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6060B -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6060B
CN107386060B CN201710587643.4A CN201710587643A CN107386060B CN 107386060 B CN107386060 B CN 107386060B CN 201710587643 A CN201710587643 A CN 201710587643A CN 107386060 B CN107386060 B CN 107386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ayer
dust
asphalt concrete
low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76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86060A (zh
Inventor
刘典忠
达瓦
陈龙
孙亮
刘建发
韩伟
肖恩尚
石峰
娄旭峰
王海艳
周培祥
陆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76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6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6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6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86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6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59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s; Devices solely for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E01C19/1063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包括: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和沥青的温度;将加热后的矿料和沥青拌合,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对矿料加热时,分离出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和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并将有用粉尘输送至拌合楼拌合,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进行化泥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实时调节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且将沥青混凝土制备前后的烟气分离后的无用粉尘实时输出至粉尘收集坑,避免电机烧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备效率。

Description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处理范围、深度、地层结构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时,常需按照水利水电施工规范进行,如规范里规定:
1、在最低气温大于0℃、风力小于4级、日降水量小于5mm时才能进行施工;
2、在铺设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在先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需在70℃以上才可以继续在上面铺设上沥青混凝土层;
3、单层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不能大于25cm;
4、在铺设沥青混凝土后,采用小于1.5t的小型振动碾进行碾压,以保证将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压实;
5、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时,需采用碱性骨料,油石比在6.8%-7.1%之间;
6、在进行坝壳料填筑时,当最低气温在-10℃以下时,要停止施工。
按照上述规范,在海拔3000米以上,经常出现日最低气温小于0℃、风力大于4级、日降水量大于5mm的高海拔地区则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
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需经常在高海拔地区作业,这些地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日最低气温甚至小于-20℃,常年风力大于4级,时有小雨雪(日降水量有时大于10mm),在这些地区,沥青材料与沥青混凝土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能会受到高原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一种既适于当地条件,又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实时调节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且将沥青混凝土制备前后的烟气分离后的无用粉尘实时输出至粉尘收集坑,避免电机烧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备效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包括:
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的温度,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
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沥青的温度,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
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
其中,在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时,通过除尘系统对烘干系统燃烧后生成的含尘含粉烟气及热矿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含粉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处理,以便分离出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和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
其中,分离出有用粉尘和无用粉尘后,通过快速输送机将有用粉尘输送至拌合楼,以便有用粉尘被拌合,而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以便对无用粉尘进行化泥处理。
其中,所述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是通过在用于收集无用粉尘的集尘箱的输出口处设置平衡开关的方法,以便输出口处有无用粉尘时,平衡开关自动打开使无用粉尘掉落到粉尘收集坑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
通过在所述拌合楼的出机口下方设置成品料仓,以便储存从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
通过在成品料仓的周围环设其入口与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加温;
通过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设置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温的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快速输送机为用于快速且无阻碍输送所述有用粉尘的皮带输送机。
优选的,通过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机口温度。
其中,所述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包括:
在铺设完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
根据温度数据,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
其中,在铺设完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包括:
在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完之后,定时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以便获得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各间隔层在铺设后的定时温度数据;
对所述定时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便获得关于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后的不同位置及不同时刻的温度数据。
优选的,根据温度数据,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获取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降变化;
根据所述温降变化,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
优选的,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包括:
沿着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深度方向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划分为多个间隔层;
沿着每个间隔层的径向设置多排检测点,每排检测点包括沿该间隔层轴向排布的多个检测点;
在每次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碾压后,对多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温度检测。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的方法,将沥青混凝土制备前后的烟气分离后的无用粉尘实时输出至粉尘收集坑,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无用粉尘堵塞电动卸料阀和螺旋输送机而使电机烧坏情况的发生,提高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备效率;
2、本发明的方法,每次拌合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时,先根据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再根据所需出机口温度控制相关系统对矿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始终以同一出机口温度拌合矿料和沥青造成摊铺温度不足或过热等情况的发生,极大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节约能源。
3、本发明的方法,把已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表层和深层的温降与外部气候条件联系起来,并根据温度数据指导上层沥青混凝土的铺设,从而避免规范中表层温度小于70℃时必须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烘烤以预加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
4、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环设成品料仓周围的导流管道和与导流管道相连的安置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的供暖组件,从而可以利用对沥青加热的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和储料仓进行加温,充分利用导热油的余热,确保储料仓内保存原料的温度,又解决了高寒地区因气温低而造成从拌合楼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热量很快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
5、本发明的方法,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的过程中,可将已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数据与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摊铺温度、碾压前后温度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施工数据库,从而可为将来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提供有力指导与支持,对类似项目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温度场效应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的保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级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一级除尘器的左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的流程图,由图可知,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的温度,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
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沥青的温度,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
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
在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时,通过除尘系统对烘干系统燃烧后生成的含尘含粉烟气及热矿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含粉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处理,以便分离出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和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
分离出有用粉尘和无用粉尘后,通过快速输送机将有用粉尘输送至拌合楼,以便有用粉尘被拌合,而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以便对无用粉尘进行化泥处理。
具体的,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多样、地层岩性复杂、覆盖层深厚、交通运输条件差。整体高海拔地区植被稀少、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氧气较少,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温差常大于20℃),经常会出现日最低气温在0℃至-20℃之间、风力在4-6级之间、日降水量大于5mm的情况,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夜晚相对寒冷,气象条件极为复杂,水文地质环境恶劣,属于地质灾害频发和地震多发区。在这种情况下,在保存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以及保存制备成的沥青混凝土成品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用于提供热量的能源,而且,在沥青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当地气候原因可能造成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温度不达标而废料,浪费资源,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及施工。
本发明在拌合矿料和沥青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和沥青的温度,然后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最后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
其中,本发明通过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获得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然后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机口温度,并根据所需出机口温度,确定用于制备沥青混凝土的矿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以便控制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以及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的温度,从而将符合温度的矿料和沥青输送至拌合楼并经拌合楼拌合后,从拌合楼的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达到所需的出机口温度。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机口温度。
步骤1、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完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
在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完、每次碾压之后,定时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以便获得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各间隔层在铺设后的定时温度数据。
其中,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包括:
沿着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深度方向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划分为多个间隔层;
沿着每个间隔层的径向设置多排检测点,每排检测点包括沿该间隔层轴向排布的多个检测点;
在每次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碾压后,对多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温度检测。
对每个间隔层的多排检测点进行温度检测之后,获得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在铺设后的定时温度数据。
其中,本发明的各间隔层之间的间距可以为4-6cm,优选的,各间隔层之间的间距为5cm,即,每隔5cm设置一个间隔层,并在该间隔层上设置多个检测点。
获得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各间隔层的定时温度数据后,对表层和各间隔层的多排检测点的温度数据分别进行先求和、再平均取值的处理,以便获得关于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后的表层和各间隔层在不同位置及不同时刻的温度数据。
在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并获得温度数据之后,还在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实时检测当地气温、风力及降水量,以便获得实时天气数据,并将获得的实时天气数据与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数据进行集合处理,以便获得用于指导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施工数据库。
步骤2、在获得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数据后,根据温度数据,若数据表明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及摊铺温度。
在获得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数据后,若数据表明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大于或等于70℃,则直接按照铺设下层沥青混凝土层时的温度将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铺设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海拔高、温度低,因此,在摊铺下一层沥青混凝土层后,沥青混凝土层的温降很快,通常摊铺碾压完之后,已摊铺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都会很快低于70℃,在此情况下,若按照规范规定,必须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烘烤加热处理,但由于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限制,这样会无法完成施工,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研究工作中提出本发明的如下方法,即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时,采用下述方法继续摊铺沥青混凝土:
首先,根据获得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及各间隔层的温度数据后,获取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间隔层的温降变化;
然后,根据温降变化,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及摊铺温度。
其中,本发明的中间层是指距表层8-12cm之间的间隔层,优选的,当相邻间隔层的间距为5cm时,中间层采用距表层10cm处的间隔层。
优选的,根据温降变化,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及摊铺温度包括如下步骤:
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在40℃-70℃之间、表层与中间层的温降小于或等于30℃,即,当表层温度大于或等于40℃,中间层温度大于或等于70℃时(即距表层10cm处的间隔层与表层之间的温降小于或等于30℃时),则确定出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为150℃-170℃,摊铺温度为140℃-150℃;
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40℃、表层与中间层的温降小于或等于30℃,即,当表层温度小于40℃,中间层温度小于70℃,但表层与中间层(即距表层10cm处的间隔层)的温降小于或等于30℃时,则确定出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为160℃-185℃,摊铺温度为150℃-165℃;
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40℃,且其表层与距表层5cm-6cm处的间隔层(优选的,本发明采用距表层5cm处的第一个间隔层)之间的温降大于30℃,则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预加热处理,以提高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面温度,然后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沥青混凝土。
进一步的,在根据温降变化确定出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和摊铺温度之后,还可以根据温降变化,相应确定出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层的碾压前的温度(即初碾温度,不小于130℃),以便在沥青混凝土层温度大于碾压前温度时,对其进行碾压。
步骤3、当采用上述步骤确定出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之后,对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温度进行调节,即,控制烘干系统和导热油加热系统对矿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以便经拌合楼搅拌后,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达到所需出机口温度。
而在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达到出机口温度后,将从拌合楼里输出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运送至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处,并将待铺设沥青混凝土以上述步骤中确定出的摊铺温度直接铺设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以便通过当前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覆盖并加热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融掉,从而形成与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对接的结合处无分层面的上沥青混凝土层(铺设沥青混凝土时,同时一次性铺设过渡料)。
采用本发明方法最终形成的由多层沥青混凝土层构成的、每相邻两层之间无结合分层面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其温度由下至上呈场效应变化,温度场效应变化可结合图2所示说明。
图2中所示,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第N层沥青混凝土和过渡料、在第N层上面摊铺的第N+1层的沥青混凝土和过渡料的纵截面示意图,其中,A1-AM分别为第N+1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及各间隔层的位于轴线上的各点,B1-BM,C1-CM分别为第N+1层的沥青混凝土层与其两侧的过渡料层的交接处的各点,AN、BN、CN分别为第N层的沥青混凝土层的轴线上的点和位于沥青混凝土层两侧的过渡料层上与其交接的点。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时,施工后会发现,相邻两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后形成的部分心墙的温度并非均匀变化,而是呈现出场效应:在第N+1层的沥青混凝土的中间层的轴线上的A2点的温降最高,以A2点为中心,垂直方向的温降高于沿水平方向(即宽度方向)的温降(第N+1层表层以上为空气,第N层为较冷基面),但每层厚度有限,厚度约为30-34cm,而宽度可达0.6-2m以上。由此可以知道,在摊铺沥青混凝土过程中,已摊铺的沥青混凝土的表层温降要快于深层温降,所以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当已摊铺的下沥青混凝土的表层温度较低时,可在已摊铺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直接摊铺温度较高的沥青混凝土,即通过温度高的沥青混凝土直接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融掉并与其对接即可,使先后摊铺的两层沥青混凝土层的结合面处无分层,且形成的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各项参数均可达到规范要求。
其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每次摊铺的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可大于37cm、小于或等于40cm(碾压后的厚度大于30cm、小于或等于34cm),摊铺厚度超出规范,结合快速碾压,使得已摊铺的沥青混凝土的温降减慢、保温效果更好,极大提高摊铺速度,在对已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掌握合理的情况下,可实现一次性摊铺,即无需对已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表面进行预加热烘干处理,即可直接在其上面摊铺上一层沥青混凝土。
本发明在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时,通过除尘系统对烘干系统燃烧后生成的含尘含粉烟气及热矿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含粉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处理,以便分离出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和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而在分离出有用粉尘和无用粉尘后,通过快速输送机将有用粉尘输送至拌合楼,以便有用粉尘被拌合,而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以便对无用粉尘进行化泥处理。
具体的,本发明采用如图4所示的除尘系统对含尘含粉烟气及含粉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处理。本发明的除尘系统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一级除尘器203(如图5、图6所示),其进风口232通过连接管201与烘干系统的气体输出口、热矿料输送过程中的可以产生含粉气体的系统的气体输出口相连通,具有用于过滤分离粉尘的隔板202,隔板将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和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过滤分离开,在隔板202下方设置有快速输送机,以便将隔板分离出的有用粉尘由一级除尘器203的出风口231输送至拌合楼;安装在机架上的二级除尘器204,其与一级除尘器203通过隔板202分隔开,用于将通过隔板202的无用粉尘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图中未示出粉尘收集坑)。
其中,由于现有技术的一级除尘器203采用螺旋输送机将隔板202分离出的有用粉尘压缩输送至拌合楼的提升机,在输送过程中,常会出现有用粉尘堵塞螺旋输送机而将其电机烧坏的现象,因此,本发明采用皮带输送机将有用粉尘快速输送至提升机处,从而提高了输送速度,也极大降低了电机的故障率。设计时,皮带输送机的输入端设置在隔板202的下方。
其中,本发明的二级除尘器204可以采用布袋式除尘器(如图4所示),其与一级除尘器连接为一体,由隔板分离开,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被隔板挡下落入到皮带输送机上,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穿过隔板进入二级除尘器204,并经由二级除尘器204的螺旋输送机被输送至出尘口处。现有技术中,在出尘口处设置电动卸料阀,当螺旋输送机输送过来的无用粉尘达至预设重量时,电动卸料阀才开始,将无用粉尘排出,这种方式,使得电动卸料阀经常被堵塞,有时甚至将螺旋输送机堵塞,导致电机烧毁。而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发明在出尘口处设置平衡开关,其可采用平衡阀,也可采用铰接在出尘口中部的活动板;一旦螺旋输送机输送无用粉尘至出尘口处时,平衡开关就自动启动,使无用粉尘从出尘口处排出。
其中,本发明在出尘口下方设置粉尘收集坑,并在粉尘收集坑处设置用于向其上方或其内喷水的喷水装置,以便从出尘口处排出的无用粉尘被喷水装置喷出的水直接冲刷入粉尘收集坑内,进行泥化处理。
其中,为了有效利用沥青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能量,本发明还通过设置在拌合楼的出机口下方的成品料仓,储存从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并通过在成品料仓的周围环设其入口与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加温;此外,通过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设置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
具体的,由于拌合楼所需拌合的沥青通常温度在150℃以上,所以需要采用导热油加热系统对沥青进行加热处理,而用于加热的导热油的温度必须在150℃以上,在加热沥青后,导热油仍携带大量热量,现有技术中没有对这些热量进行收集与利用,造成大量热量损失,引起能源消耗巨大,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采用如图3所示的设备对用于存放拌合后的沥青混凝土的成品料仓和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进行保温处理。
由图3可知,本发明的保温设备包括:环设在成品料仓周围的导流管道103,其入口与用于加热其内存放沥青的沥青罐101的导热油加热系统100的出口相连通,以便加热沥青罐101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103,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102加温;设置在用于存储矿料和沥青等原材料的储料仓内且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103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104,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103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
优选的,导流管道可以采用由下至上螺旋缠绕在成品料仓周围的螺旋管道(图中未示出),也可以采用从成品料仓一侧引入、经成品料仓底部穿过后从成品料仓另一侧引出的管道(如图3所示),还可以采用其它排布方式的可以对成品料仓加热的管道。
而为了提高导流管道内流淌的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内的沥青混凝土的保温作用,本发明还可以在导流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温的保温材料层105,保温材料层可以采用保温岩棉制成,将保温岩棉环设在导流管道的外周,防止导热油携带热量外泄。
而为了便于使上述的导流管道103与沥青罐101、导热油加热系统100、供暖组件104分别相连通,本发明还包括:与导热油加热系统100连接的用于输送导热油的主管道107、将主管道与各沥青罐101分别相连通的多个分管道108、用于将供暖组件104与导热油加热系统100相连通的回流管道106。设计时,可以在各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于关闭或打开对应管道的开关控制阀或调节液体流量的流量控制阀,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导热油的流向和流量。此外,为调节导流管道内导热油的流动速度,还可以设置与导流管道相连通的动力泵(图中未示出)。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的方法,将沥青混凝土制备前后的烟气分离后的无用粉尘实时输出至粉尘收集坑,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无用粉尘堵塞电动卸料阀和螺旋输送机而使电机烧坏情况的发生,提高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备效率;
2、本发明的方法,每次拌合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时,先根据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再根据所需出机口温度控制相关系统对矿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始终以同一出机口温度拌合矿料和沥青造成摊铺温度不足或过热等情况的发生,极大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节约能源。
3、本发明的方法,把已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表层和深层的温降与外部气候条件联系起来,并根据温度数据指导上层沥青混凝土的铺设,从而避免规范中表层温度小于70℃时必须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烘烤以预加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
4、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环设成品料仓周围的导流管道和与导流管道相连的安置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的供暖组件,从而可以利用对沥青加热的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和储料仓进行加温,充分利用导热油的余热,确保储料仓内保存原料的温度,又解决了高寒地区因气温低而造成从拌合楼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热量很快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
5、本发明的方法,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的过程中,可将已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数据与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摊铺温度、碾压前后温度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施工数据库,从而可为将来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提供有力指导与支持,对类似项目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尽管上述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的温度,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
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沥青的温度,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
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
其中,在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时,通过除尘系统对烘干系统燃烧后生成的含尘含粉烟气及热矿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含粉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处理,以便分离出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mm的有用粉尘和粒径小于0.075mm的无用粉尘;
其中,分离出有用粉尘和无用粉尘后,通过快速输送机将有用粉尘输送至拌合楼,以便有用粉尘被拌合,而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以便对无用粉尘进行化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用粉尘被实时自动输出到粉尘收集坑内是通过在用于收集无用粉尘的集尘箱的输出口处设置平衡开关的方法,以便输出口处有无用粉尘时,平衡开关自动打开使无用粉尘掉落到粉尘收集坑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在所述拌合楼的出机口下方设置成品料仓,以便储存从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
通过在成品料仓的周围环设其入口与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加温;
通过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设置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温的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输送机为用于快速且无阻碍输送所述有用粉尘的皮带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机口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包括:
在铺设完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
根据温度数据,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设完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包括:
在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完之后,定时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以便获得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各间隔层在铺设后的定时温度数据;
对所述定时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便获得关于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后的不同位置及不同时刻的温度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度数据,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获取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降变化;
根据所述温降变化,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包括:
沿着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深度方向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划分为多个间隔层;
沿着每个间隔层的径向设置多排检测点,每排检测点包括沿该间隔层轴向排布的多个检测点;
在每次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碾压后,对多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温度检测。
CN201710587643.4A 2017-07-18 2017-07-18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Active CN107386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7643.4A CN107386060B (zh) 2017-07-18 2017-07-18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7643.4A CN107386060B (zh) 2017-07-18 2017-07-18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6060A CN107386060A (zh) 2017-11-24
CN107386060B true CN107386060B (zh) 2019-06-25

Family

ID=60340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7643.4A Active CN107386060B (zh) 2017-07-18 2017-07-18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6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1389B (zh) * 2018-03-07 2023-06-02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式微波加热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854142A (zh) * 2021-01-15 2021-05-28 西安理工大学 复杂气候条件下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7763A (zh) * 2005-11-30 2006-07-26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院 土石坝振捣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施工方法
CN1908315A (zh) * 2006-08-17 2007-02-07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土石坝碾压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快速施工方法
CN102864758A (zh) * 2012-10-22 2013-01-09 安蓉建设总公司 高寒高海拔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方法
CN103835266A (zh) * 2014-03-17 2014-06-04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大坝心墙的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施工方法
CN104314053A (zh) * 2014-10-09 2015-01-28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及其摊铺方法
CN104389295A (zh) * 2014-12-04 2015-03-04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7763A (zh) * 2005-11-30 2006-07-26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院 土石坝振捣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施工方法
CN1908315A (zh) * 2006-08-17 2007-02-07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土石坝碾压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快速施工方法
CN102864758A (zh) * 2012-10-22 2013-01-09 安蓉建设总公司 高寒高海拔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方法
CN103835266A (zh) * 2014-03-17 2014-06-04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大坝心墙的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施工方法
CN104314053A (zh) * 2014-10-09 2015-01-28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及其摊铺方法
CN104389295A (zh) * 2014-12-04 2015-03-04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6060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5747B (zh) 一种日光温室主被动协同蓄热墙体供热系统
CN107386060B (zh)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方法
CN204047390U (zh) 一种日光温室主被动协同蓄热墙体供热系统
CN104961264B (zh) 一种餐厨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收集运营模式
CN103968249A (zh) 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5225237U (zh) 集油掺水撬
CN105544648A (zh) 一种收集、储存和循环利用雨水的储水装置及储水方法
CN109537674A (zh) 屋顶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CN207244393U (zh)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设备
CN206053349U (zh)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降温系统
CN107419706A (zh)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局部气候营造方法
CN205382078U (zh) 页岩气钻屑及油泥油脚环保化处理设备
CN107237236B (zh) 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CN204417303U (zh) 热风干燥式污泥干化设备
CN207498127U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6371226U (zh) 一种草坪冬季保绿加热装置
CN207244392U (zh) 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设备
CN107356495A (zh) 一种沥青混合物的沥青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8774076A (zh) 空气能相变材料大体积混凝土控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8309333U (zh) 一种沥青融化装置
CN203907218U (zh) 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3731597U (zh) 地温空调节能循环装置
CN109537515B (zh) 一种移动式融雪装置
CN207244626U (zh) 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的设备
CN207112858U (zh) 一种沥青厂拌热再生设备供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