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440B -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440B
CN101931440B CN200910087393.3A CN200910087393A CN101931440B CN 101931440 B CN101931440 B CN 101931440B CN 200910087393 A CN200910087393 A CN 200910087393A CN 101931440 B CN101931440 B CN 101931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channel
channel state
mrow
stat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73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1440A (zh
Inventor
夏亮
周永行
赵亚军
程型清
任晓涛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ingl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ning Zhongchuang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73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14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1880 priority patent/WO2010145293A1/zh
Priority to EP10788689.7A priority patent/EP244528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931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1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4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3Feedback reduction using vector or matrix manip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lex Calcu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根据第一信道矩阵计算设定反馈粒度下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根据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还包括:获取基础码本;将组成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获取多天线码本的PMI,将PMI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根据信道特性可以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以减小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量或者通过基础码本生成多天线码本,将多天线码本的PMI作为下行联合信道的反馈量,实现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开销。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用户多入多出(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U-MIMO)技术将拥有多天线功能的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为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服务,同时UE也具有多天线功能。对于MU-MIMO系统,准确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变得更加重要,为了提供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往往需要更高的反馈开销。
在传统的单点接入传输系统中,AP向UE发射下行参考信号,UE接收该参考信号后,通过计算得到该UE与AP(单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将计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AP,完成下行信道的测量过程。在多点传输系统中,多个AP向UE发射下行参考信号,UE接收多个AP的参考信号后,通过计算得到该UE与多个AP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将计算得到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分别反馈给多个AP,完成下行信道的测量过程。与单点接入传输系统相比,多点通信系统中的UE的反馈量从该UE与一个AP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扩展到了与多个AP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假设AP为基站(eNodeB),该基站发送的天线个数为NT,UE接收的天线个数为NR,其中,NR≤NT。现有的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有以下几种方式:(1)若以下行信道矩阵Hi,k表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则下行信道矩阵Hi,k为NR行NT列的复数矩阵,下行信道矩阵Hi,k中的每个矩阵元素包含实部和虚部两个实数,则UE共需要向基站反馈2NRNT个实数;(2)若以下行信道矩阵Hi,k的特征元素表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则下行信道矩阵Hi,k有NR个特征向量,每个特征向量包含NT个复数,即2NT个实数;下行信道矩阵Hi,k有NR个特征值,每个特征值为一个实数,则UE共需要向基站反馈2NRNT+NR个实数;(3)若以Hi,k的协方差矩阵 R i , k = H i , k H H i , k 表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则协方差矩阵Ri,k为NT行NT列的复数矩阵,并且协方差矩阵Ri,k是一个共轭对称矩阵,由于该共轭对称矩阵中的NT个对角线的矩阵元素为实数,非对角线上的矩阵元素满足共轭对称特性,因此UE只需要向基站反馈对角线上的NT个实数和非对角线上的(NTNT-NT)/2个复数,共NTNT个实数;(4)若以协方差矩阵Ri,k的特征元素表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由于协方差矩阵Ri,k的特征元素和下行信道矩阵Hi,k的特征元素的个数相同,因此反馈量也相同,为2NRNT+NR个实数。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UE向AP直接反馈下行信道矩阵、或下行信道矩阵的特征元素、或下行信道矩阵的协方差矩阵、或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元素,导致待反馈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计算设定反馈粒度下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基础码本;
将组成所述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所述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所述新向量组合形成多天线码本;
获取所述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计算设定反馈粒度下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础码本;
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将组成所述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组合模块,用于将所述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所述新向量组合形成多天线码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上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根据信道特性可以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以减小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基础码本生成与基础码本的维数不相同的多天线码本,将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作为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的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协同多点收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矩阵元素频域变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还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协同多点收发(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简称:CoMP)系统中,地理位置上互相分离的多个AP同时为一个或多个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在进行协同多点发射信号或者接收信号之前,首先需要对UE的AP、集(set)的选择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具体地,AP将UE和候选AP、集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作为输入量、或者参考量,完成AP、集的选择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的调度。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协同多点收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CoMP系统中,包括小区(cell)1、小区2、小区3、小区4、小区5,以及UE。其中,小区1,小区2和小区3是UE的报告小区集合(reporting set),小区4和小区5为该UE的干扰小区,小区1与UE之间的信道矩阵H1、小区2与UE之间的信道矩阵H2、小区3与UE之间的信道矩阵H3形成多小区的联合信道状态信息Hcomp=[H1 H2 H3]。UE需要反馈报告小区集合中的小区和UE之间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该信道状态信息用下行信道矩阵Hi,k表示,其中,i表示小区编号,k表示频域标识或者时域标识,具体可以为时域中的帧序号或者频域中的载波序号。
图2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步骤202、根据第一信道矩阵计算设定反馈粒度下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
步骤203、根据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待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根据信道特性可以通过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以减小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开销。
图3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步骤302、获取第一信道矩阵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
步骤303、根据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一共轭转置矩阵获取设定反馈粒度下的第二信道矩阵。
步骤304、根据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上述步骤301中,设UE获取待反馈的时频点上的信道矩阵为第一信道矩阵Hi,k,其中i为小区标识,k为频域标识或时域标识,具体可以为时域中的帧序号或者频域中的载波序号。
上述步骤302中,根据第一信道矩阵Hi,k获取第一信道矩阵Hi,k的共轭转置矩阵,本实施例为了方便称为第一共轭转置矩阵Hi,k H
上述步骤303中,根据第一信道矩阵Hi,k计算待反馈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Ri。具体地,第二信道矩阵 R i = 1 M Σ k = 1 M H i , k H H i , k , 其中,M为频域和时域的反馈粒度,可根据信道特性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M以减小反馈开销。也可以将如下矩阵作为第二信道矩阵Ri:间隔为反馈粒度M的时频点上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或者间隔为反馈粒度M的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Hi,k和第一共轭转置矩阵Hi,k H的加权平均值所形成的矩阵。
UE每隔反馈粒度M个时频点获取一次第二信道矩阵Ri或第二信道矩阵Ri的特征元素∑Ri 2和特征元素VRi,特征元素∑Ri 2和特征元素VRi满足 R i = V Ri · Σ Ri 2 · V Ri H , 其中,特征元素∑Ri 2为第二信道矩阵Ri的特征值,是一NT行NT列的对角矩阵,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矩阵元素按照模的大小满足一定顺序的排列,具体地,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矩阵元素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特征元素VRi为一NT行NT列的酉矩阵,特征元素VRi的第p列为特征元素∑Ri 2的对角线上的第p个元素对应的特征向量。
上述步骤304中,UE根据第二信道矩阵Ri的前Ni,L个特征值和Ni,L个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以及反馈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Hi,k计算待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f(Hi,k,Ri),其中Ni,L≤NT
具体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071
其中,vRi,L表示特征元素VRi的第L列向量,σRi,L 2表示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第L个矩阵元素,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为NR行Ni,L列的复数矩阵。则UE向AP反馈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需要反馈2×NR×Ni,L个实数,若UE向AP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频域粒度或时域粒度可以为N,满足1≤N≤M。
在本实施例中,Ni,L可根据以下准则之一进行限定:
(1) &sigma; Ri , N i , L + 1 2 < &epsiv; , &sigma; Ri , N i , L 2 &GreaterEqual; &epsiv; ;
(2) &sigma; Ri , N i , L + 1 2 / &sigma; Ri , N i , L 2 < &epsiv; ;
(3) &sigma; Ri , N i , L + 1 2 < &epsiv; &sigma; Ri , 1 2 , &sigma; Ri , N i , L 2 &GreaterEqual; &epsiv; &sigma; Ri , 1 2 ;
(4)g(Hi,k,f-1(Ui,k,Ri))<ε,其中,f-1(Ui,k,Ri)表示用第二信道矩阵Ri和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恢复的信道矩阵,g(Hi,k,f-1(Ui,k,Ri))表示矩阵Hi,k和f-1(Ui,k,Ri)之间的差别。
上述四个准则中,ε为设定阈值,σRi,L 2为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第L个矩阵元素。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信道矩阵Ri随着UE所在的小区标识i而变化,若小区标识i发生变化(即UE所在的小区发生变化),则第二信道矩阵Ri随着UE所在的小区发生变化,那么矩阵元素σRi,L 2也随着第二信道矩阵Ri的变化而变化,致使由上述四个准组根据矩阵元素σRi,L 2选取的Ni,L也随着第二信道矩阵Ri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UE向AP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也随着Ni,L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实现了UE可以自适应的降低向AP的反馈开销。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矩阵元素频域变化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送天线个数为4个,发送天线间距为0.5倍载波波长;接收天线个数为2个,接收天线间距为0.5倍载波波长,每条曲线分别表示每一接收天线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每个矩阵元素的实部和虚部在不同的频域块(chunk)上的幅度值,每个chunk为6个子载波(subcarrier);当第二信道矩阵Ri的频域反馈粒度M=100chunk时,UE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k=1~100)的矩阵元素的实部和虚部在频域内变化。由图4中可知8条曲线变化均较为缓慢,并且动态范围较小,因此若采用量化的方式反馈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可以降低量化开销并且提高量化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信道矩阵Ri的反馈粒度M远大于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反馈粒度N时,第二信道矩阵Ri的反馈量可以忽略,UE向AP反馈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时需要反馈2NRNi,L个实数,与现有技术中UE向AP直接反馈信道矩阵Hi需要2NRNT个实数相比,反馈开销减少了(1-Ni,L/NT)倍。在本实施例,若Ni,L=2,NT=4,则UE向AP的反馈开销可以减少50%;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信道特性选择较大的反馈粒度M和反馈粒度N以减小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当UE将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f(Hi,k,Ri)和第二信道矩阵Ri反馈给AP后,AP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f(Hi,k,Ri)和第二信道矩阵Ri,以及步骤304的逆运算计算信道矩阵Hi,k=f-1(Ui,k,Ri)。本实施例中,AP可以根据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081
获取得到信道矩阵Hi,k,其中,信道矩阵Hi,k为第i个AP获取的在时频标识k上的下行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082
的逆矩阵用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083
代替。
图5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步骤502、获取第一信道矩阵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
步骤503、根据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一共轭转置矩阵获取设定反馈粒度下的第二信道矩阵。
步骤504、根据第二信道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以及第一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步骤505、根据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一待反馈矩阵。
步骤506、根据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二待反馈矩阵。
上述步骤501中,设UE获取待反馈的时频点上的信道矩阵为第一信道矩阵Hi,k,其中i为小区标识,k为频域或时域标识,具体可以为时域中的帧序号或者频域中的载波序号。
上述步骤502中,根据第一信道矩阵Hi,k获取第一信道矩阵Hi,k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Hi,k H
上述步骤503中,根据第一信道矩阵Hi,k计算待反馈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Ri。具体地,第二信道矩阵 R i = 1 M &Sigma; k = 1 M H i , k H H i , k , 其中,M为频域和时域的反馈粒度,可根据信道特性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M以减小反馈开销。也可以将如下矩阵作为第二信道矩阵Ri:间隔为反馈粒度M的时频点上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或者间隔为反馈粒度M的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Hi,k和第一共轭转置矩阵Hi,k H的加权平均值所形成的矩阵。
UE每隔反馈粒度M个时频点获取一次第二信道矩阵Ri或第二信道矩阵Ri的特征元素∑Ri 2和特征元素VRi,其中,特征元素∑Ri 2和特征元素VRi满足 R i = V Ri &CenterDot; &Sigma; Ri 2 &CenterDot; V Ri H , 其中,特征元素∑Ri 2为Ri的特征值,是一NT行NT列的对角矩阵,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矩阵元素按照模的大小满足一定顺序的排列,具体地,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矩阵元素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特征元素VRi为一个NT行NT列的酉矩阵,其第p列为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的第p个元素对应的特征向量。
上述步骤504中,第二信道矩阵Ri的特征值、与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以及第一信道矩阵Hi,k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具体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f(Hi,k,Ri)可以根据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01
获取得到,其中,vRi,L表示VRL的第L列向量,σRi,L 2表示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第L个元素,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为NR行Ni,L列的复数矩阵。
在本实施例中,Ni,L可根据以下准则之一进行限定:
(1) &sigma; Ri , N i , L + 1 2 < &epsiv; , &sigma; Ri , N i , L 2 &GreaterEqual; &epsiv; ;
(2) &sigma; Ri , N i , L + 1 2 / &sigma; Ri , N i , L 2 < &epsiv; ;
(3) &sigma; Ri , N i , L + 1 2 < &epsiv; &sigma; Ri , 1 2 , &sigma; Ri , N i , L 2 &GreaterEqual; &epsiv; &sigma; Ri , 1 2 ;
(4)g(Hi,k,f-1(Ui,k,Ri))<ε,其中,f-1(Ui,k,Ri)表示用第二信道矩阵Ri和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恢复的信道矩阵,g(Hi,k,f-1(Ui,k,Ri))表示矩阵Hi,k和f-1(Ui,k,Ri)之间的差别。
上述四个准则中,ε为设定阈值,σRi,L 2为特征元素∑Ri 2对角线上的第L个矩阵元素。也可在等式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07
的右边乘以一Ni,L行Ni,L列的可逆矩阵A,或者在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08
后乘一个Ni,L行Ni,L列的可逆矩阵B,由此得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此时需要UE和AP都已知可逆矩阵A或可逆矩阵B;由于Ni,L的选取可以由UE自适应的获取并反馈给AP,并且Ni,L也可以由AP自适应的返回给UE,或者也可以在UE和AP之间按着设定的规则采用固定值。
上述步骤505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得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共轭转置矩阵Ui,kH,则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U ~ ii , k = U - i , k H U &OverBar; i , k , 其中,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2
为Ni,L行Ni,L列的复数共轭对称矩阵,UE向AP反馈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3
时需要反馈Ni,LNi,L个实数。此外,UE向AP反馈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时的频域粒度或时域粒度也可以设为N,UE也可以根据精度需要不向AP反馈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5
因此当UE不需要向AP反馈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6
时,可以不执行步骤505。
上述步骤506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得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共轭转置矩阵Ui,k H,则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U ~ ij , k = U &OverBar; i , k H U &OverBar; j , k , 其中,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8
为Ni,L行Nj,L列的复数矩阵,UE向AP反馈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9
时需要反馈2Ni,LNj,L个实数。此外,UE向AP反馈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0
时的频域粒度或时域粒度也可以设为L。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1
可以只取3种相互独立的组合,例如(i,j)∈{(1,2),(1,3),(2,3)},为了实现UE和AP之间的统一,可以规定i<j。
当i=1,j=3时,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2
具体为 U ~ 13 , k &ap; U ~ 12 , k U ~ 23 , k H , g ( U ~ 13 , k , U ~ 12 , k U ~ 23 , k H ) < &epsiv; 时,UE可以向AP不反馈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5
而用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6
代替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7
其中,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8
表示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19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20
之间的差值,ε为设定阈值。同样地,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21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122
也可分别用能够使UE只需向AP反馈2个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矩阵代替,由于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随着UE所在的小区标识i而变化,若小区标识i发生变化(即UE所在的小区发生变化),则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随着UE所在的小区发生变化,致使Ni,L随着第一信道状态矩阵Ui,k的变化而变化,UE向AP反馈的第一待反馈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
和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2
也随着Ni,L自适应变化,进而UE可以自适应的降低向AP的反馈开销,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反馈量;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信道特性可以选择较大的反馈粒度M以减小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图5所示实施例中以实现CoMP场景中对下行联合信道矩阵协方差矩阵的反馈,并可以根据精度要求获取不同的反馈内容,实现自适应的降低反馈开销。具体地,当第二信道矩阵Ri的反馈粒度M远大于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3
的反馈粒度N或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4
的反馈粒度L时,第二信道矩阵Ri的反馈可以忽略,若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5
不需要向AP反馈,则UE向AP反馈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需要反馈2×2Ni,LNj,L个实数,反馈开销减少了(1-2Ni,L/3NR)倍(假设Ni,L=Nj,L)。本实施例中,若Ni,L=2,NT=4,则UE向AP的反馈开销比图3所示实施例中UE向AP的反馈开销减少了33%。
在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当UE将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和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反馈给AP后,AP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矩阵Ri、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和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根据Hi,k=f-1(Ui,k,Ri)计算下行联合信道矩阵的协方差矩阵Rcomp,若UE没有向AP反馈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1
则AP可以用将单位矩阵Iii,k代替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若UE没有向AP反馈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3
则将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4
代替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5
具体地,AP可以通过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6
获取到Hi,k,其中,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7
的逆矩阵用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218
代替,右上角标H表示矩阵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31
的共轭转置矩阵。进一步得到下行联合信道矩阵协方差矩阵 R &OverBar; comp = [ H &OverBar; 1 H &OverBar; 2 H &OverBar; 3 ] H [ H &OverBar; 1 H &OverBar; 2 H &OverBar; 3 ] = H &OverBar; 1 H H &OverBar; 1 H &OverBar; 1 H H &OverBar; 2 H &OverBar; 1 H H &OverBar; 3 H &OverBar; 2 H H &OverBar; 1 H &OverBar; 2 H H &OverBar; 2 H &OverBar; 2 H H &OverBar; 3 H &OverBar; 3 H H &OverBar; 1 H &OverBar; 3 H H &OverBar; 2 H 3 H H &OverBar; 3 , 其中,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33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34
进一步地,AP也可获得每个小区单独的协方差矩阵Ri,并且,
图6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获取基础码本。
步骤602、将组成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603、将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其中,新向量组合形成多天线码本。
步骤604、获取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将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用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PMI)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通过基于基础码本生成与基础码本的维数不相同的多天线码本,将多天线码本的PMI作为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的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假设待反馈的小区集合由小区1、小区2、小区3组成,基站的发送天线个数为NT个,UE接收天线个数为NR,其中,NR≤NT。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反馈,即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由两层预编码矩阵级联而成,第一层为单个小区的预编码矩阵Pi,其中i为小区标识,Pi的行数为NT,第二层为待反馈小区集合的联合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为3行1列的矩阵,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表示为 P comp = w 1 P 1 w 2 P 2 w 3 P 3 , 其中,w1表示联合预编码矩阵W的第1个元素,w2表示联合预编码矩阵W的第2个元素,w3表示联合预编码矩阵W的第3个元素,反馈联合预编码矩阵W需要一个3维的码本或基于3天线的码本。
在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及其改进系统中,仅定义了2天线、4天线和8天线的码本,没有对待反馈的联合预编码矩阵W所需要的各维天线码本进行设计,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在现有的2天线码本CB(2)、4天线码本CB(4)和8天线码本CB(8)的基础上获取NC天线码本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42
其中CB(2)由N(2)个2维向量组成,CB(4)由N(4)个4维向量组成,CB(8)由N(8)个8维向量组成,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44
个NC维向量组成。
假设基础码本为2天线码本CB(2)、4天线码本CB(4)和8天线码本CB(8),则当NC=3,图6所示实施例可以实现根据2天线码本CB(2)或者4天线码本CB(4)生成待反馈的联合预编码矩阵W所需要的各维天线码本。
具体地,若由2天线码本CB(2)生成3天线码本CB(3),步骤如下:
步骤611、若2天线码本CB(2)中的某一向量的第一个矩阵元素不为1,则将该向量除以该向量的第一个矩阵元素实现归一化处理,得到新向量,用得到的该新向量代替CB(2)中的原有向量。
步骤612、将2天线码本CB(2)中的第p个向量wp (2)和2天线码本CB(2)中的第q个向量wq (2)组合得到新的向量 w p N ( 2 ) + q ( 4 ) = w p ( 2 ) w q ( 2 ) , 其中p,q=0,1,…,N(2),则共得到N(2)·N(2)个4维向量。
步骤613、将向量 w p N ( 2 ) + q ( 4 ) = w p ( 2 ) w q ( 2 ) 中的第一个元素去掉,得到N(2)·N(2)个3维向量,对得到的N(2)·N(2)个3维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组成新的3天线码本CB(3),3天线码本CB(3)共包含N(2)·N(2)个3维向量。
为了减小反馈比特数,可以从N(2)·N(2)个向量中选择弦距离(chordaldistance)最大的N(3)个向量组成3天线码本CB(3)
具体地,若由4天线码本CB(4)生成3天线码本CB(3),步骤如下:
步骤621、若4天线码本CB(4)中的某个向量的第一个矩阵元素不为1,则将该向量除以该向量的第一个矩阵元素实现归一化处理,得到新向量,用得到的该新向量代替4天线码本CB(4)中原有向量。
步骤622、将得到的新向量的第一个矩阵元素去掉,得到N(4)个3维向量,并对该N(4)个3维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623、用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向量组成新的3天线码本CB(3),3天线码本CB(3)共包含N(2)·N(2)个3维向量。
为了减小反馈比特数,可以从N(2)·N(2)个向量中选择弦距离(chordaldistance)最大的N(3)个向量组成包含N(3)个向量的3天线码本CB(3)
具体地,若由2天线码本CB(4)和4天线码本CB(4)生成5天线码本CB(5)、6天线码本CB(6)、7天线码本CB(7)、以及9天线码本CB(9),可以参考上述步骤611~步骤613或者上述步骤621~步骤623。
从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可知,生成NC天线码本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53
的基础码本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是多个基础码本的组合;其中,NC不限定于2~9,也可以为更高维数;此外,基础码本的生成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基础码本也不限定于2天线码本、4天线码本和8天线码本,基础码本也可以由2天线码本、4天线码本和8天线码本生成的天线码本,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即可。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若生成的多天线码本为单层(layer)码本,即多天线码本为NC行1列的矩阵,则该多天线码本可用于表示NC发送的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简称:MISO)天线系统的信道矩阵H,其中,H为1行NC列的矩阵。
图7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还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获取基础码本。
步骤702、将组成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703、将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其中,新向量组合形成多天线码本。
步骤704、获取与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获取与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相对应的调整参数,将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调整参数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上述步骤701~步骤703与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1~步骤603相同,获取基础码本、以及由基础码本获取多天线码本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704中,UE可以通过获取到的多天线码本向AP反馈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IMO)天线系统中的信道矩阵,具体可以为:UE针对每一根接收天线,向AP反馈MISO天线系统中的与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向量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61
相对应的PMI、以及与预编码向量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62
相对应的调整参数αj,其中,j表示第j根接收天线,表示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向量,αj为复数,并且UE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向AP反馈调整参数αj,从而可以减少UE向AP的反馈开销。AP接收到UE反馈的PMI和调整参数αj后,通过预编码向量
Figure G2009100873933D00171
和调整参数αj重构信道矩阵 H = &alpha; 1 w 1 ( N T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alpha; N R w N R ( N T ) , 若αj没有反馈,则在信道矩阵 H = &alpha; 1 w 1 ( N T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alpha; N R w N R ( N T ) 中令αj=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通过基于基础码本生成与基础码本的维数不相同的多天线码本,将PMI和调整参数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图8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模块81、计算模块82、第二获取模块83。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81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计算模块82根据第一获取模块81获取到的第一信道矩阵计算设定反馈粒度下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第二获取模块83根据第一获取模块81获取到的第一信道矩阵和计算模块82计算得到的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计算模块82根据信道特性可以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以减小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开销。
图9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模块91、计算模块92、第二获取模块93、第一反馈内容获取模块94、第二反馈内容获取模块95。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91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计算模块92根据第一获取模块91获取到的第一信道矩阵计算设定反馈粒度下的时频域上的第二信道矩阵;第二获取模块93根据第一获取模块91获取到的第一信道矩阵和计算模块92计算得到的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第一反馈内容获取模块94根据第二获取模块93获取到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第二反馈内容获取模块95根据第二获取模块93获取到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其中,计算模块92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获取单元921和第二获取单元922。其中,第一获取单元921获取第一信道矩阵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第二获取单元922根据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一获取单元921获取到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获取设定反馈粒度的第二信道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计算模块92根据信道特性可以设置较大的反馈粒度以减小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开销。
图10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1、归一化处理模块102、组合模块103、第二获取模块10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1获取基础码本;归一化处理模块102将第一获取模块101获取到的组成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组合模块103将归一化处理模块102处理后的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其中新向量组合形成多天线码本;第二获取模块104获取组合模块103形成的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将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组合模块103通过基于已有的基础码本生成多天线码本,将多天线码本的PMI作为下行联合信道的预编码矩阵的反馈量,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图11为本发明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归一化处理模块12、组合模块13、第二获取模块1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获取基础码本;归一化处理模块12将第一获取模块11获取到的组成基础码本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组合模块13将归一化处理模块12处理后的归一化后的向量重新组合形成新向量,其中新向量组合形成多天线码本;第二获取模块14获取组合模块13形成的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将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归一化处理模块12还可以包括:归一化处理单元121。若所述基础码本中的向量的第一个矩阵元素不为1,则归一化处理单元121将该向量除以第一个矩阵元素实现归一化处理。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模块14还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41、第二获取单元142、以及反馈单元143。第一获取单元141获取与多天线码本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第二获取单元142获取与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相对应的调整参数;反馈单元143将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调整参数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归一化处理模块12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通过基于基础码本生成与基础码本的维数不相同的多天线码本,将第一获取单元141获取到的PMI和第二获取单元142获取到的调整参数作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实现了在保证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开销。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AP为UE接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其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网络中可以作为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网络中可以作为基站(Node B),在LTE网络中可以为增强型基站(eNodeB),只要该无线通信系统为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时频域选择性调度的通信系统,均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获取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第一共轭转置矩阵获取设定反馈粒度的第二信道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待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反馈粒度大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的反馈粒度;
将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和所述第二信道矩阵反馈给接入点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特征值、与所述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以及所述第一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特征值、与所述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以及所述第一信道矩阵获取第一信道状态矩阵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4.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时频点上的第一信道矩阵;
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第一共轭转置矩阵;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第一共轭转置矩阵获取设定反馈粒度的第二信道矩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获取待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反馈粒度大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的反馈粒度;
用于将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和所述第二信道矩阵反馈给接入点AP的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反馈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一待反馈信道矩阵;
第二反馈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二待反馈信道矩阵。
CN200910087393.3A 2009-06-19 2009-06-19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7393.3A CN101931440B (zh) 2009-06-19 2009-06-19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PCT/CN2010/071880 WO2010145293A1 (zh) 2009-06-19 2010-04-19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EP10788689.7A EP2445288B1 (en) 2009-06-19 2010-04-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7393.3A CN101931440B (zh) 2009-06-19 2009-06-19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440A CN101931440A (zh) 2010-12-29
CN101931440B true CN101931440B (zh) 2014-04-02

Family

ID=4335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73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440B (zh) 2009-06-19 2009-06-19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45288B1 (zh)
CN (1) CN101931440B (zh)
WO (1) WO2010145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626B (zh) 2009-09-30 2013-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1849B (zh) * 2011-06-17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和反馈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916785B (zh) * 2011-08-04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316069B (zh) * 2011-09-21 2017-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19203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471484B (zh) * 2014-09-12 2020-12-2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7404345B (zh) * 2016-05-21 2020-10-0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23340A1 (zh) * 2016-08-01 2018-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8312B1 (ko) * 2002-06-20 2006-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US7242724B2 (en) * 2003-07-16 2007-07-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multi-anten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compensates for channel variations
US7257167B2 (en) * 2003-08-19 2007-08-1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access MIMO channels with feedback capacity constraint
US7978649B2 (en) * 2004-07-15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MIM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1087166B (zh) * 2006-06-05 201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天线系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8259835B2 (en) * 2007-03-22 2012-09-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Variable codebook for MIMO system
CN101330357B (zh) * 2007-06-18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45288A4 (en) 2012-05-09
EP2445288B1 (en) 2020-01-01
CN101931440A (zh) 2010-12-29
EP2445288A1 (en) 2012-04-25
WO2010145293A1 (zh)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092B (zh) 指示预编码矩阵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EP352267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1931440B (zh)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KR101005876B1 (ko)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하여 빔성형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RU2573276C2 (ru) Способ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канал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US8830932B2 (en) Obt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information
CN102783120B (zh) 用于交叉极化天线的mimo反馈方案
TWI535236B (zh) 電信中多細微性回饋報告及用於預編碼回饋處理
US8615052B2 (en) Enhanced channel feedback for multi-user MIMO
EP1794919B1 (en) A method of processing received signals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system
EP3547558B1 (e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equipment
CN110034797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1969363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EP241078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MX2011010548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retroalimentacion de informacion de estado de canal espacial basado en un producto de kronecker.
CN101867461B (zh) 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码本构造方法
CN102130708B (zh) 多小区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103465A (zh) 对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用于码本增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63447A (zh) 用于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65377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01674115B (zh) 协方差相关矩阵的反馈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KR102197717B1 (ko) 대규모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방법
EP4311122A2 (e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2312464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792604B (zh) 多入多出系统的高秩自适应码本的生成和反馈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0

Address after: Room 201B, 2 / F, building 7, No.23, Chuangxin Road, high tech Zone, Nanning City, 530000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INGL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 floor 4, building 1,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Gaoke Road, Nanning New Distric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00

Patentee before: NANNING ZHONGCHUANG SPACE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0

Address after: Room 408, floor 4, building 1,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Gaoke Road, Nanning New Distric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00

Patentee after: NANNING ZHONGCHUANG SPA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