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6369A - 便携式声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声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6369A
CN107306369A CN201710006686.9A CN201710006686A CN107306369A CN 107306369 A CN107306369 A CN 107306369A CN 201710006686 A CN201710006686 A CN 201710006686A CN 107306369 A CN107306369 A CN 107306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lug
retainer
mode
magnetic flux
portable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66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6369B (zh
Inventor
姜五秉
刘炫善
金裕昌
金智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30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66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rpiece and earpiece suppor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04M1/05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head, throat or bre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75Mountings of transducers in earphones or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R5/0335Earpiece support, e.g. headbands or neckr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7Monophonic and stereophonic headphones with microphone for two-way hands fre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9Arrangements to adapt hands free headphones for use on both ea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声音设备。本发明包括主体;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被形成在主体处;以及一对耳塞,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与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中对应的一个保持器可拆卸地联接。并且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包括:声音输出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耳塞是否与第一保持器或第二保持器联接;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的联接在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二保持器的联接在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Description

便携式声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声音设备。尽管本发明适用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但其具体地适用于通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接收来自终端的声音信号并且发送用于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
背景技术
声音设备指的是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声音信号并且将经由麦克风收集的声音信息发送到该终端的声音装置。根据相关技术,便携式声音设备已采用了通过在终端的耳机插孔中插入端子来接收信号的有线机制。然而,在移动性和使用便利性方面,针对无线通信类型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考虑到移动性,正在开发被配置为可携带在用户身上的各种便携式声音设备,(例如,适合于头部的带状的耳机型、挂耳型、耳朵适配型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声音设备,该便携式声音设备基本上消除了因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声音设备,该便携式声音设备在将一对耳塞与右/左保持器进行联接而没有划分右和左的情况下控制要输出的右/左声音信号。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部分地阐述,并且在审阅下文后将部分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习得。通过在所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中具体实现和广泛描述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可以包括:主体;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被设置到所述主体;以及一对耳塞,所述一对耳塞通过包括声音输出单元而与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分别可拆卸地联接,所述一对耳塞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被设置到所述第一保持器的第一识别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则在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未能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则所述控制器可以在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该便携式声音设备还可以包括:被设置到所述第二保持器的第二识别器。并且,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识别器,则所述控制器可以在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所述第一识别器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大小的磁通量的第一磁体。所述检测单元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磁体的所述磁通量的孔传感器。并且,如果所述孔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第一大小的所述磁通量,则所述控制器可以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所述第二识别器可以包括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二大小的磁通量的第二磁体。并且,如果所述孔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第二大小的所述磁通量,则所述控制器可以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第一识别器可以包括识别端子。所述检测单元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当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联接时与所述识别端子接触的确定端子。并且,如果所述确定端子与所述识别端子彼此接触,则所述控制器可以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所述第一识别器可以包括第一突出物。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被所述第一突出物按压的开关。并且,如果所述开关进入开启状态,则所述控制器可以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该便携式声音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通过被联接至位于所述主体处的辅助电池而位于所述保持器处;以及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被设置到所述耳塞,所述充电端子被配置为:通过与所述电源端子接触而对被安装在耳塞里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如果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接触,则所述控制器可以激活所述识别器。
在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从外部接收无线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另一个耳塞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从另一个耳塞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无线信号。
在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左声音信号或右声音信号。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与所述第一模式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上的声音信号。
所述一对耳塞可以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并且,如果所述第一耳塞检测到岁数第一识别器,则所述第一耳塞的所述控制器可以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二耳塞。
所述主体可以被配置为可佩带在用户的脖子上;并且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可以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用户的左侧和右侧上。
所述主体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被挂在用户的脖子上的C形的条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控制便携式声音设备(该便携式声音设备包括与被设置到主体的一对保持器联接的一对耳塞)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耳塞与所述保持器联接;经由所述耳塞的检测单元检测第一保持器的第一识别器;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则在第一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以及如果没有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或检测到第二保持器的第二识别器,则在第二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
所述识别器检测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测量与保持器联接的所述耳塞的磁通量;如果所测得的磁通量等于第一参考磁通量,则在所述第一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以及如果所测得的磁通量等于第二参考磁通量,则在所述第二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
所述第一模式驱动步骤和所述第二模式驱动步骤中的每个步骤可以包括存储所测得的磁通量的步骤。并且,所述第一识别器检测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测得的磁通量是否与所存储的磁通量匹配;如果所测得的磁通量与所存储的磁通量匹配,维持当前驱动模式;以及如果所测得的磁通量与所存储的磁通量不匹配,将所述驱动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向所述另一个耳塞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从外部终端接收的无线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从所述另一个耳塞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无线信号。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声音输出单元输出左声音信号或右声音信号,并且在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声音输出单元在与第一模式相对的一侧输出声音信号。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中,用户总是可以通过切换一对无线耳塞的右耳塞和左耳塞来听到分别来自右侧和左侧的右声音和左声音,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适用性的进一步范围将变得更加明显。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根据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因此仅通过例示的方式给出了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框图;
图2是在一方向上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在一方向上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立体图;
图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无线通信构思的示图;
图5是针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构造的框图;
图6是针对图5中示出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7至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描述将便携式声音设备中的耳塞与保持器联接的方式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地给出描述。为了便于参照附图进行简要描述起见,相同或等同的组件可以被设置有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其描述将不再重复。一般地,诸如“模块”和“单元”这样的后缀可以用于指代元件或组件。本文中使用这样的后缀仅旨在便于本说明书的描述,并且后缀本身并不旨在给出任何特殊的含义或功能。在本公开中,为了简洁起见,已总体上省略了对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内容。附图用于帮助容易理解各个技术特征,并且应该理解的是,本文中提供的实施方式不受附图的限制。因此,除了那些在附图中被明确阐述的以外,本公开应当被解释为延伸到任何改变、等同物和替代方案。
将要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个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通常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
将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直接连接”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其表示明确地不同于上下文的含义,否则单数表示可以包括复数表示。在本文中使用了诸如“包括”或“具有”这样的术语,但应理解的是,它们旨在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若干组件、功能或步骤,并且还应理解的是,同样可以利用更多的或更少的组件、功能或步骤。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框图。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可以包括控制器245、无线通信单元246、声音输出单元243、感测单元242、麦克风244、用户输入单元270和电源单元219/249。
声音输出单元243是一种被配置为根据声音信号输出声音的装置,并且可以被分类成用于根据输出在隔开的位置处听见声音的扬声器型或者被配置为通过插入到用户的耳朵里来传递声音的耳塞240的类型。
麦克风244将外部声音信号处理成电子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46被传递到外部终端或服务器。为了消除在接收外部声音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以在麦克风244中实现各种噪声消除算法。
感测单元242是用于识别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状态和周围情形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周围亮度的照明传感器、用于感测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用于感测无线声音设备的倾斜和位置的陀螺仪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耳塞240是否位于保持器220处的耳塞(earbud)开关等。
作为用于让用户控制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输入单元,用户输入单元270可以包括呼叫按钮、用于声级调整等的按钮、电源按钮等。
用户输入单元270可以仅包括诸如呼叫按钮、一对声级调整按钮的三个按钮,或者还可以包括播放/停止按钮和歌曲顺序改变按钮。由于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尺寸被限制并且用户经常通过用户输入单元270施加输入而没有察看相应的按钮,因此如果按钮的数量增加,则难以区分各个按钮的功能。因此,可以使用有限数量的按钮来扩展控制命令,该控制命令可以按照将按钮按压时间、按钮按压次数和多个按钮进行合并的方式来进行输入。
由于便携式声音设备200通常是被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所以便携式声音设备200不太可能被丢失。相反,当通用终端被丢失时,可以按照在预定持续时间内同时按压两个用户输入单元270(例如,两个按钮)的方式使用经由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终端的警报声来找到丢失的终端。
通过激活经由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终端的录音功能,经由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麦克风244收集的语音或音频可以被保存到终端。
根据相关技术,仅呼叫相关功能或声音媒体播放相关功能已可以通过便携式声音设备来进行控制。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的特点在于扩大了其自己的控制范围。
图2是在一方向上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立体图。
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由于主体210被弯曲成C形,所以其可以按照被挂在用户的脖子上的方式来被佩戴。根据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主体210可以按照像项链一样被佩戴在用户的脖子上的方式来被使用。
便携式声音设备200包括可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的类型以及图2或图3中所示类型的主体210。这种可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的类型可以包括带附接类型、夹克口袋粘接类型、领带别针类型等。本发明的主体210可以具有条带形或圆形以便于携带,也可以具有与用户的身体、衣服等联接的可佩戴类型。例如,与图3中所示的类型相比,主体210可以具有简单的形状而没有链或带。
包括一对耳塞240,该对耳塞240通过被插入到用户的耳朵中而具有用于根据声音信息来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单元243。该对耳塞240与被设置到主体210的右侧和左侧的保持器220联接。因此,当不使用该对耳塞240时,它们可以与主体210一起被携带。
由于用户具有一对耳朵,所以存在一对耳塞240。该对耳塞240被插入到用户的右耳和左耳中以传递声音信息。具体地,本发明的一对耳塞240与主体210分离,而不是通过线被连接至主体210,并且可以通过经由无线接收声音信号来被使用。因此,可以克服相关技术中有线耳机或耳麦的不便利性。
保持器220可以根据耳塞240或主体210的形状而在不同的位置处被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由于该对耳塞240没有通过线连接,所以各个耳塞240均具有无线通信单元246,并且可以将从图4中所示的外部终端100或服务器接收的声音或呼叫信号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46传递给用户。尽管该对耳塞240可以产生相同的声音,但它们可以根据针对生动的声音的不同的右声音信号和左声音信号而输出不同的声音。
图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构思的示图。
为了提供用于根据不同的右声音信号和左声音信号而输出声音的立体声(2声道),可以使用通过将从外部终端输入的音频源分成两个声道(即,右声道和左声道)来输出声音的TWS(真正的无线立体声)技术。
一个耳塞240a起主要(主角)作用,而另一个耳塞240b起次要(从角)作用。音频源被发送给主耳塞240,并且然后从主耳塞240a的无线通信单元246被发送给同步的副耳塞240b。在该过程中,2声道被分离以提供立体声。
在这样做的情况下,通信方案可以采用A2DP(高级音频分发框架)方案或AVRCP(音频/视频远程控制框架)方案。
A2DP是一种用于确定通过蓝牙传递的声音方面的声音质量的状态。A2DP被设计成传递单向2声道立体声,并且使MP3播放器或智能手机能够通过蓝牙耳麦或耳机播放音乐。不同于用于电话的HSP或HFP,A2DP技术提供高立体声质量。A2DP是比作为提供常规的立体声质量的第一框架的AVRCP更先进一步的框架,并且在欣赏音乐方面提供了最佳功能。而且,由于在一对耳塞240之间的声音传递不存在延迟,所以不存在从双侧提供的声音不匹配的问题。
由于存在改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质量的需要,所以尽管采用了便利性提高的无线方案,但其仍可以提供与有线方案竞争的良好质量的声音。
AVRCP方案是被设计成提供标准接口的通信方案,所述标准接口被配置为控制其它装置,所述其它装置能够控制可由用户使用单个遥控器(或其它装置)进行接入的TV、Hi-Fi设备或所有的A/V设备。具体地,AVRCP方案是用于控制诸如音量调节、播放、停止、跳过、定时这种功能的技术,并且其特点在于主耳塞240a和外部终端分别收发相应的命令以控制相应的功能。
在主耳塞240a与副耳塞240b之间仅使用A2DP方案。主耳塞240执行基本控制。副耳塞240b仅接收被主耳塞240a分离的一侧声音,并且输出所接收的声音。因此,没有必要在该对耳塞240之间收发控制信号。
主耳塞240a提供左声音以及副耳塞240b提供右声音。相反,主耳塞240a提供右声音以及副耳塞240b提供左声音。
因此,由于从主耳塞240a输出的声音的方向和从副耳塞240b输出的声音的方向被固定,所以如果按照切换右和左的方式来佩戴耳塞,则会导致耳塞提供相反的声音的问题。如果用户佩戴耳塞而没有识别切换方向,则该用户不能正确地欣赏立体声,从而可能会提供甚至比单声道声音更差的声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能够使主耳塞和副耳塞彼此切换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在主耳塞240a和副耳塞240b分别提供左声音和右声音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可以改变耳塞240的驱动模式,以便被佩戴在用户的左耳上的耳塞可以变成主耳塞。
图5是针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构造的框图。
本发明的主体210包括辅助电池219。一对耳塞240中的各个耳塞均包括声音输出单元243、主电池249和麦克风244。可选地,麦克风244可以分别被设置到两侧,或麦克风244可以仅被设置到一侧上的耳塞240。包括被配置为控制耳塞240的无线通信单元246、麦克风244、声音输出单元243等的控制器245。由于耳塞240具有足够小的尺寸以避免佩戴时变得沉重,所以主电池249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当耳塞240与保持器220联接时,可以用辅助电池219的电力来对主电池249进行充电。
保持器220包括被连接到主体210中设置的辅助电池219的电源端子227。耳塞240的充电端子247位于在将耳塞240与保持器220联接时充电端子247与电源端子227接触的位置处。
被设置到主体210的保持器220可以具有用于将耳塞240固定到其的锁定结构或机制(例如,磁体、钩子等)。
由于本发明的耳塞240通过无线进行通信,如图4所示,所以耳塞240被配备有其自己的无线通信单元246。无线通信单元246执行短程无线通信,并且可以代表性地通过蓝牙来执行短程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单元246可以执行A2DP无线通信和AVRCP无线通信两者。
本发明的主体210被安装在用户的身体上。当主体210被安装在用户的身体上时,保持器220被设置在右侧和左侧。因此,用户通过将位于左保持器220a处的耳塞240a插入到左耳中来使用该耳塞240a,并且也通过将位于右保持器220b处的耳塞240b插入到右耳中来使用该耳塞240b。
考虑到这种习惯,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控制左声音以从与位于主体210的左侧上的保持器220a联接的耳塞240a输出,并且也可以控制右声音以从与位于主体210的右侧上的保持器220b联接的耳塞240b输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描述,假设用于输出左声音的耳塞240a和输出右声音的耳塞240b分别为主耳塞和副耳塞。而且,本发明包括用于输出右声音的耳塞和用于输出左声音的耳塞分别对应于主耳塞和副耳塞的情况。
一对保持器220中的各个保持器均包括被配置为识别耳塞240是与左保持器220a联接还是与右保持器220b联接的识别器222。如果感测到识别器222,则耳塞240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模式。如果没有感测到识别器222,则耳塞240可以被设置成第二模式。另选地,识别器222可以分别被设置到左侧和右侧,并且其特点在于彼此不同。具体地,如果感测到识别器222a,则可以在第一模式下驱动耳塞240。如果感测到识别器222b,则可以在第二模式下驱动耳塞240。
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模式表示耳塞240作为主耳塞240a被驱动。而且,第二模式表示耳塞240作为副耳塞240b被驱动。而且,本发明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分别对应于副耳塞240b和主耳塞240a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磁体222起识别器222的作用,并且被设置到耳塞240的孔传感器242起感测单元242的作用。由于被设置到各个保持器220的磁体222在强度方面彼此不同,所以如果被设置到耳塞240的孔传感器242感测到磁体222的强度,则被设置到耳塞240的控制器245确定被联接的保持器220为左保持器220a还是为右保持器220b。
例如,当左保持器220a和右保持器220b分别被设置有500高斯的磁体222和1000高斯的磁体时,如果被设置到耳塞240的孔传感器242感测到500高斯的磁性,则确定耳塞240与左保持器220a联接,然后将设置改变成主耳塞240a。具体地,与左保持器220a联接的耳塞240通过与外部终端的直接无线通信接收2声道音频信号,控制器245对2个声道的声音进行分离,控制器245向主耳塞240a输出左声音,并且控制器245将右声音发送给另一个耳塞240。
在这样做的情况下,如果另一侧上的耳塞240接收从主耳塞240a发送的音频信号,则其可以自动地被切换成副耳塞240b。
图6是针对图5中所示的便携式声音设备200的操作的流程图。如果耳塞240与声音设备主体210的保持器220联接[S101],则耳塞240的孔传感器242测量保持器220的磁通量(即,感测识别器222)[S102]。
如果所测得的磁通量等于所存储的磁通量,则设置维持不动[S103]。如果所测得的磁通量不等于所存储的磁通量,则可以改变设置。例如,当左保持器220a和右保持器220b分别被设置有500高斯的磁体222和1000高斯的磁体222时,在第一耳塞240a被设置为主耳塞240a的情况下,如果第一耳塞240a感测到1000高斯的磁性,则所感测到的磁性不同于所存储的磁通量。因此,可以改变设置。
如果感测出所测得的磁通量为第一参考磁通量(即,左保持器220a的磁体222的强度),则对主耳塞240a进行设置[S104,S106]。如果感测出所测得的磁通量为第二参考磁通量(即,右保持器220b的磁体222的强度),则对副耳塞240b进行设置[S105,S107]。第一参考磁通量和第二参考磁通量中的各个参考磁通量均可以具有规定范围内的值而不是具有特定值。
可能没有必要将所测得的磁通量与第一参考磁通量或第二参考磁通量进行对比。相反,确定出所测得的磁通量是否等于所存储的磁通量。如果对比的磁通量不同,则主耳塞可以改变成副耳塞,反之亦然。特别地,可以跳过步骤S104至S107。
另选地,当对耳塞240进行设置时,没有保存磁通量,但可以跳过步骤S104。具体地,每次耳塞240与保持器220联接时,基于由感测单元242测得的磁通量值,耳塞240可以被设置成主耳塞或副耳塞。如果仅第一耳塞240a与左保持器220a联接,而第二耳塞240b没有与右保持器220b联接,则第一耳塞240a的感测单元242感测到左保持器220a的识别器222,然后将耳塞240设置成主耳塞。在这样做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耳塞240a的设置状态发送给未能与保持器220联接的第二耳塞240b,第二耳塞240b可以被设置成副耳塞。
相反,在仅耳塞240与右保持器220b联接的情况下,与右保持器220b联接的耳塞240和未能与保持器220联接的耳塞240可以分别被设置成副耳塞和主耳塞。
参照图5和图6,描述了针对使用区分磁体强度的方案来引导耳塞240被固定到保持器220或与保持器220联接的识别器222的实施方式。下面描述识别器222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7至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描述将便携式声音设备200中的耳塞240与保持器220联接的方式的示图。
图7的特点在于识别器222为端子。对于从辅助电池219进行充电,充电端子247和电源端子227分别被设置到耳塞240和保持器220。识别端子222还被设置到一侧上的保持器220以及用于感测识别端子222的确定端子242被设置到耳塞240。具体地,识别端子222起识别器的作用以及确定端子242起感测单元242的作用。
在识别端子222位于左保持器220a处的情况下,识别端子222能够使特定电流流动。如果确定端子242感测到电流,则相应的耳塞240被设置成主耳塞240a,输出左声音,并且向副耳塞240b发送右声音。当充电端子247与电源端子227接触时,如果耳塞240的确定端子242未能感测到识别端子222,则耳塞240被设置成副耳塞240b,并且接收并输出从主耳塞240a发送的右声音。
图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特点在于识别器222为从保持器220突出的第一突出物222。被插入以对应于第一突出物222的开关(图中未示出)为感测单元242。如果通过第一突出物222来按压开关,则对主耳塞240a进行设置。如果没有感测到,则对副耳塞240b进行设置。
另选地,对应于第一突出物222的第二突出物242被形成在一侧上的耳塞240上。而且,物理上允许具有被形成在其上的第二突出物242的耳塞240与具有第一突出物的保持器220联接。因此,可以引导用户仅将设置到左/右(主/子)耳塞240的耳塞240与左/右保持器220b联接。
在图9中,被设置到保持器220的磁体222的右极和左极是有区别的,以及被设置到耳塞240a和240b的磁体242的右极和左极是有区别的。因此,仅具有S极磁体242的耳塞240b可以与具有N极磁体222的保持器220b联接。而且,仅具有N极磁体242的耳塞240a可以与具有S极磁体222的保持器220a联接。
无论保持器220是否与主体210联接,如果耳塞240被设置有其自己的陀螺仪传感器,则可以使用该陀螺仪传感器感测耳塞240的方向。当耳塞240被插入到用户的左耳里时,由于耳塞240的声音输出孔被设置在右方向上,所以耳塞240变成输出左声音的主耳塞240。如果耳塞240的声音输出孔被设置在左方向上,则确定出耳塞240被佩戴在右耳上。因此,耳塞240可以被设置成输出右声音的副耳塞240。(如果输出右声音的耳塞240为主耳塞240,则可以进行反向设置。)
在这样做的情况下,当用户没有佩戴耳塞时,右方向和左方向可以彼此切换。如果维持一个方向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则可以改变设置。另选地,只要用户佩戴了耳塞240,就可以改变设置以确定用户是否佩戴了耳塞240。因此,如果温度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被设置到耳塞240,则可以使用所设置的传感器确定用户是否佩戴了耳塞240。
如果温度传感器感测到在人体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则改变设置。如果接近传感器感测到接近的对象不是来自相反侧而是在声音输出孔周围,或者照明传感器感测出声音输出孔周围的照明强度小于相反侧的照明强度,则可以确定用户佩戴了耳塞240。
在耳塞240与保持器220联接的情况下,充电端子247的电极与电源端子227的电极接触。因此,可以区分与保持器220联接的情况与被用户佩戴的情况。
如在上述描述中所提及的,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对一对无线耳塞240的位置(右和左)进行了彼此切换,所以用户总是可以听到分别来自左侧和右侧的左声音和右声音。因此,可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出自于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48208号的在先申请日期的权益和优先权,在此将其内容通过整体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20)

1.一种便携式声音设备,该便携式声音设备包括:
主体;
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被形成在所述主体处;以及
一对耳塞,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器可拆卸地联接,
其中,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均包括:
声音输出单元;
无线通信单元;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耳塞是否与所述第一保持器或所述第二保持器联接;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的联接来在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并且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二保持器的联接来在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器处的第一识别器,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位于所述第二保持器处的第二识别器或当所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时,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识别器包括具有第一值的磁通量的第一磁体;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被配置为检测磁体的磁通量的传感器;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值的所述磁通量,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识别器包括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的磁通量的第二磁体;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值的所述磁通量,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识别器包括识别端子;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确定端子,所述确定端子被配置为:当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联接时与所述识别端子接触;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确定端子与所述识别端子彼此接触时,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耳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识别器包括第一突出物;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被配置为:当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联接时被所述第一突出物按压;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通过被所述第一突出物按压而进入开启状态时,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该便携式声音设备还包括:
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中的各个保持器处,并且被联接至位于所述主体处的辅助电池;以及
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位于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处,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接触时,对位于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对应的耳塞处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接触时,激活所述检测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位于所述一对耳塞中的一个耳塞处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位于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另一个耳塞处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从外部终端接收无线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并且
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无线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使所述声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输出左声音信号和右声音信号中的一个声音信号;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使所述声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输出所述左声音信号和所述右声音信号中的另一个声音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一对耳塞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并且
所述第二耳塞的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耳塞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被控制时,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二耳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一耳塞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被控制时并且当所述第二耳塞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被控制时,所述第一耳塞作为主耳塞被驱动并且所述第二耳塞作为副耳塞被驱动;并且
音频源由所述第一耳塞接收,然后从所述第一耳塞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发送给所述第二耳塞,所述第二耳塞与所述第一耳塞同步,使得左声音信号和右声音信号中的一个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耳塞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被输出,并且所述左声音信号和所述右声音信号中的另一个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耳塞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被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
所述主体被成形为可佩带在用户的脖子上;并且
当所述主体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脖子上时,所述第一保持器位于所述用户的脖子的左侧附近,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位于所述用户的脖子的右侧附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声音设备,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条带,所述条带为C形或U形并且被配置为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脖子周围。
16.一种用于控制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声音设备包括一对耳塞,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均与位于所述便携式声音设备的主体处的一对保持器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器可拆卸地联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耳塞与第一保持器或第二保持器联接时,经由位于所述耳塞处的检测单元检测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器处的第一识别器或位于所述第二保持器处的第二识别器;
响应于当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一保持器联接时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在第一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以及
响应于当所述耳塞与所述第二保持器联接时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识别器或者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所述第一识别器,在第二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与所述第一保持器或所述第二保持器联接的所述耳塞的磁通量,所测得的磁通量基于所述耳塞是与所述第一保持器联接还是与所述第二保持器联接而不同;
当所测得的磁通量等于第一参考磁通量时,在所述第一模式下驱动所联接的耳塞;以及
当所测得的磁通量等于第二参考磁通量时,在所述第二模式下驱动所联接的耳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下驱动所述耳塞包括存储所测得的磁通量;并且
检测所述第一识别器包括确定所测得的磁通量是否与所存储的磁通量匹配,使得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测得的磁通量与所存储的磁通量匹配时,维持当前驱动模式;以及
当所测得的磁通量与所存储的磁通量不匹配时,基于所述当前驱动模式是所述第一模式还是所述第二模式,将所述当前驱动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一对耳塞中的一个耳塞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向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另一个耳塞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发送从外部终端接收的无线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无线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对耳塞中的各个耳塞均包括声音输出单元,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经由所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左声音信号和右声音信号中的一个声音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经由所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所述左声音信号和所述右声音信号中的另一个声音信号。
CN201710006686.9A 2016-04-20 2017-01-05 便携式声音设备和用于控制该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7306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48208 2016-04-20
KR1020160048208A KR20170119922A (ko) 2016-04-20 2016-04-20 휴대용 음향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369A true CN107306369A (zh) 2017-10-31
CN107306369B CN107306369B (zh) 2019-08-06

Family

ID=57777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6686.9A Active CN107306369B (zh) 2016-04-20 2017-01-05 便携式声音设备和用于控制该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0075B2 (zh)
EP (1) EP3236639B1 (zh)
KR (1) KR20170119922A (zh)
CN (1) CN10730636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9697A (zh) * 2017-11-30 2018-03-16 成都必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与无线耳机建立交互的耳机盒
CN11175237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5219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耳机播放立体声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68244A (zh) * 2018-11-30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2088721A1 (zh) * 2020-10-29 2022-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佩戴方式的耳机和检测耳罩材质的耳机
CN115602192A (zh) * 2022-04-06 2023-01-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n) 功能配件检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5691A (zh) 2015-04-03 2018-04-17 品诺有限公司 个人无线媒体站
US9807491B2 (en) 2015-04-03 2017-10-31 Pinn,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wireless earbud
US20180132026A1 (en) * 2016-11-09 2018-05-10 Ashley Chloe, Inc. Modular wireless earbuds
WO2018128299A1 (en) * 2017-01-04 2018-07-12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sound equipment
KR101889021B1 (ko) * 2017-04-07 2018-08-16 (주)파트론 멀티 모드 이어폰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10499134B1 (en) * 2017-09-20 2019-12-03 Jonathan Patten Multifunctional ear buds
KR101984562B1 (ko) * 2018-05-16 2019-05-31 (주)파트론 휴대용 음향기기
WO2019234938A1 (ja) * 2018-06-08 2019-12-12 バブル ラボ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イヤホン
JP7396796B2 (ja) * 2019-01-25 2023-12-12 株式会社ディーアンドエ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ヤホン装置
US11064283B2 (en) 2019-03-04 2021-07-13 Rm Acquisition, Llc Convertible head wearable audio devices
CN111225320B (zh) * 2019-12-31 2021-07-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5094B (zh) * 2020-01-29 2024-04-1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头戴式耳机中的不同头部检测
CN113259806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耳机及状态检测耳机的控制方法
CN114501220B (zh) * 2022-02-28 2023-02-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E2251027A1 (en) * 2022-09-05 2024-03-06 Zound Industries Int Ab Speaker modu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952Y (zh) * 2007-09-28 2008-08-13 黄晓民 隐形移动电话
US20120002822A1 (en) * 2008-12-30 2012-01-05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Control system, earphon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010241A (zh) * 2013-02-21 2014-08-27 Lg电子株式会社 蓝牙耳机
CN104620600A (zh) * 2012-05-17 2015-05-13 布卢甘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增强安全性和有自适应均衡的三功能的头戴式耳机
CN106170107A (zh) * 2014-03-13 2016-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音响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3843A1 (en) * 2003-04-30 2004-11-03 Motorola, Inc.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module
US7418103B2 (en) * 2004-08-06 2008-08-2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tates of a device
KR100727547B1 (ko) * 2005-03-18 2007-06-14 (주)오픈브레인테크 무선 이어폰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휴대형 단말기
KR100788670B1 (ko) * 2005-11-03 2007-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헤드폰에 최적화된 디지털 앰프의 출력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TW200808015A (en) * 2006-07-19 2008-02-01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 Bluetooth wireless earphone and extendable supporting wireless network phone
US20100020982A1 (en) * 2008-07-28 2010-01-28 Plantronics, Inc. Donned/doffed multimedia file playback control
CN201674630U (zh) * 2010-05-14 2010-12-15 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 磁吸耳机
US20110286615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Robert Olodort Wireless stereo headsets and methods
CN102316394B (zh) * 2010-06-30 2014-09-0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和利用该蓝牙设备的音频播放方法
US8688174B2 (en) * 2012-03-13 2014-04-01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ntegrated, detachable ear bud device for a wireless phone
US20140116085A1 (en) * 2012-10-30 2014-05-01 Bin Lam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incorporating wireless headsets, terminal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to fashion accessories and jewelry
US8744113B1 (en) * 2012-12-13 2014-06-03 Energy Telecom, Inc. Communication eyewear assembly with zone of safety capability
EP3022892B1 (en) * 2013-07-15 2018-11-07 GN Audio A/S A headset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call between two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EP3195609B1 (en) * 2014-08-25 2020-03-25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headset and method of contrlling the same
KR20160094183A (ko) * 2015-01-30 2016-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이어잭을 이용한 전자 장치와 외부 장치와의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KR102491941B1 (ko) * 2015-03-18 2023-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원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EP3151582B1 (en) * 2015-09-30 2020-08-12 Apple Inc. Earbud case with char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952Y (zh) * 2007-09-28 2008-08-13 黄晓民 隐形移动电话
US20120002822A1 (en) * 2008-12-30 2012-01-05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Control system, earphon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620600A (zh) * 2012-05-17 2015-05-13 布卢甘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增强安全性和有自适应均衡的三功能的头戴式耳机
CN104010241A (zh) * 2013-02-21 2014-08-27 Lg电子株式会社 蓝牙耳机
CN106170107A (zh) * 2014-03-13 2016-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音响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9697A (zh) * 2017-11-30 2018-03-16 成都必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与无线耳机建立交互的耳机盒
CN107809697B (zh) * 2017-11-30 2019-12-20 成都必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与无线耳机建立交互的耳机盒
CN112868244A (zh) * 2018-11-30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868244B (zh) * 2018-11-30 2022-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1805350B2 (en) 2018-11-30 2023-10-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int-to-multipoin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5237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5219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耳机播放立体声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88721A1 (zh) * 2020-10-29 2022-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佩戴方式的耳机和检测耳罩材质的耳机
CN115602192A (zh) * 2022-04-06 2023-01-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n) 功能配件检测系统
CN115602192B (zh) * 2022-04-06 2023-11-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功能配件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369B (zh) 2019-08-06
EP3236639A1 (en) 2017-10-25
US10080075B2 (en) 2018-09-18
US20170311073A1 (en) 2017-10-26
EP3236639B1 (en) 2018-11-07
KR20170119922A (ko) 2017-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6369B (zh) 便携式声音设备和用于控制该便携式声音设备的方法
CN104010241B (zh) 蓝牙耳机
US9344793B2 (en)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60219358A1 (en) Wireless earbuds with reciprocating leader and follower configuration
US20180007462A1 (en) Bt and bcc communication for wireless earbuds
US20100329491A1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mplified audio signals to a user
US20170257692A1 (en) Low-loss wireless stereo Bluetooth earphones
TW201220861A (en) Using accelerometers for left right detection of headset earpieces
US20100172522A1 (en) Programmable earphone device with customizable controls and heartbeat monitoring
CN102752680B (zh) 可分离的无线聆听媒体设备和装置及媒体处理方法
WO2013158996A1 (en) Auto detection of headphone orientation
WO2008070005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tereo audio
WO2016179917A1 (zh) 一种耳机、终端以及音频处理方法
CN106416299A (zh) 具有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的个人通信设备
CN104159173A (zh) 耳机、耳机应用方法、耳机控制方法与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096535A1 (en) Wireless audio system
CN105704604A (zh) 智能家庭耳机
CN108649660A (zh) 电量显示方法和无线收发设备、充电设备
WO2015026859A1 (en)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0958516B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113727231B (zh) 一种耳机音量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US20150326969A1 (en) Multimedia playing system and sound channel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468914B (zh) 多功能充电盒控制方法、多功能充电盒及蓝牙耳机
CN108668204B (zh)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KR101861357B1 (ko) 소음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블루투스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