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8665B -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8665B
CN107388665B CN201710725252.4A CN201710725252A CN107388665B CN 107388665 B CN107388665 B CN 107388665B CN 201710725252 A CN201710725252 A CN 201710725252A CN 107388665 B CN107388665 B CN 107388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outlet pipe
refrigerant
defrosting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52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88665A (zh
Inventor
李钱生
尤佩
林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52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8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8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8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88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8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其中,热泵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上;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上,第一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出支路上;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上,第二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出支路上;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在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在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第一冷媒回流支路导通。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由于翅片式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无法进入除霜模式的概率。

Description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源热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泵组件、一种除霜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热泵组件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制热运行时,翅片式换热器容易出现结霜的现象,对于单系统组件,在具有多个翅片式换热器时,由于进风条件差异和系统管路偏流等原因导致出现风侧换热器结霜不均匀现象。
目前的除霜方案是根据某一个换热器参数进行除霜判断,会出现一侧换热器霜层很厚达到除霜条件,另一侧霜层较薄,系统不进入除霜的情况,当单系统组件在某一个翅片式换热器霜层较厚,另一个霜层较薄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行时,换热效率较低,同时还会出现系统高压保护等停机保护现象,以致降低了组件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热泵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上,以对应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以及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上,第一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出支路上;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上,第二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出支路上;第一控制阀,连接至第一冷媒回流支路,以控制第一冷媒回流支路通断;第二控制阀,连接至第二冷媒回流支路,以控制第二冷媒回流支路通断,其中,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第一冷媒回流支路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每个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管温,并通过将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进行比较,检测不同的翅片式换热器中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以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时,通过开启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对应的冷媒回流支路,以使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通过冷媒回流支路回流至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中,以降低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以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翅片式换热器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程度相当时,启动执行除霜操作,一方面,降低了由于多个翅片式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无法进入除霜模式的概率,并进一步降低由于无法进入除霜模式出现的换热效率低的概率,另一方面,在出现部分霜层较厚的情况时,通过将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回流以减缓霜层较厚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有利于提升换热组件的运行效率,再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由于出现高压保护而造成的停机保护现象。
空气源热泵由电动机驱动,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者冷(热)水的设备,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蒸发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然后通过循环系统,释放热能,以对水侧换热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设置并联的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同时。
相对于冷媒流入支路与冷媒流出支路,冷媒回流支路交叉设置,即第一冷媒回流支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与第二冷媒流出支路之间,第二冷媒回流支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与第一冷媒流出支路之间。
其中,出口管温较高时,表明换热效率较低,即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低,出口管温较低时,表明换热效率较高,即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高。
对于控制阀,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采用二通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
另外,通过与除霜温度比较,确定霜层是否过厚,对于除霜温度,可以是由控制系统预设的一个温度阈值,也可以是根据获取到的实时运行环境参数,与该运行环境适配的实时确定的温度阈值。
也可以通过直接检测霜层厚度,确定霜层厚度,以确定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泵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至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其中,在控制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调节第二控制阀以使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在控制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调节第一控制阀以使第一冷媒回流支路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并将控制器分别连接至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出口管温传输到控制器以后,控制器将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进行比较,在确定存在一个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另一个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通过控制开启控制阀,或调解控制阀的开度,将温度较高的冷媒导入具有较低温度的冷媒的翅片式换热器中,从而将结霜相对较薄的换热器吸热后的热冷媒旁通一部分到结霜较严重的翅片换热器,减缓结霜严重的翅片换热器的结霜速度,通过设置控制器,实现了除霜是否均匀的自动检测功能,以及自动进入除霜模式的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上,第二三通阀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上,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其中,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或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一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设置为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出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与第二流入支路上,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则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回流支路与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情况时,一方面,能够通过开启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或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实现热冷媒的回流,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较高温度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度比例,能够保证翅片式换热器内的冷媒流量恒定。
具体地,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以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入第二翅片式换热器内,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一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以将第二翅片式换热器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回流支路导入第一翅片式换热器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第一二通阀与第二二通阀,第一二通阀设置于第一冷媒回流支路上,第二二通阀设置于第二冷媒回流支路上,其中,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二通阀,或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二通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设置为第一二通阀与第二二通阀,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冷媒回流支路与第二冷媒回流支路上,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情况时,开启对应的二通阀,与三通阀相比设置方式更简单。
具体地,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二通阀,即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入第二翅片式换热器内,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二通阀,即第一翅片式换热器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入第二翅片式换热器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泵组件还包括:冷媒汇合流路,冷媒汇合流路的入口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流出支路的出口以及第二冷媒流出支路的出口;水侧换热器,包括冷媒流路与水流路,冷媒流路的入口连接至冷媒汇合流路的出口;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水流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并连接至控制器,以采集水流路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其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控制阀设置在连接至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的冷媒导出支路上,多条冷媒导出支路通过冷媒汇合流路汇合后,将携带热量的冷媒导入水侧换热器,通过对水流路加热,实现热量交换,分别在水流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分别检测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温差值较小时,表明存在由于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换热器组件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除霜温度处于第一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之间,一方面,实现了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现象的检测功能,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除霜温度,与预设一个除霜温度值相比,适应性更强。
具体地,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降低至一个预设温差阈值时,表明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减小时,除霜温度可以设置为接近第二出口管温,以便尽快进入除霜模式,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值较大时,可以将除霜温度设置为接近第一出口温度,以延长换热器的运行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临近翅片式换热器组件设置,并连接至控制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其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第三温度传感器,以采集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以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与只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的方式相比,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降低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则可以升高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通过增加环境温度的考量,使除霜温度的设置合理性更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热泵组件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温度传感器还可以是多个分布设置在不同翅片式换热器周边的子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至冷媒流路的出口;压缩机,压缩机的一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三端;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至四通阀的第四端,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压缩机的另一端,其中,通过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出口,控制冷媒流入支路导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除霜控制方法,包括:分别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分别检测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的关系;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冷媒回流支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每个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管温,并通过将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进行比较,检测不同的翅片式换热器中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以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时,通过开启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对应的冷媒回流支路,以使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通过冷媒回流支路回流至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中,以降低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以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翅片式换热器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程度相当时,启动执行除霜操作,一方面,降低了由于多个翅片式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无法进入除霜模式的概率,并进一步降低由于无法进入除霜模式出现的换热效率低的概率,另一方面,在出现部分霜层较厚的情况时,通过将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回流以减缓霜层较厚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有利于提升换热组件的运行效率,再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由于出现高压保护而造成的停机保护现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分别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前,还包括:分别采集换热器组件的环境温度、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以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与只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的方式相比,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降低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则可以升高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通过增加环境温度的考量,使除霜温度的设置合理性更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热泵组件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分别在水流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分别检测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温差值较小时,表明存在由于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换热器组件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除霜温度处于第一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之间,一方面,实现了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现象的检测功能,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除霜温度,与预设一个除霜温度值相比,适应性更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后,继续分别检测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的关系;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出口管温下降至小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关闭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并开启执行除霜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后,继续实时检测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出口管温,以在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出口管温都降至除霜温度以下时,关闭冷媒回流支路,并开启除霜操作,一方面,实现了除霜功能的开启,另一方面,在完成除霜操作后,重新进入正常的换热操作,实现了热泵组件的工作循环。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热泵组件,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泵组件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与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4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6第一冷媒流入支路,108第二冷媒流入支路,110第一冷媒流出支路,112第二冷媒流出支路,114第一温度传感器,116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8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20第一三通阀,122第二三通阀,124冷媒汇合流路,126水侧换热器,128第二温度传感器,130第三温度传感器,132四通阀,134压缩机,136气液分离器,138第一二通阀,140第二二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与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热泵组件。
如图1与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泵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14,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上,以对应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的第一出口管温,以及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的第二出口管温;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106上,第一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出支路112上;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108上,第二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出支路110上;第一控制阀,连接至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以控制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通断;第二控制阀,连接至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以控制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通断,其中,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导通,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14,第一温度传感器114检测每个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管温,并通过将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进行比较,检测不同的翅片式换热器中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以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时,通过开启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对应的冷媒回流支路,以使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通过冷媒回流支路回流至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中,以降低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以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的结霜程度相当时,启动执行除霜操作,一方面,降低了由于多个翅片式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无法进入除霜模式的概率,并进一步降低由于无法进入除霜模式出现的换热效率低的概率,另一方面,在出现部分霜层较厚的情况时,通过将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回流以减缓霜层较厚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有利于提升换热组件的运行效率,再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由于出现高压保护而造成的停机保护现象。
空气源热泵由电动机驱动,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者冷(热)水的设备,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蒸发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然后通过循环系统,释放热能,以对水侧换热器126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设置并联的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组件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组件的同时。
相对于冷媒流入支路与冷媒流出支路,冷媒回流支路交叉设置,即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106与第二冷媒流出支路112之间,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108与第一冷媒流出支路110之间。
其中,出口管温较高时,表明换热效率较低,即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低,出口管温较低时,表明换热效率较高,即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高。
对于控制阀,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采用二通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
另外,通过与除霜温度比较,确定霜层是否过厚,对于除霜温度,可以是由控制系统预设的一个温度阈值,也可以是根据获取到的实时运行环境参数,与该运行环境适配的实时确定的温度阈值。
也可以通过直接检测霜层厚度,确定霜层厚度,以确定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泵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至第一温度传感器114、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其中,在控制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调节第二控制阀以使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导通,在控制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调节第一控制阀以使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并将控制器分别连接至第一温度传感器114、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第一温度传感器114将采集到的出口管温传输到控制器以后,控制器将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进行比较,在确定存在一个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另一个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通过控制开启控制阀,或调解控制阀的开度,将温度较高的冷媒导入具有较低温度的冷媒的翅片式换热器中,从而将结霜相对较薄的换热器吸热后的热冷媒旁通一部分到结霜较严重的翅片换热器,减缓结霜严重的翅片换热器的结霜速度,通过设置控制器,实现了除霜是否均匀的自动检测功能,以及自动进入除霜模式的功能。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第一三通阀120与第二三通阀122,第一三通阀120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106上,第二三通阀122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108上,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120的第一入口;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入口,其中,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或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一三通阀120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一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设置为第一三通阀120与第二三通阀122,第一三通阀120与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二入口与出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冷媒流入支路106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108上,第一三通阀120与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入口则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与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情况时,一方面,能够通过开启第一三通阀120的第一入口或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入口,实现热冷媒的回流,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较高温度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度比例,能够保证翅片式换热器内的冷媒流量恒定。
具体地,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以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导入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内,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开启第一三通阀120的第一入口,并根据第一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以将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导入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内。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第一二通阀138与第二二通阀140,第一二通阀138设置于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上,第二二通阀140设置于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上,其中,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二通阀140,或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二通阀138。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分别设置为第一二通阀138与第二二通阀140,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冷媒回流支路116与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上,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情况时,开启对应的二通阀,与三通阀相比设置方式更简单。
具体地,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二通阀140,即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导入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内,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二通阀138,即第二翅片式换热器104流出的较热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回流支路118导入第一翅片式换热器102内。
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泵组件还包括:冷媒汇合流路124,冷媒汇合流路124的入口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流出支路110的出口以及第二冷媒流出支路112的出口;水侧换热器126,包括冷媒流路与水流路,冷媒流路的入口连接至冷媒汇合流路124的出口;第二温度传感器128,分别设置于水流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并连接至控制器,以采集水流路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其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控制阀设置在连接至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的冷媒导出支路上,多条冷媒导出支路通过冷媒汇合流路124汇合后,将携带热量的冷媒导入水侧换热器126,通过对水流路加热,实现热量交换,分别在水流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28,以分别检测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温差值较小时,表明存在由于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换热器组件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除霜温度处于第一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之间,一方面,实现了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现象的检测功能,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除霜温度,与预设一个除霜温度值相比,适应性更强。
具体地,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降低至一个预设温差阈值时,表明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减小时,除霜温度可以设置为接近第二出口管温,以便尽快进入除霜模式,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值较大时,可以将除霜温度设置为接近第一出口温度,以延长换热器的运行时间。
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130,临近翅片式换热器组件设置,并连接至控制器,第三温度传感器130用于采集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其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第三温度传感器130,以采集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以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与只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的方式相比,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降低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则可以升高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通过增加环境温度的考量,使除霜温度的设置合理性更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热泵组件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温度传感器130还可以是多个分布设置在不同翅片式换热器周边的子温度传感器。
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四通阀132,四通阀13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流入支路106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108,四通阀132的第二端连接至冷媒流路的出口;压缩机134,压缩机134的一端连接至四通阀132的第三端;气液分离器136,气液分离器136的一端连接至四通阀132的第四端,气液分离器136的另一端连接至压缩机134的另一端,其中,通过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出口,控制冷媒流入支路导通。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302,分别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步骤304,分别检测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的关系;步骤306,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冷媒回流支路;步骤308,在检测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冷媒回流支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每个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管温,并通过将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进行比较,检测不同的翅片式换热器中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以在检测到存在结霜不均匀的现象时,通过开启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对应的冷媒回流支路,以使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通过冷媒回流支路回流至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中,以降低温度较低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以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翅片式换热器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程度相当时,启动执行除霜操作,一方面,降低了由于多个翅片式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无法进入除霜模式的概率,并进一步降低由于无法进入除霜模式出现的换热效率低的概率,另一方面,在出现部分霜层较厚的情况时,通过将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媒回流以减缓霜层较厚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速率,有利于提升换热组件的运行效率,再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由于出现高压保护而造成的停机保护现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分别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前,还包括:分别采集换热器组件的环境温度、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以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环境温度、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与只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的方式相比,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降低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则可以升高除霜温度的设置温度,通过增加环境温度的考量,使除霜温度的设置合理性更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热泵组件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分别在水流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分别检测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在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温差值较小时,表明存在由于结霜不均匀导致的换热器组件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除霜温度处于第一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之间,一方面,实现了是否存在结霜不均匀现象的检测功能,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确定除霜温度,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除霜温度,与预设一个除霜温度值相比,适应性更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后,继续分别检测第一出口管温、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的关系;在检测到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出口管温下降至小于除霜温度时,控制关闭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并开启执行除霜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后,继续实时检测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出口管温,以在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出口管温都降至除霜温度以下时,关闭冷媒回流支路,并开启除霜操作,一方面,实现了除霜功能的开启,另一方面,在完成除霜操作后,重新进入正常的换热操作,实现了热泵组件的工作循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适用于热泵组件,热泵组件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一翅片式换热器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如图1所示,控制阀为三通阀,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402,根据T1、T2、T3、T4与T5确定除霜温度T0;步骤404,实时检测T1与T2;步骤406,T1<T0,并且T2<T0;步骤408,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不动作,进入除霜模式;步骤410,T1<T0,并且T2≥T0;步骤412,调节第二三通阀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之间的开度比例,第一三通阀不动作,经过△T时间后,T2<T0,恢复第二三通阀,并进入除霜模式;步骤414,T2<T0,并且T1≥T0;步骤416,调节第一三通阀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之间的开度比例,第二三通阀不动作,经过△T时间后,T1<T0,恢复第二三通阀,并进入除霜模式;步骤418,T1≥T0,且T2≥T0;步骤320,继续执行换热操作。
其中,T1为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管温,T2为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管温,T3为对应连接的的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T4为出水温度,T5为换热器所处的环境温度,根据T1、T2、T3、T4与T5确定除霜温度T0。
风冷模块机组无论是定速机型还是变频机型,如果热泵组件为单系统换热机组,则在不同翅片式换热器出口处电磁二通阀,在冬天运行制热模式时,实时监测系统T1、T2、T3、T4与T5等温度值通过程序设定的除霜方案(确定除霜温度T0),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侧翅片式换热器结霜不均匀现象(T1≥T0且T2<T0或者T1<T0且T2≥T0),在存在结霜不均匀时,将结霜较严重的翅片式换热器除霜电磁阀关闭△T时间,待两个翅片式换热器均达到除霜条件后打开,系统进入除霜模式。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的热泵组件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的热泵组件50,包括存储器502、处理器504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4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504用于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公开实施例的结构化医疗数据的特征提取装置和热泵组件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热泵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组件,所述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翅片式换热器,连通于所述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以及第一冷媒流出支路,所述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二翅片式换热器,连通于所述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以及第二冷媒流出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组件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上,以对应采集所述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以及所述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
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上,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出支路上;
第二冷媒回流支路,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上,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冷媒流出支路上;
第一控制阀,连接至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以控制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通断;
第二控制阀,连接至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以控制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通断,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所述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
其中,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控制阀以使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所述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一控制阀以使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上,所述第二三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入支路上;
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
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并根据所述第二出口管温与所述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或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所述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并根据所述第一出口管温与所述除霜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的开启比例;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出口,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入支路导通,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出口,控制所述第二冷媒流入支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分别为第一二通阀与第二二通阀,
所述第一二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上,所述第二二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上,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二二通阀,或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所述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一二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组件还包括:
冷媒汇合流路,所述冷媒汇合流路的入口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冷媒流出支路的出口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流出支路的出口;
水侧换热器,包括冷媒流路与水流路,所述冷媒流路的入口连接至所述冷媒汇合流路的出口;
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流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采集所述水流路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出口管温、所述第二出口管温、所述进水温度以及所述出水温度确定所述除霜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温度传感器,临近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设置,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换热器组件所处的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出口管温、所述第二出口管温、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进水温度以及所述出水温度确定所述除霜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冷媒流入支路与所述第二冷媒流入支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冷媒流路的出口;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
8.一种除霜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
分别检测所述第一出口管温、所述第二出口管温与除霜温度的关系;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小于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二冷媒回流支路;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出口管温小于所述除霜温度,且所述第一出口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开启第一冷媒回流支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分别采集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管温与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管温前,还包括:
分别采集换热器组件的环境温度、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出口管温、所述第二出口管温、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进水温度与所述出水温度,确定所述除霜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导通后,继续分别检测所述第一出口管温、所述第二出口管温与所述除霜温度的关系;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口管温与所述第二出口管温下降至小于所述除霜温度时,控制关闭所述第一冷媒回流支路或所述第二冷媒回流支路,并开启执行除霜操作。
11.一种热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725252.4A 2017-08-22 2017-08-22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388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5252.4A CN107388665B (zh) 2017-08-22 2017-08-22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5252.4A CN107388665B (zh) 2017-08-22 2017-08-22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8665A CN107388665A (zh) 2017-11-24
CN107388665B true CN107388665B (zh) 2021-02-23

Family

ID=60353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5252.4A Active CN107388665B (zh) 2017-08-22 2017-08-22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86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9631B (zh) * 2019-07-18 2020-09-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热泵机组
CN112033055B (zh) * 2020-08-10 2022-03-08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制热盘管温度预保护控制方法
CN112032937A (zh) * 2020-08-28 2020-12-0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659268B (zh) * 2022-03-01 2023-10-03 温岭煌格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结霜程度预测方法
CN115435517B (zh) * 2022-09-01 2023-09-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液冷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824A (zh) * 2013-07-22 2015-02-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633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非逆向化霜多联式空调系统和空调
CN106907877A (zh) * 2017-03-10 2017-06-3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蒸发器交替除霜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
CN106931676A (zh) * 2017-04-27 2017-07-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6958889A (zh) * 2016-01-12 2017-07-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7120831A (zh) * 2017-05-27 2017-09-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制热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824A (zh) * 2013-07-22 2015-02-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58889A (zh) * 2016-01-12 2017-07-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76633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非逆向化霜多联式空调系统和空调
CN106907877A (zh) * 2017-03-10 2017-06-3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蒸发器交替除霜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
CN106931676A (zh) * 2017-04-27 2017-07-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7120831A (zh) * 2017-05-27 2017-09-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制热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8665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8665B (zh)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712066B2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CN110173823B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51248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486692B (zh) 负荷自适应变频多联式热泵系统及控制压缩机频率的方法
US9709308B2 (en) Heat pump device and refrigerant bypass method
JP6909890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762787B (zh) 一种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2880132B (zh) 用于空调系统除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
CN104236155B (zh)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88626B (zh) 多系统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2967118A (zh) 电冰箱化霜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电冰箱
CN110440478B (zh) 一种具有延缓结霜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7034227B1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管理装置
CN109237744A (zh) 一种提高空调制热过程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CN109210654A (zh) 一种同步除霜与制冷的热泵及空调系统
CN110470000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731295B (zh) 一种热回收燃气空调系统
CN110411055A (zh) 一种带有化霜装置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53328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64925B (zh) 空调器
CN210602431U (zh) 回风装置和冰箱
CN210624788U (zh) 空调系统
CN203405024U (zh) 空气能冷、热全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