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5966A -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5966A
CN107405966A CN201680010652.0A CN201680010652A CN107405966A CN 107405966 A CN107405966 A CN 107405966A CN 201680010652 A CN201680010652 A CN 201680010652A CN 107405966 A CN107405966 A CN 107405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ide wall
lobes
instruction unit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06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5966B (zh
Inventor
C·雷亚
F·蒙塔纳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and C SpA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Pneumatici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7405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5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1),所述轮胎包括胎面带(2)和关于所述胎面带(2)相对的两个侧壁(3);所述侧壁(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侧壁部分(4),所述侧壁部分设置有在侧壁中获得的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5),其中,所述侧壁磨损指示部(5)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i)伸长的至少一个叶状部(6)和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减小部分(7)。

Description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设置有侧壁磨损指示部。优选地,本发明应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并且更加优选地应用于主要城市使用的巴士或者重载车辆的车轮的轮胎。
通常,针对乘客运送的重载车辆或者特别地在城市环境中的巴士,为了允许乘客更容易地进入和离开车辆,必须尽可能地靠近人行道。
在一些国家中,出于安全原因,甚至立法要求驾驶员使车辆抵达人行道直到轮胎的侧壁与人行道接触为止。
对于重载车辆而言,为了方便装载和/或卸载货物,有时需要抵达仓储地的岸壁。
这些操作产生了轮胎的侧壁与人行道的反复摩擦,从而导致侧壁自身的磨损。因此,侧壁因摩擦承受磨损。该现象是这种特定使用的特征,并且其非常重要以至于其影响到胎面的寿命。实际上,可能需要在胎面还没有完全磨损时就从车辆拆卸轮胎,以便抛弃轮胎或者将轮胎送去翻新,因为不然的话,侧壁完全磨损,并且危险地暴露出轮胎的内部结构。
除了设置允许延迟上述缺陷出现的侧壁增强层以外,通过适当的磨损指示部监测侧壁的完整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背景技术
文献JP4-129806、WO2013/118657、EP726173、JP2013023016、JP09024710;涉及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的侧壁的已知磨损指示部。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已经注意到的是通常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诸如在上述文献中描述的那些)提供了作为侧壁磨损指示部的开口,所述开口以圆周槽或者孔的形式布置在侧壁自身上,所述开口被成形而使得允许例如利用深度计测量侧壁胶料相对于新轮胎的磨损量。因此,测量在达到最小厚度之前侧壁的胶料余下的量,使得拆卸轮胎是合适的和/或必要的。
然而,本申请人已经发现的是对孔的设置在侧壁上产生突然的不连续部,所述不连续部位于承受由周期性通过印痕下方的区域(在该区域中侧壁承受最大挠曲)至相对的区域(在该区域中侧壁变得延伸)所产生的连续变形的区域中。
上述周期性移动产生了集中的应力,尤其是在侧壁的厚度不连续的区域中(即,在孔状磨损指示部处)产生了集中的应力。集中的应力因材料的疲劳而转变成裂纹,继而,这会破坏侧壁自身的结构完整性,从而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人还已经发现的是为了试图解决在侧壁磨损指示部处应力集中的问题,在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中的一些规定增加指示部自身的尺寸。
然而,本申请人已经发现的是指示部越宽,则没有被适当厚度的胶料保护的侧壁部分延伸越大,并且同时在行驶期间可用于吸收周期性应力的胶料的厚度越小。
本申请人还已经发现的是位于材料体积减小的位置处的应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增加大尺寸磨损指示部的设置并且增加大尺寸磨损指示部的数量,并且会严重影响毗邻磨损指示部的边缘的区域。
本申请人还已经注意到的是位于轮胎的最大宽度附近的侧壁区域(在所述区域处制造指示部是特别地有利的,以便以最为明显的可行方式快速地获得侧壁磨损指示)还是更大程度上承受连续变形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在轮胎的滚动期间,侧壁的位于印痕下方的部分处的弯曲是最大化的,并且同时在相对区域中的侧壁的延伸是最大化的。
这种周期性变形被添加到由在城市行驶中的特定使用类型所设定的不连续类型的变形(其特征在于不断的起动和停止),这使得轮胎的侧壁承受因制动或者由轮毂传递的驱动转矩而引起的连续扭转应力。
因此,本申请人已经设定寻求用于重载车辆车轮并且特别地用于城市使用的公共汽车、小型公共汽车或者载货车辆的车轮的侧壁磨损指示部的问题,所述侧壁磨损指示部允许简单地评估侧壁部分在特定行驶之后所承受的磨损,从而消除或者在任何情况中显著降低适于沿着指示部自身的壁和/或在指示部自身的底部上产生裂纹的局部张力出现的风险。
本申请人还已经设定寻求用于重载车辆车轮并且特别地用于城市使用的公共汽车、小型公共汽车或者载货车辆的车轮的侧壁磨损指示部的问题,所述磨损指示部在局部张力方面不具有已知指示部的缺陷。
本申请人已经发现通过在侧壁中制造包括伸长状形式的磨损指示部,可以简单并且容易地检测轮胎的侧壁磨损,仍然减小在磨损指示部的区域中由侧壁厚度的突然且局部的变化而产生的应力集中。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面带和关于胎面带相对的两个侧壁;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的部分,其中,所述侧壁磨损指示部包括至少一个叶状部,所述至少一个叶状部沿着第一方向伸长,并且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减小部分。
在从印痕区域至直径相对区域的周期性通过的过程中,伸长形式允许使得因胎面的侧壁的弯曲和延伸而产生的应力分布在更宽的侧壁区域上。该形式的宽度减小部分允许减轻因在滚动、制动和加速操作期间侧壁和磨损指示部所承受的组合的弯曲/延伸以及扭转应力而导致的组合的张力状态。
以这种方式,显著减小了磨损指示部的边缘附近的应力集中,并且因此还显著降低了裂纹出现的风险。
磨损指示部允许立即显示侧壁的磨损状态,以便允许对待采取的行动作出快速决定,诸如,车辆轮胎的安装旋转,或者对还包括侧壁的胎面带的翻新处理,或者可能地仅仅侧壁的翻新处理,或者轮胎的更换。
在本发明的语境中,应用了以下定义:
-“周向”或者“基本周向”方向指的是大体根据轮胎的旋转方向或者相对于轮胎旋转方向相应倾斜小于或者等于±10°的值的方向。
-“径向”或者“径向地”方向指的是大体上远离轮胎的旋转轴线移动的方向。“基本径向”方向指的是相对于径向方向倾斜小于或者等于±10°的值的方向。
在上述方面中,本发明能够具有以下描述的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伸长叶状部能够具有沿着第一方向测量的最大延伸尺寸,所述最大延伸尺寸介于大约4mm和大约40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8mm和大约35mm之间。
优选地,伸长叶状部能够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测量的最大宽度,所述最大宽度介于大约2mm和大约30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4mm和大约20mm之间。
优选地,伸长叶状部能够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宽度减小部分,所述宽度减小部分的减小宽度介于大约1.5mm和大约24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3mm和大约20mm之间。
优选地,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比率等于或者大于0.45,更加优选地等于或者大于0.50,尤为优选地等于或者大于0.60。
优选地,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比率小于或者等于0.90,更加优选地小于或者等于0.85,尤为优选地小于或者等于0.80。
优选地,所述宽度减小部分布置在叶状部的中心附近。
优选地,所述宽度减小部分将叶状部分成两个对称相等部分。
优选地,叶状部在轮胎的侧壁中变得较深,其中,曲壁具有基本上介于叶状部的最大宽度的值的40%和100%之间的最大曲率半径。
优选地,所述叶状部具有最大深度,所述最大深度介于大约1mm和大约10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2mm和大约8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基本周向而所述第二方向为基本径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方向为基本周向而所述第一方向为基本径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周向方向倾斜介于大约10°和大约80°之间的角度。
有利地,轮胎的侧壁能够具有至少一条圆周槽。
有利地,轮胎的侧壁能够具有第一圆周槽和第二圆周槽。
有利地,所述第一圆周槽和/或第二圆周槽中的至少一条能够与磨损指示部相交。
为了赋予在轮胎的滚动期间因周期性弯曲和延伸而承受更大程度应力的侧壁部分以挠性,而同时又没有显著减小该关键区域中的侧壁厚度,所述至少一条圆周槽的深度能够介于大约1mm和大约7mm之间,优选地介于2mm和4mm之间。
有利地,所述至少第一圆周槽能够具有介于大约0.5mm和大约5mm之间的最大宽度。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磨损指示部布置在轮胎的侧壁上包括所述轮胎的最大弦的点的等于80mm的径向宽度范围内。
便利地,所述至少一个磨损指示部能够在轮胎的侧壁上布置在相对于最大弦的点的处于等于20mm的径向宽度范围内的径向外部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中,所述磨损指示部布置在侧壁的最大弦的点和胎面之间。
有利地,轮胎侧壁能够包括至多十二个角度地偏移的磨损指示部。
优选地,轮胎的侧壁具有环形的厚度增加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磨损指示部制造在侧壁的所述厚度增加部分中。
便利地,侧壁的厚度增加部分能够从最大弦的点沿着胎面带的方向延伸至少50mm(优选地至少30mm),并且沿着轮胎的胎圈的方向延伸至多50mm。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的侧壁部分,其中,所述侧壁磨损指示部包括至少一个叶状部,所述至少一个叶状部沿着第一方向伸长,并且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减小部分。
附图说明
参照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下文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重载车辆的轮胎的立视图,四个侧壁磨损指示部位于所述轮胎上;
图2示出了图1的轮胎的侧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其中,一部分示出了侧壁磨损指示部的一个实施例;
图2A示出了图2的侧壁磨损指示部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设置有侧壁磨损指示部的轮胎的剖视图;
图4A、4B和4C示出了侧壁磨损指示部的应力状态的有限元模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整体表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特别地表示旨在安装在重载车辆的牵引轮或者转向轮上的轮胎。
在以下描述中,短语“用于重型运输的车辆车轮的轮胎”表示旨在用于属于依照“ECE 25Consolidated Resolu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ehicles(R.E.3),附录7,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of power driven vehicles and trailers”的分类M2、M3、N2、N3和O2-O4或者依照“ETRTO Engineering design information”(2010版本),章“General Information”第G15和G16页,节“International codes for wheeled vehicleclassification as UN/ECE 29/78 30and Directive 2003/37”的分类M3、N2、N3、O3、O4的车辆中的轮胎,所述车辆为诸如卡车、拖车、公共汽车、厢式货车和这种类型的其它车辆。
如更佳地示于图3中,轮胎1包括胎体结构102,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地为两个)胎体帘布层103,所述胎体帘布层由包含在弹性体基质中的通常为金属的增强帘线形成。
胎体帘布层103具有相对的端部翼缘103a,所述相对的端部翼缘与相应的胎圈芯104接合。胎圈芯位于轮胎1的通常称作“胎圈”的区域105中。
弹性体填料106施加在胎圈芯104的外周边缘上,所述弹性体填料占据了限定在胎体帘布层103和胎体帘布层103的相应端部翼缘103a之间的空间。胎圈芯104保持轮胎1牢固地固定到适当地设置在车轮轮辋中的锚固座部,从而防止在操作期间胎圈105从这个座部离开。
在胎圈105处能够设置特定的增强结构(未示出),所述增强结构具有提高将转矩传递到轮胎1的功能。
在相对于胎体结构102的径向外部位置中联接带束结构109,所述带束结构优选地包括多个带束层(在具体示出的示例中,示出了四个带束层109i、109ii、109iii、109iiii),所述多个带束层相对于彼此径向叠置并且具有通常金属的增强帘线,所述金属的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1的周向延伸方向交叉定向和/或基本平行。
优选地,带束结构在径向更内部的位置中包括第一承载带束层109iiii。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带束层109iiii包括多个增强元件,所述多个增强元件沿着相对于所述基本周向方向倾斜的第一方向定向。优选地,带束结构109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承载带束层109iiii的径向外部位置中包括第二承载带束层109iii。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带束层109iii包括多个增强元件,所述多个增强元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定向。
优选地,带束结构109包括至少一个增强带状元件109ii,所述至少一个增强带状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承载带束层109iii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中,优选地布置在所述承载带束层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部部分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增强带状元件109ii包括按照基本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增强元件。
优选地,带束结构109包括砾石防护层109i,所述砾石防护层布置在带束结构中相对于其它带束层的径向更外部的位置中。
胎面带2施加在相对于带束结构109的径向外部位置中,所述胎面带由弹性体材料制成。胎面带是适于城市使用的重载车辆、公共汽车或者小型公共汽车的胎面带,并且因为这样的原因在此将不再描述。
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侧壁3还施加在胎体结构102的侧向表面上,每个侧壁均从胎面带2的相对侧向边缘100a中的一个延伸直到胎圈105的相应锚固环形结构104。
在图1中,示出了轮胎的侧壁3,所述侧壁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四个侧壁磨损指示部5;仅仅为了举例和描述的目的示出这种侧壁3,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能够在适于城市使用的重载车辆、公共汽车或者小型公共汽车的任何类型轮胎中设置根据本发明的侧壁磨损指示部5。
侧壁3具有厚度增加部分4,即,其中侧壁自身的厚度S增加的部分,厚度增加部分的厚度为所述厚度增加部分外侧的侧壁的厚度的至少150%。厚度增加部分4整体由尤为刚性并且耐磨的胶料制成。在该厚度增加部分4中,侧壁的最大厚度大于没有用于这些应用的重载车辆的侧壁的最大厚度,并且大于7mm,优选地大于8mm,例如等于大约9mm。
侧壁的厚度增加部分4从轮胎的最大弦E的点沿着胎面带2的方向延伸至少50mm(优选地至少30mm),并且沿着轮胎的胎圈105的方向延伸至少50mm。
特别地,在图1-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厚度增加部分4从轮胎的最大弦E的点沿着胎面带2的方向延伸50mm并且沿着轮胎的胎圈的方向延伸10mm。
厚度增加部分4能够从最大弦E的点沿着胎面带2的方向延伸直到抵达胎面带2的相应侧向边缘100a为止。
在侧壁部分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5(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磨损指示部)。
如更佳地示于图2和2A中,侧壁磨损指示部5包括至少一个叶状部6,所述至少一个叶状部沿着第一方向伸长,并且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减小部分7。
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在轮胎1的侧壁中设置有四个磨损指示部5,所述四个磨损指示部角度地偏移大约90°。
还参照图2和2A,磨损指示部具有:叶状部6,所述叶状部沿着第一方向D1伸长;和宽度减小部分7,所述宽度减小部分按照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布置。
磨损指示部5在轮胎1的至少一个侧壁3上布置在包括轮胎的最大弦E的点的等于80mm的径向宽度范围内。
优选地,磨损指示部5在轮胎的侧壁3上布置在相对于最大弦E的点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优选地,磨损指示部5在轮胎的侧壁3上布置在相对于最大弦E的点的处于等于20mm的径向宽度范围内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由监测靠近轮胎的侧壁3的最大应力点的区域中的轮胎的侧壁的磨损的需要确定当前选择,所述最大应力点通常位于最大弦附近。
优选地,磨损指示部5的数量介于三个至十二个,更加优选地介于四个至八个。
根据实施例的磨损指示部5是沿着基本周向的第一方向D1伸长的叶状部6,并且具有按照远离旋转中心O移动且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径向方向D2的宽度减小部分7。
磨损指示部能够制造而布置成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彼此颠倒,或者相对于周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倾斜。
优选地,伸长叶状部能够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1测量的最大延伸尺寸,所述最大延伸尺寸介于大约4mm和大约40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8mm和大约35mm之间。
优选地,伸长叶状部能够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测量的最大宽度WM,所述最大宽度介于大约2mm和大约30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4mm和大约20mm之间。
优选地,伸长叶状部能够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宽度减小部分,所述宽度减小部分的减小宽度Wm介于大约1.5mm和大约24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3mm和大约20mm之间。
优选地,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减小比率Wm/WM等于或者大于0.45,更加优选地等于或大于0.50,尤为优选地等于或者大于0.60。
优选地,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减小比率Wm/WM小于或者等于0.90,更加优选地小于或等于0.85,尤为优选地小于或者等于0.80。
叶状部在轮胎的侧壁中变得较深,其中,曲壁具有基本上介于叶状部的最大宽度的值的40%和100%之间的最大曲率半径R。
叶状部的最大深度P优选地介于大约1mm和大约10mm之间,更加优选地介于大约2mm和大约8mm之间。
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叶状部的侧向壁还连接到磨损指示部自身的底部,以便进一步减小应力的局部集中。
轮胎的侧壁3能够具有至少一条圆周槽(未示出),所述至少一条圆周槽与侧壁磨损指示部5相交或者不相交。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重载车辆的轮胎例如适于装配在用于城市环境的车辆的定向轴和牵引轴上,所述车辆通常为城市公共汽车或者载货车辆。这种轮胎例如能够具有以下尺寸:275/70 R 22.5;295/80 R 22.5;305/70 R 22.5;265/75 R19.5;285/75 R19.5;215/75 R17.5;225/75 R17.5。
侧壁磨损指示部的区域中的侧壁的张力状态的有限元模拟
通过比较测试,执行有限元模拟(FEA)以便评估组合的弯曲和扭转应力的分布,以为了识别在轮胎滚动并且同时进行制动动作(加速)期间磨损指示所在的侧壁区域的应力集中。
变形模拟了具有伸长形式和恒定宽度的侧向壁的磨损指示部(COMP-图4)以及如上所述的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伸长的叶状部和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减小部分的磨损指示部(INV1-图4B和INV2-图4C)。
通过在ETRTO名义条件(8.5bar充气压力–3550kg的静态竖直负荷)下模拟轮胎295/80R22.5的实际应力状态来进行测试。与图形一起公开的图表中报告的值用MPa表达。
磨损指示部具有以下尺寸:
作为长度L,考虑根据最大延伸方向(第一方向)指示部的延伸尺寸。
作为最大宽度WM,考虑指示部的最大宽度(对于指示部COMP而言是恒定宽度)。
作为减小宽度Wm,考虑在宽度减小部分中评估的最小宽度(指示部INV1和INV2)。在指示部COMP中,这种宽度保持不变并且对应于最大宽度。
已经将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减小比率Wm/WM计算为根据叶状部的第二方向测量的两个宽度测量值之间的比率。
作为深度,考虑指示部的底部相对于外部侧壁的深度。
在图4A、4B和4C中,灰色阴影示出了在存在指示部的侧壁的表面的各个区域中模拟的组合应力(MPa)的强度,从最浅的灰度至最深的灰度,这种强度减小。
图4A、4B和4C中报告的图表表示用MPa表达的应力值,所述应力值具有灰色阴影的属性(减小的应力值对应于相应地从浅至深的灰度)。
能够发现的是,叶状指示部的边缘在宽度减小部分的边缘外侧的区域中所具有的应力集中(在附图中用B表示(更深的灰度))低于具有线性壁的指示部的对应区域中存在的应力集中(更浅的灰度)。这种差异表示在所考虑的关键区域中裂纹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更低,并且还确认了这种形式的磨损指示部是优选的。
在图4C中,报告了在承载如上所述的磨损指示部的样本(INV2)上的模拟结果,所述磨损指示部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伸长的叶状部并且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减小部分。
如图4C中所示,在该模拟情况中,叶状部具有更小的减小比率(Wm/WM=0.6)并且因此在中央部分中宽度减小更大。
如灰度和对应的应力状态之间的图形关系所示,在指示部的边缘外的具有减小宽度的区域B中,本情况中也显示了受限的应力值(也确认磨损指示部INV2未表现出使得在上述区域中容易形成裂纹)。
已经参照若干实施例描述本发明。能够对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作出不同的修改方案,所述修改方案仍然处于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1),所述轮胎包括胎面带(2)和关于所述胎面带(2)相对的两个侧壁(3);所述侧壁(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侧壁部分(4),在所述侧壁部分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5),所述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伸长的至少一个叶状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磨损指示部(5)包括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减小部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伸长叶状部(6)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D1)测量的最大延伸尺寸,所述最大延伸尺寸介于大约4mm和大约4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伸长叶状部(6)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所述第二方向(D2)测量的最大宽度WM,所述最大宽度介于大约2mm和大约3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伸长叶状部(6)具有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减小部分,所述宽度减小部分的减小宽度Wm介于大约1.5mm和大约24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比率Wm/WM等于或者大于0.4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叶状部的减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之间的比率Wm/WM小于或者等于0.9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宽度减小部分(7)布置在叶状部的中心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叶状部(6)在轮胎(1)的侧壁(3)中变得较深,其中,曲壁具有基本上介于叶状部的最大宽度WM的值的40%和100%之间的最大曲率半径R。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叶状部具有介于大约1mm和大约10mm之间的最大深度P。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磨损指示部(5)在轮胎的侧壁(3)上布置在相对于最大弦的点的处于等于20mm的径向宽度范围内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分(4)具有增加的厚度,并且从最大弦的点沿着胎面带的方向延伸至少50mm并且沿着轮胎胎圈的方向延伸至多5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D1)为基本周向而所述第二方向(D2)为基本径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第二方向(D2)为基本周向而所述第一方向(D1)为基本径向。
14.一种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侧壁部分(4),在所述侧壁部分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5),所述至少一个侧壁磨损指示部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伸长的至少一个叶状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磨损指示部(5)包括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减小部分(7)。
CN201680010652.0A 2015-02-24 2016-02-22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Active CN107405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15A000277 2015-02-24
ITMI20150277 2015-02-24
PCT/IB2016/050928 WO2016135606A1 (en) 2015-02-24 2016-02-22 Tyre for heavyload vehicle whe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966A true CN107405966A (zh) 2017-11-28
CN107405966B CN107405966B (zh) 2019-08-16

Family

ID=5301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652.0A Active CN107405966B (zh) 2015-02-24 2016-02-22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261858B1 (zh)
CN (1) CN107405966B (zh)
BR (1) BR112017017605B1 (zh)
WO (1) WO201613560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951A (zh) * 2018-06-09 2018-10-02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全钢子午线轮胎发生胎圈鼓包位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12539690A (zh) * 2020-12-14 2021-03-23 合肥市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的视觉轮胎磨损测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5460A1 (de) * 2018-09-12 2020-03-12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Reifen
FR3121388B1 (fr) * 2021-03-31 2023-07-21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pour bus urbain comprenant un indicateur d’usure de flanc à visibilité amélioré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1874B1 (zh) * 1971-03-31 1973-12-07 Uniroyal
EP0726173B1 (de) * 1995-02-07 2000-11-15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Indikator für den Abrieb an Seitenwänden von kraftfahrzeug-Luftreifen, insbesondere für Lastkraftwagen und Omnibusse
JP5040327B2 (ja) * 2007-01-19 2012-10-0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3118657A1 (ja) * 2012-02-08 2013-08-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9808A (ja) * 1990-09-21 1992-04-3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1874B1 (zh) * 1971-03-31 1973-12-07 Uniroyal
EP0726173B1 (de) * 1995-02-07 2000-11-15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Indikator für den Abrieb an Seitenwänden von kraftfahrzeug-Luftreifen, insbesondere für Lastkraftwagen und Omnibusse
JP5040327B2 (ja) * 2007-01-19 2012-10-0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3118657A1 (ja) * 2012-02-08 2013-08-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951A (zh) * 2018-06-09 2018-10-02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全钢子午线轮胎发生胎圈鼓包位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08614951B (zh) * 2018-06-09 2022-05-20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全钢子午线轮胎发生胎圈鼓包位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12539690A (zh) * 2020-12-14 2021-03-23 合肥市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的视觉轮胎磨损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61858B1 (en) 2019-12-25
BR112017017605B1 (pt) 2021-10-05
WO2016135606A1 (en) 2016-09-01
CN107405966B (zh) 2019-08-16
BR112017017605A2 (pt) 2018-05-08
EP3261858A1 (en) 2018-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36685C2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JP2617713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7405966B (zh) 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JP4312141B2 (ja)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AU766391B2 (en) Tire having sacrificial bridging
US9981506B2 (en) Combination of a heavy goods vehicle tire structure with a tread pattern
EP3434497B1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JP2005324775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314466A1 (en) Stud for a tire and tire comprising such a stud
WO2014122927A1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5628946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4132123B2 (ja) 非空気式タイヤ
JP200716854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7001350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WO2003033280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S6393606A (ja) 保護リブを備えた少なくとも1つのサイドウォールを有するラジアルカーカス型タイヤ
EP3212444B1 (en)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JP556842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230581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WO2020129973A1 (ja) タイヤ
EP2736734B1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JP6660251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6127211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の組合せ体
JP7393639B2 (ja) タイヤ
EA022092B1 (ru) Борт шины для большегруз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типа дорож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техни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