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8A - 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8A
CN1074318A CN92115010A CN92115010A CN1074318A CN 1074318 A CN1074318 A CN 1074318A CN 92115010 A CN92115010 A CN 92115010A CN 92115010 A CN92115010 A CN 92115010A CN 1074318 A CN1074318 A CN 1074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ain
amplifying signal
variable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15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08C (zh
Inventor
戴尔·F·梅登多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1/00Secret communication
    • H04K1/02Secret communication by adding a second signal to make the desired signal unintelligibl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03G3/304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in modulators, frequency-changers, transmitters or power amplifiers
    • H03G3/3047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in modulators, frequency-changers, transmitters or power amplifiers for intermittent signals, e.g. bur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35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a single or unspecified number of carriers
    • H04L27/204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a single or unspecified number of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发送离散脉冲形式的π/4DQPSK已 调信号的无线电发射机(780)的增益控制电路(500; 600;900)。在每个离散脉冲期间所发送的信号的信 号部分都形成一个时隙,至少有一个时隙含有一个预 定数据序列部分。由预定数据序列部分构成的那部 分时隙的峰值功率被无线电电话机的放大电路放大 后由测量装置(512、562;612、662、912、962)测量,然 后与表示放大到所需信号电平的时隙相应部分的峰 值功率的存储值(570;670;970)比较,根据比较结果 改变放大电路的放大量。

Description

本发明就一般而言与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有关,具体些说与发送离散脉冲串形式的已调信号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有关。
一个通信系统的作用是在两个或多个场所之间发送信息(以下称为“信息信号”),它至少包括由一个通信信道连接的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是这样一个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传输信道是由通信频谱的某一个频率范围限定的一个射频信道。
作为无线电通信系统一个部分的发射机具有将信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一个射频信道上传输的形式的电路。这种电路包括执行一种称为调制的处理的电路。在调制处理中,要发送出去的信息信号加载到一个射频电磁波上。
载有信息信号的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传送信息的射频信道的频率范围内。通常,射频电磁波称为“载波信号”,而受到信息信号调制后的射频电磁波则通常称为已调信号。
已知有各种调制方法将信息信号加载到载波信号上,形成已调信号。例如,可以采用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或者混合调制之类的调制方法将一个信息信号加载到一个载波上,形成一个已调信号。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优点是,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不需要有形连接,一旦信息信号得到调制形成一个已调信号后,这个已调信号就可以发送到很远的地方。
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是一个与上述无线电通信系统类似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但是这种系统既可以针信息传送到某个地方去,也可以将信息从该地方传送来。这种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在各处都有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安装在一个地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通常构成一个组合称为无线电收发机,或更简单地称为收发机。
按惯例,在双向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工作的收发机在一个第一射频信道上发出已调信号,而在一个第二射频信道上接收发来的已调信号。由于发到收发机的信号和由收发机发出的信号是在不同的射频信道上传输的,因此就可以在两个或多个收发机之间同时进行双向通信。各信号分别连续发送到两个射频信道中的一个相应信道,实现了双向通信。通常所说的收发机双工工作往往就是要满足这种双向通信的需要。
已经在电磁频谱中为这种双向通信指定了一些频段。例如,在美国频率从800MHz至900MHz的频段已经分配给蜂窝式通信系统使用。在这个划归众多蜂窝式电话机(构成一种收发机结构)使用的频段中规定了大量的射频信道。通常,在蜂窝式通信系统中工作的收发机采用频率调制技术产生已调信号。另一个频段已经分配给无线电话机(构成另一种无线电收发机结构)通信系统使用。
随着双向通信系统使用的普及,需要利用划归双向通信系统使用的数目有限的射频信道的要求也就增加了。因此,业已研究出一些更加有效地利用那些划作此类用途的频段的方式。
这些方式中包括了将信息信号调制成编码形式的方式。在处理中,信号受到压缩,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发送出去(亦即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送出同样多的信息量)。此外,一个用这样处理方式形成的已调信号可以用离散脉冲串形式发送,而不需要连续发送。
为了使可用频谱的利用达到最佳,对一个信号的相位和振幅都加以调制通常是十分有利的。有一种可以对信息信号编码的方式是π/4偏移四元相移键控(π/4-QPSK)调制。一个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已调信号的信息内容包含在该已调信号的相位之中。然而,由于相位要以这些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数据率高速改变,因此已调信号的频移很大,这样信道所占的频带就很宽。为了改善频谱的使用效率,要对基带调制进行频率限制(滤波)。这种滤波造成了已调信号具有显著的振幅调制。
一个经π/4-QPSK调制的信号可以用离散脉冲串的形式来发送。由于发送的是离散脉冲串形式的已调信号,就可以在相同的频率上传输不止一个信号。这种技术称为时分多路通信(TDMA)。
然而,由于带宽受π/4-QPSK已调信号的幅度控制,因此在放大这样一个信号时就必需十分小心。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机的一个部件,用来在发射前放大已调信号。
许多无线电发射机中都有增益控制电路这样一个部件。这种电路控制无线电发射机所发射的已调信号的信号电平,通常它包括放大所输入的已调信号的放大器。通过控制放大器的放大量(即控制放大器的增益),使无线电发射机所发射的经放大的已调信号的信号电平得到控制。
增益控制电路可以做成这样的结构:首先确定π/4-QPSK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平均功率的大小来控制放大该已调信号的放大量。然而,由于存在振幅调制成分,要测出平均功率必需对已调信号的信号电平测量一段时间才行。这种在确定对已调信号的适当增益以前需要一段时间使得只有在这段所需时间过去以后才能精确地确定出对已调信号的所需增益。
如果在以离散脉冲串形式发射振幅已调信号的发射机中采用这种传统的增益控制电路,则不可能在与发射已调信号的最初的离散脉冲相应的这段时间内为放大器确定出合适的放大量。
或者,可以预先对所需的增益量作出估计,然而,这种估计不可能是精确的,因为对所需增益的估计只是根据所估计的参不是根据实际的参量作出的。
因此,所需要的是这样一种增益控制电路,这种电路能够快速地确定对已调信号的所需增益。
为此,本发明有益地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中控制放大器增益的增益控制电路。
本发明还有益地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离散脉冲串形式的振幅已调信号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
此外,本发明还有益地提供了一种控制无线电发射机放大器增益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优点和特性的详细情况通过以下的优选实例的详细说明就会更加清楚。
因此,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无线电发射机产生一个离散脉冲串形式的信息信号,其中在离散脉冲串中的至少一个脉冲期间产生的信息信号包括一个预定数据序列,而作为无线电发射机一个部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对所产生的信息信号进行放大,形成一个经放大的信号。测出这个经放大信号的幅度后,产生一个表示这些测量值的信号。对由可变增益放大器形成的经放大信号是预定的数据序列的时间进行检测。至少在由可变增益放大器形成的经放大信号是预定的数据序列的这段时间内确定出经放大的信号的包络特性。根据所确定的经放大的信号的包络特性的值相应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特性。
参照下列附图阅读本说明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说明用传统的连续波调制技术产生的已调信号与用可以在离散脉冲串形式传送已调信号的调制技术产生的已调信号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形成一部分已调信号的时隙(slot)的示意图;
图3A和3B为与图2类似的示意图,但示出了按照具体通信系统的格式格式化的时隙;
图4为以图3A所示方式格式化、采用π/4-QPSK调制的时隙的包络的示意图;
图5为与图4类似的示意图,但以扩展形式示出了图4所示包络的一部分;
图6为经放大器放大后的包络和所需的放大后电平的包络的示意图;
图7为作为本发明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增益控制电路的简化方框图;
图8为作为本发明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增益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9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具有图8所示的增益控制电路的无线电收发机的方框图;以及
图10为列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逻辑流程图。
在传统的无线电发射机中,已调信号采用连续被调制技术产生,并连续地发送到传输信道上。在传统的由一个无线电发射机部件和一个无线电接收机部件组成的无线电收发机中,已调信号也是用连续波调制技术产生和连续地进行发送的。发送到无线电收发机、被无线电接收部件接收的已调信号,同样也是被连续地发送到传输信道上的。由于传统的无线电收发机发送的已调信号和接收的已调信号都是连续发送的,因此必需划给两个传输信道才可能用传统的无线电收发机进行双向通信。
如上所述,这些年来使用诸如蜂窝式电话机之类的无线电收发机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急剧增长。划归这种无线电通信使用的现有频段往往都已满负荷使用,从而限制了这种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不能进一步得到扩展。因此,也如上所述,推出了一些能更有效地利用划归使用的现有频段的方法。特别是,推出了一些调制方式,对信息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从而使得已调信号可以用离散脉冲串形式发送到一个传输信道上。两个或更多个发送离散脉冲串形式的已调信号的无线电发射机可以将各自的已调信号发送到同一个传输信道上,只要各无线电发射机所产生的已调信号在时间上不相互重叠。这样,就可以增大所分配到的现有频段的传输容量。
现在首先参照图1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由传统的连续波调制技术(这里所示的是用频率调制技术)所产生的已调信号与可以用离散脉冲串形式传输的已调信号之间的关系。在图1的上部的一串方框100、106、112中画出了用传统的连续波调制技术(这里是用频率调制技术)产生的波形。产生和发送这种已调信号的传统的无线电发射机在传输期间连续地发送出已调信号。由于信号是连续发送的,因此必需单独划给一个传输信道来连续传送已调信号。(对于要由传统无线电收发机的接收机部件接收的用传统连续波调制技术产生的已调信号,情况相同)。
图1示出了三比一压缩比的情况,在方框100、106、112中所画波形的信息内容分别映射到局部方框150A、156A、162A内。局部方框150A、156A、162A中所画出的波形表示了一个已调信号以离散脉冲串形式传送的情况,因为方框100、106、112中所画波形的信息内容经编码后可以分别在波形如局部方框150A、156A、162A内所示的各离散脉冲中发送。
在局部方框150B、150C、156B、156C、162B、162C内没有画出波形,这些局部方框表示了可以用来以离散脉冲串形式发送一些其它信号的时间段。
当无线电发射机发送离散脉冲串形式的已调信号时,必需十分注意定时和同步问题。不能将几个已调信号同时发送到同一个传输信道上,否则将会产生相互干扰。此外,一个接收离散脉冲串形式已调信号的无线电接收机必需得到可以确定在离散脉冲串中接收到的哪些信号需要解调、哪些信号不需处理的信息。
因此,当将一个信息信号编码成压缩形式时,在编码后的信号中还需包括同步信息。这个同步信息例如可以是一个预定的数据序列。无线电发射机产生和发送的离散脉冲串形式的已调信号由接收机接收,以离散脉冲形式发送的一段或几段已调信号中含有同步信息段,无线电接收机利用同步信息进行同步和定时。
现在参见示意图图2。图中出了在与一个单个离散脉冲,有时称为“时隙”(在此总括标为标号200)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所发送的已调信号的格式。时隙200代表了在由图1的局部方框150A、156A或162A所表示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已调信号。如图所示,时隙200由一个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06和一个信息部分212组成。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06示在时隙200的左侧,指明通常这部分定在时隙的“前端”。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06可以由不同的数据形式组成,这取决于具体发送信号的系统的系统标准。例如,当时隙200由形成所发送信号的起始信号部分的已调信号部分(如图1中位于局部方框150A中的已调信号部分)组成时,数据序列部分206的特性和长度就可以与形成所发送信号的其它信号部分(如图1中位于局部方框156A或162A中的已调信号部分)的时隙的数据序列部分不同。
与图2类似,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构成已调信号的一个部分的时隙(图中标为标号250)的格式。然而,时隙250示出了一种具体的通信系统(这里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日本数字蜂窝式系统标准RCRSTD-27中详加说明的通信系统)的格式。所示出的时隙250由起始部分254、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56A、256B、256C、256D以及信息部分262A、262B组成。超始段254通常称为“斜升”段(以字母“R”表示),在斜升段期间,已调信号部分250的信息内容不作处理。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56A为“前同步“Preamble)”段(用字母“P”表示),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56B为“同步字”段(用字母“SW”表示),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56C为“色码”段(用字母“CC”表示),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56D为“挪用标记”段(用字母“SF”表示),而预定数据序列部分256E则为“慢联控制信道”段(用字母“SAACH”表示)。信息部分段262A、262B含有被编码后形成已调信号部分250的一个部分的信息信号的信息内容。信息部分段262A、262B相应于图2已调信号部分200的信息部分212。
图3B为与图3A类似的示意图,地出了一个构成已调信号一部分的时隙(标为标号300)的格式。图3B的时隙300示出了另一种具体的通信系统的格式,也就是在一种用于个人通信网的数字蜂窝式通信系统(详见日本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标准RCR    STD-28)中产生的已调信号的时隙的格式。
由图可见,已调信号部分300由起始部分304、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段306A、306B、306C,以及信号部分312组成。
与图3A的已调信号部分250的起始段254相似,起始段304通常称为斜升段(用字母“R”表示)。在斜升段期间,已调信号部分300的信息内容不作处理。
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段306A为“起动符号”段(以字母“SS”表示)、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段306B为“前同步”段(以字母“P”表示)、以及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段306C为“同步字”段(以字母“SW”表示)。信息部分的段312含有一部分信息信号的信息内容,这部分信息信号经编码后形成了时隙300的一个部分。
时隙250和300是二个可以更一般化成图2那样的时隙200的格式的具体例子。特别要注意的是,时隙中含有预定的数据序列。作为一个例子,时隙250、300的前同步段256A、256B可以分别是数据序列101。
本发明优选实例的增益控制电路利用存在的预定数据序列(例如构成前同步段256A、256B的数据序列1001)快速确定无线电发射机的放大器的所需放大量。虽然具体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可以根据具体通信系统的格式有所不同,然而实际上每个具有以离散脉冲串发送已调信号的无线电发射机的通信系统部包括某种形式的预定数据,至少在离散脉冲串期间发送的时隙中有一个时隙具有这种预定数据。
图4示出了一个形成已调信号一个部分的时隙(诸如图2的时隙200)的波形的包络。纵轴350为与功率有关的量(如瓦、伏),而横轴356则为时间,如秒。因此,一个时隙(如图2的时隙200)的包络362就表示成了一个与功率有关的量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
包络362示出了形成一个具有一个预定数据序列部分和一个信息部分的时隙的π/4DQPSK已调信号。包络的左边部分是预定数据序列部分,这里为按π/4DQPSK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和编码的1001序列。由于已调信号(包络)的这个部分是预先就确定了的,亦即是规定的,因此接收这种已调信号的接收机能够对这个数据序列的存在进行检测。
图5所表示的与图4相同,只是横轴扩展了。因此,纵轴400还是表示与功率有关的值,而横轴406还是表示时间。包络412是图4的包络362的局部扩展。具体来说,包络412是图4的包络362的数据序列部分。由于这个数据序列部分是规定了的,因此接收这种已调信号的接收机能够对这个预定的数据序列的存在进行检测。
由所产生的离散脉冲形式的时隙形成的已调信号在传输前受到无线电发射机放大器的放大。无线电发射机放大器所产生的经放大已调信号也可以用图4、5中所画的波形来表示。用常用的诸发二极管功率检测器之类的电路很容易测出这种信号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然后,可以将这个实际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与一个所需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进行比较,因为这个所需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是预先指定了的。
与功率有关的特性可以是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各种包络特性。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包络对时间取平均,就是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因为一个时隙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是确定的,因此一个已调信号部分的这部分的包络也是确定的。这样,这个包络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也就要以确定。从而可以将一个实际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与一个所需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进行比较。
最简单的是,由于时阳中构成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那个部分的包络是确定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实际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峰值功率在实际的与所需的已调信号电平之间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就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使得已调信号放大到所需的信号电平。
图6是一个与图4类似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作为时间(横轴456)函数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这里为瞬时功率电平,纵轴478刻度单位为毫瓦)。在由轴478、456构成的坐标系中所画的包络462表示时隙中具有所需信号电平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包络。包络466(虚线)表示一个实际的经放大已调信号在时隙中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包络。包络462的峰值功率电平由纵轴478上的点472指示,类似,包络466的峰值功率电平由纵轴478上的点450指示。可以将包络462的实际峰值功率电平与包络466的所需峰值功率电平加以对比。根据这个对比的结果,就可以改变作为无线电发射机一个部件的放大器的增益特性,从而使得放大器所产生的信号具有与所需的信号电平相当的信号电平。图6所示的是一个实际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功率电平大于所需功率电平的例子。因此,根据实际的和所需的峰值功率电平的对比结果,该无线电发射机的放大器的增益应该降低。
现在来看图7所示的原理方框图,图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第一个优选实例的增益控制电路500。增益控制电路500参照经可变增益放大器放大的已调信号的第一个时隙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信号电平,和参照经以所需放大量放大的一个时隙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信号电平。由于预定数据序列具有一个已知的值,因此就能将实际产生的时隙中含有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已调信号波形的信号电平与经放大到所需电平的时隙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相应波形的信号电平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就能在传输第一个时隙期间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特性。
因此,一个已调信号(由离散脉冲串形式的时隙组成)通过传输线506加到可变增益放大器512。可变增益放大器512放大所加的已调信号,产生一个经放大已调信号,加到传输线518上。
信号电平检测器546接到传输线518上,接收传输线518上的经放大已调信号,从而根据所检测到的传输线518上的经放大已调信号的与功率有关的电平产生一个信号,加到传输线550上。传输线550上的信号加到包络特性检测器562。包络特性检测器562根据传输线550上的信号的信号电平检测与功率有关的特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检测器562检测经放大已调信号的第一个时隙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的峰值功率。包括特性检测器562产生一个指示检测值的信号,加到传输线566上。
存储单元570存储着一个经以所需的放大量放大的时隙的所需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的值。该特性与检测器562检测的特性相应。一个表示该值的信号通过传输线574加到比较器578。包络特性检测器562产生的信号通过传输线566也加到比较器578上。
比较器578将通过传输线566、574分别加入的信号的值加以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产生一个比较结果信号,加到传输线582上。增益调整器586接到传输线582上,它所产生的信号通过传输线590加到可变增益放大器512上。通过传输线590加到可变增益放大器512上的信号可以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512的增益,使可变增盖放大器512的增益增大或减小,或者保持不变。
在图7这个原理方框图中还示出了与信号电平检测器546、包络特性检测器562、存储器570、以及增益调整器586连接的定时器594。定时器594产生一个信号,该信号使得在已调信号的预定数据序列部分加到传输线506、从而出现在传输线518的期间检测器546、562工作、存储器570产生一个信号加到传输线574上、以及增益调整器586工作。
现在来看图8这个方框图,图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增益控制电路600。同样,无线电发射机调制电路产生的已调信号由一组呈离散脉冲串形式的时隙构成,加到可变增益放大器上。这里,已调信号是通过传输线606加以可变增益放大器612上的。
可变增益放大器612产生一个经放大已调信号,通过传输线618加到混频电路622。一个具有所需上变频振荡频率的振荡信号也加到混频电路622,这在图中没有示出。混频电路622产生一个经上变频的信号,通过传输线626加到功率放大器630。功率放大器630对所加的信号再加以放大。功率放大器630产生一个信号,通过传输线634加到定向耦合器638上。
传输线642的一端接到定向耦合器638的第一传输线上,而另一端则接到一个信号电平检测器-二极管功率检测器646上。二极管646检测加在传输线634上的信号的功率电平,从而产生一个指示检测到的功率电平的信号,加到传输线650上。
传输线650接到模数变换器654。模数变换器产生一个经数字化的信号,通过传输线658加到处理器662上。处理器662中装有执行图7增益控制电路500中包络特性检测器562、比较器578、以及增益调整器586各个功能的算法。
存储器670存储着表示所需的与功率有关的特性(最好如前所述仍然是峰值功率电平)的值。存储器670通过传输线674接到处理器662上。处理器662确定由二极管646所测得的实际测量相对功率特性的值以及存储器670所存储的值。处理器662还将这两个值加以对比,根据对比结果产生一个增益调整信号,加到传输线690上。增益调整信号通过传输线690加到数模变换器694上,从而产生一个模拟信号,加到传输线698上。传输线698接到可变增益放大器612上,使得可变增益放大器612的增益特性随通过传输线698加在可变增益放大器612上的信号的信号电平而改变。
在图8这个方框图中还示出了定时器704。定时器704接到处理器662上,在构成加在传输线606上(随即出现在传输线634上)的已调信号的时隙是一个预定数据序列的期间内使得装在处理器662内的必需算法进行运算。由于增益控制电路600只需要检测预定数据序列的峰值功率电平就可以确定可变增益放大器612的所需增益特性,因此增益控制电路600能够快速确定放大器612的所需增益特性。
现在参照图9这个方框图。图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例的无线电电话机780。无线电电话机780是一个具有一个接收机部件和一个发射机部件的无线电收发机,其中发射机部件具有图7、8中所示的增益控制电路。
无线电电话机780方框图的上半部表示无线电电话机的接收机部件,而方框图下半部则表示无线电电话机的发射机部件。
无线电电话机780的无线电接收机部件接收发来的已调信号。天线784就是用来接收发来的已调信号的。天线784将所接收的信号变换成电形式,产生一个指示所接收的信号的电信号,加到传输线788上。传输线788接到滤波器790,滤波器输出一个经滤波的信号,加到传输线794。传输线794接到第一下变频器798的第一输入端,下变频器798上还加有本地振荡器806产生的振荡信号。
下变频器798产生一个经下变频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10加到滤波器812。滤波器812输出一个经滤波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14加到第二下变频器818的第一输入端。下变频器818上还加有本地振荡器826产生的振荡信号。
下变频器818产生一个经第二下变频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28加到滤波器830。滤波器830输出一个经滤波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32加到放大器834。放大器834产生一个经放大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36加到解调器838。
解调器838产生一个经解调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40加到解码器842。解码器842产生一个经解码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46加到一个变换器-扬声器848上。
基准振荡器850通过传输线852分别接到振荡器806和826上,使得振荡器806和826产生的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器850保持一个固定的频率关系。
图9的下半部示出了无线电电话780的发射机部件。一个信息信号(例如语音信号)由传感器,这里为拾音器856,变换成电形式。所产生的表示该信息信号的电信号通过传输线860加到编码器864。编码器864按照一种编码方式(如π/4QPSK编码方法)对所加的信息信号编码。编码器864产生一个经编码的信号,加到合成器865的一个输入端。
数据序列发生器866产生一个信号,也加到合成器865的一个输入端。合成器865将所加的这两个信号组合成所需的序列,形成如图2和3A-3B所示那种时隙的格式。合成器865产生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68加到滤波器872。这里,滤波器872是一个平方根上升的余弦(SRRC)滤波器。
滤波器872产生一个经滤波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76加到调制器880。调制器880还通过传输线884接收振荡器888产生的振荡信号。调制器880产生的已调信号通过传输线892加到滤波器896。滤波器896输出一个经滤波的信号,通过传输线898加到虚线框所围的增益控制电路900。增僧控制电路900与图8的增益控制电路600类似。
与增益控制电路600类似,增益控制电路900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912,它产生的信号通过传输线918加到变频器922。传输线924接到变频器922,为变频器922提供振荡器925产生的振荡信号。变频器922产生一个经上变频的信号,通过传输926加以功率放大器930。功率放大器930产生的信号通过传输线934加到定向耦合器938。
传输线942的一端接到定向耦合器938的一个传输线上,而另一端则接到二极管峰值检测器946上。
峰值检测器946的输出信号通过传输线950加到模数变换器954。模数变换器954产生一个经数字化的信号,通过传输线958加到处理器962。存储器970通过传输线974接到处理器962。
定时器976也是增益控制电路900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处理器962和数据序列发生器866连接,使得在形成传输线898上已调信号的时隙是一个预定数据序列的期间运行装在处理器962内的各个必需算法。
处理器962产生一个信号,通过传输线990加到数模变换器994。变换器994产生的模拟信号通过传输线998加到可变增益放大器912,控制它的增益特性。
增益控制电路900的工作情况与图8的增益控制电路600的相同,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图9这个无线电电话机780还包括传输线1002。传输线1002的一端接到定向耦合器938,另一端接到隔离器1006。隔离器1006产生的输出信号通过传输线1010加到滤波器1016,而滤波器1016输出的经滤波的信号加到传输线1020上。传输线1020接到天线784,使天线784发送传来的信号。
最后,参见图10这个逻辑流程图,图中列出了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优选方法的各个步骤,总括标为标号1100。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方法1100首先是测一可变增益放大器产生的经放大信号的振幅值,如方框1106所指。
其次,产生一个表示在测量期间所测的经放大信号振幅的测量值的信号,如方框1112所指。
接着,检测可变增益放大器产生的经放大信号是预定数据序列的时间,如方框1118所指。
然后,确定经放大信号的包络特性,如方框1124所指。
最后,根据在上一步所确定的经放大信号包络特性的值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如方框1130所指。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各附图所示的一些优选实例加以说明的,但应该理解到,为了实现本发明所提出的相同功能,可以采用其它一些类似的实现方式,也要以对所说明的这几个实例进行修改或补充,这并不脱离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就范围而言应该按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各条款解释,而不只局限于任何个别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具有一个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无线电发射机用来产生一个离散脉冲串形式的信息信号,其中在离散脉冲串的至少一个脉冲期间产生的信息信号含有一个预定数据序列,而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是无线电发射机中发射电路的一部分,用来放大信息信号,形成一个经放大信号,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包括:
测量装置,该装置接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以接收一个指示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形成的经放大信号的信号,该装置用来测量经放大信号和产生一个表示由该装置测量的经放大信号振幅的测量值的信号;
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形成的经放大信号由预定数据序列构成的时间;
包络特性确定装置,该装置至少在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形成的经放大信号由预定数据序列构成期间工作,用来确定经放大信号的包络特性;以及
调整装置,该装置根据包络特性确定装置确定的经放大信号包络特性的值工作,用来改变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特性。
2、权利要求1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测量装置是一个二极管峰值检测器。
3、权利要求1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测量装置是测量经放大信号的瞬时的与功率有关的值的装置。
4、权利要求3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与功率有关的值为电压值。
5、权利要求1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是一个监视信息信号由预定数据序列构成的时间的定时控制器。
6、权利要求1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包络特性确定装置是用来确定经放大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装置。
7、权利要求6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确定峰值-平均功率比的装置包括:
峰值功率确定装置,该装置用来确定由预定数据序列构成的经放大信号的峰值功率值;以及
对比装置,该装置用来将所确定的峰值功率与一个与经放大信号的所需峰值-平均功率比有关的峰值功率值进行双比。
8、权利要求7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对比装置还包括一个存储器,用来存储与经放大信号的所需峰值-平均功率比有关的峰值功率值。
9、权利要求8所提出的增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调整装置根据由峰值功率确定装置确定的经放大信号的峰值功率值的级别和与所需峰值-平均功率比有关的峰值功率值的级别的对比结果改变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特性。
10、一种控制无线电发射机中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增益特性的方法,无线电发射机用来发送一个离散脉冲串形式的信息信号,其中在离散脉冲串的至少一个脉冲期间所产生的信息信号含有一个预定数据序列,而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用来放大信息信号、形成一个经放大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各步:
测量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产生的经放大信号的振幅;
产生一个表示在测量期间测得的经放大信号振幅测量值的信号;
检测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产生的经放大信号由预定数据序列构成的时间;
确定至少在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产生的经放大信号由预定数据构成的期间经放大信号的包络特性;以及
根据在确定包络特性期间确定的经放大信号的特性改变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特性。
CN92115010A 1991-12-30 1992-12-29 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10308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7/814,570 US5222104A (en) 1991-12-30 1991-12-30 Gain control circuit for radio transmitter
US814,570 1991-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8A true CN1074318A (zh) 1993-07-14
CN1030808C CN1030808C (zh) 1996-01-24

Family

ID=25215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1501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0808C (zh) 1991-12-30 1992-12-29 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5222104A (zh)
JP (1) JP3101716B2 (zh)
KR (1) KR960008329B1 (zh)
CN (1) CN1030808C (zh)
BR (1) BR9205670A (zh)
CA (1) CA2101328C (zh)
DE (2) DE4294579T1 (zh)
FI (1) FI933674A0 (zh)
GB (1) GB2267612B (zh)
IT (1) IT1256552B (zh)
MX (1) MX9207653A (zh)
RU (1) RU2122292C1 (zh)
SG (1) SG42977A1 (zh)
UA (1) UA27722C2 (zh)
WO (1) WO199301361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43C (zh) * 1996-01-17 2002-04-24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平均功率控制的方法与装置
CN1110911C (zh) * 1997-10-02 2003-06-04 艾利森公司 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305227C (zh) * 2003-05-12 2007-03-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检测通讯信号的传输模式的无线通讯装置
CN100414842C (zh) * 2002-11-08 2008-08-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射设备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CN100459452C (zh) * 1994-12-16 2009-0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接收机抗扰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2251B (zh) * 2007-11-30 2011-11-23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单时隙数控衰减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532A (en) * 1992-09-11 1994-12-13 Fujitsu Limited π/4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modulator
JP2611673B2 (ja) * 1994-08-08 1997-05-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出力制御回路
US5548616A (en) * 1994-09-09 1996-08-2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pread spectrum radiotelephone having adaptive transmitter gain control
US5566201A (en) * 1994-09-27 1996-10-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Digital AGC for a CDMA radiotelephone
US5638403A (en) * 1995-04-28 1997-06-10 Motorola, Inc. Low-splatter peak-to-average signal reduction with interpolation
US5793797A (en) * 1995-05-09 1998-08-11 Unisys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on system with a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based on distorting small amplitude signals
US5748678A (en) * 1995-07-13 1998-05-05 Motorola, Inc. Radio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5982824A (en) * 1995-12-18 1999-11-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T407682B (de) * 1995-12-21 2001-05-25 Kapsch Ag Zwischenverstärker für eine relaisstation
US5812544A (en) * 1996-10-03 1998-09-22 Ericsson Inc. Dual mode portable telephone unit
US6173160B1 (en) 1996-11-18 2001-01-09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obile station having drift-free pulsed power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160838A (en) * 1996-12-13 2000-12-12 Uniden Corporation Spread spectrum transmitter,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an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for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FI107201B (fi) * 1998-03-23 2001-06-15 Nokia Networks Oy Tiedonsiirron laadun turvaaminen tietoliikenneverkossa
JP3166705B2 (ja) * 1998-04-16 2001-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6259901B1 (en) 1998-07-03 2001-07-10 Mobile Communications Tokyo Inc. Radio-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6366619B1 (en) * 1998-08-28 2002-04-02 Sicom, Inc. Constrained-envelope transmitter and method therefor
US6788728B1 (en) * 1999-01-12 2004-09-07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ratio of the reverse link modulator in a CDMA phone system
JP3592980B2 (ja) * 1999-06-29 2004-11-24 株式会社東芝 送信回路及び無線送信装置
US6166598A (en) * 1999-07-22 2000-12-26 Motorola, Inc. Power amplifying circuit with supply adjust to control adjacent and alternate channel power
JP2001044964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ony Corp 放送受信装置
JP3991543B2 (ja) 2000-01-11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撮像装置
EP1158666A1 (en) * 2000-05-25 2001-11-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discrete-time regulation of the output power of a transmission device
US7570709B2 (en) * 2001-03-08 2009-08-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utomati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loop with modulation averaging
EP1253757A1 (en) * 2001-04-23 2002-10-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hase shift keying (PSK) modulator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US6819938B2 (en) * 2001-06-26 2004-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calibration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3906792B2 (ja) * 2002-01-22 2007-04-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信号受信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98486A (ja) * 2002-03-29 2003-10-17 Maruko & Co Ltd 無線中継装置
US7809087B2 (en) * 2002-04-26 2010-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detection techniques and discrete gain state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DE10250612B4 (de) 2002-10-30 2014-01-1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utomatische Leistungspegelsteuerschaltung für ein Sende/Empfangselement
JP2007201812A (ja) * 2006-01-26 2007-08-09 Japan Radio Co Ltd 8psk変調方式を用いたgsm端末の瞬時電力波形を測定する測定器及び測定方法
EP2099128A1 (en) * 2008-03-03 2009-09-09 Fundación Cetena Power control system in transmitters
US8660165B2 (en) * 2009-06-11 2014-02-25 Andrew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US8223821B2 (en) * 2009-06-25 2012-07-17 Andrew Llc Uplink signal detection in RF repeaters
KR101587000B1 (ko) * 2009-07-06 2016-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정상 동작 여부 판단 방법 및 장치
RU2684510C1 (ru) * 2018-04-16 2019-04-09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по атомной энергии "Росатом" (Госкорпорация "Росатом") Сх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регулировки усиле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сигналов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0823A (en) * 1973-03-28 1975-08-19 Nathan O Sokal Amplifying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modulated carrier signals
US4199723A (en) * 1978-02-24 1980-04-22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utomatic modulation control apparatus
DE2835751C2 (de) * 1978-08-16 1980-07-03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HF-Leistungsverstärker mit einer Modulationseinrichtung
JPS5937741A (ja) * 1982-08-26 1984-03-01 Nec Corp 自動利得制御回路
JPS5999851A (ja) * 1982-11-29 1984-06-08 Nec Corp 信号制御回路
US4706262A (en) * 1984-03-30 1987-11-10 Nec Corporation FSK or FM burst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JPH0630031B2 (ja) * 1986-09-25 1994-04-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自動電力制御回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9452C (zh) * 1994-12-16 2009-0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接收机抗扰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643C (zh) * 1996-01-17 2002-04-24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平均功率控制的方法与装置
CN1110911C (zh) * 1997-10-02 2003-06-04 艾利森公司 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00414842C (zh) * 2002-11-08 2008-08-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射设备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CN1305227C (zh) * 2003-05-12 2007-03-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检测通讯信号的传输模式的无线通讯装置
CN101222251B (zh) * 2007-11-30 2011-11-23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单时隙数控衰减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RM920863A0 (it) 1992-12-02
CA2101328C (en) 1999-07-27
CA2101328A1 (en) 1993-07-01
JPH06505847A (ja) 1994-06-30
JP3101716B2 (ja) 2000-10-23
ITRM920863A1 (it) 1994-06-02
FI933674A (fi) 1993-08-20
IT1256552B (it) 1995-12-07
GB2267612A (en) 1993-12-08
GB9315240D0 (en) 1993-10-13
WO1993013613A1 (en) 1993-07-08
FI933674A0 (fi) 1993-08-20
US5222104A (en) 1993-06-22
GB2267612B (en) 1996-03-06
UA27722C2 (uk) 2000-10-16
SG42977A1 (en) 1997-10-17
MX9207653A (es) 1993-06-01
KR930703766A (ko) 1993-11-30
CN1030808C (zh) 1996-01-24
KR960008329B1 (ko) 1996-06-24
RU2122292C1 (ru) 1998-11-20
DE4294579T1 (de) 1997-07-31
BR9205670A (pt) 1994-06-21
DE4294579C2 (de) 2001-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08C (zh) 无线电发射机的增益控制电路
CN1200581C (zh) 相邻小区信息的一种传达方法
CN1075914C (zh) 编码多路复用无线装置
CN1199479C (zh) 非线性失真补偿电路,发射装置和移动通信设备
CN1882190B (zh) 信息通知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CN1284317C (zh) Ofdm发送和接收设备
CN1263655A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13562C (zh) 在数字射频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529946A (zh) 射频发射机及其方法
CN1123263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476685A (zh) 对基站信道分配功率的方法与设备
CA24395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gital communications
CN101627568A (zh) 在ofdm系统中使用音调预留的传送装置和方法
CN1211115A (zh) 发射分集装置
CN1797961A (zh) 无线电发射机和发射功率调整方法
EP1039714A3 (en) Block code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CN1822520A (zh) Cdma基站中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CN1531293A (zh) 减小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CN100579317C (zh) 信息通知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CN1254225A (zh) 一种使用一个导频码元模式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
CN1290345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发送天线进行功率控制比特模式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331525A (zh) 扩频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375140A (zh) 基站信号发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
CN1337076A (zh) 校正指向性图形形成用的相位量的自适应阵列装置和校正方法
JPH11234230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システム用送信局装置、受信局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OTOROLA MOBI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OTOROLA INC.

Effective date: 201012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230

Address after: Illinois Instrunment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Instrunment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Inc.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