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8356A - 具有第二车座的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第二车座的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8356A
CN107428356A CN201680022533.7A CN201680022533A CN107428356A CN 107428356 A CN107428356 A CN 107428356A CN 201680022533 A CN201680022533 A CN 201680022533A CN 107428356 A CN107428356 A CN 107428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 part
support
perambulato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25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帕特里克·威廉姆·勒凡
莱斯利·斯蒂巴
容铮
克里斯托弗·韦恩塞克
马克·佩特罗罗伊
卡梅隆·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len Ba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tlen Ba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618,7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868456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Otlen Babi Corp filed Critical Otlen Ba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28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for two or more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62Coupling unit between front wheels, rear wheels and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1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by folding down the body to the wheel carriage or by retracting projecting parts into the box-shaped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1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with detachable or rotatably-mounted body
    • B62B7/147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with detachable or rotatably-mounted body rotatable as a whole to transform from seating to l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8Auxiliary dismountable seats ; Additional platforms for children in standing-up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6/00Adjustable or convertible 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 B62B2206/02Adjustable or convertible 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adjustable in length or 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以下讨论一种婴儿车系统(500),其具有一个可伸展底座(501)与两个支架部件。所述婴儿车系统构造为双座,向用户提供一个可伸展置物区。第一、第二车座(504,505)耦合于各自的支架部件(502,503),其本质上可组装。所述第二车座(505)也可包括长条座椅,其具有可选择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两个支架部件(502,503)构造为可各自独立折叠。以下讨论双座婴儿车机械装置,其包括锁定与致动机构。此外,以下也讨论前支架部件(502)折叠的机构。公开的婴儿车可同时承载多名儿童,其置物区可展开或收起并可运载重物。所述婴儿车可轻易折叠成收起状态。

Description

具有第二车座的婴儿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3年10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具有可扩展置物区的婴儿车”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069,169的部分延续,该美国专利申请要求2012年10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具有可扩展置物区的婴儿车”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20,605的权益与优先权,其公开的内容均通过引用包含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儿车,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扩展的使用与存储的容量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为公众所知并被使用多年,为人们提供了移动婴儿或小孩的舒适装置。婴儿车的发展趋势曾经是尺寸的缩小,从而使其更易收纳。但是,随着尺寸的缩小,婴儿车用于运载额外货物或多名儿童的空间也随之缩减。市场上仍需要可容纳大量物品和/或第二名儿童且仍然能折叠成紧凑状态的婴儿车。
第4,878,680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敞篷车座椅与婴儿车结合的装置,其包括经填充的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具有自座椅靠背后部向上伸展的U型可伸缩把手,以及具有四个可向下伸展的轮的支架型车架。所述装置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仅提供单个座位,需要支架型车架安置轮,且不具有可伸展置物区。
第4,896,894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婴儿车车座装置,其包括具有安全带的传统婴儿座椅、U型带垫前保险杠、后部U型可伸缩把手、前部旋转脚踏板以及配有四个轮的可折叠矩形剪式车架。所述装置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仅承载一名儿童,需要外伸的下支架,且不具有可伸展置物区。
第5,360,221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童车,其可改用为配有安全带的汽车安全座椅,所述童车包括主体组件,其包含座椅、靠背、脚踏板与侧板。轮组件以绕枢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组件上并适于被向后折叠。手柄组件以绕枢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组件上并适于被旋转入水平位置。锁定组件锁定和解锁所述轮组件。当所述童车改用为安全座椅时,所述轮组件解锁并向后折叠,所述手柄组件旋入水平位置以用作扶手板。所述装置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仅承载一名儿童,需要旋转所述手柄组件以将其用作扶手,且不具有可伸展置物区。
发明人为Chi-en Ting的第5,478,096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可折叠多功能童车,其具有可改用为餐椅、汽车安全座椅、摇篮及床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座椅、与所述座椅枢转连接以改变自身角度的靠背、与所述靠背枢转连接的U型扶手。所述结构具有推动把手、两个其间具有可卷绕托板的相对的可伸缩的侧管以及位于扶手前管内的卷绕的管状轴,所述卷绕的管状轴拔出后可放置食品。两个前后脚轮与所述座椅底部枢转连接,并可折叠至座椅底部。所述童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仅承载一名儿童,需要可卷绕托板与两个相对侧管,且不具有可伸展置物区。
第6,523,840、6,669,212B2及 6,523,840B1号美国专利(相关专利)描述了一种购物车与婴儿车二合一的手推车,其具有车架,包括配有前端与末端的水平下部车架部分、弯曲的上部车架部分、延伸于下部车架部分与上部车架部分之间的纵向支撑部、安装于车架的座椅以及主要置物区,所述主要置物区通常为由下部车架部分与座位区后部的上部车架部分划出的空间。所述购物车与婴儿车二合一的手推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在使用置物空间时,其前部车架并不延伸至后部车架上方某处、所述主置物空间的延伸方式以及主置物空间无法支撑第二名儿童的体重。
第7,188,858B2号美国专利描述了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其具有配有左、右侧面的车架,各侧面包括加长底部部件、前部支腿、推臂以及承重支柱,其中,当所述婴儿车在打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时,前部支腿、推臂与承重支柱相对彼此枢转。所述婴儿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仅承载一名儿童,且不具有可伸展后部置物空间。
于1993年7月7日公布的第GB2262914A号英国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可改用为折叠式婴儿车的车用模制儿童座椅,其包括承重构架,所述承重构架具有两个以横梁互相连接的三角形侧面子支架。各子支架配有一对安装销,其适于与带轮折叠式婴儿车车架上形状和位置合适的插槽相啮合。所述装置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仅承载一名儿童,需要独立承重构架,不具有可伸展置物区。
第5,544,904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车与购物车两用的手推车,其具有婴儿车部分与购物车部分。所述婴儿车部分包括锁固于金属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购物车部分具有可折叠容器。所述容器可调整至两个方向,收起方向靠近座椅,展开方向越过座椅。当所述容器被展开时,其顺应所述座椅,从婴儿车变成购物车。所述两用婴儿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无法承载第二名儿童,并且可伸展置物区展开后占用与儿童座椅相同的空间。
第6,669,212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推车,其具有包括竖向与横向支架部分的支架部件。横向支架部分附有置物平台,竖向支架部分锁固有固定座椅组件。所述固定座椅组件包括后向固定的座椅、把手以及座椅与把手之间的保险杆。枢转机构可在基本直立的位置与收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枢转机构位于与座椅后部相对的位置处。柔性容器附于所述枢转机构,当所述枢转机构在基本直立的位置与收缩位置之间切换时,所述柔性容器对应在打开与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枢转机构位于基本直立的位置或收缩位置时,固定座椅与置物平台可用。所述手推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本公开为完全可折叠的、可承载第二名儿童,且内部具有包含可伸展基座的可伸展置物区。
第6,378,891和6,170,854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车与购物车两用的手推车,其具有婴儿车部分与购物车部分。婴儿车部分包括可自展开位置向收起位置切换的座椅。在展开位置,该公开被用作婴儿车。购物车部分包括可折叠容器。其可调整至两个方向之一。在打开方向,所述容器形成购物车,而在收起方向,本公开可用于运输散装物料。所述两用手推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其无法承载第二名儿童,并且可伸展置物区展开后占用空间与儿童座椅相同。
第8,070,180号美国专利(与本公开为同一发明人)公开了一种承载一名使用者的婴儿车,其在儿童座椅与末端支架部件之间具有可伸展存储空间。其可包括支撑一个或多个座椅与背部支撑部件的第一、第二前支架部件,与第一、第二前支架部件相连的第一、第二后支架部件,以及连接第一、第二前支架部件与第一、第二后支架部件的可伸展底座部件。可伸展支架部件可在展开与收缩位置之间切换,以提供存储区。该公开包括具有可伸展存储空间的婴儿车,但是,所述存储空间容量不可调整,该发明不提供启动可伸展置物区展开的机构、承载额外物品的后部把手锁件、独立于后车架而紧凑地折叠前部座椅的解决方案、紧凑地折叠上部可伸展篮筐的方法以及可伸展存储空间内的额外座椅的配置。
第6,676,140B1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座椅可折叠婴儿车,其包括可伸缩折叠的后部部件,其可向前部部件滑动,将座椅套接在折叠位置的前部座椅上。所述婴儿车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第二座椅为婴儿车固有部分,不具有可伸展置物区。
第8,366,141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供第二名儿童使用的可折叠座椅的婴儿车,其具有复杂的耦合机构,允许折叠与展开机构运作。其与本公开的区别至少在于,所述婴儿车的第二座椅折叠机构比本公开更复杂,但不提供可伸展置物区。
总体而言,现有技术包含一系列弱点,这些弱点在本公开中得到了解决。首先,多数现有技术在搭载一名儿童的同时无法形成可伸展置物区:置物区会延伸进入儿童乘坐的位置。其次,设计为承载第二名儿童的少数发明均不具备同时包括可伸展存储区的灵活性,其具有复杂或固定的展开机构,所述展开机构使婴儿车无法轻易展开和/或折叠为紧凑结构。将要示出的本公开可在承载一名儿童的同时具有以某一方式伸展/展开的置物区,该置物区可装卸重物、可通过启动机构轻易展开、本质上也可用作另一名儿童的额外座椅空间。最后,本婴儿车设计为可轻易折叠为紧凑结构,便于旅行或存储。
本公开的婴儿车满足了具有充足存储空间的多座椅婴儿车的需求,且仍可快速收起至紧凑结构。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一种婴儿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婴儿车包括配有第一外端与第二外端的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一外端附近。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可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的第二支架部件也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二外端附近。第一、第二支架部件可被配置为独立于彼此进行折叠。通过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的耦合,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的第二座椅可移除的连接至第二支架部件。
一种婴儿车的可替代实施例包括配有第一外端与第二外端的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一外端附近,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的第二支架部件也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二外端附近。第一、第二支架部件可独立于彼此进行折叠。通过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对应的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耦合,包括长条座椅、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与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的第二长条座椅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二支架部件。
一种婴儿车的另一可替代实施例包括配有第一外端与第二外端的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一外端附近,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第二支架部件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二外端附近。第一、第二支架部件可独立于彼此进行折叠。所述婴儿车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一名站立儿童的平台,所述平台由第二外端附近可伸展底座部件的横向部件支撑。此外,物品可存储于所述平台下方或上方。
一种婴儿车的再一可替代实施例包括配有第一、第二外端的可伸展底座部件、其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外端附近的第一支架部件。第一支架部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和折叠至紧凑结构的装置。所述婴儿车也可包括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二外端附近的第二支架部件。第一、第二支架部件可独立于彼此进行折叠。
在又一实施例中,婴儿车系统可包括可折叠的第一支架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可包括第一、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第一支架部件可适用于固定第一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包括第一支架部分、第二支架部分与连接部件。第一支架部分可包括:第一端,其在底座第一端附近与底座枢转地连接;第二端,其位于第一支架部分的另一端;纵向空间,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内,并沿第一、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支架部分长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第二支架部分可具有:第一端以及位于第二支架部分第一端相对端的第二端。连接部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架部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一端。柔性连杆可包括安装至部分连接部件的第一端以及设于细长空间内的第二端,并且一大致细长的部件延伸其间。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至支架支撑部件的第二端,并且支架支撑部件第二端与柔性连杆的第二端都适于沿第一支架部分纵向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可形成大致细长的第一支架,其自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架部件的第二端。在第二位置,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在连接部件处向彼此折叠,从而使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二端邻近底座第一端。
在再一可替代实施例中,婴儿车可包括底座、支架支撑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及柔性连杆。在该实施例中,底座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支架支撑部件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长边,第一端可旋转的连接于底座第一、第二端之间的一点上。第一支架部件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第一支架部件适用于固定其上的第一座椅,且包括第一支架部分、第二支架部分及连接部件。第一支架部分可包括:第一端,其在底座第一端附近与底座枢转地连接;第二端,其位于第一支架部分的另一端,纵向空间,其设于第一支架部分内,沿第一、第二端之间第一支架部分长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第二支架部分可包括:第一端以及位于第二支架部分第一端相对端的第二端。连接部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架部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一端。柔性连杆可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端与设于细长空间内的第二端,大致细长的部件延伸其间。所述连杆第二端连接至支架支撑部件第二端,至少部分柔性连杆以及所述连杆第二端沿第一支架部分纵向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可形成大致细长的第一支架,其自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架部件的第二端。在第二位置,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在连接部件处向彼此折叠,从而使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二端邻近底座第一端。
所述婴儿车系统还可包括扶手、婴儿车座接合器、托盘、或其它可附接于第一支架部件并与其折叠的类似部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参考以下说明书与附图进行理解,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引用标号标识相同的元件,以及在本发明中:
图1为婴儿车优选实施例在内缩位置的侧视图;
图2为婴儿车优选实施例后部部件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3A为婴儿车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未展开,连接至可伸展把手与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缆绳布于支架内,便于用户通过启动把手调用后部可伸展部件;
图3B为婴儿车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正在展开;
图3C为婴儿车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进一步展开;
图3D为婴儿车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完全展开;
图4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未展开,可伸展支架部件通过滑动支撑部件以及接合部件接合;
图5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后向透视图,其中,后部部件未展开;
图6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正在展开;
图7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后向透视图,其中,后部部件正在展开;
图8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后部部件完全展开;
图9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后向透视图,其中,后部部件完全展开;
图10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婴儿车处于折叠位置;
图11为图11所示婴儿车其它实施例的后向透视图,其中,所述婴儿手推车处于折叠位置;
图12示出了婴儿车的一个其它实施例,其具有选择性可折叠前支架部件;
图13示出了婴儿车的一个其它实施例,其具有后部儿童座椅;
图14示出了婴儿车篮筐的一个特定的其它实施例;
图15A示出了婴儿车后部把手锁件的一个其它特定示例性实施例;
图15B示出了图15A中装配的锁件;
图15C示出了图15B中锁件的分解图;
图16为具有组合式座椅的双座婴儿车侧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婴儿车实施例的前向透视图;
图18为图16所示婴儿车的后向透视图;
图19为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第二座椅处于直立位置;
图20为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第二座椅处于收起位置;
图21为座椅安装毂与座椅安装轴的分解图,其与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一起使用;
图22A为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第二座椅的第一透视图;
图22B为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第二座椅的第二透视图;
图23A为第二座椅(如图22A、22B所示)在第一/非启动位置时致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23B为第二座椅(如图22A、22B所示)在第二/启动位置时致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24示出了闭锁机构组件;
图25A示出了第一位置上第二枢轴闭锁机构的组件;
图25B示出了第二位置上第二枢轴闭锁机构的组件;
图26示出了图25A、25B所示第二枢轴闭锁机构的致动器;
图27示出了将第二座椅附接于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第二支架部件的装置;
图28为图27所示附接装置的可替代透视图;
图29示出了图16所示婴儿车系统的折叠实施例;
图30为图29所示婴儿车系统的透视图;
图31示出了适合附加组合式第二座椅或长条座椅的婴儿车系统的可替代实施例;
图32A为图31所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具有处于收起位置的长条座椅;
图32B为图31所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具有处于展开位置的长条座椅;
图33A为图32A所示婴儿车系统的透视图,其具有处于收起位置的长条座椅;
图33B为图32B所示婴儿车系统的透视图,其具有处于展开位置的长条座椅;
图34示出了婴儿车系统,其具有配有第二支撑结构的长条座椅;
图35为图34所示长条座椅的后向透视图;
图36A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配有第二支撑结构(如图34所示)的长条座椅处于收起位置;
图36B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配有第二支撑结构(如图34所示)的长条座椅处于展开位置;
图37为座椅安装毂与座机安装枢轴的分解图,其用于绕轴枢转图34-36B所示长条座椅;
图38A为致动机构透视图,其用于在第一位置解锁第二座椅(长条座椅)和/或绕轴枢转第二座椅(长条座椅);
图38B为致动机构透视图,其用于在第二位置解锁第二座椅(长条座椅)和/或绕轴枢转第二座椅(长条座椅);
图38C为致动机构透视图,其用于在第三位置解锁第二座椅(长条座椅)和/或绕轴枢转第二座椅(长条座椅);
图38D为致动机构透视图,其用于在第四位置解锁第二座椅(长条座椅)和/或绕轴枢转第二座椅(长条座椅);
图39示出了图34所示婴儿车系统,其具有折叠状态下的长条座椅;
图40A为婴儿车系统的侧视图,其前座架折叠机构处于第一位置;
图40B为婴儿车系统(如图40A所示)的侧视图,其前座架折叠机构处于部分折叠的第二位置;
图40C为婴儿车系统(如图40A所示)的侧视图,其前座架折叠机构处于部分折叠的第三位置;
图40D为婴儿车系统(如图40A所示)的侧视图,其前座架折叠机构处于完全折叠的第四位置;
图41A为图40A所示婴儿车系统的剖面图;
图41B为图40B所示婴儿车系统的剖面图;
图41C为图40C所示婴儿车系统的剖面图;
图41D为图40D所示婴儿车系统的剖面图;
图42为连接毂分解图;
图43示出了连接毂;
图44示出了前支架部件折叠时的连接毂;
图45示出了连接毂与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的附着关系;
图46示出了具有扶手的婴儿车系统实施例;
图47进一步示出了具有扶手的婴儿车系统实施例;
图48示出了扶手与连接毂的附着关系;
图49A为婴儿车系统(如图47所示)实施例透视图,其扶手在展开状态下与折叠的前车架相连;
图49B为婴儿车系统(如图47所示)实施例透视图,其扶手在部分折叠状态下,与折叠的前车架相连;
图49C为婴儿车系统(如图47所示)实施例透视图,其扶手在完全折叠状态下,与折叠的前车架相连;
图50A为扶手(如图46所示)在第一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0B为扶手(如图46所示)在部分折叠的第二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0C为扶手(如图46所示)在部分折叠的第三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0D为扶手(如图46所示)在完全折叠的第四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1A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在第一位置的婴儿车实施例侧面透视图;
图51B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在第二位置的婴儿车实施例侧面透视图;
图51C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在第三位置的婴儿车实施例侧面透视图;
图52为具有婴儿车座接合器的婴儿车实施例侧面透视图;
图53A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如图52所示)在第一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3B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如图52所示)在部分折叠的第二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3C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如图52所示)在部分折叠的第三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3D为婴儿车座接合器(如图52所示)在完全折叠的第四位置的婴儿车系统侧视图;
图54为婴儿车座接合器与扶手的组合配置分解图;
图55示出了婴儿车座接合器与扶手的组合配置,其与婴儿车支架部件相连;
图56进一步示出了婴儿车座接合器与扶手的组合配置;
图57为具有托盘附件的婴儿车实施例侧面透视图;
图58A示出了婴儿车系统的可替代实施例,其A型构架结构与柔性连杆在“使用中”的第一构造中;
图58B示出了婴儿车系统(如图58A所示)的可替代实施例,其A型构架结构与柔性连杆在收起的第二构造中;
图59A示出了婴儿车系统的第二个可替代实施例,其A型构架结构与柔性连杆在“使用中”的第一构造中;
图59B示出了婴儿车系统(如图59A所示)的第二个可替代实施例,其A型构架结构与柔性连杆在收起的第二构造中。
具体实施例
本婴儿车的实施例允许所述婴儿车具有扩展的使用与存储的容量的能力。总而言之,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具有可伸展置物区的婴儿车,其可展开或收起,以及可运载重物。所述婴儿车也能够同时运载多名乘客。并且,所述婴儿车可轻松折叠为收纳状态。
下文对优选实施例或实施例的说明并非将本发明的范围局限于确切的形式或公开的多种形式,而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说明,便于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遵循其启示。
一般而言,本发明的可伸展婴儿车具有两个镜像的结构支架,其通过横向部件彼此相连。所述横向部件可设于任意适合位置,由于结构支架部件为镜像,本发明对结构的探讨将集中于一个支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该说明同样适用于另一个镜像的支架。
图1示出了婴儿车100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处于收起(未使用)位置。图1示出了大致平行于地面的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前支架部件102及大致垂直于地面的后主支架部件103。前支架部件102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大体上斜交。本发明的主车架部分包括部件101、102及103,且103包含有镜像的两边,并由横向部件连接。后支架部件103的底端或其底端附近的部分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在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后部或其附近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架部件101与103成直角或大致成直角相连,从而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平行或大致平行于地面,后主支架部件103直立或大致直立。在部分实施例中,支架部件101与103连接的角度可大致成锐角或钝角。在部分实施例中,后主支架部件103可附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中央或前部附近。在部分其它实施例中,后主支架部件103通常可沿底座主支架部件101设于其间。在部分其它实施例中,后主支架部件103可设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与座椅部件104的连接处。在部分其它实施例中,支架部件103可省略。
图1进一步示出了前支架部件102与支架部件101、103相连,构成主车架部分。图1示出了前支架部件102的顶部或其顶部附近部分在后主支架部件103的顶部或其顶部附近连接,前支架部件102底部或其底部附近部分在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前部或其前部附近连接。在部分其它实施例中,后主支架部件103可在其它位置与前支架部件102连接,如前支架部件102中央或前端更近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部件102与103、101与103的连接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103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部件101、102、103由同一材料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部件101、102、103可由两个或更多单独部分组成,以改变婴儿车把手角度,便于折叠(参见图5a-d、6、12、13)。支架部件101、102、103连接所用的装置可采用螺丝、支架、焊接、铆钉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稳固装置。此外,支架部件101、102、103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适用的高强度材料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连接于支架部件102、103连接处或其附近、或者部件102顶部后端的把手。并且,所述把手可作为横向部件,连接着本发明的镜像支架。
图1示出了轮部件105,其安装在支架部件101与102、101与103的连接处或其附近。在本实施例中,轮部件105可绕轴360°自由旋转(如自位轮)。在其它实施例中,轮可具有其它自由旋转角度。图1示出了座椅部件104,其连接于前支架部件102。座椅部件104可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织物或耐用塑料布。或者,座椅部件104可由更硬质的材料制成,例如固体塑料、金属或其它任何适用的材料,考虑儿童乘坐舒适度,可选择是否覆以填充材料。本发明示出了座椅部件104,其具有顶棚,为儿童遮阳、避雨或免于其它任何天气影响。在优选实施例中,本顶棚是可伸缩的,允许儿童享受宜人的天气。在其它实施例中,本顶棚可以某种方式固定从而不可伸缩,或完全省略。在其它实施例中,座椅部件104可由至少一个座椅附接装置替代,其中,组合式座椅、汽车座椅、手提式婴儿床或可替代儿童约束系统可安装于座椅附接装置和/或支架支撑部件。
图1还示出了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其折叠和/或绕轴枢转以形成后部底座部件。图1示出了处于收起位置的该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其未使用。图1示出了附接于主车架部分的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所述主车架部分在主支架部件101与103的连接处或其连接处的附近。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可附接至底座主支架部件101、轮或轮部件105的车轮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通过致动器150展开,配合缆绳120解锁销栓141。在其它实施例中,致动器与锁定装置或缆绳可设于支架或轮部件的任意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为杆、按钮或其它任何适用于展开可折叠底座部件106的装置。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向上折叠时,可保持大致直立,与后主支架部件103齐平,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向下折叠时,可大致平行于地面,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大致平行且对齐。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收起时,可平行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或位于部件101与103之间任意合适位置。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适用的高强度材料制成,以在所述婴儿车如此构造时支撑一名儿童和/或置物区内装载的任意额外物件的重量。本发明示出的可折叠底座部件106为单一材料。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可由多个部分组成,从而可伸缩(收缩与伸展)、可滑动,或可缩短以在向上折叠时不那么明显。此外,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可制成完全可拆卸的。在部分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可通过快拆机构进行附接安装。
图1示出了轮部件107,其附接于可折叠底座部件106顶部或其顶部附近(此时部件106竖向的折叠),从而在部件106向下折叠时,后部置物部分底座由于轮部件107的支撑而更稳固。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可折叠底座部件106的长度不需要额外支撑,则轮部件107可不附接至部件106。轮部件107可包括一个或数个轮。在本实施例中,轮部件107仅可在限定角度内绕轴转动(如移动受限制的转轴)。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数个轮可具有其它自由旋转角度。
图1示出了把手部件109,其枢转的附接至前支架部件102。在其它实施例中,把手部件109可附接至镜像的支架部件102的伸缩式延伸部分,或者与其融为一体(如图5所示)。在部分实施例中,把手109可附接至镜像支架部件103,或者附接至镜像支架部件103的伸缩式延伸部分,或成为所述部分整体的一部分。把手部件109绕轴枢转的活动范围不限于相对于部件103、102的特定角度。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把手部件109若保留向装置提供舒适的推动与转向机构的主要功能,则可连接至主车架部分的其它部件。把手部件109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适用材料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把手109可具有不同的形状;把手设计不限于任何特定曲线或直线形状,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计为两个单独的左、右把手(因此不连接着镜像支架部件)。本把手109可由塑料、金属或其它部分适用材料制成,此外,可由泡沫、橡胶、织物或其它部分填充材料包覆。
图2示出了婴儿车10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处于展开状态。本图所示实施例近似图1所示实施例,但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沿其与支架部件的接合处向下折叠,从而大致平行于地面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此外,图2还示出了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向下折叠时轮部件107的位置,此时轮部件107接触地面,为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提供支撑。此外,图2示出了把手109如何被构造为可伸缩的扩展以将其作为延长把手的一种方式。在图示实施例中,把手109的伸缩式延伸部分通过牵引缆绳120驱使可折叠底座部件106展开,所述缆绳120驱动滑轮121解锁销栓141。在其它实施例中,销栓141可设于解锁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或轮部件107的任意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销栓141可为锁、夹钳或其它任何允许部件106由收起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的固定机构(详见图5A-D)。在其它实施例中,杆或按钮等致动机构可解锁所述销栓、锁、夹钳或其它固定可折叠底座部件106的固定机构,从而允许其展开。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缆绳和/或滑轮机构可在其它支架部件或任何支架部件组合内或沿其运作,进而展开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所述解锁可折叠底座部件106的杆或按钮可设于婴儿车100上多处位置,可由手、脚或二者并用启动。
图3A-D以侧视图示出了可折叠底座部件106未使用时婴儿车100的多个实施例及部分部件的其它实施例。图3A示出了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101b、前支架部件102与102a、后主支架部件103。本发明的主车架部分包括通过横向部件连接的镜像结构支架,各镜像结构支架包括部件101、101b、102、102a和103。
图3A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底座,其包括底座主支架部件101与101b,并且其大致平行于地面。图3A示出了构成可伸展底座支架部件前向部分的底座主支架部件101以及构成可伸展底座支架部件后向部分的101b。部件101与101b设计为构成延展底座,通过让部件101与101b相对于彼此平行移动实现。在部分实施例中,这可通过让两组件相互平行的滑动(如在轨道上)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一组件可收缩于另一组件内。在其它实施例中,部件中的二者之一可由子组件构成,所述子组件允许其自身的部分在自身内部收缩。图3A特别示出了设于可伸展支架部件101b内的支架部件101。在其它一个实施例中,部件101b可设于部件101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部件101b可由数个可伸缩组件构成。在再一实施例中,部件101可具有轨道,部件101b在其上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101b可在101移动沿线具有轨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部件101与101b沿彼此滑动,进行伸展与收缩。与部件101与101b连接的装置可采用螺丝、支架、焊接、销栓、轨道、插槽、滑轨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稳固装置。部件101与101b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类似适用的高强度材料制成。后主支架部件103的底端及其底端附近的部分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支架的前部,支架部件101与103连接角度大致呈锐角,后主支架部件103倚靠向婴儿车前部(参见图3A)。在其它实施例中,相对于婴儿车的前部,支架部件101与103连接角度可以是大体上更小的锐角、钝角或大致呈直角。与支架部件101和103连接的装置可采用螺丝、支架、焊接、销栓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稳固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后主支架部件103下端可附接至可伸展部件101b。在本实施例的优选版本中,后主支架部件103可滑动的附接至可伸展部件101b,使可伸展部件101b的移动基本不改变后主支架部件103附接的角度。后主支架部件103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高强度材料制成。
图3A示出了前支架部件102,其前支架部件102底端或其底端附近的部分连接至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前部或其前部附近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支架的前部,部件101与102连接角度大致呈锐角,支架部件102倚靠向婴儿车后部(参见图3A)。在其它实施例中,相对于婴儿车支架的前部,支架部件101与102连接角度若可形成稳固车架以支撑婴儿车上的潜在装载,则可以是更大的钝角、更小锐角或大致呈直角。此外,前支架部件102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高强度材料制成。
图3A示出了连接至前支架部件102顶部的前支架部件顶部部分102a。此外,后主支架部件103顶部可在前支架部件顶部部分102a的长度中央处与其连接,从而构成主车架部分。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部件连接处可位于任何理想的几何位置。前支架部件顶部部分102a与支架部件102、103的连接的装置可通过螺丝、支架、焊接、销栓、旋转轴、滑轨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稳固装置实现。此外,前支架部件顶部部分102a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高强度材料制成。
图3A示出了轮部件105附接于支架部件101与102连接处或其连接处的周围以及101b末端附近。在其它实施例中,前轮位置可各自朝向部件101、101b或102。后轮沿部件101b展开,构成后底座部件。在本实施例中,轮部件105可绕轴作360°自由旋转,如在转椅坐架上旋转。在其它实施例中,轮可具有其它自由旋转角度。
图3A示出了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缆绳部件120、缆绳接点121(a与b)及滑轮部件122,除可伸展底座部件101b外,均具有展开后底座部件的装置。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平行于部件102a移动。在优选实施例中,本滑动动作通过将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可伸缩地装配在102内部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102b在102a旁滑动,如使用轨道、插槽、滑轨或其它导引装置,或可设于102b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内部包括数个部分与能伸缩或套合的部件以供连接与伸展。缆绳接点121a附于把手部件102b长边上一点,缆绳接点121b附于沿101b长度上的一点。此外,图3A示出了缆绳部件120,其为可伸展底座部件使用与停用的主要机构。缆绳部件120布于支架部件101b、103、102a及102b内部或沿线,此外又穿过滑轮部件122,以连接接点121。图3A示出了滑轮部件122分别设于部件103与102a、103与101b连接处附近。缆绳部件120可由金属或部分其它类似的高强度材料制成。滑轮部件122协助缆绳部件120在婴儿车100车架内平稳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滑轮部件122可设于婴儿车车架内不同位置,或可为部分适用于协助缆绳部件120在婴儿车车架内平稳移动的类似装置。滑轮部件122可由塑料、金属或其它任何适用的高强度材料制成。
图3A示出了大致处于内缩位置的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部件102b处于内缩位置时,后部置物区未使用;用户展开部件102b时,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101b通过缆绳部件120、接点部件121a、121b及滑轮部件122伸展,从而展开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101b。此外,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与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101b完全展开时,可选择性的在其位置锁定,从而有选择地固定于婴儿车100。把手119附接至可伸展把手部件102b末端,可具有多种合适的形状,其设计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曲线或直线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计为两个独立的左、右把手,附接至镜像部件102b。本把手119可由塑料、金属或其它任何适用材料,此外,可由泡沫、橡胶、织物或其它任何适用的填充材料包覆。
在本实施例中,部件102b与101b通过缆绳部件120手动展开,在其它实施例中,部分其它机械装置可用来自动展开部件102b与101b。在其它实施例中,弹簧或部分其它适用于存储、释放势能的类似装置可附接至部件102b或部件101b,以协助用户启用后底座部件。
图3b示出了本发明启示下的婴儿车100的侧视图,其中,部件102b与101b开始展开以构成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
图3c示出了本发明启示下的婴儿车100的侧视图,其中,部件102b与101b进一步展开,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近乎完全启用。
图3d示出了本发明启示下的婴儿车100的侧视图,其中,部件102b与101b处于完全展开并锁定的位置,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完全启用。
图4示出了婴儿车100的一个实施例侧视图与部分部件的其它实施例,其中,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101b未使用。图4所示婴儿车100具有折叠功能(参见图10-11)。婴儿车100通过锁定结合件130、接合部件128a及128b折叠。解锁锁定结合件130可使后主支架部件103向前折叠(参见图10-11)。解锁接合部件128a(未示出)可使部件102与102c向下折叠(参见图12-13)。在其它实施例中,本折叠功能可省略。后主支架部件103、座椅部件104及轮部件105功能与图1-2所示部件相同,座椅部件104设于前支架部件102。此外,底座主支架部件101与101b功能与图3A-D所示部件相同。
图4示出了前支架部件102,其顶部连接至接合部件128b(参见图6),部件102底端或其底端附近部分连接至接合部件128a(参见图6)。图4也示出了前支架部件102c下部,其顶部连接至接合部件128a,前支架部件下部部分102c的底端或其底端附近部分连接至底座主支架部件101。接合部件128a允许支架部件102与102c由未折叠位置(参见图6)向折叠位置(参见图10-11)切换。接合部件128a与128b可由塑料、金属或其它任何适用的高强度材料制成。图4引入了对角线支架部件123。对角线支架部件123顶部连接至支架部件102沿线的滑轨,从而沿部件102滑动;对角线支架部件123底端连接至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后端或其后端附近。在其它实施例中,对角线支架部件123只要仍能为婴儿车主车架提供支撑,且可在折叠过程中滑动,则其可附接至部件102与101的不同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角线支架部件123顶部可附接至前支架部件下部部分102c,而非前支架部件102。对角线支架部件123可通过插槽、螺丝、钳夹、支架、销栓、滑轨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适用装置附接至部件102(或102c)与101。此外,对角线支架部件123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适用的坚固材料制成。图4还示出了脚踏部件104a,其附接于底座主支架部件101前端附近。在其它实施例中,脚踏部件104a可设于婴儿车车架不同位置,或连接至座椅部件104。此外,脚踏部件104a可由塑料、金属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适用材料制成,并且还可由泡沫、橡胶、织物或其它部分填充材料包覆。
图5示出了婴儿车100实施例的后向透视图。图5示出了横向部件115与128及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在图示实施例中,可伸展支撑部件125为三面U型管。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可为连接于支架部件102(直通接头128b)与103之间的平行管,不通过第三管横向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可伸展支撑部件125与可伸展底座支架部件101b为启用后部置物区的主要装置(参见图8)。处于未使用位置时,可伸展支撑部件125顶部或其顶部附近部分连接至接合部件128b;部件125底端或其底端附近部分连接至支架部件103,以沿部件103垂直滑动,绕同一点枢转。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可通过沿部件103垂直滑动U型底座,由大致垂直的闭锁位置移动至大致水平的开启位置。可伸展支撑部件125沿部件103被抬起时,通过接合部件128b推至大致水平位置(参见图10),进而改变102与103之间距离,同时使底座部件101b平行于101移动以展开车架底座(参见图6、7),同时展开部件101b,从而启用后部置物区。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弹簧、滑轮、发动机或部分其它机构协助婴儿车100的使用者展开部件125与101b。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伸展支撑部件125除了绕轴向上枢转以外具可具有其它伸展功能,例如枢转入展开位置时可伸缩的展开,或通过铰合部展开。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处于闭锁位置时锁定于该处。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可通过销栓、搭扣、条带、插槽、夹钳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适用方法锁定于一处。此外,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可沿着103的高度锁定在不同的区间,提供多种程度的展开。可伸展支撑部件125锁定于一处所用部件可通过销栓、搭扣、条带、插槽、夹钳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适用方法安装。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可由金属、塑料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高强度材料制成。
图6示出了本发明启示下的婴儿车100的侧视图,其中,部件125与101b处于展开过程中,以形成后部置物区。如上文探讨,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可锁定于沿后主支架部件103的高度的中间位置,从而实现底座不同程度的展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伸展支撑部件125的全部移动可限制于中间位置,一旦可伸展底座选择性展开,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即作为侧部车架部件。
图7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实施例后向透视图,其中,部件125与101b展开以形成后部置物区。
图8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实施例侧视图,其中,后部置物区完全展开。图8还示出了篮筐部件127,其顶部附接至可伸展支撑部件125,其前部附接至横向部件128,以及其后部附接至后主支架部件103。在其它实施例中,篮筐部件127可附接至任意支架部件、结合处、枢转轴或轮毂或其附近,在这些位置,附接部件使篮筐处于可使用的状态。篮筐部件127可由织物或部分其它类似的软质材料制成,或者还可以由塑料或部分其它类似的硬质材料制成。篮筐部件127通过搭扣、条带或其它任何类似的合适的附接方式附接至婴儿车车架。
图9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实施例后向透视图,其中,后部置物区充分使用。
图10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实施例处于折叠位置时的侧视图。婴儿车的折叠通过释放机构解锁接合部件130完成,允许后主支架部件103向前折叠至大致水平位置。此外,接合部件128a与128b允许前支架部件102与102c向下折叠,从而允许部件103完全向前折叠。解锁接合部件130的机构可为按钮、弹簧、闩锁件或其它任何类似的适用方法。
图11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实施例处于折叠位置时的后向透视图。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探究了其它具体的可替代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图12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婴儿车选择性地提供可折叠前支架部件102/102C,其中,所述部件可旋转接合以形成各前部部件的顶部部分102与底部部分102C。致动器,如连接至各前部部件的可旋转接合点的缆绳布置,在致动时引起前部部件的折叠。具体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提供延伸自底部支架部件101的可旋转前部部件102C,其滑动地与支撑部件102D耦合,并且,同时允许前部部件选择性地折叠或展开。其它具体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提供具有减震器或阻尼器系统的部件102C。
图13示出了婴儿车1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典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具有可折叠儿童座椅210的后部置物区,所述儿童座椅可选择性地从后部置物区移除。实施例可提供地面平台,若有需要,乘客可登上地面平台靠近座椅或站立。出于安全或其它考虑,婴儿车的典型示例性实施例中,地面平台长度缩短,伸展时短于部件101B的全长。
图14示出了篮筐127的另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具体可替代的实施例提供了选择性可折叠篮筐400,其可有选择地设于把手109、前支架部件102、后支架部件103、支撑部件125或后部置物区平台101C。篮筐400的典型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一个或更多弹性部件410A与410B,其分别设于底座面板430A与430B上部,由限制器420A与420B锁定,所述弹性部件在篮筐400折叠时结合可锁扣篮筐,使之进入更紧凑位置。底座面板430A与430B绕铰合部件440枢转。侧面面板450A与450B包括篮筐400的上侧面。部件460A与460B提供等位面,其中,篮筐400设于婴儿车100支架部件。
图15A示出了婴儿车锁定结合件或后部把手锁件130的一个典型示例性实施例。后部把手锁件130提供例如由后主支架部件103(管状)、枢转轴、锁销、梭动件、锁定板、弹簧、弹簧止动器、锁件致动器及缆绳组成的机构。后主支架部件103具有切入其中的插槽,允许销栓在限制范围内平行于把手且沿后主支架部件103中心面上下移动。枢转轴可以金属销栓为例,实现后支架部件相对于锁定板转动。锁销提供锁杆以限制后支架部件相对于锁定板的转动。梭动件可以塑料部件为例,在把手管道内上下滑动,与销栓匹配以同时上下滑动。梭动件由弹簧不断向上(向下)推动,所述弹簧将梭动件与销栓推入锁定位置。梭动件具有附于其上的缆绳,其中,把手上或其附近的锁件致动器牵引缆绳,从而将梭动件与销栓切换至未锁定状态。未锁定状态下,销栓位于锁定板环轨内,后主支架部件103可自由转动至未使用状态(折叠状态)。锁定板可设于下部可伸展底座支架部件101B,位于后支架部件103两侧。锁定板可采用轨道或滑轨以及容纳销栓在其内移动的插销凹槽。销栓可以是弹簧加载,在把手旋转至适当角度且与插销凹槽对齐时,以锁入插销凹槽内。锁定容器可为收起(折叠)状态与竖直(未折叠)状态设计。
图15B示出了安装的锁件130。
图15C示出了锁件130的分解图。
图16-39涉及数个婴儿车实施例,其包括可伸展底座部件与允许数个座位的结构配置。图16-30特别说明了一个具有组合式后座形式的第二座椅功能的婴儿车实施例。此外,图31-39说明了一个具有后部折叠座椅形式的第二座椅功能的婴儿车实施例。
图16-30特别涉及了具有可伸展底座部件的婴儿车实施例,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具有第一、第二外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件可在第一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支架部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第二支架部件包含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可在第二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第二支架部件被配置为独立于彼此折叠。第二座椅具有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可通过将每个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对应座椅安装毂匹配,将第二座椅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二支架部件。第二座椅本质上可组装。
图16示出了婴儿车系统500,其具有第一支架部件502,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501。第一支架部件502在朝向婴儿车500和可伸展底座501的前端501a位置处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第二支架部件503也在可伸展底座50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501,所述第二端位于朝向婴儿车500后端501b处,与婴儿车500前端相对。第一支架部件502近端502a可枢转地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并可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504的装置。第一座椅504可整体设于第一支架部件502,如图16所示。此外,第一座椅504可移除,并可例如是组合式座椅、汽车座椅、移动睡床或其它任何适用的儿童乘车安全系统。
第二支架部件503适于绕朝向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后端501b的枢轴506枢转。枢轴506可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将第二支架部件503近端503a旋转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枢轴506也可被配置为允许第二支架部件503相对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折叠。如图16所示,第二支架部件503处于开启位置时大致垂直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支架部件503可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形成锐角或钝角。第二支架部件503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夹角可由枢轴506的构造决定,所述枢轴506连接所述两部件。第一支架部件502与第二支架部件503可独立于彼此向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折叠。例如,第一支架部件502可向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折叠,同时,前支架部件502远端502b向婴儿车501b后部移动。同样地,第二支架部件503远端503b可向婴儿车501a前部折叠,同时,后支架部件503朝伸展底座部件501向下折叠。
第二座椅505可移除地耦合到第二支架部件503。第二座椅505被配置为在第二支架部件503近端503a与远端503b之间的一个或更多附接点处可移除地附接于第二支架部件503,下文将参照图27-28与31进行更加详细的讨论。第二座椅505也可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旋转以向后倾斜,移动至直立位置与收起位置。如图16所示,第二座椅505朝后倾斜配置,但是可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旋转,也可以朝前位置设于第二支架部件上。
如图16所示,在婴儿车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本质上可伸缩。图16所示实施例中可伸展底座部件近似于上文描述的底座主支架部件101与可伸展底座主支架部件101b系统。
婴儿车系统500的独立部件可由同一件材料制成。或者,婴儿车系统部件可由两个或更多独立部件部分组成。所述部件部分的连接方式可包括螺丝、支架、焊接、铆钉、轨道、插槽和/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稳固装置。婴儿车系统部件可由柔性材料和/或塑料、金属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硬质材料制成。额外填充材料可附于婴儿车系统部件。
图17示出了婴儿车500透视图。平台507可设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后端501b附近。平台507由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横向部件508支撑,所述横向部件也位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后端501b附近。平台507可用于支撑一名站立乘客或物品,并可设于婴儿车500上,无论所述婴儿车是否在第二支架部件503内保留第二座椅505。平台507可通过附接机构509附接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横向部件508,平台507与横向部件508之间的卡扣配合连接如图所示。或者,平台507可采用铰合件、摩擦配合或其它适用机构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507可绕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横向部件508旋转,使用户使用平台507下方置物仓(所述实施例类似图31所示平台507)。在所述实施例中,平台507可绕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横向部件508枢转,由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大致平行且共面的第一平台位置旋转至与第二支架部件503大致平行的第二平台位置。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507用于连接第二座椅505,所述实施例可达到为坐在第二座椅505上的乘客提供脚踏板的目的。平台507可从婴儿车系统500上移除。所述婴儿车系统500无论是否具有平台507,均可收起(例如折叠为图29-30所示结构)。在未展开状态下,平台507可具有短和/或窄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长和/或宽。或者,在未展开状态下,平台507可伸展或具有大于或等于可伸展底座部件的长度和/或宽度。或者,在展开状态下,平台507可具有大于或等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长度和/或宽度。在所述实施例中,平台507可在婴儿车完全展开后附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
图18示出了婴儿车500的后向透视图。第二座椅505设于第二支架部件503,处于向后倾斜位置。或者,第二座椅505构造设为面向婴儿车前端和/或第一座椅502的乘坐者。此外,第一座椅504构造设为面向婴儿车后部或婴儿车前部(未示出)。第一座椅504与第二座椅505独立于彼此进行配置,从而大量座椅构造可得以采用。
图19-20示出了第二座椅505的不同构造。图19特别示出了基本上处于直立向后位置的第二座椅505。如前所述,第二座椅505构造允许其绕座椅安装轴511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旋转。座椅安装轴511用作第二座椅505安装至第二支架部件503的安装点,且具有可锁定枢转机构,帮助第二座椅505由图示直立位置移至大致向后倾斜位置(参见图16)或收起位置(参见图20)。
图21示出了座椅安装毂512与座椅安装轴511不同部分的分解图。如图21所示,座椅安装轴511可沿第二座椅505设置。图21示出了三个分离的锁定机构:(1)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其具有连锁齿轮513,其构造允许其控制第二座椅的部分上下倾斜(参见图22-23),(2)第二枢轴锁定机构514,其构造允许其全面上下倾斜第二座椅,使其进入适合折叠的位置(参见图24-26),以及(3)座椅支架锁定机构515,其构造允许其将第二座椅锁定于第二支架部件(参见图27-28)。
第二座椅505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的相对定位或上/下倾斜由致动器510控制(参见图22),所述致动器物理连接于座椅安装轴511,以解锁座椅安装轴511中的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并允许第二座椅505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未示出)移动。致动器510与致动机构可控制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所述第一枢轴锁定构包括位于座椅安装轴511内的连锁齿轮513。连锁齿轮系统516构造允许其阻止座椅安装轴511相对于座椅安装毂512旋转。致动器510可连接至缆绳与弹簧结构519,其控制齿轮定位器521,所述齿轮定位器调整连锁齿轮513相对于座椅安装轴511内部凹槽系统517的位置。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相对于座椅安装轴511内部凹槽系统517凹槽525的位置决定第二座椅相对于第二支架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部凹槽系统518也可位于座椅安装毂512内表面(参见图25A、25B)。在所述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座椅安装毂512与座椅安装轴511可被配置为当其处于第一位置时,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至少部分啮合座椅安装轴511内部凹槽系统517的凹槽525,并且至少部分啮合位于座椅安装毂512内表面的内部凹槽系统518。在所述第一位置,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与座椅安装毂512的内部凹槽系统518的啮合阻止座椅安装轴511相对于座椅安装毂512旋转,且座椅505不可上下倾斜。齿轮定位器521可启用或旋转以将连锁齿轮513移入第二位置,从而连锁齿轮513基本处于座椅安装轴511内部,并且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从座椅安装毂512的内部凹槽系统中解除结合。在连锁齿轮513的所述第二位置,座椅安装毂512可相对于座椅安装轴511旋转,以部分向上或向下倾斜第二座椅505。下文将结合图24-25进行论述,若第二锁定机构514启用,则解锁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仅允许座椅部分向上/下倾斜。可采用其它允许第二座椅505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旋转的其它机构。
在图19-22所示婴儿车实施例中,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的致动器510可位于第二座椅505的顶部支架上。或者,致动器510可位于沿第二座椅505的任意适当位置(参见图22A、22B)。如图20所示,第二座椅505可旋转地置于大致垂直于第二支架部件503定义的平面(参见图1)及大致与第二支架部件定义的平面平行和/或共面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移动可涉及启用致动器510以及从第二座椅505向上枢转致动器510至启动位置510B。致动器由非启动位置510A向启动位置510B切换可使缆绳连接至致动器510以调节齿轮定位器521。如上文所述,齿轮定位器521可将连锁齿轮513移入第二位置,从而使其基本上位于座椅安装轴511内部,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全面啮合内部凹槽系统517的凹槽525,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不再啮合座椅安装毂512的内部凹槽系统,从而座椅安装毂512可相对于座椅安装轴511旋转,并且第二座椅505可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部分向下/上倾斜。图22A、22B示出了用于第一枢轴锁定系统的致动器510的两种可能位置;图22A特别示出了未启动状态510A下未使用的致动器510;图22B中,同一致动器510被使用,且处于启动状态510B。用于第一枢轴锁定系统516的同一个致动器510分别以图23A和23B中所述的侧视图与侧面透视图示出了未启动状态510A与启动状态510B。
如上文就图21所述,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构造允许其全面向上/下倾斜第二座椅505至适合折叠的位置。可采用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以防止乘客从第二座椅505意外掉落。第二枢轴锁定系统限制第二座椅505可相对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旋转的移动范围。因此,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启用时,第二座椅不可旋转至收起位置,例如图20所示。图24进一步示出了图21所示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如图24-25所示,弹簧销系统可用于对齐座椅安装轴511的部分内部凹槽系统517,从而连锁齿轮513的轮齿523可啮合内部凹槽系统517。如图24所示,销栓529连接至弹簧531,啮合座椅安装毂512的内部凹槽系统。对于本公开中使用的词汇“销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其它适当的锁定装置可取代“销栓”。
如图25A、25B所示,销栓529位于座椅安装毂512的内部凹槽系统518内,决定连锁齿轮系统513轮齿523可用的凹槽525A、525B的构造。如图25A所示,配合内部凹槽系统517窗口533的位置529A。凹槽525A的特定结构可用于内部凹槽系统轮齿(未示出),并且座椅505不可自由旋转。如箭头所示,销栓一经移除,座椅安装毂512的内部凹槽系统518可旋转,例如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5B所示结构。如图25B所示,销栓529处于第二脱离位置529B。由于销栓脱离,内部凹槽系统518旋转,从而使销栓529与内部凹槽系统518的不同部分成一直线,允许旋转范围比销栓529设于窗口533内时更大。若销栓529接合在不同窗口,则凹槽525B的第二替换结构可用于内部凹槽系统的轮齿。第二枢轴闭锁系统514可设置为销栓529需停用以旋转内部凹槽系统518至处于完全向上/下倾斜且适于装载位置的第二座椅505对应的位置。
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的销栓529可通过致动器537启用/停用,如图26所示。致动器537可从座椅安装毂512内部凹槽系统518窗口533通过缆绳535启用/停用销栓529。图26示出了部分第二座椅505,包括支架、座椅安装轴511及座椅安装毂512。第二座椅505构造可使用座椅底座541与座椅靠背539。致动器537可以下述方式设于座椅底座541与座椅靠背539之间,即当乘客坐在第二座椅上时接触不到致动器。此时,致动器537被定位为整个安装在坐在第二座椅上的乘客的下面,还可以考虑其它位置,如沿着第二座椅505的侧面、座椅靠背后部或底部表面等。致动器537可为硬质连杆、柔性条带或构造允许用户同时操作致动器与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的其它装置。通过缆绳535或适于在座椅安装轴511内传递施于致动器537的动作或压力至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的其它结构,致动器537优选地连接至座椅安装轴511。致动器537的移动促进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在第二座椅505座椅安装轴511内启用与停用。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被偏压以启用,因此致动器的移动需要足以旋转第二座椅505至适于折叠/装载的向上/下倾斜状态。
在图示实施例中,为将第二座椅505旋转至完全向上/下倾斜以折叠/装载的状态,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与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可能分别需要通过致动器510、537停用。如图所示,坐于第二座椅505的乘客可能需要离开第二座椅505,在折叠婴儿车之前启用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与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各自的致动器,以解锁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与第二枢轴锁定系统514。
图27、28进一步具体示出了图21所示座椅支架锁定机构515。座椅支架锁定机构515设置为锁定第二座椅于第二支架部件。图27、28示出了婴儿车500的部分第二支架部件503,其中,第二座椅505设置为可移除地附接于第二支架部件503。图27特别示出了第二座椅505的支架部件545,其具有单个座椅安装轴组件511。图27进一步示出了座椅安装毂512,其整体连接至部分座椅安装轴组件511,以帮助安装第二座椅505至第二支架部件503。各座椅安装毂512适于可移除地安装于第二支架部件503上的支架安装毂527。
虽然图27、28仅示出了单个座椅安装毂512与支架安装毂527,还可以考虑在第二座椅505对侧设置两个座椅安装毂512,所述两个座椅安装毂对应位于第二支架部件503对侧的两个支架安装毂527。在所示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毂512、支架安装毂527及座椅安装轴511的定位使座椅安装轴511共轴,且各座椅安装轴511绕同一轴旋转。在图27、28所示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毂512适于通过沿方向547相对于支架安装毂527滑动配合支架安装毂527,直至座椅安装毂512可释放地锁定在支架安装毂527上的适当位置。
设想座椅安装毂512与支架安装毂527的接合将触发座椅支架锁定机构515。座椅支架锁定机构515可采用销栓520,如图21所示。销栓520可使用受载弹簧,则所述销栓可保持展开状态。当座椅安装毂滑动置于支架安装毂内时,销栓520可轻度缩回,从而一旦座椅安装毂512滑动至支架安装毂527中部或末端位置时,允许座椅安装毂512相对于支架安装毂527滑动,并进入支架安装毂527内闭锁位置(参见图27)。销栓520一旦锁定于支架安装毂接收仓内,即阻止座椅安装毂512相对于支架安装毂527移动,从而避免疏忽造成的支架结构脱离。或者,座椅安装毂512可以另一种方式附接于支架安装毂527,例如通过摩擦扣件、带螺纹的螺母或部分其它附接装置。
如图27所示,致动器543位于第二座椅505的支架部件545上,并设置为通过按压致动器543运作锁定机构。在图示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受偏压(通过弹簧或其它偏压部件)以在座椅安装毂512与支架安装毂527接合时锁定座椅安装毂512于支架安装毂527。类似于锁定机构,致动器543在提起位置受偏压,如朝第二座椅505的支架部件545按压致动器543,解锁锁定机构,从而促使从第二支架部件503移除第二座椅505。
在图示实施例中,致动器543位于座椅安装毂512附近。或者,致动器543可位于沿第二座椅505的任意位置。座椅支架锁定机构515可为缆绳弹簧销栓系统,致动器在所述系统内配合缆绳解锁销栓520。锁定机构缆绳可连接至致动器543。锁定机构其它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塑料材料,而非缆绳。其它实施例也可具有缆绳弹簧销栓锁定系统的合适替代。致动器543可为杆、按钮或其它任何适用装置。图28进一步以不同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二支架部件503与第二座椅505的耦合,图中示出了接受支架安装毂527“公扣”部分的座椅安装毂512“母扣”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安装毂527和/或座椅安装毂512可设计为对称形状,从而同一第二座椅505可面向婴儿车前端或后端附着安装。如图所示,座椅安装毂512具有大致呈U型的部件549,其连接至位于支架安装毂527上的部件551。每个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对应座椅安装毂耦合时,锁定机构启用,并防止第二座椅从第二支架部件移除。
图29、30示出了折叠或收起结构的婴儿车。第一支架部件502进一步具有顶部第一支架部件502B与底部第一支架部件502A,所述两支架部件绕第一支架部件上的枢轴502C相对于彼此折叠。第一支架部件502独立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折叠,在折叠后状态下,经折叠的第一支架部件大致平行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如图所示,可伸展底座部件501完全收缩。第二支架部件503独立于第一支架部件502,由中心绕枢轴506相对于可伸展底座部件枢转地折叠。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架部件503可向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折叠,同时第二座椅505仍与第二支架部件503耦合。第二座椅505首先旋转,其支架大致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然后与第二支架部件503向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折叠。如图所示,折叠时,第二座椅505收起,可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且设于第一支架部件502上方。或者,第二座椅可向第二支架部件503收起或折叠,从而平坦置于第二支架部件503内。随后,收起的第二座椅与第二支架部件503可向可伸展底座部件501折叠。图30提供了图29所示婴儿车的另一图示。根据图30图示,婴儿车可折叠,同时平台507连接至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横向部件508。或者,平台507可在婴儿车折叠前从婴儿车系统500移除。
如上文所述,第二座椅505可移除地在位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沿线的支架安装毂527处与第二支架部件503连接。图31示出了移除第二座椅505的婴儿车500。
图16-30中第二座椅为具有座椅底座与座椅靠背的组合式后座,图32-39中婴儿车500采用折叠式座椅或长条座椅,其附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的支架安装毂527,以提供后座(如图31所示)。
图32-39特别涉及了一个包括可伸展底座部件的婴儿车500实施例,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具有第一、第二外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件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外端附近的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支架部件构造允许其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527的第二支架部件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外端附近的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一、第二支架部件的构造允许其独立于彼此进行折叠。长条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所述长条座椅可通过将每个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对应座椅安装毂匹配的方式,将第二座椅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二支架部件。
图32A、32B示出了具有长条座椅553的婴儿车系统500的侧视图。图33A、33B示出了具有长条座椅553的同一婴儿车系统500的前向透视图。如图32A、33A所示,长条座椅553可设于第二支架部件503上。长条座椅553可设置为自如图32A、33A所示大致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的收起位置旋转至如图32B、33B所示的长条座椅553大致平行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展开位置。婴儿车使用单座(第一座椅)和/或需要额外存储空间时,长条座椅553可设为收起结构,如图32A、33A所示。长条座椅553也可在为折叠婴儿车做准备时设为图32A、33A所示的收起结构。婴儿车要承载第二乘坐者时,长条座椅553可设为图32B、33B所示展开结构。长条座椅553可视情况用作高架平台供用户放置货物。
另外,如图34-39所示,第二支撑结构556可连接至长条座椅553。如图34所示,第二支撑结构556可用作长条座椅553上乘客的扶手。第二支撑结构556连接至长条座椅553与长条座椅支架554。长条座椅支架554连接至第二支架部件503的支架安装毂527(未示出;参见图31)。长条座椅支架554也连接至长条座椅轴555。长条座椅轴555设置为相对于长条座椅支架554旋转,下文将参考图37进行论述。
图35进一步示出了第二支撑结构556的组件。如图所示,长条座椅安装座554可连接至第一支撑部件556C,第一支撑部件556C通过枢轴节点557枢转地连接至水平部件556B。水平部件556B通过枢轴节点557在婴儿车后部附近水平部件的第一外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支撑部件556C。水平部件556B也通过枢轴节点559在婴儿车前部附近水平部件的第二外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支撑部件556A。第二支撑部件556A另一端通过枢轴节点561在长条座椅下表面的位置处枢转地连接至长条座椅553(参见图36B)。第二支撑结构553可形成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
如图36A、36B所示,第二支撑结构553可由图36A所示第一收起位置折叠至图36B所示第二展开位置。当由展开状态(图36B)折叠至收起状态(图36A)时,长条座椅553可折叠,从而与第二支架部件503共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件556C可在收起与展开状态下保留在基本相同的位置。水平部件556B设置为绕枢轴节点557以基本向上的方向枢转,从而水平部件的第二外端向第二支架部件503移动至下述形状,即水平部件556B大致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第二支撑部件556A,在枢轴节点559处与水平部件556B相连,以及在枢轴节点561处与长条座椅553相连,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与水平部件556B、长条座椅553向大致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的折叠位置移动。
如上文所述,长条座椅553设置为由平行于可伸展底座部件501的大体水平位置旋转至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的大体垂直位置。图37示出了枢转机构,尤其是缆绳布设设置为拉回将座椅安装毂锁定至支架安装毂的销栓568。图中示出了长条座椅安装毂554,其连接至第二支撑结构556的第一支撑部件556C。如前所述,长条座椅安装轴555设置为绕长条座椅安装毂554旋转。因此,所述两元件通过具有齿轮定位器563、连锁齿轮565、弹簧567及缆绳569的连锁弹簧加载系统571连接。图示连锁弹簧加载系统571近似于已探讨的涉及连锁齿轮513与图21所示组合式后座的第一枢轴锁定机构516的系统。缆绳569用于调节齿轮定位器563,其调整连锁齿轮565相对于长条座椅安装轴内部凹槽结构573的位置。
如图38A-D所示,缆绳569可连接至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563,所述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偏置于锁定位置的长条座椅565底面,所述锁定位置使长条座椅553处于收起位置,防止其展开。为旋转长条座椅553至展开位置(如参考图32B、33B、34、35、36B所述),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563必须启用。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563可为定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把手。如图38D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可通过向长条座椅565底面提起把手启用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
除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563外,长条座椅553也可包含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如前所述,长条座椅553可通过连接至一个或更多支架安装毂527的一个或更多长条座椅安装毂554与第二支架部件503可移除地耦合。类似于图27、28中涉及组合式后座的机构,长条座椅安装毂554可适于通过沿支架安装毂527方向移动长条座椅安装毂554直至长条座椅安装毂554可移除地锁定于支架安装毂527,实现对支架安装毂527的滑动配合。可以想象,长条座椅安装毂554与支架安装毂527的配合可触发锁定机构,防止长条座椅安装毂554相对于支架安装毂527移动,进而避免疏忽造成的支架结构脱离。或者,长条座椅安装毂554可以另一种方式附接于支架安装毂527,例如通过摩擦扣件、带螺纹的螺母或部分其它附接装置。
如图38A-D所示,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为位于长条座椅565下表面的缆绳。如图38B所示,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此处示为缆绳)可朝着长条座椅展开致动器563以大致向上的方向提升。在所示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受偏压(通过弹簧或其它偏压部件)以在长条座椅安装毂554与支架安装毂527接合时锁定长条座椅安装毂554于支架安装毂527。类似于锁定机构,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受偏压,上提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缆绳解锁定锁定机构,由此促使从第二支架部件503移除长条座椅553。在所示实施例中,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位于长条座椅553下方。或者,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可位于沿长条座椅的任意位置或支架安装毂527与长条座椅安装毂554连接处。锁定机构可为缆绳弹簧销栓系统,其中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配合缆绳569解锁销栓。锁定机构的缆绳569可连接至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锁定机构其它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塑料材料,而非缆绳。其它实施例也可包括缆绳弹簧销栓锁定系统的合适替代。长条座椅提升致动器567可为杆、按钮或其它任何适用装置。
如图39所示,第二支架部件上附接有长条座椅553的婴儿车可折叠为可收起结构。如图38所示处于折叠结构的婴儿车在长条座椅553仍附于第二支架部件时可折叠。此外,在所示实施例中,婴儿车可在第二支撑结构556保持附着状态时折叠。如图36A所示,第二支撑结构556与长条座椅553可先向第二支架部件503折叠为收起结构,再将第二支架部件503(具有折叠靠背座椅与第二结构)向可伸展底座部件折叠。如图所示,长条座椅553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503收起,且在折叠时置于第一支架部件上方。因此,无需拆卸长条座椅553及其相关元件(第二支撑结构556),即可紧凑折叠婴儿车以便存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长条座椅553及其相关元件可在折叠婴儿车前移除。
图40A-41D示出了另一个具有前座架折叠机构的婴儿车600实施例。如图40A所示,婴儿车600包括底座601,所述底座具有第一端601a与第二端601b。在一种配置中,底座601可伸展。第一支架部件602包括第一部分602a、第二部分602b及延伸于所述两部分之间的细长部分,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可设置为固定第一座椅604。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602a可在底座第一端601a附近枢转地附接于底座。第二支架部件603包括第一近端603a与第二远端603b,第二支架部件可在枢轴节点606处在底座第二端601b附近枢转地附接于底座601。支架支撑部件610的第一端601a可旋转附于底座601上的底座第一端601a与第二端601b之间一处。支架支撑部件610的第二端610b可配合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部分602a内的中空空间620。空间620长度等于或大于支架支撑部件610沿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602a移动的最大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支撑部件610第二端610b可至少部分设于空间620内,并延伸过第一支架部件602a内的细长孔(未示出),延伸距离优选至少与支架支撑部件沿第一支架部件602a的移动距离相同。或者,支架支撑部件610第二端610b可包括襻,其使部分连杆618与空间620配合。空间620可位于第一支架部件下表面,与底座601相对。支架支撑部件610可提供充分的支持,保持第一支架部件602大致直立,如图40所示。第一座椅604可包括座椅靠背607、座椅底座608及小腿支撑件609。小腿支撑件609可在小腿支撑件枢轴609a处枢转地附接于座椅底座608。
现参考图41A-41D,座椅底座608可利用座椅倚靠机构622枢转地附接于座椅靠背607。座椅连杆612可具有固定附接于座椅底座608的第一端612a与在枢轴点613上固定附于第一支架部分602a的第二端612b。第一座椅604可固定在包括第一支架部分602a、第二支架部分602b及连接部件616的第一支架部件内。如图40A所示,第一支架部分602a的远端与第二支架部分602b的近端由连接部件616连接。连接部件可包括数个板。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可固定于第一支架部分602a,并且连接部件的第二部分可固定于第二支架部分602b。连接部件第一、第二部分可枢转地绕枢轴点619彼此连接,实现第二支架部分602b相对于第一支架部分602a的旋转。连接部件616可包含固定于第一支架部分602a的轨道617。如图40A-40D所示,连杆618第一端可固定于第二支架部分602b。连杆618第二端可接合在设于第一支架部分内部的外部纵向空间614内。外部纵向空间614可设于第一支架部分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杆618b第二端可固定连接至长度固定的支撑连杆626的第一端(未示出),所述支撑连杆贯穿第一支架部件第一支架部分602a内的空间620。支撑连杆626的第二端可连接至支架支撑部件610。支撑连杆626可为硬质或柔性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连杆626与连杆618可包括沿第一支架部分602a沿线单个细长空间移动的单元。或者,支撑连杆626与连杆618可具有两个或更多如第一支架部分602a外部所示第一连杆618等部件,以及设于第一支架部分602a内的第二内部连杆(未示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内部连杆可将连杆618外部部分连接至支撑连杆626,并在第一座椅支架提升并折叠时,在第一支架部分602a内滑动。其它连接部件可用于促进协调连杆618与支撑连杆626之间的移动。
图40A-40D示出了第一座椅支架折叠机构。第一支架部件(其可具有上部拱形部件602c)的远端602b在枢轴点619处绕连接部件616向前朝婴儿车前端601a折叠时,连杆第一端618a沿轨道617向第一支架部件602a移动。如图40B所示,沿轨道617向第一支架部件602a移动连杆第一端618a,引发连杆第二端618b沿空间614以基本上向下的路径移动。连杆第二端618b沿空间614向下移动,可引发支撑连杆626沿空间620向底座移动、支架支撑部件610由第一支架部件602以基本上向下的方向枢转,如图40C所示。
第一支架部件第二远端部分602b移动以向第一支架部件602a的第一近端部分折叠时,支架支撑部件610向下枢转,大致与底座601共面。此举可允许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602a移动,从而第一支架部分602a与第二支架部分602b在连接部件616处向彼此折叠,第二支架部分第二端602b设置为邻近底座第一端601a(如图40D所示)。
婴儿车座椅604可由第一位置(如图40A所示)调节至第二位置(如图40D所示),其间过程如图40B、40C所示。在第一位置座椅604被展开,从而座椅底座608被定位为容纳一名使用者坐于其上。在第二位置座椅604可被折叠从而第一支架部件602设为大致平行于座椅底座608。如图40A-40D所示,婴儿车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时,座椅安装轴621可沿内部细长孔615向远离座椅底座连杆612的枢轴点、朝向第一支架部件第二远端602b的方向移动(参见图41A-41D)。内部细长孔615可位于支架部件内表面上。座椅折叠至第二位置时,小腿支撑件609可枢转地移动至与座椅底座608大致共面的位置。
图41A-41D示出了图40A-40D所示婴儿车的剖面图。由此,图41A-D所示位置对应图40A-40D所示位置。剖面图示出了婴儿车纵断面,观察者位于婴儿车内部向外观察。
如图41A-41D所示,座椅支架部件折叠时,具有座椅靠背607、座椅底座608及小腿支撑件609的座椅604也折叠。座椅604可由填充织物或其它软质物品包覆,以进一步为座椅定型,支撑其内一名乘客。座椅底座608可具有前端608a与后端608b。座椅靠背607可在座椅底座后端608b座椅靠背倚靠机构622处连接至座椅底座608。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靠背倚靠机构622可采用铰合件。座椅靠背607可设为与座椅底座608呈锐角。如图41A-D所示,座椅连杆612可具有枢转地置于座椅底座608上的第一端612a及在枢轴点613枢转地置于第一支架部件602上的第二端612b,所述枢轴点613位于内部细长孔615与第一支架部件602a的第一端之间。座椅604可进一步具有座椅底座枢轴621,所述座椅底座枢轴置于座椅底座608上,并可滑动地设于内部细长孔615内。第二连杆624(参见图41A-D)在第一端624a处枢转地附接于座椅底座枢轴621,并在第二端624b处枢转地附接于连接部件61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2-45所示,婴儿车600可具有柔性连杆626,在座椅向前折叠时,所述柔性连杆促使降低支架支撑部件610至大致平行于底座部件601的位置。图42示出了采用柔性连杆的连接部件的分解图。图43示出了具有数个板、全面组装的连接部件616的组合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杆626可具有置于部分连接部件616的第一端626a及设于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602a细长空间614内的第二端626b。在所述实施例中,连接部件616可具有数层,如呈堆叠结构以形成连接器616的金属片628a-e,以枢轴点619限定的旋转轴中心对齐,并以轴心毂、螺栓或其它适于实现与部分连接部件相对彼此转动的结构锁定时,构成连接部件616。连接部件金属片可具有如连接至扶手、托盘或汽车座椅接合器等额外功能。例如,金属片628a-628b可用于在婴儿车直立与收起位置支撑扶手。如图42所示,连接部件628c的中央金属片可具有轨道630,柔性连杆626可接合在所述轨道上。柔性连杆626第一端626a可具有突出部626c,从而突出第一端626a在金属片628c内不保持齐平。柔性连杆626的突出第一端626a可保持在外部金属片628e上的凹槽629内,所述外部金属片连接至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602b。连接部件的中央金属片628c可固定于第一支架部件下部第一部分602a。由此,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602b朝前方631a、向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部分602a折叠时,金属片628e相对于金属片628c旋转,柔性连杆626沿轨道630大致向下方631b、向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部分602a上的细长空间移动,如图44所示。
在图45所示实施例中,柔性连杆626第二端可由长度固定的壳体632包裹,柔性连杆626贯穿第一支架部件第一端602a内的空间620。在所述实施例中,柔性连杆626向下朝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内的细长空间移动,壳体632在向下移动、解除支架支撑部件时,帮助保持柔性连杆结构不弯曲。
图46-50D示出了具有扶手634的婴儿车实施例。图46示出了附接于连接部件616的扶手634侧面透视图。如图47所示,一个或更多构成连接部件616的金属片628a-628e可包含扶手634附接端的凹槽638。就扶手而言,托盘、汽车座椅接合器或其它类似结构可考虑以类似方式附接于婴儿车支架。
图48示出了金属片628a上凹槽638前方扶手636的附接端(参见图42)。包含凹槽的金属片对齐,以配合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602b的第二对齐金属片628b。中央金属片628c(图48未示出)包含突出阻断元件646,所述突出阻断元件设置为沿轨道647在第二对齐金属片628b上移动。中央金属片628c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部件第一支架部分602a。构成连接部件616的金属片628a-628e可设置为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602b向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602a折叠时,金属片628b相对于金属片628c旋转,突出阻断元件646沿轨道647移动,以对齐扶手凹槽638至使用中或收起位置。
图49A以连接部件系统侧视图示出了金属片628b。扶手附接部件634设置为进入凹槽638。扶手附接部件636进入凹槽638后由突出阻断元件646(首选固定于金属片628c的突出部件)与连接至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602b的第二突出阻断元件648(首选固定于金属片628b的突出部件)固定在适当位置。
图49A-C示出了扶手从大致平行于座椅底座608、可供一名乘客使用的第一展开位置向大致平行于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的第二折叠位置的移动。图49A中,扶手由突出阻断元件646与第二突出阻断元件648固定于水平位置。扶手在650处枢转地连接至连接部件系统。如图49B所示,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602b向下朝第一支架部件第一部分602a折叠时,第二突出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支架部件第二部分)以下述方式沿金属片628b移动,即允许扶手绕其枢轴650向下旋转运动。类似地,如图49C进一步所示,第一突出阻断元件646沿金属片640b上的轨道647向上移动。此举可持续进行,直至扶手处于折叠位置。
图50A-50D示出了展开(图50A)、半折叠(图50B、C)、全折叠(图50D)状态下具有扶手的婴儿车600的侧视图。所述婴儿车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无论是否具有附接的扶手634,均可折叠为收起状态。
如图51所示,在另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婴儿车600可进一步具有接合器655,所述接合器设置为接合婴儿车座等座椅装置。接合器655可附接于扶手结构634,或替代扶手结构634以附接于连接部件616。如图所示,接合器655具有锁定凸起657。锁定凸起657可偏置以向婴儿车600内部上旋至大致平行于采用弹簧加载销或类似机构的扶手634。由此,在婴儿车座未附于婴儿车的第一位置,锁定凸起657大致平行于扶手634。如图51B所示,婴儿车座附于婴儿车时,锁定凸起657被下推,直至其大致垂直于扶手634且与婴儿车内部相对(参见图51C)。接合器655的顶部659可绕扶手634形成的轴旋转。在图51C所示位置,锁定凸起657可附接于婴儿车座的一个或更多表面或附接机构(未示出)。根据接合器655所附婴儿车座,锁定凸起657可具有多种构造。图52示出了婴儿车600的侧面透视图,所述婴儿车在可附接于婴儿车座的位置处具有接合器655。
如图53A-53D所示,无论是否附有接合器655,婴儿车600均可折叠至收起状态。图53A示出了婴儿车600的侧视图,其在大致平行于扶手634的位置具有接合器655。图53B-53C中,婴儿车为半折叠。图53D中,婴儿车为完全折叠,附有扶手634与接合器65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4所示,所讨论的扶手634与接合器655本质上可组装。如图所示,扶手634可移除地附接于接合器655,接合器655可移除地附接于连接部件(参见图55)。在所述实施例中,接合器655可附于连接部件616,连接方式类似图46-49C所示与扶手634相关的方式(参见图56)。
如图5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婴儿车600可具有托盘659,所述托盘可移除地附于连接部件,且可与婴儿车600一起折叠为收起状态。
虽然探讨了关于具有连接至共用底座的两个支架部件的婴儿车的柔性连杆626,可以预想的是,目前为止探讨的柔性连杆机构可用于具有其它支架结构的婴儿车。例如,如图58A、58B所示,柔性连杆726可设置为操作A型车架婴儿车700的支架部件。在A型车架婴儿车中,两个支架部件(终止于轮)与一个或更多把手均通过中央连接部件连接。折叠所述一个或更多把手通常会将支架部件移至大致平行于把手的位置。
在所述实施例中,柔性连杆726可设在中央连接部件716内,相对于连接部件616与柔性连杆626构造与上述讨论的构造相似。中央连接部件716可具有枢轴750,允许把手710相对于第一支架部件702与第二支架部件704移动。在图示实施例中,把手710向第二支架部件704枢转,婴儿车700由“使用中”结构(58A)向“折叠”或“收起”结构58B切换。柔性连杆726可设在中央连接部件716内,从而把手710的移动可沿轨道730(移动中央连接部件内)移动柔性连杆726,并促使支架连杆718从连接部件716处移开,进而将一个或更多支架部件702、704相对于彼此由第一位置移送至第二位置。
或者,图59A、59B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把手710向第一支架部件702(而非图58A、58B所示第二支架部件704)旋转,以实现图59A由“使用中”结构向“收起”结构的同一切换。
或者,图59A、59B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想的是,柔性连杆726可设置为附接于婴儿车两个或更多支架部件的一个或更多第二支撑部件。在所述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件可具有连接至柔性连杆726的第一端与连接至中央连接部件的第二端。在所述实施例中,把手可移动柔性连杆726,从而第二支撑部件实现支架部件的移动。例如,在具有两个支架部件的婴儿车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件可枢转地附于一个支架部件,滑动并于第二支架部件耦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想的是,柔性连杆726可被用于婴儿车,其中,支架部件设置为绕中央连接部件旋转或在婴儿车内旋转,所述婴儿车的支架部件附接于一个或更多可旋转连接的金属片。
上述采用柔性连杆的实施例可设置为允许婴儿车折叠时站立和/或收起至更紧凑便携的状态。
虽然本发明说明了不同形式的典型实施例,但是并不仅限于此。相反,所附的权利要求应得到概括性解释,以包括本发明其它变体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偏离本发明范围及其等同范围而提出的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本公开旨在覆盖上述讨论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形。

Claims (59)

1.一种婴儿车,包括:
可伸展底座部件,其包括第一外端和第二外端;第一支架部件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
第二支架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所述第二支架部件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架部件相互独立的折叠;以及
第二座椅,其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其中,在第一构造中,所述第二座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耦合的方式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二支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在第一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在第二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进一步包括座椅靠背与座椅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耦合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接合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二座椅自所述第二支架部件移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婴儿车,进一步包括与第一缆绳连接的第一致动器,其适于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配合,其中,第一致动器的配合被配置为解锁所述第一锁定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器设于所述座椅安装毂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的每一个通过偏置于锁定位置的联锁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的每一个相连,所述联锁系统被配置为防止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相对于对应的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系统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主轴锁定系统致动器解锁至至少一个预配置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轴锁定系统致动器靠近所述第二座椅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配置位置的范围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座椅大致垂直于第二支架部件形成的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座椅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形成的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婴儿车,进一步包括第二轴锁定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锁定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缆绳或其它柔性部件、第二弹簧以及第二锁定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婴儿车,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轴锁定系统致动器,所述第二轴锁定系统致动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二缆绳或其它置换第二锁定装置的柔性部件,解锁所述第二轴锁定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向大致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的位置转动,需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轴锁定系统致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主轴锁定系统致动器的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轴锁定系统致动器位于至少部分被入座的儿童遮挡的位置。
17.一种婴儿车,包括:
可伸展底座部件,其具有第一外端和第二外端;第一支架部件,其在所述第一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
第二支架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在所述第二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架部件相互独立的折叠;以及
第二座椅,其包括长条座椅、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以及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其中,所述第二座椅通过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耦合的方式,可移除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架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的每一个通过弹簧加载的联锁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的每一个相连,所述弹簧加载的联锁系统被配置为防止所述长条座椅绕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形成的轴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婴儿车,进一步包括连接至少一条缆绳或其它柔性部件的致动机构,所述至少一条缆绳或其它柔性部件布线穿过至少一个座椅安装轴,并被配置为解除联锁齿轮,以及使长条座椅绕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形成的轴转动,由大致平行于所述底座部件的大致水平状态变为大致平行于第二支架部件的大致垂向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完全或至少部分位于长条座椅表面的后面或下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座椅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结构,每个第二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部件;
水平部件;
第二支撑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之一,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枢转地连接至水平部件,所述水平部件在一外端处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并在另一外端处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并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枢转地连接至长条座椅,两个第二支撑部件分别位于长条座椅两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耦合的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接合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二座椅沿第二支架部件限定的轴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致动机构,其被配置为解除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安装毂与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安装毂的耦合,以将所述第二座椅从所述第二支架部件上释放。
24.一种婴儿车,包括:
可伸展底座部件,其具有第一外端和第二外端;
第一支架部件,其在所述第一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其中,第一支架部件被配置为包含用于固定第一座椅的装置;
第二支架部件,其在所述第二外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架部件相互独立的折叠;以及
平台,其用于支撑一名儿童站立,其中,所述平台由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第二外端附近的横向部件支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座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相对于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由平行于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一平台位置至斜对于所述可伸展底座部件的第二平台位置枢转。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位置允许用户装载物品,使得在平台位于第一平台位置时物品被装载于平台下方。
28.一种婴儿手推车,包括:
底座,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
支架支撑部件,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可旋转地附接于底座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一点上;
第一支架部件,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所述第一支架部件适于在其上固定第一座椅,且包括:
第一支架部分,其包括:第一端,其在所述底座第一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底座;第二端,其位于第一支架部分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架部分进一步包括设于其内的纵向空间,且沿第一支架部分在第一、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的至少部分长度延伸;
第二支架部分,其包括: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部分第一端相对端的第二端;
连接部件,其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一端;以及
连杆,其包括安装至连接部件的第一端与设于细长空间内的第二端,一基本细长的部分延伸其间;其中,所述连杆第二端与所述支架支撑部件第二端转动连接,并且支架支撑部件第二端与连杆第二端都适于沿第一支架部分移动;
其中,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形成基本细长的第一支架,其自所述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架部件的第二端;以及
其中,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在连接部件处向彼此折叠,从而使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二端邻近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架部件,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包括用于固定第二座椅的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可伸展。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连接部件的旋转引发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架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支架部分的所述纵向空间内朝第一支架部件第一端方向移动。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旋转地安装至第一支架部分,所述连接部件具有第一旋转轴,并且所述连杆第一端旋转地安装至连接部件,从而所述连杆的第一端绕连接部件旋转的轴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细长部分基本上为刚性。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细长部分为柔性。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形成纵轴,并且所述纵轴与底座呈10°-90°角。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婴儿车被配置为具有折叠状态,其中,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大致平行于底座,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二支架部分大致平行于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
3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更多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在第一位置被锁定,且仅在一个或更多致动器启动后被操作至第二位置。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适于在第一支架部分的细长空间内纵向移动。
3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在第一位置共面。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大致平行于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
4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扶手。
42.一种婴儿车,包括:
底座,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
支架支撑部件,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可旋转地附接于底座第一、第二端之间的一点上;
第一支架部件,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细长部分,所述第一支架部件适于在其上固定第一座椅,且包括:
第一支架部分,其包括:第一端,其在底座第一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底座;第二端,其位于第一支架部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架部分进一步包括设于其内的纵向空间,且沿第一支架部分第一、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的至少部分长度延伸;
第二支架部分,其包括:第一端和位于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一端相对端的第二端;
连接部件,其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架部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一端;以及
柔性连杆,其包括安装至部分连接部件的第一端与设于细长空间内的第二端,基本细长的部分延伸其间;其中,所述连杆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支架支撑部件的第二端,并且至少部分柔性连杆及其第二端沿第一支架部分纵向移动;
其中,在第一位置,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形成基本细长的第一支架,其自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架部件的第二端;以及
其中,在第二位置,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在连接部件处向彼此折叠,从而使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二端邻近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架部件,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包括用于固定第二座椅的装置。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可伸展。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连接部件的旋转引发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架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在第一支架部分纵向空间内朝第一支架部件第一端方向移动。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旋转地安装至第一支架部分,所述连接部件具有第一旋转轴,并且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安装至连接部件,从而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绕所述连接部件旋转的轴移动。
47.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细长部分基本上为刚性。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细长部分为柔性。
49.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形成纵轴,所述纵轴与底座呈10°-90°角。
50.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婴儿车被配置为具有折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大致平行于底座,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二支架部分大致平行于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
51.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所述第一支架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更多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在第一位置锁定,且仅在一个或更多致动器启动后被操作至第二位置。
52.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适于在第一支架部分的细长空间内纵向移动。
5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支架部分在第一位置大致共面。
5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大致平行于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支架部分。
5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扶手。
56.一种婴儿车,包括:
底座,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一般细长部分;
第一支架部件,其具有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端附近枢转地连接至底座的第一端、第二端及延伸其间的基本细长的部分,其中,第一支架的基本细长的部分包括设于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细长孔;
第一座椅,其安装在第一支架部件上,所述第一座椅包括:
座椅底座部分,其具有前端、后端及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座椅底座部分后端的座椅靠背部分,
第一座椅底座连杆,其具有枢转地安装至座椅底座的第一端,和通过第一支架部件的细长孔与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一端之间的枢轴点枢转地安装至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二端,
座椅,其进一步包括安装至座椅底座的座椅底座枢轴,所述座椅底座枢轴可被滑动地置于细长孔内;其中,第二连杆在第一端枢转地附接于所述座椅底座枢轴,并在第二端枢转地附接于所述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部分的第一端;以及
婴儿车座椅,其可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所述座椅被展开使得所述座椅底座被定位为容纳一名使用者坐于其上,调节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大致平行于所述座椅底座部分,
其中,所述婴儿车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座椅底座枢轴在所述细长孔内沿自座椅底座连杆的枢轴点向第一支架部件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部分设为与所述座椅底座大致呈锐角。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进一步包括小腿支撑件。
59.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婴儿车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小腿支撑件折叠且大致平行于底座。
CN201680022533.7A 2015-02-10 2016-02-08 具有第二车座的婴儿车 Pending CN1074283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18,775 2015-02-10
US14/618,775 US9868456B2 (en) 2012-10-31 2015-02-10 Stroller with secondary seating
PCT/US2016/016988 WO2016130471A2 (en) 2015-02-10 2016-02-08 Stroller with secondary seat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8356A true CN107428356A (zh) 2017-12-01

Family

ID=55410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2533.7A Pending CN107428356A (zh) 2015-02-10 2016-02-08 具有第二车座的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56362A2 (zh)
CN (1) CN107428356A (zh)
WO (1) WO201613047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2775A (zh) * 2022-04-28 2022-08-09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基于运输的折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00974B4 (de) * 2017-01-19 2020-12-31 Emmaljunga Barnvagnsfabrik Ab Rahmen eines Kinderwage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6446U (zh) * 2011-07-12 2012-03-07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婴儿手推车
WO2013149641A1 (de) * 2012-04-02 2013-10-10 Abc Design Gmbh Multifunktionsgelenk
WO2014042524A1 (en) * 2012-09-11 2014-03-20 Wf International Holding B.V. Stroller
US20140346756A1 (en) * 2012-10-31 2014-11-27 Patrick William Laffan Stroller with telescopic and locking members
CA2917624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ombination child carrier and stro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05870A1 (de) * 1968-01-08 1971-01-07 Hourdeaux Bergmann Ag Zusammenklappbares Fahrgestell fuer Kinder- oder Puppenwagen
US4878680A (en) 1988-06-08 1989-11-07 Molnar Terrence O Stroller car seat
US4896894A (en) 1989-01-09 1990-01-30 Singletary David L Stroller carseat apparatus
GB2262914B (en) 1991-11-12 1995-08-30 Mothercare Uk Ltd Child seats
KR950007778B1 (ko) 1993-05-19 1995-07-18 김옥지 안전시트 겸용 유모차
US5478096A (en) 1994-07-22 1995-12-26 Ting; Chi-En Collapsible multi-use baby carriage
US5544904A (en) 1995-03-02 1996-08-13 Nelson-Whittaker, Ltd. Convertible stroller
US6170854B1 (en) 2000-06-15 2001-01-09 Nelson Whittaker, Ltd. Convertible stroller/shopping cart
US6523840B1 (en) 2000-08-10 2003-02-25 Ohio Steel Corporation Combined shopping cart stroller
US6669212B2 (en) 2001-11-28 2003-12-30 Rehrig International, Inc. Cart with collapsible receptacle and method of use
US6676140B1 (en) 2002-04-19 2004-01-13 Darnell M. Gondobintoro Expandable stroller
US7188858B2 (en) 2002-04-24 2007-03-13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Foldable stroller
GB0521832D0 (en) 2005-10-26 2005-12-07 Micralite Ltd Transporter
US8070180B2 (en) * 2008-06-24 2011-12-06 Leslie Stiba Stroller and shopping car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6446U (zh) * 2011-07-12 2012-03-07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婴儿手推车
WO2013149641A1 (de) * 2012-04-02 2013-10-10 Abc Design Gmbh Multifunktionsgelenk
WO2014042524A1 (en) * 2012-09-11 2014-03-20 Wf International Holding B.V. Stroller
US20140346756A1 (en) * 2012-10-31 2014-11-27 Patrick William Laffan Stroller with telescopic and locking members
CA2917624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ombination child carrier and stroll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2775A (zh) * 2022-04-28 2022-08-09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基于运输的折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30471A2 (en) 2016-08-18
EP3256362A2 (en) 2017-12-20
WO2016130471A3 (en)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8456B2 (en) Stroller with secondary seating
US9561817B2 (en) Stroller with telescopic and locking members
US8567866B2 (en) Stroller seat pod
US6655702B2 (en) Combination vehicle passenger seat/child stroller
US7963531B2 (en) Collapsible utility cart
US20140159346A1 (en) Stroller with expandable cargo area
US8366141B2 (en) Transporter
JP2010519094A (ja) 乳母車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押し棒の使用
US20030080536A1 (en) Foldable stroller
US9469326B2 (en) Collapsible support frame
US11840273B2 (en) Foldable frame assembly and stroller
JP2020536794A (ja) ベビーカーシートおよびベビーカー装置
US11052932B2 (en) Foldable tricycle
AU2020378188A1 (en) Beach wagon
CN107428356A (zh) 具有第二车座的婴儿车
GB2589642A (en) Collapsible carry cot
CN216994468U (zh) 儿童运输系统
CN106660598A (zh) 自行车手推车
CN114715250B (zh) 折叠式婴儿车、折叠式摇篮、折叠式座椅、婴儿车、婴儿车和行李系统
US11932300B1 (en) Rolling folding frame with simultaneously deployable handle and wheelbase
WO2024030480A1 (en) Adjustable strollers
AU2006202465A1 (en) Collapsible supporting structure
JP2003159283A (ja) 折り畳み式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