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7412A -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7412A
CN107257412A CN201710488550.6A CN201710488550A CN107257412A CN 107257412 A CN107257412 A CN 107257412A CN 201710488550 A CN201710488550 A CN 201710488550A CN 107257412 A CN107257412 A CN 10725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ort
mobile terminal
contact person
information
repor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85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亮
韩澍青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85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7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7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Internet brow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所述联系人处理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在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接收输入的第一举报信息;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所述总举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举报信息和/或自动获取的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非输入的第二举报信息。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简化举报流程,方便用户,同时也给政府处理举报信息提供便捷,便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Description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欺诈和诈骗数量也越来越多,且其种类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目前能准确、有效的打击电信诈骗的方法是用户举报,目前判定举报有效性的传统方法是通过用户人工报案或者通过互联网手动进入政府管理部门进行人工举报。
例如,公安部门专门成立了举报的短信号码,目前移动用户需要按照“手机号码”+“*”+“短信内容”发送至“10086999”或“10000999”的方式发送举报信息,进行举报;当接收到的信息是彩信等形式时,还需要移动用户将内容部分编辑成短信进行举报。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上述方法操作烦琐、复杂,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能够便捷的对目标联系人进行举报,简化举报流程,同时方便用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联系人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在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接收输入的第一举报信息;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所述总举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举报信息和/或自动获取的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非输入的第二举报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电路以及显示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以及所述显示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以及所述显示器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联系人处理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在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接收输入的第一举报信息;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所述总举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举报信息和/或自动获取的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非输入的第二举报信息。由于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界面获取举报指令后,在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待用户将举报信息填写好便可直接提交至举报受理中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简化举报流程,方便用户,同时也给政府处理举报信息提供便捷,便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短信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图;
图4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通话记录中触摸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的界面图;
图5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进入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时出现的提示信息界面图;
图6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进入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前的填写举报人电话号码的界面图;
图7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举报诈骗电话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图8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举报骚扰电话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
图9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举报短信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
图10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将对目标联系人的标记功能和举报功能集成至“标记举报”按钮后,触发该“标记举报”按钮的选择界面图;
图11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对目标联系人举报成功后的界面图;
图12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短信内容举报成功后的界面图;
图13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对目标联系人举报成功后查询举报进度的界面图;
图14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短信内容举报后菜单中的按钮界面图;
图15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对目标联系人举报成功后再次来电时的显示界面图;
图16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目标联系人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后来电时的显示界面图;
图17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目标联系人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后的通信记录界面图;
图18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短信内容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后移动终端再次接收同一短信内容时的界面图;
图19是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短信内容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后移动终端的收件箱中的界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的场景是:用户发现利用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的情况,而希望快速举报该电话号码。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联系人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其中,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包括: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短信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或者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进一步的,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设有举报按钮,当举报按钮被触发时,获取举报指令。其中,触发方式至少为单击、双击、长按中的一种,长按定义为触摸该举报按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例如3s、5s等),可以理解,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定。通常举报按钮设置在通信信息界面的右上角或隐藏设置在通信信息界面的菜单选项中,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短信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的情况,具体而言,请结合参阅图2,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短信界面设置有菜单,菜单中包括多个按钮,该多个按钮至少包括举报按钮,如标有“举报”、“标记举报”、“标记和举报”等内容,当用户发现该短信内容涉及到诈骗信息时,可触发该举报按钮,从而获取举报指令。
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的情况,具体而言,请结合参阅图3,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设置一举报按钮(如图3右上角的“标记举报”按钮),当用户发现该联系人为诈骗人员,触发该举报按钮后,从而获取举报指令。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在移动终端的通话记录界面处,当触摸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例如3s、5s等),该通话记录界面会出现弹窗,弹窗中包括多个按钮,该多个按钮至少包括举报按钮,触发该举报按钮后,从而获取举报指令。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步骤S102,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获取举报指令后,直接进入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网页上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从而很便捷的通过该举报按钮对该联系人进行快速举报,从而生成举报指令。其中,举报受理中心为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触发举报按钮后,进入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网页上的提示信息,在网页上的已获知提示信息按钮被触发后,显示网页上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如此,用户在进行举报前就可对举报的相关信息(例如举报时对网络的需求、需要上传的信息等)快速了解,从而快速进行举报。
又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触发举报按钮后,进入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填写举报人的电话号码输入框与验证码输入框,当填写的举报人的电话号码与该电话号码收到的验证码匹配时,且在网页上已获取举报人的电话号码按钮被触发后,显示网页上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之前,进一步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类型选择界面,举报类型包括举报短信、举报诈骗电话、举报骚扰电话、举报电话轰炸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根据举报类型,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与举报类型对应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如此,用户便能根据举报类型进行选择,同时便于举报受理中心进行分类处理。请结合参阅图7至图9,其中图7为举报诈骗电话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的一个实施方式示意图,图8为举报骚扰电话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的一个实施方式示意图,图9为举报短信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的一个实施方式示意图。当然,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例如当举报受理中心中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进行了修改,则移动终端显示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图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0,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将对目标联系人的标记功能和举报功能集成至“标记举报”按钮,当“标记举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标记举报界面,以供用户选择标记事项类型和举报类型;在选择举报类型后,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相应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可以理解,用户在标记举报界面可先选择标记事项类型,再选择举报事项进行举报,或先选择举报事项进行举报,再选择标记事项类型。如此,用户可在同一界面选择进行标记或/和举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即使用户未能将目标联系人进行举报的情况下,后续该目标联系人再次来电时,仍然能起到提示作用。
步骤S103,在举报信息填写界面,接收输入的第一举报信息。
其中,第一举报信息包括举报人的电话号码。可以理解,第一举报信息可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例如当举报受理中心中举报格式进行了修改,导致举报信息的填报内容修改时,该第一举报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
步骤S104,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总举报信息包括第一举报信息和/或自动获取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非输入的第二举报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自动获取第二举报信息,第二举报信息包括目标联系人的相关信息、与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以及本机电话号码,其中与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至少包括电话号码、来电日期、时间以及通话时长;
将第二举报信息自动填入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对应的位置。
例如,用户举报诈骗电话时,由于是从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界面进入举报受理中心,则本机电话号码、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来电日期、时间以及通话时长将自动填入至举报信息界面,用户仅需手动填写举报诈骗的不良类型来电描述及验证码,如此,能有效节省用户的时间,同时简化操作流程。
请再次参阅图1,本发明联系人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5,若举报成功,则对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并加入黑名单中。
进一步的,若举报不成功,则保留举报数据,待符合举报成功的条件时重新提交举报信息。比如,网络连接错误时,则保留举报数据,待连接网络时立即提交该举报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举报诈骗电话成功后,对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并加入黑名单,且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出现“举报成功”的提示信息,能够很清楚地让用户知晓已举报成功,且加入黑名单后,能有效避免后续该联系人进行骚扰。
可以理解,用户还可以选择将该联系人移出黑名单,且不影响举报。
可以理解,若短信内容举报成功后,则自动获取最近与该目标联系人通信的短信内容,并一起提交至举报处理中心。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2,短信内容举报成功后,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短信内容界面中涉及的电话号码栏下方显示举报结果。
步骤S106,举报成功后,若接收到对目标联系人的举报进度的查询指令,且接收到输入的举报验证号码,则在举报验证号码与举报受理中心的举报号码匹配时,从举报受理中心获取举报进度查询结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1,举报成功后,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中的“举报标记”按钮转换成“举报进度”按钮,触发该“举报进度”按钮即可查看举报进度(如图13所示)。其中举报进度查询的结果至少包括举报号码、举报时间、举报类型、举报状态等举报信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4,在短信内容举报成功后,在短信内容界面的右上角菜单中的“举报”按钮转换为“举报进度”按钮,点击该“举报进度”按钮即可显示该举报进度详情,具体可参照上述诈骗电话举报的情形,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7,若接收到目标联系人的来电,则在来电界面提示举报信息或/和获取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的举报立案信息,并根据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的举报立案信息,对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行标记。
可以理解,该目标联系人经举报后仍然能正常来电,来电时将在移动终端的来电界面出现举报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5,目标联系人经举报后,来电时在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下方进行标记,如,标记“用户举报诈骗”、“已举报为诈骗电话”等内容;或将来电图像修改为预设图像,其中预设图像与诈骗场景相匹配,以使用户能清楚地获取信息,从而避免被骗。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用户未将目标联系人添加至黑名单中,则在目标联系人来电的界面处,显示“加入黑名单”按钮,以便于用户快速触发该“加入黑名单”按钮,从而将该目标联系人添加至黑名单中,避免后续再次进行诈骗或骚扰。
若目标联系人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则目标联系人来电时在该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下方显示“公安立案诈骗电话”等内容,以使得用户及时了解信息,避免诈骗,且在移动终端的来电界面显示“加入黑名单”按钮(如图16所示),以便于用户快速触发该“加入黑名单”按钮,从而将该目标联系人添加至黑名单中,避免后续再次进行诈骗或骚扰。
若在移动终端的通话记录中已含有被举报或者公安立案的电话号码,则在对应的电话号码处显示标记(如图17所示),以进一步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可以理解,可在对应的电话号码下方进行标记,且用不同于其它正常电话号码的颜色进行标记,如红色。
若短信内容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移动终端收到该短信时,则在移动终端的短信内容界面显示“公安立案诈骗”等内容,以使得用户及时了解信息,避免被骗。其中,“公安立案诈骗”等内容可标记于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下方(如图18所示)。若在移动终端的收件箱中,已存在被举报或被公安立案的短信内容,则在移动终端的收件箱的界面对应的电话号码显示标记,以便用户对用户进一步的警示作用。其中,标记可显示于对应的电话号码下方,且用不同于其它正常电话号码的颜色进行标记,如红色(如图19所示)。
请参阅图20,图20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通信电路203以及显示器204,其中,处理器201分别耦接存储器202、通信电路203以及显示器204,处理器201、存储器202、通信电路203以及显示器204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联系人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存储有程序数据301,该装置30可以是移动终端、服务器等,程序数据301能够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联系人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联系人处理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在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接收输入的第一举报信息;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所述总举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举报信息和/或自动获取的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非输入的第二举报信息。由于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界面获取举报指令后,在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待用户将举报信息填写好便可直接提交至举报受理中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简化举报流程,方便用户,同时也给政府处理举报信息提供便捷,便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联系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在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接收输入的第一举报信息;
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所述总举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举报信息和/或自动获取的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非输入的第二举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包括:
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短信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或者,
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显示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包括:
所述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当举报按钮被触发时,获取所述举报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包括:
进入所述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网页上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所述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网页上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包括:
进入所述举报受理中心的网页,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网页上的提示信息,在所述网页上的已获知提示信息按钮被触发后,显示所述网页上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之前,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类型选择界面,所述举报类型包括举报短信、举报诈骗电话、举报骚扰电话、举报电话轰炸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包括:
在移动终端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界面,当“标记举报”按钮被触发时,获取输入的举报指令;
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之前,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标记举报界面,以供用户选择标记事项类型和举报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举报信息填写界面,包括:
根据所述举报类型,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与所述举报类型对应的举报信息填写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举报受理中心提交总举报信息之前,包括:
自动获取所述第二举报信息,所述第二举报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目标联系人的通信信息以及本机电话号码;
将所述第二举报信息自动填入所述举报信息填写界面上对应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举报成功,则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并加入黑名单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举报成功后,若接收到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举报进度的查询指令,且接收到输入的举报验证号码,则在所述举报验证号码与所述举报受理中心的举报号码匹配时,从所述举报受理中心获取举报进度查询结果。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电路以及显示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以及所述显示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以及所述显示器在工作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3.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0488550.6A 2017-06-23 2017-06-23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Pending CN107257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8550.6A CN107257412A (zh) 2017-06-23 2017-06-23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8550.6A CN107257412A (zh) 2017-06-23 2017-06-23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7412A true CN107257412A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23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8550.6A Pending CN107257412A (zh) 2017-06-23 2017-06-23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74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794A (zh) * 2019-07-25 2019-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插件间建立信息共享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3011024A1 (zh) * 2021-08-05 2023-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良电话的举报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725A (zh) * 2008-12-17 2010-06-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黑名单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1877838A (zh) * 2010-01-25 2010-11-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举报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724355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机终端
KR20130083286A (ko) * 2012-01-12 2013-07-22 김성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스팸 처리 시스템
CN103607703A (zh) * 2013-11-15 2014-02-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举报手机诈骗短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758A (zh) * 2012-09-29 2014-04-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一种通讯终端
CN105187645A (zh) * 2015-08-31 2015-12-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诈骗短信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725A (zh) * 2008-12-17 2010-06-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黑名单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1877838A (zh) * 2010-01-25 2010-11-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举报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KR20130083286A (ko) * 2012-01-12 2013-07-22 김성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스팸 처리 시스템
CN102724355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机终端
CN103716758A (zh) * 2012-09-29 2014-04-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一种通讯终端
CN103607703A (zh) * 2013-11-15 2014-02-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举报手机诈骗短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7645A (zh) * 2015-08-31 2015-12-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诈骗短信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794A (zh) * 2019-07-25 2019-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插件间建立信息共享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3011024A1 (zh) * 2021-08-05 2023-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良电话的举报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7721B (zh) 未读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92542B (zh)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35634B (zh) 一种关联支付账号管理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7835121A (zh)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物业线下线上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12668914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客户营销管理系统
KR101098532B1 (ko) 휴대폰의 보이스피싱 방지 서비스 방법
CN106993089A (zh) 语音菜单显示的方法与装置
CN106843897A (zh) 一种截取游戏画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2676A (zh) 移动支付方法和系统
WO2016008413A1 (zh) 信息提供方法及客户端
CN107113614B (zh) 一种远程办理sim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57412A (zh) 联系人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装置
CN106161793A (zh) 基于联系人分组的呼叫发起方法及装置
CN107395494A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623A (zh) 一种处理被标记号码申诉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WO2016169364A1 (zh) 自助语音业务的自动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60309016A1 (en) Exchanging information via a designated application
CN111669744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989585A (zh) 在电话通讯场景应用可视化媒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56206B (zh) 一种数据转移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07708079A (zh) 一种防骚扰电话并对其反向惩罚的方法
WO2019000840A1 (zh) 一种拨号方法及终端
CN108966235A (zh) Ios用户的网络身份证rhidfa及其运行方法
CN107609843A (zh) 合同更新方法及服务器
CN103067611A (zh) 一种触摸屏终端的拨号键盘调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