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8217A - 无线音响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音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8217A
CN107438217A CN201710377376.8A CN201710377376A CN107438217A CN 107438217 A CN107438217 A CN 107438217A CN 201710377376 A CN201710377376 A CN 201710377376A CN 107438217 A CN107438217 A CN 107438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user
sound
hous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73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8217B (zh
Inventor
徐尚佑
宋鸿仪
刘炫善
朴亨雨
扈宰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571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70133233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777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6555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040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8008275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38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8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8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8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33Cables or cables storage, e.g. cable re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04R1/403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R5/0335Earpiece support, e.g. headbands or neckr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76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damping material, e.g. as cladding
    • H04R1/288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damping material, e.g. as cladding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7Monophonic and stereophonic headphones with microphone for two-way hands fre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无线音响设备,包括:可佩带在用户身体上的主体;在主体的上部中形成的第一孔;当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时,在主体的下部中朝着用户的身体形成的第二孔;被配置成通过第一孔输出声音的第一扬声器;以及被配置成通过第二孔输出声音的第二扬声器。

Description

无线音响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5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2/341,090、于2016年11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157167、2016年12月23日提交的10-2016-0177706、以及2017年1月11日提交的10-2017-0004014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被整体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无线音响设备,该无线音响设备通过与终端的无线通信从终端接收声音信号并且发送用于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
背景技术
音响设备意指能够从终端接收声音信号并且将经由麦克风收集的音频信息发送到终端的音频设备。通常,有线类型的便携式音响设备被普通使用并且其被连接到终端的耳机插孔以接收声音信号。最近,在移动性和用户便利方面存在对于无线通信类型音响设备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具有考虑到移动性的设计的无线音响设备正在开发中,并且具有这样的设计的无线音响设备的示例包括带状耳机类型无线音响设备、耳朵可佩戴式的无线音响设备,以及耳朵插入式的无线音响设备。带状耳机类型被佩戴在用户的头上并且有助于用户的携带。带状耳机类型有助于音乐欣赏并且可佩戴式无线音响设备能够被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仅为了增强携带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上面记录的和其它的问题并且提供包括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的扬声器模块的无线音响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提供一种无线音响设备,包括:可佩带在用户身体上的主体;在主体的上部中形成的第一孔;在当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时朝着用户身体的主体的下部中形成的第二孔;被配置成通过第一孔输出声音的第一扬声器;以及被配置成通过第二孔输出声音的第二扬声器。
主体可包括相对于用户位于右和左部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并且第一孔、第二孔、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可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壳体的每一个中。
主体可包括将该对壳体彼此连接的带,并且当用户佩戴主体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被设置在相对于用户颈部的右和左侧中。
当用户佩戴主体时,第一孔可被定位成在相对于用户身体的左右方向中比第二孔更向外。
当用户佩戴主体时,第一孔可被定位成比第二孔更向后。
当用户佩戴主体时,第一孔可被定位在用户的耳朵后,并且第二孔可被定位在用户耳朵的前部。
第一和第二扬声器每个都可包括被配置成调节位于主体内的扬声器的位置的驱动单元。
当用户佩戴主体时,第二孔可被布置在配置成接触用户身体的位置中。
第二孔可被布置在用户的锁骨上。
主体还可包括在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弯曲的弯曲部分,并且与第一扬声器相比,第二扬声器可被布置在更近似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中。
第二扬声器可为被配置成以低频段输出声音以向用户传输振动的振动扬声器。
主体可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扬声器框架,扬声器框架相对于壳体的角度可变,并且第一孔与第一扬声器和/或第二孔与第二扬声器可位于扬声器框架内。
本公开的实施例也可提供一种无线音响设备,包括:可佩带在用户身体上的主体;在主体的上部中形成的第一孔;在当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时朝着用户身体的主体的下部中形成的第二孔;被配置成通过第一孔输出声音的第一扬声器;被配置成通过第二孔输出声音的第二扬声器;以及容纳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并且位于主体内的附件。
附件可包括:用于容纳第一扬声器的第一容纳部分;用于容纳第二扬声器的第二容纳部分;将附件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的分割壁;以及在分割壁中形成,并且允许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彼此连通的通孔。
通孔可被布置成在分割壁中平行于穿过第二扬声器中心的线。
在第一容纳部分的底表面中形成的坡度可以与在第二容纳部分的底表面中形成的坡度不同。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在厚度方向中从附件延伸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紧固材料从而紧固至主体的轴套,其中轴套的延伸方向不垂直于容纳部分的底表面。
附件可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位于其中的附件壳体,并且附件壳体的下部比附件壳体的上部薄。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从第二孔的周围突出并且接触附件的下表面的扬声器安放肋。
附件还可包括附接至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橡胶片。
橡胶片可包括一个或者更多切除狭缝。
主体可包括:当用户佩戴主体时,被设置在相对于用户颈部的右和左侧的一对壳体;和将该对壳体彼此连接的带,并且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及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被设置在两个壳体的每一个中。
每个壳体的上表面都可相对于带向外倾斜。
每个壳体的下表面都可相对于带向内倾斜。
朝着用户颈部定位的每个壳体的第一侧向表面比相对于用户身体向外定位的第二侧向表面厚。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被嵌入带内并且具有穿透附件从而位于附件内的端部的形状记忆合金。
中心部分的重量和端部的重量关于重心的第二孔对称地平衡。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位于主体内并且通过连接主机终端而收发数据的无线通信单元;连接主体的音频电缆;和联接至音频电缆的末端并且输出声音的耳塞,旋转模块和耳塞保持器可以在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彼此重叠。
电缆孔可以在切线方向中在缠绕旋转模块的音频电缆松弛的点处形成。
第一扬声器可以通过具有长轴的矩形或者卵形形状成型,并且第二扬声器可以作为被配置成以圆形形状成型作为低频带输出信号的振动扬声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提供一种无线音响设备,包括:可佩带在用户身体上的主体;在主体的上部中形成的第一孔;在当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时朝着用户身体的主体的下部中形成的第二孔;扬声器,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第一孔输出声音的第一扬声器,以及被配置成通过第二孔输出声音的第二扬声器;位于主体内并且通过连接主机终端而收发数据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基于声音模式开关的状态,控制耳塞、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从而输出由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的数据。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连接主体的音频电缆;联接至音频电缆的末端并且输出声音的耳塞;允许用户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声音模式开关,第一模式被实施为通过耳塞输出由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的数据,第二模式被实施为通过扬声器输出数据。
在通过耳塞或者扬声器输出的声音高于预置音量水平的情况下,当感测到声音模式开关的当前模式被转换时,控制器可以控制输出音量水平从而降低至预置音量水平并且输出。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被配置成调节通过耳塞或者扬声器输出的音量的音量键,其中控制器以通过音量按钮可调的音量水平范围和步骤调节耳塞和扬声器的音量水平,以在第一模式下与第二模式下不同。
当从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关于预置事件产生的信息时,控制器可以经由扬声器输出声音,而与声音模式开关的状态无关。
当从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关于预置事件产生的信息时,控制器可经由第一扬声器或者第二扬声器输出声音。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用于调节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音量的滚轮式音量键。控制器可根据音量键的转速调节音量的变化。
当音量键的转速高时,每单位角度转动可变的音量大小可以大。当音量键的转速低时,每单位角度转动可变的音量大小可以小。
当从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关于预置事件产生的信息时,控制器可经由第一扬声器或者第二扬声器输出声音。
主体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和第二壳体相对于用户分别位于右和左部分中,并且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分别位于其中;以及将一对壳体彼此连接的带。当用户佩戴主体时,第一孔可被设置在第二孔之后。
当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数据包括方向信息时,控制器经由位于与方向信息对应的方向中的一个扬声器输出所接收到的数据。
还可设置位于第一壳体内的麦克风。当声音被输入麦克风时,控制器可控制位于第二壳体内的扬声器输出声音,并且将位于第一壳体内的扬声器控制成停用。
无线通信单元可通过A2DP和HFP执行无线通信,并且控制器可控制位于第二壳体内的扬声器以输出指定声音。
无线音响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停止输出声音的静音键。控制器可向主机终端发出停止播放音乐或者终止呼叫的信号,除非在激活静音键之后的预置时间段内解除静音模式。
当终止呼叫时,可向呼叫的对方发出语音消息。
无线通信单元可连接主机终端,从而发送主机终端发送的数据。控制器通过同步将经由无线音响设备的扬声器输出声音和经由从音响设备输出声音控制成同时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线音响设备可通过使用分别面向不同方向的扬声器模块提供3D环绕声。
特别地,面向用户身体的振动扬声器不仅可发送声音,而且也可发送振动,以便发送更生动的声音。
此外,扬声器位于其中的附件能够扩展共振空间,并且能够提高扬声器的声音质量。
又进一步,可实现被配置成将壳体的第二孔定位成紧密接触用户身体的结构,并且用户能够直接感觉第二扬声器的振动。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将明白本发明的进一步应用范围。然而,应理解,虽然指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仅作为例示给出详细说明和特定示例,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详细说明将明白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变型。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通过仅图示给出的附图将会更加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因此不限于本发明,并且其中: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时图示在一个方向中看到的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3是图示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设置的上壳的状态的图;
图4是图示在另一方向中看到的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5是图示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图示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设置的扬声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描述被应用于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头部有关的传输功率的图;
图8是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倾斜度的图;
图9是图示以描述无线音响设备的重量(weight of gravity)的透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图示其中无线音响设备的扬声器位于的附件(enclosure)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的透视图;
图11是图示图10A的附件的截面图;
图12是从图10A的附件切除的上壳的透视图;
图13是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设置的第二扬声器的截面图;
图14是图示在带和壳体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内部的图;
图15是描述根据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的扬声器位置的变化的声音的输出的图;
图16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耳塞联接部分和旋转模块的图;
图17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的用户输入单元和接口单元的概念图;
图18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的用户输入单元的操纵方法的图;
图19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的TWS功能的图;
图20是描述当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被静音时主机终端的控制方法的图;
图21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的声音控制滚轮的操作方法的图;
图22是描述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声音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3是描述当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扬声器和耳塞之间转换模式时的声音控制方法的图;
图24是描述用于使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四个扬声器执行电话会议的方法的图;以及
图25是描述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和主机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根据在此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现在详细地给出描述。为了参考附图简要描述,相同的或者等效的组件可以被设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其描述将不会被重复。通常,诸如“模块”和“单元”的后缀可以被用于指代元件或者组件。这样的后缀的使用在此仅旨在有助于说明书的描述,并且后缀本身不旨在给予任何特定的意义或者功能。在本公开中,为了简要,通常已经省略了在相关领域中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那些。附图被用于帮助容易地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并且应理解附图不限制在此提出的实施例。正因如此,本公开应被解释为延伸到除了在附图中特别陈述的之外的任何变更、等同物以及替代。
将要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术语不应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通常仅被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
将要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元件能够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被直接地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表示可以包括复数表示,除非根据上下文其表示明确不同的意义。
在此使用诸如“包括”或者“具有”的术语并且应理解它们旨在指示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数个组件、功能或者步骤的存在,并且也应理解可以同样地利用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功能或者步骤。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音响设备的结构的框图。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音响设备200包括控制器280、无线通信单元285、声音输出单元240、感测单元275、麦克风260、用户输入单元270以及电源单元290。
声音输出单元240是被配置成根据声音信号输出声音的机制。耳塞241是插入戴在用户的耳朵以将声音发送到用户的设备。扬声器242是与用户的耳朵分开的设备,没有被插入地戴在用户的耳朵上,以发送声音。因此,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比从耳塞241输出的声音更加大声。
耳塞241可从主体拆卸并且插入戴在用户的耳朵上,稍后将会详细地描述。扬声器242被布置在主体中。具体地,扬声器可以被布置在主体中而不是弹性带210中,就在用户的耳朵的下面。
无线通信单元285被实现以从诸如外部终端或者基站的另一便携式设备接收数据或者将经由用户输入单元输入的命令无线地发送到另一便携式设备。无线通信单元285使用短程通信以通过便携式设备收发信号。使用一个或者多个蓝牙(BluetoothTM)、RFID(射频设备)、IrDA(红外线数据协会)、UWB(超宽带)、紫蜂、NFC(近场通信)、Wi-Fi(无线保真)和Wi-Fi直连、无线USB(无线通用串行总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短程无线通信的示例支持短程通信。
当能够执行短程无线通信的另一无线音箱设备位于无线通信范围中时,无线通信单元285被自动地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与基站收发信号时使用用于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者通信方法。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在根据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CDMA2000(码分多址2000)、EV-DO(增强型语音数据优化或者仅增强型语音数据)、WCDMA(宽带CDMA)、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以及LTE-A(高级长期演进)创建的移动通信网络上通过基站、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收发无线信号。
无线信号可以包括根据语音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者发送和接收的文本/多媒体消息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控制器280通过基于从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数据控制音频输出单元240输出声音,根据经由用户输入单元输入的命令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者将信号发送到被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
当确定感测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被认证时,控制器280可以通过短程通信单元控制无线通信单元以自动地连接便携式音响设备和外部终端,并且被实现为将设备与感测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
麦克风260将外部声音信号处理成电气语音数据。被处理的语音数据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85被发送到外部终端或者服务器。各种除噪算法能够在麦克风260中被实现以去除当外部声音信号被输入时产生的噪声。
感测单元275是被配置成识别便携式音响设备200的状态和情形的设备。感测单元275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环境照度的照度传感器、用于感测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用于感测是否耳塞241位于耳塞保持器225中的耳塞开关。
用户输入单元270是被配置成允许用户控制便携式音响设备200的输入装置。用户输入单元270可以包括呼叫按钮272、用于声音音量的按钮273以及电源按钮271。
图2是图示在一个方向中看到的便携式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无线音响设备200具有C形状的主体,并且包括一对被布置在左右侧并且在其中安装有组件的壳体220;和相互连接壳体220的带210。带210具有弹性使得当用户保持和伸展壳体220时带210的曲率能够变化。形状记忆合金(215,参见图14)可以被设置在带210中,并且甚至当通过外力变形时带210也能够复原。
当用户将无线音响设备200佩戴在颈部上时,带210位于颈部的后面并且一对壳体220位于颈部的左右侧上。带210和壳体220可以限定一个连续的表面。将会接触用户的颈部的部分可以是由具有大的摩擦力的材料制成以便防止与用户的身体容易分离。
用于感测曲率变化的位移传感器可以被设置在带210中。当用户打算佩戴便携式电子设备200时,位移传感器能够感测是否用户伸展无线音箱设备200的两端。在本实例中,带210的曲率被轻微地改变并且感测和确定用户尝试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300。然后,便携式电子设备300可以控制电力被开启或者与外部终端同步。
当用户正在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300时或者当用户打算佩戴便携式电子设备200时,在感测带部分310中的曲率的急剧变化之后位移传感器可以感测和考虑曲率,以便确定是否两端被伸展。在位移传感器感测曲率已经急剧变成第一值之后曲率被固定为第二值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用户将便携式电子设备200佩戴在颈部上。
不仅位移传感器而且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或者心率传感器可以被设置在表面中,被配置成当用户佩戴便携式电子设备200时接触用户的颈部。当温度处于人体温度的范围中、亮度变暗或者感测到心率时,可以确定用户佩戴便携式电子设备200。因此,便携式电子设备300控制电力被开启或者无线通信单元285变成被实施使得与外部终端同步。
作为一个可替选的示例,可物理按压的开关可以被提供。当用户佩戴便携式电子设备200时,开关被按压并且ON(导通)信号被产生。在开关开启状态保持预设时间段或者更长时间段的情况下,便携式电子设备200的电力被开启或者与外部终端同步。
各种组件可以位于壳体220中并且壳体220是由具有硬度的材料制成。壳体220可以通过合成树脂或者金属的注入成型被形成。金属的示例包括钢(STS)、铝(Al)、钛(Ti)等等。主电路板281、电池291以及麦克风260位于壳体220中。壳体220包括被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中的保持器并且耳塞241被联接到保持器以及从保持器分离。
主体从带210朝着左右端变宽,在前内方向中从外背侧延伸。主体具有像UFO的外观并且主体的上表面沿着用户的肩部的形状向外布置以紧密地接触用户的身体。用户的肩部具有从颈部沿着左右方向向下形成的形状,并且壳体220也具有与根据肩部的形状朝着左右外侧扭曲的上表面和朝着用户的颈部扭曲的下表面的相对应的形状。
主电路板281具有诸如控制器280的位于其上的相应的电子组件,并且被配置成控制电子组件并且处理通过它们收集的数据(例如,通过麦克风260收集的语音数据、从用户输入单元270感测到的用户命令以及从无线通信单元285发送的语音数据)。
电池291经由充电终端被供应外部电力来被充电并且被配置成将所要求的电力供应到各个电子组件。电池291可以为了重量平衡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个中或者仅在一个壳体中,而其它的组件能够被布置在另一壳体220中。
用户的语音和其它声音被输入到麦克风260,并且多个麦克风260可以分别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中,以接收输入的立体声。
指示器可以被进一步设置以将可视信息发送到用户。使用各种颜色的光和光的闪烁,指示器可以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例如,在充电期间红灯被设置为闪烁,并且一旦充电完成绿灯开始闪烁。在无线通信单元被连接外部设备的情况下,蓝灯被设置为闪烁。
耳塞241具有被安装在其中并且插入佩戴在用户的耳朵上的输出模块。耳塞241可以包括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以适合于用户的耳朵并且将声音直接发送到用户的耳朵的耳帽。由于此,耳塞的输出低于扬声器。耳塞241被可拆卸地联接到设置在壳体220的外表面中的外部耳塞保持器225,不是位于主体中,并且经由音频电缆245被连接到主板281以输出接收到的声音信号。
当用户在将音频电缆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携带时,音频电缆245可能缠结在用户的头发中或者扭曲。为了防止此,旋转模块250可以被设置以容纳音频电缆245。旋转模块250是连接音频电缆245的一端的圆柱形构件。绕着旋转模块250的外表面缠绕音频电缆245并且其允许音频电缆245被布置在壳体220中。耳塞241仅与音频电缆一起被拉出以被安放和联接到耳塞保持器225。
图3是图示上壳221被设置在无线声音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状态的图。图4是图示从另一方向看到的无线声音设备200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用于经由被形成在上表面中的第一孔226输出语音的第一扬声器246和用于经由被形成在下表面中的第二孔227输出声音的第二扬声器247可以位于壳体220中的每一个中。
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被布置。第一扬声器246朝着壳体的上表面被布置以朝着用户的耳朵输出声音,并且第二扬声器247朝着壳体的下表面被布置以朝着用户的身体输出声音。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可以分别作为一个模块位于壳体220中或者作为独立的模块位于壳体220中。
第一扬声器246可以是被配置成在所有频带中均匀输出声音的全范围扬声器246,并且第二扬声器247是被配置成在中间和低频带中输出声音的振动扬声器。
在高频带中的声音具有短波长并且趋向于直行。当遇见障碍物时,高频带声音被反射,没有被发送。因此,在发送高频声音中方向性是重要的并且根据方向性获得不同的声音效果。
低频带中的声音具有长波长并且容易衍射发送,即使当低频声音的方向是朝着用户的耳朵。特别地,其中本公开的第二扬声器247位于的第二孔227可以被设置在壳体220的下表面中使得允许声音直接接触用户的身体以将声音直接发送到用户的耳朵。低频声音具有振动的作用并且能够获得振动效果,即使没有振动元件。
图5是图示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是图示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扬声器246和247当中的位置关系的图。
参考图5和图6,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可以被设置在左右壳体220中的每一个中。四个扬声器246和247可以被设置。尽管另外更多的扬声器246和247可以被设置,可以仅通过使用四个扬声器246和247设置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声音。
如在图5中所示,当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200时,第一扬声器246可以位于用户的耳朵的后面“a”那么远,并且第二扬声器247位于用户的耳朵的前面“b”那么远。如在图6中所示,相对于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200的状态,第一扬声器246可以位于左右方向中的外区域中,并且第二扬声器247可以位于左右方向中的内区域中。
更加具体地,相对于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200的状态,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在前后方向中被相互分开“d”的距离,并且在左右方向中被相互分开“d’”的距离。可以从用户的耳朵的大小计算在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d)。在统计学上,耳朵的大小是28.4mm~31.8mm,使得在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d)可以被相互分开27mm~40mm,与用户的耳朵的大小相对应。
如果在第一和第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变宽,则将会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第一和第二扬声器被布置为离用户的耳朵不太远。如果在它们之间的距离变窄,则难以实现3D动态声音,因此在第一和第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调节以根据用户的大小布置它们。
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主体具有C弯曲的形状并且从与带210和壳体220的连接部分向后和向左变宽以朝着壳体220的末端变窄。
第一扬声器246垂直远离用户的耳朵的下部分中位于用户的耳朵稍靠后。第二扬声器247位于用户的耳朵稍靠前并且在用户的锁骨处,使得在左右方向中与第一扬声器246相比第二扬声器247可以布置地更靠内。
第一扬声器246位于用户的耳朵的后面并且经由耳廓发送从第一扬声器246输出的声音,不同于位于用户的前面的扬声器发送的声音或者经由被插入在耳朵中的扬声器被直接发送到耳孔的声音。因此,从第一扬声器246输出的声音造成听到时间差,像封闭空间中反射的声音或者用户后面听到的声音。
如在图5中所示,位于颈部的左右侧的肩部是向上,并且胸部在用户的身体中向前,使得锁骨相对于向前方向位于向上倾斜。因此,第一孔226被向上形成以向上输出声音并且第二孔227直接地接触用户的锁骨以朝着锁骨输出声音,使得第一孔面向的方向可以不同于第二孔247被形成的方向。
为了使第一扬声器246的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壳体220可以进一步包括弯曲部分224,该弯曲部分向下弯曲,换言之,在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之间向上突出。当用户将无线音响设备200佩戴在颈部上时,后部分位置向上并且前部分相对于弯曲部分225向上倾斜。
可以通过使用位于壳体220中的扬声器实现比四个扬声器246和247更多的声道(例如,5.1声道和7.1声道)。传统的5.1声道家庭影院系统具有被布置在左前部分、右前部分、前部分、左后部分以及右后部分中的五个扬声器;并且低音扬声器被另外布置以有助于动态的3D声音欣赏。
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可以相对于用户的耳朵分别左右布置,没有相互远离太远,仅用作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扬声器246和247。当它们中的两个开始同时输出声音时,两个第二扬声器247可以获得与前扬声器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第二扬声器是振动扬声器并且能够用作低音扬声器。
最佳点(sweet spot),允许用户倾听最佳声音的点,可以存在于传统的家庭影院中。如果离开最佳点,则不利地用户不能够适当地欣赏音乐。因为从家庭影院系统的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在附近发声,所以有必要安装用于音乐欣赏的隔音设施。
然而,无线音响设备200可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并且扬声器246和247被固定地布置,与用户的耳朵分开。因此,无线音响设备200不具有位置限制。因为从扬声器到用户的耳朵的距离比从家庭影院系统的扬声器到用户的距离更窄,因此甚至低输出的声音允许用户以现实感欣赏音乐,并且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允许用户甚至在没有隔音设施的情况下欣赏音乐。
特别地,当将声音直接发送到用户的身体时,第二扬声器247允许用户能够更加生动地欣赏音乐并且当收听诸如游戏或者虚拟现实(VR)的媒体内容时用户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第二扬声器247。
当通过蓝牙接收声音信号以实现5.1声道声音时,声音信号被转换成2声道信号并且实际划分成5.1声道的声音数据可能不利地被损坏。控制器280被实现以解码通过蓝牙发送的2声道信号并且将声音分别供应到四个扬声器246和247。
甚至除非解码2声道信号,四个扬声器246和247分别被布置在向前、向后、向左以及向右位置中,并且相对于用户的耳朵具有方向性。因此,用户可以被提供有环绕声音效果。
图7是描述被应用于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的与头部有关的传输功能的图。
由于用户的耳朵位于头部的右左侧,所以在左侧听到的声音和在右侧听到的声音之间存在时间差,并且用户在更靠近的耳朵中听到的声音更响。
如图7(a)中所示,从左耳听到的声音和从右耳听到的声音之间的时间差可被称为ITD(双耳时差),并且左耳的声音和右耳的声音之间的声强差可被称为ILD(双耳声强差)。
相对于同一声源在左耳中实际感知的声音与在右耳中实际感知的声音不同,因为脸部变为声音传输路径上的障碍物,以及简单的距离差。精确地计算这些差异的函数为HRTF(头部相关传递函数)。
头部相关传递函数的意思是一种使用以人体听觉器官为模型的虚拟头部麦克风来以预置间隔关于360度方位角和180度高度角计算左和右侧的脉冲响应的函数,从而以公式表示基于诸如在头部表面上的衍射和耳廓曲线引起的反射的关于声音传播特征根据声音的抵达方向而变化的现象,收听者能够感知周围声音。
作为收听者的用户不仅能够根据左耳和右耳所感知声音的声音延迟水平,而且也能够根据音量和回响(回音)动态地感知声音,以便感觉到声源的距离感。
图8是描述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提供的壳体220的形状的图。用于注入从第一扬声器246输出的声音的第一孔226朝着用户的颈部形成,声音可能不能被发送至用户。因此,壳体220可以向外成型,因为上表面220a相对于水平表面倾斜α那么多。水平表面的意思是当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200关于带210的中心210a被置于地面地板上时,关于接触地面的部分的水平表面。
壳体220的下表面220b也倾斜β那么多。壳体的下表面220b也被朝着用户布置,以紧密地接触用户的身体。用户的肩部从颈部向下朝着臂部倾斜,并且壳体220位于颈部和肩部之间的连接身体部分上。因此,壳体220的下表面220b相应于身体的形状倾斜,从而紧密地接触用户的身体。
当α大于β,即,上表面220a的坡度大于下表面220b的坡度时,朝着用户身体的内侧向表面220c变得比位于反向方向中的外侧向表面220d更厚(a>b)。因此,上表面220a的坡度可大于下表面220b的坡度,以便使外侧向表面220d比内侧向表面220c更厚。
图9是示出描述无线音响设备200中的重心的透视图。壳体200和带210的末端被设计成在作为无线音响设备200中的重心的第二孔227处对称。主电路板281、电池291和旋转模块250被定位在壳体内,朝着壳体的末端,并且第一扬声器246和带210被布置在壳体内,相对于第二孔227朝向带210,仅为了平衡两侧的重量(50%:50%)。
因为是无线音响设备200的重心,所以第二孔227能够紧密地接触用户的身体,并且通过第二孔227输出的第二扬声器的振动可被直接地发送至用户的身体。
图10A和10B是示出扬声器246和247位于其中的附件248的一个表面和其它表面的透视图。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位于一个附件248中以被联接在壳体220中。
附件248限定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的共振空间。扬声器246和247输出的声音被放大成更响并且更丰富的声音,同时在具有对应于于扬声器能力的特定尺寸的封闭共振空间内反射。因而,共振空间对于确定扬声器246和247的能力是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其有限的小尺寸,所以在传统的移动终端内难以确保足够的共振空间。壳体220的内部空白空间被气密密封从而用作共振空间,或者被诸如胶带的构件阻塞而实现共振空间。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200可使用被配置成辅助共振的附件248以提供高质量声音。
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都可位于本公开的附件248内。由于第一扬声器246向上形成并且第二扬声器247向下形成,所以用于暴露第一扬声器246的输出点的孔2481a在附件中形成,对应于第一孔226,并且用于暴露第二扬声器247的输出点的另一孔2482a在附件中形成,对应于第二孔227。
被设置成振动扬声器的第二扬声器247比第一扬声器246更厚,第二扬声器247位于其中的部分附件248可更厚地成型。第一扬声器246可以为纵向或者卵形扬声器,并且第二扬声器247可以为圆形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扬声器246的截面可以被布置在壳体220的宽度方向中,从而缩窄第一扬声器246位于其中的壳体的宽度。
优选地,第一扬声器246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全音域扬声器,从而输出不同音域的声音。即,长边被最优化用于中间音域的声音,并且短边被最优化用于高音域的声音。
同时,第二扬声器247是作为用于在低频段输出声音的振动扬声器,低频段在发送能量,从而在输出非定向并且大小集中的低频声音时最高效。
图2中所示的本公开的壳体220与带210形成连续表面。壳体220随着更接近带210而变得比连接部分更窄,并且随着更接近末端而变得比连接部分更宽。附件248被布置在壳体220中,与带210相邻,以便沿从带210至壳体220的逐渐变宽形状,第一扬声器246位于其中的部分可以比第二扬声器246位于其中的部分更窄。
图11是沿图10A的A-A线的截面图。图12是从图10A的附件248切除的上壳的透视图。
本公开的附件248包括:用于容纳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的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用于容纳第二扬声器247的第二容纳部分248b。
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被分割壁2483彼此隔离。通孔2484在分割壁2483中形成,从而允许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之间连通。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可分别起共振空间的作用。必须在第一和第二容纳部分248a和248b中设置具有30cc尺寸的预定空间,以确保用于两个扬声器246和247的足够共振空间。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无线音响设备200尺寸过大的缺点。
为了应对本公开的缺点,在分割壁2483中形成通孔以将附件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从而可实现具有一致的第一和第二容纳部分248a和248b的尺寸的共振空间。如果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在相同方向输出声音,则第一扬声器振动的空气流和第二扬声器247振动的空气流可能彼此干扰从而使声音质量劣化。
然而,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在如图10A中所示的不同方向中输出声音,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可通过最小化接口而敞开。
更特别地,第一扬声器246输出的声音使用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两者作为共振空间。第二扬声器247输出的声音也可使用两者作为共振空间。因此,与由分离的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构成的附件相比,附件248的尺寸能够变得更小。
如果无分割壁2483,则整个空间变得太宽从而抵消共振效果。如果第一扬声器246振动的空气流直接遇到第二扬声器247振动的空气流,则可能无意地产生涡流。可通过具有通孔的分割壁2483,而非完全省略分割壁的附件248,来实现第一容纳部分248a和第二容纳部分248b。
由于作为振动扬声器的第二扬声器247输出低频段的声音,所以共振能够产生的放大非常重要,并且通孔284在分割壁中形成,对应于第二扬声器的中心。因此,附件可被设计成更适合使第二扬声器247共振。
上附件壳体2481被联接至下附件壳体2482,仅是为了实现附件的封闭共振空间。孔2481a在上附件壳体2481中的第一扬声器246的输出方向中形成。在下附件壳体中形成的孔是在下附件壳体2482中的第二扬声器247的输出方向中形成的。
如图11中所示,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输出的声音的方向彼此不是完全相反。当用户正在佩戴无线音响设备的主体时,第一扬声器246向上输出声音,并且第二扬声器247朝着用户的锁骨输出声音。第一扬声器246安放其上的第一容纳部分248a的底表面不平行于第二扬声器248安放其上的第二容纳部分248b的底表面,以便引导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输出的声音的方向。
附件248包括用于在其中插入螺栓从而联接至壳体220的轴套2486。图11中所示的轴套2486在沿着附件248的厚度的方向上延伸。当轴套2486在与通过被设置在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中的振动板的振动输出声音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中延伸时,螺栓可能根据振动而在轴套2486内移动,使得附件248和壳体220之间的联接弱化。特别地,作为振动扬声器的第二扬声器247产生大的振动,并且第二扬声器247可能影响附件248和壳体220之间的联接。
为了防止螺栓在轴套2486中松动,本公开的轴套2486可以倾斜地形成,不平行于振动板的振动方向或者第二扬声器247中的声音的输出方向。优选地,轴套2476甚至形成为不平行于被设置在第一扬声器246中的振动板的振动方向。而且,其中螺栓被紧固至轴套2486的面积通过倾斜地形成轴套2486而增大,并且因此能够提高紧固力。
被设置成低音扬声器的第二扬声器247在集中在特定点上而非广泛扩散的振动必须被发送至用户使用户直接感觉振动时最高效。为了防止第二扬声器247的振动扩散,橡胶片249被附接至附件248的上和下表面。橡胶片249被布置在附件248和壳体220之间,并且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另外,切除狭缝2492可以部分地在橡胶片249中形成,以阻碍振动通过橡胶片249发送至壳体220。沿橡胶片249发送的振动被切除狭缝2492阻断,并且第二扬声器247的振动不可广泛地扩散,从而通过第二孔227直接发送至用户。图10A和10B中所示的切除狭缝2492的端部以圆形成型,从而防止撕裂切除狭缝。
图13是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第二扬声器247的截面图。扬声器安放肋228从第二孔227的内周突出,并且附件248可接触扬声器安放肋228,从而将第二扬声器247的振动直接地发送至用户的身体。通过最小化与除了扬声器安放肋228之外的壳体直接接触的面积,防止振动经由壳体220逸出。第二孔227是被配置成直接接触用户身体的部分,并且振动通过扬声器安放肋228直接发送至用户的身体。
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200可包括橡胶片249和扬声器安放肋228,从而使振动不扩散而是集中在直接接触用户身体的第二孔227上,并且直接将第二扬声器247的振动发送至用户身体。壳体220具有弯曲形状,并且壳体220的下表面倾斜,使得第二孔227可紧密地接触用户身体。
图14是示出带210和壳体220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内部空间的图。形状记忆合金215可被插入本公开的带210内,从而加强使带210复原为原始形状的弹性。形状记忆合金215是具有将变形形状恢复为原始形状的恢复力的材料。在传统的无线音响设备中,形状记忆合金仅位于带210中,或者部分地位于壳体220中。然而,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200包括扬声器246和247,并且由扬声器246和247产生混杂振动。为了防止混杂振动对用户产生不良感觉,形状记忆合金215可以延伸至附件248。
更特别地,无线音响设备200的形状记忆合金215从带210延伸,并且形状记忆合金的两端如图14中所示地穿透附件248,从而仅扩散耗散混杂振动。
带210还可包括将两个壳体220彼此以及与形状记忆合金215电连接的信号线。信号线和形状记忆合金215被插入管中从而将它们连在一起。信号线必须延伸至位于壳体220内的主电路板,使得形状记忆合金215和信号线插入其中的管可穿透附件248,从而延伸至位于壳体220的末端中的主电路板。
图15是描述根据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中的扬声器246和247的位置变化的声音输出的图。如上所述,位于附件248内的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二扬声器247被固定在壳体220中。
然而,每个用户都具有不同的身体尺寸,并且基于韩国标准身体尺寸制造无线音响设备。在用户的身体具有显著不同身体尺寸的情况下,耳朵偶然发生不配合无线音响设备的扬声器。
为了补偿这种缺陷,可提供用于本公开的扬声器246和247以及孔226和227的扬声器框架。扬声器框架的位置可关于壳体220变化,使得扬声器246和247能够被布置在对每个用户最优的位置中。
为此,扬声器框架的位置或者尺寸可关于壳体220变化。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一孔226或者第二扬声器247和第二孔227可在扬声器框架内形成。当扬声器框架移动时,位于扬声器框架内的第一扬声器246和第一孔226或者第二扬声器247和第二孔227可一起移动。
如图15(a)中所示,当用户佩戴无线音响设备200时,第一扬声器246在壳体220的纵向方向中移动从而向前和向后移动。由于每个用户具有轻微不同的颈部尺寸和不同的耳朵位置,所以用户能够将第一扬声器246定位成从耳朵稍微向后。
如图15(b)中所示,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扬声器246调节方向。当用户的头部大时,与平均位置相比,耳朵位于外侧。当用户的头部小时,与平均位置相比,耳朵位于内侧。考虑到用户头部尺寸的差异,第一扬声器面对的方向可调。
附图仅示出第一扬声器246,但是第二扬声器247的位置或者方向也可变,使得第二扬声器247可被调节为适当地位于用户的锁骨上。
图1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耳塞保持器225和旋转模块250的图。无线音响设备200的壳体220由于扬声器246和247位于其中而变大并且变宽。
当被布置在壳体220的外表面中时,耳塞保持器225可能暴露于外部并且受污染,使得可能难以实现整洁的外观。耳塞保持器225可被布置在壳体220的内表面中。
传统的旋转模块250和耳塞保持器225可沿壳体220的纵向方向并排布置。然而,无线音响设备200在一个壳体220中包括两个扬声器246和247,并且可能具有纵向尺寸大的缺点。为了防止无线音响设备200纵向太大,所以如图16中所示,无线音响设备200的旋转模块250可沿耳塞保持器225和壳体220的宽度与耳塞保持器225和壳体220重叠。
与壳体220的内部连通的电缆孔225a在耳塞保持器225中形成。将耳塞241和主板彼此连接的音频电缆245可穿透电缆孔225a。电缆孔245缠绕旋转模块250,从而被保持在壳体220中。当耳塞保持器225和旋转模块250如图15所示地被倾斜地布置时,缠绕旋转模块250的音频电缆245可能在穿透电缆孔225a时弯曲。
在引入和引出壳体220时,弯曲的音频电缆245可能磨损。因此,电缆孔225a可在如图16中所示的旋转模块250的切线方向中形成。即,电缆孔225a在旋转模块250的切线方向中形成,以使音频电缆245穿过而不松弛和弯曲。
图17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用户输入单元和接口单元的概念图。用户输入单元包括:用于播放和停止音乐的第一按键2711;用于拨打和结束通话的第二按键2712;用于改变或者快进音乐播放列表的第三按键2713;用于控制声音音量的第四按键2714;用于开启和关闭电源的电源开关2716;以及声音模式开关2717。
第一、第二和第三按键2711、2712和2713可以是可按下以输入用户命令的按钮类型。第四按键2714可以是可根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旋转以调节声音音量的滚轮式类型。可以提供可按下以输入用户命令的按钮类型的第四按键2714。
两个或者更多开关2716和2714可被设置成从按下类型和滑动类型选择的状态可变类型。甚至在开关为按下类型的情况下,用户按下按钮类型的按键2711、2712和2713,然后开关复位,或者开关2716和2717保持按下状态并且在再次按下之后复位。
图18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的一个示例中的用户输入单元270的操纵方法的图。开关2716和2717以及滚轮式第四按键2714被推动以输入,并且按钮类型的按键2711、2712和2713被按下以输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输入单元可根据按钮类型按键2711、2712和2713的按下次数和按下时间识别不同命令,并且分别控制以实施不同功能。
当用户快速地按下第一按键2711时,多媒体开始播放,或者正在播放的多媒体停止。当用户快速连续地按下第一按键2711两次时,则实施用于声音校准的均衡功能。可以通过使用与无线音响设备200无线连接的主机终端100实施精细校准。也可以在无线音响设备本身中选择预置的几种均衡模式其中之一。
当用户快速地按下第三按键2713时,播放顺序变为播放上一音轨或者下一音轨。当用户按下并且保持第三按键2713时,用户获得简单信息,诸如指示电池剩余量,或者通知当前时间。另外,在音乐播放期间显示剩余播放时间,或者显示未接来电的号码。用户能够通过按下第三按键2713,检查当前时间或者简单信息,而不亲自观察主机终端100。
第二按键2712被配置成实施与呼叫相关的功能。当快速地按下第二按键2712时,用户能够应答呼叫或者终止呼叫。当快速连续地按下第二按键2712两次时,用户能够直接呼叫特定号码。当用户按下并且保持第二按键2712时,能够实施呼叫最近拨打的号码的功能。当用户连续地按下第二按键两次或者长时间按下或者保持时实施的功能可颠倒。
滚轮式第四按键2714可实施控制声音音量作为主要功能,并且根据旋转方向而调高或者调低音量。滚轮的大部分都位于壳体220内,并且滚轮的预定部分突出至壳体220外部。用户能够通过推动突出部分而控制声音音量,或者当像传统按钮一样按下时实施特定功能。在实施例中,可实施静音功能,以将当前输出声音的音量变为零“0”。
电源开关2716可被配置成开启和关闭无线音响设备200的电源。当无线音响设备200的电源开启时,直接检索并且连接预置连接的主机终端100。
因此,声音模式开关2717被配置成确定用于输出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的声音数据的装置。根据扬声器的方向确定该输出装置,从而确定是否从扬声器246和247或者耳塞241输出声音。下面,从耳塞241输出声音的状态被称为第一状态,并且其中从扬声器246和247输出声音的状态被称为第二状态。
图19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TWS功能的图。无线音响设备200起主装置作用,以将从主机终端接收的信号发送至另一无线音响设备200,以便同时从两个无线音响设备200输出相同声音。
需要真无线立体声(TWS)技术以实现这种功能。无线音响设备200本身变为主装置,并且另一第二无线音响设备200变为被配置成从主装置接收信号并且基于信号输出声音的从属装置。此时,有必要使主机和从属装置同步,以便两个装置能够同时输出声音。
无线音响设备200包括有限的输入单元并且不包括显示单元,并且必须使用有限数量的用户输入单元以将主和从属装置彼此连接。当用户同时按下用于播放前一音轨的第三按键,以及用于播放被设在连接主机终端100的主装置中的音乐的第一按键2711的按键时,作为主装置的功能被实施为激活。
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同时按下用于播放下一音轨的第三按键2713和从属装置中的第一按键2711的按键时,从属装置连接主装置并且接收声音数据从而播放音乐。
图20是描述当无线音响设备200处于静音状态时主机终端100的控制方法的图。在附图中,仅示出主机终端100为智能电话,但是主机终端100的示例还可包括TV、笔记本电脑和其它多种多媒体装置。
在主机终端100中播放的多媒体的声音从无线音响设备200的扬声器246和247或者耳塞241被输出。在电话上交谈时使用主机终端100的情况下,来自呼叫另一方的语音被发送并且输出,并且用户的语音被无线电子设备的麦克风260收集,仅为了将所收集的声音发送至主机终端100。
在主机终端100执行呼叫功能的情况下,可使用耳机协议(Head Set Profile,HSP)或者免提协议(Hans Free Profile,HFP)作为无线音响设备200和主机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在主机终端播放多媒体的情况下,可在无线音响设备200和主机终端之间执行无线通信时使用高级音频分发协议(A2DP)、音频/视频远程控制协议、人机接口设备(HID)其中之一。
HSP和HFP是用于耳机和免提的协议,并且与移动电话的呼叫功能通信。HSP能够发送呼叫语音,并且HFP能够提供用于重拨、语音拨号、呼叫应答和呼叫终止的远程控制功能,并且被应用到用于呼叫的耳机,或者用于车辆的免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HSP和HFP是用于呼叫的协议,并且被配置成输出具有64kbit/s声音质量的单声道声音,所以它们可能不适合作为音乐播放协议。
A2DP是用于支持立体声音频的蓝牙协议。用于通过蓝牙和主机终端欣赏音乐的耳机基本上支持A2DP。类似于支持对呼叫功能的操纵的HFP,AVRCP支持对音乐播放的调节,诸如音乐播放、音乐停止、下一音轨播放和上一音轨播放。
A2DP被设计成发送2信道立体声音频,并且使得能够在MP3播放器或者智能电话中从蓝牙耳机或者耳塞播放音乐。与语音呼叫中使用的HSP和HFP协议不同,与作为提供传统立体声质量的第一协议的AVRCP相比,A2DP作为一步演进的协议技术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声和对欣赏音乐最优化的最佳功能。在两个耳塞241之间传递声音时不存在延迟,并且不存在两个耳塞241提供的声音冲突的问题。
HID是与能够接收用户的输入或者输出的外围装置通信的蓝牙通信协议,并且可应用于用户操纵装置,诸如鼠标、键盘和控制器。HID被具体化为USB型,并且应用于无线键盘、无线鼠标和无线游戏控制器。
在主机终端100被实施为临时地暂停当前呼叫或者当前播放的音乐的情况下,无线音响设备200的静音功能可激活。如上所述,第四按键2714可被按下以激活静音功能。
在激活静音功能后释放时不存在问题。当必须相对长时间地激活静音功能时,多媒体被在主机终端100中持续播放,使得用户之后必须寻找暂停点,并且不方便地重新播放音乐。在打电话期间,呼叫的对方必须不利地等待。
为了解决这些缺点和不便,可以使用振动或者声音连续地通知用户静音状态。当静音状态保持预置时间段(例如,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时,当前播放的多媒体被暂停,并且发送告诉对方稍等的消息。除非静音状态被释放预置时间段(例如,1分钟)或者更长,否则当前播放的多媒体终止,并且向主机终端100发送信号以终止当前正在使用的呼叫。
特别地,在正在打电话的情况下,在发送告诉呼叫的对方稍后呼叫从而稍后再次呼叫的消息之后,可向主机终端100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断开呼叫,使得呼叫的对方可以不无限等待,否则他或者她可能被不愉快地断开。虽然以两步骤描述了控制方法,但是该控制方法可被设置成当经过了预置时间段(例如,30分钟)后无中间步骤地终止当前播放的多媒体或者与呼叫另一方的通话。
图21是描述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声音音量滚轮的操作方法的图。无线音响设备包括扬声器模式和耳塞模式两者。在扬声器模式下可调的音量水平的范围与在耳塞模式下可调的音量水平范围不同。扬声器模式下的最大音量高于耳塞模式,使得扬声器模式的音量水平能够被细分,从而以非常精细的方式控制音量。即,基于不同的表在耳塞模式和扬声器模式下控制音量。
可通过使用滚轮式第四按键2714调节本公开的音量控制,并且可根据滚轮式第四按键2714的旋转角速度调节音量控制。当尝试将音量控制为更快地增大时,用户必须快速旋转声音音量滚轮以调节音量。在音量水平可从0dB至32dB每步2dB调节时,用户必须旋转滚轮式按键32步以将音量从最低水平调节至最高水平。如果音量水平可每步调节3dB或者5dB,则可能不能精细地调节音量。
因此,在期望快速改变音量水平,同时能够精细地音量控制的情况下,可根据声音音量滚轮的转速将音量控制控制为对每一步骤可调的声音大小不同。当用户缓慢的旋转声音音量滚轮时,音量水平以32步,每步2dB改变。当转速快时,音量水平变为具有每步改变2dB或者4dB的大的声音音量范围。因此,音量水平能够仅在16步或者8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
此时,扬声器模式的最大音量与耳塞模式不同。在音量水平的精细调节时,在扬声器模式(下面为第一模式)和耳塞模式(下面为第二模式)每个中设置不同的音量水平步骤,并且扬声器模式可具有更细分步骤,以使用户以更细分步骤调节音量水平。
图22是描述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音量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2中所示的数值为示例,并且步骤可以更细分,或者可根据转速不同地设置变量。在耳塞模式中,音量控制可从1dB调节至16dB。在扬声器模式中,音量控制可从0dB调节至32dB。当每一步被设置为升高1dB时,第一模式可具有16步骤的音量控制,并且第二模式可具有32步骤的音量控制。
当用户缓慢地旋转声音音量滚轮时(以一圈/秒的速度),可以基本设置步骤调节音量控制。当如上所述尝试将音量调节至高水平时,用户快速地旋转声音音量滚轮。例如,以预置速度或者更快地,例如3圈/秒地旋转声音音量滚轮,第一模式的整个音量水平包括8步,并且第二模式的整个音量水平包括约11步。第一模式的音量每一步升高2dB,并且第二模式的音量每一步升高3dB。
当用户以5圈/秒的速度快速地旋转声音音量滚轮时,第一模式的整个音量水平包括约5步,并且第二模式的整个音量水平包括约6步。第一模式的音量每一步升高3dB,并且第二模式的音量每一步升高5dB。当第四按键2714被以10圈/秒的速度旋转时,第一模式的整个音量水平包括3步,并且第二模式的整个音量水平包括约3步。第一模式的音量每一步升高5dB,并且第二模式的音量每一步升高10dB。
更特别地,在每一步调节的音量大小可根据第四按键2714的转速不同,使得可足以提高用户方便性地快速或者精细地调节音量控制。
图23是描述当在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扬声器246和247与耳塞241之间转换模式时的音量控制方法的图。在扬声器246和耳塞241的音量范围之间存在差异。可佩带在用户耳朵上的耳塞241输出的声音的最大音量可被设置为小于扬声器246和247输出的最大音量。当以一步旋转声音音量滚轮时,可通过不同的声音大小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的音量控制。
可使用声音模式开关将第一模式(耳塞模式)转换为第二模式(扬声器模式)。当第二模式被转换为第一模式时,扬声器246和247被配置成不直接向耳朵输出声音,并且耳塞241被配置成直接向耳朵输出声音。如果响亮的声音被直接输出至耳朵,则存在听力受损的顾虑。因此,在将第二模式转换为第一模式的同时,音量水平被转换为标准音量水平。
相反,在第一模式被转换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模式下以标准音量水平或者更高水平输出声音,当前音量水平可被转换为标准音量水平,扬声器246和247不突然输出响亮的声音。
图24是描述用于使用被设置在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中的四个扬声器246和247执行电话会议功能的方法的图。一旦开始电话会议,用户开始与电话的会谈成员的呼叫其他几方会谈,并且难以彼此分辨会谈成员。为了解决这种困难,扬声器246和246可被配置成分别输出其他成员的语音,使得其他成员的语音给出方向性,从而彼此分辨。
本公开使用四个扬声器246a、246b、247a和247b。在电话会议的其它成员为四个成员的情况下,四个扬声器246a、246b、247a和247b被控制成分别输出他们的语音。在其他成员超过四个的情况下,扬声器可被控制成输出四个成员的语音,并且输出通过组合两个扬声器而在另一方向添加的其它两个成员的语音。
为了在电话会议时彼此分辨其他成员,语音分隔符在被包括在每种语音中的状态下被发送。实施安装在主机终端110中的应用程序,以控制主机终端发送具有语音分隔符的每个语音信号。
语音分隔符可根据一组其他成员(例如,同事组或者工作位置组)指定用于电话会议的其他成员。用户能够通过在应用程序上指定语音分隔符选择输出语音的扬声器,并且可解决在分辨电话会议中具有彼此类似声音的一组的成员,或者在电话会议组中存在新成员时的难题。
无线音响设备200包括扬声器246和247以及耳塞241两者,并且当产生特定事件时能够以不同方式通知用户该特定事件。通过在振动模块中产生的振动将警告通知给用户的传统方式正在发展成一种通过扬声器将警告通知给用户的新方式。实施呼叫的其他成员可能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获得来自作为重要呼叫的预置号码的呼叫或者文本消息时,通过调节扬声器246和247将呼叫或者文本消息通知给用户,不遗漏通知。与模式开关2717的设置无关,警告声音可被发送至扬声器246和247。与通知一起,在所发送的警告声音中包括呼叫的其他成员的姓名。用户可识别呼叫的其他成员而不查看主机终端100。
此外,可根据事件的类型使用不同警告方式。第二扬声器247能够提供振动以及声音,并且向用户提供通知而非振动马达。第二扬声器247分别位于右和左侧,使得一个第二扬声器247a能够向用户提供文本消息的警告通知,并且另一第二扬声器247b能够向用户提供其它应用程序广告等等的警告通知。
图25是描述在主机终端100和无线音响设备200的一个示例之间的通信方法的图。如上所述,无线音响设备200可通过HFP做出呼叫,并且通过A2DP输出多媒体声音。
在呼叫期间以扬声器模式输出声音时麦克风260太接近扬声器246b和247b的情况下,呼叫其他成员的语音实际上被输入麦克风260,并且语音被再次发送至呼叫的其他成员,这被称为“回音”。为了防止回音,呼叫的其他成员的语音不从与麦克风260一起位于壳体220中的扬声器246b和247b输出,而是从位于其它壳体220中的扬声器246a和246a输出。
此外,可从呼叫期间不使用的扬声器246b和247b输出多媒体。可在呼叫期间将背景音乐或者声音发送至其他成员,使得能够创造各种场景。多媒体通过A2DP接收数据,并且呼叫通过HFP接收数据。多媒体和呼叫分别通过不同的方法收发数据,仅是为了同时执行。
在通过使用具有翻译功能的移动终端执行同声传译的情况下,无线音响设备200可通过使用两个扬声器翻译用户的语音和其他成员的语音。此时,其他成员的语音的翻译文本从左扬声器246a和247a被输出,并且用户的语音的翻译文本从右扬声器246b和247b被输出,仅是为了同时输出用户所说的对话和其他成员所说的对话,并且有助于无中断谈话。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无线音响设备200可包括分别面向不同方向的扬声器。因此,无线音响设备200能够提供3D环绕声音。特别地,朝着用户身体定位的振动扬声器可输出振动以及声音,以便向用户传递更生动的声音。
此外,具有位于其中的扬声器246和247的附件248可扩展共振空间,不另外增大该空间。因此,可提高扬声器246和247的声音质量,并且可实现被配置成将壳体220的第二孔227定位成紧密接触用户身体的结构,使得用户能够直接从第二扬声器247感觉振动。
又进一步,多个扬声器可被不同地并且独立地驱动,并且能够输出具有方向性的声音,不影响麦克风260。因此,可提高麦克风260的声音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是例证性的,并且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本教导能够易于引用于其它类型的方法和设备。本说明有意为例示性的,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无线音响设备,包括:
具有上部和下部的主体,所述主体被配置成绕用户的颈部佩戴,所述上部方向朝着用户的耳朵向上,并且所述下部朝着用户的肩部向下;
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部中形成的第一孔;
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一孔输出声音的第一扬声器;
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下部中形成的第二孔;以及
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二孔输出声音的第二扬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所述第一孔被定位成相对于用户的中心线在左右方向中比所述第二孔向外更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所述第一孔被定位成在穿过用户耳孔的垂直线向后,并且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所述第二孔被定位成在所述垂直线向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可连接至主机终端以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接收的所述数据包括方向信息;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在对应于所述方向信息的不同方向中从所述扬声器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位于用户的右和左侧,其中,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二扬声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每一个中;以及
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麦克风,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所述扬声器输出声音,并且在声音被输入所述麦克风时停用所述扬声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通过高级音频分发协议(A2DP)和免提协议(HFP)执行无线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扬声器以输出指定声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孔被配置成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接触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的弯曲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被布置在所述主体内,使得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与所述第一扬声器相比所述第二扬声器取向在更垂直的方向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壳体和扬声器框架,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至少其中之一位于所述扬声器框架内,并且
其中,所述扬声器框架的角度和/或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主体内的附件,所述附件包括:
在其中容纳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一容纳部分;
在其中容纳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第二容纳部分;
将所述附件的内部空间分为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所述第二容纳部分的分割壁;以及
被设置在所述分割壁内的通孔,所述通孔允许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所述第二容纳部分彼此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通孔沿穿过所述第二扬声器中心的线布置在所述分割壁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容纳部分的底表面中形成的坡度与在所述第二容纳部分的底表面中形成的坡度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在所述附件的厚度方向中从所述附件延伸的轴套;和
被插入所述轴套中的紧固件,
其中,所述轴套在不垂直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分的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中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附件包括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位于其中的附件壳体,并且
其中,所述附件壳体的下部比所述附件壳体的上部薄。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孔的周围处从所述附件的下表面突出的扬声器安放肋。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附件还包括附接至所述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橡胶片,并且
其中,所述橡胶片包括一个或者更多切除狭缝。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当所述主体绕用户的颈部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位于用户的右侧和左侧;和
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带,
其中,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每一个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每一个的上表面都相对于所述带向外倾斜,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每一个的下表面都相对于所述带向内倾斜,并且
其中,朝着用户的颈部定位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每一个的第一侧向表面比相对于用户的颈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向表面外的第二侧向表面更厚。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主体内的附件,所述附件在其中容纳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和
嵌入所述带内的形状记忆合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穿透进入所述附件的末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包括所述带的中心部分的重量和包括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的重量关于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所述第二孔的线对称地平衡。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处的耳塞保持器;
被配置成将联接至所述耳塞保持器的耳塞;
被设置在所述耳塞保持器内的电缆孔;
被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且与所述电缆孔相邻地定位的旋转模块;以及
穿过所述电缆孔的音频电缆,所述音频电缆具有缠绕所述旋转模块的第一部分和连接至所述耳塞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旋转模块和所述耳塞保持器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彼此重叠。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电缆孔沿相切与在所述旋转模块上所述音频电缆变为从所述旋转模块松开的点的线定位。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具有包括长轴和短轴的矩形或者卵形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具有圆形形状,所述第二扬声器包括被配置成输出低频信号的振动扬声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可连接至主机终端从而发送数据并且接收数据;
与所述主体连接的音频电缆;
被连接至所述音频电缆的末端的耳塞,所述耳塞被配置成输出声音;
声音模式开关,声音模式开关被配置成允许用户选择经由所述耳塞输出数据的第一模式以及经由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数据的第二模式;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声音模式开关的状态控制所述耳塞、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由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的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如果经由所述耳塞或者所述第一扬声器或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的声音高于预置音量水平,并且所述控制器感测到所述声音模式开关的模式改变,则将输出音量水平降低至预置音量水平。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音量键,所述音量键被配置成调节经由所述耳塞或者所述第一扬声器或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的音量,
其中,所述控制器以所述音量键可调的音量水平范围和步骤来调节所述耳塞和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的音量水平以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不同于所述第二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当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关于产生预置事件的信息时,经由所述第一扬声器或者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声音,而与所述声音模式开关的状态无关。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滚轮式音量键,所述滚轮式音量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扬声器或者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的声音音量;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音量键的转速调节音量变化,使得当所述音量键的转速高时,转动每单位角度的音量的变化量大,并且当所述音量键的转速低时,转动每单位角度的音量的变化量小。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静音键,所述静音键用于实施静音模式以停止输出声音;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除非在激活所述静音键之后,在预置时间段内解除所述静音模式,否则向主机终端发送用于停止播放音乐或者终止呼叫的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音响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可连接至主机终端从而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连接从属声音设备的从属无线通信单元,从而发送从所述主机终端接收的声音数据;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经由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声音,并且控制经由所述从属声音设备输出声音。
CN201710377376.8A 2016-05-25 2017-05-25 无线音响设备 Active CN107438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41090P 2016-05-25 2016-05-25
US62/341,090 2016-05-25
KR10-2016-0157167 2016-11-24
KR1020160157167A KR20170133233A (ko) 2016-05-25 2016-11-24 휴대용 음향기기
KR10-2016-0177706 2016-12-23
KR1020160177706A KR102565554B1 (ko) 2016-12-23 2016-12-23 휴대용 음향기기
KR1020170004014A KR20180082757A (ko) 2017-01-11 2017-01-11 휴대용 음향기기
KR10-2017-0004014 2017-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8217A true CN107438217A (zh) 2017-12-05
CN107438217B CN107438217B (zh) 2021-01-15

Family

ID=5877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7376.8A Active CN107438217B (zh) 2016-05-25 2017-05-25 无线音响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9647B2 (zh)
EP (1) EP3249950B1 (zh)
CN (1) CN107438217B (zh)
WO (1) WO201720457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481A (zh) * 2018-12-28 2019-06-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及应用其的扬声系统
CN109884579A (zh) * 2017-12-06 2019-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定向声学传感器以及包括定向声学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10191386A (zh) * 2019-05-31 2019-08-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放式耳机
CN110739981A (zh) * 2019-10-25 2020-01-3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带音频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装置
CN111527645A (zh) * 2017-12-29 2020-08-11 索尼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
CN111935575A (zh) * 2020-10-12 2020-11-1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声音播放结构、声音播放方法和头戴显示设备
CN112203187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CN113259804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耳机及状态检测耳机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74097B2 (en) 2014-01-06 2024-04-30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KR101835337B1 (ko) * 2016-08-26 2018-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음향기기
USD837184S1 (en) * 2016-12-02 2019-01-01 Shenzhen Cannice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earphone
TW201834469A (zh) * 2017-03-03 2018-09-16 樂軒 許 一種可穿戴式立體聲設備
US10812897B1 (en) * 2017-03-17 2020-10-20 Human, Incorporated Audio system
USD843968S1 (en) * 2017-06-14 2019-03-26 Qunru Li Headset
USD856972S1 (en) * 2017-08-21 2019-08-20 Bluecom Co., Ltd. Neckband wireless headset
US10412480B2 (en) 2017-08-31 2019-09-10 Bose Corporation Wearable personal acoustic device having outloud and private operational modes
USD842837S1 (en) * 2017-09-29 2019-03-12 Qunru Li Headset
USD842838S1 (en) * 2017-09-29 2019-03-12 Qunru Li Headset
USD843969S1 (en) * 2017-10-06 2019-03-26 Qunru Li Headset
USD853987S1 (en) * 2017-10-17 2019-07-16 Plan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s headset
USD914634S1 (en) 2017-10-17 2021-03-30 Plan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s headset
JP1617786S (zh) * 2017-12-27 2018-11-12
USD878330S1 (en) * 2018-02-12 2020-03-17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headset
USD890718S1 (en) * 2018-02-12 2020-07-21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headset
CN108377447A (zh) * 2018-02-13 2018-08-07 潘海啸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环绕立体声设备
US10904667B1 (en) * 2018-03-19 2021-01-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audio module for head-mounted wearable device
USD879703S1 (en) * 2018-07-05 2020-03-31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Vehicle grab handle
CN108966083A (zh) * 2018-08-09 2018-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D890130S1 (en) * 2018-09-20 2020-07-14 Shenzhen Shuaixia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Wireless headset
US11338139B2 (en) 2018-10-01 2022-05-24 Biovisics Medical,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ed electrical modulation for vision therapy
WO2020112980A2 (en) 2018-11-30 2020-06-04 Biovisics Medical, Llc Head worn apparatuses for vision therapy
USD905055S1 (en) * 2019-01-09 2020-12-15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 Co., Ltd. Host for audio and video control
JP1650060S (zh) * 2019-01-09 2020-01-20
JP7396796B2 (ja) * 2019-01-25 2023-12-12 株式会社ディーアンドエ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ヤホン装置
WO2020210471A1 (en) 2019-04-10 2020-10-15 Biovisics Medical, Inc. Systems and interfaces for ocular therapy
WO2020220722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CN110113688A (zh) * 2019-05-16 2019-08-0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音量的动态调节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tws耳机
EP3983055A1 (en) 2019-06-14 2022-04-20 Biovisics Medical, Inc. Wearable medical device
US20220254325A1 (en) * 2019-07-29 2022-08-11 Sony Group Corporation Wearable speaker
USD942413S1 (en) * 2019-11-29 2022-02-01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neckband
CN110972021B (zh) 2019-12-20 2022-08-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
JP7118456B2 (ja) * 2020-06-12 2022-08-16 Fairy Devices株式会社 首掛け型装置
US20220286778A1 (en) * 2021-03-03 2022-09-08 Jeffery Colvin Surround Sound Neckband
JP2022141025A (ja) * 2021-03-15 2022-09-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肩乗せ型スピーカー
US20220392478A1 (en) * 2021-06-07 2022-1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peech enhancement techniques that maintain speech of near-field speakers
USD1024868S1 (en) * 2022-08-31 2024-04-30 Shenzhen Zhengtu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Car grab handle
CN116132873A (zh) * 2023-03-06 2023-05-16 深圳市悦尔声学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改进型音量调节键的耳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8509B2 (ja) * 1990-08-16 2001-08-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WO2005053351A1 (en) * 2002-07-31 2005-06-09 Jong Ha Lee U shape vibro woofer which is wearing on shoulder
CN101651914A (zh) * 2005-02-04 2010-02-17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耳机
US20130072834A1 (en) * 2005-08-15 2013-03-21 Immerz,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ptic sound with motion tracking
EP2733956A2 (en) * 2012-11-19 2014-05-2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Methods for wideband receiver and module for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EP2770704A1 (en) * 2013-02-21 2014-08-27 LG Electronics, Inc. Bluetooth headset
US20140270321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Aliphcom Non-occluded personal audio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095868A (ja) * 2013-11-14 2015-05-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KR20150143277A (ko) * 2014-06-11 2015-12-23 주식회사 이엠텍 넥밴드형 블루투스 스피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6673Y2 (ja) * 1991-06-21 1998-03-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スピーカー取付構造
JPH05552A (ja) 1991-06-24 1993-01-08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2008263374A (ja) 2007-04-11 2008-10-30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携帯型音声出力装置
US8184846B1 (en) * 2008-02-04 2012-05-22 Craine Dean A Bed audio entertainment device
US8654997B2 (en) 2010-03-18 2014-02-18 Donald Eugene Meehan, Sr. Personal miniaturized loudspeaker placement platform
US9055795B2 (en) 2012-03-29 2015-06-16 Nicholas Stuart Larkin Cable tethering neckpiece
US8718930B2 (en) 2012-08-24 2014-05-06 Sony Corporation Acoustic navigation method
US20140369541A1 (en) 2013-05-17 2014-12-18 Michael Miskin Wearable Portable Speaker System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474662B (zh) 2013-08-12 2019-07-02 索尼公司 耳机和声学特性调整方法
EP2919482B1 (en) 2014-03-13 2019-11-06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ear piece
US10097912B2 (en) * 2015-03-27 2018-10-09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witching between air conduction speakers and tissue conduction speakers
JP6598359B2 (ja) 2015-09-03 2019-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ウェアラブルスピー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8509B2 (ja) * 1990-08-16 2001-08-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WO2005053351A1 (en) * 2002-07-31 2005-06-09 Jong Ha Lee U shape vibro woofer which is wearing on shoulder
CN101651914A (zh) * 2005-02-04 2010-02-17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耳机
US20130072834A1 (en) * 2005-08-15 2013-03-21 Immerz,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ptic sound with motion tracking
EP2733956A2 (en) * 2012-11-19 2014-05-2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Methods for wideband receiver and module for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EP2770704A1 (en) * 2013-02-21 2014-08-27 LG Electronics, Inc. Bluetooth headset
US20140270321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Aliphcom Non-occluded personal audio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34654B2 (en) * 2013-03-13 2015-01-13 Aliphcom Non-occluded personal audio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095868A (ja) * 2013-11-14 2015-05-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KR20150143277A (ko) * 2014-06-11 2015-12-23 주식회사 이엠텍 넥밴드형 블루투스 스피커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4579A (zh) * 2017-12-06 2019-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定向声学传感器以及包括定向声学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09884579B (zh) * 2017-12-06 2024-04-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定向声学传感器以及包括定向声学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11527645A (zh) * 2017-12-29 2020-08-11 索尼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
CN111527645B (zh) * 2017-12-29 2024-02-13 索尼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
CN109862481A (zh) * 2018-12-28 2019-06-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及应用其的扬声系统
CN110191386A (zh) * 2019-05-31 2019-08-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放式耳机
CN110739981A (zh) * 2019-10-25 2020-01-3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带音频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装置
CN112203187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CN112203187B (zh) * 2020-09-29 2022-03-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WO2022068030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CN111935575A (zh) * 2020-10-12 2020-11-1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声音播放结构、声音播放方法和头戴显示设备
CN113259804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耳机及状态检测耳机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49950A2 (en) 2017-11-29
WO2017204574A1 (en) 2017-11-30
US10129647B2 (en) 2018-11-13
EP3249950A3 (en) 2017-12-27
EP3249950B1 (en) 2021-05-12
US20170347192A1 (en) 2017-11-30
CN107438217B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8217A (zh) 无线音响设备
US11937042B2 (en) Headphones and headphone systems
EP1715718B1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US7734055B2 (en) User configurable headset for monaural and binaural modes
JP3163344U (ja) マイク技術
US7590233B2 (en) User configurable headset for monaural and binaural modes
US20020039427A1 (en) Audio apparatus
US20160029114A1 (en) Wireless earphone set
JP3140230U (ja) 受信機能付きメガネ
US20080170740A1 (en) Self-contained dual earbud or earphone system and uses thereof
JP2011521560A (ja) 耳掛けとイヤホン本体のヘッドセット
CN104105034B (zh) 耳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337750A1 (en) Wearable Acoustical Devices and Acoustic Generation
CN209345401U (zh) 一种智能手机助听装置
WO2002030151A2 (en) Audio apparatus
KR102583552B1 (ko) 이어폰 장치
CN209930454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1959489U (zh) 一种重低音游戏专用耳机
CN214544707U (zh) 一种具有内空腔耳机套
CN213126408U (zh) 一种便于跑步固定耳机
JP3128564U (ja) 補聴器
KR20180082757A (ko) 휴대용 음향기기
KR102565554B1 (ko) 휴대용 음향기기
WO2016112486A1 (zh) 一种蓝牙耳机
KR200269463Y1 (ko) 청각장애인용 fm 무선 보청 및 진동 체감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