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9541B -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9541B
CN107369541B CN201710807753.7A CN201710807753A CN107369541B CN 107369541 B CN107369541 B CN 107369541B CN 201710807753 A CN201710807753 A CN 201710807753A CN 107369541 B CN107369541 B CN 107369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primary coil
conducting wire
secondary coi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77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9541A (zh
Inventor
钟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ai Electronics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ai Electronics (hu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ai Electronics (hu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ai Electronics (hu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77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9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9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9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9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9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8Shielding
    • H01F27/2885Shielding with shields o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该变压器骨架包括:中空的绕线柱、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在所述上限位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设置初级线圈针脚和次级线圈针脚;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针脚,所述中间针脚用于缠绕初级线圈起始导线/结束导线以及屏蔽层的结束导线;次级线圈针脚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次级针脚间设置至少一个过线凸台。上限位板的下端面设有凹槽;根据该结构,形成适用于自动化绕线的变压器绕线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规避了生产过程中隐患性问题发生的概率,同时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并可实现多轴机全自动化绕线生产,有效地提高绕线效率及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应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此类产品多采用低压直流电作为供电电源,又因便携式的需求,因此一般采用开关电源设计,而高频变压器就是开关电源降压与隔离的核心元器件。一直以来,变压器的生产都是逐一工序逐一产品手工完成,效率低下,随着近几年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变压器生产的利润几乎被吞噬,因此改进变压器设计,使之能满足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电流的作用而产出感应磁场的作用,达到变压的目的。消费电子电源中的高频变压器为了能够满足世界各国的安全规范及EMI(电磁干扰)的要求,一般初级采用漆包线绕制,次级采用三层绝缘线绕制,初次级之间要加屏蔽层的结构设计。变压器中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都是绕在变压器骨架上,现有技术中,初级与次级针脚一般分布在一侧,且在一排的位置,导致初级进出线容易交叉短路,不仅占用绕线的幅宽,还需要加绝缘套管来绝缘隔离,作业效率低下。
变压器骨架用于提供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缠绕的空间,同时用于固定变压器的磁芯。骨架中的凸点、凹点或倒角等位置的设置,可决定变压器使用时放置方向或针脚顺序,也可以规避变压器生产过程中进出线交叉短路,爬电距离不足,初次级相碰导致电气特性及安规不符等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 10687611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包括骨架主体,该骨架主体上设有磁芯安装通孔。骨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绕线挡块和第二绕线挡块;第一绕线挡块上端设有多个过线槽将第一绕线板上端分割成多个初级插脚座,初级插脚座上端设有插脚安装孔;在第一绕线挡块两外侧的过线槽的底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避空槽,避空槽的底端低于骨架主体的顶面。
该申请能够避免初级线与次级线接触,并且能够避免次级线沾锡过深而导致初次级爬电距离不足的问题,从而对次级线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短路事故及安规不符的发生。为了降低漏感、提高耦合性,符合EMI(电磁干扰)的要求,传统方式是采用两部分绕制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需额外包覆铜箔并套设绝缘套管的方式,以避免其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但是,包覆铜箔或套设绝缘套管,不仅增加额外工序,而且包覆铜箔和绝缘套管都需人工操作,操作效率低下,且无法实现多轴机的自动化绕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以解决变压器骨架绕线时操作复杂、绕线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绕线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中空的绕线柱和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绕线柱两端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用于缠绕初级线圈的初级线圈针脚,所述上限位板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用于缠绕次级线圈的次级线圈针脚,所述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位于所述上限位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针脚,所述中间针脚用于缠绕初级线圈起始导线/结束导线以及屏蔽层的结束导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绕线柱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针脚平行于所述下限位板的平面,且所述中间针脚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一加筋板,所述第一加筋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L型突起,所述中间针脚的一端嵌设于所述L型突起的水平部分,所述中间针脚的另一端背向所述绕线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限位板的第三加筋板,所述第三加筋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对用于固定所述初级线圈针脚的第一固定板,相邻第一固定板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绕线柱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至少有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二加筋板,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绕线柱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加筋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过线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限位板的第四加筋板,所述第四加筋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固定板,所述次级线圈针脚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次级线圈针脚垂直于所述上限位板,且相邻第二固定板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地,相邻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形成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绕线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面还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四加筋板与所述次级线圈针脚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线方法,包括:
步骤S1、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初级线圈针脚上,初级线圈沿绕线柱的圆周方向缠绕于绕线柱上,且所述初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的第一中间针脚上;
步骤S2、初级线圈外侧的屏蔽层采用一股或多股漆包线平行绕制,且所述漆包线的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侧面的第二中间针脚上;
步骤S3、在屏蔽层的外侧缠绕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次级线圈针脚上,并绕过限位凸起后缠绕于所述屏蔽层的外侧;所述次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绕过过线凸台,以垂直于下限位板的方向拉出,并绕过限位凸起而缠绕于第二次级线圈针脚上,以增加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沿面距离;
步骤S4、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外侧再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漆包线和初级线圈;
步骤S5、绕线完成后,将初级线圈针脚、次级线圈针脚和中间针脚镀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1)在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分别对应设置初级线圈针脚和中间针脚,使初级线圈的两个线圈之间的级间屏蔽能够采用绕制屏蔽线的方式,由多轴机自动化绕线,提高其作业效率;同时,将用于固定初级线圈与屏蔽线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的针脚分别设置在绕线柱的两端,能够避免初级线圈与屏蔽线的接触,避免短路;
(2)上限位板的下端面设置第一凹槽,能够避免出现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出/入线交叉短路的情形;
(3)在下限位板上对应次级线圈针脚设置过线凸台,在绕制次级线圈时,能够次级线圈的结束导线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状态接入次级线圈针脚,能够提高次级线圈绕制的紧密型,避免松动;
(4)在第四加筋板与次级线圈针脚之间增设限位凸起,能够增强次级线圈的爬电距离,避免浸锡过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变压器骨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变压器骨架上下翻转后旋转90°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1、上限位板3、下限位板2、初级线圈针脚4、次级线圈针脚5和中间针脚6。绕线柱1为中空的柱体结构,优选为圆柱体结构,以便于导线沿绕线柱1的圆周方向缠绕于绕线柱1上。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2均为板状结构,分别固接于绕线柱1的两端,且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2之间相互平行。
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2均具有中心位置为圆孔的结构,该圆孔的直径与绕线柱1的中空部分的直径相同,并相对应设置。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2的边缘部分向绕线柱1的外周延伸,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2之间的部分,与绕线柱1的侧面一起形成绕线的空间。
在上限位板3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初级线圈针脚4,在上限位板3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次级线圈针脚5。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位于上限位板3的相对两侧,也就是,初级线圈针脚4与次级线圈针脚5相对设置于上限位板3的两侧。初级线圈针脚4用于缠绕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次级线圈针脚5用于缠绕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
具体地,初级线圈针脚4和次级线圈针脚5均垂直于上限位板3所在的平面,以便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的缠绕和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初级线圈针脚4和次级线圈针脚5均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设置多对,即可以设置多对初级线圈针脚4和多对次级线圈针脚5。
进一步地,在下限位板2的第一侧面设置有中间针脚6,中间针脚6用于固定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所加屏蔽层的结束导线,以及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并且,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位于绕线柱1的同一侧。为降低漏感,提升耦合性及效率,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一般采用三明治绕法或多明治绕法,即将初级线圈分成均等的两部分或多部分来绕制。这样的两部分或多部分的中间就有公共点产生,这样的公共点就设定在中间针脚6上。
为了更好的降低或避免电磁干扰,以形成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屏蔽的效果,传统的缠绕方式,是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包覆铜箔来作为屏蔽层。而包覆铜箔只能由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为降低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间干扰的同时,提高绕线效率,便于自动化绕线的实施,将屏蔽层由传统的铜箔改为单股或多股漆包线并绕的方式。并相应地,在下限位板2上与初级线圈针脚4对应的位置设置中间针脚6。由漆包线的绕制代替铜箔的包覆,漆包线的末端缠绕于该中间针脚6上,以使操作简单,且能够满足多轴机自动绕线的需求,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由于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是固定于上限位板3的初级线圈针脚4上,而初级线圈的公共点及漆包线的末端是缠绕于下限位板2的中间针脚6上,上限位板3的初级线圈针脚4上的进出线减少,初级线圈之间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之间的间距较大,不需要额外增设绝缘套管等措施,不会出现交叉短路的情况。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中间针脚6平行于下限位板2所在的平面。可以理解的是,中间针脚6也可以沿垂直于下限位板2的板面的方向设置,只要能够满足某一初级线圈对应的漆包线的固定方式便利性即可。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下限位板2的第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加筋板7,第一加筋板7垂直于下限位板2的下板面并向下延伸。中间针脚6设置在第一加筋板7的侧面,并背向绕线柱1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为更便于屏蔽线的末端在中间针脚6上的固定,在第一加筋板7的侧面固定设置有L型突起8。中间针脚6的一端嵌设于该L型突起8的内侧。在漆包线的绕制过程中,漆包线的末端能够先绕过L型突起8,然后缠绕于中间针脚6上,使漆包线更易于固定,不易出现松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中间针脚6的数量是初级线圈针脚4的数量的1/2。也就是,每一对初级线圈针脚4对应设置有一个中间针脚6。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在上限位板3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三加筋板9,第三加筋板9垂直于上限位板3的上端面并向上延伸,并且,第三加筋板9与第一加筋板7相对设置、位于绕线柱1的同一侧。在第三加筋板9背向绕线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至少有一对,以使初级线圈针脚4对应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板10上。并且,相邻第一固定板10之间有间隙。相邻第一固定板10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允许导线通过的第一过线槽。第三加筋板9与第一固定板10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拼接而成。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多个/多对第一固定板10,每一个第一固定板10上对应固定一个初级线圈针脚4。由于相邻第一固定板10之间有间隙,则每一个初级线圈针脚4之间也有间隙,绕于绕线柱1上的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对应缠绕于初级线圈针脚4上。同时,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由第一固定板10间的第一过线槽中通过,既能够避免初级线圈的导线间的相互干扰,又能够使绕线过程中的走线平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限位板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6,第一凹槽16由绕线柱1向第一固定板10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凹槽16至少有一个。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设置的初级线圈的数量,可以相应的设置第一凹槽16的数量。第一凹槽16的设置,使绕线柱1上绕制的初级线圈的出/入线与次级线圈的出/入线不在同一平面,从而达到隔离的目的,以避免出现交叉短路的情形。
具体地,第一凹槽16由绕线柱1的侧面开始,沿第一固定板10的下端面延伸至第一固定板10的端部,以便于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固定于初级线圈针脚4上。多个第一凹槽16可以相互平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出/入线位置灵活设置。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设置方向平行于绕线柱1的轴线方向,第二凹槽的位置与初级线圈针脚4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该第二凹槽的位置与第一凹槽16的位置相对应,也就是,第一凹槽16延伸至第一固定板10的端部,第二凹槽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0的端部位置,第一凹槽16与第二凹槽在第一固定板10的下端面处相交。
由于每一组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在固定于初级线圈针脚4的过程中,为避免其相互接触而导致高压不良,使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10之间的第一过线槽或第一固定板10端部的第二凹槽,以使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在布线过程中,能够相互隔离,不会发生接触。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下限位板2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加筋板11,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位于下限位板2的相对两侧。即第二加筋板11与中间针脚6相对设置于下限位板2的两侧。并且,在第二加筋板11背向绕线柱1的一侧设置有过线凸台12。具体,该过线凸台12可采用背向上限位板3的L型突起结构。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上限位板3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四加筋板13,第四加筋板13突出于上限位板3的上端面并向上延伸,且第四加筋板13与第二加筋板11对应设置、位于绕线柱1的同一侧。同时,第四加筋板13还与第三加筋板9相对设置于上限位板3的两侧。并且,第四加筋板13背向于绕线柱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4,且第二固定板14至少有一对,相邻第二固定板14之间有间隙。第四加筋板13与第二固定板14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拼接而成。
具体地,相邻的第二固定板14之间有间隙,以形成过线槽,用于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通过。第二固定板14用于固定设置次级线圈针脚5,且次级线圈针脚5与第二固定板14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在绕制次级线圈的过程中,次级线圈的结束导线先绕过设置于下限位板2上的过线凸台12,以使初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相对于下限位板2呈直角或接近于直角的角度,由第二固定板14间的过线槽中通过,进而缠绕于次级线圈针脚5上,能够增强次级线圈缠绕的稳定性,避免初级线圈导线的松动。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次级线圈针脚5的数量,在第四加筋板13上的同一侧,可以设置多个过线凸台12,以满足绕线的需求。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第二固定板14之间的间隙形成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绕线柱1。过线槽的开口延伸至绕线柱,使过线槽保持有足够的深度,能够使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由过线槽中通过,使走线更平整。
具体地,线圈绕制过程中,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结束导线由第二固定板14间的过线槽中通过,能够次级线圈的导线之间不会接触而出现高压不良的情况。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固定板14的上端面还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15,且限位凸起15位于第四加筋板13和次级线圈针脚5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第二固定板14上均对应设置一个限位凸起15。具体地,当次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经由第二固定板14间的过线槽后,能够先绕过限位凸起15,再缠绕于次级线圈针脚5上。限位凸起15的设置,使得焊接过程中,能够避免浸锡过深的问题,从而确保次级与初级线圈之间的爬电距离符合安装要求。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加筋板11和第四加筋板13的中心位置均朝向绕线柱1的方向凸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筋板7和第三加筋板9的中心位置也向绕线柱1的方向突起。
以第一加筋板7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加筋板7的中心位置向绕线柱1凸起,则第一加筋板7的两端朝向远离绕线柱1的方向突出,不仅能够提高其承载能力,还能够起到限制绕线柱1上缠绕的导线位置的作用,以保持线圈的紧密,避免导线松动。
具体地,第一加筋板7、第三加筋板9、第二加筋板11和第四加筋板13的中心位置向绕线柱1的方向突起,还有利于增加过线槽的深度,更利于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的绕制,避免线圈之间导线的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线方法,包括:
步骤S1、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初级线圈针脚上,初级线圈沿绕线柱的圆周方向缠绕于绕线柱上,且所述初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的第一中间针脚上;
步骤S2、初级线圈外侧的屏蔽层采用一股或多股漆包线平行绕制,且所述漆包线的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侧面的第二中间针脚上;
步骤S3、在屏蔽层的外侧缠绕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次级线圈针脚上,并绕过限位凸起后缠绕于所述屏蔽层的外侧;所述次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绕过过线凸台,以垂直于下限位板的方向拉出,并绕过限位凸起而缠绕于第二次级线圈针脚上,以增加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沿面距离;
步骤S4、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外侧再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漆包线和初级线圈;在次级线圈的外侧缠绕漆包线时,其绕制方法与步骤S2中的相同,其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侧面的第二中间针脚上;两次漆包线的结束导线分别缠绕于不同的中间针脚上;进一步地,在漆包线的外侧缠绕初级线圈时,其缠绕方法与步骤S1中的相同,其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中间针脚上,其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的第二初级线圈针脚上;且前一个初级线圈的结束导线与后一个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分别缠绕于同一中间针脚上;
步骤S5、绕线完成后,将所述第一初级线圈针脚、第二初级线圈针脚、第一次级线圈针脚、第二次级线圈针脚、第一中间针脚或第二中间针脚镀锡。
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中提到的第一初级线圈针脚、第二初级线圈针脚、第一次级线圈针脚、第二次级线圈针脚、第一中间针脚或第二中间针脚,仅为示区别不是同一个初级线圈针脚、次级线圈针脚或中间针脚,但均是相同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包括:位于绕线柱1两端的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2,在上限位板3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设置初级线圈针脚4和次级线圈针脚5,并在下限位板2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中间针脚6和过线凸台12。并且,中间针脚6的位置与初级线圈针脚4的位置相对应,能够有效的增强初级线圈级间屏蔽的作用,避免初级线圈的两个线圈之间的干扰;过线凸台12的位置与次级线圈针脚5的位置相对应,能够保持次级线圈的紧密性,避免线圈松动。更进一步,第一加筋板7、第二加筋板11、第三加筋板9和第四加筋板13均采用中心位置突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起到限制线圈位置的作用。此外,在第二固定板14上对应设的限位凸起15,能够增加次级线圈的爬电距离,避免浸锡过深的问题。进一步地,由此形成的绕线方法,能够适应全自动化的绕线,提升绕线效率和绕线安全、稳定性。
最后,本发明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绕线柱和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绕线柱两端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用于缠绕初级线圈的初级线圈针脚,所述上限位板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用于缠绕次级线圈的次级线圈针脚,所述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位于所述上限位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针脚,所述中间针脚用于缠绕初级线圈起始导线/结束导线以及屏蔽层的结束导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绕线柱的同一侧;
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二加筋板,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绕线柱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加筋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过线凸台;
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限位板的第四加筋板,所述第四加筋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固定板,所述次级线圈针脚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次级线圈针脚垂直于所述上限位板,且相邻第二固定板之间有间隙;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面还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四加筋板与所述次级线圈针脚之间;
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限位板的第三加筋板,所述第三加筋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对用于固定所述初级线圈针脚的第一固定板,相邻第一固定板之间有间隙;
所述上限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绕线柱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至少有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脚平行于所述下限位板的平面,且所述中间针脚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下限位板的第一加筋板,所述第一加筋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L型突起,所述中间针脚的一端嵌设于所述L型突起的水平部分,所述中间针脚的另一端背向所述绕线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形成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绕线柱。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压器骨架的变压器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初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初级线圈针脚上,初级线圈沿绕线柱的圆周方向缠绕于绕线柱上,且所述初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的第一中间针脚上;
步骤S2、初级线圈外侧的屏蔽层采用一股或多股漆包线平行绕制,且所述漆包线的结束导线缠绕于下限位板侧面的第二中间针脚上;
步骤S3、在屏蔽层的外侧缠绕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起始导线缠绕于第一次级线圈针脚上,并绕过限位凸起后缠绕于所述屏蔽层的外侧;所述次级线圈的结束导线绕过过线凸台,以垂直于下限位板的方向拉出,并绕过限位凸起而缠绕于第二次级线圈针脚上,以增加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沿面距离;
步骤S4、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外侧再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漆包线和初级线圈;
步骤S5、绕线完成后,将初级线圈针脚、次级线圈针脚和中间针脚镀锡。
CN201710807753.7A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Active CN107369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7753.7A CN10736954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7753.7A CN10736954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9541A CN107369541A (zh) 2017-11-21
CN107369541B true CN107369541B (zh) 2019-10-18

Family

ID=6031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7753.7A Active CN10736954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9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1561A (zh) * 2018-07-20 2019-04-23 中山市盈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骨架
CN109378193B (zh) * 2018-12-24 2024-03-12 南京江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
CN113363063A (zh) * 2021-04-20 2021-09-07 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13345695B (zh) * 2021-04-20 2022-05-27 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及其绕线方法
CN114496511A (zh) * 2022-02-28 2022-05-13 迈思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安规90度的新型变压器骨架结构
CN114701909B (zh) * 2022-03-29 2023-06-16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环形粒子速度计缠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8944U (zh) * 2013-07-26 2013-12-11 慈溪市思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工字形的立式变压器骨架
CN205452008U (zh) * 2015-12-24 2016-08-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的绕线架改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8944U (zh) * 2013-07-26 2013-12-11 慈溪市思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工字形的立式变压器骨架
CN205452008U (zh) * 2015-12-24 2016-08-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的绕线架改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9541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9541B (zh)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绕线方法
CN102867625A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变压器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变压器
CN205452008U (zh) 变压器的绕线架改良结构
CN203444946U (zh) 变压器绕线架结构
CN204348492U (zh) 满足安规的电子变压器骨架及电子变压器
CN104240917A (zh) 可视对讲系统开关电源用变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32685U (zh) 防干扰led变压器
CN203300369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
CN102881405B (zh) 变压器与电感元件的组合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7424794A (zh) 一种变压器
CN204792370U (zh) 一种环形变压器
CN207542046U (zh) 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
CN208848724U (zh) Pcb扁平变压器
CN208077762U (zh) 一种手机充电的变压器
CN105575643A (zh) 一种三相电流互感器
CN213781795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
CN210778190U (zh) 一种线圈骨架及变压器
CN208521767U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
CN208908181U (zh) 贴片电感及电子设备
CN203338941U (zh) 一种ee型变压器
CN209168903U (zh) 一种绕组结构及变压器
CN207425586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6271516U (zh) 一种磁性元件
CN205582720U (zh) 一种三相电流互感器
CN205194486U (zh) 一种低漏感变压器以及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