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4345B -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4345B
CN107404345B CN201610420072.0A CN201610420072A CN107404345B CN 107404345 B CN107404345 B CN 107404345B CN 201610420072 A CN201610420072 A CN 201610420072A CN 107404345 B CN107404345 B CN 107404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wireless signal
channel
information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00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4345A (zh
Inventor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8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720223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4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4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UE首先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然后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时间窗在所述第一时间窗之后。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本发明节省CSI冗余,同时确保下行多用户传输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基站侧部署了多天线的场景中的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案。
背景技术
下行多天线传输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常要反馈CSI以辅助基站执行预编码。传统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蜂窝网系统中,隐式的(Implicit)CSI反馈被支持。隐式的CSI包括CRI(CSI-RS ResourceIndicator),RI(Rank Indicator),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等等。传统的CSI方案中,UE反馈的PMI所对应的矩阵的秩是由UE反馈的RI所指示的。
随着基站侧装备的天线数量的增加,传统的隐式的CSI的精度难以满足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需求。因此,3GPP R(Release,版本)14中提出了增强CSI的研究。其中,增强的隐式的CSI和显式的(Explicit)CSI分别被提出。
作为一种增强的隐式的CSI方案,LC(Linear Combination,线性合并)受到广泛关注;潜在的显式的CSI方案包括特征向量反馈,协方差矩阵反馈等等。
不论是增强的隐式的CSI反馈还是显式的CSI反馈,所需的CSI冗余(Overhead)大量增强。因此,如何降低CSI冗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进一步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当CS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的秩越高,所需要的量化精度越高。此外,基站侧不同的操作需要的CSI的反馈精度是不同的。比如,基站侧用于调度(例如用于用户配对,频带选择等等)所需的CSI的精度低于用于预编码所需的CSI的精度。因此,UE可能通过一次只反馈部分特征向量(以及相应的特征值)来降低CSI反馈开销,同时通过多次反馈来提高CSI反馈的精度。
根据上述分析,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下行信道矩阵的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UE分步反馈下行信道矩阵,以降低反馈开销,同时保证反馈精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下行信道协方差矩阵的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UE分两步反馈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以降低反馈开销,同时保证反馈精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
上述实施例中,UE分两次反馈下行信道矩阵相关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2.在第三时间窗中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包括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第四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的秩为R3。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四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R1加上所述R2再加上所述R3的和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再加上R3的和。本实施例中,UE分三次反馈下行信道矩阵相关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分M次反馈下行信道矩阵相关信息,所述M大于2,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对应M次反馈中的一次反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窗包括正整数个连续的子帧,所述第二时间窗包括正整数个子帧,所述第二时间窗中的子帧属于所述第一时间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间窗在所述第一时间窗之后。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窗包括正整数个连续的子帧,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第一时间窗中的最早的一个子帧中传输,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最早的一个子帧之后的子帧中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1是常数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物理层数据在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物理层数据对应的传输信道是UL-SCH(UpLink Shared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第一矩阵的量化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第二矩阵的量化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第一矩阵在第一候选矩阵集合中的索引,所述第一候选矩阵集合包括正整数个矩阵。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第二矩阵在第二候选矩阵集合中的索引,所述第二候选矩阵集合包括正整数个矩阵。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分别是列满秩矩阵。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仅能用于承载物理层信令的物理层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数据信道(即能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的物理层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仅能用于承载物理层信令的物理层信道)上传输,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数据信道上传输。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一信道矩阵。
其中,第一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二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二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相关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是一个载波的系统带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是一个载波的系统带宽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矩阵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相关联(associated)。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针对第二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二信道矩阵。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相关联。{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三矩阵,所述第三矩阵的秩为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2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二矩阵中的R2个向量。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或者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增强矩阵,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秩为R1。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增强矩阵的量化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矩阵的量化精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矩阵是列满秩矩阵。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部分或者全部重合。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第三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平方和小于第四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平方和。所述第三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二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四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二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得到。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控制信道上传输,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数据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还包括物理层数据。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在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DL-SCH(DownLink Shared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的列向量包括所述第一增强矩阵中的列向量和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列向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第一时间窗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在第二时间窗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线性相关。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假定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分别对应第一信道矩阵的R1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
其中,所述R1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中最大的R1个特征值。所述第一信道矩阵针对从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无线信道,所述第一信道矩阵针对第一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特征值信息是相应特征值相对最大特征值的归一化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在所述步骤A0中假定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分别是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R1个目标向量量化而成,所述目标向量是由特征向量乘以相应的特征值得到。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0中,所述第一矩阵被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调度。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阵被所述基站用于用户调度。考虑到调度所需要的CSI精度低于预编码所需的CSI精度,因此所述第一矩阵应当不会导致显著的性能损失。相比反馈R1+R2个向量,反馈所述第一矩阵能显著减少反馈开销。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假定第三矩阵中的R个向量分别对应第二信道矩阵的R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
其中,所述R是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三矩阵,所述第三矩阵的秩为所述R。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2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二矩阵中的R2个向量。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或者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增强矩阵,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信道矩阵针对从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无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矩阵针对第二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矩阵是列满秩矩阵。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分别对应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特征值中最大的R个特征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0中,所述第一矩阵被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调度。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调度针对的频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0中,所述第三矩阵被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预编码。上述实施例中,考虑到预编码所需要的CSI精度高于调度所需的CSI精度,所述第三矩阵包含了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的所有向量,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的所有向量,具有比所述第一矩阵或所述第二矩阵更高的精度。作为一个实施例,经过所述预编码的无线信号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发送。作为一个实施例,相比于所述第一矩阵,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量化精度更高。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预编码时所采用的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精度高于基站调度时所采用的所述第一矩阵的精度,能获得更好的预编码增益。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一信道矩阵。
其中,第一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二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二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相关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针对第二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二信道矩阵。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相关联。{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三矩阵,所述第三矩阵的秩为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2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二矩阵中的R2个向量。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或者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增强矩阵,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秩为R1。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第三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平方和小于第四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平方和。所述第三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二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四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二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得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窗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间窗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假定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分别对应第一信道矩阵的R1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
其中,所述R1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中最大的R1个特征值。所述第一信道矩阵针对从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无线信道,所述第一信道矩阵针对第一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假定第三矩阵中的R个向量分别对应第二信道矩阵的R个包括特征值信息的特征向量。
其中,所述R是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三矩阵,所述第三矩阵的秩为所述R。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2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二矩阵中的R2个向量。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或者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增强矩阵,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信道矩阵针对从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无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矩阵针对第二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
和传统方案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势:
-.分步反馈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节省CSI反馈开销,同时确保下行多用户传输的性能
-.根据反馈的特征向量的数量调整量化精度,平衡CSI反馈开销和多天线传输的性能
-.通过第一信令,基站动态触发第二信息的发送,进一步减少了CSI反馈开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下行传输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时间窗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下行传输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 U2的服务小区维持基站。附图1中,方框F0,方框F1,方框F2和方框F3中的步骤分别是可选的。
对于N1,在步骤S101中发送第一信令;在步骤S11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在步骤S102中发送第二信令;在步骤S12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在步骤S13中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对于U2,在步骤S201中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一信道矩阵;在步骤S202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21中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在步骤S203中针对第二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在步骤S204中接收第二信令;在步骤S22中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在步骤S23中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所述N1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所述N1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线性相关。第一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二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二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相关联。所述第二矩阵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相关联。{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所述N1用于确定第三矩阵,所述第三矩阵的秩为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所述第三矩阵中的R2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二矩阵中的R2个向量。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矩阵中的R1个向量;或者所述第三矩阵中的另外R1个向量分别是第一增强矩阵中的R1个向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增强矩阵,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参数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21
其中NT,Nr,U1,D1,V1分别是:U2在步骤S202中测量的天线端口的数量,U2的接收天线的数量,NT×NT阶酉矩阵,NT×Nr阶对角矩阵(对角线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Nr×Nr阶酉矩阵。其中V1 *表示V1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一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22
的量化值,其中,d1 j,v1 j分别是D1中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V1中的第j列向量。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23
的量化值。R1+R2小于或者等于Nr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参数矩阵,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1
其中Nt,Nr,U2,D2,V2分别是:U2在步骤S202中测量的天线端口的数量,U2的接收天线的数量,Nt×Nt阶酉矩阵,Nt×Nr阶对角矩阵(非零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Nr×Nr阶酉矩阵。其中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2
表示V2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二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3
的量化值。其中,d2 j,v2 j分别是D2中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V2中的第j列向量。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2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增强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4
的量化值。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量化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矩阵的量化精度。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5
其中E(x)表示x的均值,NT和Nr分别是:U2在步骤S202中测量的天线端口的数量,U2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6
其中U1和D1分别是:NT×NT阶酉矩阵,NT×NT阶对角矩阵(对角线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其中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7
表示U1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一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8
的量化值,其中,d1 j,v1 j分别是D1中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U1中的第j列向量。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9
的量化值。R1+R2小于或者等于NT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4,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10
其中E(x)表示x的均值,NT和Nr分别是:U2在步骤S202中测量的天线端口的数量,U2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11
其中U2和D2分别是:Nt×Nt阶酉矩阵,NT×NT阶对角矩阵(非零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其中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12
表示U2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二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13
的量化值。其中,d2 j,v2 j分别是D2中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U2中的第j列向量。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4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增强矩阵是
Figure GDA00015464580200001314
的量化值。所述第一增强矩阵的量化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矩阵的量化精度。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是系统带宽,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是所述系统带宽中的一部分。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6,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是相同的。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部分重叠。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8,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9,所述第一信令是高层信令,所述第二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0,方框F1中的步骤出现,方框F3中的步骤不出现,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是所述第二频域资源。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1,方框F1中的步骤不出现,方框F3中的步骤出现,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是系统带宽,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是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一部分。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第一时间窗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实施例2中,第一时间窗包括Q个连续的子帧,相应的子帧索引是{n,n+1,…,n+Q-1}。
第一参数在第一时间窗中的第一个子帧中发送,即子帧n。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UE在第一时间窗中仅上报一次第一参数。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2,第一信息在第一时间窗中的子帧n+q1中发送,第二时间窗包括正整数个连续子帧,所述第二时间窗位于所述第一时间窗之内。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UE装置200主要由第一处理模块201,第二处理模块202和第一接收模块203组成。
第一处理模块201用于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第二处理模块202用于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第一接收模块203用于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所述R1是固定的常数1。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2,所述R1是可配置的。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4所示。附图4中,基站装置300由第三处理模块301,第四处理模块302和第一发送模块303组成。
第三处理模块301用于在第一时间窗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第四处理模块302用于在第二时间窗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增强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信息是隐式的CSI,所述第二信息是显式的CSI。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UE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NB-IOT终端,eMTC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或者系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一信道矩阵;
-步骤A.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第一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二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二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相关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第一酉矩阵乘以第一对角阵再乘以所述第一酉矩阵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一对角阵中的非零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所述第一矩阵是R1个第一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1个第一类向量中的第j个第一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j列向量的乘积,所述j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矩阵是R2个第二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2个第二类向量中的第i个第二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R1+i)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R1+i)列向量的乘积,所述i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2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
5.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第一时间窗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在第二时间窗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第一信道矩阵针对从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无线信道,所述第一信道矩阵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第一酉矩阵乘以第一对角阵再乘以所述第一酉矩阵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一对角阵中的非零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所述第一矩阵是R1个第一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1个第一类向量中的第j个第一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j列向量的乘积,所述j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矩阵是R2个第二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2个第二类向量中的第i个第二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R1+i)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R1+i)列向量的乘积,所述i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2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
9.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执行信道测量,得到第一信道矩阵,并在第一时间窗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间窗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第一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投影矩阵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得到,所述第二投影矩阵是由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乘以所述第二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相关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第一酉矩阵乘以第一对角阵再乘以所述第一酉矩阵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一对角阵中的非零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所述第一矩阵是R1个第一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1个第一类向量中的第j个第一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j列向量的乘积,所述j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矩阵是R2个第二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2个第二类向量中的第i个第二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R1+i)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R1+i)列向量的乘积,所述i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2的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12.一种被用于下行多天线传输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窗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间窗中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三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参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一矩阵;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秩为R1,所述第二矩阵的秩为R2;所述第一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矩阵的特征值的平均值;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一参数等于所述R1加上所述R2的和;第一信道矩阵针对从所述基站维持的小区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的无线信道,所述第一信道矩阵针对第一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是下行信道的协方差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表示为第一酉矩阵乘以第一对角阵再乘以所述第一酉矩阵的共轭转置,所述第一对角阵中的非零元素从上到下按降序排列;所述第一矩阵是R1个第一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1个第一类向量中的第j个第一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j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j列向量的乘积,所述j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矩阵是R2个第二类向量的量化值,所述R2个第二类向量中的第i个第二类向量是所述第一对角阵的第(R1+i)行的非零元素和所述第一酉矩阵的第(R1+i)列向量的乘积,所述i是任一不大于所述R2的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CN201610420072.0A 2016-05-21 2016-06-12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404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4816 WO2017202237A1 (zh) 2016-05-21 2017-05-18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0025 2016-05-21
CN2016103400255 2016-05-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345A CN107404345A (zh) 2017-11-28
CN107404345B true CN107404345B (zh) 2020-10-02

Family

ID=6038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0072.0A Active CN107404345B (zh) 2016-05-21 2016-06-12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4345B (zh)
WO (1) WO2017202237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062A (zh) * 2007-08-13 2010-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空间预编码的mimo传输
WO2010125237A1 (en) * 2009-04-28 2010-11-04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2299775A (zh) * 2010-06-24 2011-12-2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2934370A (zh) * 2010-04-12 2013-02-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09012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的方法
CN103220069A (zh) * 2012-01-20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46730A (zh) * 2014-01-02 2014-04-23 上海交通大学 Lte-a系统中的两级码本选择方法
WO2015131378A1 (zh) * 2014-03-06 2015-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429683A (zh) * 2014-09-17 2016-03-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 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450332A (zh) * 2014-08-18 2016-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440B (zh) * 2009-06-19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1807981B (zh) * 2010-04-02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码本使用的预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
KR101806878B1 (ko) * 2010-08-16 2018-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8 개의 전송 안테나들에 대한 코드북 및 그 코드북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9042476B2 (en) * 2013-07-26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 device for multi-resoluti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062A (zh) * 2007-08-13 2010-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空间预编码的mimo传输
WO2010125237A1 (en) * 2009-04-28 2010-11-04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2934370A (zh) * 2010-04-12 2013-02-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9775A (zh) * 2010-06-24 2011-12-2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3209012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的方法
CN103220069A (zh) * 2012-01-20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46730A (zh) * 2014-01-02 2014-04-23 上海交通大学 Lte-a系统中的两级码本选择方法
WO2015131378A1 (zh) * 2014-03-06 2015-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450332A (zh) * 2014-08-18 2016-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429683A (zh) * 2014-09-17 2016-03-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 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2237A1 (zh) 2017-11-30
CN107404345A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47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IMO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s and feedback
CN107005293B (zh) 用于部分预编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下行链路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531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95929B (zh) 用于4Tx MIMO的PUCCH上的CSI反馈的码书亚采样
WO2018196628A1 (zh) 一种指示及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和设备
US8923427B2 (en)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frequency-selective precoding feedback
US93379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fferential encoding of CQI in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6733938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情報を送信し、且つ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8023624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876540B2 (en) Interference alignment based precoding method for reducing bandwidth of the backhaul network
US10917149B2 (en) Parameter indication and determining methods, receive device, and transmit device
CN102474323B (zh) 处理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的辅助方法和装置
KR20140098530A (ko) 다중 입력 및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7529691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42016A1 (en) Adaptive explicit csi feedback and overhead reduction
JP2020505800A (ja) ランク指示方法、ランク指示報告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160381697A1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sourc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CN105745845A (zh) 为了减小量化噪声使用自相关矩阵进行用于基于码本的mimo波束赋形的预编码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US9048970B1 (en)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02595488B (zh) 一种信道方向信息反馈方法及其设备
CN107404345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02269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809384B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82622A1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218317A1 (en) Eigenvalue-based channel hardening and explicit feed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