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6548A - 油烟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油烟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76548A CN107376548A CN201710533366.9A CN201710533366A CN107376548A CN 107376548 A CN107376548 A CN 107376548A CN 201710533366 A CN201710533366 A CN 201710533366A CN 107376548 A CN107376548 A CN 107376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ing tank
- pipe
- water
- oil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by passing the gas or air or vapour over or through a liquid ba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分离器,涉及一种油烟分离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烟中油脂难于净化的问题。本净化装置,它包括过滤罐,过滤罐密封,过罐体内存有水,第一个过滤罐与油烟进气管联通,油烟进气管插进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最后一个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空间与排烟管联通,每个过滤罐上联通有排油管,过滤罐内的水面低于排油管,过滤罐之间通过过渡进气管联通,所述过渡进气管的进气端口与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顶部空间联通,过渡进气管出气端口与插入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本发明通过多级的水体对油烟进行过滤处理,并使油烟中的油脂在水体表面富集,通过排油管回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烟分离器,特别是一种油烟分离器。
背景技术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目前我国大气有害颗粒污染问题严峻,由于大气污染物中悬浮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受到国家,政府以及普通民众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悬浮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其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冬季采暖等因素,研究表明厨房油烟排放也是其主要污染源之一。
目前针对大气有害颗粒污染治理,国家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与规定,对大型餐营业油烟排放强制进行油烟净化处理,但是对于家用油烟机油烟排放,未作具体要求。因此,市面上现有油烟排放净化装置只是针对大型餐饮业,针对家用油烟机油烟排放的净化装置目前还是空白。
本专利旨在研发一种价格低,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的家用油烟机油烟排放净化系统,该系统在满足油烟净化功能的同时完成油烟冷凝后油脂的回收在处理;通过该系统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了油烟对大气污染,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油脂的回收再次利用,有利于废物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烟分离器,本油烟分离器 可以将油烟中的油脂及颗粒物与气体进行分离,并且能够将油脂进行富集并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烟分离器,它包括数个过滤罐,过滤罐密封,过罐体内存有水,第一个过滤罐与油烟进气管联通,油烟进气管插进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最后一个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空间与排烟管联通,每个过滤罐上联通有排油管,过滤罐内的水面低于排油管,过滤罐之间通过过渡进气管联通,所述过渡进气管的进气端口与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顶部空间联通,过渡进气管出气端口与插入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所述过滤罐内设置内罐,过滤罐与内罐之间具有可储存液体的液体存留间隙,每个过滤罐均联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位于内罐上方,用于向过滤罐内补充水随油脂流失的水,以便保证水位的高度,或强行向罐内加入水排出。每个内罐底部联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过滤罐联通到外部,用于排出吸附较多污染物的水体。
本油烟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油烟从排油管进入到第一个过滤罐的水体中,油烟进过水体的洗刷,一部分颗粒物及油脂脱离气体进入水中,由于油脂不溶于水,且其密度小于水,所以会浮在水面上,当达到排油管的高度后从内罐边沿流入液体存留间隙后从排油管排出,油烟从水中冒出后会经过渡进气管进入下一个过滤罐的水中进行进一步的油烟分离,如此一级级的直到将油烟净化到适合排放的程度再从最后的过滤罐的排烟管排出进入大气。
在上述的油烟分离器中,过滤罐之间通过水管联通,所述水管将过滤罐的水联通,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通断,第一个过滤罐设置有排水管,最后一个过滤罐设置有进水管。工作时,由于油烟首先经过第一个过滤罐最后从最后一个过滤罐出来,所以,第一个过滤罐的水的污染物积累的最多最快,而最后一个过滤罐的水的污染物则最少,所以先当第一个过滤罐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需要将其从排水管排出,然后通过依次打开水管的控制阀,使得后面的过滤罐的水依次前移,即第二个过滤罐内的水进入达到第一个过滤罐,第三个过滤罐的水进入第四个过滤罐钟,如此直到将最后一个过滤罐内的水排空,然后通过进水管向最后一个过滤罐内注入新鲜的水。
在上述的油烟分离器中,每个过滤罐的排油管均与储油罐联通,储油罐的高度低于过滤罐,使得油脂自动的流进储油罐,以便于回收利用。
在上述的油烟分离器中,过滤罐或排油管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使得油脂的流动性更好。
在上述的油烟分离器中,所述过滤罐内设置内罐,过滤罐与内罐之间具有可储存液体的液体存留间隙,内罐底部设置有联通内罐与液体存留间隙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油烟进气管端部设置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一端与油烟进气管通过转动管接头连接,转动管另一端插进内罐,转动管周向均布有数个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位于内罐内的水面上方的油液层处,插进内罐内的转动管出气口连接数个垂直转动管的横管,所述横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转动管联通,所述横管上设置有喷气口,所述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弧形叶片的外弧面的朝向相反。当油烟从喷气口喷出时,反作用力使得转动管转动,弧形叶片波动水面上方的油液层从内罐边缘溢出到所述液体存留间隙内,通过排水管及第一控制阀可以控制液体存留间隙内水的量,从而控制液体存留间隙内的油液层的高度,并且由于液体存留间隙较小,可以利用很小的水量变化,即可灵活大幅的调节液体存留间隙的液面高度,以便于控制油液从排油管流出。
在上述的油烟分离器中,位于内罐水中的转动管上设置有封闭的弹性充气球,所述转动管穿过弹性充气球,位于弹性充气球内的管体上设置有联通弹性充气球内腔的通气孔,所述弹性充气球与横管之间的转动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当需要提高内罐内的油液高度时,只要关闭第二控制阀使得气体进入弹性充气球使得弹性充气球涨大即可使得油液面升高,使其从内罐的边沿溢出到液体存留间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油烟分离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多级的水体对油烟进行过滤处理,并使油烟中的油脂在水体表面富集,通过排油管回收。
2、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油烟的多级处理,不但环保,而且还通过交换过滤罐内的水,实现对水的最大利用。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大大提高油烟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过滤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转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管1、过滤罐2、油烟进气管3、排烟管4、排油管5、过渡进气管6、进水管7、排水管8、储油罐9、控制阀10、内罐11、液体存留间隙12、第一控制阀13、转动管14、转动管接头15、弧形叶片16、油液层17、横管18、喷气口19、弹性充气球20、通气孔21、第二控制阀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油烟分离器,它包括数个过滤罐2,过滤罐密封,过罐体内存有水,第一个过滤罐与油烟进气管3联通,油烟进气管插进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最后一个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空间与排烟管4联通,每个过滤罐上联通有排油管5,过滤罐内的水面低于排油管,过滤罐之间通过过渡进气管6联通,所述过渡进气管的进气端口与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顶部空间联通,过渡进气管出气端口与插入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所述过滤罐内设置内罐,过滤罐与内罐之间具有可储存液体的液体存留间隙,每个过滤罐均联通有进水管7,进水管位于内罐上方,用于向过滤罐内补充水随油脂流失的水,以便保证水位的高度,或强行向罐内加入水排出8。每个内罐底部联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过滤罐联通到外部,用于排出吸附较多污染物的水体。每个过滤罐的排油管均与储油罐9联通,储油罐的高度低于过滤罐,使得油脂自动的流进储油罐,以便于回收利用,也可以在排油管上安装控制阀,当油脂达到一定的量后再将油脂排出。过滤罐或排油管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如电阻加热器,使得油脂的流动性更好。
本油烟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油烟从排油管进入到第一个过滤罐的水体中,油烟进过水体的洗刷,一部分颗粒物及油脂脱离气体进入水中,由于油脂不溶于水,且其密度小于水,所以会浮在水面上,当达到排油管的高度后内罐边沿流入液体存留间隙后从排油管排出,油烟从水中冒出后会经过渡进气管进入下一个过滤罐的水中进行进一步的油烟分离,如此一级级的直到将油烟净化到适合排放的程度再从最后的过滤罐的排烟管排出进入大气。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过滤罐之间通过水管1联通,所述水管将过滤罐的水联通,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10控制通断,只要给第一个过滤罐设置排水管,给最后一个过滤罐设置进水管。工作时,由于油烟首先经过第一个过滤罐最后从最后一个过滤罐出来,所以,第一个过滤罐的水的污染物积累的最多最快,而最后一个过滤罐的水的污染物则最少,所以先当第一个过滤罐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需要将其从排水管排出,然后通过依次打开水管的控制阀,使得后面的过滤罐的水依次前移,即第二个过滤罐内的水进入达到第一个过滤罐,第三个过滤罐的水进入第四个过滤罐钟,如此直到将最后一个过滤罐内的水排空,然后通过进水管向最后一个过滤罐内注入新鲜的水。
实施例三
如图4、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过滤罐内设置内罐11,过滤罐与内罐之间具有可储存液体的液体存留间隙12,内罐底部设置有联通内罐与液体存留间隙的第一控制阀13,所述油烟进气管端部设置有转动管14,所述转动管一端与油烟进气管通过转动管接头15连接,转动管另一端插进内罐,转动管周向均布有数个弧形叶片16,所述弧形叶片位于内罐内的水面上方的油液层17处,插进内罐内的转动管出气口连接数个垂直转动管的横管18,所述横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转动管联通,所述横管上设置有喷气口19,所述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弧形叶片的外弧面的朝向相反。当油烟从喷气口喷出时,反作用力使得转动管转动,弧形叶片波动水面上方的油液层从内罐边缘溢出到所述液体存留间隙内,通过排水管及第一控制阀可以控制液体存留间隙内水的量,从而控制液体存留间隙内的油液层的高度,并且由于液体存留间隙较小,可以利用很小的水量变化,即可灵活大幅的调节液体存留间隙的液面高度,以便于控制油液从排油管流出。
在上述的油烟分离器中,位于内罐水中的转动管上设置有封闭的弹性充气球20,所述转动管穿过弹性充气球,位于弹性充气球内的管体上设置有联通弹性充气球内腔的通气孔21,所述弹性充气球与横管之间的转动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2。当需要提高内罐内的油液高度时,只要关闭第二控制阀使得气体进入弹性充气球使得弹性充气球涨大即可使得油液面升高,使其从内罐的边沿溢出到液体存留间隙中。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数个过滤罐,过滤罐密封,过罐体内存有水,第一个过滤罐与油烟进气管联通,油烟进气管插进过滤罐内的水体中,最后一个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空间与排烟管联通,每个过滤罐上联通有排油管,过滤罐内的水面低于排油管,过滤罐之间通过过渡进气管联通,所述过渡进气管的进气端口与过滤罐内水体上方的顶部空间联通,过渡进气管出气端口与插入过滤罐内的水体中, 所述过滤罐内设置内罐,过滤罐与内罐之间具有可储存液体的液体存留间隙,每个过滤罐均联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位于内罐上方,每个内罐底部联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过滤罐联通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过滤罐之间连接水管,水管将过滤罐的水联通,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第一个过滤罐设置有排水管,最后一个过滤罐设置有进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过滤罐的排油管均与储油罐联通,储油罐的高度低于过滤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过滤罐或排油管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内设置内罐,过滤罐与内罐之间具有可储存液体的液体存留间隙,内罐底部设置有联通内罐与液体存留间隙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油烟进气管端部设置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一端与油烟进气管通过转动管接头连接,转动管另一端插进内罐,转动管周向均布有数个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位于内罐内的水面上方的油液层处,插进内罐内的转动管出气口连接数个垂直转动管的横管,所述横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转动管联通,所述横管上设置有喷气口,所述喷气口的朝向与所述弧形叶片的外弧面的朝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33366.9A CN107376548A (zh) | 2017-07-03 | 2017-07-03 | 油烟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33366.9A CN107376548A (zh) | 2017-07-03 | 2017-07-03 | 油烟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76548A true CN107376548A (zh) | 2017-11-24 |
Family
ID=6033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33366.9A Pending CN107376548A (zh) | 2017-07-03 | 2017-07-03 | 油烟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7654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3158A (zh) * | 2017-12-26 | 2018-05-18 | 北京欧美中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高效的室内油烟粉尘净化装置 |
CN108148635A (zh) * | 2018-01-26 | 2018-06-12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油品回收系统 |
CN108469042A (zh) * | 2018-05-09 | 2018-08-31 | 张金宝 | 一种自吸自焚自排油烟灶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04908A1 (de) * | 1986-02-17 | 1987-08-20 | Afb Anlagen Und Filterbau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oelen und schmutzstoffen aus oel-wasser-gemischen/emulsionen |
CN201012299Y (zh) * | 2006-12-25 | 2008-01-30 |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 比重式油水分离器 |
CN201043155Y (zh) * | 2007-01-26 | 2008-04-02 | 万奥普(北京)石油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三元污水处理装置 |
CN101224366A (zh) * | 2008-01-25 | 2008-07-23 | 张艺栊 | 水沉淀综合净化处理器 |
CN204853621U (zh) * | 2015-07-28 | 2015-12-09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厨房防油烟污染油脂回收装置 |
CN105293734A (zh) * | 2015-09-24 | 2016-02-03 | 上海大学 | 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 |
-
2017
- 2017-07-03 CN CN201710533366.9A patent/CN10737654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04908A1 (de) * | 1986-02-17 | 1987-08-20 | Afb Anlagen Und Filterbau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oelen und schmutzstoffen aus oel-wasser-gemischen/emulsionen |
CN201012299Y (zh) * | 2006-12-25 | 2008-01-30 |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 比重式油水分离器 |
CN201043155Y (zh) * | 2007-01-26 | 2008-04-02 | 万奥普(北京)石油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三元污水处理装置 |
CN101224366A (zh) * | 2008-01-25 | 2008-07-23 | 张艺栊 | 水沉淀综合净化处理器 |
CN204853621U (zh) * | 2015-07-28 | 2015-12-09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厨房防油烟污染油脂回收装置 |
CN105293734A (zh) * | 2015-09-24 | 2016-02-03 | 上海大学 | 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3158A (zh) * | 2017-12-26 | 2018-05-18 | 北京欧美中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高效的室内油烟粉尘净化装置 |
CN108148635A (zh) * | 2018-01-26 | 2018-06-12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油品回收系统 |
CN108469042A (zh) * | 2018-05-09 | 2018-08-31 | 张金宝 | 一种自吸自焚自排油烟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76548A (zh) | 油烟分离器 | |
CN114452799A (zh) | 一种基于酸碱废气处理的高效净化洗涤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4535440U (zh) | 一种窑炉烟气二次利用装置 | |
CN20597406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罐 | |
CN206809966U (zh) | 一种可回收油的油烟油净化装置 | |
CN206809967U (zh) | 一种油烟多级净化装置 | |
CN208151168U (zh) | 一种分离式污水处理池 | |
CN208389549U (zh) | 一种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 |
CN107255297B (zh) | 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7986899U (zh) | 实验室用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953283A (zh) | 复合式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6955798U (zh) | 浅层砂过滤器 | |
CN108423878A (zh) | 一种工地污水净化装置 | |
CN213476017U (zh) | 一种用于闷渣池的多功能集气罩 | |
CN205436025U (zh) | 电捕焦油器自动清洗装置 | |
CN209438376U (zh) | 一种系统内循环增压滤空气净化机 | |
CN207129985U (zh) | 一种餐饮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9612598U (zh) | 废气处理系统 | |
CN207287050U (zh) | 一种智能化的石油化工酸性气体的除臭净化设备 | |
CN205216406U (zh) | 一种活性炭清洗装置及能够在线再生的活性炭水净化系统 | |
CN206814417U (zh) | 一种汽化系统 | |
CN207755848U (zh) | 一种污水治理使用装置 | |
CN206688441U (zh) | 一种旋流式喷淋塔 | |
CN206543523U (zh) | 净化系统及液态菌种的扩繁生产系统 | |
CN221349195U (zh) | 一种工业锅炉的尾气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