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4044A -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4044A
CN107284044A CN201710505152.0A CN201710505152A CN107284044A CN 107284044 A CN107284044 A CN 107284044A CN 201710505152 A CN201710505152 A CN 201710505152A CN 107284044 A CN107284044 A CN 107284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label
conveying capacity
convey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5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4044B (zh
Inventor
马荣慧
井金虎
王志军
姜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New Beiya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New Beiya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New Beiya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New Beiya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051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4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4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4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4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4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领域,公开了一种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标签打印机包括输送装置,沿预设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打印装置;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输送装置通讯连接的走纸控制器;走纸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控制输送装置的输送量;其中,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走纸控制器用于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走纸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标签打印机能够调整输送装置的工作以配合打印装置完成打印工作。

Description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标签101是用来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便于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标签打印机指自身携带输入键盘或者智能触屏操作,内置一定的字体、字库和相当数量的标签101模板格式,通过机身液晶屏幕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标签101内容的输入、编辑、排版,然后直接打印输出的打印机。标签纸100和标签打印机广泛应用于电力、物流、医疗等行业。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标签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标签纸100包括带状的衬纸102和以预设间隔粘贴在衬纸102上的多个标签101,包含有多个标签101的标签纸100以卷筒状或折叠形式存储在标签打印机的容纸器中,标签打印机执行打印时,驱动标签纸100在其输送通道中移动,并在各个标签101的预设位置打印预先编辑好的图形或文字。
为了便于标签打印机对标签纸100进行检测,标签纸100的衬纸102和标签101具有不同的反光率和透光率。已知现有技术的一种标签打印机,标签纸100的输送通道中设置有光学传感器,标签纸100的标签101和相邻标签101之间的衬纸102(以下称为标签101间隔)经过光学传感器时光学传感器输出不同的电信号。标签打印机驱动标签纸100在输送通道中移动时,通过检测光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位于其检测位置的是标签101还是标签101间隔。沿标签纸100进纸方向,当检测到一张标签101的前沿到达光学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时,根据标签101的前沿与标签101的打印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该张标签101输送设定距离后控制打印装置在标签101的打印起始位置执行打印。当在该张标签101上完成打印后,沿标签纸100进纸方向继续输送标签101。重复以上步骤已完成其他标签101的打印工作。
然而,实际使用时,随着标签101的形状和种类的改变,在输送装置输出相同的输出量时,标签纸100的进纸距离会发生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一张标签101的前沿到达光学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时,根据标签101的前沿与标签101的打印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该张标签101输送设定距离后,标签101不一定能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这时打印装置打印出的图形就不能完全打印在标签101上,如此影响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以修正标签纸走纸不到位的问题,提高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打印方法。
标签打印机,其包括输送装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打印装置、输送装置和走纸控制器。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标签纸在输送通道沿预设方向移动;沿预设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打印装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通道中的标签纸的标签和衬纸;打印装置用于在输送通道中的标签上打印图形或文字;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输送装置通讯连接的走纸控制器;走纸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控制输送装置的输送量;其中,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走纸控制器用于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走纸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传感器与打印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2;
第二输送量=第一输送量*(L2/L1)。
优选地,输送量还包括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
标签打印机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走纸控制器用于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当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
优选地,输送装置为输送辊,输送量为输送辊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标签打印机还包括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讯连接的第一报警器,第一报警器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第一报警器用于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优选地,标签打印机还包括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讯连接的第二报警器,第二报警器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第二报警器用于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标签高度的差异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标签打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输送装置带动标签纸在输送通道沿预设方向移动;
走纸控制器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控制输送装置的输送量;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
走纸控制器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
走纸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
打印装置在该标签上打印图形或文字。
优选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传感器与打印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2;
第二输送量=第一输送量*(L2/L1)。
优选地,输送量还包括存储于存储器的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
走纸控制器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当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
优选地,输送装置为输送辊,输送量为输送辊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第一报警器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第一报警器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优选地,第二报警器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第二报警器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标签高度的差异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标签打印机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走纸控制器协同配合,以控制输送装置输出合适的输送量,从而使标签纸上的标签能够准确地送到打印装置的位置,进而完成相应的打印任务。进一步地,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走纸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这样的标签打印机能够智能修正输送装置的输送量,如此保证了标签打印持续高效地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标签打印方法,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走纸控制器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走纸控制器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如此修正了输送装置的输送量,使得标签纸总是能准确地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提高了打印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标签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标签打印机;11-控制单元;110-走纸控制器;112-纸张控制器;114-高度控制器;12-通信单元;13-存储器;14-打印装置;15-输送单元;150-电机驱动器;152-电机;11-输送装置;161-第一传感器;162-第二传感器;171-第一报警器;172-第二报警器;100-标签纸;101-标签;102-衬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标签打印机10的模块组成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标签打印机10包括输送装置11、第一传感器161、第二传感器162、打印装置14、输送装置11和走纸控制器110。
输送装置11用于带动标签纸100在输送通道沿预设方向移动;第一传感器161、第二传感器162和打印装置14沿预设方向依次布置;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用于检测输送通道中的标签纸100的标签101和衬纸102;打印装置14用于在输送通道中的标签101上打印图形或文字;走纸控制器110与第一传感器161、第二传感器162和输送装置11通讯连接;走纸控制器110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的输出信号,并控制输送装置11的输送量;需要说明的是,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走纸控制器110用于在第一传感器161检测到标签101的前沿时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162检测到该标签101的前沿;走纸控制器110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101到达打印装置14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161与第二传感器162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传感器162与打印装置14之间的距离为L2;第二输送量=第一输送量*(L2/L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量还包括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标签打印机10还包括存储器13,存储器13用于存储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走纸控制器110用于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当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
但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说明输送装置11的输送量稳定可靠,不需要额外补偿输送装置11的输送量就能使标签101达到打印装置14的位置,即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1为输送辊,输送量为输送辊的旋转角度。输送辊旋转一定的角度,标签纸100就会前进的一定的距离。但当标签101的种类、形状和材料发生变化时,在输送辊旋转相同的角度后,标签纸100的进纸距离会发生改变,按照预设的进纸距离就会使得打印装置14打印的图案不能完全印刷在标签101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而设计了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0以完成对标签纸100走纸距离的自动修正。
进一步地,标签打印机10还包括与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通讯连接的第一报警器171,第一报警器171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的输出信号;第一报警器171用于在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100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标签打印机10还包括与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通讯连接的第二报警器172,第二报警器172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的输出信号;第二报警器172用于在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检测到的标签101高度的差异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误差范围为0.5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一张标签101的高度是指正常标签纸100中,两张相邻标签101的前沿之间的距离,即一张标签101的高度等于一张标签101的长度和一个标签101间隔的长度之和。
继续参照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标签打印机10包括控制单元11(包括走纸控制器110)、通信单元12、存储器13、打印装置14、输送单元15(包括输送装置11)、第一传感器161、第二传感器162、第一报警器171和第二报警器172。
其中,控制单元11用于控制其他各模块执行工作及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比如,控制通信单元12执行标签打印机10与打印请求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打印装置14执行图像打印等。控制单元11包括控制走纸的走纸控制器110、控制纸张有无的纸张控制器112和控制纸张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的高度控制器114。
通信单元12用于执行标签打印机10与打印请求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通信单元12接收打印请求装置发送的打印数据,其中,打印数据包括打印控制命令、字符数据、图形数据等,打印控制命令包含打印设置命令,用于对要在标签101上打印的图形或文字进行设置,比如,设置图形的打印位置,设置文字的高度、宽度等,字符数据为要在标签101上打印的字符的十六进制码,图形数据为要在标签101上打印的图形的点阵数据码。
存储器13包括RAM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
RAM存储器,包括接收缓冲区、打印缓冲区,以及临时缓冲区。其中,接收缓冲区用于存储由通信单元12接收的打印数据;打印缓冲区用于存储发送给打印装置14的点阵数据;临时缓冲区用于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及变量。
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标签打印机10的控制程序以及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固定值,其中,固定值包括第一传感器161与第二传感器162之间的距离L1、第二传感器162与打印装置14之间的距离L2、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
打印装置14,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1输出的控制信号在标签纸100的标签101上打印预设图形或文字,其中,打印装置14可以为针式打印单元,也可以为热敏打印单元、热转印打印单元,还可以为喷墨打印单元等,本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4为热敏打印单元,其包括打印头和打印辊,标签打印机10执行打印时,标签纸100从打印头和打印辊之间穿过,标签纸100的标签101的感热层与打印头接触,打印头包括沿标签纸100宽度方向等距排列成一行的多个发热体,执行打印时,打印头的发热体发热使标签101的感热层发生化学变化显色,从而在标签101上形成预设图形或文字。
输送单元15包括电机驱动器150、电机152和输送装置11,电机驱动器150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1输出的控制信号向电机152提供工作电流,以驱动电机152的输出轴转动,电机152的输出轴与设置在输送通道中的打印装置14传动连接,当电机152的输出轴转动时,输送装置11随之转动,从而驱动标签纸100在输送通道中移动。
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用于检测标签纸100的标签101和衬纸102,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其可以为反射传感器,也可以为透射传感器。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均包括发生器和接收器。发生器和接收器设置在输送通道中,二者分别与控制单元11电连接。
以下以第一传感器161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第二传感器162的工作原理与第一传感器161类似。发生器在控制单元11提供的驱动电流的作用下,发射具有一定强度的光并照射在标签纸100上,照射在标签纸100上的光经过标签纸100反射(第一传感器161为反射传感器时)或透射(第一传感器161为透射传感器时)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输送至控制单元11。由于标签纸100的标签101和衬纸102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因此,当标签纸100的标签101位于第一传感器161的检测位置时,第一传感器161输出第一信号(比如高电平),当标签纸100的衬纸102位于第一传感器161的检测位置时,第一传感器161输出第二信号(比如低电平)。控制单元11通过检测第一传感器161的输出信号即可判断位于第一传感器161的检测位置的标签纸100为标签101还是衬纸102,并据此判断沿标签纸100输送方向标签101的前沿或后沿是否到达第一传感器161的检测位置,比如,当控制单元11检测到第一传感器161的输出信号由第一信号变化为第二信号时,判定标签101的后沿到达第一传感器161的检测位置,当控制单元11检测到第一传感器161的输出信号由第二信号变化为第一信号时,判定标签101的前沿到达第一传感器161的检测位置。
进一步地,标签打印机10还包括第一报警器171和第二报警器172。
第一报警器171和第二报警器172,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1的要求以光、声音等方式指示标签打印机10的状态,比如,当用于指示标签打印机10缺失标签纸100时,第一报警器171可以是指示灯、液晶显示屏、蜂鸣器及语音装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当用于指示标签打印机10标签101高度超过预设误差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误差范围为0.5毫米)时,第二报警器172可以是指示灯、液晶显示屏、蜂鸣器及语音装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
图3为标签打印机10使用时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使用前,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均检测标签纸100是否存在,当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100时,控制单元11的纸张控制器112收到第一报警信号后,控制第一报警器171发出报警信息。
使用时,控制单元11控制输送单元15输送标签纸100在输送通道中移动,当第一传感器161检测到标签101的前沿时,控制单元11的走纸控制器110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162检测到该标签101的前沿。这时,走纸控制器110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
当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即控制单元11直接控制输送单元15的输送装置11输送标签101装置前进第二预设输送量,即可使该标签101到达打印装置14的位置。
当走纸控制器110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后,二者不相等。走纸控制器110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第二输送量=第一输送量*(L2/L1)),并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101到达打印装置14的位置。
在使用过程中,标签打印机10还检测标签101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均检测标签纸100的高度,控制单元11的高度控制器114收到第一传感器161发出的标签纸100高度值和第二传感器162发出的该张标签101的高度值,通过比较这两个高度的差异值是否超出预设误差范围。当标签101高度的差异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高度控制器114输出第二报警信号,从而发出报警信息。
实施例2
请参照图4,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标签打印机1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标签101打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输送装置11带动标签纸100在输送通道沿预设方向移动;
走纸控制器110接收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的输出信号,并控制输送装置11的输送量;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
走纸控制器110在第一传感器161检测到标签101的前沿时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162检测到该标签101的前沿;
走纸控制器110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101到达打印装置14的位置;
打印装置14在该标签101上打印图形或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161与第二传感器162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传感器162与打印装置14之间的距离为L2;第二输送量=第一输送量*(L2/L1)。走纸控制器110即是通过这一距离关系得到第二输送量的。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量还包括存储于存储器13的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走纸控制器110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当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11为输送辊,输送量为输送辊的旋转角度。输送辊旋转一定的角度,标签纸100就会前进的一定的距离。但当标签101的种类、形状和材料发生变化时,在输送辊旋转相同的角度后,标签纸100的进纸距离会发生改变,按照预设的进纸距离就会使得打印装置14打印的图案不能完全印刷在标签101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而设计了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0以完成对标签纸100走纸距离的自动修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报警器171接收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的输出信号;第一报警器171在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100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第二报警器172接收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的输出信号;第二报警器172在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检测到的标签101高度的差异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输出第二报警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误差范围为0.5毫米。
使用前,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均检测标签纸100是否存在,当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100时,控制单元11的纸张控制器112收到第一报警信号后,控制第一报警器171发出报警信息。
使用时,控制单元11控制输送单元15输送标签纸100在输送通道中移动,当第一传感器161检测到标签101的前沿时,控制单元11的走纸控制器110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一输送量以使第二传感器162检测到该标签101的前沿。这时,走纸控制器110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当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一输送量时,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第二输送量。即控制单元11直接控制输送单元15的输送装置11输送标签101装置前进第二预设输送量,即可使该标签101到达打印装置14的位置。当走纸控制器110对比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一输送量后,二者不相等。走纸控制器110根据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第二输送量(第二输送量=第一输送量*(L2/L1)),并控制输送装置11输出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101到达打印装置14的位置。
在使用过程中,标签打印机10还检测标签101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第一传感器161和第二传感器162均检测标签纸100的高度,控制单元11的高度控制器114收到第一传感器161发出的标签纸100高度值和第二传感器162发出的该张标签101的高度值,通过比较这两个高度的差异值是否超出预设误差范围。当标签101高度的差异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高度控制器114输出第二报警信号,从而发出报警信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标签纸在输送通道沿预设方向移动;
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打印装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通道中的标签纸的标签和衬纸;所述打印装置用于在所述输送通道中的标签上打印图形或文字;
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输送装置通讯连接的走纸控制器;所述走纸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量;
其中,所述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所述走纸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控制所述输送装置输出所述第一输送量以使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所述走纸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所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所述输送装置输出所述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打印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2;
所述第二输送量=所述第一输送量*(L2/L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量还包括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
所述标签打印机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预设输送量和所述第二预设输送量;所述走纸控制器用于对比所述第一预设输送量和所述第一输送量,当所述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所述第一输送量时,所述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所述第二输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辊,所述输送量为所述输送辊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打印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讯连接的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述第一报警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6.一种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输送装置带动标签纸在输送通道沿预设方向移动;
走纸控制器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量;所述输送量包括第一输送量和第二输送量;
所述走纸控制器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的前沿时控制所述输送装置输出所述第一输送量以使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该标签的前沿;
所述走纸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送量计算得到所述第二输送量,并控制所述输送装置输出所述第二输送量以使该标签到达打印装置的位置;
打印装置在该标签上打印图形或文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打印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2;
所述第二输送量=所述第一输送量*(L2/L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量还包括存储于存储器的第一预设输送量和第二预设输送量;
所述走纸控制器对比所述第一预设输送量和所述第一输送量,当所述第一预设输送量等于所述第一输送量时,所述第二预设输送量等于所述第二输送量。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辊,所述输送量为所述输送辊的旋转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报警器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述第一报警器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未检测到标签纸时,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CN201710505152.0A 2017-06-28 2017-06-28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Active CN107284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5152.0A CN107284044B (zh) 2017-06-28 2017-06-28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5152.0A CN107284044B (zh) 2017-06-28 2017-06-28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4044A true CN107284044A (zh) 2017-10-24
CN107284044B CN107284044B (zh) 2019-08-02

Family

ID=6009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5152.0A Active CN107284044B (zh) 2017-06-28 2017-06-28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40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1975A (zh) * 2019-05-22 2019-10-11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标签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2721466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5264A (ja) * 1997-10-09 1999-04-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用紙搬送制御方法
JP2003312070A (ja) * 2002-04-24 2003-11-06 Canon Ntc Inc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8044767A (ja) * 2006-08-21 2008-02-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5604A (ja) * 2006-08-29 2008-03-13 Sato Corp 印字装置
CN102555549A (zh) * 2010-12-02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34725A (ja) * 2014-08-01 2016-03-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5264A (ja) * 1997-10-09 1999-04-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用紙搬送制御方法
JP2003312070A (ja) * 2002-04-24 2003-11-06 Canon Ntc Inc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8044767A (ja) * 2006-08-21 2008-02-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5604A (ja) * 2006-08-29 2008-03-13 Sato Corp 印字装置
CN102555549A (zh) * 2010-12-02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34725A (ja) * 2014-08-01 2016-03-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1975A (zh) * 2019-05-22 2019-10-11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标签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0321975B (zh) * 2019-05-22 2022-11-22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标签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2721466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4044B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1000B2 (en) Industrial printer
CN106313906B (zh) 热转印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41714B (zh) 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标签打印机
CN107757150B (zh) 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40293319A1 (en) Paper profile and reading systems
CN1925987A (zh) 一种打印机
US10166787B2 (en)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0906328B2 (en) Data writing device
EP3207490B1 (en) Thermal printer with quick release cover
CN107284044A (zh) 标签打印机及标签打印方法
EP3680803B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data storage method
EP4269300A2 (en) Printer, printer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0166738A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358716B (zh) 打印机
JP2002166607A (ja) 磁気符号を有するラベル及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899456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US11912048B2 (en)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e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KR102276860B1 (ko) 자동라벨부착시스템
JP2022051752A (ja) データ書込装置
JP2014043107A (ja) プリンタ及び印字方法
JPS63272648A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1670722A (zh) 热敏版纸及在热敏制版油印机上的配套识别方法
JP2003063693A (ja) 用紙識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