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6026B -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16026B
CN107416026B CN201610351662.2A CN201610351662A CN107416026B CN 107416026 B CN107416026 B CN 107416026B CN 201610351662 A CN201610351662 A CN 201610351662A CN 107416026 B CN107416026 B CN 107416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rear girder
cross beam
right rea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16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16026A (zh
Inventor
苏振
唐春柳
黄宗斌
曾庆伟
周鸿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516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16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16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6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16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6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9Means for mounting load bear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包括横梁、后端梁和平行设置的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之间,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中间位置,所述后端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后端,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延长设计,半包围电池。这样,动力电池2/3的安装点位于后车架上,后车架起到动力电池的主要力承载作用,通过这种设计给予电池提供组合够的安装空间及避荡空间,保证车身受后端碰撞后,电池免受后端碰撞的冲击,提高了受低速后撞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后车架通常有两根大梁和若干横梁、一根后端梁构成,前面的空间用于安装电池或油箱,后面的空间为缓冲吸能区域,左门槛内板后加强板与大梁点焊连接,横梁焊于大梁侧面,搭接处大梁与横梁均为单层结构,这种结构车架结构强度不足,按法规后碰测试,后大梁易出现较大折弯,且碰撞后,后端没有足够空间布置电池;车架碰撞压缩量较大,后悬安装支座会顶到电池包,存在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通过将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延长设计,半包围电池,这种设计给予电池提供组合够的安装空间及避荡空间,保证车身受后端碰撞后,电池免受后端碰撞的冲击,提高了受低速后撞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包括横梁、后端梁和平行设置的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之间,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中间位置,所述后端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后端,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长度大于电池的宽度。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与所述横梁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
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前端向外侧弯曲,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的前端宽度大于后端宽度。
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中部与两端的高度比为5:2。
所述横梁的端部为Y形叉口。
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横梁中部的开口比例为3:2。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包括横梁、后端梁和平行设置的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之间,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中间位置,所述后端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后端,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长度大于电池的宽度。这样,由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长度大于电池的宽度,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与横梁所形成的电池安装区域大于电池安装的底面积,使得电池能够完全安装在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与横梁所形成的电池安装区域内,并且在电池安装时,动力电池2/3的安装点位于后车架上,后车架起到动力电池的主要力承载作用,通过这种设计给予电池提供组合够的安装空间及避荡空间,保证车身受后端碰撞后,电池免受后端碰撞的冲击,提高了受低速后撞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的右后大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的右后大梁双层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的横梁双层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左后大梁;2:右后大梁;3:横梁;4:后端梁;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包括横梁3、后端梁4和平行设置的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所述横梁3设置于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之间,所述横梁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中间位置,所述后端梁4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后端,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延长设计,半包围电池。这样,由于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长度大于电池的宽度,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横梁3所形成的电池安装区域大于电池安装的底面积,使得电池能够完全安装在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横梁3所形成的电池安装区域内,并且在电池安装时,动力电池2/3的安装点位于后车架上,后车架起到动力电池的主要力承载作用,通过这种设计给予电池提供组合够的安装空间及避荡空间,保证车身受后端碰撞后,电池免受后端碰撞的冲击,提高了受低速后撞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所述横梁3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5。这样,在连接位置由于是非一体结构,其结构强度相对较差,很容易发生变形等现象,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在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所述横梁3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5,通过增设加强板5,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所述横梁3连接处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不但提升了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所述横梁3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提高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所述横梁3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而且通过增设加强板5,使得电池在加强板5的安装位置与其他安装位置处于同一水平平面上,从而简化电池的安装,安装也更加精准,节省劳动力,安装精度可以得到保证,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但提高了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与所述横梁3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也方便电池的安装,提升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前端向外侧弯曲,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的前端宽度大于后端宽度。这样,当车辆受到撞击时,所受到的力由左/右后大梁2的后端向前端传递,在现有技术中,其左后大梁1和所右后大梁2为直线形状,在受到撞击时,所受到的撞击力从左后大梁1和所右后大梁2的后端直接传递至前端,没有任何结构对所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分散处理,所以电池安装区域需要承受所有的撞击力,很容发生变形,破坏电池安装区域的结构,进而破坏电池,导致整车瘫痪,无法运行;而本发明的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结构为前端向外侧弯曲,当受到撞击力时,所受到的撞击力从后端传递至前端,需要经过弯曲部分,此时所受到的撞击力则需要改变方向,一部分力向内侧,另一部分则向前端传递,这时,电池安装区域只需要承受向前端传递的部分力,向前端传递的部分力已是经过弯曲部分进行分散处理的,所以在低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不足以破坏电池的安装区域,进而保护电池不受到破坏,在发生事故后车辆仍可以运行;相对于现有技术: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结构稳定性更加优秀,更有效的保护电池。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后大梁1和所述右后大梁2中部与两端的高度比为5:2。这样,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中部与两端的高度比为5:2,可以推断出,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中部的中部横截面积远大于两端的横截面积,现有技术中,当受到撞击力时,因为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中间位置所受到的应力最大,最容易发生变形的位置就是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中部位置,当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中间位置发生变形时,会破会电池安装点的结构,从而破坏电池,本发明中提到的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由于中间的横截面积大于两端的横截面积,所受到的应力很好的得到分散,其中间部分的局部强度也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保证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横梁3的端部为Y形叉口。这样,横梁3的端部也就形成喇叭状,这种结构其横梁3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横梁3中部的横截面积,横梁3的端部与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固定连接,通过增大横梁3端部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加了横梁3与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焊接面积,可以有效保证横梁3与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焊接的局部强度;并且,当在低速碰撞,撞击车体的侧部时,由于横梁3的端部由内向外延伸,受力时,就会很好的分散横梁3部分所受到的应力,使横梁3受到的应力减少,不破坏横梁3处的结构,提升横梁3位置的结构稳定性。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梁3的端部与横梁3中部的开口比例为3:2。这样,根据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高度确定横梁3的端部与横梁3中部的开口比例,当比值大于3:2时,横梁3的端部开口的高度很容易大于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高度,此时,若要焊接横梁3与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提升了工作难度,使得工作效率低,当比值小于3:2时,其横梁3的焊接面积就会减少,焊接强度就会降低,而且当比值小于3:2时,横梁3的端部的横截面积相对减少,此时,横梁3从向外延伸的起始位置至横梁3端部所形成的椎台的表面积就会对应减少,受到撞击力时,应力相对比较集中,不利于应力的分散,所以当比值为3:2时是本发明的最佳选择,不但提升了横梁3与左后大梁1和右后大梁2的局部强度,也最有益于结构应力的分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后端梁和平行设置的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之间,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中间位置,所述后端梁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后端,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长度大于电池的宽度;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与所述横梁所形成的电池安装区域大于所述电池安装的底面积;
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前端向外侧弯曲,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的前端宽度大于后端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与所述横梁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大梁和所述右后大梁中部与两端的高度比为5: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部为Y形叉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横梁中部的开口比例为3:2。
CN201610351662.2A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Active CN107416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1662.2A CN107416026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1662.2A CN107416026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6026A CN107416026A (zh) 2017-12-01
CN107416026B true CN107416026B (zh) 2024-02-13

Family

ID=60422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1662.2A Active CN107416026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160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7134Y (zh) * 2008-11-28 2009-1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地板结构
CN201446978U (zh) * 2009-06-30 2010-05-05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公交客车的车架大梁
CN102729791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的电池安装结构
CN203957819U (zh) * 2014-07-23 2014-11-2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安装梁结构
CN204548234U (zh) * 2015-02-28 2015-08-12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
CN205906045U (zh) * 2016-05-24 2017-01-25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7134Y (zh) * 2008-11-28 2009-1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地板结构
CN201446978U (zh) * 2009-06-30 2010-05-05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公交客车的车架大梁
CN102729791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的电池安装结构
CN203957819U (zh) * 2014-07-23 2014-11-2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安装梁结构
CN204548234U (zh) * 2015-02-28 2015-08-12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
CN205906045U (zh) * 2016-05-24 2017-01-25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6026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0122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
CN110171376B (zh) 前机舱碰撞吸能结构
CN114261268A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CN205010322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CN102390432A (zh)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总成
CN21173155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01415652Y (zh) 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
CN107416026B (zh)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CN204978885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CN202727963U (zh) 汽车水箱框架
CN212529813U (zh) 一种异种材料结合的前副车架结构
CN214929530U (zh) 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
CN202863565U (zh) 风挡玻璃下横梁结构
CN2146477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横梁结构
CN101712305A (zh) 汽车吸能盒
CN202966432U (zh) 用于汽车前纵梁的加强结构
CN210793364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横梁
CN212667513U (zh) 一种地板横梁和车内地板组件
CN210941363U (zh) 一种电池包后防护结构
CN203186260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
CN111746651A (zh) 一种异种材料结合的前副车架结构
CN202966433U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结构
CN205906045U (zh) 一种电动车后车架组件
CN102963425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纵梁的加强结构
CN107415887B (zh) 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