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3775A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3775A
CN107433775A CN201710382483.XA CN201710382483A CN107433775A CN 107433775 A CN107433775 A CN 107433775A CN 201710382483 A CN201710382483 A CN 201710382483A CN 107433775 A CN107433775 A CN 107433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art
component
discharging head
liquid discharg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24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3775B (zh
Inventor
森达郎
奥岛真吾
木村了
及川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3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3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3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3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32Structure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32Structure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 B41J2/1404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62Assembling elements of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59Matrix arrangement of the pressure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67Multiple feed channels per ink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91Electrical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2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with ink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whol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9Assembling head un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液体排出头包括:记录元件基板,其包括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流路构件,其包括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的流路并且支撑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第一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第二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以及第一构件,其被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如下方式支撑所述第一构件:使所述第一构件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移动。

Description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排出诸如墨等的液体的液体排出头以及包括液体排出头的液体排出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体排出设备已经不仅用于家庭打印,还用于诸如商务和零售照片等的商业用途,或用于诸如电路绘制和平板显示(panel display)等的工业用途。因此,液体排出设备的用途已经扩大。用于商务打印的液体排出设备需要执行高速打印。为了满足该需求,美国专利No.7090336的说明书讨论了如下行式头(line-type head):其包括多个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配置的液体排出头,并且该液体排出头具有比记录介质的宽度长的长度。
行式液体排出头包括很多种构件。在该类型的液体排出头中,当构件热膨胀时,由于构件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导致液体排出头发生(诸如翘曲、扭曲和扭转等的)变形。组成部件越大越长,液体排出头的变形就越显著。这可能降低液体排出头中的排出模块的位置精度,导致液滴的着落位置从期望的位置偏移并且使图像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少构件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的影响的技术以提供能够形成高品质图像的液体排出头。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液体排出头包括:记录元件基板,其包括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流路构件,其包括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的流路并且支撑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第一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第二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以及第一构件,其被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如下方式支撑所述第一构件:使所述第一构件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移动。
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其包括:液体排出头;以及液体容器,其容纳要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包括:记录元件基板,其包括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流路构件,其包括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的流路并且支撑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第一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第二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以及第一构件,其被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如下方式支撑所述第一构件:使所述第一构件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移动。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体排出设备的墨的循环路径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均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头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均示出图3A和图3B中示出的液体排出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5A和图5B均示出第一流路构件的平面图,图5C至图5E均示出第二流路构件的平面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记录元件基板和墨流路的立体图和截面图。
图7A和图7B分别是排出模块的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8A至图8D均示出记录元件基板的平面图。
图9是两个记录元件基板之间的邻接部的放大图。
图10A和图10B是均示出支撑部、保持构件和电配线基板的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图10A和图10B中示出的构造的变形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图10A和图10B中示出的构造的其它变形例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图10A和图10B中示出的构造的其它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下面说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头采用通过使用加热元件产生气泡来排出墨的热系统。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采用诸如压电系统等的其它各种类型的液体排出系统的液体排出头。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头排出墨,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用于排出其它种类的液体的液体排出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压力室中使墨流动,并且从压力室回收没有从排出口排出的墨。为此,墨在墨盒和液体排出头之间循环。可选地,可以在液体排出头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两个墨盒。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墨从其中一个盒流到另一个盒而使压力室中的墨流动,而不会使墨循环。
根据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头是具有对应于记录介质的宽度的长度的行式头。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在扫描过程中在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的串行式(serial-type)液体排出头。串行式液体排出头被构造成包括例如用于黑色墨的一个记录元件基板和用于彩色墨的一个记录元件基板。然而,构造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构造。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构造:一些记录元件基板配置成在排出口列方向上与排出口重叠,设置具有比记录介质的宽度短的长度的行式头,并且使行式头横向越过记录介质。
在下面的说明中,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X,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彼此正交。第一方向X与(下述的)第二流路构件60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发明适用于行式头,但是还可以适用于安装在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的滑架上的液体排出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方向X可以与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二方向Y可以与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一致。排出口的配置方向或者排出口列的延伸方向被称为排出口列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排出口列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X略微倾斜,但是也可以与第一方向X一致。
(液体排出设备的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概念图。液体排出设备1包括用于单色的四个液体排出头3。四个液体排出头各自对应于CMYK(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墨中的不同的一种。液体排出设备1在利用输送部件4沿第二方向Y输送的记录介质2上进行全色记录。四个液体排出头3沿着第二方向Y配置。各液体排出头3均具有二十个排出口列。液体排出头3均能够通过将记录数据分配到排出口列并且对数据进行记录来进行非常高速的记录。如果墨没有从排出口中的一个排出口排出,则在另一个排出口列中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同位置处的排出口排出墨以插补(interpolation)。该构造改善了打印的可靠性,因而液体排出设备1适用于商业打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头3在第一方向X上均具有500mm或更大的宽度。
(墨循环路径的说明)
图2是示出液体排出设备1的墨循环路径的示意图。这里,图2仅示出了用于一个液体排出头3的墨循环路径,其它液体排出头3均具有同样的循环路径。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压力室23包括用于产生用于排出液体的能量的能量产生元件15。压力室23被构造使得压力室23中的液体在压力室23和压力室23的外部之间循环,这将在下面说明。
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和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布置于液体排出头3的上游。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经由过滤器221a连接到共用供给流路211。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经由过滤器221b连接到共用回收流路212。负压控制单元230布置于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缓冲盒1003布置于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下游。缓冲盒1003连接到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缓冲盒1003还经由补给泵1005连接到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1006。该构造形成使墨流入液体排出头3、从液体排出头3流出、并且再次流入液体排出头3的循环路径。
负压控制单元230包括两个压力调整机构(负压控制单元230H和负压控制单元230L),在各压力调整机构中设定彼此不同的控制压力。设定在高压侧的负压控制单元230H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连接到液体排出单元300中的共用供给流路211。设定在低压侧的负压控制单元230L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连接到液体排出单元300中的共用回收流路212。两个负压控制单元230H和230L保持共用供给流路211的压力处于比共用回收流路212的压力高的较高水平。该构造产生如下的墨的流动:从共用供给流路211经由独立的流路213a、各记录元件基板10的内部流路以及独立的流路213b到共用回收流路212(由图2中的各轮廓箭头表示)。负压控制单元230的提供与所谓的“背压调整器(back pressure regulator)”所提供的效果同样的效果的压力调整机构将其上游侧的压力控制在以设定压力为中心的预定变动范围内。即使由于利用液体排出头3记录数据的记录任务的变化而导致流量的变化,负压控制单元230也控制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上游侧(即液体排出头300侧)的压力变动处于上述变动范围中。
第二循环泵1004作为用于减小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下游侧的压力的负压源来运行。另外,第二循环泵1004对缓冲盒1003加压。该构造能够抑制缓冲盒1003的水头压力(water head pressure)的影响,因而能够增大液体排出设备1中的缓冲盒1003的布局的选择范围。代替第二循环泵1004,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水头盒。在这种情况下,水头盒被布置成相对于负压控制单元230具有预定的水头差。
(液体排出头的结构的说明)
将说明液体排出头3的结构。图3A是当从排出口侧观察时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头3的立体图。图3B是当从排出口侧的相反侧观察时的、液体排出头3的立体图。如上所述,液体排出头3是采用喷墨系统并且排出单色墨的行式记录头。液体排出头3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配置成直线的十六个记录元件基板10。液体排出头3包括液体连接部111、信号输入端子91以及供电端子92。信号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布置于液体排出头3的两侧。该构造减少了记录元件基板10的配线部中的电压降和信号传输延迟。
图4A是液体排出头3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A中,示出了液体排出头3的按功能划分的各组成部件或单元。液体排出单元300具有流路构件210和多个排出模块200。流路构件210包括第一流路构件50和布置在第一流路构件50上的第二流路构件60。第二流路构件60包括共用供给流路211和共用回收流路212。从液体供给单元220供给的墨从流路构件210的共用供给流路211分配到各排出模块200。从各排出模块200流出的墨从流路构件210的共用回收流路212返回到液体供给单元220。第二流路构件60形成共用供给流路211和共用回收流路212。第二流路构件60间接地支撑记录元件基板10,并且具有增加液体排出头3的刚性的功能。因此,期望第二流路构件60由对墨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和高机械强度的材料形成。该材料的示例包括不锈钢、钛以及氧化铝。
包括负压控制单元230的液体供给单元220由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支撑。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通过在第二流路构件6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附近固定第二流路构件60来支撑第二流路构件60。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经由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支撑连接到记录元件基板10的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第二电配线基板90b。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布置于第二保持构件82b和第二电配线基板90b所在侧的相反侧,第二流路构件60插入其间。第一保持构件82a由第一支撑部81a的表面和第二支撑部81b的表面支撑。这些表面面向相同的方向,换言之,这些表面位于第一保持构件82a延伸的平面内。第二保持构件82b由支撑第一保持构件82a的第一支撑部81a的表面和第二支撑部81b的表面的相反面支撑。
第一电配线基板90a、第二电配线基板90b、第一保持构件82a以及第二保持构件82b是为多个排出模块200共同设置的长构件。这些长构件在第二流路构件60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方向X上延伸。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构件82a是由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支撑的第一构件。第二保持构件82b是由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支撑的第二构件。
图4B示出了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第一保持构件82a的立体图。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第二电配线基板90b和第二保持构件82b的构造和位置关系与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第一保持构件82a的构造和位置关系相同。作为第一构件的第一保持构件82a是在一个平面内在第一方向X(第二流路构件6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框状构件。第一保持构件82a具有与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大致相同的形状。然而,连接到各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的连接部88在长度方向上突出。在各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一电配线基板90a的四个角的每个角处,设置有孔87(未示出第一电配线基板90a的孔)。第一保持构件82a通过使用穿过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孔87的固定构件(未示出)以在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一电配线基板90a之间具有间隔的方式保持第一电配线基板90a。第一保持构件82a的形状不限于框架,可以是板。
两个液体供给单元220均包括过滤器221a和过滤器221b(参见图2)。高压侧的负压控制单元230H布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一端,低压侧的负压控制单元230L布置于液体排出头3的另一端。因此,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共用供给流路211中的墨和共用回收流路212中的墨在相反的方向上流动。该构造有助于共用供给流路211和共用回收流路212之间的热交换,使得沿着共用供给流路211和共用回收流路212设置的记录元件基板10中不大可能产生温度差。因此,不容易发生由于温度差而造成的打印(记录)不均匀。
盖构件130覆盖记录元件基板10的排出口形成面24(参照图6B)。盖构件130具有开口131,在开口131中露出排出口。当不排出墨时,帽构件1007与盖构件130接触以防止墨从排出口蒸发。在帽构件1007安装到液体排出头3的状态下,利用泵将负压施加到由帽构件1007和液体排出头3包围的空间,使得能够通过抽吸从排出口移除气泡和增稠的墨。
图5A示出了第一流路构件50的布置有排出模块200的表面。图5B示出了第一流路构件50的与第二流路构件60相接触的背面。设置多个第一流路构件50并且各第一流路构件50均对应于排出模块200中的不同的一个排出模块200。第一流路构件50布置成彼此邻接。液体排出头3能够具有各种长度,并且设置有多个第一流路构件50。该构造特别适用于例如对应于B2以上尺寸的相对长尺寸的液体排出头。第一流路构件50具有与排出模块200流体连通的连通口51。第一流路构件50还具有与第二流路构件60的连通口61流体连通的独立的连通口53。
图5C示出了第二流路构件60的与第一流路构件50相接触的表面。图5D示出了在第二流路构件60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截面。图5E示出了第二流路构件60的与液体供给单元220相接触的表面。第二流路构件60的共用流路71中的一个共用流路71是共用供给流路211,另一个是共用回收流路212。墨在第一方向X上从液体排出头3的一端侧供给到另一端侧。
图6A是记录元件基板10以及流路构件210中的墨的流路的立体图。一对流路、即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共用供给流路211和共用回收流路212设置于流路构件210。第二流路构件60的连通口61连接到对应的一个第一流路构件50的连通口53。形成有从第二流路构件60的连通口72(参见图5E)经由共用供给流路211延伸到对应的第一流路构件50的连通口51的液体供给流路。同样地,形成有从第二流路构件60的连通口72经由共用回收流路212延伸到对应的第一流路构件50的连通口51的液体供给流路。
图6B示出了沿着图6A中的线F-F截取的截面。共用供给流路211经由连通口61、独立的连通口53以及连通口51连接到排出模块200。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共用回收流路212同样地连接到排出模块200。在各排出模块200和记录元件基板10中,形成与相对的排出口13连通的流路。部分或全部的供给的墨通过暂停排出操作的排出口13(压力室23)循环。记录元件基板10的形成有排出口13的表面是排出口形成面24。
(排出模块的说明)
图7A示出了排出模块200的立体图。图7B示出了排出模块200的分解图。多个端子16沿着记录元件基板10的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各记录元件基板10的长边侧)布置。电配线构件(柔性印刷电路板)40均电连接到多个端子16。使用密封剂110覆盖电配线构件40和端子16之间的连接部。为一个记录元件基板10设置两个电配线构件40。这是因为记录元件基板10具有二十个排出口列,因而配线的数量大。电配线构件40设置于记录元件基板10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以缩短从端子16到能量产生元件15的最大配线距离。该构造能够减小内部的配线中发生的电压降和信号传输延迟。支撑构件30支撑记录元件基板10。多个液体连通口31形成于支撑构件30。液体连通口31均延伸遍及所有排出口列。
(记录元件基板的结构的说明)
图8A是示出记录元件基板10的排出口形成面24的示意图。在排出口形成面24上形成排出口13。图8B是示出记录元件基板10的背面的示意图。图8C是示出覆盖记录元件基板10的盖构件20的示意图。图8D是记录元件基板10的部分A的放大图。在图8A中示出了部分A。记录元件基板10具有大致平行四边形形状,各角均不是直角。可选地,记录元件基板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梯形形状或其它形状。多个排出口列14形成于记录元件基板10。压力室23被分隔部22划分。压力室23包括产生用于排出液体的能量的能量产生元件15。能量产生元件15布置成面向排出口13。能量产生元件15是产生热能以使墨成为气泡的加热元件。能量产生元件15通过设置于记录元件基板10的电配线(未示出)电连接到端子16。端子16经由第一电配线基板90a或第二电配线基板90b以及电配线构件40电连接到液体排出设备1的控制电路。基于从控制电路传输的电力和排出控制信号,能量产生元件15发热使墨沸腾。通过由该沸腾产生的气泡的力使墨从排出口13排出。液体供给路径18和液体回收路径19交替地沿着排出口列方向设置于记录元件基板10的背面。液体供给路径18和液体回收路径19是在排出口列方向上延伸的流路,并且经由供给口17a和回收口17b分别与排出口13连通。盖构件20具有与支撑构件30的液体连通口31连通的连通口21。
(记录元件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
图9是两个彼此相邻的排出模块中的记录元件基板之间的邻接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多个排出口列14a至14d设置成相对于第一方向X略微倾斜。在记录元件基板10之间的邻接部中,各记录元件基板10的至少一个排出口13与另一个排出口在第二方向Y上重叠。在图9中,两个在直线D上的排出口13彼此重叠。利用这种配置,即使记录元件基板10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从预定位置偏移,通过控制驱动重叠的排出口13,也能够使记录图像上的黑色条纹和白色斑块变得较不明显。在通过将图像数据分配到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排出口列来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排出口13可以不彼此重叠。通过将图像数据分配到在相邻的记录元件基板之间变化的排出口列,能够使记录图像上的黑色条纹和白色斑块变得较不明显。
(支撑部的构造)
如上所述,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通过固定第二流路构件60来支撑第二流路构件60。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流路构件60在线膨胀系数方面不同于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因此,在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在长度方向(第一方向X)上固定于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的情况下,第二流路构件60和第一保持构件82a以及第二保持构件82b由于不同的线膨胀系数而在长度方向上彼此约束。这可能造成液体排出头3的变形(例如翘曲、扭曲和扭转等)。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式头中的那样,构件越大越长,该现象变得越显著。特别地,在总长度为500mm或更长的记录头中的影响大。液体排出头3的变形减少了排出模块200的位置精度,导致排出的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使得图像品质降低。为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吸收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的长度方向的热变形的构造。
图10A是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以及第一保持构件82a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0B是当从图10A中的方向A观察时的相同组成部件的俯视图。虽然下面将主要说明第一保持构件82a,但是第二保持构件82b与第一保持构件82a相同。
如上所述,第一电配线基板90a经由第一保持构件82a被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支撑。第二电配线基板90b经由第二保持构件82b被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支撑。在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各自的一个侧面设置两个螺纹孔。在作为该一个侧面的背面的另一个侧面设置两个螺纹孔。另外,在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各自的一端侧设置两个长形孔85a。此外,在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各自的另一端侧设置两个圆孔85b。利用螺钉87a将第一支撑部81a的螺纹孔和第一保持构件82a的长形孔85a固定。利用螺钉87b将第二支撑部81b的螺纹孔和第一保持构件82a的圆孔85b固定。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长形孔85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螺钉87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并由此调节螺钉87a的紧固力,使得第一保持构件82a被构造成可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81a移动。该相对移动能够吸收第一保持构件82a在长度方向上的热变形。第一保持构件82a的另一端侧的圆孔85b的直径与螺钉87b的直径大致相同。该构造能够实质上防止第一保持构件82a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支撑部81b移动。
以这种方式,第一支撑部81a以使作为第一构件的第一保持构件82a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81a移动的方式支撑第一保持构件82a。另外,第二支撑部81b以使作为第一构件的第一保持构件82a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支撑部81b不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撑第一保持构件82a。
期望第一保持构件82a被第一支撑部81a支撑成在正交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不能够相对移动。该构造能够抑制第一保持构件82a的振动,因而能够增加第一电配线基板90a的可靠性。更具体地,长形孔85a的在正交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螺钉87a的直径大致相同,使得能够抑制第一保持构件82a的长形孔85a的横向振动。能够在螺钉87a和长形孔85a之间形成的在长形孔85a的横向上的窄间隙不会妨碍第一支撑部81a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另外,利用螺钉87a的大致固定能够抑制第一保持构件82a的螺钉87a的从螺钉头部(未示出)开始的轴向振动。还能够在螺钉87a的头部和第一保持构件82a之间形成窄间隙。
除了上述的利用螺钉固定,还能够采用以下构造。例如,在第一支撑部81a中设置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主轴线的长形孔,并且在第二支撑部81b中设置圆孔。此外,在第一保持构件82a中设置圆筒状突起。圆筒状突起可滑动地插入第一保持构件82a的长形孔85a。
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分别具有长形孔开口86a和圆孔开口86b。设置长形孔开口86a和圆孔开口86b以通过将液体排出单元300机械连接到液体排出设备1的滑架(未示出)来定位液体排出头3。圆孔开口86b位于液体排出设备1的滑架的定位侧(基准侧)。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圆孔开口86b的第二支撑部81b设置于滑架的定位侧。然而,可以将第一支撑部81a设置于滑架的定位侧。各构造均能够减少构件之间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的影响。
代替长形孔85a,能够在第一支撑部81a中设置圆孔,该圆孔的直径充分地大于螺钉87a的直径。第一支撑部81a的孔的形状没有限制,只要第一保持构件82a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81a移动即可。
以上说明了利用长形孔85a和螺钉87a建立大致固定状态的构造。然而,如果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一保持构件82a保持为能够相对移动,则能够采用各种保持机构。例如,能够采用压接(crimping)或螺栓和螺母。第二支撑部81b和第一保持构件82a之间的固定不限于上述构造,还能够采用诸如粘接等的其它方法。
第一支撑部81a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具有长形孔85a,第二支撑部81b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具有圆孔85b。然而,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均可以在一个面上具有长形孔85a并且在该一个面的相反面上具有圆孔85b。换言之,还能够通过以下结构减少线膨胀系数的差异的影响:第一保持构件82a的热膨胀和第二保持构件82b的热膨胀均在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侧被吸收。此外,可以采用设置一个保持构件的构造或设置三个或更多个保持构件的构造,而不限于设置两个保持构件的构造。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图10A和图10B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1A是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以及第一保持构件82a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1B是从图11A中的方向A观察时的相同组成部件的俯视图。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均具有长形孔85a,该长形孔85a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主轴线。作为第一构件的第一保持构件82a具有均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对应的一个长形孔85a的螺钉87a和螺钉87b。结果,第一支撑部81a以使第一保持构件82a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81a移动的方式支撑第一保持构件82a。另外,第二支撑部81b以使第一保持构件82a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支撑部81b移动的方式支撑第一保持构件82a。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两者移动,因而能够吸收更大的相对位移。以这种方式,保持构件和各支撑构件可以大致固定成能够在所有点处相对移动。
(支撑部的其它变形例)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具有带肩螺钉的变形例。图12A示出了第一支撑部81a侧的第一保持构件82a。图12B示出了第二支撑部81b侧的第一保持构件82a。在第一保持构件82a中形成第一圆孔95和第二圆孔96。第一圆孔95形成于第一支撑部81a侧,第二圆孔96形成于第二支撑部81b侧。各孔的形状不一定是圆形,可以是例如六边形或四边形。
第一带肩螺钉93通过第一圆孔95固定到第一支撑部81a。第二带肩螺钉94通过第二圆孔96固定到第二支撑部81b。第一带肩螺钉93具有大直径部93a、小直径部93b以及螺纹部93c。大直径部93a是头部。螺纹部93c拧入第一支撑部81a。小直径部93b位于大直径部93a和螺纹部93c之间,并且穿过第一圆孔95。第二带肩螺钉94具有大直径部94a、小直径部94b以及螺纹部94c。大直径部94a是头部。螺纹部94c拧入第二支撑部81b。小直径部94b位于大直径部94a和螺纹部94c之间,并且穿过第二圆孔96。第一带肩螺钉93的小直径部93b与第一圆孔95形成间隙。第二带肩螺钉94的小直径部94b与第二圆孔96紧密接触。另外,第一带肩螺钉93的大直径部93a与第一保持构件82a离开。同时,第二带肩螺钉94的大直径部94a与第一保持构件82a紧密接触。能够通过设置高度和直径不同的小直径部93b和94b来实现该构造。还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在第一带肩螺钉93的小直径部93b和第一圆孔95之间吸收第一保持构件82a的热变形。第二带肩螺钉94能够具有与第一带肩螺钉93相同的构造。
图13A是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以及保持构件182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3B是从图13A中的方向A观察时的相同组成部件的俯视图。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其它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第二电配线基板90b共用保持构件182。用作第一构件的保持构件182具有第一部分182a、第二部分182b以及第三部分182c。第一部分182a在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之间延伸。第二部分182b由第一支撑部81a的第一表面81c支撑。第三部分182c由第二支撑部81b的表面81e支撑。表面81e面向与第二支撑部81b的表面81d面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表面81d是第一表面81c的相反面。
在图10A、图10B、图11A和图11B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第二电配线基板90b设置于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的外侧。因此,记录介质的在液体排出头的输送方向上的宽度趋于变大。在本变形例中,第一电配线基板90a和第二电配线基板90b设置于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之间,有助于控制上述宽度。保持构件182连接到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其中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各自的周缘相对于点对称地弯曲。该构造增加了保持构件182的刚性,抑制液体排出头的变形。
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是保持电配线基板的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然而,在本发明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不限于第一保持构件82a和第二保持构件82b。例如,特别地,可以利用如图3B所示的一对保护板140a和140b覆盖液体排出头3的两侧、特别是覆盖电配线构件40和第一电配线基板90a以及第二电配线基板90b。保护板140a和140b由金属或树脂形成以保护液体排出头3不受到电噪声和机械压力的影响。通过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支撑各保护板140a和140b的两端。保护板140a和140b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以是保护板140a和140b。
以这种方式,可以安装多种类型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第二流路构件60的线膨胀系数小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以便减少由于构件之间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如果第二流路构件60的线膨胀系数大,则可能由于长形孔85a的长度尺寸的限制而难以相对于多个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充分吸收热膨胀。如果第二流路构件60的线膨胀系数小,则能够抑制由于第二流路构件60的热膨胀而导致的第一支撑部81a和第二支撑部81b之间的间隔的变化。因此,相对于多个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容易吸收热膨胀。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液体排出头,其能够通过减少构件之间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的影响来形成高品质图像。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变形、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7)

1.一种液体排出头,其包括:
记录元件基板,其包括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流路构件,其包括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的流路并且支撑所述记录元件基板;
第一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
第二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以及
第一构件,其被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如下方式支撑所述第一构件:使所述第一构件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记录元件基板是均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由所述流路构件支撑的多个记录元件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如下方式支撑所述第一构件:使所述第一构件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构件具有长形孔,所述长形孔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主轴线,利用螺钉经由所述长形孔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构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以通过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所述第一构件的方式来支撑所述第一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具有长形孔和圆孔,所述长形孔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主轴线,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长形孔固定,并且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圆孔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所述液体排出头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孔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带肩螺钉,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孔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带肩螺钉,
所述第一带肩螺钉和所述第二带肩螺钉均具有用作头部的大直径部、螺纹部以及位于所述大直径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的小直径部,所述第一带肩螺钉的螺纹部和所述第二带肩螺钉的螺纹部分别拧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带肩螺钉的小直径部和所述第二带肩螺钉的小直径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并且
所述第一带肩螺钉的所述小直径部与所述第一孔形成间隙,而所述第二带肩螺钉的所述小直径部与所述第二孔紧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流路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构件的线膨胀系数小的线膨胀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由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为不能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构件由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该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该表面面向相同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还包括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由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该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该表面均面向支撑所述第一构件的对应的表面的相反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支撑,所述第三部分由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如下表面支撑:该表面面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面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500mm或更长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还包括:
电配线基板,其连接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电配线基板,
所述第一构件是所述保持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还包括:
电配线基板,其连接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保护板,其覆盖所述电配线基板,
所述第一构件是所述保护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还包括:
元件,其构造为产生用于排出所述液体的能量;以及
压力室,所述元件设置在所述压力室内,
所述压力室中的液体在所述压力室和所述压力室的外部之间循环。
17.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其包括:
液体排出头;以及
液体容器,其容纳要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
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头包括:
记录元件基板,其包括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流路构件,其包括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所述记录元件基板的流路并且支撑所述记录元件基板;
第一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
第二支撑部,其在所述流路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固定到所述流路构件;以及
第一构件,其被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如下方式支撑所述第一构件:使所述第一构件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移动。
CN201710382483.XA 2016-05-26 2017-05-26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Active CN107433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5156A JP6800612B2 (ja) 2016-05-26 2016-05-26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6-105156 2016-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3775A true CN107433775A (zh) 2017-12-05
CN107433775B CN107433775B (zh) 2019-10-25

Family

ID=6042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2483.XA Active CN107433775B (zh) 2016-05-26 2017-05-26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41391A1 (zh)
JP (1) JP6800612B2 (zh)
KR (1) KR20170134242A (zh)
CN (1) CN1074337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62852A (ja) * 2018-03-16 2019-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モジュール、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7182943B2 (ja) * 2018-08-07 202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記録装置
JP7413332B2 (ja) 2021-09-29 2024-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3021A (en) * 1974-04-20 1977-07-05 Messerschmitt-Bolkow-Blohm Gmbh Gas separation nozzle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uch nozzles
US4725851A (en) * 1985-07-01 1988-02-16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mounting fluid-jet orifice plate
US6382858B1 (en) * 1997-11-14 2002-05-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10279549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N10407079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6191A (ja) * 1992-11-30 1994-06-14 Tokyo Electric Co Ltd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取付構造
JP2000263768A (ja) * 1999-03-12 2000-09-26 Hitachi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471335B1 (en) * 2001-08-06 2002-10-29 Creo Inc. Method for mutual spatial registration of inkjet cartridges
US7036910B2 (en) * 2002-09-30 200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head,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5729922B2 (ja) * 2010-05-17 2015-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3021A (en) * 1974-04-20 1977-07-05 Messerschmitt-Bolkow-Blohm Gmbh Gas separation nozzle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uch nozzles
US4725851A (en) * 1985-07-01 1988-02-16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mounting fluid-jet orifice plate
US6382858B1 (en) * 1997-11-14 2002-05-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10279549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N10407079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0612B2 (ja) 2020-12-16
US20170341391A1 (en) 2017-11-30
JP2017209895A (ja) 2017-11-30
KR20170134242A (ko) 2017-12-06
CN107433775B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0533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放熱方法
CN107433775A (zh)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JP6768347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2018024254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01932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CN106985529B (zh)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方法
JP2017144719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KR102300815B1 (ko) 액체 토출 헤드
CN106956515B (zh)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US10538094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JP2017124614A (ja) 液体吐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CN106976318B (zh) 液体排出头和记录设备
JP2017121792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914645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94246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6708414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6860333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US10179450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US10093107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6746329B2 (ja) 記録素子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US11981142B2 (en) Liquid storing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device
US9216578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CN110978793A (zh) 液体排出头
US11712891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EP3608109B1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