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7367A -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7367A
CN107277367A CN201710623313.6A CN201710623313A CN107277367A CN 107277367 A CN107277367 A CN 107277367A CN 201710623313 A CN201710623313 A CN 201710623313A CN 107277367 A CN107277367 A CN 10727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point
target
vertical range
measured
photograp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33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曙
彭龙瑶
张关平
罗峰
陈维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33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7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7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自动对焦精度较低的技术缺陷,实现了手机等拍照设备可在拍照时快速、简便以及准确地进行自动对焦。

Description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手机的拍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手机现已成功替代相机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拍照设备。
手机通过集成在手机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器)中的一套数据计算方法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当取景器捕捉到最原始的图像后,图像数据会被传送至ISP,ISP会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检查原始图像中毗邻像素之间的密度差异,如果原始图像的对焦是不准确的,那么毗邻的像素密度将十分接近,此时ISP会使用一套单独的算法对这些像素进行调整。通过上述算法得知目前镜头是否或远或近,然后通过将摄像头锁入音圈马达,音圈马达带动摄像头起移动,实现了自动对焦功能。
由于不同手机中使用的拍照模块采用的图像计算算法不同,因此不同手机的自动对焦质量也不尽相同,即使是使用精确度较高的计算方法,也无法保证每次都可以精确确定摄像头的移动距离,以准确地实现自动对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自动对焦精度较低的技术缺陷。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方,包括:
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包括:
获取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所述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以及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对焦马达,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对焦马达,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之后,还包括:
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本次确定的所述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所述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满足距离稳定规则。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包括:
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
根据所述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所述最佳第二特征点,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还包括:
存储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存储的所述垂直距离的个数等于预设数值;
根据除噪规则,去除存储的所有所述垂直距离中的异常垂直距离;
计算保留的所述垂直距离的平均值,得到平均垂直距离;
所述根据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装置,包括:
特征点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特征点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垂直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上述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
垂直距离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先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然后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再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自动对焦精度较低的技术缺陷,实现了手机拍照时快速、简便以及准确地进行自动对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拍照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101、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他们用于同时对相同的景物进行取景操作。一般来说,拍照设备在使用双摄像头进行拍照时,都会通过双摄像头获取各自的图像。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双摄像头进行拍照时,也是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获取各自的图像,即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待测目标具体是指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中同时包括的,且可作为对焦参照物的物体。待测目标具体可以是用户通过点触等操作选取的,也可以是拍照处理装置根据预设规则选取的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一般来说,无论是用户选取的,还是拍照处理装置选取的待测目标都应是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占较大面积的物体,以保证依据待测目标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之后的图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特征点或第二特征点具体是指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与待测目标所对应的像素点中,在某方面特性较为突出的像素点,具体可以是灰度值发生剧烈变化的像素点、一阶导数的局部最大值所对应的像素点、梯度的数值和梯度方向的变化率均较大的像素点、边界上曲率较高的像素点以及边界方向变化不连续的像素点等。特征点检测规则具体是指与特征点的突出特性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典型的可以是Harris角点检测规则等。
102、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特征点匹配规则具体是指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进行匹配的方法。示例性的,特征点匹配规则为选取第一特征点中的任一个特征点及其周边8个像素点为一个点集合,获取上述点集合的特征点图像的二值图,对上述二值图进行距离变换得到上述点集合的距离值,将上述距离值与第二特征点中所有特征点对应的点集合的距离值进行比较,然后依据距离相似性度量两个点集合的几何相似性,以此来判断当前两个特征点是否匹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依据上述步骤101和步骤102可知,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的数量应该是相同的,且它们之间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即相互匹配的,但是由于图像噪声、拍照设备抖动以及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的拍照质量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中,相对应的特征点之间的匹配度可能较低,或可能根本找不到相匹配的特征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将所有的第一特征点均与第二特征点进行逐一匹配,以确定各对匹配特征点(一个为第一特征点,一个为第二特征点)间的匹配度。
进一步地,选取用于计算待测目标的视差值的匹配特征点的方法具体可以是选取匹配度最高的一对匹配特征点,也可以是选取特性最突出的一对匹配特征点,还可以是选取所有的匹配特征点等。当选取多对匹配特征点用于计算待测目标的视差值时,可以将各对匹配特征点对应的视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目标的平均值。另外,根据匹配结果计算视差值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103、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具体是指待测目标至第一摄像头的光心和第二摄像头的光心的连线的垂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双目测距原理,根据步骤102中确定的视差值,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此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进一步地,当存在图像噪声较大或拍照环境较差等因素时,单次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的精度可能较低,此时,可以通过重复执行步骤101至步骤103计算得到多个垂直距离,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多个垂直距离,最终确定垂直距离。
104、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的过程具体可以是根据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步骤103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确定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然后根据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对焦马达,以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进一步地,由于单次对焦可能无法达到最佳的图像效果,因此可以通过重复执行步骤101至步骤104对拍照设备进行多次对焦,以获取最佳对焦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通过先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然后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再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自动对焦精度较低的技术缺陷,实现了手机等拍照设备可在拍照时快速、简便以及准确地进行自动对焦。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优化为还包括: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将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优化为: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根据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进一步地,在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优化为还包括:存储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存储的垂直距离的个数等于预设数值;根据除噪规则,去除存储的所有垂直距离中的异常垂直距离;计算保留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得到平均垂直距离。
相应地,将根据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优化为:根据平均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201、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202、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的匹配过程具体可以是依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将每一个第一特征点均与第二特征点中的所有特征点一一进行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第二特征点作为与当前第一特征点相匹配的特征点。
203、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
在本实施例中,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的确定方法具体可以是选取匹配度最高的一对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也可以是特性最突出的一对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204、根据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205、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206、存储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得到垂直距离之后,会将该垂直距离存储在设定存储空间。
207、判断存储的垂直距离的个数是否等于预设数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8,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01。
在本实施例中,在存储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之后,会判断此时存储的垂直距离的个数是否等于预设数值,其中,预设数值典型的可以是5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判断存储的垂直距离的个数小于预设数值,则会返回执行步骤201,继续计算垂直距离并存储,直至存储的垂直距离的个数与预设数值相同。
208、根据除噪规则,去除存储的所有垂直距离中的异常垂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得到与预设数值相同个数的垂直距离之后,会根据除噪规则,对所有存储的垂直距离进行除噪处理,以去除异常垂直距离,其中,除噪规则典型的可以是滤波算法等。
209、计算保留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得到平均垂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去除异常垂直距离之后,会计算保留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
210、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平均垂直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具体是指拍照设备测量得到的被摄物体与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与被摄物体与拍照设备的实际垂直距离之间的关系,该对应关系是在拍照设备出厂前,进行相关测试得到的,存储在拍照设备的设定存储区域中,典型的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拍照设备测量得到的被摄物体与拍照设备的测试垂直距离以及被摄物体与拍照设备的实际垂直距离之间一般是会存在一定误差的,由于拍照设备的性能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的拍照设备,上述误差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拍照设备所对应的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是不同的。
实际垂直距离(cm) 测试垂直距离(cm) 准确率
50 51 98%
100 101 99%
150 152 98.7%
200 203 98.5%
250 248 99.2%
300 302 99.3%
350 346 98.9%
400 395 98.8%
450 445 98.9%
480 466 97.2%
表1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中无法详尽所有的测试垂直距离的数值,因此,当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中的测试垂直距离均与步骤209中计算得到的平均垂直距离不同时,可以将平均垂直距离四舍五入得到一个新的平均垂直距离,以与上述对应关系中的测试垂直距离相匹配,查找上述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与新的平均垂直距离一致的测试垂直距离,还可以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平均垂直距离的数值最近接的一个测试垂直距离,依据该测试垂直距离与其对应的实际垂直距离之间的关系修正平均垂直距离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211、根据平均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具体化了待测目标的视差值的确定方法,依据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计算待测目标的视差值,还具体增加了平均垂直距离的获取方法,通过多次测量、去噪以及求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到平均垂直距离,还具体增加了垂直距离的修正方法。该方法确定的视差值准确度高,进而可以获取高准确度的垂直距离,进一步又对垂直距离进行多次测量,并对多次测量的垂直距离进行去噪和求平均的处理,并且同时还依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平均垂直距离,可以进一步提高垂直距离的准确度,进而提高拍照设备的对焦质量。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优化为:获取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以及获取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根据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对焦马达,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进一步地,在根据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对焦马达,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之后,优化为还包括: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满足距离稳定规则。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301、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302、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303、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304、获取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是指当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距离为标准垂直距离时,为使被摄物体成像清晰,对焦马达应相应移动的距离。
一般来说,由于不同的拍照设备的摄像头的参数、性能以及结构等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拍照设备会对应有不同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是在拍照设备出厂前预存在拍照设备的设定存储空间中。
305、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以及获取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得到了垂直距离并获取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就会依据上述两个条件确定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其中,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具体是指当待测目标与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为步骤303中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时,为使待测目标成像清晰,对焦马达应移动的距离。
306、根据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对焦马达,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307、判断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是否满足距离稳定规则,若是,则结束,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1。
在本实施例中,距离稳定规则具体可以是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的差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也可以是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的比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满足距离稳定规则时,则结束本次拍照处理过程;当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不满足距离稳定规则时,则需要返回步骤301重新计算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并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直至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满足距离稳定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具体化了拍照设备的对焦过程,根据垂直距离和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同时还具体增加了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是否合格的判定过程,通过比较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和上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来进行判定。该方法根据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准确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以使待测目标成像清晰,同时,通过对相邻两次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的比较,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的精度,使得待测目标成像更加清晰。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特征点检测模块401、特征点匹配模块402、垂直距离计算模块403以及对焦模块404,其中:
特征点检测模块401,用于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特征点匹配模块402,用于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垂直距离计算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对焦模块404,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首先通过特征点检测模块401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然后通过特征点匹配模块402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再通过垂直距离计算模块403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最后通过对焦模块404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拍照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自动对焦精度较低的技术缺陷,实现了手机拍照时快速、简便以及准确地进行自动对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垂直距离修正模块,用于在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焦模块可以包括:
对应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
目标距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以及获取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
设备对焦单元,用于根据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对焦马达,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目标移动距离判定模块,用于在根据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对焦马达,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之后,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本次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确定的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满足距离稳定规则。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特征点匹配模块可以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
最佳特征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
视差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垂直距离存储模块,用于在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存储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存储的垂直距离的个数等于预设数值;
除噪模块,用于根据除噪规则,去除存储的所有垂直距离中的异常垂直距离;
平均垂直距离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保留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得到平均垂直距离。
相应地,对焦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平均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拍照处理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处理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设备中处理器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拍照处理方法对应的模块(例如,特征点检测模块401、特征点匹配模块402、垂直距离计算模块403以及对焦模块404)。处理器5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存储器5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根据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对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拍照处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搜索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包括:
获取预存的被摄物体到达所述拍照设备的标准垂直距离与对焦马达移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以及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对焦马达,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对焦马达,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之后,还包括:
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本次确定的所述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与上次确定的所述对焦马达的目标移动距离满足距离稳定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包括:
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最佳第二特征点;
根据所述最佳第一特征点和所述最佳第二特征点,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还包括:
存储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返回执行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的操作,直至存储的所述垂直距离的个数等于预设数值;
根据除噪规则,去除存储的所有所述垂直距离中的异常垂直距离;
计算保留的所述垂直距离的平均值,得到平均垂直距离;
所述根据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7.一种拍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特征点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特征点检测规则,检测待测目标在第一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和在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
特征点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特征点匹配规则,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视差值;
垂直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对所述拍照设备进行对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垂直距离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值和双目测距原理,计算所述待测目标距离拍照设备的垂直距离之后,根据预存的测试垂直距离与实际垂直距离的对应关系,修正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拍照处理方法。
CN201710623313.6A 2017-07-27 2017-07-27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277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3313.6A CN107277367A (zh) 2017-07-27 2017-07-27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3313.6A CN107277367A (zh) 2017-07-27 2017-07-27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7367A true CN107277367A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7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3313.6A Pending CN107277367A (zh) 2017-07-27 2017-07-27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736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799A (zh) * 2017-12-18 2018-04-2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对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90904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距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2208A (zh) * 2018-01-05 2019-07-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63818A (zh) * 2018-04-11 2019-10-22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双目视觉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073601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41737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530A (zh) * 2011-09-02 2013-03-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系统及自动对焦方法
CN105120148A (zh) * 2015-08-14 2015-12-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聚焦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5335959A (zh) * 2014-08-15 2016-02-17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快速对焦方法及其设备
CN105635564A (zh) * 2014-11-21 2016-06-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同步自动聚焦的多相机装置和方法
CN105659580A (zh) * 2014-09-30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44138A (zh) * 2014-12-09 2016-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快速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530A (zh) * 2011-09-02 2013-03-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系统及自动对焦方法
CN105335959A (zh) * 2014-08-15 2016-02-17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快速对焦方法及其设备
CN105659580A (zh) * 2014-09-30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35564A (zh) * 2014-11-21 2016-06-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同步自动聚焦的多相机装置和方法
CN105744138A (zh) * 2014-12-09 2016-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快速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120148A (zh) * 2015-08-14 2015-12-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聚焦的方法以及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0904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距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59799A (zh) * 2017-12-18 2018-04-2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对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12208A (zh) * 2018-01-05 2019-07-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12208B (zh) * 2018-01-05 2020-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63818A (zh) * 2018-04-11 2019-10-22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双目视觉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073601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73601B (zh) * 2019-06-11 2022-02-0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41737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7367A (zh)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99769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200374461A1 (en) Still image stabilization/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camera image capture
CN105659580B (zh)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6663040B2 (ja) 奥行き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取得デバイス
JP6309111B2 (ja) 撮像条件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347417A2 (en) Face detectio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deye correction
CN108541374A (zh)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787463B (zh) 优化对焦堆栈的捕获
KR102038789B1 (ko) 포커스 검출
CN103297696A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终端
TWI482468B (zh) 物體偵測裝置、方法及其電腦可讀取紀錄媒體
US1012291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gions in an image
CN106249508A (zh) 自动对焦方法和系统、拍摄装置
US20140132822A1 (en) Multi-resolution depth-from-defocus-based autofocus
CN110677580B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2111461A1 (zh) 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93804B (zh) 一种图像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JP666939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7981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89565A (zh) 一种深度图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106468B1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06178134U (zh) 光斑增强处理装置及激光测距仪
JP202106145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783041B (zh) 目标对象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41004 5th floor, building A4, Hongxing international office building, fanwei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TURE TECHNOLOGY (XIANG 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4 building, No. 2, intersection of Wolong Avenue and great strength road, Xiangfan hi tech Zone, Hubei

Applicant before: FUTURE TECHNOLOGY (XIANG YA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