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5389A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25389A CN107425389A CN201710801499.XA CN201710801499A CN107425389A CN 107425389 A CN107425389 A CN 107425389A CN 201710801499 A CN201710801499 A CN 201710801499A CN 107425389 A CN107425389 A CN 1074253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radio frequency
- braiding
- nut
- automatic pro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41000719239 Oligoplites altu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8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41000276694 Carang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332 Ilex aquifoli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296 Ilex sandwic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294 Ilex volkensia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37 artifici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24392 Lucia limba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76 cleavag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05 labou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17 sc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包括用于承载有射频同轴电缆的载具依次经过的上螺母装置、开外皮装置、上线夹装置、理编织装置、切绝缘子装置、上衬套装置、线芯倒角装置、上绝缘片装置、上螺套装置、螺母螺套拧紧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实现了射频同轴电缆和连接器装配的全自动生产过程,保证每个装配产品的统一性与整体品质,及保证每个装配产品的可追溯性。该自动生产系统能够取代传统人工繁重的劳动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且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的产量与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由两个射频同轴连接器01与一定长度的射频同轴电缆02装配而成,具体是在射频同轴电缆02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射频同轴连接器01即完成对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装配。图1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连接器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射频同轴电缆02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3可见,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01包括螺母011、线夹012、衬套013、绝缘片014和螺套015,所述射频同轴电缆02包括由外而内的外皮021、编织屏蔽层022、绝缘子023和线芯024。所述射频同轴电缆组件一般还会包括将所述螺母011和射频同轴电缆02包裹的热缩管(图1~3中未示出)。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装配是一件工序复杂、过程繁多的工作,需要将射频同轴电缆02的外皮021切开漏出包裹的屏蔽层022再切部分绝缘子023漏出线芯024,且将线芯024倒角以及将其和射频同轴连接器01的组成零件按装配要求一件件配合在一起组合成射频同轴电缆组件。传统的作业方式几乎全部由人工人作业完成:人工上热缩管与锁紧螺母011、人工开线材外皮021、人工装抱紧线夹012、人工整理线材外导网状编织屏蔽层022、人工装内衬套013、人工切除内绝缘子023、人工对线芯倒角024、人工装连接头(包括绝缘片014和螺套015)、人工打紧螺母011和螺套015。具体地,在人工开线材外皮021过程中,是通过切割设备切割去除外皮,但需要人工手持电缆的两端头与切割设备对准,切下的外皮呈圆柱环状掉落。因所述屏蔽层022为铜丝编织成网状结构,屏蔽层022的厚度比其它层都要薄得多,绝缘子023为泡沫形式的软性材质,屏蔽层022嵌设在绝缘子023的径向外侧,人工整理线材外导网状编织屏蔽层022的过程中,用手指的摩擦力将屏蔽层022搓离绝缘子023,再用手指将编织屏蔽层022沿电缆轴向翻转,使得部分编织屏蔽层022位于线夹012的径向内侧,而另外一部分编织屏蔽层022翻转后包裹在线夹012的径向外侧。人工装内衬套013后衬套的内壁与绝缘子023接触,衬套的外壁与屏蔽层022接触。在切除绝缘子的过程中,切下的绝缘子也是呈圆柱环状掉落。
上述传统作业方式的整个加工过程非常繁琐,耗费大量人工劳动力,且每根装配产品产出的循环时间较长,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差,且装配产品的整体品质相对难把控。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所述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和射频同轴电缆,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螺母、线夹、衬套、绝缘片和螺套,所述射频同轴电缆包括由外而内的外皮、编织屏蔽层、绝缘子和线芯,所述自动生产系统包括用于承载有射频同轴电缆的载具依次经过的上螺母装置、开外皮装置、上线夹装置、理编织装置、切绝缘子装置、上衬套装置、线芯倒角装置、上绝缘片装置、上螺套装置、螺母螺套拧紧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7)包括测波损装置、耐压测试装置和测绝缘装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理编织装置(3)包括先后设置的用于将编织屏蔽层(022)从绝缘子(023)上径向脱离的散编织装置(31)和用于将部分长度的编织屏蔽层(022)沿电缆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的翻编织装置(3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编织装置(31)包括用于夹紧电缆端部外皮(021)的第一夹紧部件(311)、用于夹设电缆端部外露的编织屏蔽层(022)的散线夹爪(313)、用于控制所述散线夹爪(313)张开和闭合的开闭机构(315),用于散线夹爪(313)夹设在编织屏蔽层(022)上时驱动所述散线夹爪(313)沿电缆周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3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散线夹爪(313)和第一旋转机构(314)沿电缆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前进机构(31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编织装置(32)包括用于夹紧电缆端部外皮(021)的第二夹紧部件(321)、用于直接接触编织屏蔽层(022)并将其部分长度沿电缆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的两块翻编织刷(322)、用于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闭合或打开的开合机构(325)、用于在翻编织刷(322)与编织屏蔽层(022)脱离时驱动所述翻编织刷(322)沿电缆周向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32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翻编织刷(322)、开合机构(325)和第二旋转机构(323)沿电缆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前进机构(324)。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块翻编织刷(322)的刷毛相对设置,且翻编织刷(322)包括含有多个毛孔(322c)的刷毛固定板(322a)和固设在毛孔中的刷毛(322b),优选所述刷毛垂直固设在毛孔中。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编织刷(322)为钢丝线径在0.1~0.4mm的钢丝刷,刷毛的长度为10~20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螺母装置(1)、上线夹装置(2)、上衬套装置(4)、上绝缘片装置(5)和上螺套装置均设置为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所述上环状件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多个环状件的振动盘(11)、用于容置待穿线的环状件且承载该环状件朝向射频同轴电缆(02)前进的移动机构(12)、用于夹持电缆端部的定位夹爪(13)以及用于为射频同轴电缆(02)的线端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14),所述导向机构(14)包括由外力驱动可开合的两个导向块(141),两个导向块闭合后形成用于为电缆端部导向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包括圆台段(142)和圆柱段(143),在将环状件穿设在电缆上的过程中,所述电缆依次穿设圆台段的大径端、圆台段的小径端、圆柱段以及环状件的中心通孔。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夹爪(13)包括夹爪闭合时长度方向竖向设置的两夹块,两夹块的自由端在顶部靠合形成用于夹持电缆的卡线处(131),两夹块均以其底部为圆心在竖向平面内旋转使得夹块自由端向下旋转而打开所述定位夹爪,两夹块的自由端向上回旋时用于夹紧所述电缆;优选所述定位夹爪(13)夹持在电缆离端部30~85mm处,更优选夹持在电缆离端部45~60mm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段(143)的孔径比待穿过所述导向通孔的电缆或电缆组件的外径大0~0.3mm,优选大0.02~0.2mm,所述圆台段(142)的小径端的直径与圆柱段直径相同,圆台段(142)的大径端的直径比圆柱段直径大3~10mm,优选大4~8mm,所述圆台段的轴向高度为1~10mm,优选1.5~5mm。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实现了射频同轴电缆和连接器装配的全自动生产过程,保证每个装配产品的统一性与整体品质,及保证每个装配产品的可追溯性。该自动生产系统能够取代传统人工繁重的劳动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且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的产量与品质。
2、尤其是本发明在上环状件装置中使用了特殊的导向机构,该设计可以将弯的电缆端部导正,导向块中圆柱段通孔与环状件中的通孔同轴设置,从而使上环状件的成功率达到100%。
3、本发明在理编织装置中先后使用了散编织装置和翻编织装置,使得该繁杂的手工操作变成统一整齐和高效的机械操作。翻编织装置中使用的翻编织刷能高效高质地将部分长度的编织层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径向外侧。
附图说明
图1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连接器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射频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立体示意图,图4b为其俯视示意图。
图5为载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螺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述上螺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述上螺母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导向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定位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散编织装置的前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散编织装置的后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翻编织装置的前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翻编织装置的后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翻编织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翻编织刷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翻编织刷中另外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螺母螺套拧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螺母螺套拧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螺母螺套拧紧装置中开口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螺母螺套拧紧装置中螺套导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后视角度的螺套导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所述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不论是现有技术中人工装配,还是采用本发明的自动生产系统,装配后得到的合格产品的结构一致。
图4为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a中最左端为上载具升降机,在载具上升后人工将射频同轴电缆02固定在载具上,载具随流水线向右经过一个个装配机台,在下料装置中对装配产品下料后空载具由最右端的下载具升降机和从右向左的载具回流线流回到上载具升降机中用于下一个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装配。
从图4b可见,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的每个装置均对应有一个载具承载着电缆在进行装配工作。
本发明中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线的工作过程大概是:人工将待装配的射频同轴电缆02装入载具9中,载具随流水线运动到上螺母装置1,线材两端装入螺母011,同时切除线材的外皮,完成这个动作后,线材依旧在载具上随流水线向前运动到上线夹装置2,将线材两端套上线夹012,完成后线材依旧在载具上随流水线向前分别运动到理编织装置3、切绝缘子装置、上衬套装置4、线芯倒角装置、上绝缘片装置5、上螺套装置、螺母螺套拧紧装置6和检测装置7完成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装配和检测,直到下料完成装配和检测的全过程。
见图4a和图4b,在承载有电缆线的载具到达上螺母装置1之前,还需要先经人工上料,即人工将射频同轴电缆02固定在载具9上。
一、上料机构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同轴电缆02外径为10.13mm,其长度根据规格的不同常见有2m、3m、6m和10m等不同种类。编织屏蔽层022的厚度仅0.1mm,绝缘子023的外径为7.6mm,线芯024的外径为2.47mm。如图5所示,载具9包括底板91、用于卡住射频同轴电缆两端且均将电缆端露出一定长度的固定夹爪92以及用于对射频同轴电缆中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9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爪92夹持电缆两端后,两端均露出95mm长。露出的电缆端稍后需要切外皮021而去除15mm长,线夹的轴向长度为7~8mm,理编织的过程中翻编织而使得编织屏蔽层022覆盖线夹012的长度为6.5~7mm,切绝缘子023时去掉5mm长。所述限位部件93的限位使得电缆的中部在底板91上形成环形线圈,线缆两端在被固定夹爪92夹持后优选呈平行状以便电缆两端同时装配连接器01。在人工上料机构之前,所述热缩管已经通过人工穿设在电缆上。
具体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载具,所述载具用于承载射频同轴电缆(02)经过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中的多个装置使得电缆与射频同轴连接器(01)中的各个组件依次装配,所述载具(9)包括底板(91)、用于卡住射频同轴电缆端部且将电缆端露出一定长度的固定夹爪(92)以及用于对射频同轴电缆中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9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具(9)还包括用于限定射频同轴连接器(01)中螺母(011)位置的螺母卡槽(9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爪(92)和螺母卡槽(94)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使得固定在载具上的电缆的两自由端呈平行露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爪(92)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设置的固定夹块A和固定夹块B两固定夹块,两固定夹块均用于夹设电缆的外圆面。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块A固定设置在底板(91)上,固定夹块B可在固定和活动之间切换状态,即固定夹块B可固定设置在底板(91)上,固定夹块B也可在水平面内沿着与电缆轴线垂直的方向远离固定夹块A而松开所述电缆。
人工上料机构的动作流程依次包括:载具到位感应、顶升气缸将载具顶起、前后气缸将固定夹爪气缸推出至固定夹爪位置、固定夹爪气缸使得固定夹爪92张开、人工上料、踩下脚踏使固定夹爪92闭合,完成上料流程。
二、上螺母装置
本发明中,因所述螺母011、线夹012、衬套013、绝缘片014和螺套015均为环状件,因而所述上螺母装置1、上线夹装置2、上衬套装置4、上绝缘片装置5和上螺套装置均属于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
所述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多个环状件的振动盘(11)、用于固定待穿线的一个环状件且承载该环状件沿与流水线方向即X轴向垂直的方向即Y轴向前进的移动机构(12)、用于夹持电缆端部的定位夹爪(13)以及用于为射频同轴电缆(02)的线端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14),所述导向机构(14)包括由外力驱动可开合的两个导向块(141),两个导向块闭合后形成用于为电缆导向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包括圆台段(142)和圆柱段(143),所述电缆依次穿设圆台段的大径端、圆台段的小径端和圆柱段后露出一截用于将所述环状件穿设其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各环状件的大小以及其相应装置所占的空间大小,上螺母装置1中的振动盘中一般容置三百多个螺母,上线夹装置2中的振动盘中一般容置四百多个线夹,上衬套装置4中的振动盘中一般容置六百多个衬套,上绝缘片装置5中的振动盘中一般容置数千个绝缘片,而上螺套装置中的振动盘中一般容置一百多个螺套,因此上螺套装置中一般会相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振动盘。振动盘用于对各环状件振动排列整齐且将最前面一个环状件振动到移动机构(12)中。所述定位夹爪13夹持电缆的位置比载具上的固定夹爪92夹持的电缆位置更靠近电缆端部,一般来说,在上螺母装置中,所述定位夹爪13夹持电缆的位置为距离电缆端部45~60mm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为上螺母装置,所述上螺母装置还包括打料气缸(16)和隔断气缸(17),所述导向机构(14)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导向块(141)开合的导向气缸(144)。在上螺母装置中,两导向块(141)闭合时其长度方向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两导向块(141)打开时其下端向上旋转而使得两导向块(141)的长度方向转动至同一水平线上。导向气缸驱动两导向块闭合后,为所述电缆导向,螺母穿设在电缆的端部,之后导向气缸驱动两导向块打开至水平位置,使得导向机构不会干涉下一步打料气缸的动作,之后打料气缸将穿设在电缆上的螺母推至更靠近电缆中部的位置。所述隔断气缸用于在一个待穿设的螺母到位后隔断下一个螺母的运动。
在所述上螺母装置中,所述圆柱段(143)的孔径比所述电缆的外径大0.02~0.3mm,优选大0.05~0.2mm,所述圆台段(142)的小径端的直径与圆柱段直径相同,圆台段(142)的大径端的直径比圆柱段直径大3~10mm,优选大4~8mm,所述圆台段的轴向高度为1~10mm,优选2~5mm。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段(143)的孔径为10.23mm,圆台段(142)的大径端的直径为16mm,所述圆台段的轴向高度为3mm,所述圆柱段的轴向高度为10mm。
图6为上螺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51为X轴向平移机构,例如为X轴向导轨,152为Y轴向平移机构,例如为Y轴向导轨。所述移动机构12设置在X轴向平移机构151上,移动机构12和X轴向平移机构151以及导向机构14可整体沿着Y轴向平移机构在Y轴向运动,而所述振动盘11和定位夹爪13的位置并不移动。
图8中显示出移动机构12包括接料槽121和传感器122,隔断片171连接在隔断气缸17的活塞杆端部用于隔断下一个螺母进入所述接料槽121,所述传感器122在感受到有螺母进入接料槽121后及时启动隔断气缸17和隔断片171将下一个螺母隔断。
图10为定位夹爪的结构示意图。且定位夹爪13的卡线处131用于卡设电缆02的端部。从图10可见,定位夹爪13与上螺母装置中导向块141开合的方式相反,气缸驱动卡线处131两侧的两夹块闭合时用于夹紧电缆的一端,气缸驱动两夹块顶部向外和向下旋转打开,例如可打开至水平位置,此时定位夹爪13释放电缆02。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因电缆02为柔性产品,电缆端头部弯曲度不一致,且电缆线材端部外径与环状件的内径之间的间隙很小,因而必须严格对准才能将环状件穿设在电缆上,装置中的定位夹爪只能夹住电缆端部,且夹持的精度不够,不足以导正电缆。而本发明导向机构的设计可以将弯的电缆端部导正,导向块中圆柱段通孔与环状件中的通孔同轴设置,从而使上环状件的成功率达到100%。
动作流程:振动盘开启将环状件(如螺母)送入接料槽内,分料气缸动作阻止下个物料进入,隔断气缸隔断物料,承载有环状件的移动机构12沿X轴向平移机构151退回工作位置(更靠近Y轴向导轨的位置),承载有环状件的移动机构12、X轴向平移机构151以及导向机构14整体沿Y轴向平移机构152平移而将环状件穿入线材(其中导向块和环状件同步朝向电缆运动为电缆导向和将环状件穿设在电缆上),导向气缸张开,打料气缸动作将螺母推到电缆更靠中段的位置,即将螺母推到载具上的螺母卡槽94内,气缸逐个退回接料状态。此时螺母穿到线材上,载具上承载着电缆02和螺母011继续随流水线向前运动到下一工位。
三、开外皮装置
现有技术中是人工手持电缆的两端头先后分别与切割设备对准,切下呈圆柱环状掉落的外皮。而本发明中是固定在载具9上的同一根电缆的两个端头同时由切割设备切下圆柱环状的外皮。本发明中只是用流水线上的载具代替了人工手持电缆的过程,且使用本发明所述载具可以一次性切下电缆两端的外皮,提升了切外皮的效率。
四、上线夹装置
如前面所述,本发明所述上线夹装置2也是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因而其结构与上螺母装置1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所述上线夹装置2中的导向机构14闭合时两个导向块141的长度方向均在水平方向,两个导向块141的自由端在左端靠合形成所述导向通孔,两个导向块均以其右端为圆心在竖向平面内旋转使得两导向块自由端分别向上和向下旋转而打开所述导向机构,两导向块的自由端分别向下和向上回旋时用于形成所述导向通孔为电缆导向。在该导向机构14中,圆台段的大径端直径为13mm,圆柱段的孔径为7.8mm(绝缘子外径是7.6mm)。圆台段高度2mm,圆柱段高度10mm。
本发明中,切掉外皮后的电缆的端头露出编织屏蔽层022,因编织屏蔽层是由很细小的铜丝构成的网状结构,因而在电缆切掉外皮后有一定的散开,即编织屏蔽层022与绝缘子023的贴合不一定紧密,当含导向通孔的导向块沿Y轴向运动使得电缆端头经过圆台段时,圆台段的结构能将编织屏蔽层自动收拢,保证编织屏蔽层顺利穿过所述导向通孔和线夹012,且因电缆线材为柔性产品,来料的方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向机构的设计可以将弯的电缆线材导正,从而使上线夹成功率达到100%。
五、散编织装置
图11和12为散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中的理编织装置(3)包括先后设置的用于将编织屏蔽层(022)从绝缘子(023)上径向脱离的散编织装置(31)和用于将部分长度的编织屏蔽层(022)沿电缆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的翻编织装置(32)。
其中,所述散编织装置(31)包括用于夹紧电缆端部外皮(021)的第一夹紧部件(311)、用于夹设电缆端部外露的编织屏蔽层(022)的散线夹爪(313)、用于控制所述散线夹爪(313)张开和闭合的开闭机构(315),用于散线夹爪(313)夹设在编织屏蔽层(022)上时驱动所述散线夹爪(313)沿电缆周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3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散线夹爪(313)和第一旋转机构(314)沿电缆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前进机构(312)。
具体地,所述第一夹紧部件(311)夹设的电缆端部外皮处离电缆端头的距离为50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部件(311)包括夹紧气缸和夹紧夹爪,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14)为旋转气缸,所述第一前进机构(312)为前进电机。所述开闭机构(315)为开闭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14)使得散线夹爪(313)在周向上呈90°往复旋转。
因电缆的外皮(021)、绝缘子(023)和线芯(024)均被第一夹紧部件(311)夹持而无法在周向旋转,而编织屏蔽层(022)在散线夹爪(313)的夹持和旋转作用下与绝缘子(023)在径向上脱离,便于下一步翻编织的过程。现有技术的手工理编织过程中一般不需散编织,而直接将编织屏蔽层(022)剥离绝缘子(023)后将其沿电缆轴向翻转即可。
具体地,所述散编织的动作流程包括:载具到位顶升顶起;第一夹紧部件(311)夹紧电缆端部外皮处;第一前进机构(312)带动散线夹爪(313)轴向前进到电缆端部,散线夹爪位于编织屏蔽层(022)的径向外侧;开闭机构(315)使得散线夹爪(313)闭合夹紧电缆的编织屏蔽层;第一旋转机构(314)带动散线夹爪(313)在电缆周向上90°循环旋转;开闭机构(315)使得散线夹爪(313)张开放开编织屏蔽层(022);其余部件和机构回原点。此时散编织动作完成,载具继续随流水线向前运动。
六、翻编织装置
图13和14为翻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图17为翻编织刷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翻编织装置(32)包括用于夹紧电缆端部外皮(021)的第二夹紧部件(321)、用于直接接触编织屏蔽层(022)并将其部分长度沿电缆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的两块翻编织刷(322)、用于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闭合或打开的开合机构(325)、用于在翻编织刷(322)与编织屏蔽层(022)脱离时驱动所述翻编织刷(322)沿电缆周向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32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翻编织刷(322)、开合机构(325)和第二旋转机构(323)沿电缆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前进机构(324)。
具体地,所述第二夹紧部件(321)夹设的电缆端部外皮处离电缆端头的距离为50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紧部件(321)包括夹紧气缸和夹紧夹爪,所述第二旋转机构(323)为旋转气缸,所述第二前进机构(324)为前进电机。所述开合机构(325)为开合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机构(323)使得翻编织刷(322)在周向上呈90°往复旋转。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块翻编织刷(322)的刷毛相对设置,且翻编织刷(322)包括含有多个毛孔(322c)的刷毛固定板(322a)和垂直固设在毛孔中的刷毛(322b)。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编织刷(322)为钢丝刷。优选所述钢丝的线径为0.2mm左右。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块翻编织刷(322)由同一个旋转机构控制同步旋转,且翻编织刷在旋转过程中其刷毛固定板的板面一直与电缆的横截面保持垂直。
具体地,所述刷毛固定板的尺寸为37mm×27mm,厚度为5mm,所述刷毛在刷毛固定板上的分布面积为22mm×22mm,刷毛固定板的周边区域未设置毛孔,刷毛的长度为10~20mm,例如为15mm。
在第二前进机构(324)到位后再驱动两翻编织刷(322)向前靠近电缆端部运动的过程中,所述两块翻编织刷(322)夹紧,即两块翻编织刷的刷毛相向靠合,电缆端部轴向扎入钢丝刷毛中大概20mm长,这个长度长于翻编织的长度7~8mm的两倍。翻编织一次后,第二前进机构(324)驱动已经由开合机构(325)控制并打开的两块翻编织刷(322)后退而远离电缆端部。而后第二旋转机构(323)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在电缆周向上旋转90°,并由开合机构(325)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再次闭合,之后第二前进机构(324)驱动闭合的两块翻编织刷(322)朝向电缆端部运动而将编织屏蔽层(022)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经过所述翻编织刷对电缆端部左右刷一次和上下刷一次即可将电缆的编织屏蔽层轴向翻转到位。
新的钢丝刷闭合后的刷毛中无明显的孔洞,但所述钢丝刷加工多根电缆后会在刷毛中形成与电缆尺寸相应的孔洞,因而大概每对钢丝刷在加工完3000根电缆后就需要及时更换。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合机构(325)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闭合或打开时二者的刷毛固定板均平行,只是打开时两块刷毛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两块翻编织刷的刷毛之间不接触。具体在图15中,在上的钢丝刷上行而在下的钢丝刷下行即可将两钢丝刷打开。
具体地,所述翻编织过程的动作流程包括:载具到位顶升顶起;第二夹紧部件(321)夹紧电缆的端部,具体是夹设在端部的外皮上;第二前进机构(324)前进电机前进到(为翻编织做准备的)固定位置;开合机构(325)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闭合;第二前进机构(324)前进与编织屏蔽层(022)接触并在左右方向沿电缆轴向刷一次编织屏蔽层;开合机构(325)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打开且第二前进机构(324)控制其退回而远离电缆端部;第二旋转机构(323)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在电缆周向旋转90°;开合机构(325)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闭合;第二前进机构(324)前进与编织屏蔽层(022)接触并在上下方向沿电缆轴向再刷一次编织屏蔽层;开合机构(325)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打开且第二前进机构(324)控制其轴向退回而远离电缆端部;如此循环上下和左右各一次共翻刷两次即可有效翻起编织层。此时翻编织动作完成,载具继续随流水线向前运动。
七、切绝缘层023和上衬套013
本发明中切绝缘层023与现有技术中手工将电缆端头送至切割机下切割去除绝缘子023的方式并无多大区别。切绝缘层的目的是将线芯024露出。
本发明中上衬套装置与前面的上螺母装置和上线夹装置同为上环状件装置,因而其装置结构与这两个装置大同小异。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是先上衬套013,再沿着衬套端部切一定长度的绝缘层,而本发明中优选改为使用机器先固定切除一定长度的绝缘层,再上衬套。本发明中可以由机器自动准确地切掉一定长度的绝缘层,而不再需要参考衬套来定量切除绝缘层。当然,本发明中依然可以先上衬套再切绝缘子,这也不会影响本发明的实施。
八、线芯024倒角装置
本发明中线芯024倒角与现有技术中手工将线芯端头送至倒角机下加工的方式并无多大区别。线芯024倒角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将绝缘片014和螺套015安装在线芯024上,线芯倒角后其端部形成圆台结构。
九、上绝缘片装置
本发明中上绝缘片装置与前面的上螺母装置和上线夹装置同为上环状件装置,因而其装置结构与这两个装置大同小异。
十、上螺套装置
本发明中上螺套装置与前面的上螺母装置和上线夹装置同为上环状件装置,因而其装置结构与这两个装置大同小异。
十一、螺母螺套拧紧装置
图18~图22为本发明中螺母螺套拧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所述螺母螺套拧紧装置(6)包括在螺套被固定前用于夹住电缆端部外皮的粗定位夹爪(61)、使得螺套(015)定位和在拧紧过程中保持螺套固定不动的螺套导向定位机构(62)、用于将螺母(011)从电缆靠中部的位置推动到电缆端部的推螺母机构(63)、用于带动螺母旋转和轴向前进使得其拧紧在固定不动的螺套上的拧紧机构(64)、用于拧紧机构(64)升降的顶起机构(65)、作用在拧紧机构(64)上使得螺母旋转的拧紧电机(66)以及作用在拧紧机构(64)上使得螺母轴向前进的前后电机(67)。
具体地,所述粗定位夹爪(61)夹住离电缆端头50mm的位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拧紧机构(64)中包含内腔尺寸与螺母(011)匹配的开口套筒(641),拧紧时所述螺母(011)固定设置在开口套筒(641)内,所述开口套筒(641)可以在拧紧电机(66)的带动下旋转和可以在前后电机(67)的带动下沿电缆轴向前行。
因螺母(011)与开口套筒(641)之间需保持静止,而在螺套(015)固定的情况下,螺母除了需要旋转,还需要朝向螺套作轴向运动,因此由前后电机(67)带动开口套筒(641)与螺母(011)一起朝螺套行进。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套筒包括轴向通孔和径向开口,所述开口套筒(641)的开口朝上,在顶起机构(65)将开口套筒(641)顶起时电缆线从开口处落入开口套筒(641)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套筒的径向外周设置有旋转齿,且开口套筒与拧紧电机(66)通过一个或多个齿轮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套导向定位机构(62)包括螺套导向块(621)、导向块推动气缸(622)、螺套夹紧气缸(623)和用于保持由推螺母机构(63)推至电缆端部的螺母与已经被定位夹紧的螺套同轴设置的螺母定位气缸(624)。
本发明所述螺母螺套拧紧装置(6)的动作流程包括:载具到位顶升顶起;粗定位夹爪(61)动作夹住电缆;螺套导向定位机构(62)前进精定位螺套(螺套进入V型导向块),其中包括使用螺套导向块(621)和导向块推动气缸(622);螺套夹紧气缸(623)动作夹紧螺套;粗定位夹爪(61)松开电缆;推螺母机构(63)完成推螺母过程,具体包括推螺母机构的上下气缸下降,推螺母机构的Y型块卡住螺母,推螺母机构的前后气缸动作将螺母推到螺套位置,推螺母机构的上下气缸上升。之后顶起机构(65)将拧紧机构(64)顶起;拧紧电机(66)旋转和前后电机(67)运动,二者同时起作用将螺母拧在螺套上;拧紧机构(64)在前后电机(67)的带动下退回原点(即开口套筒回原点,保证缺口朝上);拧紧机构(64)在顶起机构(6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螺套导向定位机构(62)退回原点;其余回原点。此时螺母螺套拧紧动作完成,载具继续随流水线向前运动。
具体过程中粗定位夹爪(61)松开电缆时,已经由螺套夹紧气缸(623)夹紧螺套因而间接固定电缆端部,粗定位夹爪(61)松开是为了后续由推螺母机构(63)顺利推动螺母至电缆的端部,以免推螺母时被粗定位夹爪(61)干涉。具体过程中,先把螺套定位和固定,再通过螺母定位气缸(624)使得软质电缆线上套设的螺母与螺套同轴设置。
现有技术中拧紧螺母螺套具体是将螺套卡设在一个夹具上,再使用开口扳手人力拧动螺母而将二者拧紧,拧动时另一只手握住电缆靠中段的位置。
十二、检测装置
本发明中除了装配好的电缆是在夹具上自动送检之外,其它内容与现有技术中相同。
具体动作流程包括:载具到位顶升;定位夹爪夹紧;前后气缸前进使测试接头插入线材装配的接头上;测试仪器测试;测试完后定位夹爪张开;回原点。此时测试动作完成,载具继续随流水线向前运动。
十三、下料装置
图23为本发明所述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8)包括提线模组和用于提线模组沿与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系统的流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整体移动的Y轴移动平台(85),所述提线模组包括用于将载具上的固定夹爪(92)松开而释放电缆的推载具夹爪气缸(82)、用于控制推载具夹爪气缸(82)上下运动的推杆提升机构(81)、用于夹取已经被载具释放的电缆的夹线机构(84)以及用于夹线机构(84)上下运动的线夹提升机构(83)。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提升机构(81)为推杆提升气缸,所述夹线机构(84)包括夹线气缸,所述线夹提升机构(83)为线夹提升气缸。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同一个载具和同一根电缆对应设置有两个线夹提升机构(83)和四个夹线机构(84)。
本发明所述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下料装置的动作流程包括:载具到位顶升顶起;Y轴移动平台将提线模组移动到载具上方;推杆提升机构(81)下降将推载具夹爪气缸(82)移动到载具的固定夹爪(92)处;推载具夹爪气缸(82)将固定夹爪(92)打开释放电缆;线夹提升机构(83)下降将四个夹线机构(84)移动到电缆处;四个夹线机构(84)抓取已经装配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产品;线夹提升机构(83)上升将产品提起;推载具夹爪气缸(82)合拢;推杆提升机构(81)带动推载具夹爪气缸(82)上升;四个夹线机构(84)夹住产品随Y轴移动平台将产品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释放电缆组件。此时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完成所有动作,空的载具继续随流水线向前运动到载具升降机工位,随升降机回流到初始位置(上料装置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所述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01)和射频同轴电缆(02),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01)包括螺母(011)、线夹(012)、衬套(013)、绝缘片(014)和螺套(015),所述射频同轴电缆(02)包括由外而内的外皮(021)、编织屏蔽层(022)、绝缘子(023)和线芯(024),所述自动生产系统包括用于承载有射频同轴电缆的载具(9)依次经过的上螺母装置(1)、开外皮装置、上线夹装置(2)、理编织装置(3)、切绝缘子装置、上衬套装置(4)、线芯倒角装置、上绝缘片装置(5)、上螺套装置、螺母螺套拧紧装置(6)、检测装置(7)和下料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包括测波损装置、耐压测试装置和测绝缘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编织装置(3)包括先后设置的用于将编织屏蔽层(022)从绝缘子(023)上径向脱离的散编织装置(31)和用于将部分长度的编织屏蔽层(022)沿电缆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的翻编织装置(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编织装置(31)包括用于夹紧电缆端部外皮(021)的第一夹紧部件(311)、用于夹设电缆端部外露的编织屏蔽层(022)的散线夹爪(313)、用于控制所述散线夹爪(313)张开和闭合的开闭机构(315),用于散线夹爪(313)夹设在编织屏蔽层(022)上时驱动所述散线夹爪(313)沿电缆周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3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散线夹爪(313)和第一旋转机构(314)沿电缆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前进机构(3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编织装置(32)包括用于夹紧电缆端部外皮(021)的第二夹紧部件(321)、用于直接接触编织屏蔽层(022)并将其部分长度沿电缆轴向翻转而覆盖在线夹(012)径向外侧的两块翻编织刷(322)、用于控制两块翻编织刷(322)闭合或打开的开合机构(325)、用于在翻编织刷(322)与编织屏蔽层(022)脱离时驱动所述翻编织刷(322)沿电缆周向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32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翻编织刷(322)、开合机构(325)和第二旋转机构(323)沿电缆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前进机构(3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翻编织刷(322)的刷毛相对设置,且翻编织刷(322)包括含有多个毛孔(322c)的刷毛固定板(322a)和固设在毛孔中的刷毛(322b),优选所述刷毛垂直固设在毛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编织刷(322)为钢丝线径在0.1~0.4mm的钢丝刷,刷毛的长度为10~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母装置(1)、上线夹装置(2)、上衬套装置(4)、上绝缘片装置(5)和上螺套装置均设置为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所述上环状件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多个环状件的振动盘(11)、用于容置待穿线的环状件且承载该环状件朝向射频同轴电缆(02)前进的移动机构(12)、用于夹持电缆端部的定位夹爪(13)以及用于为射频同轴电缆(02)的线端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14),所述导向机构(14)包括由外力驱动可开合的两个导向块(141),两个导向块闭合后形成用于为电缆端部导向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包括圆台段(142)和圆柱段(143),在将环状件穿设在电缆上的过程中,所述电缆依次穿设圆台段的大径端、圆台段的小径端、圆柱段以及环状件的中心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爪(13)包括夹爪闭合时长度方向竖向设置的两夹块,两夹块的自由端在顶部靠合形成用于夹持电缆的卡线处(131),两夹块均以其底部为圆心在竖向平面内旋转使得夹块自由端向下旋转而打开所述定位夹爪,两夹块的自由端向上回旋时用于夹紧所述电缆;优选所述定位夹爪(13)夹持在电缆离端部30~85mm处,更优选夹持在电缆离端部45~60mm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143)的孔径比待穿过所述导向通孔的电缆或电缆组件的外径大0~0.3mm,优选大0.02~0.2mm,所述圆台段(142)的小径端的直径与圆柱段直径相同,圆台段(142)的大径端的直径比圆柱段直径大3~10mm,优选大4~8mm,所述圆台段的轴向高度为1~10mm,优选1.5~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01499.XA CN107425389A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01499.XA CN107425389A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25389A true CN107425389A (zh) | 2017-12-01 |
Family
ID=60432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01499.XA Pending CN107425389A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2538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90227A (zh) * | 2018-08-21 | 2019-02-01 | 苏州中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检测及组装系统 |
CN110600965A (zh) * | 2019-08-20 | 2019-12-20 | 宁波市鄞州特尔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连接器组装夹具 |
CN110867782A (zh) * | 2019-10-30 | 2020-03-06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 一种电力导线设备线夹安装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84548A (ja) * | 1998-12-11 | 2000-06-30 |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 同軸線端末の外部導体の反転方法とその装置 |
JP2001357960A (ja) * | 2000-06-12 | 2001-12-26 | Yazaki Corp | シールド電線加工装置及びシールド電線加工方法 |
US20040031144A1 (en) * | 2002-08-14 | 2004-02-19 | Michael Holland | Coaxial cable braid everting tool |
CN101308974A (zh) * | 2008-07-02 | 2008-11-19 | 三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射频同轴直式软电缆夹持式组装结构 |
JP2010011599A (ja) * | 2008-06-25 | 2010-01-14 | Nagano Jeco Co Ltd | 同軸ケーブル編組線反転方法、同軸ケーブル編組線反転装置 |
US20140000102A1 (en) * | 2012-06-29 | 2014-01-02 | Yazaki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cable |
EP2814123A1 (en) * | 2013-06-13 | 2014-12-17 | Mecal S.r.l.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coaxial cables |
CN104682168A (zh) * | 2015-02-18 | 2015-06-03 | 刘光辉 | 基于屏蔽电缆的金属编织处理装置及自动处理机 |
CN204992223U (zh) * | 2015-10-16 | 2016-01-20 | 嘉兴金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柔性自动化组装设备 |
CN207234123U (zh) * | 2017-09-07 | 2018-04-13 | 长沙金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
2017
- 2017-09-07 CN CN201710801499.XA patent/CN1074253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84548A (ja) * | 1998-12-11 | 2000-06-30 |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 同軸線端末の外部導体の反転方法とその装置 |
JP2001357960A (ja) * | 2000-06-12 | 2001-12-26 | Yazaki Corp | シールド電線加工装置及びシールド電線加工方法 |
US20040031144A1 (en) * | 2002-08-14 | 2004-02-19 | Michael Holland | Coaxial cable braid everting tool |
JP2010011599A (ja) * | 2008-06-25 | 2010-01-14 | Nagano Jeco Co Ltd | 同軸ケーブル編組線反転方法、同軸ケーブル編組線反転装置 |
CN101308974A (zh) * | 2008-07-02 | 2008-11-19 | 三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射频同轴直式软电缆夹持式组装结构 |
US20140000102A1 (en) * | 2012-06-29 | 2014-01-02 | Yazaki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cable |
EP2814123A1 (en) * | 2013-06-13 | 2014-12-17 | Mecal S.r.l.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coaxial cables |
CN104682168A (zh) * | 2015-02-18 | 2015-06-03 | 刘光辉 | 基于屏蔽电缆的金属编织处理装置及自动处理机 |
CN204992223U (zh) * | 2015-10-16 | 2016-01-20 | 嘉兴金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柔性自动化组装设备 |
CN207234123U (zh) * | 2017-09-07 | 2018-04-13 | 长沙金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90227A (zh) * | 2018-08-21 | 2019-02-01 | 苏州中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检测及组装系统 |
CN109290227B (zh) * | 2018-08-21 | 2020-09-04 | 苏州中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检测及组装系统 |
CN110600965A (zh) * | 2019-08-20 | 2019-12-20 | 宁波市鄞州特尔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连接器组装夹具 |
CN110600965B (zh) * | 2019-08-20 | 2020-10-23 | 上海侨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连接器组装夹具 |
CN110867782A (zh) * | 2019-10-30 | 2020-03-06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 一种电力导线设备线夹安装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234121U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载具 | |
CN107425389A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
CN104985365B (zh) | Led双排线自动焊接机 | |
CN108788712A (zh) | 一种用于端盖自动装密封圈的设备 | |
CN208895543U (zh) | 一种用于端盖自动装密封圈的设备 | |
CN207234124U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螺母螺套拧紧装置 | |
EP0035952B1 (fr) | Dispositif changeur automatique d'outils, adaptable sur machines-outils à broche verticale ou horizontale, et les moyens automatiques de préhension et de positionnement desdits outils dans les broches des machines-outils | |
CN105773143A (zh) | 灯头组装设备 | |
CN108637683B (zh) | 一种方便齿轮套接的机械轴全自动组装机 | |
CN204843449U (zh) | 一种叉形预绝缘端头用自动装配设备 | |
JP2014179274A (ja) | 電線端処理装置 | |
WO2006020324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probe tip replacement inside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microscope | |
CN109046876A (zh) | 一种点胶组装后的汽车油封摩擦环铆接机构 | |
CN109163900B (zh) | 一种单向阀流量压力测试设备 | |
CN110216446A (zh) | 一种卡簧轴承的平稳压装机 | |
CN207234123U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自动生产系统 | |
CN107154568B (zh) | 自动装胶圈机 | |
CN209850322U (zh) | 一种全自动插头组装机构 | |
CN107363538A (zh) | 一种emt定位螺钉型管接件系列自动装配机 | |
CN207233462U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下料装置 | |
CN102152111A (zh) | 用于接线盒8道工序装配的设备及装配方法 | |
CN107611745A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理编织装置 | |
CN207459382U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配用理编织装置 | |
CN207234122U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 | |
CN107453181A (zh) |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