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0513B - 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30513B CN107430513B CN201680001708.6A CN201680001708A CN107430513B CN 107430513 B CN107430513 B CN 107430513B CN 201680001708 A CN201680001708 A CN 201680001708A CN 107430513 B CN107430513 B CN 1074305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put
- output data
- output
- analysis
- exist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G06F16/287—Visualization; Brow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58—Change logging,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没有源代码的既有系统中,能够分析输入项目与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系,并向用户提示分析结果。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使既有系统进行动作,不进行实际执行的分析地对既有系统的输入项目与系统内部的处理模式进行类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其根据每个输出要素的变化种类,将与针对既有系统的输入相伴的输出数据的变化进行分类;以及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其将对既有系统赋予不同的输入而得到的上述分类进行组合,确定基于输入项目值的使用模式的处理种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向既有信息系统的输入项目与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关联起来的技术。其中,特别涉及一种在既有信息系统的所谓替换开发中用于掌握其规格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正在进行用于替换既有信息系统的开发。在该情况下,需要掌握既有信息系统的规格等,对该系统的程序进行分析。作为公开了这种技术的在先技术文献,具有日本特开平9-26897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记载了“对用于表示针对数据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分析的程序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数据信息提取单元,其从上述源代码中提取表示上述各数据的结构的信息即数据信息;以及关联信息提取单元,其根据上述源代码与上述数据信息,对于源代码的预定位置,提取数据间的关联信息”(参照权利要求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6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方法:通过源代码的静态分析,容易地理解包含处理内容和输入输出规格的源代码的内容。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因为分析源代码,因此在无源代码的情况下无法应用。在替换开发中,还有时在无法得到源代码的状态下进行开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取该系统的输入项目与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系,并向用户进行提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对于信息系统的输入项目执行不同的输入,使用该输入的差以及与各个输入相对的输出数据的变化的差,使其(内部)处理与输入项目对应起来。在此,作为输出数据的变化,是与输入相伴的DB数据,关于处理,作为一例子举出对DB操作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DB数据的变化”中包含“记录追加”、“记录删除”、“记录更新”,在“DB数据的变化”的差中包含“有无SQL查询的变化”、“更新的栏的变化”、“更新/删除的记录的变化”、“追加/更新的记录的值的变化”。在本例中,根据“DB数据的变化”的差与“与DB操作有关的处理”的关系,将输入项目与“与DB操作有关的处理”关联起来。
更具体地说,在本发明中还包含以下方式。
具有根据每个输出要素的变化种类,对与既有系统的输入相伴的输出数据的变化进行分类的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将对于既有系统赋予不同的输入而得到的所述分类进行组合,确定基于输入项目值的使用模式的处理种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没有源代码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取既有信息系统的输入项目与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系。
根据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以及效果会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针对系统的输入项目和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联分析装置100(以下称为“分析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图的示例。
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析程序200的软件结构和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信息的一例。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24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与系统内部处理的对应顺序以及对应关系的表。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成为分析对象的分析对象系统280和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与分析装置100的关系的硬件结构图。
图7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析对象系统280的输入画面800和输入的一例。
图8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初始输出数据251和向该系统输入后的执行后输出数据270的一例。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析对象系统280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表示将输出数据的变化模式进行分类而得到的结果即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
图11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表示确定系统内部处理而得到的结果即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
图1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将针对分析对象系统280反复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集中输出的情况下的输出结果的一例。
图1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画面输出的一个例子,该画面输出用于辅助掌握针对系统的输入项目以及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联。
图14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类情况的分类方法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分析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分析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图的示例。
分析装置1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0、显示装置120、存储器130、输入装置140、外部存储装置150以及网络通信装置160,经由总线相连接。
在外部存储装置150中,作为在CPU 110执行的处理程序,保存了图2所示的分析程序200。将分析程序200从外部存储装置150读出到存储器130中由CPU 110执行。
图2表示分析程序200的软件结构和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信息的一例。
分析装置100通过CPU 110来执行分析程序200。分析程序200由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以及分析结果显示部240构成。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例如经由网络通信装置160来对分析对象系统280、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进行操作。
为了应用本实施例,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具有结构,需要能够识别一个一个的数据项目。作为能够识别数据项目的输出数据的例子,具有显示装置120、存储器130、外部存储装置150的数据、经由网络通信装置160来交换的数据、其它系统保存的数据等。相反地,作为难以应用本发明的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具有模拟信号数据等。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作为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使用DB的数据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数据项目分类为“单一数据项目”和“可选择数据项目”。数据项目对于输出数据的一个单位即“输出要素”,包含一个以上的“输出要素”。作为输出要素的例子,具有DB的记录、某个整数型变量的存储器等。根据“在存在某个输出处理时,通过指定条件能够唯一地变更输出要素”这样的条件,将包含两个以上的输出要素的数据项目称为“可选择数据项目”。例如,排列数据通过指定下标这种条件,能够在相同的数据项目内变更输出要素。另外,在DB中,通过指定用于选择对象记录(输出要素)的条件,如果在同一表(数据项目)内,则能够变更输出要素。
分析对象系统280从输入装置140、网络通信装置160、其它程序等接收输入,对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进行参照、写入。需要能够参照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数据或者能够取得参照、写入的记录。作为参照、写入的记录的例子,如果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为DB,则存在记录了向DB的处理内容的日志记录、记录了向DB的处理的指示内容的SQL记录等。两个记录均包含操作对象的输出要素、操作内容的信息。此外,可以将分析对象系统280、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存储在分析装置100中。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过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将输出数据的变化进行分类,通过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与系统内部处理关联起来。
分析程序200将分析事例250作为输入,通过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以及分析结果显示部240来进行处理,输出分析结果260。在本实施例中,首先,(1)将分析事例250作为输入来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进行处理,取得新的分析事例250。之后,将作为分析程序200的输入而准备的分析事例250称为基准分析事例,将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生成的新的分析事例250称为变更分析事例。接着,(2)将分析事例250作为输入而在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中进行处理,取得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此时,把以基准分析事例作为输入而得到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称为基准输出数据变化信息,把以变更分析事例作为输入而得到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称为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另外,(3)将两个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以及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作为输入,在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中进行处理,取得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之后,(4)在存在其它分析事例250的情况下,重复(1)~(3)的过程直到所准备的分析事例250消失为止或任意的输入项目的分析结束为止。最后,(5)将所有的分析事例250、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作为输入,在分析结果显示部240中进行处理,输出分析结果260。
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将分析事例250作为输入,通过任意的方法来变更输入项目的值,将新的分析事例250作为变更分析事例而输出。作为变更的方法,例如存在使数字增加或减少的方法、在字符串中追加任意的字符的方法、从字符串中删除任意的字符的方法等。为了赋予变更的方针,也可以对每个输入项目赋予明确指示变更方法的信息、限制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来生成了变更分析事例,但是也可以使分析程序200不具有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而以手动方式赋予变更分析事例。
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将分析事例250作为输入来输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至少具有对分析对象系统280进行两种输入的功能;以及观测通过该输入而产生的输出数据的变化,并分类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的功能。例如,在作为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而使用DB数据的情况下,为了取得输出数据的变化,能够使用日志记录、SQL跟踪记录、DB数据的转储(Dump)等。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将DB数据进行转储来进行比较的方法。
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和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作为输入,输出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
分析结果显示部240将分析事例250和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作为输入,作为分析程序200的输出,输出分析结果260。
在此,说明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的构成要素。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将分析事例250作为输入,进行输出数据初始化部221、对象程序执行部222、输出数据获取部223、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24的处理,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作为输出。
分析事例250由初始输出数据251和输入数据252构成。初始输出数据251是具有与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相同的结构的输出数据。另外,输入数据252是向分析对象系统280的输入项目输入的输入值的组合。
另外,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是将对分析对象系统280进行了基于输入数据252的画面输入时的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变化分类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的信息。在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中存在“输出要素追加”、“输出要素删除”、“输出要素更新”、“无变化”。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至少具有发生变化的数据项目、初始输出数据251和执行后输出数据270以及输出数据变化模式。
输出数据初始化部221将初始输出数据251作为输入,用初始输出数据251置换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数据。
对象程序执行部222取得输入数据252来作为输入,对分析对象系统280输入输入数据252。
输出数据获取部223例如将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数据进行转储而作为执行后输出数据270。关于转储的方法,如果是DB的数据,则既可以使用专用的转储工具,也可以使用SQL查询。
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24将初始输出数据251和执行后输出数据270作为输入,输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
此外,即使通过取代输出数据初始化部221而进行输出数据获取部223的处理的方法,也能够对系统内部处理进行分析。在该情况下,分析事例250不具有初始输出数据251,此外将在对象程序执行部222的处理前取得到的输出数据用作初始输出数据251,由此得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结果。但是,在两次赋予相同的输入时,在得到不同的输出数据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得不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这是因为在与第二次的输入有关的处理中使用在第一次的输入中发生变化的输出数据。
图3是表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24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本处理顺序的目的在于,对初始输出数据251和执行后输出数据270中包含的输出要素,分配输出数据变化模式。
首先,读入初始输出数据251和执行后输出数据270(步骤S500)。对于读入的初始输出数据的所有输出要素依次重复进行步骤S501~S506。
在步骤S501中,确认在执行后输出数据中是否存在相同的输出要素。在为可选择数据项目的情况下,作为确定相同输出要素的方法,例如使用以下方法等:(A)将所有的值相同的输出要素设为相同的输出要素、(B)将至少变得关键的项目的值相同的输出要素设为相同的输出要素、(C)将(B)和变得关键的项目以外的项目的值全部相同的输出要素设为相同的输出要素。此外,由于很多记录包含能够确定操作对象的输出要素的信息,因此当在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使用日志记录、SQL跟踪记录等时,通过分析记录能够确定相同的输出要素。作为确认的结果,在存在相同的输出要素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3,在不存在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2。在步骤S502中,将选择的初始输出数据的输出要素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作为“输出要素删除”。
在步骤S503中,取得与选择的初始输出数据的输出要素对应的执行后输出数据的输出要素,设为输出要素的组合。
在步骤S504中,确认在步骤S503中成组的输出要素中是否存在值差。在存在差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5,在不存在差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6。
在步骤S505中,把在步骤S503中取得的输出要素的组合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设为“输出要素变更”。
在步骤S506中,将在步骤S503中取得的输出要素的组合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设为“无变更”。
在步骤S507中,将执行后输出数据的输出要素中的对应未完成的输出要素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设为“输出要素追加”。
在步骤S508中,汇总在步骤S500~S507中对应起来的输出要素与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作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进行输出。
图4是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的流程图的一例。本处理顺序的目的在于,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按照一定的基准对应起来,并且与系统内部处理关联起来。
在由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进行分类的系统内部处理中存在“分支处理”、“输出要素选择处理”、“输出值决定处理”、“输出无关系处理”。
“分支处理”表示存在分支处理,该分支处理在分支条件中使用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变更了输入值的输入项目。在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及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均为“输出要素变更”并且更新的输出要素的输出项目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分支处理”。通常,在同一输出处理中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因此需要使用控制句法来执行不同的输出处理。此外,还存在在同一输出处理中进行了向不同输出项目的输出处理的情况,但是因为输出项目彼此具有特殊关系所以能够实现。作为特殊关系的例子,具有输出项目彼此在存储器上相邻配置的情况等。
在本实施例中,不假设具有这种特殊的关系,仅根据输出项目与输出要素的关系性来确定系统内部处理,因此有时成为与实际执行不同的分析结果。但是,该处理与向不同的输出项目切换输出这一情况没有不同,因此可以输出与实际执行不同的分析结果。在分支处理以外的处理中也会产生分析结果与实际执行不同的情况,但是与输出处理一样地可以接受。
“输出要素选择处理”表示存在如下处理:为了从同一输出项目内选择要删除/变更的输出要素,使用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变更了输入值的输入项目。在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均为“输出要素删除”,并且删除了同一输出项目内的不同的输出要素的情况下;以及在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均为“输出要素更新”,并且更新了同一输出项目内的不同的输出要素的情况下,进行“输出要素选择处理”。此外,在相当于“分支处理”的情况下,不与“输出要素选择处理”相对应。
“输出值决定处理”表示存在如下的处理:把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变更了输入值的输入项目用于决定写入到输出的值。在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均为“输出要素追加”并且更新后的输出要素的值不同的情况下、以及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均为“输出要素变更”并且更新后的输出要素的值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输出值决定处理”。此外,在相当于“分支处理”或“输出要素选择处理”时,不与“输出值决定处理”相对应。
“输出无关系处理”表示存在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变更了输入值的输入项目不对输出的输出造成影响的处理。在不相当于“分支处理”、“输出要素选择处理”、“输出值决定处理”时,进行“输出无关系处理”。
首先,在步骤S450中读入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和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
接着,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为“无变化”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从读入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中去除。在去除了所有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的情况下,分配“输出无关系处理”并结束处理。
最后,关于剩余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根据图5的“表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与系统内部处理的关联顺序以及对应关系的表”,将系统内部处理与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关联起来。
图5是表示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与系统内部处理的关联顺序和对应关系的表500(以下称为对应表500)。本顺序的目的在于,用于确定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之间的不同是由于怎样的系统内部处理而引起的。
对应表500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罗马数字的项目编号、对象以及对应方法的栏。该部分表示用于搜索作为比较对象的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的组合的条件。第二部分是阿拉伯数字的项目编号、系统内部处理、条件的栏。该部分表示规则,该规则用于决定针对在第一部分中选择出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的组合应该分配的系统内部处理。从第一部分的项目编号I到项目编号V,使用第二部分的项目编号1~4的规则。另外,第一部分的项目编号VI使用第二部分的项目编号5的规则。两个部分均按照项目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条件判定。
在项目编号I中,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中相同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进行组合。
在项目编号II中,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中的至少初始输出要素以外一致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进行组合。
在项目编号III中,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中的至少初始输出要素、变更的值以外一致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进行组合。
在项目编号IV中,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中的至少初始输出要素、变更的输出要素和变更的值以外一致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进行组合。
在项目编号V中,将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中的至少初始输出要素、变更的输出项目、变更的输出要素以及变更的值以外一致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进行组合。
之后,关于在项目编号I~V中进行了组合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从上开始按顺序判断是否满足项目编号1~4的条件,并与系统内部处理关联起来。
最后,把在项目编号I~V中未找出组合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与分支处理相关联。
以后,表示本实施例的分析装置100的动作例。作为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而使用DB。另外,输出项目为栏,输出要素为记录。
图6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分析对象的分析对象系统280和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以及分析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
分析对象系统280从输入画面800接收输入,一边进行系统内部处理一边执行SQL查询来使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变化。
分析装置100通过对象程序执行部222的处理向输入画面800进行输入,通过输出数据初始化部221的处理来使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初始化,并通过输出数据获取部223的处理取得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
图7表示本实施例的分析对象系统280的输入画面800和输入的一例。
在本实施例中,对进行商品信息更新的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的输入项目进行分析。本画面的输入项目为用于唯一地确定商品的“ID”、表示商品名称的“品名”、表示商品的数的“数量”。通过按下OK按钮901,使用输入到各输入项目的输入值,通过分析对象系统280来进行处理。
基准输入数据910和变更输入数据920为输入数据252的例子。在本例中,表示了通过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将基准输入数据910的品名“商品AA”变更为“商品AB”从而作为变更输入数据920的例子。
图8表示本实施例的分析对象输出数据290的初始输出数据251和向该系统输入后的执行后输出数据270的一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用于存储商品的信息的商品信息表1000。商品信息表1000具有ID、名称、计数栏。关键字为ID栏。在商品信息表1000中表示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初始输出数据251。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表示进行了基准输入数据910的输入后的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另外,变更执行后输出数据1020表示进行了变更输入数据920的输入后的变更执行后输出数据。在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和变更执行后输出数据1020中,ID为1的输出要素(输出要素1011和输出要素1021)的名称栏的值从“品名AA”变化为“品名AB”。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分析对象系统280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当在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中按下OK按钮901时,进行该图示的处理。以下表示处理的规则。第一规则为,在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的输入项目“ID”未被登记在DB数据的情况下将处理中断。第二规则为,在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的输入项目“数量”为负值的情况下将处理中断。第三规则为,在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的输入项目“品名”已登记的情况下将处理中断。
首先,执行SQL查询,其用于取得在ID栏中具有在输入项目“ID”输入的输入值的商品信息表1000的输出要素数量(步骤S1100)。例如为“SELECT COUNT(ID)FROM商品信息表WHERE ID=‘1’”。
接着,判断在步骤S1100中取得的输出要素的数量是否为1以上(步骤S1101)。如果为1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1102。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使处理结束。在步骤S1102中,判断从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输入的输入项目“数量”的输入值是否小于0。在小于0的情况下,使处理结束。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103。
在步骤S1103中,执行SQL查询,该SQL查询用于取得在名称栏中具有从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输入的输入项目“品名”的输入值的商品信息表1000的输出要素数量。例如为“SELECT COUNT(ID)FROM商品信息表WHERE Name=‘品名AA’AND ID<>‘1’”。
在步骤S1104中,判断在步骤S1103中取得的输出要素的数量是否为0。如果为0,则进入到步骤S1105。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使处理结束。
在步骤S1105中,执行SQL查询,该SQL查询用于对具有从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输入的输入项目“ID”的输入值的商品信息表1000的输出要素进行更新。在更新输出要素时,作为名称栏的值而使用输入项目“品名”的输入值,作为计数栏的值而使用输入项目“数量”的输入值。作为SQL查询的例子,存在“UPDATE商品信息表SET Name=‘品名AA’、Count=‘10’WHERE ID=‘1’”。
图10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表示将输出数据的变化模式进行分类而得到的结果即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
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是将初始输出数据1000和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作为输入来进行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24的处理时的输出例。另外,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是将初始输出数据1000和变更执行后输出数据1020作为输入而进行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24的处理时的输出例。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和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能够通过相同的处理顺序提取,因此根据图3仅表示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的处理顺序的具体例。
在步骤S500中,读入初始输出数据1000与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对于初始输出数据1000的两个输出要素依次进行步骤S501~S506。
首先,说明第一输出要素1001。在步骤S501中,当从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中搜索到关键字相同的输出要素时,发现第一输出要素1011,因此进入到步骤S503。在步骤S503中,选择输出要素1011而进入到步骤S504。在步骤S504中,调查输出要素1001与输出要素1011是否存在差异。在本例中,名称栏的值为“品名AA”与“品名AB”从而不同,因此进入到步骤S505。在步骤S505中,将输出要素1001与输出要素1011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作为“输出要素变更”而对应起来。
同样地,说明第二输出要素1002。在步骤S501中,当从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中搜索到关键字相同的输出要素时,发现第二输出要素1012,因此进入到步骤S503。在步骤S503中,选择输出要素1012而进入到步骤S504。在步骤S504中,调查输出要素1002与输出要素1012是否存在差异。在本例中不存在差异,因此进入到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将输出要素1002与输出要素1012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作为“无变化”而对应起来。
因为对于初始输出数据1000内包含的所有输出要素结束了步骤S501~S506的处理,因此进入到步骤S507。在初始输出数据1000和基准执行后输出数据1010中都没有与输出数据变化模式的关联未完成的输出要素,因此进入到步骤S508。
在步骤S508中,将在步骤S501~S507中进行的输出要素与输出数据变化模式的对应结果输出到显示装置120、存储器130、外部存储装置150以及网络通信装置160。
图11对于本实施例表示确定系统内部处理而得到的结果即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
表示将图10所示的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作为输入而进行了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的处理后的结果的例子。根据图4表示了具体的处理顺序。
首先,在步骤S450中读入基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0与变更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10。
接着,在步骤S460中,去除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为“无变化”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1。在本实施例中,去除初始输出要素为第二输出要素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2和412)。
接着,根据对应表500来确定系统内部处理。当确认剩余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1和412是否满足项目编号I~V的条件时,满足项目编号III“至少初始输出要素、变更的值以外一致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的组合”。因此,确认项目编号1~4的条件,进行与系统内部处理的关联。
当确认项目编号1~4的条件时,满足项目编号3“不相当于#1、#2,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均为“输出要素变更”,并且变更后的输出要素的值不同的情况”。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说存在引起了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401与412的变化的,使用值发生了变化的输入项目“品名”的“输出值决定处理”。
图12表示将针对分析对象系统280反复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72集中输出的情况下的输出结果的一例。
分析结果260至少具有输入项目、输出项目、系统内部处理。一边使输入项目“ID”、输入项目“数量”、DB的商品信息表的值变化一边反复执行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0、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以及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30,由此得到分析结果260。表中的B、S、O分别表示分支处理(Branch)、输出要素选择处理(Select)以及输出值决定处理(Output)。另外,C、R、U、D分别表示生成(Create)、读取(Read)、更新(Update)以及删除(Delete)。例如,在CRUD有无的行中,在商品信息表的名称栏中的U(更新)中记载了○,这表示通过伴随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的处理,更新该栏的值。另外,在画面输入项目“ID”的行中,在商品信息表的名称栏中的U(更新)中记载的BS表示存在使用了商品信息更新画面900的输入项目“ID”的输入值的分支处理与输出要素选择处理。也就是说,表示存在根据输入项目“ID”的值来使名称栏的值的有无更新进行变化的处理以及在要更新的输出要素的选择中使用输入项目“ID”的值的处理。
在此,表示在画面输入项目的“ID”的行中,为了将在商品信息表的名称栏中的U(更新)中记载的BS确定为分析结果而需要的输入例子。在为初始输出数据1000的情况下,使用基准输入数据910以及将基准输入数据910的输入项目“ID”的值变更为3后的变更输入数据来进行分析,由此进行名称栏的更新(U)的SQL查询的有无执行发生变化,因此可知存在与输入项目“ID”有关的分支处理(B)。同样地,使用将基准输入数据910的输入项目“ID”的值变更为2后的变更输入数据来进行分析,由此更新(U)对象的输出要素从第一输出要素变化为第二输出要素,因此可知存在与输入项目“ID”有关的输出要素选择处理(S)。
此外,在生成分析结果260时,当经过全部的分析事例250后存在没有进行变更的输入项目的情况下,为了表示没有进行与该输入项目有关的分析,也可以对分析结果260的该输入项目进行强调显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存在无法分析的处理。例如,根据步骤S1100,分析对象系统280正在进行读取(R)商品信息表1000的ID的处理。但是,在分析结果260的有无CRUD的行中的商品信息表的ID栏的R(读取)中未标记○。在此,在没有步骤S1100和步骤S1101的情况下,在为初始输出数据1000时,考虑进行项目“ID”为3、输入项目“品名”为品名AC、输入项目“数量”为10的输入。在该情况下,执行步骤S1105,例如执行“UPDATE商品信息表SET Name=‘品名AC’、Count=‘10’WHERE ID=‘3’”那样的SQL查询。该SQL查询在初始输出数据1000中不会引起输出数据的变化。即,步骤S1100和步骤S1101的有无不会对与输入值的变化相伴的输出数据的变化造成影响。如此,在本发明中无法对不伴随有与输入值的变化相伴的输出数据的变化的处理进行分析。但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输入项目与对输出项目造成影响的系统内部处理关联起来,因此即使作为分析结果未输出ID栏的参照(R)也没关系。
图13表示画面输出的一个例子,该画面输出用于辅助掌握系统的输入项目以及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联。在本例中,表示了关于分析结果概要1510的输入项目名“ID”,在按下了商品信息表的名称栏的U中的B部分时,在分支处理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和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分析事例250进行了分类显示的例子。
输出画面1500至少具有输入项目、输出项目、系统内部处理、与具体的分析事例有关的信息。此外,如果是分支处理则按每个有无变化来将分析事例250进行分组来显示,如果是输出要素选择处理则按成为操作对象的每个输出要素来将分析事例250进行分组来显示,如果是输出值决定处理则按每个输出值来将分析事例250进行分组来显示。另外,可以强调显示有可能在分支处理、输出要素选择处理以及输出值决定处理中使用的其它输入项目。并且,可以将有可能在分支处理、输出要素选择处理以及输出值决定处理中使用的其它输入项目中的可推测为使用的可能性更高的输入项目进行强调显示。同时,可以将为了提取输入项目和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系而需要的分析事例的种类不足的输入项目进行强调显示。
在本实施例所示的输出画面1500中表示了与分支处理有关的结果,在分析详细显示部1520中,按每个有无分支变化来进行分组,对有可能在分支处理中使用的其它的输入项目划出下划线,并且还对可推测为使用的可能性高的输入项目名称划出下划线来表示。通过使用输出画面1500,将画面输入项目“ID”与画面输入项目“品名”、画面输入项目“数量”、商品信息表的ID栏、商品信息表的名称栏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比较,结果,可知存在名称栏的更新处理的有无发生变化的实际执行。另外,当将变化时输入一览1521与非变化时输入一览1522进行比较时,可知仅在画面输入项目“ID”的值包含在商品信息表的ID栏中的情况下发生变化。根据该情况,可以说有可能进行了用于判断画面输入项目“ID”的值是否包含在商品信息表的ID栏中的分支处理,因此在商品信息表的ID栏的输入项目名称划出下划线。
能够确定有可能在分支处理中使用的其它输入项目的理由如下。关于商品信息表的名称栏的更新(U),与分支处理(B)相关联的输入项目为商品信息表的计数栏以外的所有输入项目。因此,有可能在与画面输入项目“ID”之间的比较中使用商品信息表的计数栏以外的所有输入项目。
在此,根据图14来表示用于推测特别是使用的可能性高的输入项目的方法的一例。
图14是将图13的分析详细1520所示的分析事例250进行分组而成为一览的图。在分组时,将某个输入项目以外的输入项目的值全部相同的分析事例250汇总在一起。例如,对第一输出要素的ID栏以外的输入值相同的分析事例250进行分组而得到的例子1600是对初始输出数据251即DB的第一输出要素(商品信息表的ID栏的第一记录)以外的输入项目的值相同的分析事例250进行分组而得到的例子。根据该表,可知对分析事例#1-1与分析事例#2-1、分析事例#3-1’与分析事例#3-1、分析事例#1-3与分析事例#2-3、分析事例#1-2与分析事例#2-2进行了分组。在该表中,在同一组内变化的有无不同的组表示由于所关注的输入项目的值的变化,变化的有无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可知在决定变化有无的分支处理中使用了所关注的输入项目的值。例如,关于分析事例#3-1’与分析事例#3-1,在分析事例#3-1’中不发生变化,在分析事例#3-1中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在决定有无发生变化的分支处理中使用了输入项目ID栏的值的变化。在关注ID栏的分析事例的分组例子1600中,用粗体字强调显示了在同一组内变化的有无发生了变化的分析事例250的列。
通过对所有输入项目依次进行这种分析,能够确定在分支处理、输出要素决定处理、输出值决定处理中使用的输入项目。
此外,表示了在关注名称栏的分析事例的分组例子1610中,包含多个分析事例250的组一个都无法得到的情况的例子。在该情况下,无法确定在各处理中使用的输入项目。为了解决该问题,重新生成能够分组的分析事例250,并重复进行分析即可。例如,作为能够与分析事例#1-1进行分组的分析事例,存在将分析事例#1-1的第一输出要素的名称栏变更为品名X后的分析事例250。如关注名称栏的分析事例的分组例子1610那样,在一个组都没有得到的情况和组的数量少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在处理中使用的输入项目的漏检。因此,在输出画面1500等中,可以对组数少的输入项目进行强调显示。另外,为了决定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的变更方针,可以使用与分析事例250不足的输入项目有关的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无源代码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取既有系统的输入项目和针对输出项目的系统内部处理的关系。另外,通过使用输出画面1500,能够缩小为了调查系统内部处理的内容而需要的输入项目和输出项目,因此能够有助于掌握既有系统的规格。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在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10中仅变更一个输入项目的值的例子。通常,当变更两个输入项目以上的值时,无法得知提取出的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与哪一个输入项目相关联。但是,通过将通过仅变更一个输入项目的值的方法而得到的分析结果260与通过变更两个输入项目以上的值的方法而得到的分析结果260进行组合,与仅变更一个输入项目的值的方法相比能够得到更正确的分析结果260。在实施例2中表示该方法。
例如在输出画面1500中,针对实际上在与画面输入项目“ID”的比较中未使用的画面输入项目“品名”、画面输入项目“数量”、输入项目名称栏,判断为存在分支处理。在此,当对两个输入项目以上的值进行变更来分析时,可知实际上作为分支条件而使用的输入项目。具体地说,在有可能在分支处理中使用的其它输入项目中,关于在基准分析事例和变更分析事例中变更的输入项目,生成将发生变化的情况和未发生变化的情况的变化循环进行组合而得到的输入来进行分析。
由此,能够得到当一起变更时变化的有无发生变化的输入项目的组。例如,是在分散地变更了两个输入项目时均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一起进行了变更时未发生变化那样的输入项目的组(并没有限定于两个输入项目的组的意图)。该组为在实际的分支处理中用于比较的输入项目。根据以上可知,通过将通过对两个输入项目以上的值进行变更的方法来得到的分析结果260进行组合,与仅变更一个输入项目的值的方法相比能够得到更正确的分析结果260。
附图标记说明
200:分析程序;210:变更分析事例生成部;220:输出数据变化信息获取部;221:输出数据初始化部;222:对象程序执行部;223:输出数据获取部;224: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230:系统内部处理确定部;240:分析结果显示部;250:分析事例;251:初始输出数据;252:输入数据;260:分析结果;270:执行后输出数据;271:输出数据变化模式信息;272:系统内部处理信息;280:分析对象系统;290:分析对象输出数据。
Claims (26)
1.一种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对既有系统中的输入项目与系统内部的处理模式进行类推,其特征在于,具有:
针对上述既有系统,对某个输入项目进行不同输入的单元;
检测与各个上述不同输入相对的输出数据的变化的单元;
将上述输出数据的各个变化进行比较来确定差的单元;以及
使用上述差,使上述输入项目与针对上述输入的处理对应起来的单元,
其中,上述使用上述差,使上述输入项目与针对上述输入的处理对应起来的单元,根据输出数据的变化的种类来进行分类,将基于上述不同输入的上述分类进行组合,确定基于上述输入的使用模式的处理种类,
其中所述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进行上述输入的处理的处理模式的类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输出数据使用数据库数据,
将每个上述输出数据的变化种类分类为记录的追加/删除/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进行了转储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比较,作为上述输出数据的变化,由此确定数据库数据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随着上述输入而执行的结构化查询语言的记录进行分析,作为上述输出数据的变化,由此确定数据库数据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随着上述输入而输出的日志记录进行分析,作为上述输出数据的变化,由此确定数据库数据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分析事例,生成使上述输入项目的输入不同的分析事例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分析事例,生成将上述输入项目中的一个输入进行了变更的分析事例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该单元生成将上述输入项目中的一个输入进行了变更的分析事例和/或将多个输入进行了变更的分析事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该单元在生成将多个输入进行了变更的分析事例时,组合多个将一个输入进行了变更的分析事例来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分析事例的生成中使用与进行变更的输入项目的选定有关的方针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分析事例的生成中使用与进行变更的输入有关的限制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对上述既有系统进行输入之前,进行上述输出数据的初始化的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为了将初始输出数据与执行后输出数据的输出要素关联起来,使用输出要素所具有的值的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为了将初始输出数据与执行后输出数据的相同的输出要素关联起来,使用能够唯一确定输出要素的信息的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初始输出数据与执行后输出数据的相同的输出要素关联起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的记录。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
该输出数据变化模式分类部使用日志记录使得初始输出数据与执行后输出数据的相同的输出要素关联起来。
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至少显示基于上述输入项目、输出项目以及输入的使用模式的处理的种类的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行上述至少显示基于上述输入项目、输出项目以及输入的使用模式的处理的种类单元,显示基于每个输出要素的变化种类的分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析结果显示部,
该分析结果显示部至少显示基于输入项目、输出项目以及输入项目值的使用模式的处理的种类、以及在分析中使用的分析事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把对于各个上述分析事例没有进行变更的输入项目进行区别来显示的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针对进行了变更的每个输入,将上述分析事例进行分组来显示的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确定输入项目,该输入项目为对于相同的输出项目正在进行输入项目的使用模式相同的处理的输入项目,并提取并显示在与进行了输入值变更的输入项目相同的处理中可能被使用的输入项目。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确定输入项目,该输入项目为即使其它的输入项目的值相同在输出数据的变化中也引起差异的输入项目,并提取并显示作为处理的输入而被使用的可能性比预定基准高的输入项目。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确定其它的输入项目的值相同的分析事例的数量少的输入项目,并进行显示来推荐使用分析事例来进行追加的分析,该分析事例为使关注的输入项目的值进行了变化的分析事例。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在变更了多个输入项目的情况下,针对对每个输入项目进行了单独的变更时输出数据有无变化,并根据将多个输入项目一起进行了变更时输出数据有无变化的输入项目的组,来确定并显示在上述既有系统的处理中使用的输入项目。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以下单元:确定输入项目,该输入项目为其它的输入项目的值相同的分析事例的数量少的输入项目,并生成使确定的输入项目的输入进行了变化的分析事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83554A JP6553461B2 (ja) | 2015-09-17 | 2015-09-17 | 既存システム処理仕様抽出装置 |
JP2015-183554 | 2015-09-17 | ||
PCT/JP2016/072560 WO2017047257A1 (ja) | 2015-09-17 | 2016-08-01 | 既存システム処理仕様抽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30513A CN107430513A (zh) | 2017-12-01 |
CN107430513B true CN107430513B (zh) | 2020-11-06 |
Family
ID=5828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1708.6A Active CN107430513B (zh) | 2015-09-17 | 2016-08-01 | 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89428B2 (zh) |
JP (1) | JP6553461B2 (zh) |
CN (1) | CN107430513B (zh) |
WO (1) | WO2017047257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2382A (en) * | 1995-05-08 | 1999-01-1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gram analysis system and program analysis method |
CN101364269A (zh) * | 2007-08-08 | 2009-02-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数据分类方法及装置 |
JP2012155680A (ja) * | 2011-01-28 | 2012-08-16 | Fujitsu Ltd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解析装置 |
JP5119027B2 (ja) * | 2008-03-31 | 2013-01-16 |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40616A (ja) * | 1991-08-02 | 1993-02-19 | Hitachi Ltd | プログラム仕様生成方法 |
JPH0926897A (ja) | 1995-05-08 | 1997-01-28 | Toshiba Corp | プログラム解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 |
CN101231642A (zh) * | 2007-08-27 | 2008-07-30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时空数据库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US9542363B2 (en) * | 2014-01-31 | 2017-01-10 |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 Processing of page-image based document to generate a re-targeted document for different display devices which support different types of user input methods |
CN104836792A (zh) * | 2015-03-28 | 2015-08-12 | 南阳理工学院 | 一种企业管理数据处理系统 |
-
2015
- 2015-09-17 JP JP2015183554A patent/JP655346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8-01 WO PCT/JP2016/072560 patent/WO201704725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8-01 US US15/320,992 patent/US104894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01 CN CN201680001708.6A patent/CN1074305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2382A (en) * | 1995-05-08 | 1999-01-1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gram analysis system and program analysis method |
CN101364269A (zh) * | 2007-08-08 | 2009-02-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数据分类方法及装置 |
JP5119027B2 (ja) * | 2008-03-31 | 2013-01-16 |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 |
JP2012155680A (ja) * | 2011-01-28 | 2012-08-16 | Fujitsu Ltd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解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30513A (zh) | 2017-12-01 |
US10489428B2 (en) | 2019-11-26 |
JP6553461B2 (ja) | 2019-07-31 |
WO2017047257A1 (ja) | 2017-03-23 |
JP2017058984A (ja) | 2017-03-23 |
US20170270185A1 (en) | 2017-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arrea | Black-box testing technique fo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equencing constraints with low-level interactions | |
Marcus et al. | When and how to visualize traceability links? | |
US9619455B2 (en) | Table format multi-dimensional data trans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2067117B (zh) | 显示和操作表的方法 | |
JP6542612B2 (ja) | テストシナリオ生成支援装置およびテストシナリオ生成支援方法 | |
US11514237B2 (en) | Spreadsheet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same | |
US20080052299A1 (en) | Reverse engineering support system | |
US9286361B2 (en) | Extract-transform-load processor controller | |
KR20030075501A (ko) | 특허 데이터베이스로 부터 대상 특허의 가계 경로를 빠른시간내에 분석하여 제공하는 방법 | |
Chisholm | Exploring data with Rapidminer | |
US8001552B1 (en) | Model merger using an export map | |
CN106355375A (zh) | 一种物料自动确认方法 | |
JP2007011604A (ja) | 不具合診断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10202855A1 (en) | Gui evaluation system, gui evaluation method, and gui evaluation program | |
JP6244274B2 (ja) | 相関ルール分析装置および相関ルール分析方法 | |
CN107430513B (zh) | 既有系统处理规格提取装置 | |
JP2013077124A (ja) | ソフトウェアテストケース生成装置 | |
JP5916897B2 (ja) | プロジェクトデータ作成装置 | |
KR100809452B1 (ko) | 컴퓨팅 장치를 이용한 특허분류 방법 및 시스템 | |
WO2018123039A1 (ja) | プログラム比較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差分照合方法 | |
JP2018092466A (ja) | 変更影響調査支援装置、変更影響調査支援方法および変更影響調査支援プログラム | |
KR101752977B1 (ko) | 관심 데이터 선택을 용이하게 하는 데이터 배열화 분류 및 가시화 정리 방법 | |
JPWO2019030884A1 (ja) | レビュア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JP2008234297A (ja) | 回路ブロック検出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7162350A (ja) | データベース管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