述安全出口位于所述连接器处,所述安全出口从所述出水通道分支,并且所述安全出口位于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热水出口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进一步包括:
排水部,所述排水部限定通向所述净水器的外侧的排水通道;
安全管路,所述安全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安全出口和所述排水部;以及
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安全管路处,并且所述安全阀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净水器的水通道中的压力增加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而打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安全出口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热水进口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感应加热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热水的温度来进行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热水进口在所述连接器的内侧具有台阶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热水出口在所述连接器的内侧具有台阶部。
18.一种净水器,包括:
热水箱,所述热水箱被构造成接收水,并且所述热水箱被构造成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水;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暴露于所述净水器的外侧,并且所述出水部被构造成排出从所述热水箱加热的热水;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出水部,并且所述热水管路限定将来自所述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所述出水部的出水通道;
热水出口阀,所述热水出口阀位于所述热水管路处,并且所述热水出口阀被构造成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热水管路;
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净水器的水通道中的压力增加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而打开;以及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热水进口,所述热水进口被连接至所述热水箱的出水管;
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被连接至所述热水管路;以及
安全出口,所述安全出口被连接至所述安全阀。
19.一种净水器,包括:
热水箱,所述热水箱被构造成接收水,并且所述热水箱被构造成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水;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暴露于所述净水器的外侧,并且所述出水部被构造成排出从所述热水箱加热的热水;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出水部,并且所述热水管路限定将来自所述热水箱的热水连通至所述出水部的出水通道;
热水出口阀,所述热水出口阀位于所述热水管路处,并且所述热水出口阀被构造成基于控制命令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热水管路;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被构造成测量所述热水箱与所述出水部之间的水温。
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净水器的水通道中的压力增加到安全基准压力以上而打开;以及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热水进口,所述热水进口被连接至所述热水箱的出水管;
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被连接至所述热水管路;
孔,所述孔被构造成接收温度传感器;以及
安全出口,所述安全出口被连接至所述安全阀。
CN201710303838.1A 2016-05-04 2017-05-03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Active CN107440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55539 2016-05-04
KR1020160055539A KR102637684B1 (ko) 2016-05-04 2016-05-04 유도 가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0515A true CN107440515A (zh) 2017-12-08
CN107440515B CN107440515B (zh) 2023-03-28

Family

ID=6024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3838.1A Active CN107440515B (zh) 2016-05-04 2017-05-03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267535B2 (zh)
KR (1) KR102637684B1 (zh)
CN (1) CN1074405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943A (zh) * 2021-08-31 2022-03-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路系统和具有它的多功能饮水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3478B1 (ko) 2015-08-21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2637684B1 (ko) * 2016-05-04 2024-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KR102014392B1 (ko) * 2018-01-11 2019-08-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626646B1 (ko) * 2018-10-10 2024-01-19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2042579B1 (ko) * 2018-11-19 2019-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20200124130A (ko) * 2019-04-23 2020-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출수장치
KR20200124131A (ko) * 2019-04-23 2020-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출수장치
KR102534787B1 (ko) * 2021-01-08 2023-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210A (zh) * 2001-12-04 2006-06-21 Smc株式会社 流速控制装置
CN201271147Y (zh) * 2008-09-19 2009-07-15 傅永旺 具有平衡式单向减压阀的饮水机
CN201652876U (zh) * 2010-03-15 2010-11-24 昆明顶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水器隔热水箱
CN102136461A (zh) * 2009-12-25 2011-07-27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液体冷却式散热器
CN202005629U (zh) * 2011-01-14 2011-10-12 张军才 饮水机电磁加热装置
US20130105513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with chilled water dispenser
CN203168879U (zh) * 2013-03-29 2013-09-04 济南好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机
US8636174B1 (en) * 2010-12-22 2014-01-28 Food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mpany, Inc. On-demand temperature controlled water dispenser and method
CN204378898U (zh) * 2014-12-30 2015-06-10 天津施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饮水机装置
CN104840101A (zh) * 2015-06-12 2015-08-19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温即热式饮水机
CN204626874U (zh) * 2015-05-22 2015-09-09 黑龙江远东木业有限公司 梯形榫槽拼接的竹节形木地板
CN204839176U (zh) * 2015-08-26 2015-12-09 平湖市科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饮水机的管式双电磁加热装置
CN204944059U (zh) * 2015-07-16 2016-01-06 薛皖东 一种以太阳能光热技术为基础的菊花烘干装置
CN105507442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同济大学 一种鱼骨型全钢制屈曲约束支撑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625A (en) * 1974-03-25 1976-02-03 Pollutant Separation, Inc.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JPS59106777A (ja) * 1982-12-06 1984-06-20 N T C Kogyo Kk 給湯器における自動湯温調節バルブ
US5293446A (en) * 1991-05-28 1994-03-08 Owens George G Two stage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electric water heating tank
AUPM448394A0 (en) * 1994-03-15 1994-04-14 Zip Heaters (Australia) Pty Limited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continuous boiling water units
CN2449118Y (zh) * 2000-11-01 2001-09-19 利民(番禺南沙)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电磁热水器
GB2450276B (en) * 2006-04-06 2011-08-24 Braathen Thor F Valve arrangement
US8231064B2 (en) * 2007-07-02 2012-07-31 Grundfos Pumps Corporation Water control fixture having auxiliary functions
CA2639260A1 (en) * 2008-04-18 2009-10-18 Sang Pil Choi Separable hot water tank
KR20120111880A (ko) * 2011-03-31 2012-10-11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복수의 유로전환이 가능한 출수코크
KR20130035546A (ko) * 2011-09-30 2013-04-09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직수식 정수기
IL217213A (en) * 2011-12-26 2014-06-30 Yehuda Forte Water facility that includes a cleaning mechanism
KR101906340B1 (ko) * 2011-12-30 2018-10-11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온수공급장치 및 온수공급방법
FR3009609B1 (fr) * 2013-08-09 2018-11-23 Winslim Procede de gestion du chauffage d'eau dans une cuve d'un chauffe-eau
KR101488472B1 (ko) * 2013-08-23 2015-02-03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믹싱밸브를 이용한 배열환수온도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160213193A1 (en) * 2013-09-23 2016-07-28 Gino Creation Co., Ltd. Beverage preparation apparatus with central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supply
KR101594243B1 (ko) * 2014-05-23 2016-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20160001614A (ko) * 2014-06-26 2016-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전제품
US20170003153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ater heater appliance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water draws in a water heater appliance
IES86813B2 (en) * 2015-08-14 2017-08-09 Climote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hot water in a hot water storage tank heating system
KR101803873B1 (ko) * 2015-08-21 2017-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모듈
US20170145669A1 (en) * 2015-10-19 2017-05-25 Michael Edward Klicpera Apparatus for Recycling Water for a Shower or Bath
KR101770481B1 (ko) * 2015-11-30 2017-09-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2637684B1 (ko) * 2016-05-04 2024-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US10160631B2 (en) * 2016-06-23 2018-12-25 Cardom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ne or more liquids from 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US20180163992A1 (en) * 2016-12-13 2018-06-14 Barry Lynn Butler Adapter system and electric heaters for insertion into water tank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210A (zh) * 2001-12-04 2006-06-21 Smc株式会社 流速控制装置
CN201271147Y (zh) * 2008-09-19 2009-07-15 傅永旺 具有平衡式单向减压阀的饮水机
CN102136461A (zh) * 2009-12-25 2011-07-27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液体冷却式散热器
CN201652876U (zh) * 2010-03-15 2010-11-24 昆明顶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水器隔热水箱
US8636174B1 (en) * 2010-12-22 2014-01-28 Food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mpany, Inc. On-demand temperature controlled water dispenser and method
CN202005629U (zh) * 2011-01-14 2011-10-12 张军才 饮水机电磁加热装置
US20130105513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with chilled water dispenser
CN203168879U (zh) * 2013-03-29 2013-09-04 济南好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机
CN204378898U (zh) * 2014-12-30 2015-06-10 天津施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饮水机装置
CN204626874U (zh) * 2015-05-22 2015-09-09 黑龙江远东木业有限公司 梯形榫槽拼接的竹节形木地板
CN104840101A (zh) * 2015-06-12 2015-08-19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温即热式饮水机
CN204944059U (zh) * 2015-07-16 2016-01-06 薛皖东 一种以太阳能光热技术为基础的菊花烘干装置
CN204839176U (zh) * 2015-08-26 2015-12-09 平湖市科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饮水机的管式双电磁加热装置
CN105507442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同济大学 一种鱼骨型全钢制屈曲约束支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943A (zh) * 2021-08-31 2022-03-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路系统和具有它的多功能饮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25582A (ko) 2017-11-15
US20190170395A1 (en) 2019-06-06
US10830493B2 (en) 2020-11-10
US20170321927A1 (en) 2017-11-09
US10267535B2 (en) 2019-04-23
CN107440515B (zh) 2023-03-28
KR102637684B1 (ko) 202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0515A (zh)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CN107445331A (zh) 感应加热模块和具有感应加热模块的净水器
CN106468474B (zh) 感应加热模块和水分配器
CN106963241B (zh) 净水器
AU2017279774B2 (en) Coffee-Making Machine With Semi-External High Voltage Halogen or Infrared Heating Element
US6283067B1 (en) Potable water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CN107445217A (zh) 净水器
KR102381086B1 (ko) 냉각수 히터
US8242421B2 (en) Dual heating system using microwave energy
JP2007007950A (ja) 金型温度調節装置
JP2018504574A (ja) 高省エネを特徴とし、流体残留の石炭粒子の除去用精密濾過装置の上流側と、ノズルあるいは閉回路の下流側との間に設置される毛管近接ヒーター
US20180264914A1 (en) Vehicular heating device and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pump provided therein
KR101576830B1 (ko) 온수탱크
CN102369404B (zh) 供水装置
CN108314098A (zh) 净水器和净水器用热水箱
CN203744206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KR102043952B1 (ko) 유도 가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KR102043953B1 (ko) 유도 가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KR101121084B1 (ko) 중수형 원자로
KR100487815B1 (ko) 냉장고의 온수공급장치
KR101405519B1 (ko) 온수탱크
JP5732210B2 (ja) 熱交換装置
LV12834B (en) Running-water boiler
JP5732211B2 (ja) 熱交換装置
CN100529613C (zh) 冰箱的分配器用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