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8746B - 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8746B
CN107408746B CN201680014274.3A CN201680014274A CN107408746B CN 107408746 B CN107408746 B CN 107408746B CN 201680014274 A CN201680014274 A CN 201680014274A CN 107408746 B CN107408746 B CN 107408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rtion
connector
yoke
waveguides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4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8746A (zh
Inventor
松本功
茂木孝之
川崎研一
槙田哲也
青野达人
繁田悠
野中慎太郎
武田崇宏
冈田安弘
山岸弘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8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8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2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invariable factor of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04Fixed joints
    • H01P1/042Hollow waveguide j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04Fixed j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6Dielectric waveguides, i.e. without a longitudinal conductor
    • H01P3/165Non-radiating dielectric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2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invariable factor of coupling
    • H01P5/022Transitions between lines of the same kind and shape, but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 H01P5/026Transitions between lines of the same kind and shape, but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between coaxi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2Hollow waveguid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该连接器装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第二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所述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以与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而且,该通信系统具有两个通信装置和用于在所述两个通信装置之间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器装置,并且将具有上述配置的连接器装置用作所述连接器装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和一种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用于在两个电子装置(通信装置)之间发送信号的通信系统中,通过连接器装置建立电气连接(例如,参考PTL 1)。这种类型的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两个电子装置,即移动终端和称为支架的独立扩展装置。注意,这种类型的通信系统不限于这种通信系统。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
JP 2014-3653 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PTL1中描述的通信系统采用使用波导连接到高速传输路径的方法。从强度提高的观点来看,该方法用于提供防止电击穿的保护是有效的。然而,由于连接器装置包括插头和插座,并且具有用于建立电气连接的所谓的插头型配置,所以连接或断开连接器装置可能导致物理击穿。即,连接器装置容易受到物理击穿。
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抵抗物理击穿并且对电击穿显示增大的阻力的连接器装置、以及一种通过连接器装置在两个电子装置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的通信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第一连接器部分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第二连接器部分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与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通信系统包括两个通信装置和连接器装置。连接器装置在所述两个通信装置之间传输高频信号,并且包括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第一连接器部分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第二连接器部分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与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
上述连接器装置或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通过磁轭的吸引力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因此,所采用的耦合部分不包括容易受到物理击穿的任何插入/移除部分,即,物理强度弱。此外,采用由磁体和磁轭形成的耦合结构。因此,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可以容易地将第二连接器部分安装到第一连接器部分上并从第一连接器部分移除(与其连接和从其断开),并且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彼此适当地耦合。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不仅提供对电击穿的更大阻力,而且还提供对物理击穿的更大阻力,因为所采用的耦合部分不包括容易受到物理击穿的任何插入/移除部分,并且磁体的吸引力适当地实现耦合。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优点,并且可以提供本说明书中稍后描述的任何其他优点。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优点仅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公开不限于这些优点,并且可以提供额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的局部剖视图的平面图;
图2A是示出发射机部分的示例性详细配置的方框图,图2B是示出接收机部分的示例性详细配置的方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3C是沿图3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4C是沿图4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磁场线如何集中在要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第二连接器部分的耦合部分的示图,图5B是示出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工作示例的在连接器装置内解耦(分离)的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三工作示例的在连接器装置内分离的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8B是沿图8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8C是沿图8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9A是示出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9B是沿图9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9C是沿图9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10A是示出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10B是沿图线10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10C是沿图10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11B是沿图11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11C是沿图11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12A是示出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12B是沿图12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的俯视图,图13B是沿图13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七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八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九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7A是示出环形槽与水平长方形形状的波导之间关系的示图,图17B是示出环形槽和垂直长方形形状的波导之间关系的示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十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十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十二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例(以下称为“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结合实施例提及的各种数值和材料仅仅是示例。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重复描述。将按照以下顺序给出说明。
1、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的总体描述
2、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通信系统
2-1、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
2-2、发射机部分和接收机部分的详细配置
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
3-1、第一工作示例(仅在外围设备中包括磁体的示例)
3-2、第二工作示例(第一工作示例的修改)
3-3、第三工作示例(第一工作示例的另一修改)
3-4、第四工作示例(第一工作示例的另一修改)
3-5、第五工作示例(在电子装置和外围设备中包括磁体的示例)
3-6、第六工作示例(整体包含电源连接器)
3-7、第七工作示例(第六工作示例的修改)
3-8、第八工作示例(第七工作示例的修改)
3-9、第九工作示例(包括扼流结构以抑制不需要的辐射的示例)
3-10、第十工作示例(磁体和磁轭的位置改变以增加吸引力的示例)
3-11、第十一工作示例(第十工作示例的修改)
3-12、第十二工作示例(用于允许反向插入的示例性结构)
4、修改
<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的总体描述>
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包括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屏蔽元件。屏蔽元件设置在磁轭和磁体之间并且从磁轭和磁体的端面突出。第一连接器部分的波导可以用由磁体形成的屏蔽材料覆盖。
在包括上述优选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第一连接器部分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磁体的外围被磁轭的一部分覆盖。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第一连接器部分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磁轭的外围被磁体覆盖,并且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屏蔽元件设置在磁轭和磁铁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屏蔽元件可能不会从磁轭和磁体的端面突出。
在包括上述优选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包括在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或者,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屏蔽材料和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可以被配置为兼作在第一连接器部分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
此外,在包括上述优选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磁轭具有通过在所述波导周围形成环形槽而构成的扼流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扼流结构中的凹槽的深度优选地设置为高频信号的波长的1/4。
在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第一连接器部分可以包括两个波导、两个磁轭、中间磁轭和耦合磁轭。两个磁轭覆盖两个相应的波导。中间磁轭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轭之间。耦合磁轭将所述两个磁轭磁耦合到中间磁轭。此外,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包括两个波导、两个磁轭和吸引部分。两个波导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两个波导。两个磁轭覆盖两个相应的波导。吸引部分在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中间磁轭上施加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吸引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两个磁轭之间的磁体和用于将两个磁轭中的每一个磁耦合到磁体的磁轭,或者包括磁轭。
或者,在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第一连接器部分可以包括三个波导、用于覆盖所述三个相应波导的三个磁轭、以及用于磁耦合所述三个磁轭的耦合磁轭,将所述三个波导的中间波导用于接收或传输目的,并且将在任一端的波导用于传输或接收目的。此外,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三个波导的三个波导、用于覆盖所述三个相应波导的三个磁轭以及设置在所述三个磁轭之间的两个磁体。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将中间波导用于接收目的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将所述三个波导中的中间波导用于传输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波导用于接收目的。同时,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将中间波导用于传输目的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可以将所述三个波导中的中间波导用于接收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波导用于传输目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任一端的剩余波导优选地具有端接结构。所述端接结构被形成为阻挡所述波导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耦合的另一端相反设置的端部。
此外,在包括上述优选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中,可以将毫米波段信号用作高频信号。当通过将毫米波段信号用作高频信号建立通信时,即,当建立毫米波通信时,获得以下优点。
a)由于毫米波通信允许使用宽的通信带宽,因此可以容易地实现高数据速率。
b)由于用于传输的频率可以与用于不同基带信号处理的频率分离,所以在毫米波和基带信号之间不可能出现频率干扰。
c)由于毫米波段使用短波长,所以耦合结构和波导结构可能由于取决于波长而减小尺寸。此外,由于显著的距离衰减和低衍射,所以可以容易地实现电磁屏蔽。
d)在通用无线通信中,为了防止干扰以及其他问题,对载波稳定性施加了严格的限制。通过使用例如高度稳定的外部频率参考部件、乘法电路和锁相环电路(PLL)来提供这种高度稳定的载波。这导致电路规模增加。同时,毫米波通信防止毫米波容易泄漏到外面,从而允许将不太稳定的载波用于传输目的。这将防止电路规模增加。
<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公开的技术的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的包括局部剖视图的平面图。根据本申请示例的通信系统10使用高速传输路径在两个电子装置(以下称为“通信装置”)之间或更具体地在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之间传输(传送)信号。
第一通信装置20包括发射机部分22和波导23。发射机部分22和波导23设置在外壳21内。同样,第二通信装置30包括接收机部分32和波导33。接收机部分32和波导33设置在外壳31内。用于第一通信装置20的外壳21和用于第二通信装置30的外壳31例如是矩形形状,并且由电介质构成,例如,介电常数约为3和厚度约为0.2mm的树脂。即,第一通信装置20的外壳21和第二通信装置30的外壳31是树脂外壳。
包括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的通信系统10通过使用诸如毫米波段信号的高频信号来通过连接器装置40在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之间建立通信。即,连接器装置40在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之间建立电气连接。连接器装置40包括用于第一通信装置20的第一连接器部分24和用于第二通信装置3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34。
在第一通信装置20中,波导23设置在发射机部分22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接器部分24之间。波导23形成用于传送从发射机部分22发送的毫米波段信号的传输路径。同样,在第二通信装置30中,波导33设置在接收机部分32的输入端和第二连接器部分34之间。波导33形成用于传送待接收的毫米波段信号的传输路径。
通常,可以列举中空波导或介质波导作为波导。中空波导或介质波导可以用作第一通信装置20的波导23和第二通信装置30的波导33。然而,在此处,假定使用中空波导,特别是具有长方形横截面的矩形波导。在矩形波导的横截面的长边和短边之间的比例优选为2:1。2:1的矩形波导的优点在于,防止发生更高的模式并且实现高的传输效率。然而,波导23和33不限于具有长方形横截面的波导。也可以使用具有正方形或圆形横截面的波导23和33。
在第一通信装置20中,发射机部分22执行将传输目标信号转换为毫米波段信号并将所得到的毫米波段信号输出到波导23的过程。波导23接收从发射机部分22输出的毫米波段信号,并通过连接器装置40将毫米波段信号传送到第二通信装置30。在第二通信装置30中,接收机部分32执行接收通过连接器装置40和波导33从第一通信装置20传送的毫米波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毫米波段信号恢复到原始传输目标信号的过程。
发射机部分和接收机部分的详细配置
现在将描述发射机部分22和接收机部分32的详细配置。图2A示出了发射机部分22的示例性详细配置,图2B示出了接收机部分32的示例性详细配置。
发射机部分22例如包括处理传输目标信号以生成毫米波段信号的信号生成部分221。信号生成部分221是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传输目标信号转换为毫米波段信号并且由例如幅移键控(ASK)调制电路构成。更具体地,信号生成部分221通过使用乘法器223将从振荡器222给出的毫米波段信号乘以传输目标信号,以生成毫米波段ASK调制波,然后,通过缓冲器224输出生成的毫米波段ASK调制波。
连接器装置25设置在发射器部分22和波导23之间。连接器装置25例如通过电容耦合、电磁感应耦合、电磁场耦合或谐振器耦合将发射器部分22耦合到波导23。波导23设置在连接器装置25和第一连接器部分24之间。
接收机部分32包括信号恢复部分321,其通过处理通过波导33给出的毫米波段信号来恢复原始传输目标信号。信号恢复部分321是信号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毫米波段信号转换成原始传输目标信号并由平方律检测器电路组成。更具体地,信号恢复部分321通过使用乘法器323对通过缓冲器322给出的毫米波段信号(ASK调制波)进行平方,以将毫米波段信号转换为原始发射目标信号,然后,通过缓冲器324输出所得到的原始传输目标信号。
连接器装置35设置在波导33和接收机部分32之间。连接器装置35例如通过电容耦合、电磁感应耦合、电磁场耦合或谐振器耦合将波导33耦合到接收机部分32。波导33设置在第二连接器部分34和连接器装置35之间。
如前所述,根据本应用示例的通信系统10通过将毫米波段信号用作高频信号通过连接器装置40在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之间建立毫米波通信。这种通信系统10的一个示例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第一通信装置20由诸如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话或其他移动终端等电子装置形成,并且第二通信装置30由用于电子装置的外围设备形成,例如,称为支架的独立扩展设备。然而,上面例示的系统配置仅仅是示例,并且通信系统10不限于这种系统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
本实施例是为了实现在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系统10中使用的连接器装置40而构成的,即,通信系统10适于通过使用高频信号或优选毫米波段信号而建立通信,显示对电击穿的更大阻力,并且抵抗物理击穿。如图3A至图4C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40包括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第一连接器部分50对应于为第一通信装置20提供的第一连接器部分24,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器部分60对应于为第二通信装置30提供的第二连接器部分34,如图1所示。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均包括用于传输作为高频信号(高速信号)的示例的毫米波段信号的波导,并通过电磁场耦合而不是通过电流来传输毫米波段信号。因此,即使连接器装置40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耦合部分彼此不完全接触,即,在两个连接器部分50和60之间存在间隙,或者在两个连接器部分50和60之间的接头不可靠,毫米波段信号的传输也不会明显地受到影响。
特别地,第二连接器部分60包括用于传输毫米波段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即,在磁轭中形成在信号传输的方向上定向的通孔,并且该通孔用作传输毫米波段信号的波导。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第二连接器部分60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并且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耦合部分不包括容易受到物理击穿的任何插入/移除部分,即,物理强度弱。此外,第二连接器部分60具有由磁体和磁轭形成的耦合结构。这减少了所需部件的数量。因此,可以使连接器装置40小型化。特别地,可以通过将毫米波段信号或具有高频的其他信号用作高频信号(高速信号)来减小波导尺寸(磁轭尺寸)。因此,连接器装置40可以进一步小型化。
此外,由于采用由磁体和磁轭形成的耦合结构,所以可以容易地将第二连接器部分60安装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上并从第一连接器部分拆下,并且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可以适当地相互耦合。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不仅提供对电击穿的更大阻力,而且还提供对物理击穿的更大阻力。此外,随着磁通量穿过波导,可以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波导之间适当地实现定位,或者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波导之间的位置偏移可以最小化。顺便提及,波导与磁体分离的结构导致比一体结构更大的位置偏移(位移)。
现在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具体工作示例,即,为第一通信装置20提供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为第二通信装置30提供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下面描述的具体工作示例假定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均包括两个波导,以便建立双向通信。
此外,假定第一连接器部分50是为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电话等电子装置提供的连接器部分,并且第二连接器部分60是为诸如支架等外围设备提供的连接器部分。
第一工作示例
图3A是示出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3C是沿图3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第一连接器部分50包括例如两个毫米波波导51和52。毫米波波导51和52例如由电介质形成。两个毫米波波导51和52被例如由400系(铬基)不锈钢等磁体形成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覆盖。因此,毫米波屏蔽材料53与包括毫米波波导51和52的电介质波导一体地构成。400系不锈钢是铁磁体。
图4A是示出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4C是沿图4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第二连接器部分60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毫米波形波导51和52的两个毫米波波导61和62。毫米波形波导61和62被例如由400系不锈钢等磁体形成的凸缘状磁轭63覆盖。因此,磁轭63是与包括毫米波波导61和62的电介质波导一体地构成的。磁轭63兼作毫米波屏蔽材料。具有例如矩形环形状的磁体64设置在磁轭63的凸缘部分上。例如,磁体64可以是仅在特定方向上提供强磁化的各向异性磁体。
在本工作示例中,磁体64被配置为使S极和N极沿着毫米波波导61和62传输毫米波段信号的方向垂直排列。因此,磁体64和磁轭63形成用作磁通路径的磁路,即,一束磁场线。然而,磁体64不限于S极和N极的垂直阵列。或者,S和N极可以在矩形环的内部和外部水平排列。简而言之,S和N极应以磁体64和磁轭63形成磁路的方式排列。
由橡胶弹性体(例如,碳基导电性橡胶材料)形成的屏蔽元件65设置在磁体63和磁铁64之间,以便包围磁轭63。如图4B和4C所示,屏蔽元件65的一部分从磁轭63和磁体64的端面突出。屏蔽元件65不仅用作防止毫米波段信号泄漏到外部的屏蔽材料,而且还避免了磁体64的S极和N极之间的短路。
在包括具有上述配置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第二连接器部分60通过与磁轭63形成磁路的磁体64的吸引力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被构造成使得磁路与屏蔽材料(磁轭63)成一体,即,用于毫米波波导61和62的波导。因此,连接器装置40不包括任何插入/移除部分,并且不容易受到物理击穿。此外,连接器装置40可以被小型化和变薄,因为耦合部分没有容易受到物理击穿的插入/移除部分。
此外,在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磁体64的磁场线可以集中在要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耦合表面(接触表面)上,如图5A所示。因此,可以增加基于磁体64的磁场线的磁轭63的吸引力。这补偿了由连接器装置40的小型化和变薄引起的缺点,即,由于磁场线生成平面的面积的减小引起的吸引力的降低。即,即使由于连接器装置40的小型化和变薄而使磁场线生成平面的面积减小并且因此吸引力相应地减小,上述结构也提供了足够的吸引力来将第二连接器部分60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
此外,当第二连接器部分60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时,屏蔽元件65的突出部分塌缩,如图5B所示,以缩短其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的距离,并填充到毫米波屏蔽材料53的间隙。这不仅加强了耦合部分处的磁场线,以基于磁体64的磁场线增加磁轭63的吸引力,还防止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毫米波波导51和52与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毫米波波导61和62之间的无线电波的泄漏。
当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在毫米波段上建立数据通信时,在40nm工艺中,每个信道的带宽例如为大约5Gbps。然而,在随后的工艺生成中,带宽可以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构造成防止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无线电波的泄漏,所以当通过重复与上述连接器结构相同的结构而提供多个波导时,带宽可以进一步增加。此外,可以通过将发射端和接收端单独分配到一个波导来建立全双工双向通信。
第二工作示例
第二工作示例是第一工作示例的修改。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工作示例的在连接器装置40内解耦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根据第二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成使得第一连接器部分50直接连接到发射端毫米波模块71,并且第二连接器部分60直接连接到接收端毫米波模块72。发射端毫米波模块71包括图2A所示的发射机部分22,并且例如通过柔性电缆73电气连接到主电路板(未示出)。接收端毫米波模块72包括图2B所示的接收机部分32,并且例如通过柔性电缆74电气连接到主电路板(未示出)。
第三工作示例
第三工作示例是第一工作示例的另一修改。图7是示出根据第三工作示例的在连接器装置40内解耦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根据第三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为使得第一连接器部分50通过波导75和76连接到发射端毫米波模块71,并且第二连接器部分60通过波导77和78连接到接收端毫米波模块72。第三工作示例被配置为使得发射端毫米波模块71和接收端毫米波模块72安装在相应的主电路板(未示出)上。
波导75和76是被屏蔽元件79和80覆盖并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波导51和52成一体的屏蔽波导。导电塑料元件81设置在屏蔽波导75和76与第一连接器部分50之间的接头处。波导77和78是被屏蔽元件82和83覆盖并与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波导61和62成一体的屏蔽波导。导电塑料元件84设置在屏蔽波导77和78与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接头处。
第四工作示例
第四工作示例是第一工作示例的另一修改,并且被构造成显示比第一工作示例更强的吸引力。
图8A是示出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俯视图。图8B是沿图8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8C是沿图8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具有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基本相同的配置。即,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包括例如由电介质形成的两个毫米波波导51和52,并且毫米波波导51和52被由诸如400系不锈钢等磁体形成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覆盖。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之间的唯一区别是覆盖毫米波波导51和52的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具有比在第一工作示例的情况中更大的表面积。
图9A是示出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俯视图。图9B是沿图9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9C是沿图9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具有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基本相同的配置。即,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毫米波形波导51和52的两个毫米波波导61和62,并且毫米波波导61和62被由诸如400系不锈钢等磁体形成的凸缘状磁轭63覆盖。具有例如矩形环形状的磁体64设置在磁轭63的凸缘部分上。另外,由诸如碳基导电橡胶材料等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屏蔽元件65设置在磁轭63和磁体64之间,以便包围磁轭63,同时屏蔽元件65的一部分从磁轭63和磁体64的端面突出。
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不同之处在于磁轭63的结构。更具体地,在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磁轭63具有这种磁轭结构,使得磁轭63的凸缘部分从磁体64向外延伸,并且磁轭63的最外周部分凸起,以使磁轭63的一部分63A覆盖磁体64的外周。由于使用的磁轭结构使磁轭63的部分(外周部分)63A覆盖磁体64的外周,所以与没有用于使磁轭63的部分63A覆盖磁体64的外周的磁轭结构的第一工作示例相比,用于吸引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
第五工作示例
虽然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为使得磁体仅包括在用于外围设备的连接器部分(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但是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为使得磁体包括在用于电子装置和外围设备的每个连接器部分中。
图10A是示出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俯视图。图10B是沿图线10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10C是沿图10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具有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基本相同的配置。即,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包括两个毫米波波导51和52,并且毫米波波导51和52被由诸如400系不锈钢等磁体形成的凸缘状磁轭54覆盖。具有例如矩形环形状的各向异性磁体55设置在磁轭54的凸缘部分上。
另外,由诸如碳基导电橡胶材料等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屏蔽元件56设置在磁轭54和磁体55之间,以便包围磁轭54。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唯一区别在于,屏蔽元件56不从磁轭54和磁体55的端面突出,即,没有任何物体从磁轭54和磁体55的端面突出。由于如上所述屏蔽元件56不从磁轭54和磁体55的端面突出,所以当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相互耦合时,这些连接器部分50和60之间的距离比当具有从磁轭54和磁体55的端面的突出部分时短。
图11A是示出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俯视图。图11B是沿图11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11C是沿图11A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具有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相同的配置。即,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毫米波形波导51和52的两个毫米波波导61和62,并且毫米波波导61和62被由诸如400系不锈钢等磁体形成的凸缘状磁轭63覆盖。具有例如矩形环形状的磁体64设置在磁轭63的凸缘部分上。另外,由诸如碳基导电橡胶材料等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屏蔽元件65设置在磁轭63和磁体64之间,以便包围磁轭63,同时屏蔽元件65的一部分从磁轭63和磁体64的端面突出。
在包括上述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根据第五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磁体55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磁体64明显地被设置使得不同的磁极彼此面对。这确保了施加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吸引力比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磁体64与屏蔽材料53组合时更强。
在本工作示例中,消除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屏蔽元件65的突出部分,以当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彼此耦合时,缩短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距离。然而,替代地,可以消除用于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屏蔽元件65的突出部分。此外,根据第四工作示例的屏蔽结构,即,用于使磁轭63的一部分覆盖磁体64的外周的屏蔽结构,可以应用于本工作示例。
第六工作示例
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例如基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配置而配置成,并且包括整体电源连接器。
图12A是示出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俯视图。图12B是沿图12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被配置为使得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元件(其作为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基础),即,两个毫米波波导51和52以及覆盖这两个毫米波波导51和52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装配在由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底物质57的中心的通孔57A内。用于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例如,插孔)58A和58B设置在基底物质57的相对纵向端的突出部分57B和57C中。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俯视图。图13B是沿图13A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被构造成使得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元件(其作为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基础),即,诸如两个毫米波波导61和62、磁轭63和磁体64等元件,装配在由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底物质66的中心的通孔66A内。用于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例如,插头)67A和67B设置在基底物质66的相对纵向端。另外,从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中的基底物质57的突出部57B和57C可弹性地分离的环形安装部分66B和66C设置在电源端子67A和67B的周围。
在包括上述配置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根据第六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电源连接器由用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电源端子58A和58B和用于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电源端子67A和67B形成。当磁体64的吸引力将第二连接器部分60耦合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时,电源端子58A和58B与电源端子67A和67B配合,从而可以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提供电力。
假设基于根据第一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配置,描述了本工作示例。然而,替代地,本工作示例可以基于根据第二、第三、第四或第五工作示例的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配置。即,根据本工作示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根据第二、第三、第四或第五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
第七工作示例
第七工作示例是对第六工作示例的修改。在第一至第六工作示例中,磁体64的磁极,即,S极和N极,排列在毫米波波导61和62的信号传输方向上(在传送毫米波段信号的方向上)。同时,第七工作示例被配置为使得磁体64的S极和N极在与信号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七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在配置为建立双向通信的本工作示例中,除了发射机部分22之外,第一通信装置20还包括接收机部分26,并且除了接收机部分32之外,第二通信装置30还包括发射机部分36。第一通信装置20的接收机部分26可以具有与第二通信装置30的接收机部分32相同的配置。第二通信装置30的发射机部分36可以具有与第一通信装置20的发射机部分22相同的配置。
甚至当磁体64的磁极,即S和N极,在与传输毫米波段信号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时,也可以形成磁路,使得磁通量穿过波导51和52以及波导61和62。当磁通量如上所述穿过波导51和52以及波导61和62时,可以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波导51和52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波导61和62之间实现适当的定位。更具体地,可以使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波导51和52与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波导61和62之间的位置偏移最小化。这也适用于第一至第六工作示例。
在根据本工作示例的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之间,毫米波段信号通过波导51和波导61从发射机部分22传送到接收机部分32,毫米波段信号通过波导62和波导52从发射机部分36传送到接收机部分26。即,在第一通信装置20和第二通信装置30之间建立双向通信。另外,例如,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电源端子58A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电源端子67A之间传输例如5VDC的电力,并且在电源端子58B和电源端子67B之间施加接地电位(GND)。
第八工作示例
第八工作示例是对第七工作示例的修改。兼作波导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不仅能够通过波导51和52以及波导61和62传送毫米波段信号,而且还传递直流电流。第八工作示例是在注意这一点的同时进行的。
图15是示出根据第八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根据第八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为允许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兼作电源端子。因此,可以省略在第七工作示例中使用的电源端子58A和58B以及电源端子67A和67B。因此,连接器装置40可以减小到比在第七工作示例的情况中更小的尺寸。然而,当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兼作电源端子时,需要为第一通信装置20中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提供绝缘材料27,以使波导51与波导52电绝缘。
如上所述,兼作波导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不仅能够传送作为高速信号的毫米波段信号,而且还传递直流电流。因此,允许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兼作电源端子,并且叠加电源电压(在本示例中为5VDC),消除了专用电源端子的必要性。这使得可以减小连接器装置40的尺寸并减少连接器装置40所需的部件数量。
第九工作示例
根据第九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为通过形成兼作波导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的扼流结构来抑制不需要的辐射(无线电波泄漏)。根据第九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基本结构基于图14所示的根据第七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结构。图16是示出根据第九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围绕波导51和52的中心轴线并且在面对磁轭63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的端面中形成环形(例如,椭圆环形)槽59A和59B。这些环形槽59A和59B形成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扼流结构59,以便抑制不需要的辐射(无线电波泄漏)。图17A和17B示出了波导51(52)和环形槽59A(59B)之间的关系。图17A示出了波导51(52)成形为水平长方形的情况。图17B示出了波导51(52)成形为垂直长方形的情况。
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情况一样,第二连接器部分60被配置成使得围绕波导61和62的中心轴线并且在面对毫米波屏蔽材料53的磁轭63的端面中形成环形(例如,椭圆环形)槽68A和68B。这些环形槽68A和68B形成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扼流结构68,以便抑制不需要的辐射。
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扼流结构59优选地形成为使得环形槽59A和59B的深度被设置为λ/4,即,由波导51和52传送的高频波(本示例中的毫米波)的波长λ的1/4。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扼流结构68也优选地形成为使得环形槽68A和68B的深度被设置为λ/4。此外,凹槽59A和59B的间距以及凹槽68A和68B的间距优选设置为λ/4。此处,“λ/4”表示正好为λ/4或大致为λ/4的值,并且允许由设计或制造引起的各种变化。
当在稳定状态下,凹槽59A和59B以及凹槽68A和68B的深度在扼流结构59和扼流结构68中为λ/4时,入射波处于与由凹槽59A和59B以及凹槽68A和68B生成的反射波相反的相位中。因此,入射波由凹槽59A和59B以及凹槽68A和68B生成的反射波消除。这表示入射波不从扼流结构59和68向外移动。因此,根据第九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可以抑制不需要的辐射(无线电波向外部泄漏)。
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第九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能够仅仅通过在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的端面(接触表面)中形成凹槽59A和59B以及凹槽68A和68B来形成扼流结构59和扼流结构68。这消除了用于抑制不需要的辐射的专用部件(额外部件)的必要性。因此,可以抑制不需要的辐射,同时减小连接器装置40的尺寸并且减少连接器装置40所需要的部件数量。
此外,即使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接触部分的可靠性差,扼流结构59和68抑制不需要的辐射的效果可以实现更稳定的信号传输。因此,即使灰尘进入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或即使例如由塑料、玻璃或陶瓷形成的非金属片夹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也可以实现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信号传输。
当例如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接触表面上设置塑料片时,可以使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之间的接头防水和防尘,同时增加安装设计的自由度。此外,扼流结构59和68抑制外来信号进入波导51和52以及波导61和62,从而提供提高的免疫力。
假设为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分别设置了扼流结构59和扼流结构68,描述了本工作示例。然而,可以通过为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的仅仅一个提供扼流结构,可以形成替代的配置。此外,扼流结构59和68不限于上述配置。更具体地,上述配置假定凹槽59A和59B以及凹槽68A和68B仅具有一个阶梯(单个阶梯)。然而,替代方案采用具有两个或多个阶梯的多阶梯凹槽。增加凹槽59A和59B以及凹槽68A和68B的阶梯数量,产生更大的抑制不需要的辐射的效果,并且即使较厚的非金属片被夹在中间也能实现信号传输。
此外,根据本工作示例的技术,即,通过形成兼作波导的毫米波屏蔽材料53和磁轭63的扼流结构来抑制不需要的辐射(无线电波泄漏)的技术,也适用于根据第一至第八工作示例中的一个的连接器装置40。
第十工作示例
根据第十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为通过改变磁体和磁轭的布局来增加用于吸引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吸引力。根据第十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基本结构基于图14所示的根据第七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结构。图18是示出根据第十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
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中,毫米波屏蔽材料53包括磁轭53A、磁轭53B、中间磁轭53C和耦合磁轭53D。磁轭53A覆盖波导51。磁轭53B覆盖波导52。中间磁轭53C设置在磁轭53A和磁轭53B之间。耦合磁轭53D将磁轭53A、磁轭53B和中间磁轭53C彼此磁耦合。在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磁轭63包括磁轭63A、磁轭63B和磁轭63C。磁轭63A覆盖波导61。磁轭63B覆盖波导62。磁轭63C将磁轭63A和磁轭63B彼此磁耦合。磁体64设置成面对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中间磁轭53C并且被定向为使得N和S极在信号传输方向上排列。
在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磁体64和磁轭63C形成了对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中间磁轭53C施加吸引力的吸引部分。该配置形成如图18的虚线箭头所示的磁通闭环。更具体地,从磁体64的N极生成的磁通量穿过磁轭53C,然后,在磁轭53D处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分支,并到达磁轭53A和磁轭53B。随后,磁通量穿过磁轭63A和磁轭63B,然后通过磁轭63C传播,并返回到磁体64的S极,以形成磁通闭环。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第十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不仅在磁轭53A和磁轭63A之间以及在磁轭53B和磁轭63B之间,而且在中间磁轭53C与磁体64之间,生成吸引力。因此,与仅在磁轭53A和磁轭63A之间以及在磁轭53B和磁轭63B之间生成吸引力的根据第七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相比,根据第十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生成用于吸引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更强的吸引力。
第十一工作示例
第十一工作示例是第十工作示例的修改。图19是示出根据第十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
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中,将磁轭53A、磁轭53B和中间磁轭53C彼此磁耦合的耦合磁轭53D分离成磁轭53D-1和磁轭53D-2。磁轭53D-1设置在磁轭53A和磁轭53C之间。磁轭53D-2设置在磁轭53B和磁轭53C之间。绝缘材料27-1使磁轭53D-1与磁轭53A和53C电绝缘,绝缘材料27-2使磁轭53D-2与磁轭53B和53C电绝缘。
在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中间磁轭63D设置在磁轭63A和磁轭63B之间的中间,即位于面对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中间磁轭53C的位置。此外,磁体64-1以这种方式设置在磁轭63A和中间磁轭63D之间,使得S和N极在与信号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此外,磁轭64-2以这种方式配置在磁轭63B与中间磁轭63D之间,使得N极和S极在与信号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磁体64-1和磁体64-2被排列成使得相同的磁极彼此面对(在本示例中为S极)。
在第二连接器部分60中,中间磁轭63D和两个磁体64-1和64-2形成对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中间磁轭53C施加吸引力的吸引部分。这种结构形成磁通闭环,如图19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更具体地,从磁体64-1的N极生成的磁通量穿过磁轭63A和磁轭53A,然后通过磁轭53D-1、磁轭53C和磁轭63D传播,并返回到磁体64-1的S极,以形成磁通闭环。此外,从磁体64-2的N极生成的磁通量穿过磁轭63B和磁轭53B,然后通过磁轭53D-2、磁轭53C和磁轭63D传播,并返回到磁体64-2的S极,以形成另一磁通闭环。
在本工作示例中,磁轭53A和63A以及磁轭53B和63B兼作在第一连接器部分件50和第二连接器部分件60之间的接地电位(GND)电源端子,并且磁轭53C和63D例如兼作5-VDC电源端子。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第十一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不仅在磁轭53A和磁轭63A之间以及在磁轭53B和磁轭63B之间,而且在磁轭53C和磁轭63D之间,生成吸引力。这也增加了用于吸引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吸引力。
第十二工作示例
根据第十二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被配置成使得第二连接器部分60可以反向插入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中。图20是示出根据第十二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
如图20所示,第一连接器部分50包括三个波导51、52和91、三个磁轭53A、53B和53E、以及耦合磁轭53D-1和53D-2。三个磁轭53A、53B和53E分别覆盖三个波导51、52和91。耦合磁轭53D-1和53D-2将三个磁轭53A、53B和53E彼此磁耦合。第一连接器部分50被配置为将三个波导51、52和91中的中间波导52例如用于接收目的,并且将设置在相对端的剩余波导51和91中的一个(例如,波导51)用于传输目的。
第二连接器部分60包括三个波导61、62和92、三个磁轭63A、63B和63E、以及两个磁体64-1和64-2。三个波导61、62和92分别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三个波导51、52和91。三个磁轭63A、63B和63E分别覆盖三个波导61、62和92。两个磁体64-1和64-2设置在三个磁轭63A、63B和63E之间。虽然第一连接器部分50将中间波导52用于接收目的,但是第二连接器部分60将中间波导62用于传输目的,并且将设置在相对端的这两个剩余波导61和92用于接收目的。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第十二工作示例的连接器装置40中,设置在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相对端处的波导61和92,用于接收目的。因此,第二连接器部分60可以反向安装到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上(所谓的反向插入),用于建立通信。虽然“正常安装”这一表述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传输波导51面对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接收波导61的安装状态(图20所示的状态),但是“反向安装”这一表述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传输波导51面对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接收波导92的安装状态。
如上所述,无论第二连接器部分60是正常还是反向地安装在第一连接器部分50上,都可以建立通信。当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60相互连接时,这节省了用户注意第一连接器部分50和第二连接器60的取向的麻烦。因此,连接器装置40是用户友好的。此外,当阻挡本示例中的波导91的端部,即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与要耦合到第二连接器部分60的另一端相反的未使用的波导的端部,以形成端接结构时,提供比没有端接结构更好的传输特性。
本工作示例假定第一连接器部分50的中间波导52用于接收目的。然而,中间波导52可以替代地用于传输目的。当采用这种替代方案时,第二连接器部分60将中间波导62用于接收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剩余波导61和92用于传输目的。
<修改>
虽然已经在优选实施例方面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的目的,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的配置和结构,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假定通过允许第一连接器部分50包括两个波导51和52并且允许第二连接器部分60包括两个波导61和62来建立双向通信,描述了前述实施例。然而,前述实施例的应用不限于双向通信。更具体地,前述实施例也适用于单向通信。此外,波导的数量可以增加,以实现多信道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屏蔽元件65和扼流结构59和68可以避免多信道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
本公开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以及
第二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与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
(2)根据以上(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屏蔽元件,其由橡胶弹性体形成,设置在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之间,并且从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的端面突出。
(3)根据以上(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波导被由磁体形成的屏蔽材料覆盖。
(4)根据以上(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的一部分设置成覆盖所述磁体的外围。
(5)根据以上(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设置成允许磁体覆盖磁轭的外围,并且包括由橡胶弹性体形成并设置在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之间的屏蔽元件。
(6)根据以上(5)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屏蔽元件不从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的端面突出。
(7)根据以上(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
(8)根据以上(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屏蔽材料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兼作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
(9)根据以上(2)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磁轭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通过在所述波导周围形成环形槽而构成的扼流结构。
(10)根据以上(9)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扼流结构中的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高频信号的波长的1/4。
(11)根据以上(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包括两个波导、用于覆盖两个相应波导的两个磁轭、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轭之间的中间磁轭、以及用于将所述两个磁轭磁耦合到所述中间磁轭的耦合磁轭;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两个波导的两个波导、用于覆盖两个相应波导的两个磁轭、以及用于在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中间磁轭上施加吸引力的吸引部分。
(12)根据以上(1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吸引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轭之间的磁体以及用于将所述两个磁轭中的每一个磁耦合到所述磁体的磁轭。
(13)根据以上(1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吸引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轭之间的中间磁轭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轭和所述中间磁轭之间的两个磁体。
(14)根据以上(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包括三个波导、用于覆盖三个相应波导的三个磁轭、以及用于磁耦合所述三个磁轭的耦合磁轭,将所述三个波导的中间波导用于接收或传输目的,并且将在任一端的波导用于传输或接收目的;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三个波导的三个波导、用于覆盖三个相应波导的三个磁轭以及设置在所述三个磁轭之间的两个磁体;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将中间波导用于接收目的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将所述三个波导中的中间波导用于传输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波导用于接收目的;并且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将中间波导用于传输目的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将所述三个波导中的中间波导用于接收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波导用于传输目的。
(15)根据以上(14)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任一端的剩余波导具有端接结构,所述端接结构被形成为阻挡所述波导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耦合的另一端相反的端部。
(16)根据以上(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高频信号是毫米波段信号。
(1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两个通信装置;以及
连接器装置,用于在所述两个通信装置之间传输高频信号;
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以及
第二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可与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
(18)根据以上(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高频信号是毫米波段信号。
【附图标记列表】
10通信系统;20第一通信装置;30第二通信装置;21、31外壳;22、36发射机部分;23、33波导;24、50第一连接器部分;25、35、40连接器装置;26、32接收机部分;34、60第二连接器部分;51、52、61、62、91、92毫米波波导;53毫米波屏蔽材料;59、68扼流结构;63磁轭;64,64-1、64-2磁铁;65屏蔽元件

Claims (17)

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以及
第二连接器部分,其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波导的磁轭以及与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磁体的吸引力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屏蔽元件,其由橡胶弹性体形成,设置在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之间,并且从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的端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波导被由磁体形成的屏蔽材料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的一部分设置成覆盖所述磁体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还包括:
第一磁轭;
第一磁体,覆盖所述第一磁轭的外围,以及
所述第一磁轭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第一屏蔽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元件是橡胶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所述第一屏蔽元件不从所述第一磁轭和所述第一磁体的端面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屏蔽材料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兼作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还包括磁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磁轭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磁轭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通过在所述波导周围形成环形槽而构成的扼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扼流结构中的环形槽的深度为所述高频信号的波长的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包括两个第一波导、用于覆盖相应的所述两个第一波导的两个第一磁轭、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磁轭之间的中间磁轭、以及用于将所述两个第一磁轭磁耦合到所述中间磁轭的耦合磁轭;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所述两个第一波导的两个第二波导、用于覆盖相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所述两个第二波导的两个第二磁轭、以及用于在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中间磁轭上施加吸引力的吸引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吸引部分包括: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磁轭之间;以及,第三磁轭,用于将所述两个第二磁轭中的每一个磁耦合到所述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吸引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磁轭之间的中间磁轭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磁轭和所述中间磁轭之间的两个所述磁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包括三个第一波导、用于覆盖相应的所述三个第一波导的三个第一磁轭、以及用于磁耦合所述三个第一磁轭的耦合磁轭,将所述三个第一波导的第一中间波导用于接收或传输目的,并且将在任一端的所述第一波导用于传输或接收目的;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所述三个第一波导的三个第二波导、用于覆盖相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的所述三个第二波导的三个第二磁轭以及设置在所述三个第二磁轭之间的两个磁体;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将所述第一中间波导用于接收目的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将所述三个第二波导中的第二中间波导用于传输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所述第二波导用于接收目的;并且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将所述第一中间波导用于传输目的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将所述三个第二波导中的所述第二中间波导用于接收目的,并且将在两端的所述第二波导用于传输目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的任一端的剩余波导具有端接结构,所述端接结构被形成以阻挡所述剩余波导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耦合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高频信号是毫米波段信号。
16.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两个通信装置;以及
连接器装置,用于在所述两个通信装置之间传输高频信号;
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部分,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以及
第二连接器部分,具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波导、设置成覆盖所述波导的磁轭以及与所述磁轭形成磁路的磁体,并且通过所述磁体的吸引力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分耦合;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分包括屏蔽元件,其由橡胶弹性体形成,设置在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之间,并且从所述磁轭和所述磁体的端面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高频信号是毫米波段信号。
CN201680014274.3A 2015-03-17 2016-01-19 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07408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3525 2015-03-17
JP2015053525 2015-03-17
PCT/JP2016/051404 WO2016147695A1 (ja) 2015-03-17 2016-01-19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8746A CN107408746A (zh) 2017-11-28
CN107408746B true CN107408746B (zh) 2020-10-20

Family

ID=5691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4274.3A Active CN107408746B (zh) 2015-03-17 2016-01-19 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4279B2 (zh)
EP (1) EP3273528B1 (zh)
CN (1) CN107408746B (zh)
WO (1) WO2016147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3668A1 (ja) * 2015-08-26 2017-03-02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2017046344A (ja) 2015-08-26 2017-03-02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US10938153B2 (en) * 2018-11-06 2021-03-02 Optim Microwave Inc. Waveguide quick-connect mechanism, waveguide window/seal, and portable antenna
CN114583514B (zh) * 2020-11-30 2024-01-30 疆域康健创新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9128B1 (en) * 2007-01-26 2008-02-12 Th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ble connector
CN103427257A (zh) * 2012-05-24 2013-12-0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连接器套件
JP2015049717A (ja) * 2013-09-02 2015-03-1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6102U (ja) 1982-11-15 1984-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導波管装置
JPH06350301A (ja) 1993-06-07 1994-12-22 Nippon Valqua Ind Ltd 導波管接続用ゴムガス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導波管の接続構造
US6358086B1 (en) 2000-12-22 2002-03-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5192038A (ja) 2003-12-26 2005-07-14 Shimada Phys & Chem Ind Co Ltd 断熱導波管
US7351066B2 (en) 2005-09-26 2008-04-01 Apple Computer, Inc. Electromagnetic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218794A (ja) * 2008-03-10 2009-09-24 Nec Corp フランジ装置、及びチョークフランジ
US9300081B2 (en) * 2010-02-02 2016-03-29 Charles Albert Rudisill Interposer connectors with magnetic components
WO2012070536A1 (ja) 2010-11-24 2012-05-31 古河C&B株式会社 導波管用カップリング
JP5729430B2 (ja) 2013-08-07 2015-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6307301B2 (ja) * 2014-02-19 2018-04-0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接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9128B1 (en) * 2007-01-26 2008-02-12 Th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ble connector
CN103427257A (zh) * 2012-05-24 2013-12-0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连接器套件
JP2015049717A (ja) * 2013-09-02 2015-03-1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76501A1 (en) 2018-03-15
CN107408746A (zh) 2017-11-28
EP3273528B1 (en) 2021-08-11
EP3273528A4 (en) 2018-11-21
WO2016147695A1 (ja) 2016-09-22
EP3273528A1 (en) 2018-01-24
US10374279B2 (en)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4439B2 (en) Contactless plug connector and contactless plug connector system
US9698460B2 (en)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via a high-frequency waveguide
CN107408746B (zh) 连接器装置和通信系统
JP5671933B2 (ja) 信号伝送装置
RU2542335C2 (ru) Систем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US9825673B2 (en) Contactless plug connector and contactless plug connector system
JP5724439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に搭載されるモジュール
US981940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30052873A1 (en) Backward compatible contactless socket connector, and backward compatible contactless socket connector system
EP2868011A1 (en) Cable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JP2012146237A (ja) 信号伝送装置、電子機器、及び、信号伝送方法
CN107959512B (zh) 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天线模块和收发器装置
US20220299717A1 (en) Contactless connector and contactless connector assembly
JP5725222B2 (ja)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
JP2016119696A (ja) 信号伝送装置
CN112636071B (zh)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
JP2011055045A (ja) 半導体チップ、筺体内信号伝送方法及び筺体内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2017127037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11055046A (ja) 筺体内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筺体内信号伝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