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9391A -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9391A
CN107389391A CN201710332028.9A CN201710332028A CN107389391A CN 107389391 A CN107389391 A CN 107389391A CN 201710332028 A CN201710332028 A CN 201710332028A CN 107389391 A CN107389391 A CN 107389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eagent
waste liquid
peristaltic pump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20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89391B (zh
Inventor
刘侃
项丹
项一丹
艾钊
王梓茂
陈均
李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ealthcar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3320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9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9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89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9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该系统包括反应装置、脱蜡试剂进样装置、第一试剂加热装置、洗脱剂进样装置、酶稀释剂进样装置、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第二试剂加热装置、通透剂进样装置、第三试剂加热装置、气体进样装置、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去离子水进样装置和废液收集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盒、风扇和反应加热器,各进样装置均与反应盒连接,为反应盒内的脱蜡反应提供所需的各类试剂和反应压力。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脱蜡成本较低,且能快速地对组织切片进行脱蜡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理学组织切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在病理技术工作中,石蜡切片无论是在进行常规HE染色或是其他特殊染色,都需要去除石蜡切片的石蜡,即脱蜡。石蜡切片的脱蜡方法一般是将石蜡切片按照特定顺序与不同的试剂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通常涉及到试剂浓度和温度。
目前,进行石蜡切片脱蜡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一下三种:
1.人工法:中国专利CN 1975367A提出了一种组织石蜡切片脱蜡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多种试剂和反应容器,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溶液温度和反应时间的控制。使用该方法进行组织石蜡切片脱蜡时需要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依次将组织石蜡切片放入各个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同时需要注意相应溶液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其缺点和不足在于:(1)需要专业人员实时监控,且步骤繁琐,效率低下,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2)脱蜡反应过程中的某些试剂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对人体也有害;(3)反应容器及吊篮一般为通用型,在处理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试剂,进一步增加成本。
2.机械臂法:中国专利CN261023Y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病理切片处理仪,该方法使用一个机械吊臂,机械吊臂带动装有组织石蜡切片的吊篮运动,将吊篮依次放入各个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其缺点和不足在于:(1)没能解决多个反应容器造成的试剂浪费的问题;(2)机械臂涉及到复杂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成本高且系统稳定性较低。
3.真空进样法:中国专利CN205175792U提出了一种使用气体压力进行试剂进样的脱蜡方法,该方法涉及一个定制的反应容器、若干试剂容器、温度控制装置、真空泵和正压泵等。其方法是通过抽真空和施加正压的方法提供液体运动的动力,驱动试剂在液体管路和各容器中流动,完成处理流程,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实现对反应容器的温度控制,满足处理过程的需要。其缺点和不足在于:(1)使用抽真空和施加正压的方法提供液体运动的动力对系统气密性要求较高,系统稳定性较差;(2)使用抽真空和施加正压的方法提供液体运动的动力不能对试剂进行精确的定量控制,试剂仍存在较大浪费;3)使用抽真空和施加正压的方法提供液体运动的动力,在正压和负压状态切换时过程缓慢,效率较低且正压泵和真空泵在运行时存在较大噪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该脱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脱蜡成本较低,且能快速地对组织切片进行脱蜡处理。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反应装置、脱蜡试剂进样装置、第一试剂加热装置、洗脱剂进样装置、酶稀释剂进样装置、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第二试剂加热装置、通透剂进样装置、第三试剂加热装置、气体进样装置、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去离子水进样装置和废液收集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盒、用于给反应盒降温的风扇和用于给反应盒加热的反应加热器,所述的反应盒包括反应盒体和能够放置多个石蜡切片的固定支架,反应盒体内设有反应腔体,反应腔体的顶部开口,固定支架放置于反应腔体内,反应腔体底部设有试剂流通通道,反应盒体上设有废液槽、废液排口、试剂入口三、试剂入口二和试剂入口一,试剂入口一、试剂入口二、试剂入口三和废液排口均与试剂流通通道连通,废液槽与废液排口连通,脱蜡试剂进样装置与第一试剂加热装置连通,第一试剂加热装置与试剂入口一连通,酶稀释剂进样装置和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均与第二试剂加热装置连通,第二试剂加热装置和洗脱剂进样装置均与试剂入口二连通,通透剂进样装置与第三试剂加热装置连通,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去离子水进样装置、气体进样装置和第三试剂加热装置均与试剂入口三连通,废液收集装置与废液排口连通。
废液槽包括内层废液槽和外层废液槽,内层废液槽和外层废液槽均环绕设置于反应盒体顶部,内层废液槽位于反应腔体的顶部外围,废液排口包括废液排口一、废液排口二和废液排口三,废液排口二与内层废液槽连通,废液排口一与外层废液槽连通,废液收集装置与废液排口一、废液排口二以及废液排口三均连通。
所述的脱蜡试剂进样装置包括脱蜡试剂容器、脱蜡试剂蠕动泵、脱蜡试剂单向阀、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一液体管路,脱蜡试剂容器、脱蜡试剂蠕动泵、脱蜡试剂单向阀和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一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与第一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第一试剂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试剂加热容器、第一试剂蠕动泵、第一试剂单向阀、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液体管路,第一试剂加热容器、第一试剂蠕动泵、第一试剂单向阀和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二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二液体管路上,第一液体管路的出口与第一试剂加热容器连通,第二液体管路出口与试剂入口一连通;
所述的洗脱剂进样装置包括洗脱剂容器、洗脱剂蠕动泵、洗脱剂单向阀、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三液体管路,洗脱剂容器、洗脱剂蠕动泵、洗脱剂单向阀和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三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三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酶稀释剂进样装置包括酶稀释剂容器、酶稀释剂蠕动泵、酶稀释剂单向阀、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四液体管路,酶稀释剂容器、酶稀释剂蠕动泵、酶稀释剂单向阀和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四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四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包括浓缩酶试剂容器、浓缩酶试剂蠕动泵、浓缩酶试剂单向阀、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五液体管路,浓缩酶试剂容器、浓缩酶试剂蠕动泵、浓缩酶试剂单向阀和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五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五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第二试剂加热装置包括第二试剂加热容器、第二试剂蠕动泵、第二试剂单向阀、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六液体管路,第二试剂加热容器、第二试剂蠕动泵、第二试剂单向阀和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六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六液体管路上,第四液体管路出口和第五液体管路出口均与第二试剂加热容器连通,第六液体管路出口和第三液体管路出口均与试剂入口二连通;
所述的通透剂进样装置包括通透剂容器、通透剂蠕动泵、通透剂单向阀、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七液体管路,通透剂容器、通透剂蠕动泵、通透剂单向阀和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七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七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第三试剂加热装置包括第三试剂加热容器、第三试剂蠕动泵、第三试剂单向阀、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八液体管路,第三试剂加热容器、第三试剂蠕动泵、第三试剂单向阀、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八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八液体管路上,第七液体管路出口与第三试剂加热容器连通;
所述的气体进样装置包括正压泵、气体单向阀和气体管路,正压泵和气体单向阀沿气体管路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在气体管路上;
所述的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包括无水乙醇容器、无水乙醇蠕动泵、无水乙醇单向阀、无水乙醇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九液体管路,无水乙醇容器、无水乙醇蠕动泵、无水乙醇单向阀和无水乙醇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九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九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去离子进样装置包括去离子水容器、去离子水蠕动泵、去离子水单向阀、去离子水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十液体管路,去离子水容器、去离子水蠕动泵、去离子水单向阀和去离子水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十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十液体管路上,气体管路出口、第八液体管路出口、第九液体管路出口和第十液体管路出口均与试剂入口三连通;
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废液单向阀一、废液蠕动泵一、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废液单向阀二、废液蠕动泵二、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废液单向阀三、废液蠕动泵三、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和废液容器,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废液单向阀一、废液蠕动泵一沿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上,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废液单向阀二、废液蠕动泵二沿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上,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废液单向阀三、废液蠕动泵三沿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上,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和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的出口均与废液容器连通,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三连通、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二连通,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一连通。
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填充柱和顶座,填充柱的顶部与顶座连接,填充柱的底部与支撑底座连接,顶座上设有多对用于夹持固定石蜡切片的卡爪,每对卡爪与支撑底座共同构成安装固定脱蜡切片的工装位。
所述的顶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脱蜡切片的卡槽,卡槽与支撑底座共同构成安装固定石蜡切片的工装位,顶座中央设有提手杆,支撑底座相应位置处设有进液孔。
所述的反应腔体为方形腔体,固定支架为对称结构,顶座和支撑底座均呈方形,填充柱呈四棱柱状,填充柱的顶部为平行四边形,填充柱具有侧壁A、侧壁B、侧壁C和侧壁D,侧壁A和侧壁C相对,侧壁B和侧壁D相对,侧壁A的长度大于侧壁B的长度,侧壁A与支撑底座的一边沿的夹角为锐角,卡爪有四对,四对卡爪分别设置于顶座四个侧壁上,且每对卡爪分别位于顶座相应侧壁的两个角上,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对称设置于顶座上,两卡槽分别位于侧壁A和侧壁C的外侧,顶座和填充柱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V型凹槽,两凹槽分别位于侧壁B和侧壁D上,各凹槽的开口位于与其对应的一对卡爪之间,进液孔均匀分布于填充柱底部四条边外侧。
所述的卡爪为U型卡槽,支撑底座为方形槽。
所述的试剂流通通道呈楔形,试剂流通通道顶部呈水平状,底部呈倾斜状。
废液排口一、试剂入口二和试剂入口三均位于反应盒体的一侧壁上,废液排口一位于反应盒体的上部,试剂入口二位于反应盒体的底部,试剂入口三位于试剂入口二的上方,试剂入口二与试剂入口三连通,试剂入口二与试剂入口三均与试剂流通通道横截面小的一端连通,废液排口二、废液排口三和试剂入口一均位于反应盒体的另一相对的侧壁上,废液排口二位于反应盒的上部,废液排口三位于反应盒的底部,试剂入口一位于废液排口三的上方,试剂入口一和废液排口三连通,试剂入口一和废液排口三均与试剂流通通道横截面大的一端的底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1)该系统使用特制的反应盒,通过增加固定支架体积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脱蜡处理过程中的试剂浪费问题。
2)该系统使用非接触式液体检测传感器,能实现实时检测管路中是否有液体,且避免检测器件对试剂的污染和试剂对检测器件的腐蚀作用。
3)该系统使用液体单向阀,简化了液体管路结构,且避免了试剂间的相互交叉污染。
4)该系统中的加热装置使用过温保护装置,增强了系统中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该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使用蠕动泵提供液体运动动力,能够对试剂进行精确的定量控制,且噪声低、可靠性高和效率高。
6)该反应盒的固定支架与反应腔体分离,方便在反应盒外进行石蜡切片的安放,而且固定支架可以进行多种样式的变换,可以进行不同数量的石蜡切片的同步脱蜡处理。
7)该反应盒设置了三个试剂入口,将不同的试剂分开进样,避免试剂的交叉污染。
8)该反应盒设置了三个废液排口,排废时间更短,排废更有效率。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注:为方便画图,避免线路交叉,将三个试剂入口放在反应盒的一侧,将三个废液排口放在反应盒的另一侧)
图2为反应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脱蜡试剂进样装置:1.1-脱蜡试剂容器、1.2-脱蜡试剂蠕动泵、1.3-脱蜡试剂单向阀、1.4-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1.5-第一液体管路;2-第一试剂加热装置:2.1-第一试剂加热容器、2.2-第一试剂蠕动泵、2.3-第一试剂单向阀、2.4-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2.5-第二液体管路;3-洗脱剂进样装置:3.1-洗脱剂容器、3.2-洗脱剂蠕动泵、3.3-洗脱剂单向阀、3.4-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3.5-第三液体管路;4-酶稀释剂进样装置:4.1-酶稀释剂容器、4.2-酶稀释剂蠕动泵、4.3-酶稀释剂单向阀、4.4-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4.5-第四液体管路;5-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5.1-浓缩酶试剂容器、5.2-浓缩酶试剂蠕动泵、5.3-浓缩酶试剂单向阀、5.4-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5.5-第五液体管路;6-第二试剂加热装置:6.1-第二试剂加热容器、6.2-第二试剂蠕动泵、6.3-第二试剂单向阀、6.4-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6.5-第六液体管路;7-通透剂进样装置:7.1-通透剂容器、7.2-通透剂蠕动泵、7.3-通透剂单向阀、7.4-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7.5-第七液体管路;8-第三试剂加热装置:8.1-第三试剂加热容器、8.2-第三试剂蠕动泵、8.3-第三试剂单向阀、8.4-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8.5-第八液体管路;9-气体进样装置:9.1-正压泵、9.2-气体单向阀、9.3-气体管路;10-无水乙醇进样装置:10.1-无水乙醇容器、10.2-无水乙醇蠕动泵、10.3-无水乙醇单向阀、10.4-无水乙醇液体检测传感器、10.5-第九液体管路;11-去离子水进样装置:11.1-去离子水容器、11.2-去离子水蠕动泵、11.3-去离子水单向阀、11.4-去离子水液体检测传感器、11.5-第十液体管路;12-废液收集装置:12.1-废液容器、12.2-废液蠕动泵一、12.3-废液单向阀一、12.4-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12.5-废液蠕动泵二、12.6-废液单向阀二、12.7-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12.8-废液蠕动泵三、12.9-废液单向阀三、12.10-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1-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12.12-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12.13-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3-反应装置:13.1-反应盒、13.2-风扇、13.3-反应加热器、13.4-试剂入口一、13.5-试剂入口二、13.6-试剂入口三、13.7-废液排口一、13.8-废液排口二、13.9-废液排口三、13.10-反应盒体、13.11-反应腔体、13.12-试剂流通通道、13.13-外层废液槽、13.14-内层废液槽、13.15-支撑底座、13.16-填充柱、13.17-顶座、13.18-卡爪、13.19-卡槽、13.20-提手杆、13.21-进液孔、13.22-侧壁A、13.23-侧壁B、13.24-凹槽。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液体检测传感器均为红外光电对管模块OCB350L125Z,加热容器均为试剂瓶和加热器构成,加热器为试剂瓶中的试剂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包括脱蜡试剂进样装置1、第一试剂加热装置2、洗脱剂进样装置3、酶稀释剂进样装置4、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5、第二试剂加热装置6、通透剂进样装置7、第三试剂加热装置8、气体进样装置9、无水乙醇进样装置10、去离子水进样装置11、废液收集装置12和反应装置13。
如图1所示,所述的反应装置13包括反应盒13.1、用于给反应盒降温的风扇13.2和用于给反应盒加热的反应加热器13.3。
如图2所示,反应盒13.1包括反应盒体13.10和能够放置多个石蜡切片的固定支架,反应盒体13.10内设有反应腔体13.11,反应腔体13.11为方形腔体,反应腔体13.11的顶部开口,固定支架放置于反应腔体内,反应腔体13.11底部设有试剂流通通道13.12,试剂流通通道13.12呈楔形,试剂流通通道13.12顶部呈水平状,底部呈倾斜状,反应盒体13.10顶部分别环绕设置有内层废液槽13.14和外层废液槽13.13,内层废液槽13.14位于反应腔体13.11的顶部外围。内层废液槽13.14的顶部高于反应腔体13.11和外层废液槽13.13的顶部。
如图2所示,反应盒体13.10的一侧壁上分别设有试剂入口二13.5、试剂入口三13.6和废液排口一13.7,试剂入口二13.5位于反应盒体13.10的底部,试剂入口三13.6位于试剂入口二13.5的上方,废液排口一13.7位于反应盒体1的上部。废液排口一13.7与外层废液槽13.13连通。试剂入口二13.5与试剂入口三13.6连通,试剂入口二13.5与试剂入口三13.6均与试剂流通通道13.12横截面小的一端连通。
反应盒体13.10另一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废液排口二13.8、废液排口三13.9和试剂入口一13.4,废液排口二13.8位于反应盒体1的上部,废液排口三13.9位于反应盒体13.10的底部,试剂入口一13.4位于废液排口三13.9的上方。废液排口二13.8与内层废液槽13.14连通。试剂入口一13.4和废液排口三13.9连通,试剂入口一13.4和废液排口三13.9均与流通通道13.12横截面大的一端的底部连通。
固定支架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固定支架可安放6片石蜡切片。固定支架为对称结构,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底座13.15、填充柱13.16和顶座13.17,支撑底座13.15为方形槽,顶座13.17呈方形实体状,填充柱13.16呈四棱柱状,填充柱13.16的顶部为平行四边形。填充柱13.16的顶部与顶座13.17连接,填充柱13.16的底部与支撑底座13.15底部连接,顶座13.17中央设有提手杆13.20。填充柱13.16具有侧壁A13.22、侧壁B13.23、侧壁C和侧壁D,侧壁A13.22和侧壁C相对,侧壁B13.23和侧壁D相对,侧壁A13.22的长度大于侧壁B13.23的长度,使填充柱呈扁平状,从而腾空空间放置更多的石蜡切片,侧壁A13.22与支撑底座13.15的一边沿的夹角为锐角。顶座13.17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四对卡爪13.18,且每对卡爪13.18分别位于顶座13.17相应侧壁的两个角上,每对卡爪13.18与支撑底座13.15共同构成安装固定石蜡切片的工装位。本实施例中,卡爪13.18为U型卡槽,也可以为其它结构。顶座13.17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槽13.19,两卡槽13.19分别位于侧壁A13.22和侧壁C的外侧,各卡槽13.19与支撑底座12共同构成安装固定石蜡切片的工装位。顶座13.17和填充柱13.16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V型凹槽13.24,两凹槽13.24分别位于侧壁B13.23和侧壁D上,各凹槽13.24的开口位于与其对应的一对卡爪15之间,设置凹槽的目的是石蜡切片安放后,在石蜡切片与顶座以及石蜡切片与填充柱之间预留一些缝隙,便于脱蜡试剂以及其它试剂进入缝隙,将整个石蜡切片浸没。支撑底座13.15上设有进液孔13.21,进液孔13.21均匀分布于填充柱13.16底部四条边外侧。
如图1所示,所述的脱蜡试剂进样装置1包括脱蜡试剂容器1.1、脱蜡试剂蠕动泵1.2、脱蜡试剂单向阀1.3、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1.4和第一液体管路1.5,脱蜡试剂容器1.1、脱蜡试剂蠕动泵1.2、脱蜡试剂单向阀1.3和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1.4沿第一液体管路1.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一液体管路1.5上;
所述的第一试剂加热装置2包括第一试剂加热容器2.1、第一试剂蠕动泵2.2、第一试剂单向阀2.3、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2.4和第二液体管路2.5,第一试剂加热容器2.1、第一试剂蠕动泵2.2、第一试剂单向阀2.3和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2.4沿第二液体管路2.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二液体管路2.5上,第一液体管路1.5的出口与第一试剂加热容器2.1连通,第二液体管路2.5的出口与试剂入口一13.4连通;
所述的洗脱剂进样装置3包括洗脱剂容器3.1、洗脱剂蠕动泵3.2、洗脱剂单向阀3.3、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3.4和第三液体管路3.5,洗脱剂容器3.1、洗脱剂蠕动泵3.2、洗脱剂单向阀3.3和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3.4沿第三液体管路3.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三液体管路3.5上;
所述的酶稀释剂进样装置4包括酶稀释剂容器4.1、酶稀释剂蠕动泵4.2、酶稀释剂液单向阀4.3、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4.4和第四液体管路4.5,酶稀释剂容器4.1、酶稀释剂蠕动泵4.2、酶稀释剂液单向阀4.3和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4.4沿第四液体管路4.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四液体管路4.5上;
所述的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5包括浓缩酶试剂容器5.1、浓缩酶试剂蠕动泵5.2、浓缩酶试剂单向阀5.3、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5.4和第五液体管路5.5,浓缩酶试剂容器5.1、浓缩酶试剂蠕动泵5.2、浓缩酶试剂单向阀5.3和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5.4沿第五液体管路5.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五液体管路5.5上;
所述的第二试剂加热装置6包括第二试剂加热容器6.1、第二试剂蠕动泵6.2、第二试剂单向阀6.3、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6.4和第六液体管路6.5,第二试剂加热容器6.1、第二试剂蠕动泵6.2、第二试剂单向阀6.3和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6.4沿第六液体管路6.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六液体管路6.5上,第四液体管路4.5出口和第五液体管路5.5出口通过三通接头、管子与第二试剂加热容器6.1连通,第六液体管路6.5出口和第三液体管路3.5出口通过三通接头、管子与试剂入口二13.5连通;
所述的通透剂进样装置7包括通透剂容器7.1、通透剂蠕动泵7.2、通透剂单向阀7.3、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7.4和第七液体管路7.5,通透剂容器7.1、通透剂蠕动泵7.2、通透剂单向阀7.3和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7.4沿第七液体管路7.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七液体管路7.5上;
所述的第三试剂加热装置8包括第三试剂加热容器8.1、第三试剂蠕动泵8.2、第三试剂单向阀8.3、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8.4和第八液体管路8.5,第三试剂加热容器8.1、第三试剂蠕动泵8.2、第三试剂单向阀8.3和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8.4沿第八液体管路8.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八液体管路8.5上,第七液体管路7.5出口与第三试剂加热容器8.1连通;
所述的气体进样装置9包括正压泵9.1、气体单向阀9.2和气体管路9.3,正压泵9.1和气体单向阀9.2沿气体管路9.3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在气体管路9.3上;
所述的无水乙醇进样装置10包括无水乙醇容器10.1、无水乙醇蠕动泵10.2、无水乙醇单向阀10.3、无水乙醇试剂检测传感器10.4和第九液体管路10.5,无水乙醇容器10.1、无水乙醇蠕动泵10.2、无水乙醇单向阀10.3和无水乙醇试剂检测传感器10.4沿第九液体管路10.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九液体管路10.5上;
所述的去离子进样装置11包括去离子水容器11.1、去离子水蠕动泵11.2、去离子水单向阀11.3、去离子水试剂检测传感器11.4和第十液体管路11.5,去离子水容器11.1、去离子水蠕动泵11.2、去离子水单向阀11.3和去离子水试剂检测传感器11.4沿第十液体管路11.5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十液体管路11.5上,气体管路9.3出口、第八液体管路8.5出口、第九液体管路10.5出口和第十液体管路11.5出口通过三个三通接头、管子与试剂入口三13.6连通;
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12包括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12.4、废液单向阀一12.3、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12.11、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12.7、废液单向阀二12.6、废液蠕动泵二12.5、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12.12、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废液单向阀三12.9、废液蠕动泵三12.8、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和废液容器12.1,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12.4、废液单向阀一12.3、废液蠕动泵一12.2沿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12.11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12.11上,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12.7、废液单向阀二12.6、废液蠕动泵二12.5沿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12.12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12.12上,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废液单向阀三12.9、废液蠕动泵三12.8沿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上,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12.11、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12.12和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的出口通过二个三通接头、管子与废液容器12.1连通,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12.11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三13.9连通、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12.12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二13.8连通,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一3.7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进行脱蜡抗原修复的方法如下:
1)向脱蜡试剂容器1.1内装入脱蜡试剂,向洗脱剂容器3.1内装入洗脱剂,向酶稀释剂容器4.1内装入酶稀释剂,向浓缩酶试剂容器5.1内装入浓缩酶试剂,向通透剂容器7.1内装入通透剂,向无水乙醇容器10.1内装入无水乙醇,向去离子水容器11.1内装入去离子水,打开脱蜡试剂蠕动泵1.2使脱蜡剂进样到第一试剂加热容器2.1,打开第一试剂加热容器2.1的加热器,使其加热至68℃,打开酶稀释剂蠕动泵4.2使酶稀释剂进样到第二试剂加热容器6.1,打开浓缩酶试剂蠕动泵5.2使浓缩酶试剂进样到第二加热容器6.1,打开第二试剂加热容器6.1的加热器,使其加热至37℃,打开通透剂蠕动泵7.2使通透剂进样到第三试剂加热容器8.1,打开第三试剂加热容器8.1的加热器,使其加热至95℃,同时打开反应加热器13.3,使反应盒预热至68℃;
2)将石蜡组织切片放入固定支架中,并将固定支架放入反应盒13.1内,打开第一试剂蠕动泵2.2使加热后的脱蜡试剂进样到反应盒13.1中,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15分钟,关闭正压泵9.1,关闭反应加热器13.3,关闭第一试剂加热容器的加热功能,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
3)打开无水乙醇蠕动泵10.2使无水乙醇进样到反应盒13.1中,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2分钟,关闭正压泵9.1,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打开反应加热器13.3使反应盒预热到95℃。
4)打开第三试剂蠕动泵8.2使加热后的通透剂剂进样到反应盒13.1中,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15分钟,关闭正压泵9.1,关闭第三试剂加热容器的加热器,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待反应盒13.1自然冷却后打开反应加热器13.3使反应盒温度预热到37℃。
5)打开第二试剂蠕动泵6.2使加热后的酶稀释剂和浓缩酶试剂的混合试剂进样到反应盒13.1中,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20分钟,关闭正压泵9.1,关闭反应加热器13.3,关闭第二试剂加热容器的加热器,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
6)打开洗脱剂蠕动泵3.2使洗脱剂进样到反应盒13.1中,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5分钟,关闭正压泵9.1,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重复本步骤所述操作两次。
7)打开无水乙醇蠕动泵10.2和去离子水蠕动泵11.2使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进样到反应盒13.1中,通过控制相应蠕动泵的进样时间使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7:3,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2分钟,关闭正压泵9.1,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
8)打开无水乙醇蠕动泵10.2和去离子水蠕动泵11.2使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进样到反应盒13.1中,通过控制相应蠕动泵的进样时间使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7:3,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2分钟,关闭正压泵9.1,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
9)打开无水乙醇蠕动泵10.2使无水乙醇进样到反应盒13.1,同时打开废液蠕动泵三12.8,待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12.10检测到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12.13内有液体时停止进样,打开正压泵9.1,等待2分钟,关闭正压泵9.1,打开废液蠕动泵一12.2、废液蠕动泵二12.5和废液蠕动泵三12.8,将反应盒13.1内的试剂排入废液容器12.1中。
10)打开正压泵9.1,等待5分钟,关闭正压泵9.1。
上述脱蜡抗原修复所使用的试剂的主要组成成分如下表所示:
试剂名称 主要组成成分
脱蜡剂 双戊烯、柠檬烯、矿物油
通透剂 EDTA、蒸馏水
酶稀释剂 盐酸、蒸馏水
浓缩酶试剂 蛋白酶、蒸馏水
洗脱剂 氯化钠、柠檬酸钠、蒸馏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脱蜡试剂进样装置、第一试剂加热装置、洗脱剂进样装置、酶稀释剂进样装置、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第二试剂加热装置、通透剂进样装置、第三试剂加热装置、气体进样装置、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去离子水进样装置、废液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盒、用于给反应盒降温的风扇和用于给反应盒加热的反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蜡试剂进样装置、第一试剂加热装置、洗脱剂进样装置、酶稀释剂进样装置、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第二试剂加热装置、通透剂进样装置、第三试剂加热装置、气体进样装置、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去离子水进样装置和废液收集装置,所述的反应盒包括反应盒体和能够放置多个石蜡切片的固定支架,反应盒体内设有反应腔体,反应腔体的顶部开口,固定支架放置于反应腔体内,反应腔体底部设有试剂流通通道,反应盒体上设有废液槽、废液排口、试剂入口三、试剂入口二和试剂入口一,试剂入口一、试剂入口二、试剂入口三和废液排口均与试剂流通通道连通,废液槽与废液排口连通,脱蜡试剂进样装置与第一试剂加热装置连通,第一试剂加热装置与试剂入口一连通,酶稀释剂进样装置和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均与第二试剂加热装置连通,第二试剂加热装置和洗脱剂进样装置均与试剂入口二连通,通透剂进样装置与第三试剂加热装置连通,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去离子水进样装置、气体进样装置和第三试剂加热装置均与试剂入口三连通,废液收集装置与废液排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液槽包括内层废液槽和外层废液槽,内层废液槽和外层废液槽均环绕设置于反应盒体顶部,内层废液槽位于反应腔体的顶部外围,废液排口包括废液排口一、废液排口二和废液排口三,废液排口二与内层废液槽连通,废液排口一与外层废液槽连通,废液收集装置与废液排口一、废液排口二以及废液排口三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脱蜡试剂进样装置包括脱蜡试剂容器、脱蜡试剂蠕动泵、脱蜡试剂单向阀、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一液体管路,脱蜡试剂容器、脱蜡试剂蠕动泵、脱蜡试剂单向阀和脱蜡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一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与第一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第一试剂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试剂加热容器、第一试剂蠕动泵、第一试剂单向阀、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液体管路,第一试剂加热容器、第一试剂蠕动泵、第一试剂单向阀和第一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二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二液体管路上,第一液体管路的出口与第一试剂加热容器连通,第二液体管路出口与试剂入口一连通;
所述的洗脱剂进样装置包括洗脱剂容器、洗脱剂蠕动泵、洗脱剂单向阀、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三液体管路,洗脱剂容器、洗脱剂蠕动泵、洗脱剂单向阀和洗脱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三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三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酶稀释剂进样装置包括酶稀释剂容器、酶稀释剂蠕动泵、酶稀释剂单向阀、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四液体管路,酶稀释剂容器、酶稀释剂蠕动泵、酶稀释剂单向阀和酶稀释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四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四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浓缩酶试剂进样装置包括浓缩酶试剂容器、浓缩酶试剂蠕动泵、浓缩酶试剂单向阀、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五液体管路,浓缩酶试剂容器、浓缩酶试剂蠕动泵、浓缩酶试剂单向阀和浓缩酶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五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五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第二试剂加热装置包括第二试剂加热容器、第二试剂蠕动泵、第二试剂单向阀、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六液体管路,第二试剂加热容器、第二试剂蠕动泵、第二试剂单向阀和第二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六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六液体管路上,第四液体管路出口和第五液体管路出口均与第二试剂加热容器连通,第六液体管路出口和第三液体管路出口均与试剂入口二连通;
所述的通透剂进样装置包括通透剂容器、通透剂蠕动泵、通透剂单向阀、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七液体管路,通透剂容器、通透剂蠕动泵、通透剂单向阀和通透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七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七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第三试剂加热装置包括第三试剂加热容器、第三试剂蠕动泵、第三试剂单向阀、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八液体管路,第三试剂加热容器、第三试剂蠕动泵、第三试剂单向阀、第三试剂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八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八液体管路上,第七液体管路出口与第三试剂加热容器连通;
所述的气体进样装置包括正压泵、气体单向阀和气体管路,正压泵和气体单向阀沿气体管路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在气体管路上;
所述的无水乙醇进样装置包括无水乙醇容器、无水乙醇蠕动泵、无水乙醇单向阀、无水乙醇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九液体管路,无水乙醇容器、无水乙醇蠕动泵、无水乙醇单向阀和无水乙醇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九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九液体管路上;
所述的去离子进样装置包括去离子水容器、去离子水蠕动泵、去离子水单向阀、去离子水液体检测传感器和第十液体管路,去离子水容器、去离子水蠕动泵、去离子水单向阀和去离子水液体检测传感器沿第十液体管路入口到其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第十液体管路上,气体管路出口、第八液体管路出口、第九液体管路出口和第十液体管路出口均与试剂入口三连通;
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废液单向阀一、废液蠕动泵一、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废液单向阀二、废液蠕动泵二、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废液单向阀三、废液蠕动泵三、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和废液容器,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一、废液单向阀一、废液蠕动泵一沿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上,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二、废液单向阀二、废液蠕动泵二沿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上,废液液体检测传感器三、废液单向阀三、废液蠕动泵三沿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出口到其入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上,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和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的出口均与废液容器连通,废液第一液体分管路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三连通、废液第二液体分管路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二连通,废液第三液体分管路的入口与废液排口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填充柱和顶座,填充柱的顶部与顶座连接,填充柱的底部与支撑底座连接,顶座上设有多对用于夹持固定石蜡切片的卡爪,每对卡爪与支撑底座共同构成安装固定脱蜡切片的工装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脱蜡切片的卡槽,卡槽与支撑底座共同构成安装固定石蜡切片的工装位,顶座中央设有提手杆,支撑底座相应位置处设有进液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腔体为方形腔体,固定支架为对称结构,顶座和支撑底座均呈方形,填充柱呈四棱柱状,填充柱的顶部为平行四边形,填充柱具有侧壁A、侧壁B、侧壁C和侧壁D,侧壁A和侧壁C相对,侧壁B和侧壁D相对,侧壁A的长度大于侧壁B的长度,侧壁A与支撑底座的一边沿的夹角为锐角,卡爪有四对,四对卡爪分别设置于顶座四个侧壁上,且每对卡爪分别位于顶座相应侧壁的两个角上,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对称设置于顶座上,两卡槽分别位于侧壁A和侧壁C的外侧,顶座和填充柱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V型凹槽,两凹槽分别位于侧壁B和侧壁D上,各凹槽的开口位于与其对应的一对卡爪之间,进液孔均匀分布于填充柱底部四条边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为U型卡槽,支撑底座为方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流通通道呈楔形,试剂流通通道顶部呈水平状,底部呈倾斜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组织石蜡切片脱蜡反应盒,其特征在于:废液排口一、试剂入口二和试剂入口三均位于反应盒体的一侧壁上,废液排口一位于反应盒体的上部,试剂入口二位于反应盒体的底部,试剂入口三位于试剂入口二的上方,试剂入口二与试剂入口三连通,试剂入口二与试剂入口三均与试剂流通通道横截面小的一端连通,废液排口二、废液排口三和试剂入口一均位于反应盒体的另一相对的侧壁上,废液排口二位于反应盒的上部,废液排口三位于反应盒的底部,试剂入口一位于废液排口三的上方,试剂入口一和废液排口三连通,试剂入口一和废液排口三均与试剂流通通道横截面大的一端的底部连通。
CN201710332028.9A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Active CN107389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2028.9A CN107389391B (zh)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2028.9A CN107389391B (zh)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9391A true CN107389391A (zh) 2017-11-24
CN107389391B CN107389391B (zh) 2024-02-27

Family

ID=6033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2028.9A Active CN107389391B (zh)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93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018A (zh) * 2018-10-12 2019-01-1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CN113432939A (zh) * 2020-12-09 2021-09-24 山东骏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病理的自动组织脱水机
CN113755486A (zh) * 2021-09-23 2021-12-07 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石蜡包埋样本的脱蜡剂及从石蜡包埋样本中提取核酸的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98101A (ko) * 2000-04-28 2001-11-08 김우호 검사용 샘플의 미세배열 장치 및 방법
US20010051365A1 (en) * 1997-08-20 2001-12-13 Morales Azorides R. Rapid tissue processor
EP1684078A2 (en) * 2005-01-21 2006-07-2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hemical analysis apparatus and analysis device
CN101294877A (zh) * 2008-06-04 2008-10-29 姚斌 一种染片机
CN201331459Y (zh) * 2009-01-15 2009-10-21 孟平 全自动石蜡切片染色仪
CN201382939Y (zh) * 2009-03-20 2010-01-13 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免疫组化实验器具
CN104837560A (zh) * 2012-12-13 2015-08-1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生物样品的盒和装置
CN105352774A (zh) * 2015-12-11 2016-02-2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组织石蜡切片脱蜡反应盒
CN105352775A (zh) * 2015-12-11 2016-02-2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石蜡组织切片脱蜡系统
CN105571925A (zh) * 2016-03-09 2016-05-11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载玻片上生物样品的染色模块及其染色方法
CN205374456U (zh) * 2016-01-20 2016-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免疫组化实验盒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1365A1 (en) * 1997-08-20 2001-12-13 Morales Azorides R. Rapid tissue processor
KR20010098101A (ko) * 2000-04-28 2001-11-08 김우호 검사용 샘플의 미세배열 장치 및 방법
EP1684078A2 (en) * 2005-01-21 2006-07-2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hemical analysis apparatus and analysis device
CN101294877A (zh) * 2008-06-04 2008-10-29 姚斌 一种染片机
CN201331459Y (zh) * 2009-01-15 2009-10-21 孟平 全自动石蜡切片染色仪
CN201382939Y (zh) * 2009-03-20 2010-01-13 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免疫组化实验器具
CN104837560A (zh) * 2012-12-13 2015-08-1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生物样品的盒和装置
CN105352774A (zh) * 2015-12-11 2016-02-2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组织石蜡切片脱蜡反应盒
CN105352775A (zh) * 2015-12-11 2016-02-2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石蜡组织切片脱蜡系统
CN205374456U (zh) * 2016-01-20 2016-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免疫组化实验盒
CN105571925A (zh) * 2016-03-09 2016-05-11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载玻片上生物样品的染色模块及其染色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018A (zh) * 2018-10-12 2019-01-1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CN109239018B (zh) * 2018-10-12 2023-10-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CN113432939A (zh) * 2020-12-09 2021-09-24 山东骏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病理的自动组织脱水机
CN113432939B (zh) * 2020-12-09 2023-08-25 山东骏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病理的自动组织脱水机
CN113755486A (zh) * 2021-09-23 2021-12-07 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石蜡包埋样本的脱蜡剂及从石蜡包埋样本中提取核酸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9391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9391A (zh)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CN108469529A (zh) Poc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3346661B (zh) 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循环管道的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2156062A (zh) 天然泉水中逸出气体的采样方法及装置
CN206772666U (zh) 一种自动脱蜡抗原修复系统
CN105606437A (zh) 一种快速病理组织脱水机
US5562882A (en) Sterile liquid barrier transfer coupling
CN105181473B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循环增压功能的检测试验台
CN107132366A (zh) 一种干酪根自动分析仪器
CN206557047U (zh) 一种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
CN111174098A (zh) 水质分析仪流路系统及精准定量的方法
CN105427905B (zh) 一种模拟快堆粘钠设备堆外去污研究的试验装置
CN105352775B (zh) 一种全自动石蜡组织切片脱蜡系统
CN207300942U (zh) 一种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测试装置
CN211118782U (zh) 水质分析仪流路系统
CN205538425U (zh) 一种快速病理组织脱水机
CN211234865U (zh) 一种在线检漏仪
CN206906078U (zh) 一种反应容器抽循环法取样装置
CN206531805U (zh) 一种防止热传导液污染的旋转式渗透压仪
CN206531806U (zh) 一种提高测试准确性的渗透压仪
CN107782708A (zh) 水质微生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6746004U (zh) 球形浓缩罐
CN206531748U (zh) 一种准确度高的旋转式渗透压仪
CN108760973A (zh) 自助式医疗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16198B (zh) 一种核电站可移动式主泵叶轮放射性去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Kan

Inventor after: Xiang Yidan

Inventor after: Ai Zhao

Inventor after: Wang Zimao

Inventor after: Chen Jun

Inventor after: Li Yunhao

Inventor after: Chen Junbo

Inventor before: Liu Kan

Inventor before: Xiang Yidan

Inventor before: Ai Zhao

Inventor before: Wang Zimao

Inventor before: Chen Jun

Inventor before: Li Yunh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2

Address after: 430075 building 4 building, Wuhan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y base, No. 666, Wuhan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y base, Wuhan,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HEALTHCAR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0 Jiangxia City, Wuhan province sunshine road, No. 1,

Applicant befor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