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4055B - 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4055B
CN107404055B CN201710308266.6A CN201710308266A CN107404055B CN 107404055 B CN107404055 B CN 107404055B CN 201710308266 A CN201710308266 A CN 201710308266A CN 107404055 B CN107404055 B CN 107404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ocket
flange portion
printed wir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82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4055A (zh
Inventor
江尻孝一郎
近藤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4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4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0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74Devices having four or more poles, e.g. holders for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76Coupl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between PCB and component, e.g.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2Printed circuits being in the sam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使与将拍摄视场作为与印刷布线基板正交的上方的姿势下的光学电子部件的光电变换元件连接的导电垫、以及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的触头滑动接触来自我清洁。光学电子部件具备:使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面向上方并具有沿水平面突出的凸缘部的绝缘壳体;以及在绝缘壳体的与水平面平行的外表面露出的导电垫,插座具备:沿水平面滑动自如地引导凸缘部的导向部;以及固定在外壳的与导电垫所露出的外表面对置的连接区域且使接触部面向与凸缘部一起沿水平面滑动的导电垫的移动轨迹的触头,伴随绝缘壳体的滑动操作而触头与导电垫滑动接触从而起到自我清洁作用。

Description

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照相机模块等内置光电变换元件的光学电子部件与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更详细而言,涉及在使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路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正交的姿势下将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内置影像传感器等光电变换元件的光学电子部件与固定在印刷布线基板上的插座连接而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但以光电变换元件的拍摄视场不会被印刷布线基板、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周围的其它部件遮挡的方式将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以下,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插座100为例对该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进行说明。
图23、图24是插座100的立体图和纵剖视图,插座100是将绝缘外壳101的下方的一部分落入贯通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安装孔111来沿与印刷布线基板110平行的水平面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贯穿板式插座100。贯穿板式插座100由凹设有通过将方形的底板部101a和从其周围四边向上方竖立设置的侧壁部101b模制成形为一体而上方开口的斗形的连接插入凹部102的绝缘外壳101、贯通绝缘外壳101的侧壁部101b的多个触头103、覆盖侧壁部101b的周围的一对侧屏蔽板104、104、以及从下方覆盖底壁部101a的底部屏蔽板105构成,以便从上方安装作为光学电子部件的未图示的长方体状的照相机模块。
如图24所示,各触头103细长带状地一体形成有固定于侧壁部101b的固定部103a、从固定部103a倒U字状地折弯而沿底壁部101a被悬臂支撑的接触部103b、以及从固定部103aU字状地折弯的前端水平地折回的连接脚部103c。
一对侧屏蔽板104、104具有横跨侧壁部101b而朝向连接插入凹部102的内侧折回的多个折弯簧片104b。多个折弯簧片104b中的在侧壁部101b的中央处折回的折弯簧片104b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102内的光学电子部件的外侧面卡定,以防止光学电子部件向上方脱离的方式起作用,在侧壁部101b的两侧处折回的折弯簧片104b’与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102内的电子部件的外侧面弹性接触,从而以露出于光学电子部件的底面的导电垫与各触头103的接触部103b不产生位置偏移地接触的方式对光学电子部件进行定位。
底部屏蔽板105形成为利用导电性金属板覆盖底壁部101a的底面整体的方形,在其四角,从底板部101a的底面侧压入而固定向上方竖立设置的压入片。底部屏蔽板105的周围的四边分别以覆盖底板部101a的侧面的方式向上方折弯,并且接地脚部105a从其上端向外侧而沿水平方向折弯。
该贯穿板式插座100中,在形成为比底部屏蔽板105的外径稍大的内径的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安装孔111容纳下方的一部分,将在容纳的状态下以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平面的高度沿水平突出的各触头103的连接脚部103c软钎焊连接在布线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对应部位的导电图案上,并且将侧屏蔽板104的接地脚部104c和底部屏蔽板105的接地脚部105a软钎焊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接地图案,从而以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表面的水平面平行的方式将贯穿板式插座100固定在安装孔111内。
若在贯穿板式插座100的连接插入凹部102容纳将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作为铅垂方向的上方的姿势下的光学电子部件,则露出于其底面的各导电垫经由各触头103而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导电图案电连接,从而光学电子部件与以使受光光路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水平面正交的姿势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插座100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34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07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以往的插座中,利用固定于周围的侧壁部101b的多个折弯簧片104b’从沿水平方向的各方向对从上方松动嵌入连接插入凹部102的光学电子部件进行按压,从而将光学电子部件定位在连接插入凹部102内,从而对光学电子部件施加水平方向的外力,若多个折弯簧片104b’的弹性压力不同,则光学电子部件从已设定的位置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有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偏倚的担忧。
并且,为了使光学电子部件的离印刷布线基板的高度低背化,而将光学电子部件的大致整体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102内,从而若不使用将作为防脱片起作用的折弯簧片104b压入侧壁部101b侧而解除卡定的专用的夹具,则无法取出光学电子部件,从而无法容易地更换光学电子部件。
另外,由于是使由板簧片形成的触头的接触部向连接插入凹部102的内底面突出、并在铅垂方向上使触头的接触部与露出于光学电子部件的绝缘壳体的底面的导电垫抵接而以接触的方式进行弹性接触构造,所以触头的接触部、导电垫的接触面无法自我清洁,从而有因附着于接触面的氧化皮膜、绝缘物而产生彼此的接触不良的担忧。
尤其是,为了使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低背化,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插座中,由于在绝缘外壳101的底壁部101a,形成有避开对与导电垫接触而向下方挠曲的触头的干涉的狭缝,所以无法使触头103的接触部103b与导电垫接触的空间相对于外部封闭,从而无法避免在劣恶的环境气中使用的情况下在接触面附着氧化皮膜、绝缘物而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另外,由于触头103的自由端侧的接触部103b相对于与导电垫抵接而接触的铅垂方向无法正确地定位,所以无法配置与导电垫接触的接触时机不同的检测触头来检测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时机。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光学电子部件的受光光路不偏倚地连接于插座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相对于插座容易地装卸光学电子部件来进行更换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光学电子部件的导电垫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间的接触面在每次相互的接触时进行自我清洁、从而不会因夹有绝缘物而产生接触不良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正确地设定光学电子部件的导电垫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间的接触时机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方案1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是将内置有光电变换元件的光学电子部件与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光学电子部件具备:绝缘壳体,其使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通过平面的开口而面向铅垂方向的上方,并一体地具有从侧面向沿水平面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凸缘部;以及多个导电垫,其与光电变换元件电连接,且在绝缘壳体的与水平面平行的外表面露出,并且,插座具备:外壳,其沿与印刷布线基板平行的水平面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导向部,其沿水平面滑动自如地引导凸缘部;以及多个触头,其相互绝缘地固定于外壳的沿铅垂方向与露出导电垫的外表面对置的连接区域,一端侧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电连接,且另一侧的接触部面向与凸缘部一体地滑动的多个导电垫的移动轨迹,以光电变换元件面向与印刷布线基板正交的上方的姿势,向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光学电子部件。
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凸缘部被插座的导向部引导为沿水平面自由滑动,所以与水平面正交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不偏倚。
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多个导电垫在绝缘壳体的与水平面平行的外表面露出,与绝缘壳体一体的凸缘部被插座的导向部引导为沿水平面自由滑动,所以光学电子部件沿水平方向移动。由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面向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导电垫的移动轨迹,所以与导电垫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利用光学电子部件的滑动而进行滑动接触。
由于能够将固定于连接区域的触头的接触部支撑在水平方向的固定位置,所以能够使之面向导电垫的沿水平面的移动轨迹的任意位置,从而能够在每次接触时对与对应的导电垫接触的接触时机进行调整。
方案2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多个导电垫在凸缘部的平面和底面的任一个露出面露出,在外壳形成有连接插入凹部,该连接插入凹部沿凸缘部的突出方向滑动自如地引导凸缘部,并以使凸缘部的露出面与连接区域对置的方式容纳凸缘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将绝缘壳体定位在凸缘部的插入位置,该位置是在连接插入凹部内露出于凸缘部的露出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位置。
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绝缘壳体的凸缘部通过插座的连接插入凹部而被引导为沿水平面自由滑动,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将绝缘壳体定位在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所接触的滑动位置,所以与水平面正交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不偏倚。
由于导电垫通过连接插入凹部而被引导为自由滑动,且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的凸缘部的平面或者底面露出,触头的接触部面向在连接插入凹部内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导电垫的移动轨迹,所以与导电垫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利用光学电子部件的滑动而进行滑动接触。
由于能够将固定于连接区域的触头的接触部支撑在水平方向的固定位置,所以能够使之在连接插入凹部内面向导电垫的沿水平面的移动轨迹的任意位置,从而能够在每次接触时对与对应的导电垫接触的接触时机进行调整。
由于绝缘壳体仅一体的凸缘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所以沿水平方向对除凸缘部以外的绝缘壳体进行滑动操作,就能够相对于连接插入凹部容易地插拔凸缘部。
方案3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外壳的形成连接插入凹部的一部分是与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电连接的金属罩。
由于连接插入凹部的一部分由金属罩形成,所以连接插入凹部本身得到规定的强度,并且外壳即使在金属罩与接地图案连接的连接部位处也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从而难以对触头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间的连接部位作用外力。
并且,由于由接地的金属罩来形成连接插入凹部的一部分,所以利用由金属罩覆盖的部位来相对于外部遮挡连接插入凹部内。
方案4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外壳形成有导向承受部,该导向承受部与连接插入凹部连续,并沿凸缘部的突出方向将从铅垂方向被载置的凸缘部引导至连接插入凹部。
载置于导向承受部的光学电子部件的凸缘部仅通过载置于导向承受部、且向凸缘部的突出方向滑动,就被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
方案5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插座还具备第一弹性密封部件,该第一弹性密封部件固定在外壳的包围连接区域的整周的部位,与插入于连接插入凹部的凸缘部的露出面弹性接触,从而在与对置于连接区域的连接插入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夹持凸缘部,利用外壳、第一弹性密封部件以及凸缘部的露出面来对露出于凸缘部的露出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若将凸缘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则在固定触头的连接插入凹部的内表面、第一弹性密封部件以及凸缘部的露出面之间对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方案6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多个导电垫在以铅垂方向作为中心轴的有底圆筒体状的绝缘壳体的底面露出,在外壳,由使连接区域与导电垫所露出的绝缘壳体的底面对置的圆形底面部、以及立起设置于圆形底面部的周围的圆筒状的周壁部来形成对绝缘壳体的凸缘部进行容纳的圆筒容纳凹部,在从周壁部向内侧水平地突出设置的罩片与圆形底面部之间嵌插凸缘部,并沿周壁部的内壁面而绕圆筒容纳凹部的中心轴自由转动地引导绝缘壳体,相对于转动方向将绝缘壳体定位在绝缘壳体的旋转位置,该位置是在圆筒容纳凹部内露出于绝缘壳体的底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进行接触的位置。
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绝缘壳体被引导为沿水平面而绕圆筒容纳凹部的中心轴自由转动,且被定位在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进行接触的旋转位置,所以不会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与水平面正交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不偏倚。
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多个导电垫在被引导为能够与凸缘部一起沿水平面而绕插座的圆筒容纳凹部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的绝缘壳体的底面露出,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面向与绝缘壳体的底面对置的圆形底面部上的导电垫的移动轨迹,所以与导电垫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利用光学电子部件在圆筒容纳凹部内转动而进行滑动接触。
由于能够将固定于连接区域的触头的接触部支撑在绕圆筒容纳凹部的中心轴的固定位置,所以能够使之面向绕中心轴旋转的导电垫的移动轨迹的任意位置,从而能够在每次接触时对与对应的导电垫接触的接触时机进行调整。
方案7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形成圆筒容纳凹部的周壁部和罩片由一片金属板构成,周壁部的下端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电连接。
由于圆筒容纳凹部的周壁部由金属罩形成,所以圆筒容纳凹部本身得到规定的强度,并且外壳即使在周壁部的下端的脚部与接地图案连接的连接部位处也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从而难以对固定于外壳的连接区域的触头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间的连接部位作用外力。
并且,由于利用接地的金属罩来形成圆筒容纳凹部的周壁部和罩片,所以利用金属罩覆盖的部位来相对于外部遮挡圆筒容纳凹部内。
方案8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插座还具备第二弹性密封部件,该第二弹性密封部件固定在圆形底面部的包围连接区域的整周的部位,在圆筒容纳凹部内与绝缘壳体的底面弹性接触,从而在与罩片之间夹持绝缘壳体,在圆形底面部、第二弹性密封部件以及绝缘壳体的底面之间对露出于绝缘壳体的底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若将绝缘壳体的底面容纳在圆筒容纳凹部内,则在圆形底面部、第二弹性密封部件以及绝缘壳体的底面之间对导电垫与对应的触头的接触部所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的发明,即使与插座连接的光学电子部件受到外力,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也不会从铅垂方向倾斜。
并且,光学电子部件的导电垫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间的接触面在每次将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时进行自我清洁,从而不会因夹有绝缘物而产生接触不良。
另外,能够任意地设定光学电子部件的导电垫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间的接触时机。
根据方案2的发明,即使与插座连接的光学电子部件受到外力,由于绝缘壳体本身相对于水平方向被定位,所以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也不会偏倚。
并且,每次使凸缘部在连接插入凹部内滑动时,光学电子部件的导电垫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间的接触面进行自我清洁,从而不会因夹有绝缘物而产生接触不良。
另外,由于能够使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在连接插入凹部内朝水平方向的固定位置突出,所以能够使之以任意的接触时机与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的凸缘部的露出面露出的导电垫接触。
由于绝缘壳体仅一体的凸缘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所以沿水平方向对除凸缘部以外的绝缘壳体进行滑动操作,就能够相对于插座容易地装卸光学电子部件来进行更换。
根据方案3的发明,连接插入凹部的内壁面难以变形,即使因相对于连接插入凹部插拔凸缘部而外壳受到外力,也不会传递至触头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的软钎焊连接部,从而不会产生图案剥离等。
另外,能够对从金属罩所覆盖的方向侵入连接插入凹部内的噪声进行遮挡。
根据方案4的发明,通过被导向承受部引导,能够相对于连接插入凹部容易地插拔光学电子部件的凸缘部。
根据方案5的发明,不包围光学电子部件、插座的整体,利用容纳在连接插入凹部内的凸缘部的一部分,能够相对于外部对导电垫与触头的接触部进行封闭。
在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的期间,导电垫、触头的接触部不会与外部空气接触,从而即使在劣恶的环境气中将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接触面的腐蚀也不会进行,进而难以产生接触不良。
根据方案6的发明,即使连接于插座的光学电子部件受到外力,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绝缘壳体的绕圆筒容纳凹部的沿铅垂方向的中心轴的旋转位置被定位,所以绝缘壳体也不会倾斜而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光路偏倚。
并且,每次使绝缘壳体在圆筒容纳凹部内转动时,光学电子部件的导电垫与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间的接触面进行自我清洁,从而难以因夹有绝缘物而产生接触不良。
另外,由于能够使插座的触头的接触部从圆形底面部向相对于圆筒容纳凹部内的水平方向固定的位置突出,所以能够使之以任意的接触时机与在圆筒容纳凹部内沿水平面转动的绝缘壳体的底面露出的导电垫接触。
由于光学电子部件的绝缘壳体仅一体的凸缘部被嵌插于罩片与圆形底面部之间,所以操作圆筒容纳凹部向上方突出的绝缘壳体的部分使之转动至凸缘部未被罩片覆盖的旋转位置,而能够相对于插座容易地装卸光学电子部件来进行更换。
根据方案7的发明,圆筒容纳凹部的周壁部、罩片难以变形,从而即使光学电子部件、插座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在触头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的电连接部处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旋转力矩,从而不会产生图案剥离等。
另外,能够对从金属罩所覆盖的方向侵入圆筒容纳凹部内的噪声进行遮挡。
根据方案8的发明,不包围光学电子部件、插座的整体,利用容纳在圆筒容纳凹部内的绝缘壳体的底面,能够相对于外部对导电垫与触头的接触部所接触的接触部的空间进行封闭。
在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的期间,导电垫、触头的接触部不会与外部空气接触,从而即使在劣恶的环境气中将光学电子部件连接于插座,接触面的腐蚀也不会进行,进而难以产生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1的省略了内部构造的光学电子部件2的立体图。
图2是光学电子部件2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1的插座10的俯视图。
图4是插座10的立体图。
图5是去掉金属罩11后的插座10的立体图。
图6是去掉金属罩11和上弹性环状框部12后的插座10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以沿光学电子部件2的滑动方向的图3的A-A线剖切进行表示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光学电子部件2从上方载置于插座10的导向承受部14的状态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1的立体图。
图9是沿光学电子部件2的滑动方向剖切图8进行表示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将光学电子部件2连接于插座10的状态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1的立体图。
图11是沿光学电子部件2的滑动方向剖切图10进行表示的纵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30的光学电子部件31的立体图。
图14是省略了内部构造的光学电子部件31的俯视图。
图15是光学电子部件31的仰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30的插座40的立体图。
图17是沿图18的C-C线剖切的插座40的横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B-B线剖切的插座40的纵剖视图。
图19是去掉绝缘子49后的插座40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将光学电子部件31从上方容纳于插座40的圆筒容纳凹部43的状态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30的立体图。
图21是沿图17的B-B线剖切来表示图20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光学电子部件31连接于插座40的状态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30的立体图。
图23是与光学电子部件连接的以往的插座100的立体图。
图24是插座100的纵剖视图。
图中:
1—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第一实施方式),2—光学电子部件,3—绝缘壳体,6—凸缘部,7—导电垫,10—插座,11—金属罩(外壳),12—上弹性环状框部(第一弹性密封部件),13—下弹性环状框部(第一弹性密封部件),16—绝缘板(外壳),16B—连接区域,17—触头,17a—接触部,18—导向壁(导向部),19—连接插入凹部,22—矩形环状密封件(第一弹性密封部件),30—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第二实施方式),31—光学电子部件,32—绝缘壳体,34—凸缘部,35—导电垫,40—插座,41—圆筒弹性密封件(第二弹性密封部件),42—环状密封件(第二弹性密封部件),43—圆筒容纳凹部,45—绝缘板(圆形底面部),45A—连接区域,46—金属壳体(外壳),46a—圆筒周壁部(导向部),47—触头,47a—接触部,49—绝缘子(第二弹性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1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1的光学电子部件2以平面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平行的姿势与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的插座10连接,以下,在光学电子部件2和插座10的各部分的说明中,将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平行的面作为水平面、将图11的右方向作为前方、将左方向作为后方、并将图11的上下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光学电子部件2是在绝缘壳体3内内置有CCD、CMOS传感器等光电变换元件和配设于其受光光路的滤波器、透镜等光学部件的模块。如图1、图2所示,光学电子部件2的绝缘壳体3由从平面凹设有圆筒容纳室4的圆筒部5、以及沿水平面与圆筒部5的下端连接设置的凸缘部6构成,在圆筒容纳室4内容纳有光电变换元件和光学部件(均图示省略)。容纳在圆筒容纳室4内的光电变换元件通过圆筒容纳室4的窗孔4a而面向铅垂方向的上方,将光学电子部件2的上方作为拍摄视场。通过将容纳光电变换元件和光学部件的绝缘壳体3的容纳部作为圆筒形的圆筒部5,从而将圆形轮廓的透镜配置于受光光路的绝缘壳体3的大小变得最小。
绝缘壳体3的凸缘部6以将前后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的轮廓来形成,如图2所示,在从圆筒部5向前方突出的凸缘部6的底面,露出有沿左右方向的一列而与光电变换元件连接的多个导电垫7、7…。其中,左右两侧的导电垫7成为连接检测用导电垫7a、7a,其前端比其它导电垫7更向前方露出。并且,在凸缘部6的左右的侧面,凹设有供插座10侧的后述的一组卡合片15、15分别卡合的卡合凹部6a、6a。
插座10具备绝缘板16、覆盖绝缘板16的前方的上方的金属罩11、以及插通绝缘板16而被固定的多个触头17,利用绝缘板16和金属罩11构成沿水平面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的插座10的外壳。如图6所示,绝缘板16形成为扁平的矩形板状,沿左右的侧边竖立设置有导向壁18、18,在导向壁18、18之间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引导光学电子部件2的凸缘部6。绝缘板16的后方成为因形成通孔而形成为矩形框状、并从上方载置光学电子部件2的凸缘部6的部件承受区域16A,前方成为使多个触头17的各接触部17a向上方突出的连接区域16B,利用绝缘板16的部件承受区域16A和其两侧的导向壁18、18来构成沿前后方向对从上方被载置的光学电子部件2的凸缘部6进行引导的导向承受部14,并利用连接区域16B和后述的金属罩11来构成使凸缘部6的前方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插拔的连接插入凹部19。并且,在部件承受区域16A的左右两侧,凹设有避开与一组卡合片15、15的干涉的退让槽23、23。
如图7所示,绝缘板16的连接区域16B形成为比其后方的部件承受区域16A薄的薄壁,通过在其中央以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对多个触头17进行支撑的突条20,来在突条20的周围形成矩形状的密封件容纳凹部21。在密封件容纳凹部21,以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分别由合成橡胶形成的下弹性环状框部13和上弹性环状框部12。上弹性环状框部12的后方的平面成为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凸缘承受面12a,与向前方移动的凸缘部6抵接而下降,并以对下弹性环状框部13进行压缩的方式起作用。
并且,在上弹性环状框部12的平面,且在插通触头17的开口的周围,还以残存弯曲的上方的一部分的方式埋设有矩形环状密封件22。
绝缘板16的连接区域16B的上方由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折弯加工而形成的金属罩11覆盖,从而形成将光学电子部件2的凸缘部6的前方以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插拔的方式容纳的连接插入凹部19。在连接插入凹部19内在铅垂方向上的矩形环状密封件22与金属罩11的间隔比凸缘部6的厚度短,因此,凸缘部6一边压缩下弹性环状框部13、上弹性环状框部12以及矩形环状密封件22一边被插入连接插入凹部19。并且,在绝缘板16的前端,从左右的导向壁18、18的前端朝向内侧地连接设置有一组限位壁24、24,从而防止从前方插入于连接插入凹部19的光学电子部件2的凸缘部6向前方脱离。
在构成连接插入凹部19的上表面的金属罩11,以朝向后方的方式一体地连接设置有分别从上方覆盖左右的导向壁18、18的一组臂部11a、11a。一组臂部11a、11a进行加强以便宽度窄的导向壁18、18不会容易变形,并且通过将在前后的位置处沿绝缘板16的底面朝外侧折弯了的接地脚部11b、11b软钎焊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未图示的接地图案,来将插座10稳固地固定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另外,在各臂部11a、11a的前方的内侧,以朝向退让槽23、23的上方的方式一体地悬臂支撑有一组卡合片15、15。在与后述的导电垫7对应的触头17的接触部17a所接触的凸缘部6的连接插入凹部19内的滑动位置处,一组卡合片15、15向陷入凸缘部6的卡合凹部6a的位置突出,通过与卡合凹部6a卡合而相对于前后方向将凸缘部6定位在滑动位置。
多个触头17在左右方向上固定为与绝缘板16的突条20隔开一定的绝缘间隔,如图7所示,从突条20的平面对上方的斜前方折回了的接触部17a插通上弹性环状框部12的开口而面向连接插入凹部19内。多个触头17的各接触部17a分别朝在连接插入凹部19内与凸缘部6一起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对应的导电垫7的移动轨迹突出,并从下方与露出于被定位在滑动位置的凸缘部6的底面的对应的导电垫7弹性接触。
如图7所示,使悬垂设置于绝缘板16的底面的凸台25插通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定位孔120a而将其定位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并且在定位了的状态下从各触头17的突条20向下方突出的脚部17b插通印刷布线基板120的通孔,并与形成于其周围的未图示的对应的信号图案软钎焊连接,并且将上述的金属罩11的各接地脚部11b软钎焊连接于接地图案,由此将该插座10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上。并且,在绝缘板16的底面的各触头17的脚部17b所突出的部位,弹性地安装有紧贴在触头17的脚部17b的周围与绝缘板16之间的封闭密封件26,来相对于外部遮挡突条20与脚部17b的缝隙。
在向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上的插座10连接光学电子部件2时,如图8、图9所示,在使导电垫7露出于底面的一侧作为前方的姿势下将光学电子部件2的凸缘部6从上方载置在插座10的部件承受区域16A上,之后,使凸缘部6沿左右两侧的导向壁18向前方滑动,将其朝向连接插入凹部19插入。
若使凸缘部6在连接插入凹部19内朝前方滑动,则凸缘部6的前端与凸缘承受面12a抵接,而下压上弹性环状框部12和下弹性环状框部13,若如图10至图12所示地使凸缘部6越过矩形环状密封件22而插入至连接插入凹部19内的滑动位置,则一对卡合片15、15与凸缘部6的卡合凹部6a卡合,从而限制凸缘部6的前后方向上的滑动。此处,所有的触头17的接触部17a作为在前后方向上面向相同的位置,在使凸缘部6滑动至滑动位置之前不久,一对连接检测用导电垫7a、7a就与对应的触头17的接触部17a电连接,接着,与剩下的所有的导电垫7对应的触头17的接触部17a从下方进行弹性接触,并相互电连接。因此,能够根据一对连接检测用导电垫7a、7a与所对应的触头17的接触部17a电连接的情况来检测相对于插座10装卸光学电子部件2的时机。
并且,在凸缘部6的滑动位置处,上弹性环状框部12、下弹性环状框部13以及矩形环状密封件22通过压缩变形而在矩形环状密封件22与金属罩11之间对插入于连接插入凹部19的凸缘部6进行夹持,并且矩形环状密封件22与凸缘部6的底面弹性接触并紧贴。其结果,多个导电垫7与所对应的触头17的接触部17a接触的接触部的空间由凸缘部6的底面、层叠有上弹性环状框部12、下弹性环状框部13及矩形环状密封件22的弹性密封部件、以及绝缘板16的平面包围,而相对于外部被封闭。
在凸缘部6被定位在滑动位置的状态下,内置于光学电子部件2的光电变换元件经由导电垫7和触头17而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信号图案电连接。并且,在光学电子部件2与插座10在该滑动位置处连接的状态下,光学电子部件2的光电变换元件面向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正交的铅垂方向的上方,对将上方作为拍摄视场的图像进行光电变换。
在要拔出与插座10连接的光学电子部件2的情况下,克服与卡合凹部6a卡合的卡合片15的弹性而向后方拉出处于滑动位置的凸缘部6,解除卡合凹部6a与卡合片15的卡合,并使凸缘部6向后方移动至部件承受区域16A,之后将其向上方拉出而拔出。这样,能够相对于插座10容易地装卸光学电子部件2,从而能够根据用途而容易地更换各种不同的光学电子部件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光学电子部件2沿水平方向在直线上滑动来相对于插座10装卸,但也可以使光学电子部件31绕铅垂方向的轴旋转来相对于插座40装卸。该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30的光学电子部件3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21所示,以平面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平行的姿势与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的插座40连接,以下,将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平行的面作为水平面,并将图21的上下方向作为上下方向,使用图13至图22对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30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3至图15所示,光学电子部件31是具备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有底圆筒体状的绝缘壳体32、在从绝缘壳体32的平面凹设的圆筒容纳室33内容纳有光电变换元件和光学部件(均图示省略)的模块,容纳在圆筒容纳室33内的光电变换元件通过圆筒容纳室33的开口33a而面向铅垂方向的上方,将光学电子部件31的上方作为拍摄视场。
在绝缘壳体32的圆筒形的外侧面的下端,以绕圆筒的中心轴的180度间隔沿水平方向突出设置有一对凸缘部34、34。凸缘部34的外侧面以与后述的插座40的圆筒周壁部46a的弯曲的内壁面大致相同的曲率的弯曲面来形成,由此绝缘壳体32由圆筒周壁部46a引导为能够绕其中心轴转动。在各凸缘部34的弯曲的外侧面的中央,凹设有供突出设置于圆筒周壁部46a的内壁面的卡合突起44卡合的卡合凹部34a。卡合突起44通过卡合于卡合凹部34a,来限制光学电子部件31的绕沿铅垂方向的上述中心轴的旋转,将其定位于作为规定的旋转位置的滑动位置。
如图15所示,在绝缘壳体32的圆形的轮廓的底面,沿通过底面的中心的直线的两侧的两列露出有与光电变换元件连接的多个导电垫35、35…。
插座4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圆板状的绝缘板45、从绝缘板45的圆形的周围向上方立起的圆筒状的金属壳体46、以及插通绝缘板45而被固定的多个触头47,利用绝缘板45和金属壳体46来构成沿水平面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的插座40的外壳,在外壳的内侧,形成从上方容纳光学电子部件31的绝缘壳体32并将其容纳为能够自由旋转的圆筒容纳凹部43。金属壳体46的圆筒周壁部46a的内径比光学电子部件31的一对凸缘部34、34间的外径稍长,因此,光学电子部件31由圆筒周壁部46a的内壁面引导为在圆筒容纳凹部43内绕圆筒周壁部46a的中心轴旋转。
在圆筒容纳凹部43内,绝缘板45的平面成为在铅垂方向上与导电垫35所露出的绝缘壳体32的底面对置的连接区域45A,在光学电子部件31的滑动位置处多个导电垫35、35…所对置的连接区域45A的各位置,以贯通绝缘板45的方式隔开一定的绝缘间隔固定有多个触头47。如图18所示,以对铺设有多个触头47的连接区域45A进行包围的方式在绝缘板45的上方配设有圆筒弹性密封件41,另外在其上方载置有被圆筒弹性密封件41向上方施力的圆板状的绝缘子49。在绝缘子49,贯穿设置有使多个触头47分别松动插入的多个通孔49a,若绝缘子49被容纳在圆筒容纳凹部43内的光学电子部件31下压,则相对地触头47的后述的接触部47a从通孔49a向上方突出。
并且,在绝缘子49的平面,还对供多个触头47松动插入的通孔49a进行包围地以残留其上方的一部分的方式埋设有圆形截面的环状密封件42。
各触头47由以贯通绝缘板45的方式被固定的触头主体47b、以及以被向触头主体47的上方施力的状态安装为能够上下移动的接触引脚47a构成,接触引脚47a贯通绝缘子49的通孔49a而面向圆筒容纳凹部43内。因此,多个触头47的各接触部47a分别朝在圆筒容纳凹部43内绕绝缘壳体32的中心轴旋转的导电垫35的移动轨迹突出,并从下方与露出于被定位在滑动位置的绝缘壳体32的底面的对应的导电垫35弹性接触。
贯通绝缘板45而向下方突出的触头主体47b的部位成为软钎焊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对应的信号图案的脚部,在其周围与绝缘板45之间弹性安装有封闭密封件48,对脚部所贯通的绝缘板45的缝隙进行封闭。
如图16所示,在金属壳体46的圆筒周壁部46a的上端,绕圆筒周壁部46a的中心轴隔开90度的间隔地以覆盖圆筒容纳凹部43的上方的方式一体形成有一对扇形罩片46b、46b。一对扇形罩片46b、46b间的内径比光学电子部件31的一对凸缘部34、34间的外径短,并且,自由状态下的环状密封件42与扇形罩片46b间的铅垂方向上的间隔比凸缘部34的铅垂方向上的厚度短,由此,利用被一对扇形罩片46b、46b、圆筒周壁部46a以及圆筒弹性密封件41向上方施力的绝缘子49以及环状密封件42,来构成将光学电子部件31的绝缘壳体32连结于插座40的圆筒容纳凹部43的卡口连结机构。
即,使光学电子部件31以不干涉一对扇形罩片46b、46b和凸缘部34的方式的旋转位置的姿势在圆筒容纳凹部43内下降,并一边使圆筒弹性密封件41压缩一边下压绝缘子49,之后若凸缘部34绕中心轴旋转至抵接于扇形罩片46b的旋转位置,则利用圆筒弹性密封件41的弹性而被从环状密封件42向上方施力的凸缘部34与扇形罩片46b的底面抵接,从而光学电子部件31以绝缘壳体32的底面与环状密封件42弹性接触的状态与插座40的圆筒容纳凹部43连结。
与凸缘部34的卡合凹部34a卡合的一对卡合突起44、44分别如图16,图17所示地在绕中心轴而成为扇形罩片46b的中间位置的圆筒周壁部46的部位处通过向内侧锻造金属板而形成,由此将凸缘部34与扇形罩片46b的底面的中央抵接的旋转位置作为相对于旋转方向定位光学电子部件31的滑动位置。在该滑动位置,以面向圆筒容纳凹部43的各触头47的接触部47a与对应的导电垫7成为对置的位置的方式,多个导电垫7、7…露出于绝缘壳体32的底面的各部位。
如图18所示,将绝缘板45配置在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上,使从绝缘板45向下方突出的各触头47的脚部插通印刷布线基板120的通孔,软钎焊在形成于其周围的未图示的对应的信号图案,并且将从金属壳体46的圆筒周壁部46a的下端的四处位置沿水平面向外侧折弯了的接地脚部46c、46c软钎焊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未图示的接地图案,从而将该插座40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上。
在向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120上的插座40连接光学电子部件31时,如图20、图21所示,将作为凸缘部34不与扇形罩片46b重叠的旋转位置的姿势的光学电子部件31向插座40的圆筒容纳凹部43的下方插入,一边利用绝缘壳体32的底面下压绝缘子49而使圆筒弹性密封件41压缩,一边使绝缘壳体32沿圆筒周壁部46a而绕圆筒容纳凹部43的中心轴旋转。
若使绝缘壳体32旋转至插座40侧的卡合突起44与光学电子部件31侧的卡合凹部34a对置的滑动位置,则卡合突起44与卡合凹部34a卡合而限制光学电子部件31的绕中心轴的旋转从而进行定位,与露出于绝缘壳体32的底面的多个导电垫35对应的触头47的接触部47a从下方进行弹性接触,并相互电连接。
并且,若在该滑动位置处解除光学电子部件31的下压操作,则利用圆筒弹性密封件41的弹性而经由绝缘子49向上方对绝缘壳体32的凸缘部34进行施力,从而凸缘部34与扇形罩片46b的底面的中央位置抵接,插座40与光学电子部件31被连结。当插座40与光学电子部件31在滑动位置处连结的状态下,由于圆筒弹性密封件41和环状密封件42压缩变形,所以固定于绝缘子49的平面的环状密封件42与对导电垫35所露出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绝缘壳体32的底面弹性接触并紧贴。其结果,多个导电垫35与所对应的触头47的接触部47a接触的接触部的空间由绝缘壳体32的底面、层叠有环状密封件42、绝缘子49及圆筒弹性密封件41的弹性密封部件、以及绝缘板45的平面包围,而相对于外部被封闭。
在绝缘壳体32被定位在滑动位置的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内置于光学电子部件31的光电变换元件经由导电垫35和触头47而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信号图案电连接。并且,在光学电子部件31与插座40在该滑动位置处连接的状态下,内置于光学电子部件31的光电变换元件面向与印刷布线基板120的平面正交的铅垂方向的上方,对将上方作为拍摄视场的图像进行光电变换。
在要拔出与插座40连接的光学电子部件31的情况下,克服与卡合凹部34a卡合的卡合突起445的弹性而使处于滑动位置的绝缘壳体32向绕中心轴的任一方向旋转。若如图20所示,绝缘壳体32的凸缘部34旋转至未由扇形罩片46b覆盖的位置,则压缩变形了的圆筒弹性密封件41和环状密封件42复原而上推光学电子部件31的整体,从而能够将向圆筒容纳凹部43的上方突出的绝缘壳体32向上拉而将其从插座40拔出。这样,能够相对于插座40容易地装卸光学电子部件31,从而能够根据用途而容易地更换各种不同的光学电子部件31。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插座10、40的外壳的一部分使用了金属罩11、金属壳体46,但并非必须使用金属板,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等其它材料来形成。
并且,若沿与印刷布线基板120平行的水平面固定插座的外壳,则不限定于固定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上的外壳,也可以如贯穿板式插座那样使外壳的一部分嵌合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凹部。
另外,也可以经由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其它连接器、连接电缆而将插座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
并且,若光学电子部件是使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从平面的开口面对上方的构造,则也可以是内置有其它功能部件的模块。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于周围被屏蔽了的壳体的下部以落入的方式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孔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Claims (8)

1.一种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将内置有光电变换元件的光学电子部件与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其特征在于,
光学电子部件具备:
绝缘壳体,其使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通过平面的开口而面向铅垂方向的上方,并一体地具有从侧面向沿水平面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凸缘部;以及
多个导电垫,其与光电变换元件电连接,且在上述凸缘部的平面和底面的任一个露出面露出,并且,
插座具备:
外壳,其沿与印刷布线基板平行的水平面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并形成有沿上述凸缘部的突出方向滑动自如地引导上述凸缘部并容纳上述凸缘部的连接插入凹部;
以及
多个触头,其相互绝缘地固定于外壳的沿铅垂方向与容纳于上述连接插入凹部的上述凸缘部的上述导电垫露出的露出面对置的连接区域,一端侧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电连接,且另一侧的接触部面向与上述凸缘部一体地滑动的上述多个导电垫的移动轨迹,
相对于水平方向将上述绝缘壳体定位在上述凸缘部的插入位置,该位置是在上述连接插入凹部内露出于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上述触头的接触部进行接触的位置,
以光电变换元件面向与印刷布线基板正交的上方的姿势,向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光学电子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的形成上述连接插入凹部的一部分是与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电连接的金属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壳形成有导向承受部,该导向承受部与上述连接插入凹部连续,并沿上述凸缘部的突出方向将从铅垂方向被载置的上述凸缘部引导至上述连接插入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插座还具备第一弹性密封部件,该第一弹性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外壳的包围上述连接区域的整周的部位,与插入于上述连接插入凹部的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弹性接触,从而在与对置于上述连接区域的上述连接插入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夹持上述凸缘部,
利用上述外壳、第一弹性密封部件以及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来对露出于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上述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插座还具备第一弹性密封部件,该第一弹性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外壳的包围上述连接区域的整周的部位,与插入于上述连接插入凹部的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弹性接触,从而在与对置于上述连接区域的上述连接插入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夹持上述凸缘部,
利用上述外壳、第一弹性密封部件以及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来对露出于上述凸缘部的露出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上述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6.一种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将内置有光电变换元件的光学电子部件与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其特征在于,
光学电子部件具备:
绝缘壳体,其形成为以铅垂方向作为中心轴的有底圆筒体状,使内置的光电变换元件通过平面的开口而面向铅垂方向的上方,并一体地具有从侧面向沿水平面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凸缘部;以及
多个导电垫,其与光电变换元件电连接,且在上述绝缘壳体的底面露出,并且,
插座具备:
外壳,其沿与印刷布线基板平行的水平面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并由圆形底面部和立起设置于圆形底面部的周围的圆筒状的周壁部构成,并形成有容纳上述绝缘壳体的上述凸缘部的圆筒容纳凹部;
罩片,其从上述周壁部向内侧水平地突出设置,在上述罩片与上述圆形底面部之间嵌插上述凸缘部,并沿上述周壁部的内壁面绕上述圆筒容纳凹部的中心轴转动自如地引导上述绝缘壳体;以及
多个触头,其相互绝缘地固定于沿铅垂方向与上述导电垫露出的上述绝缘壳体的底面对置的圆形底面部的连接区域,一端侧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导电图案电连接,且另一侧的接触部面向与上述凸缘部一体地滑动的上述多个导电垫的移动轨迹,
相对于转动方向将上述绝缘壳体定位在上述绝缘壳体的旋转位置,该位置是在上述圆筒容纳凹部内露出于上述绝缘壳体的底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上述触头的接触部进行接触的位置,
以光电变换元件面向与印刷布线基板正交的上方的姿势,向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插座连接光学电子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形成上述圆筒容纳凹部的上述周壁部和上述罩片由一片金属板构成,上述周壁部的下端的脚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插座还具备第二弹性密封部件,该第二弹性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圆形底面部的包围上述连接区域的整周的部位,在上述圆筒容纳凹部内与上述绝缘壳体的底面弹性接触,从而在与上述罩片之间夹持上述绝缘壳体,
在上述圆形底面部、第二弹性密封部件以及上述绝缘壳体的底面之间对露出于上述绝缘壳体的底面的导电垫与对应的上述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空间进行封闭。
CN201710308266.6A 2016-05-20 2017-05-04 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4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1288A JP6390664B2 (ja) 2016-05-20 2016-05-20 光学電子部品とソケットの接続構造
JP2016-101288 2016-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055A CN107404055A (zh) 2017-11-28
CN107404055B true CN107404055B (zh) 2020-07-24

Family

ID=60329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82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4055B (zh) 2016-05-20 2017-05-04 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59634B2 (zh)
JP (1) JP6390664B2 (zh)
CN (1) CN107404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9547B1 (ko) * 2020-09-25 2022-02-08 (주)티에스이 테스트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5406A (zh) * 2004-02-09 2005-08-17 Smk株式会社 组件用连接器
CN201374411Y (zh) * 2009-02-24 2009-12-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0045447A (ja) * 2008-08-08 2010-02-25 Sharp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3101799A (ja) * 2011-11-08 2013-05-23 Smk Corp 電子部品の基板接続構造
CN203071290U (zh) * 2013-01-21 2013-07-17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5149B2 (ja) * 2002-07-29 2006-03-1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基板への実装方法
JP3813944B2 (ja) * 2003-04-28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2766377Y (zh) * 2004-12-04 2006-03-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282374U (en) * 2005-04-29 2005-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04793U (en) * 2006-04-03 2007-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226318B1 (en) * 2006-07-19 2007-06-05 Yun-Hsiu Lee Card adapter structure
CN201113134Y (zh) * 2007-07-10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420076A (zh) * 2007-10-22 2009-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JP4491008B2 (ja) 2007-10-26 2010-06-30 Smk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ソケット
JP2009123428A (ja) 2007-11-13 2009-06-04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
JP4591855B2 (ja) * 2008-05-14 2010-12-01 Sm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取付け用ソケット
JP2010098449A (ja) * 2008-10-15 2010-04-30 Sharp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装置用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ソケット
CN201576777U (zh) * 2009-11-17 2010-09-0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13105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5406A (zh) * 2004-02-09 2005-08-17 Smk株式会社 组件用连接器
JP2010045447A (ja) * 2008-08-08 2010-02-25 Sharp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01374411Y (zh) * 2009-02-24 2009-12-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3101799A (ja) * 2011-11-08 2013-05-23 Smk Corp 電子部品の基板接続構造
CN203071290U (zh) * 2013-01-21 2013-07-17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90664B2 (ja) 2018-09-19
US20170338574A1 (en) 2017-11-23
JP2017208284A (ja) 2017-11-24
CN107404055A (zh) 2017-11-28
US9859634B2 (en)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2132B2 (en) Camera module connector
JP4562538B2 (ja) 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US7404729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7717744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for reducing the deflection of the terminal
US20100283890A1 (en) Module Socket
KR20030044875A (ko) 결속 부분을 구비한 차폐 외피를 가지는 커넥터
US9343852B2 (en) Connector
TWI508390B (zh) Incorrect insertion of connector to prevent construction
CN107404055B (zh) 光学电子部件与插座的连接构造
JP7066275B2 (ja) コネクタ
CN112821116B (zh) 连接器
US9287642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tip end abutting a circuit board and locked in a connector receiving member attached to the circuit board
GB2269486A (en)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assembly
JP718115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2821102B (zh) 连接器
CN107528167B (zh) 插座
JP2009004117A (ja) 多極コネクタ
JP6613129B2 (ja) 金属端子
JP4553396B2 (ja) ソケット
JP7240147B2 (ja)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JP7240146B2 (ja)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KR100961035B1 (ko) 접속 대상물의 형상에 의한 제한 없이 차폐가 이루어질 수있는 소켓
WO199700658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6277960A (ja) スタック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16057788A (zh) 屏蔽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