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9140A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9140A
CN107439140A CN201710403143.0A CN201710403143A CN107439140A CN 107439140 A CN107439140 A CN 107439140A CN 201710403143 A CN201710403143 A CN 201710403143A CN 107439140 A CN107439140 A CN 107439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gregate
moving knife
knife
stalk
united re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31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9140B (zh
Inventor
山内树
山内一树
富永俊夫
山本洋也
池田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10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763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238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6738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39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9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9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9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4Mowing 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0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7Control 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联合收割机,其难以发生收割残留。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17a、17b)的固定刀集合体(17);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18a),并相对于固定刀集合体(17)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对于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18)以交替地位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和下侧的状态、且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错位的状态,沿着机体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固定刀集合体以及多个可动刀集合体。
另外,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割取种植谷秆并向后方的脱粒装置输送的割取处理部,在割取处理部中,具备向脱粒装置输送割取谷秆的谷秆输送装置、检测利用谷秆输送装置输送的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这样的联合收割机,已公知的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切断种植谷秆的推子型的切断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为“割取装置”)。
该切断装置具备: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在专利文献1中为“齿”)的固定刀集合体(在专利文献1为“固定刀”)、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的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在专利文献1中为“可动刀”)。而且,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均在固定刀集合体的上方滑动,并且相对于固定刀集合体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
另外,上述联合收割机利用秆长检测装置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并进行例如将对于脱粒装置的进入深度(脱粒深度)调整为适当的状态的脱粒深度调节处理。而且,在现有技术中,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构成为,在装置本体部分具备一对摆动式的传感器臂,这一对传感器臂接触地作用于割取谷秆的穗梢侧部位并检测秆长,装置本体部分在位置固定状态下支承于支承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1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527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在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的突出的部分中需要确保能够防止在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的相互干扰的大小的间隔。
而且,在确保该间隔的情况下,在与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的突出部分对应的位置处,产生设置一个尺寸大的割刀作为特殊的固定刀的需要。以下将该割刀称为“大型受刀”。
实际上,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在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的突出部分的上方,设有大型受刀(在专利文献1中为“固定刀”)。而且,在该联合收割机中,能够通过左右一对可动刀集合体的突出部分和大型受刀切断种植谷秆。
但是,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存在通过大型受刀推倒种植谷秆,推倒的种植谷秆不被切断,从而发生收割残留。
另外,在执行所述脱粒深度调节处理时,需要通过秆长检测装置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但是,根据种植谷秆的生长状态或驾驶员的熟练度等在割取作业时的作业条件,存在驾驶员希望不要执行上述这样的脱粒深度调节处理的情况。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装置本体部分在位置固定状态下支承于支承架,因此秆长检测装置的传感器臂总是接触地作用于输送的割取谷秆。由于像这样的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是接触地作用于输送的割取谷秆的穗梢侧的秆长检测装置,因此可能有由该接触作用引起的谷粒从割取谷秆分离并排出到地面上从而变得浪费的风险。另外,还存在秆长检测装置成为输出割取谷秆时的输送阻力,从而妨碍割取谷秆的顺利输送等不利之处。即,由于即使在驾驶员不希望执行脱粒深度调节处理的情况下,秆长检测装置也会与割取谷秆接触,因此存在妨碍脱粒或输送等不利的一面。
因此,希望的是,能够通过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而进行脱粒深度调节处理,并且在不需要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情况下,避免在割取谷秆输送中的脱粒或妨碍割取谷秆的输送等不利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难以发生收割残留的联合收割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的固定刀集合体,
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并相对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多个可动刀集合体,
对于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中相邻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以交替地位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和下侧的状态、且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错位的状态,沿着机体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即使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彼此相互向靠近的方向移动,也不会相互干扰。因此,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在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之间,不需要确保用于防止干扰的间隔。由此,能够省略大型受刀。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避免通过大型受刀推倒种植谷秆,推倒的种植谷秆不被切断,从而发生收割残留的事态。即,难以发生收割残留。
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是,
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中,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比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中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小。
在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存在泥土附着的情况。而且,在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中,在与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内,通过可动刀集合体的滑动,泥土被扫落。但是,在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中,在与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内,泥土不被扫落地堆积。
此处,根据上述的结构,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中与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变得较窄。由此,能够使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中泥土的堆积范围变窄。
另外,想到的是,通过泥土从下侧朝向固定刀集合体和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飞来,在固定刀集合体和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的间隙在塞满泥土的事态。
此处,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较小,因此即使在上述的间隙中塞满泥土的情况下,塞满泥土的范围也变得较小。
因此,能够减小在泥土塞满上述间隙的情况下,由塞满的泥土而产生的割刀的磨损或对于可动刀集合体的往复运动的负荷等不良影响。
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是,
具备从上侧覆盖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部分中的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的罩部件,
所述罩部件与所述可动刀集合体连结,所述可动刀集合体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并且与所述罩部件相邻,
所述罩部件与所述可动刀集合体一体地往复运动,所述可动刀集合体与所述罩部件相邻。
根据该结构,通过罩部件防止泥土附着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而且,由于罩部件往复运动,因此即使泥土附着于罩部件,罩部件也能够摇落附着的泥土。
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是,构成为,
在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部分中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内,不形成刀,并具备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类似割刀的类似刀集合体,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连结,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一体地往复运动。
根据该结构,在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中与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内,通过可动刀集合体的滑动而扫落泥土。另外,在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中与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对应的范围内,通过类似刀集合体的滑动而扫落泥土。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泥土变得难以遍及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表面的大致所有区域地堆积。
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是,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构成为,在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侧,比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少一个以上的割刀。
根据该结构,在类似刀集合体中,在距离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近的一侧,割刀的个数变少。因此,在各可动刀集合体往复运动时,即使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和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移动并在俯视观察时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和类似刀集合体相互干扰。
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是,
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中具备第一可动刀集合体、第二可动刀集合体第三可动刀集合体,
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
所述第三可动刀集合体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以位于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和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之间的状态,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的下侧,
具备向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传递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向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传递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向所述第三可动刀集合体传递来自于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的任意一方的动力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
根据该结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的传递对象变为位于比固定刀集合体靠向上侧。因此,容易将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配置为比固定刀集合体靠向上侧。因此,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不会过于接近田地的地面,从而使两个动力传递机构变得难以与田地干扰。
而且,由于通过第三动力传递机构向第三可动刀集合体传递来自于第一可动刀集合体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的任意一方的动力,因此即使不设置第三可动刀集合体专用的动力传递机构,仅从动力源向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输入动力,就能够使第一可动刀集合体、第二可动刀集合体、第三可动刀集合体往复运动。
另外,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下几点:
具备割取种植谷秆并向后方的脱粒装置输送的割取处理部,
在所述割取处理部中,具备向所述脱粒装置输送割取谷秆的谷秆输送装置、检测利用所述谷秆输送装置输送的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
所述秆长检测装置设置为能够切换为对利用所述谷秆输送装置输送的割取谷秆起检测作用的作用状态、和避开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从而对割取谷秆不起检测作用的非作用状态。
根据本发明,在为了执行脱粒深度调节处理而需要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情况下,将秆长检测装置事先切换为作用状态。其结果,在割取作业中,能够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并将对于脱粒装置的脱粒深度调整为适当的状态。
在不执行上述这样的脱粒深度调节处理时,或在利用手动操作而调整脱粒深度时等不需要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情况下,将秆长检测装置事先切换为非作用状态。在非作用状态中,由于秆长检测装置避开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因此即使在割取作业中割取谷秆也不会接触秆长检测装置。其结果,不会发生在割取谷秆的输送中接触秆长检测装置而脱粒、或妨碍割取谷秆的输送。
因此,变得能够通过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而进行脱粒深度调节处理,并且在不需要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在割取谷秆的输送中的脱粒、或妨碍割取谷秆的输送等不利之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
所述秆长检测装置在所述作用状态下,将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作为基端部以呈悬臂状延伸的状态设于机体横向宽度方向外侧,并且,设置为能够通过围绕设于所述基端部的转动轴心转动而切换为所述作用状态和所述非作用状态。
根据本结构,秆长检测装置能够通过围绕转动轴心转动从而切换为作用状态和非作用状态。由于通过转动操作切换,因此与例如通过暂时拆卸以后再次安装从而切换为作用状态和非作用状态的结构等相比,能够在麻烦较少的状态下进行切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秆长检测装置围绕作为所述转动轴心的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转动而切换为所述作用状态和所述非作用状态。
根据本结构,由于秆长检测装置构成为围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转动,因此即使在作用状态和非作用状态之间切换也不会在上下方向上较大地突出。其结果,能够不在上下方向上使用较大设置空间地紧凑地配备,从而不会阻碍搭乘并驾驶的驾驶员在目视机体前方侧时的辨识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摩擦式的位置保持机构,该位置保持机构允许所述秆长检测装置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的转动操作,并且分别在所述作用状态以及所述非作用状态下能够对所述秆长检测装置进行位置保持。
根据本结构,由于位置保持机构是通过摩擦力而对秆长检测装置进行位置保持的位置保持机构,因此不需要例如用于使秆长检测装置分别在作用状态和非作用状态下位置固定的复杂的结构,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而对应。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
在所述割取处理部中,具备:将倒伏的种植谷秆扶起为纵向姿态的多个扶禾装置、连结多个所述扶禾装置的彼此的上部的上部侧连结架、将所述割取处理部整体围绕后上部侧的横向轴心自由上下摆动地支承的前后朝向的支承架、以绕过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的上方的状态横跨所述支承架的后上部侧部位和所述上部侧连结架的上方迂回框架,
在所述上方迂回框架中,具备将所述秆长检测装置自由转动地支承的支承部件。
根据本结构,通过连结多个扶禾装置的彼此的上部的上部侧连结架、支承割取处理部整体的前后朝向的支承架、横跨两者地设置的上方迂回框架等,形成从侧面观察时大致环状地相连的支承构造体,从而能够牢固地支承割取处理部。而且,能够有效地利用经过像这样的支承构造体中的谷秆输送装置的上方的上方迂回框架,稳定地支承秆长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收割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截面向视图。
图5是图3的V-V截面向视图。
图6是表示刀部的结构的分解俯视图。
图7是表示刀部的结构的分解俯视放大图。
图8是表示刀部的结构的平面放大图。
图9是固定刀集合体以及可动刀集合体的纵剖正视图。
图10是刀部的纵剖正视图。
图11是纵向扶禾装置以及第二分禾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纵向扶禾装置以及第二分禾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刀部的结构的分解俯视图。
图14是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固定刀集合体、可动刀集合体、类似刀集合体的纵剖正视图。
图15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16是割取处理部的侧视图。
图17是割取处理部的俯视图。
图18是秆长检测装置配设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脱粒深度控制的方块图。
图20是秆长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图21是秆长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秆长检测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23表示秆长检测装置的安装状态的部分切开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联合收割机
15 第一动力传递机构
16 第二动力传递机构
17 固定刀集合体
18 可动刀集合体
17a、17b、18a 割刀
33 罩部件
181 第一可动刀集合体
182 第二可动刀集合体
183 第三可动刀集合体
186 类似刀集合体
186a 类似割刀
b1 埋头镙钉(第三动力传递机构)
b3 螺栓(第三动力传递机构)
3' 割取处理部
4' 脱粒装置
14' 扶禾装置
16' 谷秆输送装置
21' 支承架
25' 上部侧连结架
27' 上方迂回框架
32' 秆长检测装置
32a' 基端部
40' 支承部件
44' 位置保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中,基于附图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以及图2中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作为“前”、箭头B的方向作为“后”、将图2、图3、图6、图9、图13、图14中所示的箭头L的方向作为“左”、箭头R的方向作为“右”。另外,将图1、图9、图14中所示的箭头U的方向作为“上”、箭头D的方向作为“下”。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联合收割机1具备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2。联合收割机1能够通过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2自力推进。另外,在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2的前方,设有收割稻、麦等田地的种植谷秆的收割部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割部3收割为六根。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联合收割机1的前部右侧,设有驾驶部4。在驾驶部4的下方侧,具备作为联合收割机1的动力源的发动机(未图示)。另外,如图2所示,驾驶部4具有驾驶座席4a。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联合收割机1的后部左侧,设有脱粒装置5。另外,在联合收割机1的后部右侧,设有谷粒箱6。
利用收割部3收割的谷秆向脱粒装置5输送。谷秆在脱粒装置5中脱粒处理。通过脱粒处理而获得的谷粒存储于谷粒箱6。存储于谷粒箱6的谷粒根据需要而通过谷粒排出装置7向机外排出。
〔收割部的结构〕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收割部3具有第一分禾器9、第二分禾器10、横向扶禾装置11、纵向扶禾装置12、切断装置13。
伴随联合收割机1的前进,第一分禾器9以及第二分禾器10将种植谷秆分禾。被分禾的种植谷秆被横向扶禾装置11以及纵向扶禾装置12扶起。被扶起的种植谷秆被切断装置13切断。
像这样,收割部3收割种植谷秆。
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收割部3具备左右一对外侧分禾架21。左右一对外侧分禾架21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延伸。另外,横跨左右一对外侧分禾架21的彼此的后侧部分地设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承架19。进一步地,以从支承架19的较长方向的多个部位朝向机体前方延伸出来的状态,设有多个内侧分禾架2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省略多个内侧分禾架26的图示。
〔切断装置的结构〕
如图3所示,切断装置13具备刀部14、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如图4以及图5所示,刀部14相对于支承架19围绕左右横向轴心P1自由上下摆动自在地被支承。遍及从刀部14的下部向机体前方延伸出来的固定臂20的延伸端侧和附设于外侧分禾架21以及内侧分禾架26的固定用部件22地装备螺栓23,通过将固定臂20的前方延伸端侧与固定用部件22连结,刀部14以所希望的安装姿态相对于支承架19固定。
通过解除固定臂20相对于固定用部件22的螺栓23的连结,允许刀部14围绕左右横向轴心P1的上下摆动,从而能够稍微上下地变更刀部14的装备姿态。
如图3至图6所示,刀部14具备固定刀集合体17以及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固定刀集合体17相对于机体固定。另一方面,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移动的状态而设置。
另外,如图6所示,固定刀集合体17作为在机体左右方向的排列的多个割刀,具备通常割刀17a以及两个特殊刀17b。另外,可动刀集合体18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18a。
如图6所示,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具备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
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另外,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之间。即,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邻。另外,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邻。
像这样,对于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18以交替地位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和下侧的状态、且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错位的状态,沿着机体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
如从图6至图8所示,特殊刀17b比通常割刀17a更向后方长地延伸。另外,如图9所示,构成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多个割刀18a具有上边为短边且下边为长边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由此,刀尖形成于下表面侧。
另外,构成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的多个割刀18a具有上边为长边且下边为短边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由此,刀尖形成于上表面侧。
另外,在构成固定刀集合体17的多个通常割刀17a中,位于两个特殊刀17b之间的通常割刀17a具有上边为短边且下边为长边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由此,刀尖形成于下表面侧。另一方面,其他的通常割刀17a具有上边为长边且下边为短边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由此,刀尖形成于上表面侧。
两个特殊刀17b均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截面。而且,在机体右侧的特殊刀17b中,在上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右侧,在下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左侧。另一方面,在机体左侧的特殊刀17b中,在上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左侧,在下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右侧。
另外,如图6所示,构成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的多个割刀18a的后侧部分固定于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刀杆41。构成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多个割刀18a的后侧部分固定于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刀杆42。构成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的多个割刀18a的后侧部分固定于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刀杆43。构成固定刀集合体17的多个通常割刀17a以及两个特殊刀17b的后侧部分固定于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刀杆44。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切断装置13中,设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件32。而且,位于两个特殊刀17b之间的通常割刀17a经由引导部件32固定于第四刀杆44。
另外,如图8所示,两个特殊刀17b通过特殊刀用螺栓b4紧固在引导部件32上。需要说明的是,图8表示将图7中所示的各部件组装后的部件的结构。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的长度分别为Y1、Y2、Y3。而且,Y3比Y1和Y2的合计值小。即,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的长度(Y3)比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长度的合计值(Y1+Y2)小。
像这样,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18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比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18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小。
如图3所示,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各自具备可动刀操作体27、操作滚柱28、操作臂29、连动杆30、驱动旋转体31。
左右一对可动刀操作体27各自固定于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另外,在可动刀操作体27中,形成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俯视观察时呈U字状的卡合槽27a。而且,操作滚柱28与卡合槽27a卡合。
操作滚柱28支承于操作臂29的一端侧。操作臂29的另一端侧经由连动杆30与驱动旋转体31连结。另外,操作臂29以能够围绕位于操作臂29的中途部的臂支轴29a摆动的状态而设置。
当驱动旋转体31旋转时,其旋转驱动力通过连动杆30变换为往复动力。而且,该往复动力经由操作臂29以及操作滚柱28作用于可动刀操作体27。由此,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沿着左右往复驱动。
像这样,在联合收割机1中,具备向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传递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向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传递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
另外,左右一对驱动旋转体31构成为相互相反地旋转。而且,左右一对操作臂29在相反的方向上以一定行程而左右摆动。由此,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在相反方向上被左右往复驱动。即,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相互接近离开地沿着左右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引导部件32中形成凹入部32a。通过凹入部32a,引导第二刀杆42的左右往复运动。
从图6至图8所示,罩部件33安装于第二刀杆42的右侧端部。罩部件33构成为从上侧覆盖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部分中的与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对应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罩部件33设在与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相邻的位置。
如图7以及图10所示,罩部件33通过紧固位置X1中的埋头镙钉b1和紧固位置X2中的埋头镙钉b2而紧固在第二刀杆42的右侧端部。由此,罩部件33与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连结。即,罩部件33与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一体地往复运动。
像这样,罩部件33与可动刀集合体18连结,该可动刀集合体18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并且与罩部件33相邻。另外,罩部件33与可动刀集合体18一体地往复运动,该可动刀集合体18与罩部件33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埋头镙钉b1,罩部件33、第二刀杆4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第三刀杆43被紧固在一起。另外,在埋头镙钉b1的紧固位置X1中,在第二刀杆42和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之间,设有圆筒状的隔垫物s1。埋头镙钉b1贯通隔垫物s1的内部。
另外,通过紧固位置X3中的螺栓b3,第二刀杆42、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刀杆43被紧固在一起。另外,在螺栓b3的紧固位置X3中,在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和第三刀杆43之间,设有圆筒状的隔垫物s2。螺栓b3贯通隔垫物s2的内部。
埋头镙钉b1以及螺栓b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即,通过左右一对驱动旋转体31的旋转驱动力,像上述这样,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沿着左右往复驱动时,通过埋头镙钉b1以及螺栓b3,来自于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动力向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传递。由此,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相对于固定刀集合体17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与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通过埋头镙钉b1以及螺栓b3连结,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构成为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连结。在该情况下,连结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的部件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
像这样,在联合收割机1中,具备向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传递来自于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任意一方的动力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
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沿着机体左右方向往复运动时,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距离最大时,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罩部件33的位置成为如图9的实线以及在图8中所示的这样。
这些部件从图9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向用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伴随于此,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逐渐接近。而且,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最接近时,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罩部件33的位置成为如图9中用假想线表示的这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最接近的状态下,罩部件33的右侧端部和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的左侧端部的各自的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位置大致一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距离最大的状态下,罩部件33的右侧端部和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的左侧端部在俯视观察时通常分离两个割刀17a的程度。
通过该结构,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之间不会总是被罩部件33覆盖。因此,在罩部件33和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表面之间进入了泥土的情况下,使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相互分离,从而能够容易地除去该泥土。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切断装置13中设有多个上侧压刀器34。上侧压刀器34具有从前后夹持第一刀杆41以及第二刀杆42的形状。而且,通过上侧压刀器34,引导第一刀杆41以及第二刀杆42的左右往复运动。
另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切断装置13中设有下侧压刀器35。下侧压刀器35具有从前后夹持第三刀杆43的形状。而且,通过下侧压刀器35,引导第三刀杆43的左右往复运动。
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即使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18彼此相互向靠近的方向移动,也不会相互干扰。因此,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在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18之间,不需要确保用于防止干扰的间隔。由此,能够省略大型受刀。
因此,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能够避免通过大型受刀推倒种植谷秆,推倒的种植谷秆不被切断而发生收割残留的事态。即,变得难以发生收割残留。
〔纵向扶禾装置以及第二分禾器的结构〕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纵向扶禾装置12具有多个纵向扶禾爪12a。另外,遍及纵向扶禾装置12的上端部至下端部地缠绕有链条12b。多个纵向扶禾爪12a支承于链条12b。而且,通过链条12b的旋转,多个纵向扶禾爪12a向上方移动。由此,多个纵向扶禾爪12a扶起种植谷秆。
第二分禾器10具有左右一对带钢36以及左右一对筒状部件37。左右一对带钢36各自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而设置。另外,左右一对带钢36以使第二分禾器10成为前端越来越细的形状而在前端部相对的面彼此接触并朝向后方扩大地延伸。
另外,在左右一对带钢36的上侧部分分别通过焊接而固定有筒状部件37。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而设置。而且,左右一对筒状部件37与左右一对带钢36相同,以使第二分禾器10成为前端越来越细的形状而朝向后方扩大地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所示,筒状部件37不比带钢36更向外侧超出地位于比带钢36的外侧的面靠向内侧。
左右一对带钢36通过螺栓b5紧固在纵向扶禾装置12的下端部。
通过以上的结构,种植谷秆在被第二分禾器10分禾以后,被纵向扶禾装置12扶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中所示的第二分禾器10中联合收割机1所具备的多个第二分禾器10中位于机体左端的第二分禾器10。而且,在该第二分禾器10的左右一对筒状部件37中的左侧的筒状部件37比右侧的筒状部件37短。另一方面,在位于机体右端的第二分禾器10中,右侧的筒状部件37比左侧的筒状部件37短。
另外,在其他的第二分禾器10中,左侧的筒状部件37的长度和右侧的筒状部件37的长度相等。
〔第一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具备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而且,罩部件33安装于第二刀杆42的右侧端部。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部分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3以及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固定刀集合体17以及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的结构的图。如图13所示,在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具备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和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
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另一方面,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而且,在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部分中的与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对应的范围内,具备类似刀集合体186。需要说明的是,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设于机体右侧。另外,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以及类似刀集合体186设于机体左侧。
在类似刀集合体186不形成刀。另外,类似刀集合体186具备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类似割刀186a。进一步地,类似刀集合体186构成为在机体右侧(相当于本发明的“设于固定刀集合体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侧”)比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少一个割刀。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类似刀集合体186也可以构成为在机体右侧比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少两个以上的割刀。
像这样,类似刀集合体186构成为在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18侧比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18少一个以上的割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图3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也设有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另外,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以及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各自具备可动刀操作体27、操作滚柱28、操作臂29、连动杆30、驱动旋转体31。
机体右侧的可动刀操作体27固定于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另外,机体左侧的可动刀操作体27固定于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以及类似刀集合体186。即,类似刀集合体186与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连结。
根据该结构,当左右一对驱动旋转体31旋转时,通过该旋转驱动力,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以及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相互接近分离地沿着左右往复运动。另外,类似刀集合体186与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一体地往复运动。
在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类似刀集合体186沿着机体左右方向往复运动时,在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和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距离最大时,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类似刀集合体186的位置成为如图14中用实线表示的这样。
这些部件从如图14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向用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伴随于此,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和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逐渐接近。而且,在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和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最接近时,上侧可动刀集合体184、下侧可动刀集合体185、类似刀集合体186的位置成为如图14中用假想线表示的这样。
〔其他的实施方式〕
(1)联合收割机1也可以不收割为六根。即,联合收割机1的收割根数可以为五根以下,也可以为七根以上。
(2)也可以代替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2地设置左右一对轮式的行驶装置。另外,行驶装置也可以是半履带式。
(3)也可以不设置罩部件33。
(4)作为联合收割机1的动力源,也可以代替发动机而具备电动马达。
(5)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可动刀集合体18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也可以比在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设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的可动刀集合体18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大。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联合收割机1所具备的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的所有均以交替地位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和下侧的状态、且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错位的状态,沿着机体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在联合收割机1所具备的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只要至少一组相邻的可动刀集合体18以交替地位于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和下侧的状态、且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错位的状态,沿着机体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的话,其他的可动刀集合体18的位置可以任意地设定。
(7)也可以构成为:即使在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在距离最大的状态下,罩部件33也覆盖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之间。在该情况下,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之间变得总是通过罩部件33而覆盖。由此,泥土变得难以进入罩部件33和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表面之间。
(8)在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类似刀集合体18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备固定刀集合体以及多个可动刀集合体的联合收割机。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收割机的一个例子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定义机体的前后方向时,沿着作业状态的机体行进方向而定义。在图15用符号(F')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前侧,在图15中用符号(B')表示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在定义机体的左右方向时,在从机体行进方向观察时的状态下定义左右。
如图15所示,对于联合收割机,在具备左右一对履带走行装置1'的走行机体2'的前部连结有围绕横向轴心X'自由升降操作的割取处理部3',在走行机体2'的后部以在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而具备脱粒装置4'和存储谷粒的谷粒箱5'。在走行机体2'的前部右侧部位具备由驾驶舱覆盖的搭乘驾驶部6’,该搭乘驾驶部6’的下方侧具备驱动用的发动机7'。
如图15所示,脱粒装置4'将通过割刀8'割取并后方输送来的割取谷秆收纳于内部,将谷秆的茎根由脱粒输送链9'和夹持导轨10'夹持地输送,并利用脱粒筒11'对穗梢侧进行脱粒处理。而且,利用在脱粒筒11'的下方具备的筛选部12'执行对脱粒处理物的谷粒筛选处理,并将获得的谷粒存储在谷粒箱5'中。另外,虽然不详细说明,但是具备使在谷粒箱5'中存储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13'。
如图16所示,在割取处理部3'中,具备:扶起倒伏的种植谷秆的多个扶禾装置14';作为切断扶起的种植谷秆的茎根的割取部的推子型的割刀8';作为使茎根被切断的纵向姿态的割取谷秆逐渐姿态变更为横倒姿态,并且向位于机体后侧的脱粒装置4'的脱粒输送链9'的始端部输送的谷秆输送装置的纵向输送装置16'等。
如图16所示,纵向输送装置16'具备:使由割刀8'割取的多根割取谷秆向割取宽度方向中央汇集并输送的合并输送部17';夹持汇集的割取谷秆的茎根并向后方输送的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卡止地输送割取谷秆的穗梢侧的穗梢卡止输送装置19';从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终端部将割取谷秆的茎根朝向脱粒输送链9'引导的供应输送装置20'等。
对割取处理部3'的支承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5、16所示,割取处理部3'构成为其整体位于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中央部,并且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朝向的姿态被筒状支承架21'支承。支承架21'的后上部侧的端部围绕横向轴心X'自由摆动地支承于机体。在支承架21'的前下部端部连结有遍及割取处理部3'的横向宽度方向的整个宽度地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框架23',在横向框架23'的横向两侧部连结有上下朝向的姿态的纵向框架24R'、24L'。左右的纵向框架24R’、24L’的上部彼此利用沿横向延伸的上部侧连结架25'连结,多个扶禾装置14'的上部彼此连结于该上部侧连结架25'。分禾架26'从横向框架23'向机体前方延伸设置,多个扶禾装置14'的下端部与分禾架26'连结。
另外,还如图17所示,设有以绕过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的上方的状态横跨支承架21'的后上部侧部位和上部侧连结架25'的上方迂回框架27'。该上方迂回框架27'的后端部与支承架21'的后上部侧部位连结,前端部与上部侧连结架25'的横向中间部连结。
如图16所示,通过支承架21'、上部侧连结架25'、上方迂回框架27'、纵向框架24R’、24L’等,形成从侧面观察时以大致环状而连结的牢固的支承构造体。割取处理部3'通过支承构造体围绕横向轴心X自由摆动升降地支承于机体。
该联合收割机在使走行机体2'行驶的同时,利用割刀8'切断并割取种植谷秆的茎根,通过纵向输送装置16'向脱粒装置4'输送割取的谷秆,脱粒装置4'在通过脱粒输送链9'夹持输送的同时进行脱粒处理。
〔脱粒深度调节机构〕
如图16、19所示,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输送始端侧利用设置在支承架21'的中途部位的转动支承部28'围绕横向轴心自由摆动地被支承。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设置为通过驱动操作机构29'上下摆动操作,且输送终端部伴随该摆动操作而相对供应输送装置20'在谷秆的秆长方向上改变位置。驱动操作机构29'由脱粒深度调节用电动马达30'(以下,称为脱粒深度马达)构成,并具备通过脱粒深度马达30'而进行推拉操作的操作杆31',操作杆31'的下端部与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中途部位枢轴支承连结连结。
当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输送终端部离开供应输送装置20'时,供应输送装置20'的割取谷秆的茎根夹持位置相对于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割取谷秆的茎根夹持位置变更为穗梢侧,并交接给供应输送装置20'。其结果,割取谷秆向脱粒装置4'的进入深度(脱粒深度)变浅(浅脱粒侧)。
当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输送终端部靠近供应输送装置20'时,供应输送装置20'的割取谷秆的茎根夹持位置在以变为距离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割取谷秆的茎根夹持位置较近的位置的状态下交接给供应输送装置20'。其结果,割取谷秆向脱粒装置4'的脱粒深度变深(深脱粒侧)。
通过像这样变更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的姿态,能够变更割取谷秆相对于脱粒装置4'的脱粒深度。因此,通过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和驱动操作机构29',构成为能够变更割取谷秆相对于脱粒装置4'的脱粒深度的脱粒深度调节机构K'。
〔脱粒深度控制结构〕
如图19所示,具备:检测利用纵向输送装置16'输送的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32';基于该秆长检测装置32'的检测结果,使割取谷秆相对于脱粒装置4'的脱粒深度维持在目标设定范围内地控制脱粒深度马达30'的控制装置33';通过人为操作指示向深脱粒侧或浅脱粒侧的变更的手动指令部34'。
如图18、19所示,秆长检测装置32'构成为:在作为形成为朝下敞开的大致无底箱状的装置本体部的本体外壳35'中具备一对摆动式的传感器臂36A'、36B',该对传感器臂36A'、36B'接触地作用于割取谷秆的穗梢侧部位并检测秆长。一对传感器臂36A'、36B'在输送的割取谷秆的秆长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下,上部侧部位支承于本体外壳35',并且以朝向下方侧垂下的状态而设置。各传感器臂36A'、36B'利用在本体外壳35'的内部具备的摆动支承部(未图示)围绕横向轴心在前后方向(相当于割取谷秆的移动方向)上自由摆动地、并且以向朝下的基准姿态施加回复力的状态被支承。
在本体外壳35'中,具备利用手动操作能够一体地变更各传感器臂36A'、36B'在秆长方向上的位置的摆动操作式的调节杆37'。构成为,通过操作调节杆37'能够变更一对传感器臂36A'、36B'在秆长方向(排列方向)(图19的纸面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并通过未图示的摩擦式保持机构保持位置。通过变更传感器臂36A'、36B'的位置,能够在秆长方向上变更在执行自动脱粒深度控制时的脱粒深度的目标设定范围。
在一对传感器臂36A'、36B'各自的上部的基端侧部位,具备检测开关38A'、38B',该检测开关38A'、38B'在传感器臂36A'、36B'因与输送的割取谷秆接触而从基准姿态摆动设定量以上时变为打开状态,在传感器臂36A'、36B'从基准姿态的摆动量未达到设定量时变为关闭状态。
一对检测开关38A'、38B'的输出向控制装置33'输入。控制装置33'以位于穗梢侧的检测开关38B'为关闭状态、且位于茎根侧的检测开关38A'为打开状态地控制脱粒深度马达30'的工作。
即,控制装置33'在一对检测开关38A'、38B'同为打开状态时,使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向浅脱粒侧移动地使脱粒深度马达30'工作。控制装置33'在一对检测开关38A'、38B'同为关闭状态时,使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向深脱粒侧移动地使脱粒深度马达30'工作。控制装置33'在一对检测开关38A'、38B'中的位于穗梢侧的检测开关38B'为关闭状态且位于茎根侧的检测开关38A'为打开状态时,停止脱粒深度马达30'的工作并维持该状态。
控制装置33'在存在手动指令部34'的操作指令时,使脱粒深度马达30'优先于上述这样的自动脱粒深度控制而工作。即,当操作手动指令部34'中的浅脱粒开关34A'时,使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向浅脱粒侧移动地使脱粒深度马达30'工作。当操作手动指令部34'中的深脱粒开关34B'时,使茎根夹持输送装置18'向深脱粒侧移动地使脱粒深度马达30'工作。另外,通过控制开闭开关39'的操作,也能够切换为控制装置33'不执行自动脱粒深度控制的状态。
〔秆长检测装置〕
秆长检测装置32'设置为能够切换为对利用纵向输送装置16'输送的割取谷秆起检测作用的作用状态Q1'和避开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从而对割取谷秆不起检测作用的非作用状态Q2'。具体地,如图17所示,秆长检测装置32'在作用状态Q1'下,将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作为基端部以呈悬臂状延伸的状态设于机体横向宽度方向外侧,并且,设置为能够通过围绕设于基端部的沿着上下方向的转动轴心Y'转动而切换为作用状态和非作用状态。
如图20~23所示,秆长检测装置32'的基端部32a'围绕上下轴心Y'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支承部件40',该支承部件40'在固定状态下安装于上方迂回框架27'。如图20所示,支承部件40'形成为从机体正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上下延伸设置部40A'的下端部与支架27A'螺栓连结,该支架27A'与上方迂回框架27'的中途部位一体地连结。在位于支承部件40'的上部的横向延伸设置部40B'中,设有载置支承秆长检测装置32'的基端部32a'的横向姿态的平坦的载置面。在支承部件40'中,设有遍及上下延伸设置40A'的内表面侧和横向延伸设置部40B'的下表面的加强板50'。秆长检测装置32'的基端部32a'形成为平板状,并可滑动地载置支承于横向延伸设置部40B'。
如图23所示,在秆长检测装置32'的基端部32a',一体地设有转动支轴43',该转动支轴43'从基端部32a'的下表面侧经过形成于横向延伸设置部40B'的圆形的第一贯通孔42'向下方侧突出。另外,在横向上与转动支轴43'分离的部位,具备摩擦式的位置保持机构44',该位置保持机构44'允许秆长检测装置32围绕转动支轴43'的轴心的转动操作,并且分别在作用状态以及非作用状态下能够对秆长检测装置32'进行位置保持。
位置保持机构44'具备与秆长检测装置32'的基端部32a'一体地设置的螺丝轴45'、螺纹接合地安装于螺丝轴45'的螺母46'、外嵌于螺丝轴45'的螺旋弹簧47'。螺丝轴45'以从秆长检测装置32'的基端部32a'的下表面侧经过形成于横向延伸设置部40B'的第二贯通孔48'向下方侧突出的状态设置,螺母46'螺纹接合地安装于该螺丝轴45'的前端侧。在螺母46'和横向延伸设置部40B'之间,螺旋弹簧47'经由弹簧支架件49'外嵌地安装于螺丝轴45'。
如图22所示,第二贯通孔48'形成为围绕转动支轴43'的轴心Y并沿着周向的圆弧状的长孔。当螺丝轴45'位于第二贯通孔48'的较长方向一端侧时,秆长检测装置32'变为位于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内的横向的作用状态Q1'。当螺丝轴45'位于第二贯通孔48'的较长方向另一端侧时,秆长检测装置32'避开割取谷秆的输送路径而变为前后朝向的非作用状态Q2'。
而且,在秆长检测装置32'处于作用状态Q1'以及非作用状态Q2'时,通过螺旋弹簧47'的按压力使摩擦力在横向延伸设置部40B'和基端部32a'之间起作用,从而能够无视机体的振动等地保持秆长检测装置32'的位置。另外,能够反抗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而利用手动使秆长检测装置32'围绕转动支轴43的轴心Y'转动,从而在不需要检测割取谷秆的秆长时,能够将秆长检测装置32'切换为非作用状态。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秆长检测装置32'围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Y'转动而切换为作用状态Q1'和非作用状态Q2',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地,构成为例如围绕水平轴心转动地切换。另外,也可以使秆长检测装置32'自由装卸地支承,并通过拆卸而切换为非作用状态。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秆长检测装置32'具备在作用状态Q1'和非作用状态Q2'下能够进行位置保持的摩擦式的位置保持机构44',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地,在暂时拆卸以后,通过其他的连结部件而在作用状态或非作用状态下安装。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秆长检测装置32'构成为支承于上方迂回框架27',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地,构成为通过另行具备的专用的支承体来支承。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备检测输送的割取谷秆的秆长的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Claims (27)

1.一种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17a、17b)的固定刀集合体(17),
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割刀(18a、18b),并相对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
对于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相邻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以交替地位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和下侧的状态、且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错位的状态,沿着机体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3)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比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1、182)的机体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值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上侧覆盖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部分中的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3)对应范围的罩部件(33),
所述罩部件(33)与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2)连结,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2)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并且与所述罩部件(33)相邻,
所述罩部件(33)与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2)一体地往复运动,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2)与所述罩部件(33)相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在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部分中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对应的范围内,不形成刀,并具备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类似割刀(186a)的类似刀集合体(186),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186)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连结,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186)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一体地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186)构成为,在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4)侧,比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少一个以上的割刀。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具备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
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
所述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以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之间的状态,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
具备向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传递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向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传递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向所述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传递来自于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任意一方的动力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b1、b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位置,具有特殊刀(17b、17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所述特殊刀(17b、17b)中的一侧的特殊刀(17b),在上表面侧刀尖形成于一侧并且在下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另一侧,对于在所述特殊刀(17b、17b)中的另一侧的特殊刀(17b),在上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另一侧并且在下表面侧刀尖形成于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刀(17b、17b)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截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刀(17b、17b)的后端部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于支承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支承部件(44)。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在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部分中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对应的范围内,不形成刀,并具备具有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类似割刀(186a)的类似刀集合体(186),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186)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连结,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186)与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一体地往复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似刀集合体(186)构成为,在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4)侧,比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的所述可动刀集合体(185)少一个以上的割刀。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可动刀集合体(18)中具备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
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上侧,
所述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以位于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之间的状态,设于所述固定刀集合体(17)的下侧,
具备向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传递的动力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5)、向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传递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6)、向所述第三可动刀集合体(183)传递来自于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任意一方的动力的第三动力传递机构(b1、b3)。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和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在机体左右方向相邻的位置具有特殊刀(17b、17b)。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所述特殊刀(17b、17b)中的一侧的特殊刀(17b),在上表面侧刀尖形成于一侧并且在下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另一侧,对于在所述特殊刀(17b、17b)中的另一侧的特殊刀(17b),在上表面侧刀尖形成于另一侧并且在下表面侧刀尖形成于一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刀(17b、17b)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截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刀(17b、17b)的后端部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于支承所述第一可动刀集合体(181)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刀集合体(182)的支承部件(44)。
18.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割种植谷秆并向后方的脱粒装置(4')输送的收割处理部(3'),在所述收割处理部(3')中,具备向所述脱粒装置(4')输送收割谷秆的谷秆输送装置(16')、检测利用所述谷秆输送装置(16')输送的收割谷秆的秆长的接触式的秆长检测装置(32'),
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设置为能够切换为对利用所述谷秆输送装置(16')输送的收割谷秆起检测作用的作用状态、和避开收割谷秆的输送路径从而对收割谷秆不起检测作用的非作用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在所述作用状态下,将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作为基端部(32a')以呈悬臂状延伸的状态设于机体横向宽度方向外侧,并且,设置为能够通过围绕设于所述基端部(32a')的转动轴心转动而切换为所述作用状态和所述非作用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围绕作为所述转动轴心的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y')转动而切换为所述作用状态和所述非作用状态。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摩擦式的位置保持机构(44'),该位置保持机构(44')允许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的转动操作,并且分别在所述作用状态以及所述非作用状态下能够对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进行位置保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割处理部(3')中,具备:将倒伏的种植谷秆扶起为纵向姿态的多个扶禾装置(14')、连结多个所述扶禾装置(14')的彼此的上部的上部侧连结架(25')、将所述收割处理部(3')整体围绕后上部侧的横向轴心(X')自由上下摆动地支承的前后朝向的支承架(21')、以绕过收割谷秆的输送路径的上方的状态横跨所述支承架(21')的上部侧部位和所述上部侧连结架(25')的上方迂回框架(27'),
在所述上方迂回框架(27')中,具备将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自由转动地支承的支承部件(40')。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40')具备上下延伸设置部(40A')和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上部的横向延伸设置部(40B'),并设有遍及所述上下延伸设置部(40A')的内侧面和所述横向延伸设置部(40B')的下表面的加强板(50')。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40')的所述上下延伸设置部(40A')的下端部与支架(27A')连结,所述支架(27A')与所述上方迂回框架(27')的中途部位一体地连结。
25.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割处理部(3')中,具备:将倒伏的种植谷秆扶起为纵向姿态的多个扶禾装置(14')、连结多个所述扶禾装置(14')的彼此的上部的上部侧连结架(25')、将所述收割处理部(3')整体围绕后上部侧的横向轴心(X')自由上下摆动地支承的前后朝向的支承架(21')、以绕过收割谷秆的输送路径的上方的状态横跨所述支承架(21')的上部侧部位和所述上部侧连结架(25')的上方迂回框架(27'),
在所述上方迂回框架(27')中,具备将所述秆长检测装置(32')自由转动地支承的支承部件(40')。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40')具备上下延伸设置部(40A')和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上部的横向延伸设置部(40B'),并设有遍及所述上下延伸设置部(40A')的内侧面和所述横向延伸设置部(40B')的下表面的加强板(50')。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40')的所述上下延伸设置部(40A')的下端部与支架(27A')连结,所述支架(27A')与所述上方迂回框架(27')的中途部位一体地连结。
CN201710403143.0A 2016-06-01 2017-06-01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07439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0341 2016-06-01
JP2016110341A JP6576301B2 (ja) 2016-06-01 2016-06-01 コンバイン
JP2016123839A JP6667384B2 (ja) 2016-06-22 2016-06-22 コンバイン
JP2016-123839 2016-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9140A true CN107439140A (zh) 2017-12-08
CN107439140B CN107439140B (zh) 2022-04-12

Family

ID=6048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3143.0A Active CN107439140B (zh) 2016-06-01 2017-06-01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70136437A (zh)
CN (1) CN10743914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680A (zh) * 2018-06-14 2018-11-16 汪建文 一种草坪修剪车
CN110235592A (zh) * 2018-03-09 2019-09-1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割草机及其动力传动系统
CN11213646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株式会社山彦 往复移动割刀装置以及手持作业机
CN113748836A (zh) * 2021-09-03 2021-12-07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沉水植物收割及收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6312U (zh) * 1989-10-03 1991-05-30
CN1973595A (zh) * 2005-12-02 2007-06-06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5406536B2 (ja) * 2009-01-13 2014-02-0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A2818138C (en) * 2012-07-31 2014-05-20 Macdon Industries Ltd. Sickle knife cutter for harvesting crop with a quick release knife section
KR20140089491A (ko) * 2014-05-23 2014-07-15 엄성만 콤바인용 예취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6312U (zh) * 1989-10-03 1991-05-30
CN1973595A (zh) * 2005-12-02 2007-06-06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5406536B2 (ja) * 2009-01-13 2014-02-0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A2818138C (en) * 2012-07-31 2014-05-20 Macdon Industries Ltd. Sickle knife cutter for harvesting crop with a quick release knife section
KR20140089491A (ko) * 2014-05-23 2014-07-15 엄성만 콤바인용 예취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592A (zh) * 2018-03-09 2019-09-1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割草机及其动力传动系统
CN108811680A (zh) * 2018-06-14 2018-11-16 汪建文 一种草坪修剪车
CN11213646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株式会社山彦 往复移动割刀装置以及手持作业机
CN112136468B (zh) * 2019-06-28 2024-02-02 株式会社山彦 往复移动割刀装置以及手持作业机
CN113748836A (zh) * 2021-09-03 2021-12-07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沉水植物收割及收集系统
CN113748836B (zh) * 2021-09-03 2023-08-29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沉水植物收割及收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36437A (ko) 2017-12-11
CN107439140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9140A (zh) 联合收割机
RU2645224C2 (ru) Уборочный комбайн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приемной камеры молотилки
CN107258209B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EP3562294B1 (en) Harvesting header for a grain harvesting machine
EP3090615A1 (en) Feeder assembly for an agricultural harvester header
EP3440920B1 (en) Outer stalk divider
US20190104682A1 (en) Center feed assembly for a draper
CN105025699A (zh) 联合收割机
DE102012223769A1 (de) Schrägfördererzusammenbau mit verbesserter Pendelachse
BR102019008401A2 (pt) Espigadeira de cultivo em fileira e divisor de cultivo para uma máquina agrícola, e, combinada
CN105472967A (zh) 用于农机具的刀驱动器的切刀保护组件
CN106470541A (zh) 联合收割机
JP6436884B2 (ja) 収穫機
CN113747785A (zh) 玉米收割机的收割预处理装置
EP3469875B1 (en) Folding agricultural header
US20160295800A1 (en) Multiple drums conveyor for an agricultural platform
JP2010063443A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6949073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4068549A (ja) 汎用コンバイン
JP2011177082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09261301A (ja) コンバイン
JP6537417B2 (ja) 収穫機
JP6265880B2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2014166148A (ja) コンバイン
JP7094173B2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