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5369A -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5369A
CN107295369A CN201610206789.5A CN201610206789A CN107295369A CN 107295369 A CN107295369 A CN 107295369A CN 201610206789 A CN201610206789 A CN 201610206789A CN 107295369 A CN107295369 A CN 107295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gital media
user profile
user equipment
ter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67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elsen CCdata Media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elsen CCdata Media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elsen CCdata Media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elsen CCdata Media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67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5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5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66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 H04N21/25891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being end-user p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1Learning process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2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同源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应用本发明,有利于全面分析用户的个人属性(例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和兴趣爱好,并有利于全面反映多种多媒体内容对用户的影响并获知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得多媒体内容的投放更为精准。

Description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媒体受众监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一种同源数据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电视、电影、写字楼内/外广告牌、广场大屏幕等等)获取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这些多媒体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反应人们的实际需求。如何从庞大的信息量中缕析出人们与不同多媒体内容间的实际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准确了解用户对于来源于多个途径的多媒体内容的实际接触程度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同源数据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第二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同源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同源数据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
本发明的各方面通过获取不同数字媒体终端的收视信息、并结合收视用户的身份信息从中得到同一用户观看不同数字媒体终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全面分析用户的个人属性(例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和兴趣爱好,并有利于全面反映多种多媒体内容对用户的影响并获知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得多媒体内容的投放更为精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同源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同源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中,如无明确相反解释,“数字媒体终端”(例如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IPTV、OTT电视等;单纯的“媒体终端”(例如第二媒体终端)可以是数字媒体终端也可以是模拟媒体终端,其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IPTV、OTT电、电影、写字楼内/外广告牌、广场大屏幕等。本发明中的“户外”用于跟“家庭”相区分,用于表示非家庭的、相对公开的区域,例如,显示屏置于办公楼内电梯口处终端也被认为是户外终端。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同源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该结构框图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单元101、第二用户识别单元102和同源数据分析单元103。第一用户识别单元101用于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第二用户识别单元102用于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同源数据分析单元103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
本实施里中,通过获取不同数字媒体终端的收视信息、并结合收视用户的身份信息从中得到同一用户观看不同数字媒体终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全面分析用户的个人属性(例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和兴趣爱好,并有利于全面反映多种多媒体内容对用户的影响并获知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得多媒体内容的投放更为精准。
第一用户识别单元101基于这样的原理: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用户设备应当位于该第一数字媒体终端附近,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很可能正在观看该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正在播放的内容。因此,可通过获取与第一数字媒体设备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其他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来监测观看该数字媒体设备的用户,而不需用户手动操作。所述第一数字媒体可以是家庭数字媒体终端(例如家庭智能电视等),即其显示屏在家庭里的数字媒体终端,其观看用户为相对私密和固定的家庭内部用户。第一用户识别单元101可以经由第一数字媒体终端获取观看该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例如,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可以通过诸如局域网协议扫描方法等获取用户信息。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可以向其所接入的局域网路由器发送请求指令,并可以从该局域网路由器接收接入该局域网路由器的各个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MAC地址)、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然后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识别单元101。
第二用户识别单元102基于这样的原理:可以认为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很可能正在观看该第二媒体终端所播放的内容。该第二媒体终端可以是户外媒体终端,即其显示屏安装在户外的媒体终端,其观看用户为相对公开和可能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用户。第二用户识别设备102可以经由布置于第二媒体终端附近的WiFi探针设备获取观看该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WiFi探针设备可以获取其所覆盖范围内(相当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MAC地址)、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然后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识别单元102。这同样不需用户手动操作。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基于统计学计量算法预测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实际观看该第二媒体终端的概率,然后基于该概率对收视信息进行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收视信息进行用户分析。
在获取针对不同数据源的用户观看数据后,同源数据分析单元103可以找出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并将其观看不同多媒体数字终端的情况相关联,即从多个数字媒体终端的收视信息中找出同源数据,从而可以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同源数据分析单元103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任意技术手段获取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同源数据分析单元103可以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或第二媒体终端接收标识相应的播放内容的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同源数据分析单元103可以通过查询后台数据获取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或第二媒体终端相应的播放信息。
相比于基于单个数字媒体终端的观看情况的用户分析,根据本发明的同源数据分析可更全面地综合了解用户与多媒体内容的接触情况,特别是结合家庭观看数据和户外观看数据的同源数据分析。例如,可以知道观看电视的某一用户和观看电影的某一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还可以知道某一用户在什么时间观看了电视广告以及在什么时间观看了电影广告,从而更准确地分析用户的个人属性(例如年龄、性别和/或受教育程度)以及其兴趣爱好。此外,根据本发明,还可以了解不同数字媒体终端的播放内容的交叉影响。例如,观看了投放在写字楼内广告牌的某电视节目预告的用户相比于未观看该电视节目预告的用户而言,明显有更高比例实际收看了该电视节目,从而可以分析认为该写字楼内广告牌上投放的广告对于提高该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较为正面且显著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例如仅包括)智能手机。目前常见的便携式用户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可认为智能手机通常随用户移动而移动,并且与用户间具有较强的对应性,因此,可将智能手机作为识别用户的主要依据(例如唯一依据)。从多种用户设备中识别出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在远端(例如数字媒体终端、WiFi探针设备侧)实施,也可以在本地(如服务器侧)实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相应用户设备的MAC地址。MAC地址能够唯一地识别不同用户设备,因此,利用MAC地址能够准确识别用户设备的数量并区分不同用户设备。所述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手机号、EMIE、设备型号等,利用这些信息能进一步识别该用户设备为何种用户设备。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同源数据监测方法。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
步骤202,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
步骤303,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可以是家庭数字媒体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单元可以经由所述第一数字媒体终端获取所述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媒体终端可以是户外媒体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单元可以经由布置于所述第二媒体终端附近的WiFi探针设备获取所述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相应用户设备的MAC地址。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同源数据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
第二用户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
同源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是家庭数字媒体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单元经由所述第一数字媒体终端获取所述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媒体终端是户外媒体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单元经由布置于所述第二媒体终端附近的WiFi探针设备获取所述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智能手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相应用户设备的MAC地址。
8.一种同源数据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观看第一数字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与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路由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入以及断开该局域网路由器的时间;
获取观看第二媒体终端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位于第二媒体终端的可视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入该可视覆盖范围和从该可视覆盖范围离开的时间;
将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中具有相同身份信息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并基于该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一数字媒体终端和第二媒体终端播放的内容进行用户分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字媒体终端是家庭数字媒体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媒体终端是户外媒体终端。
CN201610206789.5A 2016-04-01 2016-04-01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7295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6789.5A CN107295369A (zh) 2016-04-01 2016-04-01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6789.5A CN107295369A (zh) 2016-04-01 2016-04-01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369A true CN107295369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9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6789.5A Pending CN107295369A (zh) 2016-04-01 2016-04-01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536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294A (zh) * 2019-07-08 2019-10-11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受众数量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5363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家庭网络中识别机顶盒的当前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CN112799619A (zh) * 2021-01-07 2021-05-14 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屏创建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138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收视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设备及人机交互装置
CN104008494A (zh) * 2014-04-25 2014-08-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展示信息的观看记录获取方法、有效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065987A (zh) * 2013-03-19 2014-09-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感知电视端用户行为的方法
CN104902294A (zh) * 2015-06-18 2015-09-09 北京酷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特征信息的形成方法及其形成设备
CN105323601A (zh) * 2014-07-18 2016-02-10 上海星红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屏用户行为数据的人员属性标识方法
WO2016043022A1 (ja) * 2014-09-19 2016-03-24 慎治 長坂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138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收视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设备及人机交互装置
CN104065987A (zh) * 2013-03-19 2014-09-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感知电视端用户行为的方法
CN104008494A (zh) * 2014-04-25 2014-08-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展示信息的观看记录获取方法、有效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5323601A (zh) * 2014-07-18 2016-02-10 上海星红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屏用户行为数据的人员属性标识方法
WO2016043022A1 (ja) * 2014-09-19 2016-03-24 慎治 長坂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4902294A (zh) * 2015-06-18 2015-09-09 北京酷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特征信息的形成方法及其形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363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家庭网络中识别机顶盒的当前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CN111405363B (zh) * 2019-01-02 2022-12-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家庭网络中识别机顶盒的当前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CN110322294A (zh) * 2019-07-08 2019-10-11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受众数量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2294B (zh) * 2019-07-08 2022-05-17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受众数量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99619A (zh) * 2021-01-07 2021-05-14 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屏创建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1127B1 (ko) 콘텐츠 시청 확인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0873788B2 (en) Detection of common media segments
US20170019719A1 (en) Detection of Common Media Segments
CN107124664A (zh) 应用于视频直播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8924599A (zh) 视频字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150134330A1 (en) Voice and/or facial recognition based service provision
CN10907459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及程序
CN108235004B (zh) 视频播放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95369A (zh) 同源数据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1365102B (zh) 基于视频内容识别的收视率统计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35647A (zh) 基于多屏联动的页面互动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EP3171593A1 (en) Testing system, test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data carrier
CN112075085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24644A (zh) 视频片段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8924598A (zh) 视频字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33990A (zh) 视频字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17007617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item related information in video streaming
US20170134806A1 (en) Selecting content based on media detected in environment
CN112637625A (zh) 一种虚拟真人主播节目及问答互动的方法与系统
US20240163517A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2425182A (zh) 响应于用于控制装置提供视频到播放装置的遥控信号的检测而修正替换内容的播放
CN110324653A (zh) 游戏互动交互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KR20190066402A (ko) 콘텐츠 추천을 위한 단말과 서버의 동작 방법
US98944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using broadcasting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US10097819B2 (en) Testing system, test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data carr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